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悼詞朋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悼詞朋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悼詞朋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悼詞朋友產品中有4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專訪蘇葆立:從胡耀邦之死到天安門的槍響】 ✏️六四32週年之際,跟前美國國安會亞太事務主任蘇葆立(Robert Suettinger)的訪談。聽他回顧從胡耀邦之死談到天安門的槍響,以及美國內部的決策過程與32年後的反思。 ✏️蘇葆立親歷上世紀8、90年代的美國重大對華外交政策製定過程。他在多年...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曾鈺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近一段日子,接連出席了幾個離世朋友的追思會。追思會上,都會有先人的親友致悼詞。悼詞,英文叫eulogy。這字的原義是「美好的說話」,指讚揚某人的一篇講話。在喪禮上說的讚揚先人的話,就是悼詞;致悼詞,叫deliver the eulogy。 一、George Bush delivered the ....

悼詞朋友 在 陳詠燊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3-30 05:52:01

以下這一篇,寫於2006年,15年前。 文中的電影,拍攝於2001年,20年前。 這場戲,我永遠記得。 //《喂,呢個我偶像喎!───智叔》 由陳奕迅和蔡卓妍主演的《常在我心》,是我入行以來其中一個最喜歡的編劇作品。在劇本創作的時候,早就決定陳奕迅飾演的小段,是需要有一個哥哥的角色來作他「家...

悼詞朋友 在 南方家園出版 Homeward Publishing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3 08:46:12

⠀ 1988年,楊煉受邀到澳洲參加藝術節,原本以為只是短暫出訪,沒想到同一年發生天安門事件,他和顧城寫了悼念六四受難者的〈悼詞〉,從此開始了三十年的世界漂泊。⠀ ⠀ ⠀ 他和妻子友友除了一本護照,什麼證件也沒帶。住在滿是漏水的房子,楊煉當洗車工,友友當保姆、清潔工。⠀ ⠀ ⠀ 「我們至今覺得這種窮歡...

  • 悼詞朋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04 06:17:16
    有 234 人按讚

    【專訪蘇葆立:從胡耀邦之死到天安門的槍響】

    ✏️六四32週年之際,跟前美國國安會亞太事務主任蘇葆立(Robert Suettinger)的訪談。聽他回顧從胡耀邦之死談到天安門的槍響,以及美國內部的決策過程與32年後的反思。

    ✏️蘇葆立親歷上世紀8、90年代的美國重大對華外交政策製定過程。他在多年前出版《天安門事件之後 :美中關系的政治學 》一書後,正在撰寫第二本書《胡耀邦傳》

    ✏️六四爆發後的十多年裏,胡耀邦三個字在中國成了禁忌。直到2005年後,中央領導公開談述胡耀邦,才讓他的精神遺產再次浮現,更成為中國自由派緬懷的改革者。不過,習近平上臺後,局勢再次有了轉變。

    ✏️ 「至今仍然有很多人會支持這樣的觀點——若胡耀邦沒有在1986年被迫下臺,如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國家。」


    文長~但希望能為這個特別的日子留下一些紀錄。


    ▫️上集: 從胡耀邦之死到天安門的槍響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zhengzhi/jt-06022021095409.html

    ▫️下集: 習近平如何“片段”紀念胡耀邦?

    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zhengzhi/jt-06032021134450.html




    ▪️胡耀邦之死成為六四催化劑

    記者: 32年前的4月15日,住院一周的胡耀邦去世,他的死引發天安門廣場的示威活動,並在6月4日的武力鎮壓中達到高潮。回顧歷史,胡耀邦的死,對於當時天安門學生運動的作用與意義是什麽?

    蘇葆立:我認為胡耀邦的去世是一個催化劑,(他的死與天安門事件)不僅僅是一個因果關係。當時,五四運動70周年的相關活動已經讓很多學生聚集在一起,蒐集他們對社會體製的不滿,並談論他們期望的方向,包含民主、科學、西化等等。在胡耀邦去世時,(學生)已經有很多準備工作,他們有些人也抱有愧疚,認為應該在1987年胡耀邦被迫下臺時就有更多動作。
    這些自發走向天安門廣場哀悼胡耀邦的人,不僅有學生、有大學教授,還有黨員。當呼籲改革的力量從校園延伸到天安門廣場,就成了公共秩序及黨的問題,最後成了共產黨對自身聲譽的擔憂。


    記者: 74歲的胡耀邦是在參加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時突然心臟病發倒地,人們對他的死因真相是否存在疑惑?

    蘇葆立:各種猜疑是有的。但胡耀邦是一個一天抽四、五包菸的人,他的健康狀況並不好。 他曾多次重病,而且他真的沒有照顧好身體,他是一個工作狂,從不請假去看醫生。他的生活就是在工作、抽菸、工作中循環。他在1987年被迫辭職後曾在湖南待過一段時間,當時曾有過輕微的心臟病發。

    ▪️胡耀邦、鄧小平: 誰是真正的改革者?

    記者: 你從上一本書《天安門事件之後:美中關係的政治學》到現在寫《胡耀邦傳》的機緣是什麽?了解胡耀邦的故事能夠如何幫助我們理解當時中國的歷史?

    蘇葆立:這是個好問題。在胡耀邦擔任中共中央總書記時,我在美國政府工作。我一直對胡耀邦很感興趣,他個子非常矮小,聲音很高、精力充沛、對思考和討論問題很感興趣,他不是像毛澤東或鄧小平那類偉大領袖人物的形象。
    當我更深入研究他在位期間的作為,我越意識到胡耀邦比鄧小平還像是真正的改革者。事實上,有很多中國研究者也認為把改革成果都歸於鄧小平有些言過其實。我開始把我的這些疑問與興趣整理起來,最後得到了史密斯·理查森基金會的支持,讓我持續做胡耀邦的歷史研究。

    記者:這很有意思,您從一位美國的對華政策資深官員,轉變成研究並撰寫一位被中國共產黨選擇性紀錄的政治家傳記,您研究胡耀邦的過程是什麽?遇到那些困難?

    蘇葆立:我從2014年末就開始考慮,2015年我去了一趟中國、造訪胡耀邦的家鄉、他曾經當官的省份,以及他在江西的墓地。我的那趟旅行蒐集了很多書籍,大多來自香港,閱讀之後我再繼續作線上資源的調查,尤其在胡耀邦家族的歷史資料網站蒐集了大量的資訊。當我越展開調查,我發現越來越多讓我感興趣的文章與資訊。

    ▪️美國內部對於六四反應有分歧

    記者: 回到32年前,當時美國政府內部是怎麽辯論如何應對六四?您曾提到當時內部有很大的分歧?

    蘇葆立:我不認為當時內部(對於如何處理中國)有很大的分歧。我只能說每個人都錯愕又震驚(shocked and appalled),即使我們有些人清楚(中共的武力鎮壓)即將到來,但我們曾試圖給中國政府警告,希望他們不要做出不良的反應。連著好幾個禮拜,我們都盯著電視看。

    六四的隔一天,周一,我參加一系列跨部門的會議。美國國會與行政當局之間有些分歧,國會對於人權議題更加重視,特別是在令人震驚的天安門影像傳出後,國會要求製裁、貿易限製、取消兩軍互動等等,並認為布什總統不願對華強硬。布什則認為他了解中國,他稱鄧小平為“我的朋友”,行政當局希望在考量蘇聯議題的情況下,維持與中國的戰略關係。

    記者:中共對當年的六四、以及今日香港民主運動的處理都讓國際社會震驚。您怎麽對比美國看待天安門事件、以及香港民主運動的差別?

    蘇葆立:盡管我們也看到美國民權及人權團體,對於中國在處理香港問題上的失落與憤怒,但在整體的情感上,美國看待香港遠不如當時看待六四時的強烈。另一方面,我認為美國和中國在政治、意識型態上的距離比 1989 年要大得更多了。

    ▪️擔憂中共“暴政領導”的傾向

    記者:歷史把胡耀邦貼上推動中國自由化、“擁抱民主精神”、“黨的良心”、“偉大的解放者”這些標簽,在研究了這麽多關於他的史料之後,您是怎麽評價的? 您認為他最重要的遺產是什麽?

    蘇葆立:與他共事的人對他的性格進行了很多塑造,但我認為胡耀邦一直最對自己正直的人格感到自豪。1989年的共產黨內部已經開始有許多腐敗,胡耀邦並不在其中,他深信改革的本質不是一系列政策,而是態度。

    他相信若是犯錯,就公開承認並修復它;若想達到正確的政策,就要從關註人民利益出發,他一直是為中國普羅百姓維護法律利益的人。

    因此人們對他的記憶是大膽的,他發表了一些演講或文章,對於鄧小平及陳雲等黨內大佬來說是過於前衛的。比如啟用黨外民主人士、或在農業政策上推動以農民為主體的改革。胡耀邦一旦進入任何一個官僚機構,就會想要修復它。

    胡耀邦還提出促進黨內民主、反對暴政。胡認定毛澤東是一個暴君(tyrant),他擔憂鄧小平正在往那個方向前進,也意識到共產黨對這種領導模式有自然的傾向性,因此挺身而出。

    ▪️胡耀邦與鄧小平: "從來不是朋友"

    記者:胡耀邦的這種改革信念會與鄧小平決裂的原因是什麽?胡耀邦的改革為什麽會失敗呢?

    蘇葆立:當華裔或美國政治學者在做研究時,會傾向認為某個議題是政客決裂的主要原因。這在中國及中國共產黨內部,只有一定程度的適用。在中共的體製內,所有的問題最終往往變成很私人的,這導致忠誠與私人關系比什麽都重要。這也是馬克斯列寧主義的核心,獲取權力、使用權力,權力可以是製度性的,也可以是私人性的。

    對於鄧小平來說,權力就是很私人的問題。我認為1978年至1993年、鄧小平和陳雲之間在中共黨內的權力競爭並沒有被好好地研究。胡耀邦跟陳雲處得並不好,1986年黨內幾個大佬把胡耀邦推擠出去,他們認為夠了,胡耀邦所作所為不符合他們所要的路線,因此用1980年對待華國鋒的方式處理掉胡耀邦,基本上已經類似驅逐出黨了。

    至於鄧小平與胡耀邦也從來不親密,他們尊重對方、一起打橋牌,但他們從來不是同夥,也不是朋友。

    ▪️天安門事件後 “胡耀邦”三字成禁忌

    記者: 六四爆發後,關於胡耀邦的歷史如何在中國被記錄?

    蘇葆立:在胡耀邦1989年的葬禮上,趙紫陽為他準備了一個相當寬厚的悼詞。胡耀邦雖然得到黨的稱贊,他的喪禮安排卻不是總書記規格,只把他視為政治局常委。胡的家屬對此表示不滿。

    胡耀邦一生鉆研馬克思列寧思想及意識型態問題,卻沒能在死後被冠上“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的稱號,他的家人也難以接受,更認為胡耀邦被迫下臺的決定是錯誤的。

    接下來的故事是,天安門鎮壓發生後,胡耀邦的名字基本消失。媒體不再提到他、他的故事他的文章不被允許講述,胡耀邦就像不存在一樣。

    1990年代中期,《炎黃春秋》雜誌開始為胡耀邦挽回名聲,關於他的史料及故事被記錄下來。直到2005年江澤民逐漸淡出,黨內大佬也逐漸去世後,黨內開始出現一些想法,認為胡耀邦的名字能夠代表中國共產黨好的一面。

    2005年,在胡錦濤的允許下,為胡耀邦舉辦了90誕辰論壇,政治局常委曾慶紅重新為胡做了另一個版本的悼詞。黨還開始允許出版關於胡耀邦的一些文章及一本三卷的傳記,對於胡耀邦的關註開始盛行,來自他前同事、下屬的文章爆炸性的增長,贊譽他的為人、能力等等,《炎黃春秋》每個月都有關於他的文章。

    ▪️習近平時代 被片段紀錄的胡耀邦

    記者: 到了2015年,習近平似乎對胡耀邦百年誕辰的紀念活動進行了精心安排,在人民大會堂誇獎他是“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探索和開創建立了不朽功勛”。習近平是怎麽看待胡耀邦的?關於胡耀邦的歷史,被記錄的是什麽?被忽略的又是什麽?

    蘇葆立:2012年習近平就任總書記後,氣氛開始發生一些變化,自由派雜誌和中國的許多文章開始被大量編輯審核,包括《炎黃春秋》。幾年後,《炎黃春秋》以及一些自由派網站陸續被迫關閉。

    2015年的這個紀念儀式並沒有為胡耀邦的下臺平反、也沒有稱他為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更沒有關於對他工作的分析。胡耀邦傳記的其中兩卷還被大量編輯,刪除了很大的一部份。胡耀邦的故事用習近平感到舒服的方式被講述出來,就像是1981年《決議》對文化大革命的分析一樣,黨說,好吧,就這樣吧,我們已經完成對所有壞事的討論了。

    胡耀邦故事只能在黨的允許下片斷地書寫,僅此而已。

    記者:你提到兩卷傳記中被大量拿掉的部分是什麽?

    蘇葆立:基本上1987年胡耀邦被迫下臺的故事都被刪掉了。傳記的最後兩卷談到他在這段過程的掙紮,以及一些胡耀邦所發起的改革,而這些改革最後都被歸屬於鄧小平的成就。這些細節在審查修改後的傳記,都被毫不隱諱地撕掉了。

    ▪️習家族與胡耀邦

    記者:胡耀邦曾幫助習近平的父親習仲勛,習家族與胡耀邦的關系是什麽?

    蘇葆立:習仲勛在1962年被毛澤東解職,在文革期間遭受嚴酷對待。到了七零年代後期,擔任中共中央組織部部長的胡耀邦,在幫助習仲勛平反、釋放的過程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習仲勛最後得以回到工作崗位,胡耀邦把他帶進書記處,其中一段時間他是胡耀邦的得力助手。

    在1987年1月一場批判會上,習仲勛以行動回報了胡耀邦。當時胡耀邦因為沒有對學生抗議行動有足夠作為而遭鄧小平的擁護者猛烈批判。習仲勛站了出來,認為這種批判胡耀邦的大會是荒謬的,並要求批判停止。到最後,是胡耀邦出面緩和習仲勛的憤怒情緒,他對習仲勛說,別擔心,我能處理。在某種程度上,胡耀邦明白自己已經走到最後了,不得不接受這樣的批判。

    習近平在2012年接班時,他與胡耀邦的兒子胡德平有過會面。當時,關註的焦點都是太子黨、紅二代的故事。

    如今,胡耀邦的名字與聲譽在中國仍然被崇拜著,即使關於他的文章已經不像以前那麽多了。至今仍然有很多人會支持這樣的觀點——若胡耀邦沒有在1986年被迫下臺,如今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會是一個非常不同的國家。

  • 悼詞朋友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4-12 00:27:57
    有 3,964 人按讚

    《夜.語錄.西西里島生日快樂》

    * 遠方一片山嵐,即使近觀者也不知道自己置身何處。

    直到過去了,回頭看,才些許明白老天的安排。

    人怎樣開始不重要,而是怎麼體悟。緣份會用各種方式來敲門。

    直到旅程結束。—-陳文茜

    * Some people walk in the rain, others just get wet.

    ——𝘙𝘰𝘨𝘦𝘳 𝘔𝘪𝘭𝘭

    * 有誰在揮動白色的頭巾,
    依依惜別他的親人。

    每天都有事物在終結,
    極其美好的事物在終結。

    信鴿在高空拍打雙翼,
    飛呀飛呀重返故里。

    我們帶著希望也帶著絕望,
    從此永遠回到家鄉。

    請你擦乾濕潤的眼睛,
    朗朗一笑別再傷心。

    每天都有事物在開始,
    極其美好的事物在開始。

    Jaroslav Seifert, 1901—1986。

    * 《優雅的老去》—陳文茜

    那是宮崎駿的話吧!歲月永遠年輕,我們慢慢老去。於是你會發現,童心未泯,是一件多麼值得驕傲的事情。

    這一點,我似乎該為自己驕傲。

    這大半生我經歷那麼多複雜的鬥爭,風風又雨雨,嚐過人性免不了的欺騙,承受叢林世界中必有的出賣⋯⋯但我依然還是那個愛看星星,抱著小狗,喝口可樂,即滿臉微笑,沒什麼心機,童心未泯的老孩子。

    其實優雅的老去,並不容易。老去時,有人為疾病所苦,有人為自己不夠功成名就懊惱,有人恐懼死亡。

    我希望自己把老去,生命衰微,當自然現象。然後一年比一年更習得生命的智慧,更優雅,更深刻,更洗練,也對自己現在及曾經擁有的,更心存感激。

    如今的我即使偶爾孤獨,也把它當難得的寧靜,可以讀書、彈琴及聆聽音樂的好時光。

    我不曾為寂寞所苦,生活中除了把工作做好,不負眾望,我已別無所求。

    我樂於與月光獨處,我的眼光滿足曾經歷的人和事。

    回顧去年,曾經以為滄桑的,如今回頭看,覺得是甜的。

    我學會了感謝那些曾給予我愛、關懷、鼓勵的人們。

    當我不苛求命運時,世界瞬間變優雅了。

    —陳文茜

    *《美與痛的使者》

    就在那個年代......字畫抵達了,尋找著我

    我不知道它怎麼來的,

    從春天、夏天,或是冬天來的,

    我不知道何時來的,

    不,它們不只是墨影,它們不只是字,也不只是詩

    如一條被召喚的森林小道
    突如其來的,
    我被召喚
    在克制心中的烈火中,
    筆墨與紙互相擁抱,

    就在那裡,
    從此改變了我的臉孔,

    觸動了我

    我是生命的使者,
    我是筆墨的使者,
    我是痛的使者,
    我是美的使者,

    我是愛的使者

    終生。

    —-陳文茜

    * * 歲月易逝 ,一絲不剩。別辜負任何一個當下。—陳文茜

    * 當你走後,所有宣讀的悼詞不過就是短短的二十分鐘。一生中曾被你認為巨大的挫折或者偉大的成就,回頭看只是微不足道的小事,甚至根本進不了這二十分鐘。

    —-斯圖特·佛蘭克

    * Quand on a que l'Amour-Maurane & Céline Dion(3’10”)
    當我們只有愛

    原唱:jacques brel / 1956年
    這是Jacques Brel 最常被傳唱的歌曲之一,這裡的愛,指的是廣義的愛。

    *當我們只有愛
    詞曲: Jacques Brel /1956

    當我們只有愛
    於浩瀚旅途中
    彼此付出彼此分享
    這段旅程是我們偉大的愛
    心愛的你和我

    當我們只有愛
    讓每一天每一刻
    散發著歡樂
    當我們只有愛
    活出我們的承諾
    這裡我們不在乎任何財富
    只有不停相信愛

    當我們只有愛
    面對城鎮醜陋
    心中仍充滿驚奇
    披上陽光

    當我們只有愛
    唯一的理由
    唯一的歌曲
    唯一的救贖

    當我們只有愛
    一大清早
    為窮人也為土匪
    穿上絲絨外套

    當我們只有愛
    面對世間罪惡
    將愛化為祈禱
    我們都是吟唱詩人

    當我們只有愛
    提供給那些人
    他們不停奮鬥
    只為活過這一天

    當我們只有愛
    在每個十字路口
    開闢一條路
    更改命運

    當我們只有愛
    我們與砲彈交涉
    用一首歌
    征服砲聲隆隆

    就這樣什麼都不必
    只有愛的力量

    朋友們,全世界
    愛掌握在我們雙手

    Quand on n'a que l'amour
    Jacques Brel 1956

    Quand on n'a que l'amour
    À s'offrir en partage
    Au jour du grand voyage
    Qu'est notre grand amour
    Quand on n'a que l'amour
    Mon amour toi et moi
    Pour qu'éclatent de joie
    Chaque heure et chaque jour
    Quand on n'a que l'amour
    Pour vivre nos promesses
    Sans nulle autre richesse
    Que d'y croire toujours
    Quand on n'a que l'amour
    Pour meubler de merveilles
    Et couvrir de soleil
    La laideur des faubourgs
    Quand on n'a que l'amour
    Pour unique raison
    Pour unique chanson
    Et unique secours
    Quand on n'a que l'amour
    Pour habiller matin
    Pauvres et malandrins
    De manteaux de velours
    Quand on n'a que l'amour
    À offrir en prière
    Pour les maux de la terre
    En simple troubadour
    Quand on n'a que l'amour
    À offrir à ceux-là
    Dont l'unique combat
    Est de chercher le jour
    Quand on n'a que l'amour
    Pour tracer un chemin
    Et forcer le destin
    À chaque carrefour
    Quand on n'a que l'amour
    Pour parler aux canons
    Et rien qu'une chanson
    Pour convaincre un tambour
    Alors sans avoir rien
    Que la force d'aimer
    Nous aurons dans nos mains,Amis le monde entier

    https://m.youtube.com/watch?v=pox1p5DrNgg&list=RDEMdDB96iWS51IIohf_z-5yeg&index=3

    * 人間那些不可思議的事都是默默地進行的,喧嘩者不真誠,最深摯的懷念也是沒有墓碑的形式的。它抽象,它永恆。——《白鯨》 ​​​

    * 歲月、記憶,有的時候比一次呼吸還短。

    故事、文字,有的時候比一個人生還長。

    我們有過歡樂,有過別離。
    難得再見時,一頓小飯
    一盞茶。

    我們斷斷續續地問候著,
    直到有一天,
    我將永恆的消失。

    ——陳文茜

    * 牽牽我的手,你會知道它還是暖的。

    吻著我的額頭,你會看到她還閃亮著思念的目光。

    擁抱著我的胸膛,你會明白所有的往事,已經變成標本。

    為你,更為我隱藏、保留。

    —-陳文茜

    * 像這樣細細地聽

    茨維塔耶娃

    像這樣細細地聽,
    如河口
    凝神傾聽自己的源頭。
    像這樣深深地嗅,
    嗅一朵
    小花,
    直到知覺化為烏有。

    像這樣,於蔚藍的空氣
    溶進了無底的渴望。
    像這樣,於床單的蔚藍
    孩子遙望記憶的遠方。

    像這樣,蓮花般的少年
    默默體驗血的溫泉。
    ……就像這樣,
    與愛情相戀
    就像這樣,
    落入深淵。

    * 當我們可以做到大為謙卑的時候,便是我們最接近偉大的時候。——泰戈爾《飛鳥集》

    *眼淚
    是人類自己做出來的
    最小的


    在月夜的海上
    我在海上放了一張信紙

    月亮及星空光線照耀
    信紙會
    因此變成藍色嗎

    或許人們稱之為魚的
    都是誰的信紙

    —-寺山修司

    * 現實才是最大的劇場。

    一切皆已過去。

    習忘之課中,縱然偶爾迷惘,盼我心中之善,終將帶著我,走向往前的道路。

    —-陳文茜

    * 《為什麼昨夜我夢見了你》

    為什麼昨夜我夢見了你?

    此刻清晨灰光推拂著鬢發,
    記憶正中要害,像耳光打在臉上;

    用肘撐起,我凝視窗上的白霧。

    這麼多我以為已經忘掉的事,
    重回我心中,但帶著陌生的味道
    ——像信件到達,而收信人很多年前已離開這間房屋。

    ——菲利普·拉金

    * I've seen you change the water into wine
    我眼見你化清水作美酒
    I've seen you change it back to water, too
    也眼見你變美酒回清水

    —Leonard Cohen

    *我這一生最大的成就,莫過於説服我的太太嫁給我。—-丘吉爾

    ——圖片:西西里島滿三歲,生日快樂。她出生的時候,我最親愛的孩子之一南禪寺,生命正走向尾生。2018年/5/2南禪寺走了,一個月後我的亁女兒找到了和南禪寺一樣會斜眼瞪人的西西里島,繼承茜茜家族皇后寶座。

  • 悼詞朋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29 00:35:41
    有 2,172 人按讚

    以下這一篇,寫於2006年,15年前。

    文中的電影,拍攝於2001年,20年前。

    這場戲,我永遠記得。

    //《喂,呢個我偶像喎!───智叔》

    由陳奕迅和蔡卓妍主演的《常在我心》,是我入行以來其中一個最喜歡的編劇作品。在劇本創作的時候,早就決定陳奕迅飾演的小段,是需要有一個哥哥的角色來作他「家人」方面的代表人物。然而這個角色,一直到開拍後,都還未決定到合適的演員。

    經過多次討論後,最後都是落在廖啟智───智叔身上,因為導演看中他的親切與平實,而且由智叔來演這個難度甚高的角色,我們完全可以不用擔心。

    智叔第一天的拍攝,就是整齣戲的大結局(了解電影拍攝的朋友都會知道,我們拍攝的時候都會將劇情「跳住」來拍,拍完結局才拍開場是常有的事。),男主角小段在教堂的葬禮。由於我們在最後關頭才作出選角的決定,所以當他到達拍攝現場時,仍未知道將要演一部甚麼戲,做一個怎樣的角色。

    我戰戰兢兢的上前作自我介紹(我那時仍是入行第一年,能夠與自己從小就心儀演員見面,當然緊張啦!),智叔如我所料,給了我一個友善的回應,之後我就用了十五分鐘,將整齣戲與及他的角色,從頭至尾慢慢地講一次給他聽,又將當日大結局的上文下理交待一次。

    要一時之間消化如此多的資料,只見他一臉認真,留心地聆聽著。在我交待完後,他沒有問我問題,只是點了點頭,帶著微笑,有禮地說了一聲:「謝謝。」

    他那刻的笑容,讓我有一點受寵若驚的感覺。

    若要找一個詞語來形時當時我眼中的那個他,一定是「謙謙君子」。

    之後,他開始化粧,我們又繼續投入其他部份的拍攝。

    等待「埋位」的時候,他一直都是默不作聲,拿著劇本坐在一旁,靜心等待我們的安排。

    不久,我們安排了一位演員在教堂的講台上,拍攝一個演講悼詞的鏡頭。馬導演為求感情圓滿,他要求演員一次過將整段悼詞有感情地慢慢講出來,怎料那位演員可能一時緊張,雖然事前已努力地背誦劇本,但還是NG頻頻。最後他當然仍能完整地講到一次對白,拍到一個可用的鏡頭,可是導演對整體感覺還是不甚滿意。

    「不如這段戲改由智叔來演吧!」馬導演說。

    於是智叔便立時臨危受命,要用最短的時間投入情緒兼背誦那段原本不屬於他的長長對白。

    不一會,我們再次拍攝那場戲。副導演一聲:「Action!」智叔便開始...

    「記得小段啱啱入院既時候,佢問過我一個問題,佢話如果有一日你短跌咗落山涯,你朋友一手捉住你,但係你又發現佢漸漸支持唔住...」

    在台下的我們,個個都被他的演技和感情打動了,我甚至聽到有點「毛管棟」,不知其他工作人員有否一樣呢。

    「Cut!」導演滿意地喊。

    終於智叔這場戲,一Take OK!

    他參演《常在我心》的第一天,第一個鏡頭,就演好了最重要的一場戲。

    他從不需譁眾取寵,因為只憑實力,已令他得到了所有人的尊重。

    在此,祝福智叔及他的每一位家人,無論身處甚麼地方,也都幸福快樂。//

    智叔,改天見。

  • 悼詞朋友 在 曾鈺成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19-02-01 17:45:01

    最近一段日子,接連出席了幾個離世朋友的追思會。追思會上,都會有先人的親友致悼詞。悼詞,英文叫eulogy。這字的原義是「美好的說話」,指讚揚某人的一篇講話。在喪禮上說的讚揚先人的話,就是悼詞;致悼詞,叫deliver the eulogy。 一、George Bush delivered th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