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十六歲的你,在做些什麼呢?」 ⠀⠀⠀⠀⠀⠀⠀⠀⠀⠀⠀
⠀⠀⠀⠀⠀⠀⠀⠀⠀⠀⠀⠀
-
今天的文字稍長~
希望用我的方式為他們帶來點幫助
也希望看完這則故事、文字後
能給予大家一點自我思考的時間~
⠀⠀⠀⠀⠀⠀⠀⠀⠀⠀⠀⠀
直至今日,
不只是 Salomy 與 Medson 這對兄妹
許多貧窮與不...
.
「十六歲的你,在做些什麼呢?」 ⠀⠀⠀⠀⠀⠀⠀⠀⠀⠀⠀
⠀⠀⠀⠀⠀⠀⠀⠀⠀⠀⠀⠀
-
今天的文字稍長~
希望用我的方式為他們帶來點幫助
也希望看完這則故事、文字後
能給予大家一點自我思考的時間~
⠀⠀⠀⠀⠀⠀⠀⠀⠀⠀⠀⠀
直至今日,
不只是 Salomy 與 Medson 這對兄妹
許多貧窮與不平等
都持續在我們看不到的地方上演著
這些人在出生的時候,
就被環境決定了只能放棄的「命運」
但有一群人,不只對這對兄妹伸出了援手,
更已幫助超過 1,000 位學子重返校園,
扭轉了他們的人生,他們是「畢嘉士基金會」 ⠀⠀⠀⠀⠀⠀⠀⠀⠀⠀⠀⠀
🌺
「畢嘉士基金會」是誰呢?
其名取自於屏東基督教醫院創辦人之一、
曾來台行醫 30 年的挪威籍醫師「畢嘉士」
⠀⠀⠀⠀⠀⠀⠀⠀⠀⠀⠀⠀
他 28 歲時,就帶著妻子來台灣行醫
畢嘉士發現台灣的漢生病、肺結核、
小兒麻痹問題嚴重
⠀⠀⠀⠀⠀⠀⠀⠀⠀⠀⠀⠀
他曾親口為漢生病人吸痰,
開刀時抽自己的血給病患,也掏空口袋的錢給病患,
更陸續成立「特別皮膚科診所」、
「肺結核病童療養院」,致力改善台灣的醫療環境
後來,屏東基督教醫院的夥伴
因為邦交踏上馬拉威
⠀⠀⠀⠀⠀⠀⠀⠀⠀⠀⠀⠀
2008 年,台、馬斷交,醫療團撤團
但他們放不下當地五千多名病患,
半年後即自行籌措經費
以非政府組織名義再次回到馬拉威
⠀⠀⠀⠀⠀⠀⠀⠀⠀⠀⠀⠀
希望傳承畢爸爸「為患者奉獻、永不放棄」的信念,2013 畢嘉士基金會正式成立,
這群夥伴選擇留在離家超過一萬公里的異鄉,
繼續照顧五千多位病患、寡婦和小孩
⠀⠀⠀⠀⠀⠀⠀⠀⠀⠀⠀⠀
迄今 12 年來,畢嘉士基金會持續守在馬拉威,
近期更決定發起群眾集資《馬拉威關懷計畫》,
希望能找到更多定期定額的捐款者,
以穩定地提供服務
透過畢嘉士基金會的努力,
世界彼端經常被忽視的角落
漸漸有了改善,也燃起希望 ⠀⠀⠀⠀⠀⠀⠀⠀⠀⠀⠀⠀ ⠀⠀⠀⠀⠀⠀⠀⠀⠀⠀⠀⠀
🌺
今年 11 月 ,畢爸爸過世了
他的離世,媒體並沒有多加報導
但我想,他的熱忱、善良、及付出
都已經深深烙印在許多人心裡,那才是更重要的
畢爸爸曾說:
「金錢當然很重要,可以幫到很多人,
但我們要用影響力與能力去幫助別人,
錢會有用光的時候,但能力跟影響力是永遠的。」 ⠀⠀⠀⠀⠀⠀⠀⠀⠀⠀⠀⠀
畢爸爸和畢嘉士基金會的奉獻
我想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做到的,他們讓我們知道,
愛不分國界,付出更多的時候是代表擁有
⠀⠀⠀⠀⠀⠀⠀⠀⠀⠀⠀⠀
我希望可以將畢爸爸和畢嘉士基金會
的精神傳遞給你們
也希望能以自己的力量為他們做點事情 ⠀⠀⠀⠀⠀⠀⠀⠀⠀⠀⠀⠀
《翻開一張機會牌:
畢嘉士基金會 馬拉威關懷計畫》
即將結束集資
⠀⠀⠀⠀⠀⠀⠀⠀⠀⠀⠀⠀
邀請大家盡一份自己的心力
無論是否微薄,
那都會變成一份力量、數個希望,
傳到更遠的地方。
⠀⠀⠀⠀⠀⠀⠀⠀⠀⠀⠀⠀
集資頁面:https://pse.is/NCHLH
@畢嘉士,一起做好事
⠀⠀⠀⠀⠀⠀⠀⠀⠀⠀⠀⠀
#畢嘉士基金會
#馬拉威關懷計畫 #兔子合作文
屏東基督教醫院皮膚科 在 屏東新聞 PT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就是愛健康 #正妹醫師
屏東基督教醫院皮膚科醫師曾韻儒
來分享蕁麻疹的保健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