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小型水力發電機台灣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小型水力發電機台灣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小型水力發電機台灣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小型水力發電機台灣產品中有3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台灣推動國家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以及相關配套解決方案的腳步,一直在持續執行中..... 大家真的要多多支持,要更有信心! "...... 水力發電分為「慣常」與「抽蓄」兩種類型,慣常水力發電後的尾水會放流到河川下游,抽蓄機組則會把水流在下池,反覆使用。抽蓄水力等同於儲能設施,在離峰時段,耗電將...

  • 小型水力發電機台灣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6 13:25:12
    有 61 人按讚

    台灣推動國家能源轉型、發展再生能源以及相關配套解決方案的腳步,一直在持續執行中..... 大家真的要多多支持,要更有信心!

    "...... 水力發電分為「慣常」與「抽蓄」兩種類型,慣常水力發電後的尾水會放流到河川下游,抽蓄機組則會把水流在下池,反覆使用。抽蓄水力等同於儲能設施,在離峰時段,耗電將水從下池抽到上池,尖峰時再從上池放到下池發電。

    目前台灣的日月潭有大觀二廠、明潭電廠兩座抽蓄水力儲能電廠。相較於慣常水力,抽蓄水力機組較不受乾旱影響,即使2020年水情不佳,慣常水力發電量減少近一半,但抽蓄水力則僅減少1%。2021年第一季,抽蓄水力發電量更比慣常水力高出約2億度。

    水力發電量雖僅佔全台用電約2%,卻擁有快速支援的絕佳優勢,慣常水力機組啟動到滿載約15分鐘,抽蓄水力機組更僅需3~5分鐘,皆遠快於燃氣機組2小時、燃煤機組的6小時。快速起降的抽蓄水力機組,適合搭配未來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儲能設備。

    因應未來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儲能系統有助於緩解間歇性能源併網對電力系統的衝擊,台電也正尋找可建置500MW抽蓄水力的現成水庫。

    此外,台電透露,石門水庫的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估計最快明(2022)年會完成可行性評估,初步規劃是以石門水庫為上池、後池堰為下池,設置約40MW的小型抽蓄水力機組,雖然比較晚起跑,但該案工程相對容易,最快可能2025年前就能設置完成。

    石門水庫的抽蓄水力發電計畫若推動順利,將是1995年明潭電廠抽蓄機組完工30年後,台灣再有新建抽蓄水力儲能設施。....."

    大甲溪一滴水可發六次電 肩負台灣一半水力發電重責大任 ,上游德基水庫將化身大型「儲能電池」 拚2034年啟用 ,讓尖峰用電備援再添生力軍!(06/15/2021 EIC環境資訊中心)

    (記者 孫文臨報導)再生能源占比持續提高,儲能設備成為能源轉型重要配套,對此台電重啟評估多座大型抽蓄水力發電,由「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今(2021)年率先啟動環評。

    該計畫擬於德基水庫、谷關水庫之間打通10.7公里的隧道,並興建最大368MW的抽蓄式水力發電機組,將兩座水庫打造成台灣第三座大型儲能設施,目標於2034年啟用,替未來尖峰用電的「最佳備援投手」再添生力軍。

    大甲溪一滴水發六次電 肩負台灣一半水力發電重責大任

    今年5月高雄興達電廠兩度意外故障,引發513、517全台停電事故,連總統蔡英文都直言「無法接受」。背後原因,除機組跳機、用電超乎預期,今年嚴重乾旱導致水情不佳,也讓「備援投手」水力機組無法全力發電即時支援,台中的德基水庫更是從2月就開始停止發電。

    德基水庫位於大甲溪上游,海拔高度1400公尺,是全國海拔最高的水庫,有效庫容約1.8億立方公尺,是中部最大、台灣第四大的水庫,僅次於曾文水庫、翡翠水庫與石門水庫。

    大甲溪的溪水從南湖大山發源,從最上游的德基水庫開始,經過六次的水力發電利用,最後才匯流到石岡壩供應台中地區的水資源使用,從德基水庫到石岡壩,約50多公里的長度,海拔落差就有1200公尺。

    再生能源占比提高 抽蓄式水力有如充電電池 有助穩定供電

    大甲溪河床陡峻、位能足夠,為水力發電優越條件,日治時期就規畫於此興建天冷電廠(今大甲溪發電廠天輪分廠),目前大甲溪沿線已有德基、青山、谷關、天輪、馬鞍等,共19座慣常水力發電機組,總裝置容量1137MW,約占全台慣常水力裝置容量約2/3,年發電量約26億度,台灣有將近一半的慣常水力發電都來自大甲溪。

    水力發電分為「慣常」與「抽蓄」兩種類型,慣常水力發電後的尾水會放流到河川下游,抽蓄機組則會把水流在下池,反覆使用。抽蓄水力等同於儲能設施,在離峰時段,耗電將水從下池抽到上池,尖峰時再從上池放到下池發電。

    目前台灣的日月潭有大觀二廠、明潭電廠兩座抽蓄水力儲能電廠。相較於慣常水力,抽蓄水力機組較不受乾旱影響,即使2020年水情不佳,慣常水力發電量減少近一半,但抽蓄水力則僅減少1%。2021年第一季,抽蓄水力發電量更比慣常水力高出約2億度。

    水力發電量雖僅佔全台用電約2%,卻擁有快速支援的絕佳優勢,慣常水力機組啟動到滿載約15分鐘,抽蓄水力機組更僅需3~5分鐘,皆遠快於燃氣機組2小時、燃煤機組的6小時。快速起降的抽蓄水力機組,適合搭配未來間歇性再生能源的儲能設備。

    引水隧道長達10.7公里 大甲溪光明計畫施工有難度

    因應台灣能源轉型政策,再生能源佔比持續提高,為配合穩定供電品質與電力系統安全,台電於2016年開始評估利用現有水庫增建抽蓄水力發電機組,包含翡翠水庫、石門水庫、德基水庫、牡丹水庫等都是選項。

    其中由台電管理的德基水庫「大甲溪光明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下稱光明計畫)今年率先完成可行性評估,於4月進入環評程序。

    光明計畫將德基水庫作為上池,谷關水庫(庫容約500萬立方公尺)作為下池,搭配新建一條長約10.7公里的頭水隧道,設置2部豎軸可逆式變頻法蘭西斯機組,總裝置容量最大368MW。兩座水庫間約有450米的高度落差,比明潭電廠與大觀電廠落差更大,頭水隧道也較日月潭的抽蓄機組更長,是大觀二廠引水隧道的五倍以上,施工有其難度。

    依《環評法》規定,越域引水工程將直接進入第二階段環境影響評估,光明計畫總經費約264億,目標於2024年通過環評、2034年6月商轉。

    台電規劃未來將利用白天的光電發電尖峰,抽水約5.5小時,並於夜間的二次尖峰時段放水發電,年發電量估計有4.5億度,抽水電能約需5.9億度。配合此計畫,也需擴充既有輸電線路並更新電塔。

    事實上,光明計畫早在1997年就有過規劃,當年台電考量發電成本效益不彰而作罷。台電解釋,抽蓄水力約需耗1.25度的電抽水才能發1度電,是將離峰電力轉換為尖峰使用,需有效搭配時間電價才會有經濟效益。

    台電尋找現成水庫增建抽蓄水力儲能設施 石門水庫有望2025年完工
    因應未來再生能源占比提高,儲能系統有助於緩解間歇性能源併網對電力系統的衝擊,台電也正尋找可建置500MW抽蓄水力的現成水庫。

    此外,台電透露,石門水庫的抽蓄水力發電計畫估計最快明(2022)年會完成可行性評估,初步規劃是以石門水庫為上池、後池堰為下池,設置約40MW的小型抽蓄水力機組,雖然比較晚起跑,但該案工程相對容易,最快可能2025年前就能設置完成。

    石門水庫的抽蓄水力發電計畫若推動順利,將是1995年明潭電廠抽蓄機組完工30年後,台灣再有新建抽蓄水力儲能設施。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e-info.org.tw/node/231418

  • 小型水力發電機台灣 在 經濟部工業局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07 15:37:21
    有 71 人按讚

    🏆「2020全國循環創新競賽」得獎者出爐!

    為了鼓勵學界投入 #循環經濟 領域🌳
    工業局特別舉辦「✨#全國循環創新競賽✨」
    今年共集結116隊、352名優秀學生團隊競逐
    並於昨天(12/6)在台北車站大廳舉辦精彩決賽!
      
    本次競賽共計18隊進入決賽
    6個競賽主題的獲獎團隊及作品簡介如下:
      
    「🍀永續製程技術」優勝
    為 #明志科技大學化學工程系 團隊的「廢冰箱回收泡棉循環再製技術開發」,其理念為應用化學回收方式轉換,將廢泡棉轉化為原物料循環使用,兼具經濟及實用。
      
    「🍀循環綠色創新」優勝
    為 #高雄大學應用化學系 團隊的「精靈煉水」,其理念為利用水熱反應技術轉化廢水為高價材料,降低環境衝擊,同時符合循環經濟。
      
    「🍀循環工程應用」優勝
    為 #逢甲大學纖維與複合材料學系 團隊的「光致熱/隔熱多孔薄膜與貼合織物」,係以新穎再生水系統為目標,由光炙熱原理建立循環再利用及加速廢水處理效率的製程技術,永續水資源發展。
      
    「🍀循環創意應用」優勝
    為 #中興大學材料學系 團隊的「以回收咖啡渣為基底之柔性人體動能擷取元件與自驅動生理感測及智慧人機介面」,環保電極應用穿戴式元件,符合綠色電子,咖啡渣碳化感測原理具創意性與特殊性。
      
    「🍀循環創意設計」優勝
    為 #龍華科技大學化工與材料工程系 團隊的「鄉下小水溝的小型水力發電機」,應用廢棄腳踏車改造為小型水力發電設備,發電可應用多種需求場址。
      
    「🍀創新商業模式」優勝
    為 #國立台灣大學森林環境暨資源學系 團隊的「uCup循環租借杯平台」,於台大校園推廣可循環使用PP材質環保杯之重複租借模式,實踐共享經濟之概念。
      
    這次大賽結束後
    將媒合 #產學合作
    希望能為優秀人才提供實踐夢想平台
    也為企業創造開疆闢土的將才
    帶動整體產業升級
    邁向下一個循環經濟時代💪
      
    📰經濟部工業局新聞稿:https://bit.ly/3qALKPG

  • 小型水力發電機台灣 在 張美慧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8-21 16:28:30
    有 252 人按讚

    善用水圳 小水力發電創造綠能社區
     
    水力發電,民眾較為熟知的是大型、中型的發電廠,如花蓮木瓜溪流域總共就有八座水力電廠,但水資源發電也有裝置容量20000瓩以下的小水力發電、以及裝置容量小於100瓩的微水力發電,兩者都是利用既有水利設施直接加設發電機、水輪機及馬達等設備發電。
     
    「微水力系統」成本低、建置快,相較傳統大型水力需要上山下地、披荊斬棘、耗時費力收集地形、地質、水文資料及研究評估,微水力能節省大量土木工程費用。
     
    花蓮縣吉安鄉南華村連續四年都有全國高中職、大專小水力發電設計比賽登場,這是由在地的初英山文化產業交流協會、花蓮環保聯盟等團體以社區為出發點,運用在地水圳資源,透過競賽,引入高中職大專學生創意,為微小型發電技術找尋更多的可能性。
     
    今年共有76隊報名參加,經書面審查後22隊進入初賽,分別在北台灣台大水工實驗所、南台灣高雄美濃龍山國小附近水圳,舉行初賽選拔,共選出大專4隊、高中職6隊,在南華村決賽。在地的花蓮東華大學水箭龜隊奪得大專組季軍、花蓮高工花蓮發電廠隊拿到佳作。
     
    計劃推動人鍾寶珠表示,微水力發電或小水力發電,對環境與生態的衝擊最小,建置成本也相對低,因東台灣水資源豐沛,如果能夠善加整合利用,並精進技術,也是相對容易進入農村發展低碳生活的選項。這幾年初英山協會推動發出的電力大約兩天左右可以充飽1200W的蓄電池,供應辦公室各種用電需求,成為名符其實的綠能辦公室。
     
    推動區域特色能源發展也是落實能源轉型的一環,微水力或小水力發電,除了教育功能之外,也期待進入經濟效益模式,除了台電自行研發、社區與民間企業結合發展技術也是可行管道,希望能夠在更多社區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