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左派右派台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左派右派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左派右派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左派右派台灣產品中有37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9萬的網紅李怡,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失敗者回憶錄0927) 非常有用的白痴 1971年4月30日,美國《生活》雜誌發表了名記者斯諾(Edgar Snow,1905-1972)的文章《同毛澤東的一次談話》,當時一位親中的大學講師對我說,不要相信斯諾這篇東西,全篇都是假的。這位老兄一面在港大任教,一面也同我們聯繫,想為愛國事業做點事...

 同時也有2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萬的網紅范琪斐,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滴滴出行 低調赴美IPO 為何遭中國勒令下架? #反壟斷 vs.自由市場 政府監管如何維持創新? 🔔 🔔 🔔 台灣買疫苗竟 #被代理 以後都得看中國臉色? 台灣生醫產業前景為何? 能跟 #國際接軌 嗎? 🔔 🔔 🔔 《#斐姨所思》每週二晚間7點30分,在《#范琪斐的美國時間》臉書粉絲團、#...

左派右派台灣 在 Jying Ch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28 03:35:31

#purrreads 文末抽書✨ Mariana Mazzucato《打造創業型國家》 「知識經濟並未由下而上地一股腦浮現出來,而是由產業政策默默地由上而下催生出來;政府與業界領袖異口同聲地呼籲政府出手干預來培育生技產業的發展,但同時間又虛情假意地說政府應該要放手讓「自由市場走自己的路」。」 ...

左派右派台灣 在 南聲生生難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9:52:23

《#保釣運動全紀錄》|#本田善彥|#聯經出版 #保釣 除了捍衛宜蘭漁民的生存權外,本書談論更多是關於藉由爭取外島態度反應統獨於否的立場問題。《保釣運動全紀錄》是一本由日本媒體本田善彥採訪#台灣、#中國、#香港 的相關保釣人士所整理出,綜觀認識保釣脈絡之報導。架構分為三個部分,從最初保釣發生及在北美...

左派右派台灣 在 Jying Chang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04 15:37:04

#purrreads​ ​ Francis Fukuyama《歷史之終結與最後一人》​ ​ 「沒有民主派就沒有民主,意即如果沒有一個具體的支持民主的人,他渴望民主,甚至在被民主塑造的同時也打造民主——如果沒有這樣的人,民主就不會存在。」​ ​ 不論是馬克思的「前歷史終結」,抑或福山提出具備爭議性的「...

  • 左派右派台灣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7 07:58:08
    有 598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927)
    非常有用的白痴

    1971年4月30日,美國《生活》雜誌發表了名記者斯諾(Edgar Snow,1905-1972)的文章《同毛澤東的一次談話》,當時一位親中的大學講師對我說,不要相信斯諾這篇東西,全篇都是假的。這位老兄一面在港大任教,一面也同我們聯繫,想為愛國事業做點事。他算是對西方文化有點了解的人,但受文革的宣傳洗腦,也無法接受毛澤東所講的不那麼符合文革宣傳的話。那麼更不要說當時香港和海外的一般左派盲眾了。

    斯諾所記的毛澤東說了什麼呢?他說他雖不否定有個人崇拜,但搞得過分了,「四個偉大」(偉大導師,偉大領袖,偉大統帥,偉大舵手)「令人討嫌」,那些喊「萬歲」的人,有真心實意的,有隨大流的,也「打著紅旗反紅旗」的。他說,歡迎美國總統尼克遜來訪,中美的問題必須同尼克遜解決。他說美國科學技術、工業發展領先世界,教育普及。中國應該學習美國把責任和財富分散到五十個州那種做法。他盛讚日本侵華,說「那些日本人實在好,中國革命沒有日本人幫忙是不行的。」日本佔領大半個中國期間,「我們搞了一個百萬軍隊,佔領了一億人口的地方」。他說中國的核彈只是一個小指頭,美蘇就各是一個大拇指。一個小指頭怎麼敵得過兩個大拇指呢?但據說蘇聯對中國還是有點怕,就像房間有幾隻老鼠,還是有人會怕的。

    這些說法,今天看來不是什麼高論,但在文革極左思潮氾濫下,卻讓人難以置信。不是一直說日本侵華如何罪惡,中國如何無敵,美國如何是紙老虎,美國如何是中國不可妥協的敵人,毛澤東這樣的偉大人物千年一遇嗎?

    斯諾是1970年8月到中國,10月1日在天安門城樓與毛澤東站在一起,12月18日同毛進行5個小時談話,12月25日《人民日報》刊登毛與斯諾在天安門的照片,稱斯諾為「美國友好人士」。斯諾延至71年四月才刊出談話文章,表示「最近才能夠證實他(毛)不反對在不直接引用原話的情況下發表他的一些談話。」也就是說,斯諾的文章是在毛同意下發表的。

    與此同時的71年四月,中國邀請美國乒乓球隊來訪,這是打開中美外交僵局的第一波——乒乓外交。斯諾文章預告了中國有意與美國修好,這是第二波。7月9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基辛格秘密訪問中國,會見毛澤東,與周恩來詳談,決定了美國總統次年對中國的訪問,是第三波。

    這些事態的急劇變化,《七十年代》都緊緊掌握機遇,作大篇幅的報導和評論。其中最精彩的,是在九月號全文譯載了美國《紐約時報》副社長、專欄作家賴斯頓(James Reston,1909-1995)同周恩來的談話。賴斯頓是美國一流記者,他以尖銳的詞峰,與周恩來就聯合國席位、中美關係、台灣問題、印支局勢展開舌戰。不能說周恩來的回答令賴斯頓滿意,但至少對答如流,沒有迴避問題,也沒有被難倒。重看這個訪談,只能慨嘆在五十年後的中國,已經沒有一個外交人員可以達到周那樣的水平了,更何況他當時是處於毛澤東和極左思潮的擺布下。

    西方和日本關於中美關係突破的深入報導及評論文章很多,《七十年代》倚靠《大公報》的曹驥雲(陶傑父親)幫忙選擇及翻譯。當時香港左派和右派的報刊,仍然未見有這方面的大量文章,去滿足讀者急切需要了解形勢的求知欲。右派因為對台灣國府不利,少碰這話題還可以理解,但左派就可能仍然擺脫不掉極左思想框架,而不敢大膽去報導與評論中國與「美帝國主義」趨友好。就像保釣運動開始時那樣。

    這一年的九月,旅美留學生的五人保釣團經香港到中國秘密訪問。我被通知去同他們見面。這個後來被稱為「保釣第零團」的五人,是李我炎、王正方、王春生、陳恆次、陳治利。五人獲周恩來接見並長談。中國也是在這時候正式肯定了保釣運動。

    據後來了解,周恩來是早前在《七十年代》上看到關於保釣運動的報導和評論,從而認識保釣和《七十年代》雜誌的。保釣和《七十年代》獲中共掌權者的青睞,改變了保釣的性質,也使《七十年代》更接近中共權力。保釣在海外,向親中的「統一運動」路線發展,是從知識人對體制和權力的對抗,轉為對權力的依附。《七十年代》獲中共重視之後,就更難以獨立輿論的姿態與中共的意識形態保持距離了。

    這既是《七十年代》的「成功」,也是我困惱的開始。

    2021年5月3日,法國《世界報》說北京正在尋找「非常有用的白痴」以成為「新時代的斯諾」來宣傳形象。我在當年,可能也是「非常有用的白痴」。(68)

    圖1,1970年10月1日,斯諾與毛澤東在天安門城樓上;

    圖2,1971年基辛格秘密訪華,與周恩來會談。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左派右派台灣 在 李怡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08:05:49
    有 488 人按讚

    (失敗者回憶錄0924)
    覺醒,誤知,連結

    前文談及《七十年代》創刊,想不到還有不少讀友留言說是創刊時的讀者,有的還說一直讀到休刊號。一位讀友說,「七十年代創刊,帶動雜誌界百花齊放。」這是溢美之詞,不符合當時的情勢。

    實際上,在六十年代的後期,因左派暴動的平息,港英對認同香港的推動,文革極左思潮在中國氾濫,但對西方追求社會主義平等的青年卻帶來正面幻想,這些複雜的思潮,使香港大專學生開始思索起生計以外的問題:我們活在怎樣的世界?我們是什麼人?我們往何處去?

    這些話題在大專界非常活躍。中文合法化運動,對中國人的身份認同,是當時進步學生的思想傾向。逾百本青年刊物噴薄而出。1998年在藝術發展局贊助下,由吳萱人、何良懋主責編輯出版過一本書《七十年代青年刊物回顧專集》,收集、介紹和評述七十年代近百本青年刊物,刊登各書影,重刊各「發刊詞」。大致上說,早在五十年代出版並曾經引領風潮的《中國學生週報》,這時已有落後時代之感,終於在1974年停刊。代之而起的有港大的《學苑》、中大的《中大學生報》,中學生為主的眾多文社刊物,宗教機構出版物,這些刊物大都論及政治傾向與身份認同;專注於政治思想的,有《盤古》、《70年代雙週刊》、《知識分子》、《南北極》。《七十年代》只是其中一份,而且是唯一有影響力的左派背景的刊物。當時也有其他左派刊物,比如《新一代》《學生哥》《海洋文藝》等,但這些刊物因為走不出左派意識的局限,因此很快就辦不下去了。《回顧專集》認為是有親中背景的《七十年代》「辦得出色」,「覷準時機,出版策略勇進」。

    回想當年,真的不是我有什麼能耐,而只不過是正統左派機構的思想框框太多,一方面敵情觀念強,顧忌多,另方面背後管家多,意見多,因此遇到一些新形勢新變化,一般都寧可謹慎從事,沒有中共當局的明確表態,就不去碰比較穩當。《七十年代》早期許多文章都出自《大公報》的才子之手,但他們反而無法在自己報紙上發揮。出版界的情況也一樣,有一位在中區左派出版大樓工作的編輯人員私下說,凡是這個大樓辦的雜誌,是一定不會被市場接受的。

    此外,在左派單位工作的人,在工作、生活、娛樂、休閒甚而購物、醫療等各方面都自成系統,與香港一般市民的生活有區隔,那些蜂擁而出的青年刊物,和大專學生的思潮,他們都沒有接觸,懵然不知。我那時就香港眾多新出刊物的狀況,寫了一個報告給香港的左派領導,他們的反應是嘖嘖稱奇。

    1971年1月29、30日,以台灣留美學生為主力的保衛釣魚台運動在美國六個城市爆發示威,反對1970年9月美日協議在1972年將冲繩交還日本,其中包括1968年被探測到有大量油田的釣魚列島。我從留學生出版的眾多保釣刊物中得到資訊,為此我就報導這樁事情詢問過左派領導,他的回答是「慎重處理,不要被人利用」。

    這回答很可笑。但也反映了在敵情觀念主導下的中共心態。撇開保釣其後的走向,當時這是發生在留學生中的一樁大事,不能視而不見,更莫說要在留學生群中爭取讀者了。因此,我果斷地作了報導,摘錄了大量留學生刊物的文章,也請一位在《大公報》資料室工作的寫手,寫了關於釣魚台的油田和主權問題的長文。這樣的文章不會在正統的《大公報》刊登。事實上,保釣運動早期在所有香港左右派報刊中都沒有報導。左派要防止「被人利用」,右派就要維護台灣國民黨政權。

    關於釣魚台歸屬問題,及日後保釣的發展,中國、台灣和海外知識人的角色,這幾十年來我已經有了不同的看法。但當時,純粹出自愛國保土的意向,認為美國將有爭議和有豐厚石油資源的領土,私相授受給日本,是應該抗議的。參與保釣的留學生,也是出自單純的動機,當然也夾雜著從封閉的台灣到了開放的美國之後的思想改變。那是台灣留美學生的左派思潮的萌芽時期,既代表覺醒,也代表誤知,但珍貴的是追求真理的精神。《七十年代》與他們契合,並共同探討國是,一起走著思想探索的道路,好多人都成了我們的作者和朋友。我對自己認識不斷解剖,在心路上同行的作者和讀者也一樣。保釣是我們連結的開始。

    《七十年代》大幅報導和評論保釣運動,使雜誌在美加歐澳各校園的銷路激增。接下來是中美關係的突破,帶來了海外知識人的親中思潮。這思潮未必由我們帶動,但無可否認《七十年代》提供了載體,至少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這是後來我們認為應該檢討和改正的。(67)

    圖1,1998年出版的《香港七十年代青年刊物回顧專集》;

    圖2,1971年4月30日在華盛頓的保釣示威現場,學生領袖正發表演講。

    (《失敗者回憶錄》在網絡媒體「matters」從頭開始連載,網址:https://matters.news/@yeeleematter)

  • 左派右派台灣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02:51:10
    有 36 人按讚

    [wahl-o-mat]

    https://www.wahl-o-mat.de

    選舉要到了,最近同事之間最熱門的就是「你要投哪個黨?」

    有別于台灣的投票,德國這邊是投黨,說老實話這邊的遊戲規則怎麼進行,有人知道也可以簡單敘述。

    這邊給你們參考德國政治體系https://www.google.com.tw/amp/s/www.storm.mg/amparticle/327153

    這週一同事就興致高揚邀請我玩Wahl-o-mat,裡面針對三十八個討論議題,看看你的傾向:同意、不同意、沒意見,最後依據你的回答看看你的想法跟哪個政黨最吻合。

    說老實話,對於時事不了解、德國體系還不深的我要去選出一好的答案很難,我都是用自己主觀的想法跟第一印象,並不是我自己深入去研究了解以後才選的。

    當然之前我看了幾個政黨的Wahlprogramm 政見,也懞懞懂懂的跟著玩。

    裡面幾題很有趣:

    你是否支持德國高速公路限速?

    你是否支持德國電信基礎設施由中國廠商承包
    你支持公司可以自己決定員工是否可以在家Homeoffice
    你是否支持德國2038減碳目標提前達標
    你是否支持房東漲租金可以不受法規限制
    你是否支持德國提升軍武
    你認為夫妻沒有小孩是否獲得租稅優惠
    你認為政治獻金應該禁止

    等等林林種種38題,結果不意外的果然偏右,還算很右,同事都意外這外國人怎麼這麼右。

    但我第一名是右派,第二名則是左派政黨積分相當,難以說到底我是左是右,但看分佈的確較右一點點可能差不到1%,嚴格說偏保守人士。

    而今天我跟另一個同事聊,他很清楚告訴我他要投的黨派,還告訴我原因,我承認也認同他的觀點,我覺得大家理性討論滿好的,不會像台灣政治狂熱那樣,大家對於政治,反而是針對事實看法辯論而非淪為口水戰。

    回家我也給老麥玩。他也是偏右,但在玩的過程當中他會分享他的看法,譬如我們玩到「你認為政府女官員跟男官員比例應該要一致。」我原本是要選是,覺得兩性平權,但他認為,應該以專業為主而非性別。

    於是我就被說服了。

    我覺得還滿有趣的,因為裡面有各式各樣的政黨,大家是以自己的意見去看自己的想法跟哪個黨比較接近。 而不是單純以意識形態為主,芒果乾還是塔綠班,而且左派右派也不是以單一價值段定,有些想法我超右,有些想法我超左,左左右右難以斷定。

    而且也要看你所接受的環境、價值、跟你是否受惠受影響為主,闢如有一題「你是否同意德國應該要接受雙重國籍?」廢話,我當然選是,但是在政黨認為當你具有雙重國籍,你對國家的文化認同就比較低,所以不支持。 我覺得都有道理,我也不會覺得這種觀點就是屁話。

    某一些超右的黨派,認真看他們所有的觀點,也不無道理,超左的也是。 更重要的是,這一些人代表政府對於某一些議題忽略了,而大家期待改變才會集結起來有這種聲音,而選舉結果也表達人民的期待與未來希望有的方向。

    由此可知,政治不能以貼標籤的方式去看待,單純二分法,某一些議題可能會讓你忽略掉某一些重要的題目,大家也要真正用理性、深刻研究之後去做決定。

    說這麼多,老麥今年要用郵寄投票,讓我們看看到底選舉結果為何。

    #沒事可以玩玩看
    #說到底我還是不能投票
    #各種言論在瞎我都覺得尊重你
    #左膠右派其實都是一種標籤
    #某右A黨開宗民意要公投
    #請問這要求很不好嗎
    #某些黨想禁止大麻某些不想
    #某大黨不想高速公路限速

  • 左派右派台灣 在 范琪斐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7-06 21:15:42

    #滴滴出行 低調赴美IPO 為何遭中國勒令下架?
    #反壟斷 vs.自由市場 政府監管如何維持創新?

    🔔 🔔 🔔

    台灣買疫苗竟 #被代理 以後都得看中國臉色?
    台灣生醫產業前景為何? 能跟 #國際接軌 嗎?

    🔔 🔔 🔔

    《#斐姨所思》每週二晚間7點30分,在《#范琪斐的美國時間》臉書粉絲團、#范琪斐 YouTube官方頻道、Clubhouse同步直播。
    資深媒體人范琪斐與夥伴們,邀大家一起上線聊聊天,關心國內外重要議題。喜歡我們的節目請別忘了訂閱按讚分享、開啟小鈴鐺喔!

    追蹤《#范琪斐的美國時間》掌握全球脈動
    👉https://bit.ly/3vG5Nhg
    范琪斐 YouTube 官方頻道
    👉https://bit.ly/3f6WZvI
    《斐姨所思》Podcast
    👉https://bit.ly/3j2l8FX


    🔔 🔔 🔔



    00:00 節目準備開始囉~爆米花準備好了沒?
    01:05 家中小物分享
    05:12 斐姨所思小隊友本週議題
    06:20 美國脫口秀的亞洲風暴 
    09:53 因應習演講日本開始協防台灣
    11:00 亞馬遜CEO新官上任的挑戰
    13:37 互動|譴責凱莉大賽
    14:44 香港維他奶事件
    21:12 網路大佬為數據保護法寄信給港府

    PART 1|滴滴出行低調赴美IPO為何遭中國勒令下架?

    22:19 本週主新聞:滴滴出行被中國勒令下架
    24:15 華爾街日報披露滴滴內幕
    28:41 美國四大科技巨頭GAFA與政府角力
    29:40 美國政府出手的理由/左派支持與反對論點
    33:59 美國政府出手的理由/右派論點
    36:50 討論|美中科技公司未來哪方更勝一籌?
    45:55 互動|民主vs.自由/國家強盛vs.人民權利

    PART 2|永加利醫學科技董事長 瞿志豪 聊台灣生醫產業

    48:14 上海復星BNT事件,生醫產業的生態究竟為何?
    52:18 新藥被搶先代理、壟斷的隱憂?
    54:47 台生技公司、國發基金有無機會去爭搶藥物、疫苗銷售權?
    58:00 台灣生醫技術落夠國際化嗎?
    1:04:10 台灣有無可能向南韓借鏡,由政府出資?
    1:05:18 台灣法規落後無法和國際接軌,發展空間有限?
    1:10:01 高端沒有核心技術、聯亞技術不明,您敢投資嗎?
    1:12:25 台灣真的有能力做國產疫苗嗎?
    1:19:56 台灣疫苗要符合國際標準該怎如何做?
    1:21:28 政府如何幫助台灣國產疫苗、生技產業再升級?
    1:26:39 為何台灣政治人物都炒生技股?比較好鑽漏洞嗎?

  • 左派右派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21-06-14 14:56:30

    以色列國會以60票對59票,通過新聯合政府,結束納坦雅胡十二年的執政。新政府的組成涵蓋了極右派、左派、中間路線,也是成立73年來最多元、歧見也最大的政府。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30696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

  • 左派右派台灣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5-31 15:07:50

    以色列三月大選的組閣期限,眼看即將到來,右派政黨領導人班奈特,30日宣布加入第二大黨未來黨,結合右派、左派與中間路線陣營,籌組新的聯合政府。身陷貪腐官司的總理納坦雅胡,長達12年的執政權出現被終結的可能。

    詳細新聞內容請見【公視新聞網】 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28594

    -
    由台灣公共電視新聞部製播,提供每日正確、即時的新聞內容及多元觀點。

    ■ 按讚【公視新聞網FB】https://www.facebook.com/pnnpts
    ■ 訂閱【公視新聞網IG】https://www.instagram.com/pts.news/
    ■ 追蹤【公視新聞網TG】https://t.me/PTS_TW_NEWS

    #公視新聞 #即時新聞
    -
    看更多:
    ■【P sharp新聞實驗室】全媒體新聞實驗,提供新一代的新聞資訊服務。 (https://newslab.pts.org.tw)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聚焦台灣土地環境、勞工司法、族群及平權等重要議題。 (https://pnn.pts.org.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