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灣移民國外人數統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灣移民國外人數統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移民國外人數統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移民國外人數統計產品中有2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67的網紅政經八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無國籍的移工小孩 #在疫情之下的黑戶寶寶〕 今年六月底,疫情依舊肆虐的時期,聯合報報導指出淡水某檢疫所收治一對新冠肺炎確診母子,相關人員在造冊登記時才意外發現該五歲孩童並沒有戶籍、國籍,是由失聯移工母親所生的「黑戶寶寶」。 今天要向各位壯士們介紹,那些一出生就沒有國籍,...

台灣移民國外人數統計 在 政經八百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0 21:14:04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無國籍的移工小孩 #在疫情之下的黑戶寶寶〕 今年六月底,疫情依舊肆虐的時期,聯合報報導指出淡水某檢疫所收治一對新冠肺炎確診母子,相關人員在造冊登記時才意外發現該五歲孩童並沒有戶籍、國籍,是由失聯移工母親所生的「黑戶寶寶」。 今天要向各位壯士們介紹,那些一出生就沒有國籍,...

  • 台灣移民國外人數統計 在 政經八百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7-27 22:23:14
    有 5 人按讚

    #政經八百政治標記

    〔#無國籍的移工小孩 #在疫情之下的黑戶寶寶〕

    今年六月底,疫情依舊肆虐的時期,聯合報報導指出淡水某檢疫所收治一對新冠肺炎確診母子,相關人員在造冊登記時才意外發現該五歲孩童並沒有戶籍、國籍,是由失聯移工母親所生的「黑戶寶寶」。

    今天要向各位壯士們介紹,那些一出生就沒有國籍,也沒有身分,成了法律上透明人的孩子-無國籍「黑戶寶寶」。

    ▌非本國籍兒童之身分認定

    非本國籍兒童狀況歸納為四類型:

    第一類:生母為外國人、生父為台灣人,依照國籍法兒童擁有我國國籍

    第二類:生母為外國人、生父為外國人或不詳者,依照國籍法可申請歸化

    第三類:生母、生父均無可考時,只要兒童出生在中華民國領域內,依國籍法可認定為中華民國籍

    第四類:兒童生父不詳,生母遭遣返出境或行蹤不明者,目前只能拿到「居留證」,而第四類就是俗稱的「黑戶寶寶」。

    ▌黑戶寶寶的現況

    據勞動部統計,截至為止,我國外籍移工人數已突破70萬,而年齡在25至44歲的外籍移工占總體之比率近八成。屬青壯年時期,也是生育年齡的移工佔大多數。

    也隨著外籍移工人數持續攀升,失聯的外籍移工人數也不斷增加,截至110年6月底止,仍有5萬1,976人在臺行蹤不明。

    根據移民署統計,從2007年1月到2020年7月之間就增加了941人,雖然已經有622人與生母一同回去母國,但這些孩子,尚未被通報安置社政單位之前,沒有居留證,健保、就學、就醫都成問題。

    更何況是私下生產的黑戶寶寶,這還只是政府能夠掌握到的數據,沒掌握到的無國籍兒少可能更多,例如:透過地下診所接生或是在家中生產,都是沒辦法掌握到的黑數。

    新北市議員劉美芳說:「台灣行蹤不明的外籍移工多達5萬多人,有孩子被安置在社福機構,但有的孩子恐怕淪為親友間的人球,甚至成為黑市人口販運,粗估僅1成孩子取得國籍,台灣法律的瑕疵,對於黑戶寶寶的保障,幾乎是微乎其微。」

    ▌女性移工在台懷孕該何去何從?

    勞動部說明,雇主不可因外籍移工懷孕產子為理由提前解約,並強制外籍勞工出國。勞動部強調懷孕生子是基本人權,也已經取消女性移工入國工作前的妊娠健康檢查,而且她們同樣受到《勞動基準法》與《性別工作平等法》保障,應享有產假與育嬰假等福利。

    但2020年經勞動部調查,竟查不到一件雇主因移工懷孕而不當解僱之案件,也無移工申請產假、回母國待產之案件;懷孕移工曾向勞動部申請延長移工轉換雇主作業期間60日之案件,也僅有3件。

    而移工懷孕後面對雇主不當解雇,雖然可向1955專線申訴,但實務上20案件中,最終結果也都是撤案。

    監察院指出,移工無法申請生育給付,沒有待產處所,也養不起孩子,只好選擇「逃逸」,成為「失聯移工」,生下沒有身分、沒有健保,無法就醫、安置的「黑戶寶寶」。

    甚至就在今年7月,來台擔任家庭看護工已10年的Marites,照顧過4個台灣家庭。即將迎接新生命的她卻因雇主以懷孕為由不當解雇。

    桃園市群眾服務協會創辦人杜光宇說,即便性別平等工作法明定雇主不能以懷孕為由解雇移工,然而實際情況卻是幾乎都遭到解雇,這些移工媽媽必須償還沉重仲介費、扛起家計,語言不通的她們也怕遭受異樣眼光,不敢去醫院求助。

    ▌結語與期盼

    其實,在民國106年時,移民署為保障非本國籍無依兒少在台居留權益,分別在106年1月及6月函頒「在台出生非本國籍兒童少年申請認定為無國籍人一覽表及流程」及「辦理非本國無依兒童少年外僑居留證核發標準作流程」。

    裡面針對無國籍兒童,若生母原屬國政府否認該兒少具有該國國籍,或逾3個月仍無回應,則將由內政部認定為無國籍人,即可辦理收出養及歸化國籍,保障相關權益。

    然而這群移工孩童的醫療、教育等社會福利依然需由社會局以專案形式開案才能保障。

    移民署目前以專案形式,核發「外僑居留證」給予等待尋獲生母的移工孩童,也需要社政單位介入開立個案;以居留證參與健保就醫,至於就學權益也需要各縣市社會局行文至教育局,以寄讀方式讓小孩入學,等待取得正式居留權後再補發畢業證書。

    但時間不等人,因為他們也正在成長,在這些公文傳送與個案造冊所需的冗長時間,將導致這些黑戶寶寶可能延後就學、甚至因此延後就醫,或是根本不在名單上。

    在這些立意良善的法規與政策底下,落實上卻還有著困難。這些移工母親與黑戶寶寶,需要更多友善的工作環境、更完善、快速的社會安全網,才能避免這類事情不斷的發生。

    「許多需要的東西我們可以等待,但孩子不能等。他的骨骼正在形成,血液正在生成,心智正在發展,對孩子我們不能說明天,他的名字是今天。」
    -Gabriela Mistral;智利女詩人,1945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

    #臺灣 #時事 #生活 #新聞 #政治 #政經八百 #知識 #大學生 #科普 #科普政治學 #民主#人口 #生育 #家庭 #東亞 #移工 #外籍移工 #移民 #黑戶 #社會安全網

  • 台灣移民國外人數統計 在 林佳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6-17 09:56:06
    有 370 人按讚

    前幾天記者好友問我「黑工防疫問題」

    農業與建築業還有情色產業大概是黑工最多的族群,防疫上目前沒看到針對這類族群的確切作為,你可以當看不見這五萬多人,但這五萬多人也沒練得「白蓮神功」,自然也絕不是疾病免疫體,而且這些人通常群聚的比台灣人頻繁

    國外疫苗或是國產疫苗如果未來開放緊急授權,安全性無虞,應該想辦法誘使黑工出來施打,當然黑工怕被抓,但政府也沒能力在全球疫情爆發時,通通遣返,那不如制定一個臨時條例,例如半年內不抓無違反刑法的黑工讓他們出來打疫苗,否則這些人一樣是防疫大漏洞

    唷,對了醫療照護產業也是黑工大本營,因為種種原因,許多長照機構都是用黑工在照護,這早是公開的秘密,這類照護黑工目前就處於高風險族群,我就不懂嘴巴每天講人權的政府,為什麼不敢把這類黑工列為優先施打族群

    #裝看不見不代表沒有這些問題

    據移民署統計,截至今年10月為止,全台失聯移工人數約5萬2千人,相較去年同期累計全台失聯移工人數4萬8千人,增加4千多人。

    https://udn.com/news/story/6839/5081188

  • 台灣移民國外人數統計 在 民意論壇:聯合報。世界日報。udn tv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22 09:00:01
    有 39 人按讚

    #名人堂 薛承泰
    台灣人口危機,會有轉機嗎?

    內政部公布去年人口統計後,媒體都在討論,人口負成長會給台灣帶來哪些衝擊?廿餘年前,筆者即針對教改運動主張的「廣設高中大學」提出警告,此後就一直留意人口發展趨勢;去年人口負成長以及十六點五萬的生育量,早已預期。然而,最令我意外的,「自然負成長」來自「生不如死」有八千人,而遷出國外多於遷入台灣的「社會負成長」,居然高達三萬四千人,僅比飛彈危機那年(一九九六)少一千人!

    如果只看人口自然負成長,二○四○年台灣人口總數會比現在少約一百五十萬人,人口規模與公元兩千年相當。換言之,人口總數在這四十年間變化不大,可是老人占比,從二○○○年的百分之八點六,到現在的百分之十六,二○四○年將上升到百分之卅;人口結構改變,才是最大挑戰。且由於壽命會繼續延長,為了減緩老化速度,似乎只能鼓勵生育。

    當然,移民也是辦法。台灣自一九九八年開放通婚以來,婚姻移民為台灣增添至少五十六萬人,此外,也生下五十萬以上「新台灣之子」;沒有他們,台灣早在二○○三年生育數就低於廿萬人了!很不幸,去年遷到國外人口居然達六萬一千人,遷回台灣人口因疫情關係,則是比往年少了一半;令人不解的是,國外疫情不是比較嚴重嗎?何以遷出數還創下近十年新高?

    新冠病毒至今仍不斷延燒,全球感染人數即將突破一億,死亡人數差不多有兩百萬人。去年原以為各國疫苗開打之後,許多專家認為,今年下半年即可恢復往常的活動;可是今年才走過幾天,情況變得更棘手,不僅確診人數屢創新高,各式各樣的變種病毒也接二連三出現了!

    筆者觀察世界衛生組織官網資料,發現以國家總人口為分母的確診率與死亡率(均以百萬人為單位),似乎和緯度與人種有關。例如,亞洲以及熱帶地區國家(多數是落後國家),確診率很少超過一千,死亡率更是在一百以下;相對地,處於北緯卅五至四十五度區間歐美國家,確診率幾乎都是成千上萬,死亡率則是成百上千。

    以美國為例,確診率為百萬分之六萬九千,死亡率為百萬分之一千二百,歐洲幾個大國也不相上下,他們除緯度相近,也同是以「白種人」或稱之為「高加索種人」(Caucasian)為主。筆者好奇,究竟是基因、氣候、社會制度或生活習性使然?

    去年九月「自然」期刊電子版,日本沖繩科大教授帕博研究團隊發現,新冠重症可能與「尼安德塔人」基因有關。確實,東亞國家情況相對好許多,即使日本最近情況惡化,過去一周新增確診,仍是比美國少了許多。

    相形之下,台灣累計確診八百餘人,死亡只有七人,絕大部分民眾猶能維持平常生活,令世人稱羨!從海島位置看,台灣過去是「沼澤瘴癘之鄉」,如今是寶島,可阻絕病毒於境外。至於一些確診個案曾在台灣趴趴走,病毒卻無法傳散開來,除了可歸功於醫療衛生體系的完善,政府的超前布署與民眾的高度警覺;說不定,基因也發揮了抗疫功能。政府不妨也研究一下,才是Taiwan can help!台灣人若有此優勢,那麼,生育率真不該一再破底。(作者為台灣大學教授)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