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依戀類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依戀類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依戀類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依戀類型產品中有2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PopLove 波波邱比特,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對於兩人相處總是覺得很不安嗎?😞💔 #來測一下你的依戀類型 #看看要如何克服呢 - 文章來源:📖Poper @薇日常 Vivi's life...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310的網紅Mindy 敏蒂,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封面照片套用色調 : #Mindy居家色調_5 雲端連結(把握時間下載不定期關閉) 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7z2sr3tkbhufFbuq452RcLnzzimpgYrn/view?usp=sharing (下載套色後如果皮膚色調有問題可以挑整紅色數據的...

依戀類型 在 胖胖龜 胖讀時光 閱讀 書籍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19 10:13:12

「請閉上眼睛,試著回想你的父母或情人曾經做了哪一件事,讓你加深了對他或她對信任感,再回想讓你信任感扣分的另一件事。」 人們被規定在一定時間內回憶兩樣情境,並檢視想起這兩樣情境的速度,結果發現安全型依戀的人想起正面回憶的速度快於負面回應,但逃避型與焦慮型依戀的人想起負面記憶的速度快於正面記憶。 大...

依戀類型 在 幹話心理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5-17 09:09:13

- 沒有人喜歡你,就算有, 那是因為你還沒睡醒。 今天來到 #愛情心理學 第128課->「#反彈關係」 你是否聽過最快走出失戀的方式, 就是找尋並開始一段新的關係? 心理學上將這樣的一段關係稱為, 反彈關係(Rebound Relationship)。 指在一段長期的親密關係結束後, 在自己...

  • 依戀類型 在 PopLove 波波邱比特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8:31:00
    有 3 人按讚

    對於兩人相處總是覺得很不安嗎?😞💔
    #來測一下你的依戀類型 #看看要如何克服呢
    -
    文章來源:📖Poper @薇日常 Vivi's life

  • 依戀類型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5 21:00:22
    有 202 人按讚

    友人因為感情課題,這一年來認真探索自己的依戀狀態,推薦我看岡田尊司。前幾天看了其中一本《依戀,情感關係的溫柔解方》,其中一段,簡直萬箭穿心。
     
    書上提到所謂矛盾型依戀:「原本是幼兒身上經常可見的不安全依戀類型之一,特徵是會做出與內心本意相反的行為。例如,內心原本想撒嬌,卻表現得很彆扭,或是說出與真心話相反的話為難別人,對別人不理不睬等等。」
     
    「在逃避型與焦慮行混合組成的恐懼‧逃避型依戀類型上,也經常看見顯著的矛盾型依戀傾向。」
     
    「矛盾型依戀容易產生人際關係不佳、社會適應困難的主因之一,在於那不只是矛盾型依戀的問題,更容易發展為矛盾型與否定是思考,或是兩極化思考。與其說是發展而成,不如說是矛盾型與兩極化思考,在本質上來自相同根源。」
     
    「所謂的兩極化思考,指的是『不是百分之百肯定,就是百分之百否定,只能站在兩個極端思考』的認知傾向。
     
    ***
     
    看到這幾段書稿,我內心各種孟克吶喊,我的天啊這不就是我嗎,我以前覺得自己在感情裡是是焦慮型依戀,原來更接近矛盾型依戀──那種明明就想要愛,卻說反話考驗對方誠意,或是感覺對方有一點點冷,我就會故意比他更冷,這種美其名是傲嬌的行為,實際上就是矛盾型依戀。
     
    我更震驚的是後面這段提到「兩極化思考」,不是零就是一百的思維,那更完全是我原生家庭的活生生血淋淋化現。
     
    比方說小時候可能只是在飯桌上提到菜有點鹹,家人就會翻臉認為我們「都」不知感激,「都」在嫌他做得不好,那以後他都不要做了等等。
     
    又或者如果自己主動做了家事,家人說哪裡做得不夠好,我們也會炸毛說我好心幫你耶,那以後都不要做了,接著擺臭臉一個下午。
     
    很多家庭也是這樣,幾十年來,都在進行這種只有零和一百的對話。
     
    ***
     
    而我也完全認同書上說,兩極化思考是造成矛盾型依戀的根源。
     
    因為對朋友/伴侶也只有零和一百的刻度,所以對方只要對自己有一點冷淡,就會覺得「啊我一定哪裡惹他不高興了,怎麼辦我們友情歸零了。」甚至刻意冷淡回去。
     
    反過來當對方惹毛了我們,我們很容易就會覺得「算了這段感情沒指望了。」接著刻意維持普通朋友的距離。
     
    但社會怎麼會是這樣運作呢?人際關係的刻度本來就是流動的,大部分的時候是好的,就加分;不好的時候,就扣分。最後隨著時間加加減減,分數高的就是好朋友,分數低的是普通朋友,好朋友不會是一百分,但一定是相處起來相對高分的人──但只有零和一百兩個選項的人,很難找到真正的朋友。
     
    原來我一直覺得自己和人很難融入人群,真正的根源和這樣的思考模式有關。被岡田尊司精準地分析出這樣的想法,整個覺得被穿心得很徹底,但又覺得很痛快。
     
    因為矛盾型依戀的人,被這樣全有或全無的日子折磨得很累了。我也想到很多心靈療癒的案主,他們提到自己交朋友也很困難,又或者總是在討好伴侶──你說這種思考也會導致討好嗎?我覺得會。
     
    因為太害怕依戀的對象掉到零分,自己又沒有零和一百之間的刻度,所以往往花加倍的力氣表現得好、讓對方喜歡、稱讚自己,這樣對方在自己的心中就不會掉到零分了──畢竟這是一種不安全依戀,打從心底是不希望喪失依戀對象的。
     
    但反之,如果討好失敗,對方的反應不如預期,兩極化思考的人也會很極端,要嘛憤怒地指責對方不珍惜自己的犧牲(希望對方會表現出歉意,這樣就可以維持他在一百分),要嘛直接抽離付出到異常冷淡的程度,因為對方是零分了,不值得自己再付出一絲絲(但這時候內心會受害者情結大爆發),又或者希望靠這種冷淡,成功讓對方激起愧疚,拼命道歉和討好,那就能恢復他一百分的地位。
     
    這種為了兩極化思考,導致我們做盡一切想維繫一百分的精神恐懼,反倒是折磨關係的殺手。
     
    ***
     
    然而光是啟動這一層覺察,就是非常大的解方。
     
    一旦意識到自己有兩極化思考,時時刻刻就要覺察自己是不是用這種方式對待別人。
     
    如果發現自己受到一點批評,或沒有拿到心中最滿意的對待,下次別馬上小劇場爆發把關係推到零分,做出激烈的言論和行為。取而代之的是思考一下,這件事真的有這麼嚴重嗎?(通常都沒有)如果要反應的話,我可以怎麼說更理性又溫和?
     
    面對別人的兩極化思考,我們也要拿出覺知,意識到對方這句話不是真的在攻擊,而是被「全有和全無」的視角困住,覺得自己全盤被否定了,才會用這麼嚴厲的話反擊。
     
    可以請對方冷靜,重述稱讚對方有價值的地方,表示自己只是提出一些想法。另外也可以在氣氛比較平靜的時候,彼此溝通什麼樣的用詞和口氣,比較不容易刺激到兩極化思考(例如用「如果可以的話,希望____」更好,取代「我很討厭這個。」)
     
    有時候即使只是這樣的小進步,都能讓兩極化思考者,甚至各種不安全依戀者,在關係上有深刻的解脫。
     
    ===========
    #找到心靈盲點就能改變人生
    #柚子甜剝心事
     
    閒聊日常:
    臉書:YS Tian
    IG:柚子甜
    ===========

    Photo by Priscilla Du Preez on Unsplash

  • 依戀類型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6-17 12:15:26
    有 780 人按讚

    🌼在找到對象之前,你得先找到自己!

    30歲彷彿是人生的一個分水嶺,對於女性而言,身邊不自覺會凝聚一股應該要有「一段穩定的關係或是家庭」的壓力。

    可是,當你過度焦慮於「對的人」,反而會讓你更看不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而這樣的緊張,會限縮你的注意力。

    其實「強求」和「將就」,往往是一念之隔,當你更能夠區分自己是屬於哪一種人,更感覺到自己內在的情緒到底是焦慮還是憂鬱,或許你就更有機會可以自在地拓展自己、進入一段真正讓你感到安心的關係。

    我的小綠書中,除了帶你認識自己是哪一種單身類型與心態,也有一個依戀類型的檢測,希望可以陪大家慢慢認識自己的內心🌱

    #對愛一直以來你都想錯了
    #24堂愛情心理學陪你找到最安心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