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台大學雜費系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台大學雜費系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台大學雜費系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台大學雜費系統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994的網紅法學博士石人仁,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政策諮詢報導 衛福部於2017年起全力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如今政策執行已屆滿四年,為了回顧攸關國民健康的重大計畫,本智庫於八月二十五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馮燕、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鄭雅惠、台中市前副市長林依瑩,就不同面向提供各自...

  • 台大學雜費系統 在 法學博士石人仁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02 09:10:03
    有 1 人按讚

    政策諮詢報導

    衛福部於2017年起全力推動「長期照顧十年計畫2.0」,如今政策執行已屆滿四年,為了回顧攸關國民健康的重大計畫,本智庫於八月二十五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台大社會工作學系教授馮燕、台灣國際勞工協會研究員吳靜如、台北市產業總工會理事長鄭雅惠、台中市前副市長林依瑩,就不同面向提供各自的見解與分析。

    開場與會者就以自身使用長照服務的經驗,指出目前長照申請流程相當複雜,不易於民眾申請使用;根據被照顧者不同的情況,可服務的機構分為A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B級單位(複合型服務中心)、C級單位(巷弄長照站);除了三級單位之外,在長照系統中還有個管師、照服員、復健師等不同的角色負責不同的長照服務。這樣的分級結構,對一般家庭來說相當複雜;因此,當有長照需求時,每一個家庭都需要耗費相當大的心力,去洽詢長照資源,並等候評估入戶,大多數的家庭都無法負擔這樣的成本。

    談及整體長照執行情況,中央補助長照經費雖逐年增加,然而實際執行情況不甚理想。舉例來說,106年與107年執行率僅達五成左右,其中智慧健康發展計畫只有不到三成,108年為了拉高執行率,放寬補助條件致使執行率提高達92%,但缺乏稽核管控的政策補助,造成不少專家學者對於品質的疑慮。另一方面,中央為了補足長照經費缺口,設立長照服務發展基金,並訂立額度目標,預計逐年成長至115年可編達736.48億。許多專家學者批評,今年僅預算400億的計畫,目標五年後要成長將近一倍的預算,迄今卻沒有穩定的財源,很難想像未來的長照計畫要如何實現。

    根據研究統計,實際上在台灣照顧服務提供者,多數優先考量為家屬(61.2%)42萬人,再來是外籍移工(28.5%)20萬人、機構照顧(4.9%)3.4萬人、居家照顧服務(5.4%)。回到照顧現場,當家庭有照顧需求時,大多數人第一首選是從移工找起。此外,家庭照護類移工一方面不受勞基法管轄,同時也被長照政策體系排除在外,延伸出不少照護問題。
    整體而言,台灣老年人口已達14.9%已屬於高齡化社會,每年家庭看護需求量都處於直線上升的狀態。若目前長照政策思維,都維持在將「長照服務視為商品」的話,恐怕只會創造出更廉價的服務品質,造成更惡劣的勞動條件。

    長照2.0為實現在地老化,發展了龐大的照顧體系,但執行情形卻遭一線工作者批評不符實際需求,為了解長照政策執行情況,本智庫於九月八日召開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婦女新知秘書長周于萱、老人福利推動聯盟副主任謝雅涵、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副主任張筱嬋,各自針對長照政策不同執行面做分析。

    開場與會者先剖析目前照顧服務的家庭困境,根據研究統計,台灣1153萬就業人口中,粗估有231萬人受照顧責任影響,因「照顧」離職約有13.3萬人。這些人所要面對的不僅是家庭的照顧需求,還有離開職場所需承擔的後果;因此長照計畫的核心應以「照顧不離職」為目的,減緩這些人的照顧負擔。但事實上,目前政策限制僅能提供22小時居家服務,這對有需求的家庭來說遠遠不足。
    另有與會者指出,目前所謂A級單位(社區整合型服務中心)發展未能符合初期的社區整合服務理念。有民眾不斷反映A級單位人員素質參差不齊,甚至有許多A級單位的個案管理人員,連目前長照計畫能為個案提供什麼樣的服務都不甚清楚。此外,目前支付制度為單項服務支付,當家庭需要洗澡服務,就申請洗澡服務;需要交通接送服務,就申請交通接送服務;服務提供相當片段且缺乏完整性,不力於支持照顧者長期照顧需求與生活安排喘息,建議考量開發包裹式照顧服務,以因應照顧者需求與區域資源不足的問題。


    最後提及長照服務員的問題,為了快速擴張人員帳面數字,目前在長照2.0的政策規劃底下,訓練時數僅需90小時,進入門檻相對低。即使如此,大多數人接受完訓練後,也未必都會投入長照產業服務,原因在於相同的工作內容,在醫院從事看護工作,或是自行出來接案當居家服務員,其薪資水準都優於待在政府的長照體系裏面。因此與會者建議政府考量政策時,不應僅考慮如何解決家庭長照服務的需求,也應更全面的思考這些家庭照顧者的培訓問題,以及後續就業支持問題。


    台灣長照目前的問題,並不僅止於供給面不足而已,而是有更多的問題在於長照供給者缺乏支持體系。以目前台灣家庭照顧者的樣貌統計,平均照顧時間高達9.9年,每天照顧時間更是高達13.6小時。這些人不僅面臨家庭照顧壓力,同時還要面臨受到照顧責任影響,因而減少工時的壓力,此情況在台灣1153萬就業人口當中,粗估就佔231萬人。若政府沒有提供健全的政策環境,並給予民眾有充分的選擇權,減少被迫成為照顧者的壓力,家庭照顧者的失能與崩壞,將會是另一個嚴重的社會問題。

    少子化社會來臨伴隨著高教冰河期,甚至連國立大學碩博士都出現招生掛零的情況,為了解高教產業實際情況,本智庫於九月十五日分別政策諮詢會議,會中邀請南華大學應用社會學系副教授、台灣高等教育產業工會組織部主任林柏儀、全國私校工會理事長,就不同高教產業面向提供現況與見解。


    一開始與會者先談及整個大學發展歷史,至今已有九百多年,早期中世界的大學主要組成,是由一群學生對學術有興趣,找學術上有成就的老師教學,抑或是學者們對於傳授知識有興趣,找來一群學生來上課。無論何種方式都以學習為主體,直到美國地方州政府捐地給大學,要求成立理工學院,以此開始定調大學要為社會服務。後來台灣政府治理開始實施新管理主義,提供許多績效獎金補助,讓各個大學在指定的績效成績上做競爭,以至於學校為維護自身補助利益,各校之間不再合作。與此同時,私校在評鑑績效的壓力之下,為了追求補助與成績,會高薪聘請教育部門神(曾任職教育部高階主管的教授)協助學校評鑑。種種為應付評鑑績效的作法,衍生出許多高教問題。


    另有與會者沉痛指出「政府喜歡把高教困境,歸類在少子化問題;這做法其實很危險,因為少子化是結果。不可能叫國民現在多生小孩來解決此事;執政當局不能把社會問題推給自然現象,然後雙手一攤表示束手無策」與會者指出高教私有化才是高教困境的背景根源,包含政府挹注教育資源不足,以及為節省成本縱容私人倚靠學費辦學,還有放任學校不計手段節省成本。各種私有化節省成本的手段,衍生出教學品質參差不齊、過高生師比等問題,嚴重影響本國高教品質。

    與會者以自身私校多年經驗表示,我國私校高達三百多所,每年需照顧110萬名學生。政府干預私校相當密切,包含管制招生數量、教學品質、學雜費等等,但同時分配給予私校學生的資源卻相當稀少。整個教育資源在計劃經濟下分配相當不均。私校之所以今天會有經營上問題,在於與公校在招生市場上有著不公平的競爭,為了維持財務平衡,只能針對學生不斷減少教育支出,包含零學分服務學習、減少開課、大班教學、凍結師資等;針對老師則是不發年終獎金、扣減研究費、增加授課時數等。如此樽節支出,才能夠勉強持續辦學。

    總結台灣高教問題,在於台灣大學數量太多,整體對教育的投資相當不足;以台灣為例,七間國立頂尖大學的預算加起來,幾乎僅等於中國二線城市武漢大學一年的預算經費。除此之外,政府隨著經濟成長,稅收逐漸增加,也因為少子化因素,學生數量減少,所以每一位學生能分配到的教育資源理應增加。因此政府應該要調整高教政策,從私有化思維轉向公共化的政策方針,才能夠解決現今少子化的高教困境。

  • 台大學雜費系統 在 阿扁們俱樂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6-11-13 00:38:31
    有 18 人按讚


    作曲:王明哲 /作詞:路寒袖 /鳳飛飛演唱
    【陳唐山回憶錄:黑名單與外交部長】
    『第二章 第二個二十九年』
    一九六四年我搭乘CAT飛東京航班,展開了我的留學生涯。
    目睹二二八事件和成長過程的總總經驗,讓我感受到外來統治者對台灣人的歧視。我和同年代許多大學畢業生一樣,自覺留在台灣有志難伸,所以在一九六四年申請到美國大學的獎學金,開始了我的留學生涯。
    當時出國留學不像現在這麼方便,必須通過層層關卡,除了托福成績達到標準才能申請簽證外,甚至連砂眼也要檢查;最麻煩的是必須找到保證人,因為保證人必須擔保出國留學的人思想純正、家世清白,所以很多人都不願意為人做保。另外生意人也不能當保證人,所以只能找公教人員,最後我央請台大機械系的翁通楹教授協助,獲得他的保證後,終於通過申請。
    我有獎學金,不必擔心學雜費問題,當時我是CAT職員,搭機享有優惠票價。但是前往一個遙遠的陌生國度,總要準備些經費,以備不時之需,於是透過好友邱義昌向台大畜牧系的楊清白教授借了三百美元,便隻身赴美。
    班機過境日本時,剛好遇到東京奧運會,當時日本經歷戰後十九年的復甦,並在池田勇人首相推動的「國民所得倍增計畫」下,整個日本呈現欣欣向榮的景象,我在繁華的東京買了一件大衣和一台照相機,總共花掉一百五十美元。到了美國,口袋裡也只剩一百五十元,就這樣我展開了留學生涯。
    踏入美國不久,常聽聞有些台灣留學生將中華民國護照燒毀或丟棄,以表示對國民黨專制獨裁的厭惡,這種做法對我產生很大的衝擊。當時的台灣是一個封閉社會,資訊不像現在這麼發達,沒有出國還真無法體驗什麼是「自由的滋味」。就像我的同窗羅福全,他服完兵役後先到日本留學,一到日本呼吸自由的空氣後,驚覺民主自由竟如此美好。這種劇烈的心理轉折,活在現代社會的年輕人恐怕很難體會,但卻是我們那一代留學生的共同記憶。
    身處言論和出版自由的新大陸,我有了進一步了解台灣的機會,我在美國的圖書館看到許多台灣相關檔案,這些資料在島內是無法碰觸的禁地。到了美國終於大開眼界,不再自甘於象牙塔內的學生生活,我開始思索如何為台灣略盡棉薄之力,讓自己的故鄉也能同享民主自由。當時有這種想法的人不在少數,像陳隆志、張燦鍙等人,有人直接投入政治運動,有人透過學術力量發聲,從海外對國民黨政權施加壓力。
    剛到美國的時候,人生地不熟,難免感到孤單。不過,人與人的緣分就是如此奇妙。一九六四年走進奧克拉荷馬大學(The University of Oklahoma)諾曼(Norman)校區第一天,就在校園碰到關仔嶺會議的發起人陳榮成,我欣喜若狂,立刻決定搬去與他同住。陳榮成是嘉義朴子人,嘉義中學小我一屆。一九六〇年我在澎湖當兵錯過了六月十九日的關仔嶺會議,想不到我們竟然在美國重逢,而且還是同校。
    當時陳榮成正在翻譯前美國駐台副領事喬治‧柯爾(George H. Kerr)所著《被出賣的台灣》(Formosa Betrayed)這本書。我們經常一起討論翻譯內容。我在美國讀到這本書,十分訝異竟然有美國人如此詳盡的記錄台灣歷史,透過這本書,我看到許多國民黨政權刻意隱瞞的真相,受到很大衝擊。
    當時,陳榮成還拿出在東京出版的《台灣青年》這本日文雜誌與我分享,內容有許多鼓吹台灣獨立的想法。在那個嚇破膽的年代,聽說很多留學生看到《台灣青年》不敢直接用手去拿,而是用筷子去夾,因為國民黨情治人員與外圍組織無遠弗屆,遍佈海內外,隨時刺探著留學生的一舉一動,他們深怕用手去拿會留下指紋,一旦遭到舉發,除影響自己的返鄉和就業外,就連親戚朋友都會受到株連。當時海外留學生的惶恐程度,可見一斑。
    《台灣青年》是當時在東京的王育德、黃昭堂、許世楷、羅福全共同籌辦的雜誌,從日本寄到美國各地,這是全球獨盟成立前的刊物,對我有重要的啟蒙意義。因為出國前我常思考台灣未來走向這些問題,但在國民黨的圍堵與控制下,島內很難出現系統性的論述,到了海外看到這些理念形諸文字,印證自己的思考方向與這些台獨運動者不謀而合,進而確信獨立才是台灣未來的自然歸趨。
    如今回想起在奧克拉荷馬大學的陋室中,一燈如豆,翻閱著《台灣青年》的場景,猶歷歷在目。
    為追求台灣住民享有自由民主的生活,台灣必先獨立,這是當時台灣知識份子共有的信念。在這種信念下,我開始著手邀集奧克拉荷馬大學的台灣留學生成立台灣同學會,除了聯繫感情,同時宣揚台灣人所共同追求的理想。我們的會員其實只有二十人左右,但我被選為會長後,開始遭受奧大中國同學會的攻擊,以及休斯頓(Houston)中華民國領事館的威脅恐嚇。
    既然已被國民黨政府盯上,也就沒有害怕與否的問題,我進一步放膽去參加各種讀書會和串連台灣同鄉會。當時諾曼校區來自台灣的留學生已組成親國民黨政權的中國同學會,以外省人居多;我和陳榮成另組台灣同學會,當然引來側目,我是會長,自然成為首要目標。
    二年後的一九六六年,因護照到期,我便把護照寄往休斯頓領事館辦理延期加簽,那時國民黨統治當局已認定我是台獨份子,並將我列為黑名單,所以直接沒收我的護照。走到這步,已無退路,我只能繼續向前。
    護照被沒收後,我變成無國籍的人,因為還要繼續完成學業,內人與小孩也剛到美國團聚,不能讓他們成為失根的浮萍。當時有人建議我去申請美國的永久居留證(Permanent Residence),我想除此之外也別無他途,只好姑且一試。在沒有律師和他人幫助下,填完表格就去申請,沒想到很快就拿到美國永久居留證。
    當時我的想法很單純,台灣人在海外談自己家鄉的文化歷史與國家的未來是天經地義的事,政府卻認為這就是台獨、不法份子。我的人生就像台語說的「潦落去」一樣,從護照被沒收那一刻起,就註定走上反對運動這條不歸路。後來擔任世界台灣同鄉會和台灣人公共事務會(FAPA)會長,不但自己回不了台灣,就連家人也無法赴美。
    註一:為喚起台灣人的自主意識,戰後流亡日本的知識分子,仿襲林獻堂、蔡惠如等人於一九二〇年在東京發行的《台灣青年》,創辦同名期刊,做為海外留學生的啟蒙刊物。

  • 台大學雜費系統 在 IC 之音 FM97.5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5-03-04 18:06:52
    有 12 人按讚


    IC新聞
    一/烏克蘭一礦區爆炸,已知逾30人死
    二/義大利憂IS恐怖份子透過難民潮混入西西里
    三/高通宣布將推下世代生物3D指紋技術
    四/阿里巴巴宣布在美設立雲端運算中心
    五/交大宣布科法院升格,成立國際半導體學院
    六/竹縣市往竹科交通有解!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達共識

    一/烏克蘭一礦區爆炸,已知逾30死

    外電最新消息指出,烏克蘭叛軍當局今天表示,烏克蘭東部分離主義分子據點頓內茨一處礦區爆炸,已知有超過30人喪命。

    二/義大利憂IS恐怖份子透過難民潮混入西西里

    根據義大利新聞社報導,今天有近千名難民搭船抵達西西里島各港口,其中一艘商船並已打撈起10具難民屍體。

    報導指出,大量非法移民從北非出發,渡過地中海抵達南歐,龐大的難民數量並已造成歐洲沈重負擔,而且引發安全疑慮。尤其正當伊斯蘭國勢力蔓延到北非境內時,義大利憂心恐怖分子可能也混入難民潮中。

    三/高通宣布將推下世代生物3D指紋技術

    美國高通在西班牙巴塞隆納世界行動通訊大會上,發表搭配新一代Snapdragon處理器的支援行動裝置即時認知運算首款平台Zeroth平台,並宣布將推出下世代生物辨識解決方案Snapdragon Sense ID 3D指紋技術。

    高通技術公司表示,Snapdragon Sense ID 3D指紋技術是行動業界首款運用超音波技術的完整3D指紋驗證解決方案,具備政府等級的生物辨識功能,相較傳統電容觸控指紋技術,能提升驗證、易用性與整合能力。

    四/阿里巴巴宣布在美設立雲端運算中心

    路透社報導指出,美國雲端市場目前競爭激烈,由亞馬遜、微軟和谷歌引領風騷,阿里巴巴宣布在美國矽谷設立雲端運算中心,更凸顯走向國際化的雄心。

    阿里巴巴國際雲端業務副總裁Ethan Yu表示,阿里旗下的阿里雲計劃,初期讓這座雲端運算中心服務在美國有業務的大陸零售、網路和遊戲等企業,隨後將鎖定尋求在美國與大陸都占有一席之地的美國企業。

    阿里巴巴目前在杭州、青島、北京、深圳和香港都有雲端運算中心,旗下阿里雲在大陸市占率約23%,面對中國電信、微軟和亞馬遜等業者競爭。

    五/交大宣布科法院升格,成立國際半導體學院

    交大引領國際化發展,在校長吳妍華推動下,宣布正式成立科技法律學院,期許以國際化、實證化、整合化三大理念,引領台灣法學教育成為法學研究領導者。此外,為搶收國際菁英人才,交大也宣布成立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成為國內首創由企業贊助學費及獎學金,吸引國際優秀人才來台攻讀半導體相關碩、博士學位,進而留在台灣為半導體產業聘用的育才計畫。

    交大校長吳妍華指出,為培育台灣半導體業國際人才,交大成立國際間唯一一家國際半導體產業學院,預計今年9月開始,向國際招募優秀人才,並延攬重量級大師包括美國加州柏克萊大學胡正明、UCLA王康隆、劉文泰;日本東工大岩井洋、東北大學大見忠弘等美日半導體領域大師授課。

    為因應半導體產業下世代發展趨勢,該學院將設立「精密機械與半導體設備組」、「異質材料整合與微系統組」與「固態電子元件及材料組」三組,以培育「國際化」及「產業化」頂尖人才。預計每年招收60名碩士生和20名博士生,分別進入企業實習、從事先進課題研究,獲選的碩博士生,將可享有免學雜費和每個月獎助學金的揖注。

    此外,由交大科法學院院長劉尚志2000年成立的科法所,也從2月1號起升格為法學院。交大科法學院老師林志潔
    指出,未來將以國際化、實證化和整合化理念,引領臺灣法學教育未來發展。在全國大專院校面臨招生不足、裁撤系所之際,交大科法以近百分之十的低錄取率,成為全國法律學子最想就讀、卻也競爭最為激烈的法律研究所!許多同學捨棄報考或就讀台大法研所,選擇在教學理念與訓練上都更具優勢的交大科法就讀。

    課程將以學生為核心,獨創紮實的國內外法律實習課程則包括:國內法院、地檢署、智財法院、重金專庭、經濟部經貿談判代表辦公室、法律NGO等單位實習,以及新加坡智慧財產學院、新加坡仲裁中心實習等課程,為學生量身打造適合的學習和就業核心能力養成環境。該院畢業生平均每名至少獲三個工作機會。

    六/竹縣市往竹科交通有解!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達共識

    新竹縣市政府、竹科管理局及同業公會首長,今(4)天首度召開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首長會議,並達成多項共識,包括共同改善大新竹交通網路、治安和災害聯防,舉辦大新竹馬拉松等,希望整合多方資源,更有效率的解決新竹生活圈各種疑難雜症。

    大新竹跨域合作平台4號舉行首長會議,討論主題聚焦新竹縣市與竹科的交通問題。縣市政府與科管局決定,組成專案小組,向中央申請補助,以分年分期的方式,執行高鐵橋下延伸竹科道路第三期工程,分流竹東往竹科的車輛,最快106年動工。同時,三方也將盤點縣市及竹科現有公車路線,共同規劃大新竹公車路網,避免資源浪費。市長林智堅說:「在我們還沒做捷運之前,我們先把公車的網絡密集而且班次提升,增加他的搭乘意願,我們也期待透過縣政府和科管局合作,共同整合資源,就可以減少資源浪費。」

    另外,因應竹北往來竹科的交通需求增加,縣市政府也會共同向交通部爭取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的補助,興建跨越頭前溪的替代道路,預計從竹縣興隆路連接到新竹市千甲路段,最快106年施工。

    除了交通問題,會議上還達成了其他共識,治安及消防方面,縣市府、科管局及同業公會,簽署了治安以及災害防救的合作備忘錄。縣市將統合警力合作偵查,並且與園區整合彼此資源,強化救災應變機制。另外,縣市政府也將舉辦大新竹馬拉松賽事,希望提升新竹地區觀光熱潮。

    未來這個平台每半年將召開一次首長會議,必要時再召開臨時會商討,共同為新竹地區民眾解決生活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