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左背痛癌症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左背痛癌症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左背痛癌症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左背痛癌症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0萬的網紅早安健康,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卵巢癌 雖不像 #乳癌 般罹患的人數眾多,然而卻不可輕忽😭,根據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的統計,卵巢癌的死亡率高達49.0%,位居婦科癌症之首⛔。由於卵巢的正常大小約只有大拇指頭部左右,即使卵巢出現腫瘤,若並非變得非常大,很少讓人感到異樣。​ ​—​ 【🔺卵巢癌徵兆別輕忽】​ 🆖腹脹、背痛​ 🆖骨盆不適​...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680的網紅健康聲友會,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骨頭常常是現代上班族容易輕忽的身體部位 因為年輕時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但 你知道一旦過了 30 歲左右,骨質流失的速度比你想像的更快嗎??? 這時除了吃年輕時存的老本,又能做哪些事情來避免骨質疏鬆呢? 不要只關心有多少股本,今天健康聲友會帶你來瞭解你有多少『骨本』吧! 健康聲友會各平台連結: F...

左背痛癌症 在 La Dolce Vita in OZ澳洲微甜人生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27 20:25:52

🙅🏼‍♀️什麼事會讓你決定取消追蹤某某『健身帳號』呢? ✔️哼~練得比我好,賣送看? ✔️好像在看購物頻道,業配太多? ✔️感覺就是一直要你瘦瘦瘦,瘦才是美? 答案每個人都不一樣!但我很明白地知道,什麼會讓我決定“取消”追蹤。 那就是『偏激的飲控』!如~ ❌不吃油 ❌不吃碳水 ❌不吃蛋白...

左背痛癌症 在 飘移公主?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3 00:29:15

大家如果喜欢我刚在直播里介绍的 Bᴜʏ ❷ Fʀᴇᴇ ❶ 套装 😍 【Buy 1 Tin+1 Refill 有机薏仁粉+送精美保温壶(三色随机赠送)】 有兴趣👇 请联系授权合法代理商家购买: Wechat:Esdi56789 Whatapps:0168267285 或到以下FB专页链接了解详情 h...

左背痛癌症 在 飘移公主?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3 00:31:11

陪我走过抗癌人生的有机薏仁粉 大家如果喜欢我刚在直播里介绍的 Bᴜʏ ❷ Fʀᴇᴇ ❶ 套装 😍 【Buy 1 Tin+1 Refill 有机薏仁粉+送限量可爱杯子1套+红包封】 有兴趣👇 请联系授权合法代理商家购买: Wechat:Esdi56789 Whatapps:0168267285 或到...

  • 左背痛癌症 在 早安健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21 16:00:02
    有 689 人按讚

    #卵巢癌 雖不像 #乳癌 般罹患的人數眾多,然而卻不可輕忽😭,根據日本國立癌症中心的統計,卵巢癌的死亡率高達49.0%,位居婦科癌症之首⛔。由於卵巢的正常大小約只有大拇指頭部左右,即使卵巢出現腫瘤,若並非變得非常大,很少讓人感到異樣。​
    ​—​
    【🔺卵巢癌徵兆別輕忽】​
    🆖腹脹、背痛​
    🆖骨盆不適​
    🆖體重減輕、食慾不振​
    🆖便祕或腹瀉​
    🆖頻尿​
    🆖月經失調、停經後出血​
    —​
    今年才25歲的千萬網紅 #程十安,日前自曝長了9cm的卵巢腫瘤!她指出,自己之前常熬夜工作,導致身體狀態非常不好,以自身的經歷呼籲大家不要熬夜,要早睡早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精神科主治醫師李旻珊指出,皮質醇在天亮的時候會達到最高峰,並在白天時緩緩下降,是調節免疫系統的重要激素✅​

    當皮質醇無法規律分泌,會影響到幫助人體對抗癌症的免疫系統。而褪黑激素除了幫助睡眠以外,也是能預防DNA受到損傷的抗氧化劑。​

    對女性而言,褪黑激素還擁有減慢雌激素分泌的功用,避免刺激乳癌與卵巢癌繼續分裂。當褪黑激素分泌不穩定,就會增加罹患乳癌、卵巢癌等癌症的風險。

  • 左背痛癌症 在 血。拾人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09 00:24:49
    有 25 人按讚

    【血拾輔導室Q&A:住院治療期間為什麼要運動?】
    /
    許多血拾人都經歷過: 床躺太久腰酸背痛、肌肉曲線沒了、小腿肚肉團鬆弛晃呀晃的,或者藥物副作用覺得好懶好累(◞‸◟)

    可是,
    一直被叮嚀「不可以懶惰,你要盡量運動呀~」

    聽多了就煩!心裡 厭世惡魔👿大崩潰:
    「治療就累得要死,為何一定要我運動?哼?」
    「身上掛滴管線、還有人工血管,怎麼動?」

    本篇邀請 #血拾人👩🏻‍💼拾柒 來回答 #住院治療期間為什麼要運動

    /
    《Q1: 治療期間「運動」到底多重要?》

    活動、活動~要活就要動!
    不論是苦於被關在病房不得動彈的「運動愛好者」
    還是想到運動就像要了小命的「宅男宅女」
    與癌症搏鬥的旅途上 #維持體力是重要的助力!

    在化療、放療、電療及各種藥物的副作用摧殘
    加上安裝人工血管、軟針等管線限制活動
    體內能量被大量消耗+循環代謝下降
    +怕拉扯又不敢動+ #懶
    結果,體內機能運作緩慢,細胞得不到充足養分
    當然越躺越累!肌肉流失!

    住院時,做點 #緩和運動
    可幫助治療期維持體力和肌耐力!


    《Q2: 身體出現哪些狀況「不適合」運動呢?》

    ‼專科護理師提醒 #不適合運動的身體狀況
    ⠀1. 白血球太低,低於 3000/ul (個/立方毫米)
    ⠀2. 血小板太低,低於 50,000/ul
    ⠀3. 血紅素太低,低於 10 gm/dl
    ⠀4. 發燒
    ⠀5. 脈搏不規律
    ⠀6. 骨頭痛
    ⠀7. 有噁心、想嘔吐的感覺的時候
    ⠀ ⠀

    《Q3: 病房空間那麼小,能做哪些動作?》

    ⓵ #能走就能做
    繞繞護理站與走廊,一天 30 分鐘,享受陽光灑落的午後
    如果需要推 「點滴架」理順管線,注意別纏繞勾到
    👩🏻‍💼:走路速度依自身狀況調整,如許可建議稍微加快步伐,但不要奔跑


    ⓶ #能站就能做
    雙腳輪流後抬腿、向前90度高抬腿,10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雙腳沒力可以把床圍拉起,扶著扶手比較安全


    ⓷ #坐著也能做
    擴胸、高舉抬臂、手肘彎曲,10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進階版-增加重量:準備兩個 500c.c.寶特瓶,裝滿水變成簡易的啞鈴

    ⟡⟡如果太重也可以選擇小瓶 200~300c.c.的
    (例如:桂 X 燕麥、喝完的倍 X )

    👩🏻‍💼:上肢運動小心人工血管或軟針,動作放輕放慢
    👩🏻‍💼:正在打藥或輸血者,避免做擴胸和抬舉的動作


    ⓸ #躺著也能做:
    把床清空並完全放平,棉被枕頭可放到一旁或先收起來
    左右輪流抬腿、大腿彎曲、橋式,10 下一循環,每次 3 組

    ⟡⟡如果覺得脖子懸空不舒服仍可墊枕頭

    👩🏻‍💼:橋式,由於床墊太軟,經由專業人士建議,不適合在床上做,最好能準備「瑜珈墊在硬質地板上施做」會比較安全

    👆👆👆
    這些運動都能在網路上找到許多詳細且正確的執行方式

    除了搭配本篇《簡易圖解懶人包》
    提供幾個拾柒覺得教學完整的「進階版運動影片」給大家參考(留言處第一則)

    /⠀

    👩🏻‍💼拾柒 小叮嚀
    :#所有運動均量力而為,注意安全最重要!
    :#每個動作都要配合呼吸_不求快但求紮實,才能達到效果並且不會受傷喔!
    :要做之前都要 #先評估自己的身體狀況+#諮詢醫師和專業醫療人員

    祝福各位血拾人,重獲健康身心!

    - - -⠀
    👩🏻‍💼拾柒
    16歲罹患血癌,17歲重生,藉由寫字、畫畫紀錄罹癌生活,出版繪本《癌!唉…哀?愛!》,換血又換肺,創立 寫癌writecancer 創作小天地,希望把得到的愛與溫暖傳遞下去
    ▴ FB: 寫癌writecancer
    ▴ IG: @17writecancer
    - - -

    📢血拾輔導室報告:以上內容為個人經驗分享,僅供參考。若有醫療上的疑問,請務必與您的治療團隊諮詢
    - - -

    #血拾輔導室 是什麼?
    :曾患血液疾病的我們,都經歷過罹癌時出現一大堆艱澀複雜的問題,希望集結「血液疾病的治療」有經驗的前輩、及具醫學背景專業人員,以一問一答的型式,統整大家的知識精華,方便後進癌友找尋繁雜問題的答案。

    如果你有興趣想加入,分享經驗幫助其他病友
    歡 迎 留 言 報 名!

  • 左背痛癌症 在 朱成志的華山論劍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10 08:07:05
    有 236 人按讚

    從確診到痊癒,只花了五天!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教你如何快速有效加強免疫力封面故事

    加強自身免疫力,是對付病毒的關鍵。居家期間雖然有點悶,但也是改變生活型態與習慣的契機。

    這波新冠肺炎來勢洶洶,台灣的疫情愈來愈緊繃,全國也將停課至6月14日。才過了幾週,家長們已經大喊吃不消,而在彼岸的美國,孩子們大都上了一年多的網課。「到了第三個月的時候,我們已經悶慌了,必須找有意義的事來做!」自然醫學博士陳俊旭這樣說。

    美國的疫情慘重,醫院病房嚴重不足,大部分輕症患者都只能待在家裡自行隔離。今年一月,陳博士剛好在台灣有事,延遲回到美國,但於此同時,他的太太和兩個女兒,卻不幸在美感染新冠病毒,當時在台灣的他,只能越洋連線指導。值得慶幸的是,他的太太在確診後第四天,幾乎完全痊癒,也沒有留下後遺症。從確診到治癒,只花了短短五天。

    許多讀者一定很好奇,這是如何做到的?陳俊旭是台灣全民健康促進協會理事長,也是多本健康相關暢銷書作家,對於推廣健康自然醫學不遺餘力,這次他特別接受專訪,分享整個過程,同時也提醒讀者,在疫情中如何提高免疫力,戰勝病毒!

    提升免疫力 加快痊癒速度

    他的太太和兩個女兒都是輕症,陳博士特別提醒,重症患者還是需要去醫院治療,每個人的體質與症狀都可能不同。

    從他太太的發病日期往前推算,他研判可能是前幾天搭飛機感染的,通常新冠肺炎的潛伏期應該是二到十四天。一開始的症狀是喉嚨怪怪的,往常都是用咽炎噴劑就會好,可是用了兩三天都沒有用,陳太太才覺得不對勁,擔心可能得到新冠肺炎,第三天她去預約做檢測,第四天Drive Thru做PCR檢驗,而隔天便得知確診。之後,便遵照陳博士的指導,用了以下幾個方法:

    1.服用大量的維他命C

    尚未得知確診前,陳太太原本每天只吃一顆500mg的劑量,確診後她則加量四十倍,一天吃到20公克。陳博士說,健康的人吃維他命C時,應該是酸的,但當身體急速需要時,口感會變甜,當時他的太太在症狀最嚴重的時候,維他命C就覺得特別的甜,當時20公克是很恰當的劑量,等到快要痊癒時,味覺又開始變酸時,必須要減量,也表示病快好了。

    2.保持身體溫暖和泡腳

    當時陳太太的另一大症狀就是畏寒,尤其冷空氣一吸進肺裡,就想咳嗽。後來她開暖氣,將室溫調至攝氏三十度左右,就比較舒服(當時是冬天)。陳博士觀察,新冠病毒會導致末梢血液變差,很多病患有腳趾發紅或紫的現象,顯示血液流通不好。泡腳能夠改善血液循環,使得身體變暖。而陳太太曾經咳嗽到非常嚴重,但只要一泡腳與流汗,症狀就會減緩,也比較好入睡。

    3.根據體質搭配中藥

    陳太太發熱不明顯,開始有微燒,泡腳後會發汗,比較舒緩。陳博士根據其傷風症狀怕冷,沒有熱象,開了小青龍湯的處方。大陸用「清肺排毒湯」,在台灣則推「清冠一號」的單方,都宣稱能夠治療新冠肺炎,不過陳博士認為,還是必須依照個人症狀開藥,較為妥當。

    4.其他保健食品包括大蒜粉、納豆激酶、NAC、硫辛酸

    每天喝大骨湯加大量蒜粉,直到發汗,也會吃納豆激酶(避免血栓),NAC清肺方(修復肺部),這是一種特殊氨基酸,可清痰。

    陳博士高三和小五的兩個女兒,在媽媽發病幾天後,也開始出現症狀,不過十分輕微。高三的姊姊起初也只是喉嚨痛,但中間一度完全失去嗅覺和味覺。陳博士形容,她可以咬一整顆洋蔥完全沒有感覺,絲毫不覺嗆辣!但即使沒有嗅覺和味覺,因為仗著年輕,也沒有特別吃保健食品或中藥,便慢慢改善,只不過時間拖得比較久,近乎十天,比情況嚴重的媽媽還長。期間女兒曾經一度恢復嗅覺味覺,但因為熬夜,第二天症狀又出現了,也顯示睡眠對於抵抗力的重要。

    年紀小免疫力反而好

    「年紀愈小反而愈沒事!」陳博士說,小女兒只有在第一天有點喉嚨痛,後來完全沒有症狀,精神與活動度完全不受影響,她還擔起照顧媽媽和姊姊的責任,每天煮三餐,把餐點放在他們房門口。

    陳博士解釋,之前在美國參加線上醫學研討會時,就得知人體的胸線(Thymus)是對抗新冠肺炎最有效的利器。胸線是身體裡面產生T細胞的腺體。T細胞和身體是否能產生抗體有很大的關係,小孩的胸線最發達,到了二十歲胸線開始逐漸萎縮,老年人的胸腺幾乎不存在,這解釋為何小孩得到新冠肺炎絕大部分無症狀,年紀愈大愈容易轉重症甚至死亡。

    免疫力分為兩種:天然免疫力是靠NK細胞和巨噬細胞,一起對抗外來的病菌。一般來說,健康的成年人和小孩子,主要靠NK細胞,把受外來病毒侵犯的細胞瓦解掉。後天免疫力是透過T細胞和B細胞,在病毒進來一兩週後,身體產生抗體,未來可以對付相同的病毒。而疫苗就是一種後天的免疫力。

    現在台灣疫情愈來愈緊繃,在家隔離期間,該如何提升免疫力呢?陳博士認為以下五點很重要:

    1.大量維他命C的攝取

    維生素C對抗過敏、抗發炎、抗自體免疫疾病都極為重要。特別是有壓力的人,不管短期或長期,都需要攝取足量的維生素C 。尤其在防疫階段,建議每天服用1-3克的維他命C。

    2.足夠的維他命D

    維他命D是身體免疫力的荷爾蒙,和免疫力的高下直接相關。很多人容易感冒、腰痠背痛,或是長期骨質疏鬆,都是因為缺乏維他命D。

    陳博士認為,判斷D是否充足,最好的方式還是驗血。他診所的癌症病人,驗出來的維他命D含量都是個位數。很難從食物中獲取足量的維他命D,曬太陽是很好的來源,但最終還是要由驗血來判斷,現階段防疫期間若無法檢驗,也無法到戶外曬太陽,可以每天補充5000IU的維他命D。

    3.維持腸道的健康

    身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是腸胃道,腸道如果很健康,免疫力才會好。如果長期拉肚子、便秘、腹瀉、消化不良、腸躁症、胃潰瘍或胃食道逆流,要特別小心。如果對食物過敏,也要注意。

    平時可以吃益生菌,幫助維持消化道機能。腸道的學問很大,腸胃如果不好,整個免疫力就會下降。

    4.充足睡眠

    睡眠是一種深沉的紓壓方式,但前提是睡覺的時段要正確,熟睡時間要足夠。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最重要的黃金4小時。有些人每天只睡4、5個小時,還是精力十足,這都是靠腎上腺皮質醇硬撐的結果,很快身體就要進入疲乏期。

    另外有一點要特別注意,醒來以後不要馬上起床,大約等5-10分鐘以上,等唾液開始分泌後再起床,這樣整天的精神會比較好,也就是說,能夠自然醒是最健康的。只要有優質睡眠,身體修復的效果很明顯,睡眠其實是最好的療法。

    5.正確運動

    運動雖然對身體很好,也很有必要,但如果要運動,切記一定要先補足睡眠。身體一定要在睡眠飽足的情況下,才會發揮最大的健身效果。

    身心運動(伸展拉筋、瑜伽體操、太極拳等)是比較低強度的運動,適合各階段執行,而且結合意念,對於調整交感和副交感神經,有其他運動不能取代的功效,因此在疲乏期或大病初癒,建議先做身心運動,等筋骨慢慢鬆開了、氣慢慢補起來了,再來提高運動強度與時間,最終目標是要執行高強度運動和重量訓練,那麼就能讓身體維持在最佳狀態。

    陳博士認為,只要擁有充足的免疫力,即使遇到病毒來襲,也可能是輕症或無症狀,不用過度焦慮。居家期間雖然有點悶,但是可能也是改變生活型態與習慣的契機。
    轉載、分享
    感謝🙏分享

  • 左背痛癌症 在 健康聲友會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3-17 18:46:25

    骨頭常常是現代上班族容易輕忽的身體部位
    因為年輕時不會出現什麼問題



    你知道一旦過了 30 歲左右,骨質流失的速度比你想像的更快嗎???
    這時除了吃年輕時存的老本,又能做哪些事情來避免骨質疏鬆呢?
    不要只關心有多少股本,今天健康聲友會帶你來瞭解你有多少『骨本』吧!

    健康聲友會各平台連結:
    Facebook:https://reurl.cc/Q36Ge9
    Instagram:https://reurl.cc/0OxlvY
    合作邀約: [email protected]

  • 左背痛癌症 在 早安健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19-01-29 19:58:14

    現代科技進步,生活、工作型態也隨之改變,我們長期滑手機、用電腦等,若沒維持正確姿勢又缺乏運動,長期下來就會對身體造成諸多壓力。復健科醫師侯鐘堡從頭到腳一次詳解,日常生活活動應維持的正確姿勢!從打電腦到搬重物,只要用對姿勢,痠痛毛病、身體傷害不再來。

    錯誤姿勢造成身體傷害

    頸部
    「正常的頸椎是呈現倒C字型,」侯鐘堡醫師從頸部開始說明,若長期以「烏龜脖」的姿勢打電腦,頸椎關節就容易退化、長骨刺,甚至造成椎間盤突出及頸椎過度僵直等問題。

    腰部
    「其實根據人體的構造,腰部不是拿來彎的,」侯鐘堡醫師指出,髖關節才比較適合彎曲,若長期以腰部為支點搬東西或抱小孩等,就容易造成椎間盤突出、椎間盤退化及椎間盤狹窄等問題,引發長期腰痛、走路走不遠、坐骨神經痛的症狀。

    膝部
    侯鐘堡醫師指出,非常多人有膝蓋問題。他說明,如果長期蹲跪,膝蓋承受的壓力將是平常的6、7倍左右,容易造成關節退化、長骨刺、軟骨磨損。

    錯誤姿勢如何調整?

    1、確認視力
    「首先要注意眼鏡度數是否足夠,」侯鐘堡醫師指出,若眼鏡度數不足,在打電腦、滑手機時就一定會向前傾。

    2、電腦螢幕高度
    電腦高度應維持與視線水平,或稍微向下10度也可以。

    3、調整座椅高度
    座椅高度要調整成讓手肘能適當的靠在桌面,才不會造成聳肩。「聳肩也會造成頭部前傾。」

    4、手腕靠墊
    侯鐘堡醫師指出,若有腕隧道症候群或滑鼠手的患者,手腕部分建議要有靠墊,鍵盤也要好好選擇。

    5、座椅選擇
    建議座椅需有腰靠設計。「如果沒有腰靠,大概坐20分鐘,腰部就會開始疲勞,自然會向前拱,對腰部健康不太好。」侯鐘堡醫師說,建議坐著每20到30分鐘就向後靠,降低腰部壓力。

    6、避免長期蹲姿
    有些長輩做家事需要蹲著,但膝蓋已經開始退化,蹲姿就會對膝蓋造成更大的負擔,加速退化程度。「所以會建議他準備一張小椅子,用坐取代蹲,就能降低我們膝部的壓力。」

    侯鐘堡醫師示範動作

    髖關節伸展運動
    長期久坐容易造成髖關節僵硬、梨狀肌緊繃,就建議多做此伸展。

    步驟:
    1、坐姿預備,翹腳維持90度,並吸氣。
    2、吐氣時身體向前傾,會感到臀部髖關節、梨狀肌的伸展。
    3、此時可將腳尖稍微勾起,伸展的感覺會更明顯。
    4、一次維持30秒至1分鐘,即可換腳。

    正確搬重物方法
    侯鐘堡醫師指出,一般人沒有經過訓練,要搬重物時很容易直接彎腰,此時就會對腰部產生很大的壓力,就容易有椎間盤突出及腰椎退化等問題。

    方法一:腰椎打直,彎髖關節及膝蓋下蹲,將重物搬起。
    方法二:運用重訓當中的「硬舉」動作。腰椎打直,彎曲髖關節、屁股向後推,下蹲將重物搬起,將比彎腰輕鬆許多。

    更多精采內容請見早安健康2月號《 足健康,90%疼痛不會來!》,全台各大超商書店熱賣中,早安健康嚴選商城免運特惠中!
    https://shop.everydayhealth.com.tw/product_detail.php?product_sn=1619

    【相關文章】

    「頭痛醫腳」有根據!3招鬆筋膜、強化足弓改善全身痠痛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008

    痠、痛、僵、麻…是筋膜沾黏!扶椅拉背一口氣放鬆腰臀腿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010

    足健康:90疼痛不會來!腿有力、更長壽,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都能防!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article/21057

    【相關影片】

    腰腿又痠又痛 腰椎間盤突出是這麼回事【骨力顧健康/陳怡孜醫師】
    https://youtu.be/a7gwkPY12E8

    打造自癒力,逆轉退化性關節炎【蔡凱宙醫師/破解健康密碼】
    https://youtu.be/wYbKW5N7uQI

    如何正確舒緩"椎間盤突出"引發的腰痠背痛【蔡永裕主任/疼痛麥擱來】
    https://youtu.be/FLBKRB_uEMQ

    #侯鐘堡 #復健 #足部
    ----------------------------------------------------------------------------------
    早安健康網站:
    https://www.everydayhealth.com.tw/

    早安健康FB:
    https://www.facebook.com/Everydayhealth.Taiwan

    早安健康Youtube:
    https://www.youtube.com/c/EverydayhealthTw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