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低張力寶寶評估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低張力寶寶評估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低張力寶寶評估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低張力寶寶評估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防疫在家兩週,終於有時間寫寶寶紀錄了,本來打算每個月寫下寶寶的發展紀錄,不過身為職業媽媽,雖然有強大的後援系統幫忙,但要能持續記錄真是太困難了,調整目標改成紀錄寶寶的發展里程碑好了😆 https://immian.com/yu-7-month/ - 根據兒童健康手冊的說明,三個月大的寶寶必須要能俯臥...

低張力寶寶評估 在 練健康|健身房|運動科學|肌力訓練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7-11 08:47:18

【天啊!我家寶寶是不是低張兒😱】 家中寶貝是不是吃東西極度緩慢?軟趴趴沒有精神?寫字總是歪七扭八?不喜歡參加體育課? 要怎麼知道小朋友是不是 #低張兒,還是單純懶病發作(? 🙌🏻這次要告訴大家幾個常見的低張寶寶 #動作評估 ,幫助爸爸媽媽、保母、幼稚園老師、學校老師初步檢測:小朋友們是不是低張兒?馬...

低張力寶寶評估 在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4-23 13:11:38

我們在員林的Ebaby已經來到第21堂了 浩哥從剛進去只能堅持十分鐘 到現在可以穩定地上完整堂課 能夠靠自己的力氣緊抓單槓也許不是什麼特別了不起的事 但對於有全身性低張力的浩哥來說,他需要使出渾身解數的力氣才能抓好單槓 (我居然想著想著就鼻酸了) 肌肉張力是什麼? 「肌肉在不刻意出力的...

低張力寶寶評估 在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10-08 06:49:15

我的兒子對我來說就是完美的天使 在弟弟剛滿兩個月時被評估有低張力和斜頸症,醫師告訴我 低張寶寶很多的發展相較會慢一點,我的心裡剛開始很不能接受,低張是什麼?那會怎麼樣?對這兩個陌生的新詞感到很害怕 但沒有關係,不管會多辛苦媽媽都會陪著你做復健,而我知道小小的你也很努力,我們一定會越來越好 回想...

  • 低張力寶寶評估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9 14:46:39
    有 55 人按讚

    防疫在家兩週,終於有時間寫寶寶紀錄了,本來打算每個月寫下寶寶的發展紀錄,不過身為職業媽媽,雖然有強大的後援系統幫忙,但要能持續記錄真是太困難了,調整目標改成紀錄寶寶的發展里程碑好了😆
    https://immian.com/yu-7-month/
    -
    根據兒童健康手冊的說明,三個月大的寶寶必須要能俯臥時抬頭至 45 度、四個月大的寶寶要能在俯臥時用兩隻前臂將頭抬高到 90 度、五個月大時要會自己翻身( 由趴著變成躺著),小皮寶這三項都落後進度一個月到兩個月。
    -
    六個半月去打預防針時問醫生寶寶現在還是不願意抬頭 (但稍微可以抬頭)、也不會翻身(一定要我們幫她推一下),加上身高、體重曲線下滑,頭圍曲線上升,是不是需要找專業人士協助?
    -
    醫生花了一點時間慎重的評估寶寶,表示確實六個多月還不會抬頭、不會翻身是有點慢了,不過可以自己坐穩看起來是不用太擔心,但為了慎重起見,還是開了轉診單,請我們到馬偕掛小兒神經科檢查看看。
    -
    看診完,關於抬頭抬不好、不會翻身的問題,醫生的結論是,寶寶是屬於肌肉張力偏低的寶寶,但不到低張力的程度,我們在家能做的就是盡量引誘他翻身、爬行。
    -
    而關於拱背這個情況,醫生看了我們的錄影片段(所以有任何異狀一定要立刻錄影下來),她認為應該不是腦波造成的問題,因為寶寶拱背時表情和眼神看起來都正常,但因為拱背這樣的情況也不是什麼好事,所以建議我們在寶寶拱背時讓她換個姿勢不要拱,這樣久了就不會在拱了。
    -
    至於頭圍成長快,醫生也覺得速度偏快,所以開了腦部超音波單請我們照照超音波看看有無異狀,然後一個月後再回診。
    -
    照完腦部超音波,當下超音波師是認為沒有什麼異常,不過還是要等到醫生判讀才行,但就在回診之前肺炎疫情爆發,所以我們還沒去回診。
    -
    那寶寶現在的發展呢?

    看完醫生後隔天寶寶又成功自己翻身了,接下來每天都會翻個幾次,會從躺著變成趴著,也會從趴著變成躺著了,大概到七個月的第三週,小皮寶就能自己躺在地墊上滾來滾去了。
    -
    不過她對於翻身的意願還是很低,大部分的時間都喜歡坐著 (或是被抱著),清醒的時候不喜歡躺著更不喜歡趴著,但因為醫生說要多多練習鍛煉肌肉,所以即使他不喜歡,我們還是每天會讓她翻翻來翻去鍛鍊一下。
    -
    是說其實我本人就是小時候不會爬的人,我媽說我跳過爬直接學站學走了,雖然我還是好好長大成人了,但我的運動能力極差,虧我爸還是超級運動好手 (短跑、長跑、跳高全都難不倒他),不知道這跟小時候不會爬有沒有關係。

  • 低張力寶寶評估 在 小鳳梨an浩哥.Weni媽咪療育兒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15 21:05:59
    有 12 人按讚

    我們在員林的Ebaby已經來到第21堂了

    浩哥從剛進去只能堅持十分鐘
    到現在可以穩定地上完整堂課

    能夠靠自己的力氣緊抓單槓也許不是什麼特別了不起的事

    但對於有全身性低張力的浩哥來說,他需要使出渾身解數的力氣才能抓好單槓

    (我居然想著想著就鼻酸了)

    肌肉張力是什麼?

    「肌肉在不刻意出力的狀況下,還能讓身體維持一定的姿勢」的一種機制,就是所謂的肌肉張力,舉例來說,當我們站著的時候,不需特別用力就可以維持站姿,靠的就是肌肉張力

    而肌肉張力就是受中樞神經系統的大腦調控,如果大腦的功能訊息處理不佳,甚至有結構上的問題,成長中的孩子,肌肉張力就可能出現「過高或過低」的現象,進而影響姿勢維持與活動效率、日常生活功能以及學習狀態。

    🔺過高的張力猶如人在緊張時身體會緊繃、僵硬一般,會使寶寶活動困難
    🔺而過低的張力則如同生病時全身軟綿綿一樣,讓寶寶全身彷彿綁了千金重的鐵塊,使不上力氣

    長久下來,肌肉張力不足還可能導致姿勢不良、視力不良(因為姿勢不良而產生的斜視)
    在運動方面,孩子大動作的協調能力也會不佳(如:同件事事持續不久、容易累、比較沒力),這些狀況也會引發學習上的問題

    🔺那要如何改善「低張力問題?」

    醫生告訴我們,浩哥需要很多的刺激!
    多多刺激「前庭覺」和「本體覺」
    這兩種刺激都是對肌肉張力影響很大的!

    例如「有速度的活動」、「有方向變換性的活動」、「大肢體律動性活動」

    除了我們現在很努力的復健,一週復健3天時間加總共4小時,也特地來Ebaby來上全能開發課程,沒事我們就都在戶外多跑跳、或去親子樂園跳床、上上下下的爬,就是希望浩哥能夠增加肌肉的耐力 (這個跟張力又不同了)

    一直以來很多人會關心為什麼浩哥要復健
    我也從不避諱原因,因為在我眼中 他很好

    畢竟當聽到醫生告訴你~「你的寶寶有全身低張力喔!我們要做更詳細的評估」
    一定會瞬間是腦中一片空白,很需要找有經驗的分享,然後瘋狂爬文 越爬越緊張😆

    但別擔心,現在的我們很好
    浩哥也進步很多,一切都越來越好了♥️

    #小兒復健 #浩的復健紀錄 #低張力寶寶 #低張力 #斜頸
    #上面的肌肉低張力說明分享參考王宏哲老師的

  • 低張力寶寶評估 在 陳鈺萍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25 14:21:50
    有 109 人按讚

    好孕團隊一直努力的「自然無痛無傷的生產」,為的也是讓胎兒在好的環境生長,所有的姿勢與活動發展才會是順利的。

    以下轉貼自 曾婉青醫師 亮顏美學牙醫診所(曾婉青牙醫師)上課筆記~

    嬰幼兒發展的觀點及介入法-1~從姿勢活動發展的觀點

    日本姿勢發達學會理事長 家森百合子醫師

    #早期介入的必要性與其意義:
    1. 在嬰幼兒期早期,幾乎無法診斷出發展障礙 。

    2. 可能會發展為未來障礙的很多危險警示症狀,

    腦損傷兒的早期徵兆,在嬰幼兒期早期就會 顯現。

    #Vojta診斷法:

    藉由觀察&評估新生兒自發性動作型態、姿勢反應和原始性反射,

    可在非常早期(目標為出生滿4周前),診斷嬰兒動作障礙,並予以介入。

    一歲以前,每三個月為一發展階段,在不同姿勢體位下,觀察嬰幼兒分別在趴姿(腹位)及仰躺(背位)等不同姿勢下的自發性動作,對地心引力的動作反應。

    姿勢與機能及心臟的關係 :如果身體結構排列理想、動作順暢,自然可以維持良好的姿勢;姿勢不佳者身體機能不佳,活動發展遲緩 ,容易生病、疲累 ,心臟負擔 較大。

    #高風險兒童的表徵

    A. < 3月(超早期):在還未被診斷發展障礙之前,往往是讓母親感到難以照顧。

    *哺乳:喝奶時間長、奶量少、易嗆奶、常吐奶,每回喝奶量不均,喝奶時發出怪聲,不易打嗝

    *呼吸:容易喘,臉色容易呈現青紫,呼吸聲小、呼吸聲不連貫,不太哭,容易有肺炎

    *睡眠:不易入睡、淺眠、睡眠中易醒,日夜顛倒、睡眠斷斷續續,嗜睡|愛哭。

    *排泄:易便泌、常排氣,頻尿,易尿路感染

    *體溫:低體溫,體溫變化大。手腳冷,不易出汗,多汗

    當孩子出現這些症狀時,孩子是什麼情緒?母親呢?

    當孩子即使不被抱著時也能自己順利入睡,能自己一個人玩,照顧者就不用那麼費力。

    B. 早期神經學的症狀:

    以下的症狀並非都是發展障礙,卻是醫生認為必需詳細檢查的情形。

    *視覺:

    1) 斜視、眼球震盪,眼球往下飄移,眼球轉動異常

    2) 視線不會轉向聲源,無法固視及追視

    *聽覺:對聲音敏感、對聲音無反應

    *肌肉張力:

    1. 四肢僵硬,髋關節打開角度測量在70度以內

    2. 握拳,抱不住,身體太軟,容易反彎身體

    3. 腳震顫,易受驚嚇(肌肉高度緊繃)

    *觸覺:看似感受不到痛覺,過度敏感。

    *痙攣:身體急劇僵硬並且出現抽動。

    以上會造成養育困難的症狀,讓父母擔心,也可能跟母親產後憂鬱或嬰兒受虐有關。並不是所有出現這些症狀的孩子都會變成發展障礙,只是單純以表現指出高風險寶寶的症狀。

    比起被動的等待發展障礙的確診,要如何應對這些已出現的危險因子及症狀才是更重要的。 (不孕症治療,低出生體重兒,產前產後的異常狀況)

    為了讓所有的孩子能更好的發展,我們要積極的思考這些事!

    相信關心兒童健康與權益的各位都會從上述內容得到寶貴啟發,未來會在社團繼續分享家森先生的演講內容,希望有助提升跨領域治療的新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