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地政士飽和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地政士飽和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地政士飽和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地政士飽和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萬的網紅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觀點】產業多元化 汶萊經濟轉型的挑戰 東南亞小國汶萊雖然低調,卻是世上其中一個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小國,與東馬來西亞的沙巴、砂磱越兩邦接壤,曾是區域大國,然後被英國逐步蠶食,領土大減,但總算以英國保護國身份保留了道統傳承,到1984年才完全獨立,至今奉行絕對君主制,蘇丹握有極大權力,是東南亞最後...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大家有回收玻璃的習慣嗎? 「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三色回收箱隨街可見,早在1998年推動廢物回收時,玻璃偏偏卻沒有被列入其中。 雖然自2013年12月起,多個公共屋邨、私人屋苑及政府設施,已設有玻璃樽回收點,但作為龐大廢棄玻璃製造源頭的食肆及酒吧,卻未有觸及。 根據環保署2015年的數據,香...

地政士飽和 在 BusinessFocus | 商業、投資、創科平台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11 10:07:23

立即Follow @businessfocus.io 【新冠肺炎】全球疫情期間都在家看劇?分析師:Netflix首季用戶有望增約30%⠀ .⠀ 新冠病毒疫情爆發至今已擴散至全球多地。多地政府都呼籲民眾防疫期間減少外出、聚集機會,導致許多企業原本規劃的行銷活動受到影響,業績大幅下滑。但近日有分析師指出...

地政士飽和 在 港。故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8 18:32:47

【港故:穿梭垃圾堆 與棄置玻璃樽談戀愛】 大家有回收玻璃的習慣嗎? . 「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三色回收桶隨街可見,早在1998年推動廢物回收時,玻璃偏偏卻沒有被列入其中。 . 雖然自2013年12月起,多個公共屋邨、私人屋苑及政府設施,已設有玻璃樽回收點,但作為龐大廢棄玻璃製造源頭的食肆及酒吧,...

  • 地政士飽和 在 彭博商業周刊 / 中文版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1-09 08:00:01
    有 33 人按讚


    【觀點】產業多元化 汶萊經濟轉型的挑戰

    東南亞小國汶萊雖然低調,卻是世上其中一個石油資源最豐富的小國,與東馬來西亞的沙巴、砂磱越兩邦接壤,曾是區域大國,然後被英國逐步蠶食,領土大減,但總算以英國保護國身份保留了道統傳承,到1984年才完全獨立,至今奉行絕對君主制,蘇丹握有極大權力,是東南亞最後的專制國家。

    汶萊靠石油致富,人口不多,政府大派福利、換取人民慎言的統治手法,使汶萊的政治環境比不少鄰近國家穩定,一度也被看作亂世綠洲。然而近年全球化時代,汶萊也面臨經濟轉型、民主改革的壓力,加上蘇丹的宗教政策越趨保守,既為中國一帶一路提供了切入點,但也埋下了隱憂。

    汶萊近六成GDP都是來自能源相關產業,這更是政府93%的收入來源,就像經濟轉型前的海灣國家卡塔爾、阿聯酋等國一樣。近年國際油價下跌,難免為汶萊經濟帶來嚴峻打擊,加上汶萊的天然資源蘊藏量已逐步見底,預計將於20年內耗盡,而其他產業嚴重滯後,又缺乏明確外援,經濟多元化的壓力逼在眉睫。

    早於十年前的2008年,汶萊政府發表了展望未來願景的《Wawasan Brunei Darussalam 2035》報告,希望透過發展資訊科技、金融、旅遊等產業,逐步減低對能源的依賴。然而事與願違,《Wawasan》並沒有取得任何預期成效,汶萊經濟始終離不開能源:在2014年的能源白皮書,當地政府進一步增加能源相關行業的人手估算,預計2035年將增至五萬,當中更預留了一萬職位予外國人,反映經濟轉型之言,只是紙上談兵。

    經濟產業多元化,有什麼憑藉?

    汶萊地理位置優越,避開了馬六甲海峽,加上境內有15%人口為華人,只要一天有資源,也是中國一帶一路目標之一。但這個國家畢竟太小,對中國的價值更多是區域支點,而不單是能源藏量,當汶萊面對經濟多元化、油價下跌的雙重挑戰,又要竭力維繫既有生活水平,近年經濟發展的傾向,已逐漸有點向中國傾斜。

    現時汶萊最大的單一外國投資項目,就是由中國出資:根據兩國協議,汶萊的Muara Besar島將會進行多項包括煉油廠在內的建設,而來自中國杭州的恆逸集團,負責出資價值約340億美元的設備,而且會在該島2019年正式投入生產後,負責部份日常營運。

    另外,貫徹一帶一路的戰略思維,汶萊的戰略港口,也成了中國的投資目標之一。例如中國與汶萊合資成立的摩拉港有限公司,就接管了當地唯一一個深水港,目標是將汶萊打造成所謂「東盟及東盟東部航運中心」。經升級和重組後,該港口的貨櫃吞吐量已上升了25%,而且仍有增長潛力,因為附近就是自貿區Muara Export Zone,內有15年免企業稅的優惠,預計將會吸引好些外資進駐。要是這個港口連同自貿區的勢頭發展良好,也許會成為汶萊經濟轉型的孵化機,對鄰近經濟未算發達的東馬,可能也是一個挑戰。

    旅遊業也是汶萊經濟多元化的目標工具,政府希望利用生活質素較高的優勢,以生態、醫療旅遊作招徠,希望到了2020年,在來自馬來西亞、印尼的陸路旅客以外,飛抵汶萊的旅客量,也會達到每年45萬,貢獻3%的GDP。

    表面上,汶萊有不少措施相當不利旅遊業發展,例如蘇丹在國內已實施伊斯蘭法,嚴厲禁酒,甚至要求非穆斯林亦要遵守,但實際上,如一些旅行網誌指出,(華人經營的)豬肉店、提供酒類飲品的娛樂場所等,其實仍普遍有酒跡可尋,對此曾到當地訪問的筆者親身經歷,自然能證明。而且伊斯蘭法全面落實的日期一拖再拖,執行也不見嚴厲,可見汶萊並不如外界想像中般保守和封閉,實施伊斯蘭法的形式,暫時也沒有與發展旅遊業的目的相違背。問題是,這種平衡能否在大量外人湧入後,維持水清則無魚的學問,就頗有疑問。

    假如汶萊天然資源耗盡

    不過以上種種機遇,目前都是一廂情願,而且遠水不救近火,汶萊面對的轉型壓力,實在不容樂觀。這個專制國家一如沙特等中東產油國,內部管治、繼位問題、權力鬥爭等,始終是穩定的最大隱憂。在全球化年代,世襲王位、政府要職被王室壟斷、只有少數內閣官員是平民出身的「傳統」,本來就挑戰重重,加上汶萊的失業率連續三年上升,在2017年更超越7%,政權面對的壓力越來越大,民眾要求改革開放的呼聲也開始湧現。只要目前蘇丹在位,局面仍可維持,但到了下一代,大刀闊斧的改革恐怕避無可避,屆時出現的種種不可測性,就不是今天能輕易預見。

    一直以來,汶萊國民都享盡福利,視之為理所當然,但這是不可能永續下去的。例如汶萊政府除了負擔國民的學費,連人才出國留學的費用也一併包辦,可謂求才若渴,可惜始終未與國際接軌,到了近年油價下跌,教育開支就首當其衝成為削減目標。汶萊的醫療福利,也是政府的沈重負擔,當國內醫院沒有合適的技術或設備,政府還會承擔送國民出國治療的開支,馬來西亞自然是主要目的地。

    數月前,汶萊與馬來西亞簽署協議,將部份政府的海外醫療福利開支轉嫁至醫院、旅行社等,反映政府對種種福利政策已感到吃力,只是擔心任何削減都會引起反彈,面對的兩難,令人憂慮。加上汶萊人的生活習慣,屬典型的發達國家類型,膠類製品的消耗極大,位於Sungai Paku的堆填區將於2025年飽和,假如要維持目前生活水平,未來的環保開支,也會大增。

    汶萊目前對華友好,但政府很明白過份重視中國、華人、華商利益,除了可能令境內佔多數的馬來人不滿,也會對強鄰馬來西亞構成一定壓力。

    因此汶萊也是東南亞「對沖外交」能手,與日本、南韓、印度等區內經濟大國保持緊密關係,也活躍伊斯蘭合作組織,汶萊蘇丹也與海灣產油國領袖私下友好,以免過份依賴中國。

    再者,汶萊最大的外交本錢是依靠東盟,當中又有不少國家對中國抱有戒心,而且汶萊的地理位置關鍵,本身其實也是南海主權爭議的參與方之一,難保不會成為美國印太戰略的其中一個支點。對中國而言,汶萊最大的價值是作為新加坡潛在的替代品,而不是嘗試壟斷當地的影響力,只要定位正確,其他一切,自然迎刃而解。――沈旭暉(作者沈旭暉博士為GLOs集團創辦人、耀華國際生活教育管理學院院長、香港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香港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副教授、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高等研究所學人、《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國際關係顧問。研究助理Kelvin Chu對本文亦有貢獻。)
    #汶萊 #南海 #一帶一路 #對沖外交

    本文節選自《彭博商業周刊∕中文版》第157期,如欲查閱全文,歡迎訂閱
    ★★★訂閱聯絡:bbwhk_cir@modernmedia.com.hk(香港)、(+886)02-23612151(台灣)訂閱即送全年iPad∕iPhone版App閱讀權限和一份精美禮品

  • 地政士飽和 在 喵喵狗的鄉民日報 PTT Daily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01-26 09:25:04
    有 83 人按讚


    夜市系推推

    最近觀光議題炒得火熱,因為中國開始限縮中國觀光客來台數量,甚麼飯店倒閉潮的問題,經濟衰退的問題甚麼都講出來了。

    我跟大家講個經驗,三年前我還待在士林觀光發展協會做副會長特助的時候,當時我經手過一個士林夜市去瀋陽的案子,當時案子的總費用是800萬人民幣,團隊抽傭是20%,另外就是規劃跟執行費用。

    這個案子後來在10月上路,瀋陽成中國首個引進台灣“士林夜市”城市
    http://big5.huaxia.com/tslj/rdqy/db/2013/10/3590240.html

    當時之所以可以搞到這個,是因為實際上台灣地區的夜市現在都已經開始走向集團化經營,當然零售個人攤還是為主。

    但是商圈自治協會的成立開始做了店東跟大型連鎖攤販集團的統合。
    因此南北各自非常熱鬧的夜市協會多少都去接了中國邀請的夜市展覽的案子。
    也建立不少案子是想把台灣夜市特色複製到中國去的事,但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最大的理由就是口味落差太大。
    往往剛開始熱鬧個兩三天,後來過沒幾個月就沒有人氣了。
    過不久,發生318,我離開了團隊,我的許多經營夜市的老闆們都去中國發展了,我留下來在台灣做運動,只剩下我白天在凱基的工作。

    但是過了一年後他們也都回來了,主要就是說中國其實市場是已經飽和的,中國有太多商場是當地政績所要炒出來的,很多新城市沒有多少人住,但是為了要做足政績,所以會邀請大量的外國人來開展跟開店,並透過宣傳,希望營造熱鬧繁榮的景象,很多中國各一線城市的人跑到了那些地方觀光遊玩,但是等到玩完了,就都回去,沒有多少人留下來。

    所以就這樣一場辦一場下去。
    後來真正存活的跟台灣合作的商辦市場,如同樣由六合夜市與瀋陽合作的興順夜市,其實也是靠在地的客人才稱得起來。

    我要表達的是,觀光景點本來就不應該是為了觀光而開發的,而是應該要順應地方的需求自然而生,台灣多少為了賺錢還無關中國客人而開闢的觀光夜市沒落,像是輔大跟樹林,不都是如此?

    所以觀光客離開就就倒閉不是甚麼壞現象,因為這種為了觀光而開的店反而會造成反淘汰,因為有太多必須依賴導遊回扣抽傭跟團費折扣來存活,根本不是真正自然觀光地點。

    何況現在有太多伴手禮店跟中客觀光坐落的飯店都是中資自己開的,他們從中國批發自己工廠做成的台灣伴手禮再拿來賣給中國客自己,很多中國遊客自己還不自知。

    這種做法,本來就該重新整頓,而不是讓劣幣逐良幣的情形一直發生下去。

    中國自己創造的商圈活動都撐不起自己遊客來營造成長期的商圈了,台灣又何必那麼多沒有中客就活不下去的觀光商店呢?

  • 地政士飽和 在 王奕凱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1-25 18:18:52
    有 59 人按讚


    最近觀光議題炒得火熱,因為中國開始限縮中國觀光客來台數量,甚麼飯店倒閉潮的問題,經濟衰退的問題甚麼都講出來了。

    我跟大家講個經驗,三年前我還待在士林觀光發展協會做副會長特助的時候,當時我經手過一個士林夜市去瀋陽的案子,當時案子的總費用是800萬人民幣,團隊抽傭是20%,另外就是規劃跟執行費用。

    這個案子後來在10月上路,瀋陽成中國首個引進台灣“士林夜市”城市http://big5.huaxia.com/tslj/rdqy/db/2013/10/3590240.html

    當時之所以可以搞到這個,是因為實際上台灣地區的夜市現在都已經開始走向集團化經營,當然零售個人攤還是為主。

    但是商圈自治協會的成立開始做了店東跟大型連鎖攤販集團的統合。
    因此南北各自非常熱鬧的夜市協會多少都去接了中國邀請的夜市展覽的案子。
    也建立不少案子是想把台灣夜市特色複製到中國去的事,但是失敗的多,成功的少,最大的理由就是口味落差太大。
    往往剛開始熱鬧個兩三天,後來過沒幾個月就沒有人氣了。
    過不久,發生318,我離開了團隊,我的許多經營夜市的老闆們都去中國發展了,我留下來在台灣做運動,只剩下我白天在凱基的工作。

    但是過了一年後他們也都回來了,主要就是說中國其實市場是已經飽和的,中國有太多商場是當地政績所要炒出來的,很多新城市沒有多少人住,但是為了要做足政績,所以會邀請大量的外國人來開展跟開店,並透過宣傳,希望營造熱鬧繁榮的景象,很多中國各一線城市的人跑到了那些地方觀光遊玩,但是等到玩完了,就都回去,沒有多少人留下來。

    所以就這樣一場辦一場下去。
    後來真正存活的跟台灣合作的商辦市場,如同樣由六合夜市與瀋陽合作的興順夜市,其實也是靠在地的客人才稱得起來。

    我要表達的是,觀光景點本來就不應該是為了觀光而開發的,而是應該要順應地方的需求自然而生,台灣多少為了賺錢還無關中國客人而開闢的觀光夜市沒落,像是輔大跟樹林,不都是如此?

    所以觀光客離開就就倒閉不是甚麼壞現象,因為這種為了觀光而開的店反而會造成反淘汰,因為有太多必須依賴導遊回扣抽傭跟團費折扣來存活,根本不是真正自然觀光地點。

    何況現在有太多伴手禮店跟中客觀光坐落的飯店都是中資自己開的,他們從中國批發自己工廠做成的台灣伴手禮再拿來賣給中國客自己,很多中國遊客自己還不自知。

    這種做法,本來就該重新整頓,而不是讓劣幣逐良幣的情形一直發生下去。

    中國自己創造的商圈活動都撐不起自己遊客來營造成長期的商圈了,台灣又何必那麼多沒有中客就活不下去的觀光商店呢?

  • 地政士飽和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7-09-08 18:47:29

    大家有回收玻璃的習慣嗎?

    「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三色回收箱隨街可見,早在1998年推動廢物回收時,玻璃偏偏卻沒有被列入其中。

    雖然自2013年12月起,多個公共屋邨、私人屋苑及政府設施,已設有玻璃樽回收點,但作為龐大廢棄玻璃製造源頭的食肆及酒吧,卻未有觸及。

    根據環保署2015年的數據,香港平均每日棄置367公噸玻璃製品,其中被回收的不足一成,即是每日大約兩架雙層巴士大小的玻璃垃圾,被送去堆填區,政府估計,各個堆填區2020年開始會陸續飽和。

    但在吃力不討好的玻璃樽回收前線,竟然還有一位願意默默付出的女鬥士—黎梅貞(April)。

    「我覺得自己同玻璃有緣分,因著回收玻璃,發現佢有千變萬化的一面。」April由2010年開始參與玻璃回收,到現在與玻璃形影不離,源於她和玻璃之間的「緣分」。由為項目撰寫第一份計劃書,到奔走街頭巷尾收集廢棄玻璃樽,她與團隊從來都是親力親為,風雨不改。

    「同地政署申請喺灣仔擺放玻璃回收桶,呢個係好天真嘅諗法,首先部門唔批准可以放,仲反問我:『乜香港有回收玻璃既政策咩?』」在缺乏政策和回收設施的支持下,April與團隊經常受盡白眼。

    「曾經試過俾工友當垃圾趕走,亦試過有物管,當我哋喺街邊執樽時嚟影相,認為我哋製造太多聲音,喺佢哋眼中我哋係眼中釘。」縱然困難重重,但April都堅持了七年,目前初見成績:「闖咗好多關口,將一啲無可能嘅事情變為可能,對我嚟講係好大嘅成長。」

    今集《港。故》,一齊感受下April的堅毅與無私。

    -------------
    《港。故》:東網電視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