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共產黨是左派還是右派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共產黨是左派還是右派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共產黨是左派還是右派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共產黨是左派還是右派產品中有3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萬的網紅綠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巡田編:德國2021大選-「牙買加」、「紅綠燈」或左派?】 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受到全世界矚目的德國大選將在9月26日舉行,選舉結果將決定後梅克爾時代的德國政局。筆者不臆測未來選舉結果,僅依最新民調結果就德國政制略做介紹。 社民黨在民調支持度領先 選前2週民調的支持度,由中間偏左的社會...

共產黨是左派還是右派 在 Simon Shen 沈旭暉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01 16:31:11

🇯🇵 認識容應萸教授時,我在東京一所大學短期工作,她是另一所大學的副校長,一同參加一個名叫「華南學會」的聚會,那是當時日本學界唯一一個研究香港的網絡。碰面後感覺十分親切,一來她家世傳奇,可謂最後的貴族:祖父容星橋是晚清留學美國的120名幼童之一,由身為中國第一位到耶魯大學留學的族兄容閎挑選,回國後加...

共產黨是左派還是右派 在 膝蓋不舒服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0 01:32:12

雖然今晚全世界的文青都去是枝裕和了,雖然我已買好柏林影帝的台北電影節票,果斷放生,絕對要參加 #幕迷影評 x 周浩導演的座談。 兩屆 #金馬最佳紀錄片 得主,導演 #周浩 非常神秘,橫掃世界60幾個影展大獎的《大同》,導演一個影展都沒去,只為不想消費影片主角。 導演的「 #混沌論 」超有意思,同...

共產黨是左派還是右派 在 黃懷賢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5-12 17:15:45

雖然今晚全世界的文青都去是枝裕和了,雖然我已買好柏林影帝的台北電影節票,果斷放生,絕對要參加幕迷影評x周浩導演的座談。 兩屆金馬最佳紀錄片得主,導演周浩非常神秘,橫掃世界60幾個影展大獎的《大同》,導演一個影展都沒去,只為不想消費影片主角。 導演的「混沌論」超有意思,同樣一部片,讓左派覺得對共產...

  • 共產黨是左派還是右派 在 綠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14 14:48:24
    有 26 人按讚

    【巡田編:德國2021大選-「牙買加」、「紅綠燈」或左派?】

    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受到全世界矚目的德國大選將在9月26日舉行,選舉結果將決定後梅克爾時代的德國政局。筆者不臆測未來選舉結果,僅依最新民調結果就德國政制略做介紹。

    社民黨在民調支持度領先
    選前2週民調的支持度,由中間偏左的社會民主黨(SPD)以25%領先。而在現任總理梅克爾帶領下,執政多年的基民黨聯盟(CDU/CSU),民調卻滑落至21%。重視氣候變遷與社會公平的綠黨(Greens),曾在5月初曇花一現躍居民調第一名,目前約16%。在後跟隨還有對大企業親善的自由民主黨(FDP,12%)、極右派的另類選擇黨(AfD,11%),以及前東德共產黨化身的左翼黨(Left,6%)。

    比例代表制&內閣制
    德國國會選舉採比例代表制,國會席次與政黨票比例相當。中央政府為內閣制,由取得過半席次政黨組閣成立政府。德國現在政局並無政黨能夠單獨過半,選舉結束後,須等待總席次超過半數的政黨聯盟形成,取得組閣的地位。過去8年是基民黨聯盟與社民黨的聯合政府執政。今年有幾個重大變化,第一,梅克爾任滿即將退休,繼任者並沒有相同聲望;第二,社民黨表示將不會繼續在與基民黨的聯合政府裡當老二;第三,由於氣候變遷議題受到重視,綠黨的份量較4年前大幅提昇。

    色彩繽紛的多黨政治
    熟悉德國政情的人知道,大選選票開完時,選舉只能算進行一半。接下來政黨聯合的縱橫捭闔談判,湊出過半數的組合,才能決定由誰組閣執政。由於基民黨的支持度下降,枱面上並沒有任何兩黨的組合能過半,聯合政府的各種可能組合成為有趣的話題。首先說明,討論德國的聯合政府時,習慣以顏色代表各黨。德國的多黨政治色彩繽紛。基民黨聯盟(黑)、社民黨(紅)、綠黨(當然是綠)、自由民主黨(黃)。另外極右的另類選擇黨(藍,咦?)立場極端,基本上無入閣可能。左翼黨前身是共產黨,自然也是紅色,但因重複,當地報紙多以紫色代替。

    黑紅合作機會小,基民黨看「牙買加」
    假設大選結果與最新民調相符來做分析。黑紅兩黨加總並未過半,若加入黃色,成為德國國旗的顏色,稱為德國聯盟,或加入綠色,稱為肯亞聯盟。但是社民黨總理候選人Sholz已經把不與基民黨聯合的話說死,因此德國聯盟或肯亞聯盟的可能性都不高。黑綠黃的「牙買加聯盟」可能性反而高一些,但綠黨重視經濟分配的公平,自民黨對大企業極為友好,牙買加聯盟的成員須協調對經濟政策做出彼此的重大妥協。直白說,企業應該減稅還是增稅?

    「紅綠燈聯盟」或左派聯合政府
    社民黨跟隨梅克爾聯合政府當老二,多年來漸漸失去選民對「中間偏左」路線的信賴,因此毅然宣佈退出黑紅聯合執政。如果大選順利,選後尋求綠黨合作似乎順理成章。且提高基本工資是本次選舉紅綠兩黨一致的主張。為得到過半席次,可能選擇籌組紅黃綠的紅綠燈聯盟,但如前述,會面臨經濟政策上的基本矛盾。或者找左翼黨聯合,成為左派聯合政府,但這個組合的加總支持度較低,僅剛好過半,矛盾是外交政策可能產生齟齬,左翼黨因歷史因素的親俄,與德國一貫親美英及北約的基本路線不合。

    多黨政治,充份彰顯人民意見
    以上分析看,不管哪一個組合都似乎有困難,但是這正是多黨政治的美妙之處,人民的意見被充份彰顯。首先,國會選舉採取比例代表制度,民眾完全不須要策略性投票,不用擔心投給心中支持的黨註定是廢票,可以直接按照自己的期待做出選擇,國會選舉結果精準反映民意。不像選區單一席次選舉,投票摃龜的選民,形同被消音。其次,在內閣制裡,枱面上得票領先的政黨,為取得過半,就須在政策上彼此妥協,絕難一意孤行。

    比例代表制是最佳民主制度
    蔡英文總統曾經公開倡議德國式比例代表制,認為是最佳的民主制度。當然,她說這句話,是在民進黨取得第二次執政之前。比例代表及內閣制將形成多黨政治,不但不會造成政局不穩,反而因為民意充份展現,國家政策更有延續性。但是比例代表制中,政黨的地位至為關鍵,黨內民主的健全及政黨政治公共化,可以讓比例代表制走得更長遠。

    綠黨對氣候變遷的主張受到重視
    綠黨成為黑、紅兩黨欲取得執政權必要拉攏對象,選後參與聯合內閣機率高。這是由於環境議題及氣候變遷已經成為愈來愈重大的課題,人民對綠黨有所期待。此外,經濟公平分配及福利等溫和偏左理念,本來在歐洲就有一席之地。

    #巡田編

  • 共產黨是左派還是右派 在 杰希嘉巴黎通訊Paris is Paris is Pari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8-13 08:59:57
    有 56 人按讚

    【山東小館的聚會】
    下午六點剛過一會兒,正替畫布打底,皮爺在洗澡,我的手機響了,一看是偽教父Gérard的紅粉知己Eliane打來的,心想今晚八成要一起吃飯了;果不其然,約好七點半在山東小館見面。我們差不多七點二十分到達,遠遠的瞄到Gérard 和Eliane並肩坐在露天座位,薛老闆端著剛沏好的茶要送過去給他們,他瞧見我正拿著手機拍下這有趣的畫面,四年沒見的薛老閭看到我向他揮手,竟楞了一下!我們這五個有著革命般情誼的人開心的互相擊拳問候,他們的氣色都好極了,Gérard 俊美的面龐輪廓又回來了,健康狀況想必好轉不少,Eliane散放出一種如釋重負的悠閒美,薛老闆則是一付看盡世事、文章都在肚子裏的老練;他們頻說皮爺瘦好多,變得很時尚,薛老闆表示四年不見我,大家都老了,怎麼我卻還是個毛頭兒模樣,究竟偷偷吃了什麼仙丹?然後招呼大家喝他泡的有機龍井,Gérard馬上向我愛現薛老闆剛剛送他的四罐有機龍井茶,我立刻做出羡慕的假哭動作,薛老闆連忙說別哭別哭,下星期有人會從山東帶嶗山綠茶來,到時候少不了我那一份!我對Gérard 比出勝利手勢。
    薛老闆到內場替我們包水餃,我們開始點菜,在G不吃這個、E不吃那個、P不吃這個和那個、J什麼都吃的情況下,我們點了五香醬牛肉、涼拌海蜇、西芹花生、酥炸明蝦兩份、清蒸海鱸魚、蔥薑螃蟹、素炒四季豆、黃瓜木耳燴刻花魷魚、青島啤酒和可口可樂,薛老闆端水餃過來時,還送上一整瓶專為皮爺準備的四星金六福!
    開吃之後,Gérard認為蝦太好吃了,懶得拿筷子夾,直接用手抓來吃,還意猶未盡的又再加點一盤;吃到螃蟹時,他問我覺得怎麼樣?我說可以吃。他繼續問『可以吃』是什麼意思?我說螃蟹是冷凍的,不是用活蟹做的,少了那股鮮美,滋味也不那麼靈動,不過也不會差到不能吃。Gérard說根據我說的再套用他的定義就是難吃,所以教我別吃螃蟹了,重新再點別的,我擺擺手表示不用,桌上現有的我已經吃不完了!皮爺則是抱著他的金六福,一杯又一杯,什麼都好吃。Gérard 問我除了畫畫兒還做了些什麼?我說之前有學了一些韓國料理,他說下次去他家教他,我點頭如搗蒜。
    這時Gérard接了一通電話,放下電話說是某某某打來的,很羨慕我們吃大餐,並問候我和皮爺。Gérard問我記不記得他是誰?我說當然記得,就是那位加入法國共產黨的記者,他的太太Stephanie 是藝術策展人,也是Frog Magazine的共同創辦人。Gérard說我記性真好,我表示Gerard還沒搬去南部莊園之前,大夥兒每星期都在Gérard 巴黎的家家聚會吃飯喝酒聊天,還跟他對於左派右派有過爭辯,怎麼會不記得?隨口又問那位鋼琴家Christine Fontaine好嗎?Eliane說雖然跟她很久沒見了但一直保持聯絡,她一切都好。還有那對名字一樣都是Daniel, Danielle的藝術家夫婦呢?Gérard立刻反應:「什麼藝術家?我們認識的人裡面除了我以外,誰配稱藝術家?」我連忙表示抱歉冒犯了,因為太久沒見面,一下子忘了通關密語!大家哄堂大笑。Eliane悄悄跟我說,其實Gérard非常喜歡他們收藏的我那兩幅畫,他們在波爾多的莊園裡,Gérard 只掛我那兩幅畫在牆上,其他藝術家的作品他都不掛,而且他只要離開莊園到別處小住,一定隨身帶著那兩幅畫,這次來巴黎住一個月也帶著,就掛在租屋處的牆上,他堅持要天天看。然後我又問岡村久美子(Koumiko)好嗎?Gérard 和Eliane則落寞的表示她已經過世了。我很震驚,表示幾年前在63路公車上遇到她,聊了整段車程。Koumiko是滿州出生的日本人,因為奶奶和外婆也是在滿州出生的日本人,所以我第一次見到她就覺得很親切。Koumiko是一位演員,1964年東京奧運時,法國導演Chris Marker在東京遇見當時二十出頭的她就迷上了,決定為她拍一部電影,於是完成了1965年推出的極具個人風格的紀錄短片《Le Mystère Koumiko》。由於自己剛好是1964年出生的,在Gérard家結識Koumiko時就特別投緣,覺得她是一位很獨特的老太太,奈何如今斯人已杳,無盡唏噓⋯⋯
    薛老闆坐下來和我們喝酒聊天,談健康、人生、事業、他鄕、故鄕,表示當年從中國出來就沒再回去過了,未來也不會回去,已經23年了。Gérard表示未來的事誰也說不準,我則說能理解薛老闆心裡究竟是什麼冷暖,自己也是離開臺灣之後就不曾回去過,未來也不會回去,當初就是對一切都看不慣、不開心才走的;總之,他鄉即故鄕。薛老闆又說下次聚在一起時,他一定要高唱Gérard寫的歌,好好過個癮,只是要先學會才行,而且不知道要學哪一首?我說不妨學那首Gérard替Julien Clerc寫的《Place Clichy》吧,好聽又容易學。
    不知不覺已經深夜十一點多了,我們告別時忍不住互相擁抱,一個人喝完一整瓶金六福的皮爺走路開始搖搖晃晃,Gérard和Eliane擔心,要替我們叫計程車,我説不必擔心,讓他走走路吹吹風會好些,我們去搭末班公車,而且到家之後要爬七層樓,保證他立馬清醒。

  • 共產黨是左派還是右派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1 09:31:00
    有 5,749 人按讚

    #神父的鹽
    .
    立陶宛同意台灣在其首都開設「台灣代表處」,這是台灣第一個設立「台灣」為名代表處所在的國家,特別是,是在與中國建交的邦交國.
    .
    這個消息對於台灣人來說,應該是一個震撼彈,在代表過往「兩個中國」的框架被突破,也代表台灣從「漢賊不兩立」的外交衝突中跳脫,有你就沒有我,然後儘管有任何外交突破,也必須冠以「中華」、「ROC」相關的東西,仍然不脫中國的掌握,過往,中國像切香腸一樣的以斷台灣邦交國的手法,作為懲戒,形塑國內政治壓力,而台灣只有單方面被壓迫的份,除了被壓迫,本土政權還必須被國內的華腦責備,馬英九時期我們的邦交國有多少等等,或者國內的知識份子,強調國家少了邦交國有多麼危險與孤立等等,這都使得我們某種程度必須陷入強暴者的邏輯當中-強者為所欲為,弱者只能承受,華腦人所奉行的「修昔底德陷阱」之中.
    .
    現在,有趣了,是台灣鬆動了中國的邦交國,台灣何德何能,哪來的金錢,拿來的拳頭比人大?無,價值而已.
    .
    曾經聽過一種說法,我有點忘了,大致上是,當台灣進行民主選舉的時候,中國把台灣的許多邦交國代表,都召入北京,當台灣選出本土派政權的時候,就準備斷交,給台灣難看,最後,親中派贏得了選舉,北京很滿意,於是叫這些台灣邦交國們,可以回去了,不管真實與否,這不難想像,台灣悲哀的國際處境,似乎無論是朋友或者敵人,都掌握在對方手中,形成了一種思維缺陷,兩邊都被掐死,怎麼走,也走不出去,我們依靠一些小島國們,為我們發聲,我們不能沒有他們,另一方面,我們的政府又被民間勢力責難,說撒錢給這些國家是浪費錢,每一次交流都要被審視是不是有秘密經費,挹注給這些國家.
    .
    有人說,這些小國與台灣建交,背後是美國暗助,但顯然,相較於中國的銀彈攻勢而言,美國也無法完全提供台灣本身無法與中國競逐邦交國的「保護費」,這不代表那些熱血沸騰為台灣發聲的小國無關緊要,而確實是有巴拿馬這樣的例子,儘管是親美,但是礙於中國企業將投資建造巴拿馬運河第四條大橋,以及簽訂自由貿易協議的經濟利益,仍然屈從於金錢外交,選擇和台灣斷交.
    .
    「與中國建交,就必須和中華斷交」,這是典型的「中華(Republic of China)」框架,蔡英文2016年才訪問過巴拿馬,2018年就被斷交,更顯現出台灣被中華代理的不可靠性,在這個中華框架裡,蔡英文簽下President of Taiwan(ROC),就被獎萬安以及國民黨一夥人,與中國環球時報同聲一氣譴責,說是搞「法理台獨」,蔣萬安稱蔡英文署名非常不洽當,應該要使用台灣的正式國名中華民國(President of Republic of China),Taiwan放後面,不可以顛倒過來.
    .
    而被斷交的時候,這一群華腦不譴責中國,反而繼續譴責台灣總統無能,搞台獨,這顯示,台灣靠著台灣的影響力,站上國際舞台,仍然必須被中華代理,而台灣只能是個地名,低等的存在,當台灣被霸凌以後,再由一群中華人攻擊,成功的時候,你只能像個小媳婦,榮耀由灰姑娘的姊妹們享有,失敗的時候,你像個奴僕,被後母和後母姊妹們痛罵,怎麼不把王子找回來給我們,而明明,從頭到尾,貢獻心力,無論是掃地還是準備好舞鞋,華衣,尋找機會,都是由灰姑娘完成的.
    .
    台灣的外交困境是,我們被兩個中華所霸凌者,一個在內,扼住你的咽喉,一個在外,直接施與鞭子,兩個人藉由剝削台灣,滿足自身最大的利益.
    .
    美國當年能做的反應是,召回與台灣斷交國的大使,而那時,也正是美中貿易戰開始的序幕.
    .
    現在,有趣的是,要召回大使的,是中華人民共和國.
    .
    針對立陶宛同意台灣設立「台灣代表處」,立陶宛表示「決心與台灣發展互惠關係.」
    .
    有華腦人這麼說著,「立陶宛要好人做到底,用中華民國的名義」
    .
    彷彿,立陶宛用「台灣」,不夠好,要用「中華」才是為台灣好.
    .
    同樣的灰姑娘陷阱,神父猶不能接受的是,這些華腦,在台灣試圖爭取外交關係的同時,不斷的進行意識形態檢查,不出一分力,在後頭扯後腿,還要像個家長一樣規定你應該叫什麼,不能叫什麼.
    .
    台灣被打壓的時候,華腦人不幫忙就算了,偕同加害者一同霸凌自己的國家.
    .
    台灣得到好處,又搶在台灣前頭,說應該要叫「中華」.
    .
    好一群蠹蟲.
    .
    許多人將立陶宛挺台的舉動,比喻為一種戀愛關係,在神父來看,比較是一種前輩對晚輩的認同.
    .
    而這個認同是至高無上的,神父很遺憾,似乎很少人對立陶宛有更多的認識,提到他們「獨立」的歷史.
    .
    當你知道立陶宛「獨立」的歷史,你會知道,這個伸出援手的人,是多麼熟悉的陌生人.
    .
    立陶宛,是波羅的海三小國,第一個發表獨立宣言的國家,也是第一個宣布更改國歌、國旗,最早脫離榔頭與鐮刀旗幟的國度(反觀台灣ㄎㄎ),而這個過程也是非常戲劇性的,當愛沙尼亞宣告主權以後,立陶宛並沒有跟進,為了安撫民眾,他們於是改國歌和國旗,但也因此這樣導致了兩面不是人,新的國旗讓境內俄羅斯人不滿,而沒有宣告主權,則導致了立陶宛人不滿,所以,立陶宛來個更直接的,宣布獨立.
    .
    值得一提的是,立陶宛的獨立過程也發生了名實之辯,他們首先將最高蘇維埃會議改名為「最高會議」,接著,選出薩由季斯團體作為主席,然後開始宣布獨立.
    .
    薩由季斯是一個特殊的團體,說實在,你看他的倡議很容易想到台灣,他是一個提倡反核、保護環境的左派團體,也是主張恢復母語、實行轉型正義,揭發史達林時期的真相、公開德蘇密約,取得對共和國經濟權更多控制的右派團體,你可以從中可以看出與台灣的連結性.
    .
    不只如此,立陶宛甚至是全世界最早實施女性投票權的國家.
    .
    宣布獨立後,立陶宛遭到了蘇聯的報復,不只斷水、斷電,更斷石油,還實施經濟制裁,這導致立陶宛的工廠因缺乏原料和動力被迫停工,照理說,這時應該有一群華國人跳出來喊拚經濟、顧肚子,發大財,然後反台獨-但立陶宛人的意志十分堅決,更重要的是,他們有聰明的腦袋,以及極高的合作意識,他們不會為這些被境外勢力煽動的話語所動搖.
    .
    立陶宛大搞反封鎖基金,然後從其他國家偷偷進口能源,沒有俄羅斯,還有烏克蘭,更諷刺的是,立陶宛乾脆就跟蘇聯在立陶宛的駐軍購買,蘇聯制裁了立陶宛卻彷彿在制裁自己,正如神父所說,經濟貿易絕非單方面的贈與或影響,那只適用在跪中的華國人身上,正常的經濟模型,你制裁與你經濟往來密切的國家,自身也要付出相應的代價,蘇聯對立陶宛實施經濟封鎖,結果自身依賴立陶宛的部分也斷絕,造成龐大損失,這使得制裁立陶宛的舉措變得無效.
    .
    當蘇聯的坦克開進了立陶宛,立陶宛付出了慘痛的代價,蘇聯認為,可以靠立陶宛的內奸發起兵變,還有經濟不佳,一舉推發他們獨立的政府,所以他們先叫一群在立陶宛的俄羅斯人進攻國會,沒想到,立陶宛的人們組成了人盾,全境的國民自發自發聚集,守衛最高會議大樓、廣播電台、電視塔、主要電話局,多達5萬人,現在的立陶宛人口數也不過292萬而已,這就如同一個台北市號召5萬人上去擋坦克,蘇聯軍對民眾開炮,有趣的是,竟有一部分蘇聯軍隊倒戈反而對蘇聯軍隊開炮.
    .
    事實上,蘇聯軍有一名軍官要求部下不要出去,他說,我們是要捍衛國家安全,不是與平民作戰,蘇聯也認知到,這些駐軍在立陶宛的軍人,根本不能相信,他們與立陶宛人已經產生了情感.
    .
    立陶宛人開始在黑夜裡唱歌,這就是著名的「歌唱革命」.
    .
    如果說,中國有一名坦克人,喚起了大家對中國民主化的希望,或者,當作中國人曾經追求自由民主的證明,立陶宛有14個坦克人,而且都被坦克輾過去-當蘇聯開著坦克,想要攻佔電視塔,在沒有網路的時代,那就是抗爭者的生命線,一群人高舉雙手,揮舞著立陶宛國旗,擋在坦克前面,然後有14個人死了.
    .
    但他們成功地守住電視塔,讓立陶宛的聲音傳播出去.
    .
    最後世界各國都震怒了,就連與立陶宛是世仇的波蘭也看不下去,紛紛譴責蘇聯的行為,因為他們看見了電視塔播出去的畫面.
    .
    這是一個奇異的景象,蘇聯控制了立陶宛大街小巷,但是立陶宛獨立政府仍然持續運作,他們佔領,卻彷彿是想離開的人,因為周遭國家的人民開始聲援立陶宛.
    .
    立陶宛甚至還舉行了獨立公投,在坦克的環伺與蘇聯軍隊的瞪視下,93.24%的投票者贊成獨立.
    .
    他們先宣布獨立,然後舉行獨立公投.
    .
    最後,蘇聯發生819事件,被迫撤兵,有人說,俄羅斯在立陶宛做的種種舉措,是壓垮帝國,使之解體的最後一根稻草.
    .
    波羅的海三小國的獨立史,可以說是近代獨派的教科書,那發生在什麼時候?不過1991年的事,那時,台灣正在搞野百合學運吧.
    .
    那被坦克輾過的14人,最後成為了立陶宛街道的名字,相反,台灣至今仍然一堆中正/中山/中國路.
    .
    在台灣,就連在學校裡師生投票命名南榕廣場,都被校方以具政治意涵/不中立,加以否決.
    .
    他們說,鄭南榕是恐怖份子.
    .
    恐怕,立陶宛那14人也是恐怖份子了,因為,當初蘇聯就是這麼說的,他們說,因為立陶宛人不聽勸告,跑到坦克前面,攻佔塔台,所以他們是恐怖份子.
    .
    若說台灣的民主路上少了什麼,我會說,是獨立.
    .
    若說此時的中華民國台灣,欠缺了什麼,我會說,是正義.
    .
    因為欠缺正義,所以才導致加害者與被害者顛倒,因為少了獨立,所以才讓一些害怕強暴的人,轉而手指著獨立自主的人是激進的,要為自己受的傷害負責.
    .
    這是一種服膺強暴者,歸謬幫助者的自私-這是一種遷怒,你們為何不體諒我消失自己與他人的言論自由.
    .
    這是一種避罰服從取向-我不是台獨.
    .
    在台灣,對自己說謊的人實在太多了.
    .
    包括什麼,美國不支持獨立,是因為台灣獨立後會倒向中共,這樣子自欺欺人的謊言,因為不想而不願,所以扭曲,因為災難性的想像,所以把自己的害怕解釋成是勇敢而且睿智的.
    .
    事實上,我們不會解釋香港,會因為反送中後而倒向中國,所以不應該反送中-應該要贊成送中條例,把香港人都送到中國去,或解釋香港存在著一群藍絲,或者支持中國,害怕破壞社會的和諧的人,就說,因為這群人存在,所以香港反送中後會親中.
    .
    或者我們解釋野百合運動,如同馬英九說的,他反對總統直選,在台灣地區選舉,要怎麼彰顯中華民國主權呢?怎麼精神上代表中華民國呢?
    .
    很不可思議吧,當年,為了維持中華民國,為了中國地區的代表性,為了這麼一個空虛的殖民者情結,我們必須被迫放棄自己的民主,「因為台灣人選的不算」.
    .
    可以這麼說嗎?廢除萬年國大,總統直選後,台灣會倒向中共!選出親共的人怎麼辦?那就不要民主了.
    .
    選總統以後中共戰機會來!會引起戰爭!事實上,1996年台海危機的確如此,為了阻止李登輝連任,中共的確要射出飛彈,但是,台灣人還是投下神聖的一票.
    .
    這關乎於,我們到底要為了多少「不正常」,放棄「正常」,將正常解釋成不正常,然後把不正常合理化成為一種正常.
    .
    通常,我們不會把已經發生的事,正在發生的事,歸咎於都是未來發生的事所造成的.
    .
    這是回歸謬誤.
    .
    當年反直選的人,直選上了總統,親中親共的人,當了八年,台灣從來沒有像當時那樣靠近中國與中共的光譜-馬習會,爆發了太陽花學運.
    .
    沒有在現在的中華民國體制之下,誕生出韓國瑜這樣的親中領袖,他喊著「守護中華民國!」,擔任直轄市的市長,不僅如此,還直接總統選票上的一個選項.
    .
    台灣獨立,並不會倒向共產黨.
    .
    現在的中華民國才會,並且不斷的,重複的發生,他們恰巧是反對台獨的一群人,由支持獨立的一方,抵制.
    .
    對於遙遠而不可知的未來來說,這個信念,這個未來,他亦守護住了現在的「維持現狀」.
    .
    如同賴清德所說的,他面對陳之漢的問題「民進黨主政,為何不台獨?」回答,「現在捍衛中華民國的,不是主張統一的人,反而是主張台灣獨立的人.」
    .
    未來,並不可怕,未來守護著現在,而沉浸在過去的人,他們一直為現在的所有人,帶來危險.
    .
    一邊緬懷過去,恐懼未來的人,是不可能守住當下的幸福的.
    .
    他只會讓你失去的更多.
    .
    我們終究必須問問自己的靈魂,想要脫離台獨的成分,是不是大過於脫離中國?如此,硬要解釋成我只是想要脫離中國,就是自欺欺人的謊言.
    .
    立陶宛也曾經凍結自己的獨立宣言,在宣布獨立後.
    .
    他們以69票對35票,否定了自己發下的諾言,與莫斯科談判,蘇聯也馬上取消了經濟制裁,供應石油和天然氣.
    .
    立陶宛這時,工廠裏頭有煤礦了,家裏頭有暖氣了,他們冬天,卻異常的寒冷,鞭子後的糖果,使他們填飽了肚子,但喪失了味覺,怎麼吃,都覺得不滋味.
    .
    他喝著火爐上烘好的暖呼呼的茶,心中的某個東西,卻徹底結凍了.
    .
    他們必須使他們融化才行.
    .
    立陶宛也飽嘗了「國際現實」這東西,也充分體會到了米國的「戰略模糊」,布希聲稱,蘇聯併吞波羅的海三小國,美國就沒有承認,所以也就排除了承認立陶宛獨立的可能性,但另一方面,他又宣稱蘇聯當局應該尊重立陶宛的獨立宣言,雙方要避免衝突.
    .
    我想,這不會被解釋為米國害怕立陶宛獨立後會倒向蘇聯,所以拒絕承認獨立,因為,獨立正是因為反對蘇聯併吞而起,獨立後,又怎麼會倒向併吞自己的人呢?而蘇聯正是和美國打冷戰的人,他們和立陶宛有共同的利害關係.
    .
    當歌聲響起後,冰塊融化了,冰島,承認了立陶宛獨立,然後,米國,承認立陶宛獨立.
    .
    當然,如果認為立陶宛這部教科書,付出的代價太龐大,還有別的,愛沙尼亞,拉脫維亞,他們都是第二本,第三本教科書,他們更加迂迴,也更加避開危險,雖然晚了點,但他們的歌唱革命,依然接續在立陶宛的後面,繼續唱下去.
    .
    波羅的海三小國,曾經手牽手,串起了人鏈,三個國家,200萬人,從立陶宛開始.
    .
    這是「黑絲帶日」,他們為什麼而串起,為了「蘇德互不侵犯條約」.
    .
    這個納粹德國和蘇聯的秘密協約,默認波羅的海三小國是蘇聯的勢力範疇,蘇聯堅稱三小國是自願加入的,這個條約證明了三國是被非法佔據.
    .
    他們不必再遵從蘇聯的憲法,因為波羅的海國家從來沒有在法律上屬於蘇聯,三國在二戰期間原為獨立國家,也可以合法恢復原有地位.
    .
    他們將自己的國家做成棺材,然後在納粹和蘇共的旗幟之下,象徵著自己的國家被吞併,要找回自己的主權,值得一提的是,納粹也是反共的,史達林也反法西斯,這兩個敵對的國家,他們為己群的利益犧牲三個小國的人權和自主.
    .
    台灣曾經也有二二八牽手護台灣的活動,牽起百萬人的人鏈,台灣,也曾經被號稱反共的法西斯政權給殖民統治過,如今,他們的遺緒不斷的和中共交換利益,出賣台灣人的自主.
    .
    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
    .
    你說,波羅的海的小國-立陶宛,怎麼就這麼挺台呢?
    .
    好像是突然的一樣,沒有理由,有人說,一定是美國在背後指使.
    .
    非也.
    .
    如果你懂立陶宛,那你也會懂立陶宛怎麼會愛上台灣-那就像是東方自己的一塊分靈體一樣.
    .
    那段追求獨立自主的靈魂,被自己國家內俄羅斯人和共產黨偕同外敵侵犯的過往,那條人鏈.
    .
    立陶宛總是走在最前面,也是最勇敢的那一個,當他開始喊台灣的時候,就跟他當初喊獨立那樣,就跟他是踏上磁磚上,組成人鏈的第一個人,一樣.
    .
    當他開始,事情就不會停止.
    .
    世界各國將會跟隨他的腳步,一路「台灣」到底.
    .
    那就像是吹笛人,也像是山羊座的號角.
    .
    那是一種時間到了.
    .
    台灣獨立,不是你想不想的問題,願不願意的問題.
    .
    而是
    .
    「When?」
    .
    什麼時候的問題,brother.
    .
    .
    【贊助神父的菸 展開獨立人鏈】
    https://g6m3kimo.blogspot.com/p/blog-pag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