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台灣水力發電廠數量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灣水力發電廠數量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灣水力發電廠數量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12萬的網紅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
台灣水力發電廠數量 在 APOOZI STUDIO / 布籽生物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8-12 06:28:11
#布籽生物 #九蛙疊像 #🐸 日月潭九蛙位於大竹湖水域 具有測量日月潭水位的功能 - 由於日月潭抽蓄水力發電 因此每天會因為水位落差 露出不同蛙數的有趣現象 - 近期因乾旱導致潭水大降 發電廠順勢派人清除淤泥 讓九隻蛙難得全部露出了 - 潭水抽蓄發電及淤泥狀況 都會影響九蛙露出的數量 - 新聞常以九...
台灣水力發電廠數量 在 文茜的世界周報 Sisy's World News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請訂閱【TVBS 文茜的世界周報】YouTube頻道👉
https://www.youtube.com/c/TVBS%E6%96%87%E8%8C%9C%E7%9A%84%E4%B8%96%E7%95%8C%E5%91%A8%E5%A0%B1TVBSSisysWorldNews?app=desktop
並開啟🔔
把多餘的發電量儲存下來,等到用電網供電不足時再使用,能源儲存產業產業被視為未來能源業的明日之星,目前更以美國,德國和中國推動腳步最為積極!電動車大廠特斯拉就在美國加州,打造全世界最大的儲能電池廠,事實上,早在2017年,澳洲就因為與特斯拉合作,設置了為當時最大的儲能電池廠,而幸運地躲過了當地火力發電廠無預警停擺,險些發生的一場缺電危機。台灣在發生2017年的815大停電後,也曾經對此進行討論有無設置電池儲能廠的必要性。當時,學界有一種看法,是特斯拉這種儲能廠能夠儲存的電量,其實並不足以台灣一場大規模的全國性停電,且它的設計,本身就是為了因應可再生能源,如風能太陽能等間歇性能源可能產生的季節性供電不穩而設計的。只是當全球都在積極建置可再生能源時,可預先儲電的儲電廠或許不失為,剛在今年五月發生缺電危機的台灣,可借鏡的參考。
{內文}
高雄民眾(2021.05.13):「有的亮燈有的沒有亮燈,沒亮燈的就是停電了。」
經濟部次長 曾文生(2021.05.13) : 「當所有最壞的狀況,疊在一起的時候,我們可能真的應付不來。」
不想再有下一次大停電,台灣可以怎麼做?尤其當跳電一小時的代價,以新竹科學園區為例,是動輒數十億台幣起跳的經濟損失呢,一門早從能源產業中萌芽分支,如今正快速發展中的大型儲能技術,或許是穩定送電的一項參考解方,其中南澳州與特斯拉的合作,就是個可借鏡的成功案例。
新聞片段: 「時間回到2016年,當時(南)澳洲發生大停電,且影響戶數之廣,停電原因是暴風雨摧毀電網設施,電網的一大特點,就是彼此相連,只要一處故障,另一處也會立即故障,層疊效果下,導致整個南澳大停電,全州85萬家戶通通無電可用。」
2016年一場肇因於自然災害的全區大停電,讓澳洲大省南澳州四個英國大小的土地面積全數陷入漆黑,地方政府開始思索改善能源設施,碰上正積極切入再生能源產業的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提供合作構想。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 「澳洲非常適合發展太陽能,緯度適中,整個國家其實都能靠太陽能發電,或是混合使用風能 太陽能 熱能及水力發電。」
看好可再生能源發展的馬斯克在2017年12月,替南澳建造出當時為全球最大的鋰電池儲電廠,可提供一百兆瓦電力,來作為當地最大風電廠經常性電力供給不穩的救急系統,而就在竣工後不久的同月底,相隔一千公里外的南澳火力發電廠無預警跳電,當後備電廠都尚未反應時,特斯拉電廠只花了140毫秒便啟動輸電,更在5分鐘內把電網電力補足完美救援,但澳洲總理莫里森不領情,暗諷特斯拉電池的儲電量,對全澳洲來說不過是滄海一粟,他的大而無問之說,卻也遭到澳洲能源專家反駁。
澳洲總理莫里森: 「無論如何 澳洲確實擁有全球最大的鋰電池,但那就好比(科夫斯港)的大香蕉,和巴利納城的大蝦地標一樣 形同擺設。」
澳洲能源市場調度中心總經理 桑福斯: 「特斯拉鋰電池,能對電力系統出現的各種狀況,非常迅速地應對,這其實非常令人鼓舞。」
事實上,類似討論也在台灣出現過,認為如果引進了特斯拉儲電廠,2017全台815大停電或許不會發生,但當時學界已直言,特斯拉電池能補足的電力缺口有限,並非開發用來因應大規模斷電危機,而是來搭配供電不穩定的可再生能源,如會受天氣干擾的太陽能風能作為備援系統,只是當全球都在積極建置可再生能源時,可儲能的發電裝置確實存在討論必要,美國加州也是值得參考的案例。
太平洋煤氣電力公司人員: 「這是全球最大的電池儲電站。」
新聞片段: 「在加州的莫斯碼頭,太平洋煤氣電力正在特斯拉合作建置巨型儲電系統,一旦完工便能協助儲存電力,在太陽能產出低的離峰時間重新配電。」
一樣是與特斯拉合作,供電範圍涵蓋加州中部及北部共1600萬人,美國最大電廠太平洋煤氣電力(PG&E),正在建造一座比起南澳儲電效力達14倍強的超大型儲電廠,除了是應對當地夏季,相應野火發生的電力中斷事件,更多是隨著綠能發電逐年增加,為這種間歇性能源做好儲能準備。
能源專家: 「這種巨型鋰電池,確實是美國面對挑戰時的解答,尤其我們的電力系統正向可再生能源轉型,這是通往未來的鑰匙,這種裝置只會越來越多。」
加州大學新能源實驗室主任Dan Kammen:「全世界許多地方,包括美國加州 德國和中國,都規定每單位的再生能源必須有一定數量加以貯存。」
太平洋煤氣電力公司人員: 「仔細探究一下能源發展計畫,就會知道裝置儲電廠,光在加州就能儲存動輒數萬兆瓦的可再生能源啊。」
從難以普及到漸成風潮,電池儲能廠之所以越來越炙手可熱,在於鋰電池成本逐年下降,過去十年價格由每千瓦近一千美元,滑落到一百美元出頭,大幅降低的投資成本,自然成為有利未來發展的助攻背景,而有缺電疑慮的台灣準備好了嗎?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YVC_zTB8tDM
台灣水力發電廠數量 在 蘇治芬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們的電力出了什麼問題-終章篇
《 現今台灣電力系統的各項問題,相關部會應該有所改革 》
前二天我在臉書貼文討論台電513大停電,雖然有媒體報導台電內部的檢討報告。但在正式報告未出爐,還是要語重心長的呼籲台電,要全面檢討,檢討到位。絕不能拿包商墊底,該負責的單位還是要負責的。電力也不是台電公司說了算,主責單位也不僅台電公司。期待全方位的檢討報告,也更期待台電公司能承擔與面對,相信百年老招牌的台電底子是夠硬的。
1.地方政府把火力發電廠當作自己的政治籌碼,阻礙煤轉氣機組的汰換,同時也使發電效率降低及機組使用年限大幅延後。如斷然停止燃煤的發電,也不轉氣,勢必會影響發電量。地方的阻礙,經濟部與台電應該硬起來將政策說清楚,台中市政府不應該面子裡子都要,中央與地方有衝突,涉及到國安層級或影響全國權益時,中央該如何處理或有任何機制化解這些衝突。(主責單位:行政院)
2.陸域風機因為最初選址問題(以雲林縣政府來說,當初同意的選址位置實為錯誤),導致爭議不斷,同時也會影響推動風力發電建置的進程。(主責單位:能源局、地方政府)
3.公民電廠、合作社不被政府重視和鼓勵。(主責單位:國發會、能源局)
4.從「防災型微電網」到社區微電網。現在的微電網是針對經常性災害導致斷電形成孤島的地區,結合當地政府與學校等防災避難處所,打造在沒有外來電源時也能自主運轉的電網。從這次停電的經驗,微電網應結合公民合作社理念、儲能設施讓社區的能源更具自主性,藏電於社區,減少不斷電的風險。(主責單位:能源局、台電公司、國發會)
5.台電相關電廠歲修的排程和管理,為何台電搞不定自己的台電和包商,是台電調度的專業人才和現場管理累了嗎?(主責單位:台電公司)
6.如何因應極端氣候,如長期缺水乾旱,導致水力發電的短缺;炎熱高溫的天氣亦會增加電力的使用。發電的短缺加上用電的增加,正負間的差距,則會增加電力調配的困難度。(主責單位:台電公司、水利署)
7.政府對地熱發電的開發不夠重視,導致台灣對地熱開發的進度大幅落後鄰近國家。(主責單位:國發會、經濟部、能源局、台電公司、中油公司、地調所)
8.有循序漸進而穩健的能源政策嗎?能源局具有足夠的權限和能量主導能源政策嗎?能源局管得動台電嗎?舉例來說,地熱發電涉及台電公司及中油公司,若能在投入地熱開發前能夠有齊全的探勘資料,增加對地熱資源的掌握,也會增加民間開發的意願。但目前這些地熱條件都是空白的,使得地熱開發在政策上缺席,更甚者台東、花蓮的地熱開發是以1970年代的評估做為地熱開發潛能的依據。(主責單位:行政院、經濟部)
9.饋線不足,現在排隊的案場約有1100件,裝置容量400MW。但實際上還有更多數量是卡在饋線不足而無法申請的潛在數量,台電及能源局要如何加速饋線的佈建速度?(主責單位:能源局、台電公司)
10.根據台電的資料,在2021年台電準備的儲能是49MW,預計2025年儲能達到590MW。但2025年的綠能裝置容量預計有25GW,依照比例,儲能應要有1GW較保險,然台電僅有準備0.59GW,顯見儲能政策是需要大大檢討。(主責單位:台電公司)
#終章篇
#治芬一直都在
#治芬心存感激
台灣水力發電廠數量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兩次跳電凸顯氣候變遷加劇影響電力系統(05/20/2021 自由時報)
文:林法正/國立中央大學電機系講座教授兼資訊電機學院院長
這兩週接連的跳電事件引起民眾對於國內能源現況的擔憂,但不論是人為疏失的513跳電,抑或是用電突增卻有大量歲修機組無法支援造成的517跳電,都凸顯出台電公司在尖峰負載的預估、機組歲修的排程、以及其他可快速調度機組的安排上,都小看了氣候變遷的劇烈影響,以至於預估失準、排程不符需求、備轉機組難以發揮救援功能,而對供電穩定帶來巨大挑戰。
高溫及疫情用電負載預測失準
因為氣候變遷造與疫情爆發造成負載劇升,且水情不佳使水力發電無法到位,加上共有近4.57GW裝置容量的機組正在大修無法發電,以致於5月13日及17日因發電機組跳脫之實施緊急分區輪流供電。
氣候變遷加劇,今年還沒進入暑假就已連日高溫且久旱不雨,讓家戶用電高峰比往年更早出現;這幾天又因疫情爆發,許多人改以在家活動或辦公,使得疫情升溫後的第一個上班日就出現用電量暴增的情形。往年通常要到七月份才會出現的用電高峰,今年卻在五月中就出現,5月19日更來到今年五月最高,尖峰用電量高達37.57GW,擠進歷年尖峰用電量的第三名(見下表),甚至比去年五月尖峰負載高約3.78GW,負載劇升11.1%。
昨天網路上有人說住商用電比例小,其空調用電上升對整體用電量影響不大,據此反駁因天熱和疫情升溫造成住商用電劇升的是實。實在不忍說,這些或許本身都是對瞬時尖峰負載和電力調度毫無概念的人,卻愛逾越專業發言誤導大眾,令人無奈。雖然工業用電量占比最大,但頂多隨著景氣好壞而有波動,比較少像住商用電一樣在短期、單日內出現劇烈波動,所以在台電要做用電負載預估時,住商用電反而是變化較大、容易造成預估落差的。台電通常會根據歷年同期用電情形來做當期用電量預估,這次之所以預估失準,最大的原因就是今年五月份的用電需求跟往年完全不同,因高溫和疫情導致住商用電突然爆增的影響確實不能被忽略。
用電高峰突然提前與大量機組歲修時間重疊
而這兩次跳電主要原因都是當天的用電負載比原本台電預估的高出太多,影響電力調度上的判斷準度,才會一時之間無法快速因應。這裡說的因應,包含即時備轉容量抓的裕度,還有安排機組歲修及上線的時程。
517的狀況很明顯,原本沒有預估五月中會有超大用電需求,所以安排了很多機組休息做定期檢修,預計在往年高峰來臨前(七月份)完成並重新上線幫忙發電,但五月中突然用電飆升,再加上興達電廠1號機下午故障跳機,雖然只有0.5GW,但因正在大修的機組數量太多根本來不及臨時接回來發電。這樣歲修中無法支援的機組發電量高達4.57GW,若全部歸隊根本不會有跳電疑慮。
不過,用電量突然升高不代表我們因缺電而停電,而是代表台電的用電預測會出現落差,即時備轉容量抓得太接近,使得當日各個機組在調度上之裕度留太小了。這並不是要檢討台電判斷失準,而正是在提醒台電,近年來隨著氣候變遷影響程度加劇,應該盡早將氣候變遷相關因素納入評估當中。
乾旱使抽蓄水力發電能力大受限制
除了氣候變遷的高溫影響用電量之外,台電說明這兩次還因抽蓄水力受水情影響而無法即時救援。為什麼呢?因為抽蓄水力接上電網併聯的速度是前面說的各種發電形式當中最快的,緊急時5分鐘內就可以併聯,是最可靠的備援戰力。
然而,今年剛好適逢百年大旱,台灣已經很久沒有颱風、梅雨造訪,許多水庫已見底,甚至台中地區目前還在限水中。面對這樣嚴酷的水情,抽蓄水力發電當然也會受到限制,蓄水池水位會直接影響抽蓄水力發電。目前抽蓄水力的明潭發電廠六部機組,是以日月潭為上池、明潭水庫為下池,池間位能差帶動發電機發電,反轉則可將下池水抽回上池蓄存,水位若低於732公尺將無法進行抽蓄發電。
由以上幾點可知,高溫影響用電量而干擾預估準確度,間接導致機組歲修時程和用電高峰時間意外重疊,同時又有乾旱影響水情使水力發電救援受限,這些都可歸因於氣候變遷的影響,若台電及早具備相關概念就能預為因應。
顯然,台電對於氣候變遷的應變能力還相當薄弱,須要盡早將氣候變遷的影響納入其電力調度上作全面性的評估,才是這兩次事件之後最應受到重視的改善之一。
另一方面,建議台電各種備轉輔助服務(調頻、及時與補充)應儘量擴大量能以備不時之需,利用輔助服務因應電力系統故障(發電機組跳脫、輸電線路故障)與再生能源間歇性,以容量市場支撐氣候變遷與未來綠電高占比對台電系統帶來的挑戰。
完整內容請見:
https://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5399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