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客家人祭祖供品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客家人祭祖供品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客家人祭祖供品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客家人祭祖供品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祭祖手繪日記】 ⚠️這篇不是教學,只是一篇日記喔! 上週末是我第一次去祖塔祭拜祖先,一共要準備后土、龍神、祖先三份供品,還要額外準備媽媽的一份,媽媽的部分由大姐下廚料理,而我負責比較簡單的「買現成」,雖然我從小有記憶以來就跟著媽媽拿香拜拜,也拜到這把年紀了,我卻沒有學到任何絲毫「供品要準備什麼...

  • 客家人祭祖供品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7 18:08:00
    有 7,767 人按讚

    【祭祖手繪日記】

    ⚠️這篇不是教學,只是一篇日記喔!

    上週末是我第一次去祖塔祭拜祖先,一共要準備后土、龍神、祖先三份供品,還要額外準備媽媽的一份,媽媽的部分由大姐下廚料理,而我負責比較簡單的「買現成」,雖然我從小有記憶以來就跟著媽媽拿香拜拜,也拜到這把年紀了,我卻沒有學到任何絲毫「供品要準備什麼」這件事,導致我在祭祖前三天就開始緊張,很怕供品買錯、買不夠、買的太多,那幾天裡我的google紀錄全是「客家祭祖供品」、「祭祖要準備什麼」、「祭祖水果」之類的,越是爬文越是緊張,拜這個忌諱、那樣不行拜,光買金銀紙就跑了兩趟,還不確定有沒有買對,可能因為心裏不太踏實,當晚竟然失眠了😂

    隔天我帶著一顆虔誠的心,以及觀摩學習的精神出發去祭祖,看到供桌上擺滿各家的供品後,我心裡鬆了一口氣,原來大家都是以簡單、方便為主,三牲禮的擺放順序、水果的種類與數量也沒有刻意計算,以祭拜完後能吃光,不浪費食物為原則,太好了!我喜歡!不浪費最重要了,果然是客家人啊~哈哈哈😆

    當時偷偷看著供桌,我心裡的小小觀察員很激動:

    「水果禮盒裝著6顆蘋果耶!」
    「哇~有蓮霧耶!」
    「還有香蕉跟葡萄還有草莓!」
    「喔~蛋的種類好多!下次我也要準備蛋!」
    「魚罐頭跟香腸!」
    「不是每家都有準備三牲禮啊~有的是用水果籃代替!」
    「下次我也要傳豆干、草仔粿、紅龜粿來拜啦~」
    「蛋糕也能買長條狀的,還有手作吐司耶!」
    「原來金銀紙拿到指定位置分類,最後會統一焚燒!」

    看過一輪供品後,發現現代人環保不浪費,並沒有網路上爬文看到的那麼多忌諱,我就不再緊張了,敬祖追思,虔誠的心最重要🙏

  • 客家人祭祖供品 在 我是台灣人.台灣是咱的國家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13 14:25:04
    有 47 人按讚

    Jimmy Chen

    每逢清明時節,許多台灣人都會製作「草仔粿」作為掃墓祭祖時的供品,這些都是平埔族人的習俗。

    阮阿嬤世居雲林西螺鎮番社,雲林的住民種族非常複雜,除了號稱來自於泉州的福佬人、漳州的福佬人、漳州詔安的客家人、漳州及潮州的福佬及客家人,還有來自於福建晉江的中東阿拉伯人後裔,更重要的是鄭氏殖民以前,原來居住在雲林當地的原住民族部落就有西螺、二崙、莿桐、林內的西螺社,如今稱斗六市的古稱斗六門與古坑的斗六社 (清殖時期改稱柴里社),連結南投埔里的水沙連社,虎尾、土庫、褒忠的虎尾壠社、斗南、大埤、虎尾的他里務社,崙背、土庫、褒忠、東勢、麥寮、台西、口湖、四湖、水林、元長、北港的貓兒干社、南社,土庫王社,茅干社等。

    其間居住包含在淺山地區,被列為貓而干部落遺址群,包含雲林、彰化一帶的大武郡、貓兒干、西螺、東螺(如今被列為彰化縣)、他里霧、猴悶、斗六、二林、南社、阿突、眉裡、馬芝遴等龐大的原住民村落,這塊區域的族群被統稱為虎尾壠人。西螺與東螺原屬同一區域,被歸為貓霧拺平埔族,其餘雲嘉南區村落則屬洪安雅平埔族。

    那些自稱來自福建的漢人後裔,主要以鍾姓、李姓、張廖三姓家族為主。居住在西螺鎮、二崙鄉、崙背鄉三處。尤其張廖家族,據說源自於清康熙年間 (西元1701年) ,由福建漳州詔安客家人廖朝孔帶領一家五兄弟渡海來台,落腳二崙開墾。歷經百年發展,這支廖姓宗族在雲林當地開枝散葉,百年後散居崙背、二崙、西螺當地25個庄,總計高達一千多戶,成為當地強勢家族。

    阿嬤家族居住的西螺番社居民幾乎全都姓廖,也稱自己是來自於福建韶安的客家人,與祖先來自於廣東饒平客家人的阿公一樣,都早已不會說客家話。

    由於阿嬤說我們的祖先是來自於廣東、福建的客家人,從小我也就認為自己有客家血統。但我最感好奇的是,古代盛極一時的中部大番社,怎麼會沒有半個人認為自己有原住民血統,是當地原住民的後裔。

    直到前些年阿爸過世,我返鄉尋根,請求屘叔讓我打開公媽爐給我查看歷代祖先的牌位,終於從不被西螺當地耆老承認有來自於廣東的父系先祖,及兩位連名字都沒有只寫著番婆二字的母系先祖的家世,確認了自己是徹徹底底被漢化的貓霧拺平埔族後裔,也被稱為虎尾壠人。

    從小因為阿爸經營當地最大的電器行,每天營業到深夜,阿嬤擔心影響我的教育,要我過去給她帶。從小就看著逢年過節阿嬤搓圓仔、炊粿、拜地基主。原本以為小時候看到的這許許多多的習俗,就是客家人的傳統。直到長大後閱歷逐漸累積,加上網路時代資訊取得越來越容易。慢慢才知道,原來阿嬤以為的家世、籍貫,其實跟阿公那邊一樣,都是被殖民政府漢化賜姓的結果;她一輩子以為是客家習俗的傳統,其實都是平埔族祖先遺留下來的習俗。

    而過去很多人以為祖先是來自於中國大陸福建、廣東的所謂客家人、漢人,非但大多不是真的,即使極少數真的,那些人也只不過是台灣先民在七千年前大屯山火山爆發後,北逃遷徙出走後繁衍出來的後代,只是在北方大陸生活困難,不得不再回到當年祖先的故鄉台灣。整個被漢化、客化的中國南方百越民族,身上同樣流著台灣先祖的血液。

  • 客家人祭祖供品 在 見域 Citilen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2-03 15:07:46
    有 64 人按讚

    大家都喜歡聚餐,不過,聚在一起聚到可以破金氏世界紀錄的,台灣大概只有客家人辦得到吧!

    你曾經看過「萬人掃墓破金氏世界紀錄」的新聞嗎?根據資料顯示,全台祭祖人數最多為葉春日公派下,可以一次邀集近萬名海內外子孫齊聚新屋區祖塔祭祖,供品多到得擺在地上,好不熱鬧!然而,近年來這樣的景況可說是越來越少。少子化現象與主流的核心家庭組成已經大幅改變了我們對於家族的想像,然而在當今,仍不時耳聞在重要節日時,有上百、甚至上千人的客家宗族聚集在一塊祭祖,結束祭祀後共同聚餐。

    為什麼客家人這麼愛「群聚」呢?客家宗族的大型聚會除了共同懷念先祖、慎終追遠,還有什麼特別的當代意義呢?

    一起來看看《#貢丸湯》的新刊好文:〈就是愛群聚的客家人:宗族聚會的當代意義〉!

    #敬請協助分享新刊訊息

    去哪買|
    博客來網路書店:https://pse.is/3aatcd
    TAAZE讀冊生活網路書店:https://pse.is/39yjd4
    各地獨立書店:https://pse.is/GM9TG
    全台誠品、金石堂、墊腳石書店
    見域小賣店:新竹市長安街6號(平日13:30-18:00,假日無固定)
    想看電子版?|
    讀冊電子雜誌:https://pse.is/3af5jq
    Readmoo電子雜誌:https://readmoo.com/mag/283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