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公司被合併資遣費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公司被合併資遣費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公司被合併資遣費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公司被合併資遣費產品中有1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4萬的網紅王婉諭,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健身房惡意倒閉,無辜勞工才是最大受害者! 今年初,擁有十多間分家的輕適能健身房無預警倒閉,旗下許多員工不僅未被事先告知,也拿不到資遣費,沒想到向勞保局申請「積欠工資墊償資遣費」,卻因為老闆惡意規避法規,原本 4、5 年的年資只剩幾個月,甚至求償無門。 今天上午,我和 邱顯智 以及輕適能的前員...

  • 公司被合併資遣費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1-03 17:30:01
    有 1,414 人按讚

    健身房惡意倒閉,無辜勞工才是最大受害者!
     
    今年初,擁有十多間分家的輕適能健身房無預警倒閉,旗下許多員工不僅未被事先告知,也拿不到資遣費,沒想到向勞保局申請「積欠工資墊償資遣費」,卻因為老闆惡意規避法規,原本 4、5 年的年資只剩幾個月,甚至求償無門。
     
    今天上午,我和 邱顯智 以及輕適能的前員工共同召開記者會,要求勞動部主動進行調查,並儘速發還應給付的工資及資遣費,也希望勞動部檢討現行勞基法第 57 條,避免類似案例再度出現,犧牲無辜勞工的權益!
     
    受害的健身教練說,自己當初從 2016 年開始便任職於輕適能健身房,但今年 1 月底,公司卻在臉書粉絲頁上發文表示要停止營業,根本沒有主動告知員工,薪資、資遣費也都跟著消失。直到 4 月,教練們向勞保局申請資遣費墊償,10 月才被通知,因為公司遭到更換,導致原本應該是 4 年多的資遣費,只剩 8 個月,甚至還有同事因此無法申請墊償。
     
    我們發現,輕適能健身房的老闆賴志欽,以輕適能為名義成立多間公司,如「輕適能運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輕適能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全面強健股份有限公司」等,由於「輕適能」在全台共有 16 家分店,只要員工被調到另一間分店,公司就會在員工不知情的情況下,幫員工變動任職公司。
     
    對比先前我們在質詢時,勞動部長所說,未來將加強勞工對於認清勞動契約避免受騙的宣導,勞工根本不知道勞動契約被更改,又要怎麼避免受騙呢?
     
    勞動部應針對「輕適能」的惡意行徑進行調查,將其員工任職的公司及分店調查清楚,並儘速將應該給付給勞工的工資及資遣費還給他們。
     
    另外,現行《勞基法》第 57 條規定,「勞工工作年資以服務同一事業者為限。」因此,雇主就可以規避年資合併計算的部分,只要調店,就會被認定為不同事業單位,年資就跟著重新計算。這樣的法規,便有可能導致輕適能情況再度發生。
     
    在今天的記者會中,顯智也提到,這樣的情況其實仍有補救的空間,在勞動法學界裡面,經常使用所謂的「法人格否認理論」來解決這個問題,在法院實務上,也有許多判決否定掉多重公司的獨立性。
     
    但,目前勞動部或是勞保局在《勞基法》第 57 條的認定仍然還是相當保守,不願意採用這個理論。若勞動部還是執意不願意改變行政處分的認定,未來我們也將考慮朝修法的方向進行。
     
    最後,我們仍要呼籲勞動部,主動積極調查此案,並且針對勞基法是否有改變行政處分認定進行研議。站在保障勞工的立場,我們不希望再有更多的無辜受害者出現,未來,我們也會持續關注此案!

  • 公司被合併資遣費 在 王婉諭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28 21:00:01
    有 3,788 人按讚

    想像一下,你在應徵一間公司的時候,應徵的地點是「輕適能健身房」,應徵上了之後,便待在 A 分店任職,之後被調職到其他分店工作、也換了合約。
     
    你以為,只是換分店而已,畢竟兩間分店都掛著「輕適能」的招牌,而你也始終穿著輕適能的制服。
     
    沒想到,健身房惡意倒閉,你要向勞保局申請「積欠工資墊償資遣費」時,勞保局卻和你說,因為你任職期間,公司從「輕適能運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變成「從這裡出發股份有限公司」,導致最後你只能以最後一間任職的公司計算年資,甚至無法請領資遣費。
     
    這樣的結果,你能接受嗎?
     
    上述的故事,其實是真實發生的案例。今年 2 月,「輕適能健身房」全台 16 家分店無預警倒閉,積欠許多員工薪資、資遣費,受害的員工多達 3、40 人。
     
    惡老闆賴志欽在過去幾年,以買下其他經營不善的健身房的方式,拓展「輕適能健身房」的分店據點。然而,在拓店過程中,每間分店背後的法人名稱仍然為先前健身房的名稱,僅將買下的健身房的負責人更換為其經營團隊的核心人物。
     
    許多員工也在公司快速展店的過程中,被公司安排調店,而身為員工往往身不由己,只能任由公司安排。反正,至少還在「輕適能」嘛,至少還是「輕適能」的員工。
     
    但,員工連自己待的「公司」是哪一間都不知道,因為他們都在「同一個老闆」底下的健身房工作,於是這些員工就這樣「被換公司」了。
     
    其實,根據目前《勞基法》第57條,勞工的工作年資必須以「同一事業單位」為限。乍看之下很合理,但把這些規定放到上述輕適能的案例的話,就會發生被惡老闆鑽漏洞、刻意規避的問題。
     
    今天在衛環委員會上,我便以此案件向勞動部請教,無論是後續協助這些受害的員工,或是目前法規面上的問題,都希望勞動部能積極處理。不過,起初許部長表示,勞工任職的時候,也要自己看清楚合約,不能只看老闆是誰,讓老闆有規避責任的機會。
     
    但我也向許部長表明,實務面上恐怕有難度。對於一般民眾來說,「輕適能投資控股股份有限公司」跟「輕適能運動顧問股份有限公司」,或是其他表面上招牌是「輕適能」分店,實際上為其他名稱的公司,這樣子的差異對於不熟稔法規的人並不容易區別。更何況在員工認知中,他們只是調派其他分店,很難察覺是老闆惡意規避責任。
     
    對此,部長也坦承此問題,未來將會請業務單位再繼續研議,以及目前的法規面上是否有可以補足的部份。
     
    另外,我們也要求勞動部,應該針對「輕適能」的惡意行徑進行調查,確認他們的公司事業單位是否具有同一性,如果有的話,就將其工作年資合併計算。
     
    對於這種惡意倒閉、規避法規,還不給勞工薪資及資遣費的公司,我們無法忍受,也請勞動部重視這個問題的嚴重性,別再讓無辜的勞工,成為最可憐的受害者。

  • 公司被合併資遣費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8-19 19:45:01
    有 34 人按讚

    嗨嗨大家,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有部分公司可能會因業務性質變更或改組轉讓等的情況而變動勞工的工作,那麼勞工的相關權益該如何保障呢?
    ·
    由於面臨這類調整時,有非常多種態樣,但我們可以大致上列出以下幾種狀況:
    ❶在同一事業單位內調整工作(調動):假如今天是在同一個事業單位中遭到調整職務,這樣的情況則為常見的「職務調動」,除了年資應合併計算外,雇主在調動時也應遵守勞基法第10-1條(調動五原則)的相關規定,避免侵害的員工權益。
    ❷在不同法人間調動(轉出):若今天原本任職在A公司,但卻被要求要到B公司工作,但這兩間公司實際上是不同的法人,也並非互相隸屬的關係的話,那麼理論上不應存在調動的可能(例如在7-11工作,總不能調你到全家吧),但實務上還是可能會有這類情況,這時候勞工可以向原公司主張應以勞基法第11條規定辦理資遣並結清特休天數,然後再到B公司任職重新計算年資。
    ❸在明明是同一個老闆的不同公司間調動:有些老闆會成立好幾個公司(法人),雖然會以不同人掛名負責人與董監事,但實際上的經營者都是同一個,如果是在這樣的情況下而被不同公司調來調去或轉移勞健保,便可以主張這些公司具有「實體同一性」而年資應合併計算。例如我們上面的例子7-11跟全家都是同一個老闆在經營而只是掛名的負責人不同,那麼被調動時,就可以舉證並主張年資應合併計算。
    ❹公司被賣給下一個老闆(俗稱頂讓):這種情況下,就應回歸到勞基法第20條規定,當事業單位有改組或轉讓時,新舊雇主應先商定留用勞工,而留下來的勞工的工作年資應由新雇主繼續承認,而如果員工不願留用(或資方不願繼續聘用),雇主即應依法辦理預告終止勞動契約並發給資遣費。
    ·
    最後提醒一下,無論是何種情形,實務上有發生勞資爭議時,建議還是尋求主管機關協助,先申請勞資爭議調解釐清約定與爭議,並提出訴求。覺得這篇貼文實用的話,請幫我們點讚收藏,並分享給你所有的親朋好友吧:)祝大家安好
    ·
    #Workforce勞動力量 #勞動力量 #勞工 #員工 #職員 #上班 #職場 #工作 #辦公室 #解散 #改組 #換老闆 #轉調 #頂讓 #法律 #法令 #勞資顧問 #老闆 #雇主 #人資 #景氣 #轉讓 #新公司 #年資 #資遣 #高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