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跟影片有點長,但希望大家可以花點時間看看。女生應該看,男生更應該,你才知道該如何關心身邊的女性,你的媽媽、姐姐、妹妹、女友、太太、女兒。
因為拍短片做了一些功課,了解到原來台灣年輕型乳癌機率偏高,每年超過3成的新診斷個案是低於50歲的「年輕型乳癌」,且復發轉移的機會也很高。
不過幸運的是,隨...
文章跟影片有點長,但希望大家可以花點時間看看。女生應該看,男生更應該,你才知道該如何關心身邊的女性,你的媽媽、姐姐、妹妹、女友、太太、女兒。
因為拍短片做了一些功課,了解到原來台灣年輕型乳癌機率偏高,每年超過3成的新診斷個案是低於50歲的「年輕型乳癌」,且復發轉移的機會也很高。
不過幸運的是,隨著醫療研究進步,乳癌治療有長足的進展,旨在讓大家在接受治療的同時也能保有生活品質,並有效延長存活率。
這次拍攝《小豬撲滿計劃》的整個工作過程,從前置到拍攝及前天的記者會,都感觸良多,真的非常希望透過這個影片,讓更多人意識到「年輕型乳癌」的存在,並且能夠提高對身體的意識,定期接受檢查,才能預防勝於治療。
跟乳房相關的最基本檢查,有乳房攝影與乳房超音波,兩種檢查各有優缺及適合對象,網路上有很多相關資訊可以查詢。國民健康署有提供給45歲以上女性每兩年一次免費乳房攝影的檢查,45歲以下的女性,我整理看過的資料之後覺得可以每年做一次乳房超音波,因為比起乳房攝影,不適感較低且較易執行。
記者會當天曾令民醫生分享了非常多,其中提到:「免疫力與癌症有想當大的關係。」但免疫力不是外人能幫忙的,所以要好好照顧身體,常運動並建立良好的生活習慣。
面對疾病與人生的劇變,恐懼是非常正常的;光是拍短片時把自己帶入女主角的視角,都已經讓我覺得非常害怕,但我想,任何困難,都不能被恐懼打敗,尤其是生病,我們要相信自己,要相信你的醫療團隊,且牢記:「你不是一個人。」
總結:
·定期健康檢查
· 建立良好生活習慣
· 常運動
· 提高免疫力
· 把習慣資訊分享給身邊的人
· 假如身邊有病人,多一點耐心與陪伴,你要知道,他們所面對的改變與恐懼,一定比健康的你多很多
· 時常擁抱,時常說愛
小豬撲滿裡最珍貴的儲存,應該是健康有愛的每一天。擁抱希望不嫌晚,面對復發記得『停』『聽』『看』。一起有愛關懷年輕乳癌病友,面對復發我願相挺。
影片連結: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tuoMRA3280&feature=youtu.be
#小豬撲滿計畫
#擁抱希望不嫌晚乳癌復發停聽看
#台灣諾華
#中華乳癌病友協會
#王小棣
#劉冠廷
#林意箴
#洪健藏
#10月國際乳癌關懷月
#乳癌無懼我願相挺
#早期篩治
乳癌復發機率 在 張文馨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好文分享摘要]
以下是研究證實的乳癌危險因子:
● 受女性荷爾蒙變動刺激的時間愈長,就會較容易罹患乳癌,像是:
○ 初經小於十二歲
○ 超過五十五歲才停經
○ 停經後使用荷爾蒙補充劑
○ 未曾生育
○ 超過三十五歲以後才懷頭胎
● 與乳癌相關的生活習慣
○ 作息不規律
○ 體重過重
○ 過量飲酒
○ 抽菸
「分享」破解乳癌八大迷思
如果街坊鄰居,網友網紅曾提到某句沒來由的話,或把事情做了錯誤歸因,雖然沒有醫學證據,而大家人云亦云,聽久了信以為真後,社會上就會出現不少迷思!像有人喜歡說,「我去做健檢後就得了癌症,你們沒事不要亂檢查」這樣的話。其實,這人本來就已經得了癌症而不自知,檢查後才幫他找到癌症,而不是檢查導致了癌症。關於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乳癌,也有不少迷思,讓我們今天一齊來看看吧!
迷思一:我家裡沒有人得過乳癌,我應該不會得乳癌吧?!
正解:
這幾乎是門診時最常見的迷思之一!然而,請大家了解事實:「在新診斷的乳癌患者裡,只有不到一成的患者有乳癌的家族史。」也就是說,超過九成以上的乳癌患者其家中並沒有其他親屬曾經罹患乳癌。因為除了基因影響之外,乳癌的形成還與我們的生活環境,和生活習慣有關,並非全部的乳癌發生都來自遺傳!
當然,如果你的媽媽、姊妹、阿姨等人曾經罹患乳癌或卵巢癌,尤其是在小於四十歲的年紀就得到乳癌或卵巢癌的話,那此家族裡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真的是會高一些。萬一家族裡曾有男性親屬得到乳癌,也是危險因子之一!至於要不要去驗是否帶有「乳癌基因」突變,您可以看「什麼是乳癌基因檢測?」這篇文章獲取更詳細的資訊!
「我婆婆得乳癌,會讓我遺傳到乳癌嗎?」這是另外一個很常見的錯誤連結。婆婆是老公的媽媽,跟媳婦是沒血緣關係的,沒有血緣關係的話,就不用擔心遺傳的事情了!當然,如果雙方常常有共通的生活習慣或長期生活在同樣的生活環境,還是會有機會擁有類似的生活選擇,像是體重過重、長期抽菸喝酒等,而讓自己罹患乳癌的機會增加喔!
迷思二:穿有鋼圈的內衣會得乳癌!
正解:我們先來想想看,古代的女性很多沒穿過現代人的「有鋼圈的內衣」,難道古代女性就沒有得到乳癌嗎?錯!
相較於小腸、大腸、心臟等藏在腹腔、胸腔內的臟器來說,乳房是很容易觀察到的器官,因此很早以前的人類就會描述乳癌的案例了。在西元十四世紀時,歐洲人稱呼乳癌為「修女癌」,也就是不曾懷孕、哺乳過的女性,會比生育次數多,或較早生育的女性,更容易罹患乳癌。
十八世紀時,還缺乏適當的全身麻醉技巧,能動的手術並不多,但當時就已經發展出切除乳癌的手術囉!所以,許多沒穿過現代版有鋼圈內衣的女性們,也是會得乳癌的。
那現在呢?穿有鋼圈的內衣會不會有什麼影響呢?2014年的大規模實驗結果顯示,有沒有穿內衣,或是內衣的樣式(有鋼圈、無鋼圈)與會不會得乳癌並無關聯。所以大家選擇自己適當、舒服的內衣就好,不用擔心穿有鋼圈的內衣就會得到乳癌。相對來說,也不要相信內衣業者說「穿無鋼圈的內衣就不會得乳癌」的說法。
總結來看,若內衣與乳癌無關,我們進一步應該要了解的是,容易讓女性罹患乳癌的危險因子究竟有哪些?以下是研究證實的乳癌危險因子:
● 受女性荷爾蒙變動刺激的時間愈長,就會較容易罹患乳癌,像是:
○ 初經小於十二歲
○ 超過五十五歲才停經
○ 停經後使用荷爾蒙補充劑
○ 未曾生育
○ 超過三十五歲以後才懷頭胎
● 與乳癌相關的生活習慣
○ 作息不規律
○ 體重過重
○ 過量飲酒
○ 抽菸
迷思三:我沒辦法預防乳癌!
正解:看過以上乳癌的危險因子後,相信大家都發現到,有幾個因子屬於生活習慣,是我們可以避免的,像是:
▲ 體重過重:體重過重(BMI超過25 kg/m2)會提高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尤其是停經後的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會與體重更強的關聯性。不僅如此,得到乳癌,接受治療後,再度乳癌復發的機率也是體重過重的人比較高!因此,控制體重在合理範圍內是有機會預防乳癌的。
▲ 缺乏運動:運動能調節荷爾蒙,每周固定運動一百五十分鐘的人,不管是快走、跑步、游泳、或做其他運動都好,養成規律運動習慣,對調節荷爾蒙有好處,也能控制體重,降低一個人罹患癌症的機會。
▲ 抽菸:抽菸有百百種不好,也會提高女性罹患乳癌的機率,若有抽菸習慣的人,趕快戒菸吧!
▲ 飲酒過量:飲酒過量會影響女性荷爾蒙的濃度,也會破壞細胞的DNA,進而提高乳癌機會。因此想喝的時候,還是不要喝的過頭,適量飲酒就好了!
▲ 長期、不間斷地補充女性荷爾蒙:受女性荷爾蒙變動刺激的時間愈長,就會較容易罹患乳癌,因此在停經之後若繼續長期、不間斷地補充女性荷爾蒙,會增加女性罹患乳癌的機會。面臨更年期的女性最好與醫師充分討論,了解荷爾蒙補充療法的利與弊後,再決定是否要補充女性荷爾蒙!
迷思四:得乳癌會痛吧!我平時胸部都不會痛,這就沒有問題!
正解:乳癌比較常見的症狀有四個,會讓患者胸部摸到硬塊、在腋下摸到硬塊、乳頭出現異常分泌物,或是乳房皮膚出現凹陷、橘皮、紅疹脫屑等變化,但乳癌通常不會讓患者覺得痛!乳癌通常不會讓患者覺得痛!乳癌通常不會讓患者覺得痛!這很重要所以講三次!很多惡性腫瘤並不會在初期就造成痛的症狀喔!所以不要以為平時乳房都不痛就是沒事喔!
另外,如果你感到胸部痛,多半也跟乳房腫瘤無關。
迷思五:我摸到乳房硬塊!完蛋了!這一定是乳癌!
正解:其實女生乳房裡有硬塊的情況並不少見,而絕大部分的乳房硬塊都是良性腫瘤!像是乳房纖維囊腫,乳房纖維腺瘤都是很常見的。所以,當你摸到乳房硬塊的話,請先不要驚慌,可以看「摸到乳房腫塊,怎麼辦?」這篇與動畫,了解更多!
迷思六:規則做乳房超音波檢查(或乳房攝影檢查),就不會得乳癌吧!
正解:我們應該說,規則檢查並不會完全預防乳癌,畢竟乳癌的形成與一個人的遺傳基因、生活習慣、和生活環境有關。規則接受乳房超音波檢查或乳房攝影檢查的話,並無法改變一個人的基因或習慣,但確實,定期檢查可以帶來好處,可以讓患者疾病較早期就找到乳癌!只要能在乳癌初期時患者就接受治療,其存活率是明顯比已經轉移的乳癌才治療還好的多。有時醫師也會在定期追蹤時,發現患者原有腫瘤開始變化,像是長大速度變快、形狀改變、性質改變,建議患者先切除令人懷疑的乳房腫瘤,或替腫瘤做切片的話,可以在腫瘤還是非典型細胞而非癌細胞時就早一步處理掉。所以,定期檢查會帶來好處!
在這裡提醒大家一下,在做乳房攝影的那天,不要噴止汗劑、體香劑之類的產品,這裡面可能含有鋁,會影響X光影像,看起來會好像有白色的鈣化點。乳房攝影會需要上下夾、左右夾乳房,因此女性朋友們最好不要選在月經快來,乳房又腫又脹的時候去做乳房攝影,會更痛啊!
迷思七:確診乳癌後,我的人生完蛋了!
正解:乳癌是女性好發率最高的癌症,台灣每年的新診斷乳癌患者人數超過一萬人,但整體來說,只要養成定期檢查的習慣,能早一點捉到惡性腫瘤,而乳癌第一期患者的治療效果很好,五年存活率可以達到九成五,十年存活率也都還超過八成,請不要因為懼怕就不接受正規治療,反而讓密醫或來路不明的藥物延誤了病情喔!
迷思八:得了乳癌後,我已經接受完整的手術、電療、化療,沒想到幾年後卻乳癌復發了!這一定是醫師給的藥不夠好!
正解:治療乳癌時,所有治療方式的目的都是要殺死癌細胞,讓它們沒有捲土重來的機會。然而,只要乳癌裡只要有一個癌細胞在治療後仍然存活下來,癌細胞就可能再繼續分裂、發展,甚至轉移到身體其他地方。沒有任何治療方式能夠保證其乳癌復發機率降到零。
乳癌治療可分成兩大部分,局部治療與全身性治療。
局部治療是針對病灶與淋巴結,包含手術以及放射治療。乳癌手術須要處理乳房腫瘤(乳房保留手術或全乳切除手術)和淋巴結。若選擇乳房保留手術,則需追加放射線治療。你可以看「乳癌放射治療,妳該了解的幾件事!」了解更多。
全身性輔助治療則有化學治療、標靶治療與荷爾蒙治療。
化學治療會攻擊所有快速生長的細胞,在殺死癌細胞的同時也會影響患者的毛囊、消化道及造血等多種功能。
標靶治療是針對特定目標攻擊,對正常細胞影響較小,適合用在HER2陽性的患者。
荷爾蒙治療會阻斷荷爾蒙對癌細胞的刺激,適合用在ER、PR陽性的患者。
醫師會做全方位評估,包含腫瘤大小、淋巴轉移、患者的健康狀況、動情激素受體ER、黃體激素受體PR、與人類上皮細胞生長因子受體 HER2,然後選擇合適的治療組合,在術前或術後給予全身性輔助治療。瞭解各種治療,面對乳癌並與醫師密切配合才有機會戰勝乳癌。
**歡迎加入乳癌防治基金會Line群組**
*Line 官方群組ID : @breastcf
除了定期更新乳癌及癌症相關訊息之外
還可及時獲得基金會活動訊息唷~
*You Tube: https://www.youtube.com/user/breastcf18
☎專線: 02-23924115
連結網址https://www.careonline.com.tw/2018/06/breast-cancer.html?m=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