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產品中有2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萬的網紅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鮮少有人的一生、不是坑坑疤疤的,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大大小小的「洞」。 這個「洞」、 就是生命中的負向記憶、創傷經驗。 . 小時候爸媽常吵架,有一天媽媽突然離家出走, 你很害怕、一直哭、一直哭、吵著要找媽媽。 你很害怕被媽媽拋棄,這就是你的「洞」。 . 小時候爸媽一天到晚吵架,每天生活在他們言語暴力...

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8-02 03:52:47

#你也是這樣的人嗎 1.只要踏出房門,就自動戴上面具。因為你知道你不堅強,沒有人會聽你悲傷。 2.在同事面前嬉笑怒罵,跟大家好像玩得很起勁,但你心裡有一塊,是非常清楚的孤獨。 3.好像跟大家都很要好,有你在的地方就不會冷場,但他們卻不知道,你私底下的水有多深。 4.很少人能夠走進你內心...

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 在 海苔熊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5-08 14:48:57

#就是這一本了 今天要推薦一本很棒的雜誌,買一本可以勝過你買好多本類似的書! . 你知道嗎,原來台灣每四個人就有一個人有身心精神疾病的困擾(2012年發表在《The Lancet》,盛行率是23.8%,調查細節書裡面有說明);然後每六個人有一個人服用安眠藥(中央健保署的資料),40歲以上的人,許多人...

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 在 海希Healthy——從被助者到助人者的距離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02 20:04:09

2021.04.16 《我是微笑,34歲,留職停薪中》 / 很好奇,大家平時會看書嗎?我自己的話……生病後,書越看越少,一開始偶爾還會去學校圖書館抓兩本散文或心理學,後來基本上會翻的就只有非看不可的教科書,因為腦袋常常像一團糨糊,每個字都認得,但是沒辦法組織句義,病情比較糟的時候,連聽懂人話都...

  • 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 在 擁抱不完美&故事的療癒力量(敘事練功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1 21:49:10
    有 6 人按讚

    鮮少有人的一生、不是坑坑疤疤的,
    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大大小小的「洞」。
    這個「洞」、
    就是生命中的負向記憶、創傷經驗。
    .
    小時候爸媽常吵架,有一天媽媽突然離家出走,
    你很害怕、一直哭、一直哭、吵著要找媽媽。
    你很害怕被媽媽拋棄,這就是你的「洞」。
    .
    小時候爸媽一天到晚吵架,每天生活在他們言語暴力中,
    經常讓你感到焦慮、不安、恐懼。
    這是你童年的陰影、也是你生命的痛與「洞」。
    .
    有一天媽媽出去買菜、要小蓮照顧好弟弟,
    結果弟弟不小心從椅子上摔到地上、頭頂烏青一塊。
    媽媽回家後、把小蓮毒打了一頓。
    那時小蓮才7歲。這她的生命陰影、也是她一輩子的痛(洞)。
    .
    阿成小時候經常被爸爸批評、罵:「笨蛋」、「你是豬嗎?」、「沒有用的人、缺角」。
    這樣的言語否定讓阿成從小就很沒自信、個性陰鬱,不管做什麼事都猶豫再三、很害怕出錯。
    這讓阿成患有恐慌症、焦慮症、甚至強迫症。
    這也是阿成的成長陰影與生命裡的「洞」。
    .
    博偉是一個事業成功的高階主管,
    看似成功的外表,但他一點也不快樂。
    因為他從小的成長記憶,都是負向經驗:不是被爸爸家暴、就是被媽媽情感忽略。
    記憶裡、他從來沒有被爸爸媽媽擁抱過,一次都沒有。
    他不斷的努力、想要成功,其實他只是想要證明給爸爸看「我是有用的人」。
    他想藉此得到爸爸媽媽的肯定。
    但不管他在怎麼努力、在怎麼成功,爸媽依然忽視他的成功。
    這是他得憂鬱症的原因,更是他一輩子的痛(洞)。

    (未完、請點入:
    https://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589905418
    ----------------
    每一個童年創傷、每一個負向記憶,都是一個「洞」。
    .
    過去的「洞」(痛)、沒有補起來,
    會讓我們人生一路走來、跌跌撞撞、
    一不小心、就又掉進那個「洞」裡、哀傷痛苦。
    .
    有時清晨醒來,你會沒來由的感到沮喪、無力、焦慮、不安,
    表示、你又掉進「洞」裡了。
    .
    最近的你、經常很容易生氣。
    任何小事、任何人說點什麼都會把你惹毛,
    那是因為、你又陷入了過去「舊有的負向經驗裡」、而不自知。
    那個就是你的「洞」。
    .
    怎麼辦?
    就是好好去「覺察」你生命裡的洞,
    然後好好去「補那個洞」,
    不然,人生的路上、你會不斷地掉進「過去的洞」裡、
    在憂鬱痛苦裡、循環度日。
    .
    把洞補起來、#把生命裡的坑坑疤疤給填滿,
    為自己療傷、讓生命圓滿,
    或許、這就是我們一生中、最該做的事。
    ------------------
    創傷療癒、你的「補洞」生命工程,
    請參考:
    「#情緒治療:走出創傷,BEST療癒法的諮商實作」一書
    博客來79折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876381
    -----------
    更好的療傷方式、是參加心理工作坊,
    以下工作坊、請您參考:
    .
    ●#界線練習與創傷療癒---BEST創傷療癒工作坊
    ●防疫期間、新增「線上工作坊」:
    日期:7/28--9/8(每週三晚上7:30—9:30),共7次、14小時、(即將額滿、最後5個名額)
    .
    地面實體班:
    ●台北班:2021年9月4、5日(週六日)
    ●台中班:2021年9月25、26日(週六日)
    詳情請點入:https://blog.xuite.net/joe.chou/twblog/589602584

  • 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1 16:32:04
    有 98 人按讚

    如何面對壞情緒,決定了你的成就。(潘多拉篇:P.15)

    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難免會經歷不如意的狀況,面對突發狀況時,每個人會依循自己的習慣決定該如何解決問題。但因為處理情緒的方式不同,有時候個體所選擇的解決方式並非是在解決眼前的問題,而是單純逃避問題甚至是製造出更多更大的問題,好暫時無暇去想到原本的問題。

    在本書P.12~P.18當中,用七名不同個性的主角為例,故事的開頭都是發生某件意外打亂了一天行程,接著又面對工作上的不如意、老闆的刁難等狀況;而七位主角在面對壞情緒時,因為處理方式的不同而影響到後續的發展。

    主角二號潘多拉一早發現熱水器故障的當下,就認定了有厄運在跟著自己。

    她總是習慣將一切往最糟糕的方式去想,以致於每一天都活在恐懼之中;因為她深信發生第一件不愉快的事情是一天當中的預兆,那代表著接下來一整天都會不順利。

    當她到了公司後老闆找了個理由開始責罵她,但她並沒有注意到老闆在進公司前就已經在不開心,她認為老闆就是在針對她;雖然潘多拉內心很生氣,也很想直接回家,但她更加害怕面對她的老闆。

    她壓抑著自己內心的難過與憤怒忍過這一天,回到家就立刻打電話給母親訴苦。然而母親卻是要她別這樣鬧情緒,也別去多說老闆什麼的;畢竟當人家員工就是要接受老闆的脾氣,多嘴了要是被炒魷魚怎麼辦呢?

    向母親訴苦沒有使潘多拉心情好轉,反而變得更加糟糕,一整個晚上都無法安心闔眼睡覺;她無法使自己的內心平靜下來,因為她一直煩惱著明天上班看到老闆怎麼辦?老闆會怎麼處置她?

    醒來後的潘多拉比睡前的狀態更糟了,只好請假去看醫生。不用進公司見到老闆讓潘多拉感覺比較平靜一點,但一想到隔天必須回去上班,終究還是會看到老闆,潘多拉就又會開始焦慮不安起來。

    潘多拉的個性非常敏感,這可能是來自於她所成長的環境,從故事中可以看到她在面對自己的情緒是非常消極的。當她感覺到憤怒時,因為害怕又受到老闆責備而不允許自己繼續生氣;當她希望從母親那得到一點安慰時,母親卻是要她收好自己的情緒,別因此丟了工作。

    她對任何事都是抱持著恐懼的態度,認為所有的一切都會往最壞的方向發展;不論她做什麼樣的努力,最後一定都會搞砸。不要去面對與嘗試抵抗是最安全的,因此當她面對發脾氣的老闆時會選擇請假不要進公司,但這畢竟不可能是解決問題的方式,除非她離職,否則只要進公司就一定會看見老闆。

    總是往最壞方向去想的潘多拉,當然不可能有勇氣做出離職這樣的決定,我們幾乎可以大膽斷定只要她一浮現離職的念頭,接下來就會產生各種「如果找不到更好的工作怎麼辦?」、「如果老闆要求賠償怎麼辦?」、「同事們會怎麼看我?」這類庸人自擾的念頭。

    前面幾篇有說過,每一種情緒的湧現都是大腦要告訴我們有問題需要被解決,當我們無視情緒或是壓抑情緒、用其他情緒去掩蓋原本的情緒時,都會使我們的感知失衡,最後演變成身心上的疾病。

    潘多拉總是壓抑自己的負面感受,解決問題都是採取消極的態度,同時她又停不住自己的負面思考;這些習慣會成為一種惡性循環,使人越來越憂鬱,最後真的變成憂鬱症。

    在本書最後有提到,潘多拉一開始接受心理治療時狀況並不理想,當時醫師建議她必須去練習克服自己的恐懼。但那對潘多拉而言是極大的挑戰,她不具備足夠的勇氣去面對,於是中斷了治療。

    雖然潘多拉還是有回去上班,但仍舊感覺不適,就這樣拖延了兩年後她才又再次主動回去治療,因為她想徹底解決這個問題。醫師給了她一些方針,讓她可以逐步去面對自己的恐懼,並且學習調節自己的情緒;她開始獨立地做事情,也減少向他人尋求安慰,並且勇敢為自己的事情做決定。

    如果讀者您或您身邊有朋友向潘多拉一樣,改善這樣的問題必須從習慣做起,可以嘗試做以下這些練習。

    一、找個不會老叫你凡事要忍耐、笑一笑就過去了的朋友傾訴自己的感受。
    二、練習將一天所發生的事情記錄下來,流水帳也無妨。
    三、睡覺前要回顧白天時發生的不愉快事件,並允許自己感覺憤怒或難過。
    四、想像各種不同的方式去改變當時的情境,讓原本的情境變得好笑。
    五、想一個再次遇到同樣狀況時該怎麼解決的方式。

    情緒低落時找人談心是一個好辦法,但若是選擇了不適合的聽眾卻可能會使原本的情緒變得更糟;與母親對話的潘多拉會感覺到自己有這些負面情緒是錯的,身為員工的她本來就不該對老闆表現出不滿,她必須自己克服這些問題。因此潘多拉原本的情緒不會獲得釋放,反而還會累積新的負面情緒。

    選擇聽眾時可以先想一下自己的問題有哪些朋友能夠感同身受,假如真的沒有合適對象的話,跟心理諮商師談也是個方式;如果有預算上的考量,各縣市政府都有提供免付費心裡諮商的預約服務,可以上網以關鍵字搜尋「(縣市名)免付費心理諮商」

    寫日記對容易負面思考的人而言尤其重要,因為寫日記就是在幫助回想一整天當中所發生的事情;最初可能會只記得不愉快的事,因此我會建議剛開始以流水帳式即時記錄所有的事情,原因後面會說。撰寫方式可以像是這樣

    6:30 正在做惡夢時鬧鐘響起叫醒了我,惡夢大概是在預告這一整天都會很不順利。

    7:10 惡夢讓我一早心情就很差,忘記提醒早餐店阿姨我的用餐習慣,結果她竟然記得我吃蛋餅時醬料要另外放。

    9:15 鄰座的同事請我吃了她們上次團購的點心,她們沒有問過我要不要跟團,因為我不太擅長跟同事們打交道。PS:點心滿好吃的!

    12:50 在咖啡廳買了杯美式,店員在杯子上畫了笑臉並寫上「上班加油!」

    15:15 真倒霉,茶水間的咖啡豆沒了。

    16:30 被主管叫去訓了一頓,要我在下班前重寫一份企劃給他。

    18:25 又加班了

    19:20 捷運站前遇到一隻很親人的流浪貓,會躺下來讓我摸牠的肚子。

    20:00 想吃的店家都客滿了,只能外帶回家吃,但冷掉一點都不好吃。

    20:45 回到家收到了一箱南部爸媽寄來的芒果,我一個人根本吃不完。

    22:30 睡前才想到洗衣機衣服還沒曬,又要換衣服上頂樓了,有夠煩的。

    茶水間沒咖啡豆、被主管罵完後只能留下來加班、想吃的店家沒位置能吃、都已經換好睡衣才發現忘記曬衣服…「就說一早的惡夢是不幸的預兆吧,一整天下來盡是些不順心的事情。」

    假如沒有用流水帳式即時記錄的話,想法負面的人在回顧一天所發生的事情時,通常只會記得不好的那些狀況,覺得自己是地獄倒霉鬼的念頭就會更加強烈,並且在睡覺前就已經開始擔憂隔天會不會又是這麼倒霉。

    但若是用流水帳式即時記錄的話,當睡前回顧的時候就會發現,一天下來雖然不順利的事情很多,但是讓人感到愉悅的事情也不少。

    沒想到眾多客人之一的自己會被早餐店老闆娘給記住;以為自己人緣不好但是同事卻會跟我分享點心;雖然知道畫笑臉只是咖啡廳員工的工作內容,但看到時的確會讓人感到內心暖暖的;如果不是因為加班比較晚回家的話,應該也不會遇見那隻可愛的小貓吧?翻肚的模樣真是有夠沒節操。

    “爸媽寄來的那一整箱芒果我也吃不完,不如明天帶幾顆送給早上請我吃點心的同事好了。”

    寫日記除了能幫助自己整理一天所發生的事情之外,也能夠讓自己重新去經歷當時的情境下該有的感受;睡前可以去回顧一整天當中,發生了哪件事情讓自己感到最難受、在事發的當下自己有什麼感覺等等。回想時要去感受自己情緒的變化並接受那些情緒。

    例如接受自己在被責罵過程中感覺到很羞恥。自己一個三十多歲成年人了,還被跟自己年紀差不多的人當成三歲孩子罵;可以接受自己為主管的行為感到憤怒。主管在訓話時加入太多情緒性字眼,已經不是在就事論事而是單純羞辱自己;為了加班只好取消餐廳的訂位,期待很久的大餐落空真的很失望。

    情緒就好比是海上的天氣,風暴越大海浪就越大。若我們此時乘著船在風暴中,能做的事情不是如何逃出暴風圈,而是迎著浪使自己盡可能保持穩定,等待風暴過去就好;在風暴中試圖逃離可能會使自己的船翻覆,就好比過度壓抑憤怒後會大抓狂,或是過度壓抑悲傷而罹患憂鬱症。

    畢竟人無法跟野獸一樣,被主管罵時就直接往他臉上咬下一塊肉,或是發現自己忘記曬衣服時直接去砸爛洗衣機;我們必須做出人類該有的適當行為。回顧一天所發生的事情,是幫助自己釋放那些在社會化的要求之下,不得不去壓抑的情緒。

    回顧完情境當下並且釋放自己的感受後,下一步就是在幻想中改變當時的情境,讓整起事件變得幽默搞笑甚至荒唐。

    “『牠(幻形怪)是一種會變形的生物,』妙麗說,『牠可以隨心所欲地改變形貌,變成任何牠認為我們心裡最害怕的東西』

    (中略)

    路平教授:『驅逐幻形怪的符咒非常簡單,但卻必須用到心靈的力量。懂了嗎?能把幻形怪真正解決掉的法寶,事實上就是笑聲。你們需要做的就是,逼牠變成一種會讓你覺得好笑的形體。』”《哈利波特 阿茲卡班的逃犯》J.K.羅琳

    將不愉快的事情變得好笑雖然無法改變事實,但卻能夠幫助我們在想起這一段經歷時,不會只有負面感受而已;這個步驟一定要放在釋放情緒完才能進行,否則就只是換個方式逃避自己的情緒問題而已。

    想像當時正在扯著嗓子怒罵自己的主管因為太激動而咬到舌頭,他尷尬地拿起桌上的保溫瓶喝了一大口;但裡面裝的是滾燙的熱茶,燙得他把瓶子往上一扔,結果淋得他從頭到腳都濕透了。

    落下的保溫瓶,就像那些搞笑卡通裡演的情節一樣,重重地砸在他頭上。對了,主管最愛強調自己懂養生了;他的茶壺中裝的是蔘茶,現在他整個人都散發出養生的氣味,額頭上還黏著幾條蔘鬚且腫了個大包。

    想像的內容如何自然是自由發揮,一種不夠好笑的話就想兩種。想到連自己都開始覺得這有點蠢了,就可以停止幻想這個步驟並且進行最後一個階段:別讓自己重蹈覆轍。

    接納情緒並且讓事件變得好笑只能夠讓自己情緒穩定,只有做到這個步驟雖然沒有什麼問題,但最後一個步驟將會使自己更加成長,成為更有能力的自己。而這個步驟同樣不能夠放在任何一個步驟之前,因為在情緒沒有獲得釋放且不穩定的情況下,分析事件會出現非常多的盲點,且會過度依賴情緒處理。

    在憤怒的情緒下可能只會想到將企劃書砸在地上,霸氣地對主管說「我不幹了!」;而在悲傷的情緒下則可能會覺得自己就是賤命,活該只會被罵。

    情緒釋放完並且透過搞笑讓自己心情變得輕鬆了,這時再來分析事件才能夠看得更加清楚;例如,比起面對主管的責備該用什麼態度去應對,思考如何讓主管無法挑自己的毛病會更加實際點。

    如果自己的企劃真的如主管說的有需要修改的地方,那麼未來在編寫時就更加留意這個問題;如果主管只是不願承認自己的企劃可以一次就做得那麼完美,那麼之後就一次呈上兩份企劃,並且客套地表示需要讓主管來決定哪一份比較理想。(合理的妥協)

    許多人在情緒風暴結束後就不想再去挑起它,也因此許多的問題都累積在自己的大腦中,除了現實中的問題沒有得到解決之外,自己的身體也會出現越來越多的問題。

    為了生存,適度地多費點心思是合理的妥協,上面建議的五件事並不是非做不可,只是做了就有機會替自己省去許多沒必要的麻煩;讓自己能夠活得更加輕鬆自在,不讓自己總是陷在負面情緒當中,無法感受活著的幸福與快樂。

    書名:壞情緒,變好事的五堂正向心理課
    出版社:方言文化

    下一篇:就算被老闆罵也覺得沒什麼,反正忍一下就過去了,反倒是偏頭痛跟睡不好的問題這些還比較困擾。(長期無視情緒所造成的影響)

    #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 #被討厭的勇氣 #生命的意義 #自卑與超越 #理解人性

    👇🏻簡單三步驟加入社團一同學習個體心理學
    1.先填寫google表單: https://lihi1.com/lIqUe
    2.再去社團按加入: 花花遇見阿德勒,個體心理學的實際應用
    3.等待管理員審核批准(未填表單無法批准入社唷)

  • 憂鬱症心理諮商有用嗎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2 07:30:00
    有 156 人按讚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該如何幫助憂鬱症的孩子?】早上8點多,兒子傳來一封簡訊:「媽媽,我撐不下去了,太痛苦了。我要走了,妳還有爸爸和妹妹,沒有我妳也能走下去。不要試圖打電話找我,我不會接的。」
      
    怎麼會這樣?
      
    是什麼事情讓我的孩子痛苦到活不下去?
    「我什麼都不要,我只要孩子活著。」
      
    當天晚上,我帶著暴瘦5公斤、兩手臂布滿無數割痕的兒子前往林醫師的門診。念護理科的兒子其實不願去,因為他認為沒有用。
      
    一到診間,林醫師開頭的兩句話就讓他感受到醫師理解他的痛苦,這是他唯一的希望,他也因此同意接受治療與接下來的諮商輔導。
      
    密集治療期間,我每天都陪他一起度過。看他從了無生趣、焦躁、煩悶、無奈接受、夜裡哭泣、憎恨、生氣到釋懷、感謝父母給他的愛、體認到別人對他的付出不是理所當然,最後對未來燃起鬥志。走到這裡我才知道,老天爺還我一個比以前更懂事的孩子,我的孩子過關了。
      
    自從孩子發病後,我不斷問自己,為什麼會發病?遇到了什麼事?何時開始的?我哪裡做錯了?發病後該如何和孩子談話?[1]
      
    ■很多「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的發生,就像小玲...
    小玲在小學五年級的時候,開始經常抱怨,無論怎麼努力,她都彈不好鋼琴,作不好功課,亂發脾氣、功課變差、不想上學或上課上到中途,會當堂哭泣要回家,父母對小玲如此天壤之別的改變相當錯愕,有時反而更嚴格的要求她,把她當作不懂事的孩子,有時把她當作進入青春期階段反叛的孩子,但這些似乎都沒有幫助。偏偏小玲之前是個品學兼優、人見人愛的孩子,用功、聽話、守規矩、自律。
      
    小玲看到醫師時,已經休息兩週沒有上學了,母親形容她在家的生活,除了胃口不好,經常抱怨無聊心煩,作息不定外,實在看不出她到底怎麼了。
      
    兒童有時無法直接地描述自己心情,當他們在情緒低潮時,表現的行為有時似乎不一定與情緒的低落相關,然而他們不適應的行為,強烈的情緒反應或整理行為的改變,常常是憂鬱症的徵候。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
    「兒童憂鬱症」並不像大人一樣會呈現憂慮、失眠等明顯症狀,但最明顯的特徵是「活動力突然遲鈍」,例如,有一天突然坐著發呆,不再看漫畫和電視,有時會突然哭起來。
      
    「兒童憂鬱症」並非孩子個人的缺點或任何個性上的弱點,而是一種腦部或者精神上的疾病,影響著兒童的感受、思考與行為。
      
    兒童的憂鬱症不像大人有明顯的症狀指標。加上這時候的孩子,感情尚未成熟,情緒表達能力不夠,很容易會因「假性症狀」而被大人以為「只是偷懶罷了」。
      
    而最明顯的症狀是活動力突然減弱,不再愛看電視或熱衷喜歡的遊戲,甚至會突然不安而哭了起來。有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罹患憂鬱症的兒童多半不會自動好起來,情緒的低潮更可能演變至影響較嚴重的憂鬱症[2]。
      
    ■如何知道孩子得了憂鬱症?
    青少年憂鬱症症狀有時和叛逆期的行為表現很像,因此容易被忽略,如果孩子出現以下情形,建議多關心孩子的狀況,並在必要時積極尋求專業人士的協助。
    1.「長時間心情不好」
    負面的情緒持續好幾天都沒有改善,或是情緒起伏很大、易怒、經常哭。
    2.「對事物失去興趣」
    開始對以前喜歡的活動、食物等失去興趣,完全提不起勁。
    3.「暴飲暴食或不吃東西」
    憂鬱症有時會伴隨著暴食症及厭食症,導致孩子體重突然劇烈增加或減少。
    4.「失眠或嗜睡」
    壓力及情緒的影響,會使孩子開始出現失眠或嗜睡的症狀。
    5.「有自殺的念頭」
    青春期的孩子可能不常對家人吐露心事,但如果曾經提過自殺相關的議題,要特別留意。
      
    除了上述的5個情況之外,只要孩子出現異常情形,都要記得多關心孩子的狀況,多一點的耐心與關心都可能成為孩子的助力。
      
    ■如何幫助憂鬱症的孩子?憂鬱症陪伴者的3大原則
    1.正視孩子病情,勇敢面對憂鬱症療程
    首先要了解憂鬱症是一種生理疾病,一定要醫院接受醫師的診斷,遵循醫生的指示服用藥物、接受治療才能痊癒,不能因為在意社會觀感,或是害怕孩子過度依賴藥物等理由而延遲就醫。
      
    2.先顧好自身的情緒
    陪伴憂鬱症患者需要很多的耐心和時間,長時間的陪伴容易讓人疲乏,甚至產生逃避、抱怨的情緒,建議父母在情緒疲乏的時候適當休息,給自己消化情緒的時間,避免將自身情緒投射在孩子身上,必要的時候,父母也可以尋求心理醫師的協助。
      
    3.一起尋找抵抗憂鬱的方法
    除了花時間多了解孩子的想法之外,也可以多安排有趣的活動,挖掘孩子的興趣,在生活中尋找能讓孩子快樂起來的方法,遠離憂鬱的情緒[3]。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研究顯示,未接受治療或者延遲治療,不僅僅對憂鬱症症狀的復原有影響,對兒童自我價值與人格發展也常造成損害,為避免惡性循環,只要一發現孩子的舉止有點奇怪或異常,一定要儘早請教有經驗的專業醫師,以免發現太晚,延誤治療[2]。
      
    ■更多的憂鬱症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與協助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張家銘醫師以木樓合唱團演出歌曲「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的一段值得令人反思的歌詞「如果明天就是下一生,你將如何度過此生」為例,說明人生短暫,許多青少年在不知道人生的意義為何前就提早結束了生命,需要大家一起來協助守護。並說明因為青少年憂鬱症大多不會告訴師長,最能協助他們的是同儕朋友。
      
    青少年若能自我覺察情緒問題,並學習作類似「Over Blue」一樣的同儕支持者,懂得傾聽、陪伴、支持,甚至轉介,將能夠協助化解青少年憂鬱與自殺問題。Over Blue「跨越憂鬱」分享他們陪伴憂鬱症患者的經驗,說明陪伴者也需要被支持與陪伴。就像「Stand by Me」的歌詞,因為他感覺到有人「站在我這邊」,他就不會害怕,他就不會孤單。張家銘理事長提醒大家COVID-19疫情後的世界改變,更多的憂鬱症問題需要大家一起來關心與協助[4]。
      
      
    【Reference】
    1.來源
    ➤➤資料
    ∎[1] (良醫健康網)早上8點,憂鬱症兒子傳來一封簡訊:「媽媽,我撐不下去了,我要走了」:https://bit.ly/3gsq6uC
     
    ∎[2]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 「憂鬱症簡介 > 兒童憂鬱症 > 忘記微笑的心靈」:https://bit.ly/3angbT9
     
    ∎[3] ( 台灣TMS整合治療聯盟)「青少年憂鬱症|遵守3大原則,陪伴孩子走出青春期憂鬱症」:https://bit.ly/2OcGC5W
     
    ∎[4]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關懷憂鬱症音樂會-青春不憂鬱:Z世代的情緒風暴」:https://bit.ly/2QcgyJu
     
     
    ➤➤照片
    ∎[1]
    ∎(早安健康)「憂鬱症只是因為「想太多嗎?」醫生說:真的不是!」:https://bit.ly/3n4LDdX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精神疾病 #青少年與兒童憂鬱症 #憂鬱症

    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衛生福利部 / 衛生福利部心理及口腔健康司/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