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性別平等標語設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性別平等標語設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性別平等標語設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性別平等標語設計產品中有1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106的網紅張珮歆Carey Cha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社會運動/變遷 與 emoji的關係】🤓 ▍前言 作為文字偏執狂的我,以前認為emoji只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庶民文化,開始重視並改觀,還是從在數位廣告公司工作後開始 當時開始要學習在文案中,emoji可以在哪呈現畫龍點睛的作用、人們的眼球如何被符號吸引 進而觀察一場突然的社會運動和長期推動的社...

性別平等標語設計 在 一六 · 台北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1:35:19

歡迎來到多「彩」多姿的六月──同志驕傲月|一六時事  編輯:曾子薰   #pansexualpride  -  六月初臨,夏日將至,又到了一年一度的「同志驕傲月」,在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之前,世界各國多在六月由志願者組織舉行自發性的同志驕傲遊行活動,也不乏有名人以及企業在此期間進行性...

性別平等標語設計 在 ℭ???? ℭ????張珮歆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50:37

【社會運動/變遷 與 emoji的關係】🤓 ▍前言 作為文字偏執狂的我,以前認為emoji只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庶民文化,開始重視並改觀,還是從在數位廣告公司工作後開始 當時開始要學習在文案中,emoji可以在哪呈現畫龍點睛的作用、人們的眼球如何被符號吸引 進而觀察一場突然的社會運動和長期推動的社...

  • 性別平等標語設計 在 張珮歆Carey Chang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03 07:13:05
    有 29 人按讚

    【社會運動/變遷 與 emoji的關係】🤓

    ▍前言

    作為文字偏執狂的我,以前認為emoji只是登不上大雅之堂的庶民文化,開始重視並改觀,還是從在數位廣告公司工作後開始
    當時開始要學習在文案中,emoji可以在哪呈現畫龍點睛的作用、人們的眼球如何被符號吸引
    進而觀察一場突然的社會運動和長期推動的社會變遷中,這些emoji在當中扮演怎樣的角色

    emoji作為這十多年來,通訊方式改變後的全球人類通用語言,尤其近年不同平台、不同系統也被整合,符號的傳遞更沒有阻礙

    (Tyler Schnoebelen 表示,emoji是種民主及前衛的溝通方式,跨階級、文化及地理)

    觀察這些符號不停的被人類賦予意義、並快速傳播、引起行動的過程

    ✊🏽BLM

    emojiall.com這個網站(非官方)裡,有每個符號的辭典解釋、使用情境、使用頻率,以及不同「專題」
    比如「季節」「數字」「節慶」「covid-19」

    當中有一個專題,就叫做「BLM 黑人的命也是命」正是美國black lives matter擴及全球的社會運動

    在這專題裡,收錄了跟黑人民權運動有關的文章當中常提及的emoji
    包括黝黑皮膚的拳頭手勢、勝利手勢、愛你手勢

    生理男女的黑人警察、警車
    代表街頭運動的大聲公、告示牌標語

    這是所有「被認證合格」的專題裡,唯一和完整的社會運動
    一個符號的使用,「直接」代表了整個社會運動的參與與支持
    是很特殊的一個現象

    🇭🇰反送中

    在2019年下半至今,在許多香港人的文章、ig主頁,和交友軟體都會出現:

    用來代表「黃絲」的🎗️
    這是從傘運後出現的政治傾向標誌,在反送中期間意義被固化

    以及代表「五大訴求 缺一不可」的✋☝️
    這是從警暴事件以來開始有的口號和手勢

    這兩者使用量是非常非常高的,且只要一搜尋就全是反送中相關文章
    在抗爭白熱化,到國安法之前,使用次數明顯暴增

    不只香港語境中,包括國際戰線、以及支持香港抗爭的外國議員也曾多次使用
    不是只有在華人世界中具有標誌性,在全球的抗中浪潮中更是倍受關注的焦點

    我個人認為這些emoji的形成機制和意義,幾乎可以拼比BLM了

    但在emoji詞典中,黃絲帶提及了二戰和俄國十月革命
    還沒對突然不正常暴增的使用量作出解釋

    不曉得是有被刻意壓制,還是還沒有人註冊?

    ps.在這個網站的討論里,曾出現以下這段話:

    「要辦理中國大陸的網站備案時發現需要域名註冊實名認證,能做域名註冊實名認證的機構只有中國國內認證的域名註冊商,godaddy是被排除在外的。
    須先辦理域名轉移手續,將註冊商從godaddy改為中國國內的某一家(例如阿裏雲),再進行備案工作。」

    🇦🇺澳洲原住名

    這個故事我會在下一篇「澳洲更改國歌歌詞」講得更詳細!

    一個簡單的符號,是澳洲原住名耗費多少心力的平權追求

    現在只要在store下載indigemoji,就可以看到許多和澳洲原住名相關的符號
    包括他們的旗幟、回力鏢、圖騰、手勢、和圖像文字、和臉譜!

    這對失傳文化的保留和傳播是多麽大的進步!
    我想,這可以作為許多弱勢文化的典範了。

    🏳️‍🌈性別平等

    2020年新釋出的一批Emoji中,出現了「聖誕老婆婆」「用奶瓶餵嬰兒的男生」、「穿燕尾服的女生」、「穿婚紗的男生」,都各自打破原先性別刻板印象!

    除了原本LGBTQ的彩虹旗,也出現了跨性別的旗幟!

    👁‍🗨反霸凌emoji

    Eye in Speech Bubble,代表我正在看你所說的東西。

    因為美國社會的青少年霸凌問題十分嚴重,於是 Ad Council 呼籲青少年遇見欺凌事件時應勇敢地站出來,舉辦了「 I am a Witness 」的反霸凌運動

    ▍符號學小科普

    「探討人們如何賦予意義、產製符號、並怎麼在解讀時將這個意義提取出來」

    (我自己下的註解,我覺得比較白話一點)

    ►可以用三個角度去看:

    符號本身|系統|它所依存的文化

    ►三種符號:

    肖像|指標|象徵

    肖像符號—不需要特定區域文化所支撐,看見什麼型態就長什麼樣子(ex廁所標示
    指標符號—是有邏輯性的推理 (ex看到煙想到火、聽到鐘聲想到學校
    象徵符號—需要特定文化支持,比如在華文語境中,「四」諧音「死」代表不吉利

    符號學高度應用在設計、廣告行銷、藝術、攝影....太多。
    我不懂設計,但攝影裡的符號學可以再寫另一篇文

    ▍鑑往知來

    目前已有許多關於「表情符號如何改變網絡交流」、「性別和政治聯繫如何透過表情符號再現」、「電腦表情符號對日常語言處理的挑戰」的研究,也有在危機發生期間團結的標誌:「Je suis Paris🙏🇫🇷」

    BLM作為完整的社運符號專題的篇幅仍然不多,但如何就是找不到關於香港/反送中與符號的關聯,我個人覺得很可惜的

    ▍意識形態標記/區別

    符號作為一種「身份標示」,最常見的是國旗
    而在香港的社群生態裡、或交友軟體中,出現一種特別的現象:

    自介處可以顯示一兩行最重要的資訊,一般會是講自己的title、喜好
    而自2019下半以來,「政治傾向」成了「身份認同」和「擇偶標準」

    社會極化隨著壓迫加劇而嚴重到幾乎不可復返,這個符號的層次已經拉升到「自我認同」的程度,而不只是「立場與否」

    ▍做為輿情分析的功能

    最後想提一下,符號的高度流通不只是個可觀察的社會現象,更是有「功能性」的

    在社群行銷、輿情分析的領域裡,會列為「變數觀察」的項目
    包括「流量」「詞彙標籤」「情緒」

    數據分析的工作,就是從一堆亂七八糟的數字堆裡,理出有用資訊
    可作為商業應用、和新聞觀察、政治輿情分析

    看一件事件、一個新聞,是怎麼在網路上發酵、正反方聲量、輿論怎麼倒向
    文章怎麼流傳的、這個過程中的情緒是不是有疊加
    大眾的呼聲/民怨到了什麼程度,政府或公司應該要做出怎樣的公關方法

    就是利用「標籤詞彙」和「解讀emoji」做到的
    這個emoji除了文章內容本身的、還有轉發的註解、以及FB的表情功能,都會被後台判讀到

    \\
    這篇文有關 #社會學 #符號互動論 #行銷心理學 #認知心理學

    可以搭配著跟你有關的領域用關鍵字搜尋,
    會發現更多「一個社會現象」與你的關係喔!

  • 性別平等標語設計 在 葉大華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3-03 10:11:10
    有 74 人按讚

    對,本人也超受不了男性開腿文化,裝得好像自己是老大。尤其對長期通勤女性上班族來說,沒位置時或剛好遇到這種人真的很活受罪。中古世紀男性父權教養文化快退散!

    (摘)僵化的父權思想,不只輕視女性權益,又限制男性發展多元氣質,對男女不同標準的社會期待與壓力,究竟還要影響我們多久?近日在音樂圈與時尚圈,皆有創作者拋出對父權文化的諷刺與提問。例如歌手 Taylor Swift 新歌〈The Man〉從歌詞到 MV,處處可見她對父權以及性別不平等的不滿。又例如柏林藝術大學服裝設計系學生設計出能印在牛仔褲檔間的印花,當人們穿著褲子打開腿,便可看見嘲諷與抗議的標語。
    「男性開腿」已然不是新鮮事,但當一群學生再度用設計方式回應此議題,我們則必須正視——男性開腿究竟對社會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我們反對男性開腿?

    反對男性開腿,不只是因為女性或其他族群的權益受損,而是「男性開腿」的行為本身,即不符合尊重他人的大前提。若此刻我們持續縱容、放任男性開腿不討論,某種程度上是強化父權,更是助長「不尊重他人權益」之風氣。

  • 性別平等標語設計 在 蔡惠婷 新竹市議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20 17:19:24
    有 123 人按讚

    《國際兒童人權日30年💗捍衛兒童遊戲權》
     
    11月20日,是一年一度的國際兒童人權日(International Children's Rights Day),這是世界對所有孩子許下承諾的重要日子。而今年,也正好是國際兒童人權日滿30周年。
     
    1989年的這一天,聯合國大會通過「#兒童權利公約」,促使國家積極擔負保障兒童權利的責任,包括:生存權、健康權、平等權、遊戲權、參與權、受教育權……等等。無論年齡、性別、國籍,兒童都應該在生活的各個層面受到保護,每個孩子都是獨立而完整的個體,和大人一樣是行使權利的主體。截至目前為止,已有超過200個國家簽署公約,可以說是有史以來最獲支持的公約。
     
    而新竹縣市,有一大群爸媽,他們正在用行動實踐兒童權利公約的精神,努力守護孩子的遊戲權。
     
    這個禮拜一,是很多學校校慶補假的一天,但很多新竹縣市的爸媽跟小孩,選擇犧牲自己休息的時間,來到了新竹縣政府面前召開記者會抗議。因著被拆除的兩座特色公園,而發出怒吼! 
     
    <不要忽視孩子的落寞,不要小看爸媽的怒吼>
     
    新竹的親子圈都知道,竹北的金字塔型攀爬網(又名繩索公園)跟兒十文化公園的「骨頭遊具」都是非常熱門受歡迎的特色公園。但繩索公園因為安全疑慮而拆除,而兒十文化公園的骨頭遊具則是要拆除蓋停車場,而縣府明年預算不見任何公園遊戲空間建設維費和規畫,明顯漠視兒童遊戲與肢體需求發展。於是這群勇敢的媽媽們開始行動了!她們努力收集資料,向縣政府發聲與爭取權益。這是一場讓人感動的行動,因為他不是任何政團所發起,而是完全由下而上、民眾自發性的號召,為了孩子的遊戲權站出來發聲!
     
    這場記者會是由許多媽媽們及公民團體一起發起,現場還有長期以來在新竹推動公園改革的 新竹市親子親善促進會、 人本教育基金會新竹辦公室、 粘巴達假日學校, 還我特色公園行動聯盟(特公盟) 理事長林亞玫及新竹獨立教育者等公民團體現身支持。我最感動的是,好多孩子們也一起來參與公共事務的發聲,每一位孩子的發言與聲音,都被充分聆聽與尊重,這真的是很美的示範。
     
    而這樣的示範讓孩子明白:
    💗我講的話,大人會好好聽完。
    💗我對公園的意見與想法,也可以被採納。
    💗我參與公共事務的行動,被大人們深深支持。
     
    這是多麼美好的教育行動與實踐。
     
    而我在人群間看到好多熟悉的朋友,從新竹市紛紛趕來支援。還看到一個我認識的爸爸在記者會後蹲在地上幫忙收標語牌,我驚喜地說:「你怎麼會在這裡?這時候不是應該在公司嗎?」這位爸爸笑說:「我今天請假啊~」為了支持這群媽媽們跟孩子,其實有許多爸爸甚至阿公也特地排開工作來到現場,這也是另一個讓我很感動的畫面。
     
    公園一直是我從教書到現在以來,都非常關注的議題。期待縣市首長們,能體認兒童遊戲權的重要,願意一起來打造特色、多元、共融、充滿挑戰的兒童空間!
     
    #對兒童的友善程度是一個文明城市的指標
    #新竹市公園讓小鳥老師為大家來監督把關
      
    《相關報導》
    🔸萬人一沙坑、3千人一鞦韆
    竹北媽群抗議:竹縣遊具荒漠
    https://reurl.cc/M724bK
     
    🔸竹北家長抗議公園遊具少 爭兒童遊戲權
    https://is.gd/OBRqtf
     
    🔸竹北2大遊具拆除 特公盟籲媽爸動起來
    https://reurl.cc/24aExm
     
    🔸特公盟陳情要求新竹縣設特色公園
    https://reurl.cc/xDW6Y5
    (補充一下其實是竹北媽媽們發起邀請特公盟來)
     
    🔸新竹縣爭取特色公園
    婆婆媽媽牽著娃娃兵抗議
    https://reurl.cc/6gG7Ey
    (補充報導:其實也有很多爸爸們來參與)
     
    🔸11/20國際兒童人權日-給孩子真正需要的愛
    一起來認識兒童權利之父——雅努什.柯札克(Janusz Korczak)
    https://reurl.cc/oDv5lg
     
    #公民參與公園設計
    #分齡適能是重點
    #重視兒童遊戲權
    #一座好公園為父母省下未來職能治療錢
    #這次市政總質詢也有公園議題歡迎關注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