[爆卦]成大工學院科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成大工學院科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成大工學院科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成大工學院科系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大學對你而言,是什麼模樣? 大學生活,真的如你想得這麼一般嗎? 橫跨成功大學十大學院四十六個科系的營隊 「大學生活體驗營」開始報名了! 還在對自己未來的志向感到迷惘嗎? 大學生活體驗營有上百位成大在學生 陪你們一起剝開迷霧,走出迷途! 這個暑假,跟我們一起「拾起」未來的自己吧👍🏼 感謝成大的侯學...

成大工學院科系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2-21 08:06:10

大學對你而言,是什麼模樣? 大學生活,真的如你想得這麼一般嗎? 橫跨成功大學十大學院四十六個科系的營隊 「大學生活體驗營」開始報名了! 還在對自己未來的志向感到迷惘嗎? 大學生活體驗營有上百位成大在學生 陪你們一起剝開迷霧,走出迷途! 這個暑假,跟我們一起「拾起」未來的自己吧👍🏼 感謝成大的侯學...

成大工學院科系 在 成大單車節——單單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7-11 08:51:36

#20201224 #Thur 終於來到了平安夜!不知道大家今年有沒有跟朋友們玩交換禮物呢? 今天單單也準備了給大家的驚喜😎 就讓我們來開箱單單的科系解惑小學堂吧😘 你是不是還在對大學科系充滿疑惑? 你是不是還在網路傳言裡不知所措? 我也曾經如此迷惘, 所以就讓我來跟你們一一說明吧! 準備好了嗎?...

成大工學院科系 在 成大單車節——單單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10:24:23

科系大解密--工學院part2 今天小單單繼續在這個成大最多科系的學院四處爬爬造 有可以掌握偉大航向的轉盤🚢 可以遙控的飛行器📱🚁 帶你到處探險的衛星定位儀📡 藏匿著各種菌種的葉子🍃🍂 各種先進的醫療設備🔬📟 什麼角度高度都逃不過他手裡的精密測量儀器📻 還有為愛發電的太陽能板燈💡🔆 . 哇.....

  • 成大工學院科系 在 辣媽英文天后 林俐 Carol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2-16 22:29:35
    有 51 人按讚

    大學對你而言,是什麼模樣?
    大學生活,真的如你想得這麼一般嗎?

    橫跨成功大學十大學院四十六個科系的營隊
    「大學生活體驗營」開始報名了!
    還在對自己未來的志向感到迷惘嗎?
    大學生活體驗營有上百位成大在學生
    陪你們一起剝開迷霧,走出迷途!
    這個暑假,跟我們一起「拾起」未來的自己吧👍🏼

    感謝成大的侯學長提供「成大科系餐」
    ————————————————————————
    🏫 俐媽英文教室—大學科系篇:
    ❤️ 文學院 College of Liberal Arts
    •中文系(中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外文系(外國文學系)
    Department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
    •歷史系(歷史學系)Department of History
    •台文系(台灣文學系)
    Department of Taiwanese Literature

    🧡 理學院 College of Science
    •數學系(數學系)
    Department of Mathematics
    •化學系(化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stry
    •物理系(物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s
    •地科系(地球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arth Sciences
    •光電系(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系)
    Department of Photonics

    💛 管理學院 College of Management
    •會計系(會計學系)
    Department of Accountancy
    •統計系(統計學系)
    Department of Statistics
    •企管系(企業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交管系(交通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Transpor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工資管系(工業與資訊管理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and Information Management

    💚 工學院College of Engineering
    •機械系(機械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Mechanical Engineering
    •化工系(化學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土木系(土木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Civil Engineering
    •材料系(材料科學及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水利系(水利及海洋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Hydraulic and Ocean Engineering
    •工科系(工程科學系)
    Department of Engineering Science
    •系統系(系統及船舶機電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System and Naval Mechatronic Engineering
    •航太系(航空太空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Aeronautics and Astronautics
    •資源系(資源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Resources Engineering
    •環工系(環境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醫工系(生物醫學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Biomedical Engineering
    •測量系(測量及空間資訊學系)
    Department of Geomatics
    •能源學程(能源國際學士學位學程)
    International Bachelor Degree Program on Energy

    💙 電機資訊學院College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and Computer Science
    •電機系(電機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資訊系(資訊工程學系)
    Department of Computer Science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 社會科學院 College of Social Science
    •政治系(政治學系)
    Department of Political Science
    •經濟系(經濟學系)
    Department of Economics
    •法律系(法律學系)
    Department of Law
    •心理系(心理學系)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 規劃與設計學院 College of Planning and Design
    •建築系(建築學系)
    Department of Architecture
    •都計系(都市計劃學系)
    Department of Urban Planning
    •工設系(工業設計學系)
    Department of Industrial Design

    🤍 生物科學與科技學院College of Bioscience and Biotechnology
    •生科系(生命科學系)
    Department of Life Sciences
    •生技系(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
    Department of Biotechnology and Bioindustry Sciences

    🤎 醫學院College of Medicine
    •藥學系(藥學系)
    Department of Pharmacy
    •護理系(護理學系)
    Department of Nursing
    •牙醫系(牙醫學系)
    Department of Dentistry
    •物治系(物理治療學系)
    Department of Physical Therapy
    •職治系(職能治療學系)
    Department of Occupation Therapy
    •醫學系(醫學系)
    Department of Medicine

    💟 第十學院 CollegeX
    •不分系(全校不分系學士學位學程)
    Cross College Elite Program
    ————————————————————————
    這是成大所有科系聯合一起辦的營隊,
    俐媽的學生可以知道成大有什麼科系,
    及早了解、準備充足💪🏻💪🏻💪🏻
    .
    #俐媽英文教室
    #俐媽英文教室大學科系篇
    #台大明明的孩子超前佈局

  • 成大工學院科系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4-16 11:59:23
    有 41 人按讚


    張懋中校長出書了——『同行致遠』!——新書發表會4/28下午2:30—4:30在台北六福皇宫3F集賢英武閣

    書名:『同行致遠』

    ∞∞∞ 內容簡介 ∞∞∞

    *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
    台、清、交台灣國產博士,
    勇闖美國工業界18年,
    奮鬥美國學術界擔任UCLA教授、系主任18年。
    回台灣打造「偉大大學」是他肩頭的使命,
    他要與年輕人一起,為年輕人自己、為台灣開創有希望的未來。
    因為他相信──同行致遠*

    台灣需要頂尖大學?一流大學?排行榜大學?其實,莘莘學子更需要「偉大大學」!

    本書作者張懋中校長,在闡述「偉大大學」的想法之前,敘述了他的學思歷程。特別是他在洛克威爾實驗室時期,兩所美國世界知名大學想延攬他,第一次卻因為他的台灣博士學位而不了了之,第二次是UCLA工學院院長法蘭克.瓦贊教授(Frank Wazzan)來電詢問他的意願。基於前次經驗,當時張校長直截了當告訴對方,自己是台灣畢業的博士,沒想到對方問:「What’s wrong with Taiwan?」台灣有錯嗎?張校長一時語塞,直覺回答:「Nothing wrong with Taiwan!」台灣沒有錯,我們不應該妄自菲薄!由此開啟進入學術與教育界的契機。

    擔任交大校長後,他發現儘管台灣的學生有許多優點,但教育長期「只學答、不學問」,把學生塑造成考試機器,不注重思辨與提出問題的能力,而產官學研各界都擔憂年輕人的競爭力,想橫向移植先進國家的教育制度,卻未討論清楚高等教育的本質和精神,改革流於皮毛。在台灣動輒會說「這個東西做不出來」,相較於美國,只要有技術、有規劃、有決心,沒有什麼是做不出來的自信,台灣,似乎出了些問題!

    唯有改變觀念,才能找到正確的做法。張校長認為大學的本質是「人」,要教育出下一代的先驅者、領導者,與其爭論何謂「一流大學」、拚大學排行榜,更重要的是打造「偉大大學」。大學是一生命共同體,為真理、為年輕人、為國家和世界的未來,它因此而偉大!

    「偉大大學」要能夠──
    辨識(identify)人才:發現學生的潛能、適性與熱情
    挑戰(challenge)人才:給予挑戰,激發提升自我的能力
    培養(prepare)人才:提供辨識與挑戰的環境,使學生成為未來世界的先驅與領導者。

    在邁向偉大大學時,ACT(行動力)不可或缺──
    A是主動式教育(Active Education、Active Placement):由教學方法出發,主動式教育著重學生與老師的互動式身教、以引導討論為核心的教育方法。
    C是跨領域(Cross-Disciplinary):科系與人才的跨界合作,提升團隊的研究能量;T除了個人與團隊的努力外,則是推動大學信託化(Trusty):讓高等教育的經營更開放、自由。

    張校長很喜歡一句非洲古諺:「If you want to go fast, go alone. If you want to go far, go together.」(一個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遠。)台灣的確面臨許多難題,但不要將挑戰視為壞事,沒有挑戰、沒有腦力激盪,就很難有真正的創新和創意。以「飲水思源」(交大校訓),再加上「同行致遠」的精神,一定能讓台灣有全面性的進步。

    ∞∞∞ 目錄 ∞∞∞

    推薦序
    作者序

    第一章:我是made in Taiwan
    1-1南投竹山悠閒童年
    1-2有大學風範的台中一中
    1-3台大物理系的「鐵血」實驗教育
    1-4跨界清交,從本土創造普世價值
    1-5去去去,去美國……然後呢?
    1-6 台灣有錯嗎?
    1-7去國三十六年,我欠台灣

    第二章:台灣沒有錯嗎?
    2-1大學生成大人了沒?
    2-2創新,從問好問題開始!
    2-3給學生自由去發掘熱情
    2-4選修?必修?跨領域學習的優勢
    2-5拋開小確幸,用驚嘆號顛覆世界!

    第三章:邁向偉大大學
    3-1頂尖?一流?我心目中的「偉大大學」
    3-2辨識人才
    3-3挑戰人才與培養人才
    3-4培養能力之一:批判性思考
    3-5培養能力之二:面對世界的開放性
    3-6培養能力之三:創造性思維
    3-7培養能力之四:掌握系統性工具
    3-8開業典禮,開啟終身學習的旅程

    第四章:飲水思源,同行致遠
    4-1互動式身教,當我們同在一起
    4-2產學合一?學用合一?
    4-3大學分類,重現各校系特色
    4-4因特色而偉大,國立大學應「信託化」辦學
    4-5合作,同行致遠

    第五章 校長給問嗎?
    ──與張懋中校長的Q&A時間
    Q1:何謂「大學精神」?「大學精神」的意義又是什麼?
    Q2:問題有分好壞嗎?好的問題、壞的問題有什麼特徵?
    Q3:很多同學的目標是拚好成績,畢業後到大公司上班,賺到養家活口的錢,對未來的規劃很世俗,和校長的的理想有出入。怎樣的教學能夠育成未來的領導者?甚至是成為一名夠格的「工具人」?
    Q4:只要會加減乘除就能應付生活,為什麼我們還要學微積分?
    Q5:當校長談到研究與大學精神時,都展現出非比尋常的熱情。但在現實生活中,要找到自己有興趣的事情都不容易了,如何發掘人生的熱情呢?
    Q6:校長提到做自己喜歡的事情,感覺像飛一樣,但是有時候我明明在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卻覺得諸事不順、非常痛苦,要怎麼辦?
    Q7:在我的大學生活中,大部分的同學都以成績為重,沒有多談自己人生的熱情,難道「有熱情」是怪咖的特質?
    Q8:熱情不一定是在課堂上,也很可能是在教室外面,但課業壓力常常讓我們學生沒辦法放膽探索,校長是否覺得現在上課時間太長?
    Q9:校長的朋友都是怎麼樣的人呢?學生時代做過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
    Q10:近年來社會結構變遷,年輕人身處不利的地位,高學歷高失業率、低所得高工時,以及社會財富分配極度不均,借學貸念書,卻一出社會就背債,能夠無債一身輕的日子遙遙無期。每次遇到這些問題,我就覺得自己是被利用的「工具人」,剛出社會就對社會絕望,這該怎麼辦才好?
    Q11:校長如何看待現在職場普遍低薪的問題?
    Q12:校長在其他場合曾提到「覺得自己欠台灣」,為什麼這麼說?

  • 成大工學院科系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7-07-10 11:00:00
    有 1 人按讚


    #名人堂

    手腦並用 技職與高教應無不同

    周行一

    教育應該強調「動腦」與「動手」並重,讓學生適性發展。圖為公東高工木工課堂實作情形。本報資料照片

    一個人要活的好,必須所有的器官都能協調運作,如果只動腦不動手,什麼事情都做不到。要吃飯,就必須動手把食物送到口裡,這個簡單的道理,在我們的教育裡卻被忽略了。大家強調動腦比動手重要,在中小學教育裡,背誦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動手只是為了加強背誦的效果,導致連數學都是以手寫練習解題方法為學習重點。

    我們學英文也是動腦而已,老師教文法給學生背起來,學生背單字應付考試,甚至用記憶來學習發音,變成大多數學生不會聽說讀寫。用耳朵聽而且用嘴與人對話是學習講話最好的方式,用手寫才能學會寫作,用眼睛讀很多書才真正會閱讀,可是我們的教育強調「懂」,天真的以為「知道」就足夠了,學生能把老師的教學成果以考試的方式呈現就證明學生「會」了。

    在台灣,大家的印象是強調動「手」的歸類成技職體系,強調動「腦」的是一般高等教育,甚至誤以為動手的價值比較低,動腦的工作比較高尚,但是,我們做哪一件事情不需要手腦並用?重點是工作的附加價值是否比較夠高,而非動手與動腦的相對程度。動手的人如果也動腦,結果一定比較好,外科醫師是這樣,汽車修理技師也是一樣;動腦的人如果也動手效果才會好,學術大師腦裡的理論必須經過很多次手寫修訂後,才可能成為巨著。只理解不實作的知識價值低,因為無法轉換成有用的結果;只動手不理解的技能價值也低,因為工作的改善可能性低。

    真正決定所得高低的是工作的被需求度、難易程度以及稀少性,應該要與是否接受「技職」或「非技職」教育無關。我的汽車修理技師非常能幹,他手腦並用,培養兩個女兒到美國深造毫無困難;我在美國教書時,系主任告誡我,要避免很會評論別人的論文,卻不動手寫出自己的論文。這個世界裡懂得手腦並用的人可以一直順應潮流,改善自己的能力,我們的教育目標就應該是訓練手腦並用的人才。

    世界知名的麻省理工學院的英文名字是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MIT),跟台灣很多科技大學的英文名稱很接近,很少人會認為MIT是一個技職體系的大學,其實它只是一個重視工程與科技理論與應用的大學,畢業生的待遇很高,因為在職場裡能夠手腦並用,表現得非常好。美國並沒有把大學硬性區分成技職或高教大學,每個大學都強調手腦並用,人文與社會科學領域強調動手做調研、寫報告,工程與科技領域強調運用工具在實驗室裡動手創作,學生畢業後按志趣與能力就業,大學不為學生區分將來的職業性質,而在提供適性發展的環境。在同一個大學裡有比較像我們技職體系的科系與學院,也有像高教體系內的領域,例如普渡大學就是這樣。

    為了避免大學畢業生「不好用」,台灣社會已經體認「手腦並用」教育的重要性,我們應該把高教與技職的區別先消除,讓每個大學都強調手腦並用,幫助學生適性發展,重點在於畢業生是否有能力愈做愈好,而非以大學分類導引學生的就業管道。(作者為國立政治大學校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