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中英對照文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中英對照文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中英對照文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中英對照文章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7萬的網紅粘拔的幸福碎碎念,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歷史證明很多次了, 右派治國不怕亂,他們通常在亂世中反而能連任。 但戰爭一結束馬上就……😆 【美國遍地烽火:我們該如何理解美國的種族不平等】 美國現在可說是「遍地烽火」,至少30個城市發生大規模示威、甚至是暴動,二十多個城市宣布實行宵禁,至少15州已啟動國民軍來維持秩序。 ...

 同時也有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萬的網紅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本集節目由 EZ TALK 贊助播出 賓狗推薦的工具書: 《英語字彙力:用 1400 個詞彙打造精準溝通力》 ·最受歡迎的英語字彙書 ·出版以來穩坐 Amazon 單字書榜第一 · 進階但實用的英文單字 ·《紐約時報》、《紐約客》雜誌文章中常見的用詞 ·讓你的表達能力更到位 很多平台都買得到唷...

中英對照文章 在 LeedsMayi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24 17:18:55

中秋連假結束,開工了!早上八點半,梅姨我已經送好小孩在咖啡店裏吃完早餐開始工作囉!今日工事之一是準備新雅思班級的課外讀物。準備好動腦了嗎? 若雅思作文考,「為何有人不打疫苗?要如何才能提高施打率呢?」250字,你會怎麼寫?(你放心啦,不會考這題啦,雅思不會碰觸敏感的話題) 你的本文段 (body...

中英對照文章 在 LeedsMayi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7:18:55

#梅姨筆記分享 #衛報 今天早上我讀了上禮拜我們 #里茲螞蟻外師專欄 Alex老師寫的文章,看到衛報專欄作家是如何用極諷刺的口吻來挖苦查爾斯王子那個「剛好常常不小心都要別人買單的熱情」,還有英國王室口口聲聲說「多元與包容」,但是實際看進去「多元與包容」網站上的文字介紹之後你一定會不禁莞爾的想要吐...

中英對照文章 在 陪你讀ReadwithU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9-24 14:14:46

《高手學習》萬維鋼 . 為什麼花了這麼多時間學習,還是看不太到成效? 不是你不努力,很有可能只是你用錯方法而已。 萬維鋼的《高手學習》,用最科學的方式教你怎麼學習。 . 之前在分享過的《#高手思維》心得(https://reurl.cc/rgn8Kx),提過作者萬維鋼閱讀的質和量,他的名字出現,就已...

  • 中英對照文章 在 粘拔的幸福碎碎念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6-02 09:50:26
    有 993 人按讚


    歷史證明很多次了,
    右派治國不怕亂,他們通常在亂世中反而能連任。
    但戰爭一結束馬上就……😆

    【美國遍地烽火:我們該如何理解美國的種族不平等】
      
    美國現在可說是「遍地烽火」,至少30個城市發生大規模示威、甚至是暴動,二十多個城市宣布實行宵禁,至少15州已啟動國民軍來維持秩序。
      
    先講我們認為的重點:為什麼我們覺得台灣人特別需要在這個時候關注、理解美國現在全國性的「black lives matter,BLM」(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大爆發?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無法試著去理解他人所受的壓迫與苦難,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來在乎我們的?更重要的是,這些事件對美國政局走向的影響深遠,對於各項外交政策議程影響也相當大,我們絕對必須要了解這樣的脈絡。台灣的對美關係是最重要的外交關係,所以了解美國社會當然是必要的功課。二分法或者過於簡化的論述是要避免的(例如:有些人支持川普是因為他對中國強硬,但我們不需要在他的國內政策與立場等方面直接全盤接收;又如,有些人覺得「反歧視」就是親中行為,事實上完全不是如此)。
      
    這次的引爆點「又是」過去不斷上演的狀況。
      
    上週一(25日),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的一位白人警察,在逮捕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過程中,將其壓頸8分多鐘導致其窒息而死。事件過程被清楚拍下公布上網。此事引發了許多地方大規模的集會示威,BLM的口號再度成為焦點。然而,各地卻開始出現抗議群眾攻擊警察或警察局,甚至出現許多搶劫商店的行為。時至週五,許多地方的狀況已經明顯失控。
     
    *參考本站共同編輯的短文:https://pse.is/S8FGH
    *分析這次事件近因、遠因、影響:https://pse.is/RJMTY
        
    ▍示威抗議爆發的近因
      
    這次的事件之所以會快速延燒到全美各地,有幾個近期原因。
      
    首先,最近有一連串非裔人士被不平等對待的新聞,都變成了全國焦點,例如非裔男子亞伯里(Ahmaud Arbery)在路上跑步,結果遭到兩名白人男性槍殺身亡,檢察官相隔兩個月,等到案發當時攝影畫面流出後,才在輿論壓力下逮捕嫌犯、展開調查(觀測站podcast第10集有談到);在3月時,黑人女子泰勒(Breonna Taylor)在自家公寓,三名白人警察以調查毒品交易為由,在沒有表明自己員警身份的情況下欲強行進入搜查,泰勒男友開槍示警,結果公寓遭三名警察開了20多槍回擊,泰勒身重8槍死亡;5/25才發生的,一位在紐約中央公園遛狗的白人女士庫珀(Amy Cooper),打電話給警察說一位非裔男子對其性命威脅,只因為對方請她把狗鏈栓好(美國許多公園都有規定,溜狗必須上鍊)。這幾個月來類似事件有不少,這些挑動種族之間敏感神經的事件,都成為了社群媒體上的最熱門討論話題。
      
    在這些眾多造成此次全國性失控抗爭狀況的因素中,或許最具影響力且火上添油的,就是此次美國嚴重的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一方面是由於大家都待在家中,所以社群網路上的訊息比以往更容易引起矚目;另一方面,疫情對人們生活影響巨大,截至目前已超過四千萬人申報失業,經濟大受打擊,許多人的生活變得極度不穩定,而少數族群就是受創最深的一群人(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四倍)。封城兩個月之下,現在只是各種民怨一次爆發出來。
      
    而警方在面對大規模群眾時的處置方式,也讓示威群眾整個激化。包括朝群眾發射催淚彈及橡膠子彈、警車衝撞群眾,還有在全國直播的狀況下,把CNN記者上銬帶走。示威遊行開始之後,除了原先和平集會的人群之外,也開始有各個群體在推波助瀾,其中包括各種極端主張的團體,例如無政府主義者(否定政府存在的正當性)、主張暴力抗爭的團體(如「反法西斯」的組織),當然也有想要趁火打劫的人們,甚至也有白人至上論者鼓動攻擊少數族群街區。
      
    這些不同的群體呈現出的樣態很多元,絕對不能用二分法去概況,例如哪種族群就一定支持哪種主張。
      
    川普總統在這當中的一連串推文也是讓民意更加兩極化的主要推手之一,例如不斷發文對示威者嗆聲,而且在推特上一開始似乎刻意地將「和平的集會」和「主張暴力手段的人」畫上等號,一直到6/1記者會才把兩者區分開來,但主張要出動軍隊去「鎮壓暴民」,用最嚴厲的手段對付暴力。他甚至還曾經發文對著示威群眾挑釁,說要「放狗」以及使用先進武器對付。當地的首長,包括華盛頓特區市長(民主黨籍)以及馬里蘭州州長(共和黨籍),都直白地叫總統說如果沒辦法安撫群眾,就不要再講話了。在週五的時候,白宮前面群眾聚集,川普還曾一度被帶到地下碉堡避難。事實上,從川普開始競選以及上任至今的各種言行,可以說是從來沒有把少數族群的權益放在優先位置,他從來不曾在意那些反對他的人們(例如這幾天的推文和記者會都在針對暴力行為,而沒有回應到少數族群們要求的司法正義。他甚至常常主動去煽動更多的對立情緒,這樣的作風可以說是「始終如一」。
      
    在這樣的混亂狀況中,外來的資訊戰也開始活躍起來。美國參院情報委員會代理主席盧比歐(Marco Rubio)指出,推特上面有大量外來的異常訊息。中國很明顯地趁機大外宣,大力炒作美國比中國還要爛等風向。中國外交部華春瑩更是不斷發文諷刺美國,甚至引用佛洛伊德窒息死前苦苦哀求喊出的「I can’t breathe」來回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譴責中國對港作為的文章,在道德感上可以說是毫無下限。今天(1日)還在推特上發了「all lives matter」(所有人的命都是命),試圖想要平復前一則爭議推文,殊不知,這個口號可是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口號。不懂口號亂用就算了,如果all lives matter的話,那中國對於新疆、圖博?香港黑警?是不是該有所反省?目前可以看到社群平台上出現許多導往特定風向的文章,而類似的資訊戰,先前俄國也曾經大力介入過(https://pse.is/SHMQQ)。
      
    我們談到這邊,並不是在講說種族問題「都是」外國勢力炒作。共和黨的盧比歐都已經清楚地講:「這些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問題,但是國外勢力在見縫插針」。他也曾推文指出,「抗議群眾有和平示威的,也有刻意要製造混亂的,我們不能隨便就混為一談。」
      
      
    ▍遠因:深層難解的不平等
      
    造成抗議行動一發不可收拾的遠因,當然是美國社會長久以來深層的族群不平等。黑人族群至今仍然在「幾乎所有」社會和經濟指標上面,都處在劣勢的位置。在司法程序當中的每一個步驟(例如路上臨檢,調查過程,羈押,審判),黑人群體在每一個環節都沒有受到平等的對待(參考Vox報導:http://tinyurl.com/yayvzwoc)。而且,黑人群眾在面對第一線執法者的時候,所面對的風險也是所有族群當中最高。
      
    長期下來,非裔人們會出現對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人性尊嚴的強烈被剝奪感、以及對政治體制無法解決他們長期困境的憤怒,以及對這整套體制信任感的崩解(推薦這篇紐時報導的中英對照文章:美國黑人們的絕望。https://pse.is/RWEH7。另外,脫口秀主持人Trevor Noah的解釋也很值得聽:https://youtu.be/v4amCfVbA_c)
      
    類似的大型全國示威,過去發生過很多次(例如2014 - 15時開始的black lives matter全國示威),但對於狀況的改善很有限。接下來的發展就得看後續政客們的回應、公民團體們的串連和行動策略。
      
      
    ▍接下來的發展影響
      
    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發展。
      
    首先是動員的效果。當平權相關的抗爭規模愈大、影響的範圍愈廣時,更容易召喚出廣大的「一般群眾」,尤其是平常不怎麼有時間或興趣關心政治的人們。而他們最關心的議題,就是1960年代尼克森的名言「Law & Order」,川普也已經推了這則。對川普來說,示威抗議愈兇,反而對於召喚支持群眾更有利。
      
    政治學已有許多研究討論,其實美國內部的歧視心態仍然非常普遍(https://pse.is/RG9MJ),而且在這些平權運動的過程,常引起更大的反作用力。這樣的反作用力就是近年來美國政治兩極化的主要來源。我們必須要理解政治人物們炒作「弱弱相殘」的邏輯(https://pse.is/Q667B),以及使用「民族主義」或者愛國主義語言去包裝對於平權價值的攻擊。
      
      
    ▍台灣人該怎麼看
      
    最後我們想要花一點點篇幅來談談,美國的種族議題,對台灣人而言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我們要了解這些?
      
    就以林書豪來說吧,很多人可能有注意到,他在疫情爆發以來做的事情,除了募款給醫護人員外,最常發聲的主題就是「反歧視」,例如反對使用川普說的「中國肺炎」來稱呼。林書豪因此被很多台灣人大罵「親中」,我們認為這是由於人們對美國政治的理解太少。
      
    事實上,一般美國人可不像台灣人一樣知道中國的威脅是什麼,對他們來說,也沒有「對抗中國」的急迫性。然而,許多美國保守派人士(尤其白人至上論者),對少數族裔比較不友善,整個結構性的不平等也仍然存在。而許多自由派(liberal/progressive)價值觀的人們,為了減少歧視的現象,往往會比較要求「政治正確」,避免歧視用詞。在疫情期間有時就會主張要避免攻擊中國,他們的目的是要減少對「亞洲人」的歧視。林書豪的觀點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不要忘記他是在加州這樣子自由派大本營長大的。反歧視是美國政治和社會的特別脈絡。他們反對攻擊中國不是出於國安和地緣政治上的理由,而是出於自身成長經驗。
      
    我們要再次強調,台灣的人們在資訊接收方面,總是很難避免掉中國因素,更複雜的是,現在各種中國大外宣和「資訊戰」之下,我們看美國的方式也常常會受到中國方面訊息傳播的影響。中共官媒或者中國支持者的論述方式往往是把攻擊中共直接等同於攻擊中國人、亞洲人,然後叫大家不要歧視、不要「辱華」,而的確有些天真的美國人相信了中共的大外宣這套。(現在的大外宣則是刻意把美國的族群不平等問題拿來攻擊民主政治,試圖用「一樣爛」來掩蓋極權國家侵害人權的事實。)
      
    然而,在美國訴求平權、反歧視,和所謂的親中與反中,根本沒有任何關聯。在美國的人們呼籲反歧視絕對是應該做的事,我們也必須要加入或者聲援這些反歧視的訴求。即使是覺得種族歧視問題離自己很遠的人們,也有必要去區分美國人的論述是在講什麼,以及要更加理解美國政治的走向。
      
    台灣議題目前仍然是兩大黨共同支持的議題,這點可從幾個台灣相關法案都獲得壓倒性支持而通過來看。然而,當美國政界菁英們因為族群平等這樣的深層問題而激化對立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小心平衡意見的表達,避免被歸類到「種族主義者」那一邊。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 】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Youtube:http://yt1.piee.pw/S43FG

  • 中英對照文章 在 吳怡萱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2 08:51:24
    有 289 人按讚


    【美國遍地烽火:我們該如何理解美國的種族不平等】
      
    美國現在可說是「遍地烽火」,至少30個城市發生大規模示威、甚至是暴動,二十多個城市宣布實行宵禁,至少15州已啟動國民軍來維持秩序。
      
    先講我們認為的重點:為什麼我們覺得台灣人特別需要在這個時候關注、理解美國現在全國性的「black lives matter,BLM」(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大爆發?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無法試著去理解他人所受的壓迫與苦難,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來在乎我們的?更重要的是,這些事件對美國政局走向的影響深遠,對於各項外交政策議程影響也相當大,我們絕對必須要了解這樣的脈絡。台灣的對美關係是最重要的外交關係,所以了解美國社會當然是必要的功課。二分法或者過於簡化的論述是要避免的(例如:有些人支持川普是因為他對中國強硬,但我們不需要在他的國內政策與立場等方面直接全盤接收;又如,有些人覺得「反歧視」就是親中行為,事實上完全不是如此)。
      
    這次的引爆點「又是」過去不斷上演的狀況。
      
    上週一(25日),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的一位白人警察,在逮捕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過程中,將其壓頸8分多鐘導致其窒息而死。事件過程被清楚拍下公布上網。此事引發了許多地方大規模的集會示威,BLM的口號再度成為焦點。然而,各地卻開始出現抗議群眾攻擊警察或警察局,甚至出現許多搶劫商店的行為。時至週五,許多地方的狀況已經明顯失控。
     
    *參考本站共同編輯的短文:https://pse.is/S8FGH
    *分析這次事件近因、遠因、影響:https://pse.is/RJMTY
        
    ▍示威抗議爆發的近因
      
    這次的事件之所以會快速延燒到全美各地,有幾個近期原因。
      
    首先,最近有一連串非裔人士被不平等對待的新聞,都變成了全國焦點,例如非裔男子亞伯里(Ahmaud Arbery)在路上跑步,結果遭到兩名白人男性槍殺身亡,檢察官相隔兩個月,等到案發當時攝影畫面流出後,才在輿論壓力下逮捕嫌犯、展開調查(觀測站podcast第10集有談到);在3月時,黑人女子泰勒(Breonna Taylor)在自家公寓,三名白人警察以調查毒品交易為由,在沒有表明自己員警身份的情況下欲強行進入搜查,泰勒男友開槍示警,結果公寓遭三名警察開了20多槍回擊,泰勒身重8槍死亡;5/25才發生的,一位在紐約中央公園遛狗的白人女士庫珀(Amy Cooper),打電話給警察說一位非裔男子對其性命威脅,只因為對方請她把狗鏈栓好(美國許多公園都有規定,溜狗必須上鍊)。這幾個月來類似事件有不少,這些挑動種族之間敏感神經的事件,都成為了社群媒體上的最熱門討論話題。
      
    在這些眾多造成此次全國性失控抗爭狀況的因素中,或許最具影響力且火上添油的,就是此次美國嚴重的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一方面是由於大家都待在家中,所以社群網路上的訊息比以往更容易引起矚目;另一方面,疫情對人們生活影響巨大,截至目前已超過四千萬人申報失業,經濟大受打擊,許多人的生活變得極度不穩定,而少數族群就是受創最深的一群人(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四倍)。封城兩個月之下,現在只是各種民怨一次爆發出來。
      
    而警方在面對大規模群眾時的處置方式,也讓示威群眾整個激化。包括朝群眾發射催淚彈及橡膠子彈、警車衝撞群眾,還有在全國直播的狀況下,把CNN記者上銬帶走。示威遊行開始之後,除了原先和平集會的人群之外,也開始有各個群體在推波助瀾,其中包括各種極端主張的團體,例如無政府主義者(否定政府存在的正當性)、主張暴力抗爭的團體(如「反法西斯」的組織),當然也有想要趁火打劫的人們,甚至也有白人至上論者鼓動攻擊少數族群街區。
      
    這些不同的群體呈現出的樣態很多元,絕對不能用二分法去概況,例如哪種族群就一定支持哪種主張。
      
    川普總統在這當中的一連串推文也是讓民意更加兩極化的主要推手之一,例如不斷發文對示威者嗆聲,而且在推特上一開始似乎刻意地將「和平的集會」和「主張暴力手段的人」畫上等號,一直到6/1記者會才把兩者區分開來,但主張要出動軍隊去「鎮壓暴民」,用最嚴厲的手段對付暴力。他甚至還曾經發文對著示威群眾挑釁,說要「放狗」以及使用先進武器對付。當地的首長,包括華盛頓特區市長(民主黨籍)以及馬里蘭州州長(共和黨籍),都直白地叫總統說如果沒辦法安撫群眾,就不要再講話了。在週五的時候,白宮前面群眾聚集,川普還曾一度被帶到地下碉堡避難。事實上,從川普開始競選以及上任至今的各種言行,可以說是從來沒有把少數族群的權益放在優先位置,他從來不曾在意那些反對他的人們(例如這幾天的推文和記者會都在針對暴力行為,而沒有回應到少數族群們要求的司法正義。他甚至常常主動去煽動更多的對立情緒,這樣的作風可以說是「始終如一」。
      
    在這樣的混亂狀況中,外來的資訊戰也開始活躍起來。美國參院情報委員會代理主席盧比歐(Marco Rubio)指出,推特上面有大量外來的異常訊息。中國很明顯地趁機大外宣,大力炒作美國比中國還要爛等風向。中國外交部華春瑩更是不斷發文諷刺美國,甚至引用佛洛伊德窒息死前苦苦哀求喊出的「I can’t breathe」來回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譴責中國對港作為的文章,在道德感上可以說是毫無下限。今天(1日)還在推特上發了「all lives matter」(所有人的命都是命),試圖想要平復前一則爭議推文,殊不知,這個口號可是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口號。不懂口號亂用就算了,如果all lives matter的話,那中國對於新疆、圖博?香港黑警?是不是該有所反省?目前可以看到社群平台上出現許多導往特定風向的文章,而類似的資訊戰,先前俄國也曾經大力介入過(https://pse.is/SHMQQ)。
      
    我們談到這邊,並不是在講說種族問題「都是」外國勢力炒作。共和黨的盧比歐都已經清楚地講:「這些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問題,但是國外勢力在見縫插針」。他也曾推文指出,「抗議群眾有和平示威的,也有刻意要製造混亂的,我們不能隨便就混為一談。」
      
      
    ▍遠因:深層難解的不平等
      
    造成抗議行動一發不可收拾的遠因,當然是美國社會長久以來深層的族群不平等。黑人族群至今仍然在「幾乎所有」社會和經濟指標上面,都處在劣勢的位置。在司法程序當中的每一個步驟(例如路上臨檢,調查過程,羈押,審判),黑人群體在每一個環節都沒有受到平等的對待(參考Vox報導:http://tinyurl.com/yayvzwoc)。而且,黑人群眾在面對第一線執法者的時候,所面對的風險也是所有族群當中最高。
      
    長期下來,非裔人們會出現對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人性尊嚴的強烈被剝奪感、以及對政治體制無法解決他們長期困境的憤怒,以及對這整套體制信任感的崩解(推薦這篇紐時報導的中英對照文章:美國黑人們的絕望。https://pse.is/RWEH7。另外,脫口秀主持人Trevor Noah的解釋也很值得聽:https://youtu.be/v4amCfVbA_c)
      
    類似的大型全國示威,過去發生過很多次(例如2014 - 15時開始的black lives matter全國示威),但對於狀況的改善很有限。接下來的發展就得看後續政客們的回應、公民團體們的串連和行動策略。
      
      
    ▍接下來的發展影響
      
    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發展。
      
    首先是動員的效果。當平權相關的抗爭規模愈大、影響的範圍愈廣時,更容易召喚出廣大的「一般群眾」,尤其是平常不怎麼有時間或興趣關心政治的人們。而他們最關心的議題,就是1960年代尼克森的名言「Law & Order」,川普也已經推了這則。對川普來說,示威抗議愈兇,反而對於召喚支持群眾更有利。
      
    政治學已有許多研究討論,其實美國內部的歧視心態仍然非常普遍(https://pse.is/RG9MJ),而且在這些平權運動的過程,常引起更大的反作用力。這樣的反作用力就是近年來美國政治兩極化的主要來源。我們必須要理解政治人物們炒作「弱弱相殘」的邏輯(https://pse.is/Q667B),以及使用「民族主義」或者愛國主義語言去包裝對於平權價值的攻擊。
      
      
    ▍台灣人該怎麼看
      
    最後我們想要花一點點篇幅來談談,美國的種族議題,對台灣人而言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我們要了解這些?
      
    就以林書豪來說吧,很多人可能有注意到,他在疫情爆發以來做的事情,除了募款給醫護人員外,最常發聲的主題就是「反歧視」,例如反對使用川普說的「中國肺炎」來稱呼。林書豪因此被很多台灣人大罵「親中」,我們認為這是由於人們對美國政治的理解太少。
      
    事實上,一般美國人可不像台灣人一樣知道中國的威脅是什麼,對他們來說,也沒有「對抗中國」的急迫性。然而,許多美國保守派人士(尤其白人至上論者),對少數族裔比較不友善,整個結構性的不平等也仍然存在。而許多自由派(liberal/progressive)價值觀的人們,為了減少歧視的現象,往往會比較要求「政治正確」,避免歧視用詞。在疫情期間有時就會主張要避免攻擊中國,他們的目的是要減少對「亞洲人」的歧視。林書豪的觀點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不要忘記他是在加州這樣子自由派大本營長大的。反歧視是美國政治和社會的特別脈絡。他們反對攻擊中國不是出於國安和地緣政治上的理由,而是出於自身成長經驗。
      
    我們要再次強調,台灣的人們在資訊接收方面,總是很難避免掉中國因素,更複雜的是,現在各種中國大外宣和「資訊戰」之下,我們看美國的方式也常常會受到中國方面訊息傳播的影響。中共官媒或者中國支持者的論述方式往往是把攻擊中共直接等同於攻擊中國人、亞洲人,然後叫大家不要歧視、不要「辱華」,而的確有些天真的美國人相信了中共的大外宣這套。(現在的大外宣則是刻意把美國的族群不平等問題拿來攻擊民主政治,試圖用「一樣爛」來掩蓋極權國家侵害人權的事實。)
      
    然而,在美國訴求平權、反歧視,和所謂的親中與反中,根本沒有任何關聯。在美國的人們呼籲反歧視絕對是應該做的事,我們也必須要加入或者聲援這些反歧視的訴求。即使是覺得種族歧視問題離自己很遠的人們,也有必要去區分美國人的論述是在講什麼,以及要更加理解美國政治的走向。
      
    台灣議題目前仍然是兩大黨共同支持的議題,這點可從幾個台灣相關法案都獲得壓倒性支持而通過來看。然而,當美國政界菁英們因為族群平等這樣的深層問題而激化對立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小心平衡意見的表達,避免被歸類到「種族主義者」那一邊。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 】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Youtube:http://yt1.piee.pw/S43FG

  • 中英對照文章 在 US Taiwan Watch: 美國台灣觀測站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06-02 08:21:34
    有 5,816 人按讚

    【美國遍地烽火:我們該如何理解美國的種族不平等】
      
    美國現在可說是「遍地烽火」,至少30個城市發生大規模示威、甚至是暴動,二十多個城市宣布實行宵禁,至少15州已啟動國民軍來維持秩序。
      
    先講我們認為的重點:為什麼我們覺得台灣人特別需要在這個時候關注、理解美國現在全國性的「black lives matter,BLM」(黑人的命也是命)運動大爆發?道理很簡單,如果我們無法試著去理解他人所受的壓迫與苦難,又有什麼資格去要求別人來在乎我們的?更重要的是,這些事件對美國政局走向的影響深遠,對於各項外交政策議程影響也相當大,我們絕對必須要了解這樣的脈絡。台灣的對美關係是最重要的外交關係,所以了解美國社會當然是必要的功課。二分法或者過於簡化的論述是要避免的(例如:有些人支持川普是因為他對中國強硬,但我們不需要在他的國內政策與立場等方面直接全盤接收;又如,有些人覺得「反歧視」就是親中行為,事實上完全不是如此)。
      
    這次的引爆點「又是」過去不斷上演的狀況。
      
    上週一(25日),明尼蘇達州明尼亞波利斯市的一位白人警察,在逮捕非裔男子佛洛伊德(George Floyd)的過程中,將其壓頸8分多鐘導致其窒息而死。事件過程被清楚拍下公布上網。此事引發了許多地方大規模的集會示威,BLM的口號再度成為焦點。然而,各地卻開始出現抗議群眾攻擊警察或警察局,甚至出現許多搶劫商店的行為。時至週五,許多地方的狀況已經明顯失控。
     
    *參考本站共同編輯的短文:https://pse.is/S8FGH
    *分析這次事件近因、遠因、影響:https://pse.is/RJMTY
        
    ▍示威抗議爆發的近因
      
    這次的事件之所以會快速延燒到全美各地,有幾個近期原因。
      
    首先,最近有一連串非裔人士被不平等對待的新聞,都變成了全國焦點,例如非裔男子亞伯里(Ahmaud Arbery)在路上跑步,結果遭到兩名白人男性槍殺身亡,檢察官相隔兩個月,等到案發當時攝影畫面流出後,才在輿論壓力下逮捕嫌犯、展開調查(觀測站podcast第10集有談到);在3月時,黑人女子泰勒(Breonna Taylor)在自家公寓,三名白人警察以調查毒品交易為由,在沒有表明自己員警身份的情況下欲強行進入搜查,泰勒男友開槍示警,結果公寓遭三名警察開了20多槍回擊,泰勒身重8槍死亡;5/25才發生的,一位在紐約中央公園遛狗的白人女士庫珀(Amy Cooper),打電話給警察說一位非裔男子對其性命威脅,只因為對方請她把狗鏈栓好(美國許多公園都有規定,溜狗必須上鍊)。這幾個月來類似事件有不少,這些挑動種族之間敏感神經的事件,都成為了社群媒體上的最熱門討論話題。
      
    在這些眾多造成此次全國性失控抗爭狀況的因素中,或許最具影響力且火上添油的,就是此次美國嚴重的Covid-19(俗稱武漢肺炎)疫情。一方面是由於大家都待在家中,所以社群網路上的訊息比以往更容易引起矚目;另一方面,疫情對人們生活影響巨大,截至目前已超過四千萬人申報失業,經濟大受打擊,許多人的生活變得極度不穩定,而少數族群就是受創最深的一群人(黑人死亡率是白人的四倍)。封城兩個月之下,現在只是各種民怨一次爆發出來。
      
    而警方在面對大規模群眾時的處置方式,也讓示威群眾整個激化。包括朝群眾發射催淚彈及橡膠子彈、警車衝撞群眾,還有在全國直播的狀況下,把CNN記者上銬帶走。示威遊行開始之後,除了原先和平集會的人群之外,也開始有各個群體在推波助瀾,其中包括各種極端主張的團體,例如無政府主義者(否定政府存在的正當性)、主張暴力抗爭的團體(如「反法西斯」的組織),當然也有想要趁火打劫的人們,甚至也有白人至上論者鼓動攻擊少數族群街區。
      
    這些不同的群體呈現出的樣態很多元,絕對不能用二分法去概況,例如哪種族群就一定支持哪種主張。
      
    川普總統在這當中的一連串推文也是讓民意更加兩極化的主要推手之一,例如不斷發文對示威者嗆聲,而且在推特上一開始似乎刻意地將「和平的集會」和「主張暴力手段的人」畫上等號,一直到6/1記者會才把兩者區分開來,但主張要出動軍隊去「鎮壓暴民」,用最嚴厲的手段對付暴力。他甚至還曾經發文對著示威群眾挑釁,說要「放狗」以及使用先進武器對付。當地的首長,包括華盛頓特區市長(民主黨籍)以及馬里蘭州州長(共和黨籍),都直白地叫總統說如果沒辦法安撫群眾,就不要再講話了。在週五的時候,白宮前面群眾聚集,川普還曾一度被帶到地下碉堡避難。事實上,從川普開始競選以及上任至今的各種言行,可以說是從來沒有把少數族群的權益放在優先位置,他從來不曾在意那些反對他的人們(例如這幾天的推文和記者會都在針對暴力行為,而沒有回應到少數族群們要求的司法正義。他甚至常常主動去煽動更多的對立情緒,這樣的作風可以說是「始終如一」。
      
    在這樣的混亂狀況中,外來的資訊戰也開始活躍起來。美國參院情報委員會代理主席盧比歐(Marco Rubio)指出,推特上面有大量外來的異常訊息。中國很明顯地趁機大外宣,大力炒作美國比中國還要爛等風向。中國外交部華春瑩更是不斷發文諷刺美國,甚至引用佛洛伊德窒息死前苦苦哀求喊出的「I can’t breathe」來回應美國國務院發言人譴責中國對港作為的文章,在道德感上可以說是毫無下限。今天(1日)還在推特上發了「all lives matter」(所有人的命都是命),試圖想要平復前一則爭議推文,殊不知,這個口號可是美國白人至上主義者的口號。不懂口號亂用就算了,如果all lives matter的話,那中國對於新疆、圖博?香港黑警?是不是該有所反省?目前可以看到社群平台上出現許多導往特定風向的文章,而類似的資訊戰,先前俄國也曾經大力介入過(https://pse.is/SHMQQ)。
      
    我們談到這邊,並不是在講說種族問題「都是」外國勢力炒作。共和黨的盧比歐都已經清楚地講:「這些是我們本來就有的問題,但是國外勢力在見縫插針」。他也曾推文指出,「抗議群眾有和平示威的,也有刻意要製造混亂的,我們不能隨便就混為一談。」
      
      
    ▍遠因:深層難解的不平等
      
    造成抗議行動一發不可收拾的遠因,當然是美國社會長久以來深層的族群不平等。黑人族群至今仍然在「幾乎所有」社會和經濟指標上面,都處在劣勢的位置。在司法程序當中的每一個步驟(例如路上臨檢,調查過程,羈押,審判),黑人群體在每一個環節都沒有受到平等的對待(參考Vox報導:http://tinyurl.com/yayvzwoc)。而且,黑人群眾在面對第一線執法者的時候,所面對的風險也是所有族群當中最高。
      
    長期下來,非裔人們會出現對自己的身家性命以及人性尊嚴的強烈被剝奪感、以及對政治體制無法解決他們長期困境的憤怒,以及對這整套體制信任感的崩解(推薦這篇紐時報導的中英對照文章:美國黑人們的絕望。https://pse.is/RWEH7。另外,脫口秀主持人Trevor Noah的解釋也很值得聽:https://youtu.be/v4amCfVbA_c)
      
    類似的大型全國示威,過去發生過很多次(例如2014 - 15時開始的black lives matter全國示威),但對於狀況的改善很有限。接下來的發展就得看後續政客們的回應、公民團體們的串連和行動策略。
      
      
    ▍接下來的發展影響
      
    我們要注意以下幾個發展。
      
    首先是動員的效果。當平權相關的抗爭規模愈大、影響的範圍愈廣時,更容易召喚出廣大的「一般群眾」,尤其是平常不怎麼有時間或興趣關心政治的人們。而他們最關心的議題,就是1960年代尼克森的名言「Law & Order」,川普也已經推了這則。對川普來說,示威抗議愈兇,反而對於召喚支持群眾更有利。
      
    政治學已有許多研究討論,其實美國內部的歧視心態仍然非常普遍(https://pse.is/RG9MJ),而且在這些平權運動的過程,常引起更大的反作用力。這樣的反作用力就是近年來美國政治兩極化的主要來源。我們必須要理解政治人物們炒作「弱弱相殘」的邏輯(https://pse.is/Q667B),以及使用「民族主義」或者愛國主義語言去包裝對於平權價值的攻擊。
      
      
    ▍台灣人該怎麼看
      
    最後我們想要花一點點篇幅來談談,美國的種族議題,對台灣人而言有什麼影響?為什麼我們要了解這些?
      
    就以林書豪來說吧,很多人可能有注意到,他在疫情爆發以來做的事情,除了募款給醫護人員外,最常發聲的主題就是「反歧視」,例如反對使用川普說的「中國肺炎」來稱呼。林書豪因此被很多台灣人大罵「親中」,我們認為這是由於人們對美國政治的理解太少。
      
    事實上,一般美國人可不像台灣人一樣知道中國的威脅是什麼,對他們來說,也沒有「對抗中國」的急迫性。然而,許多美國保守派人士(尤其白人至上論者),對少數族裔比較不友善,整個結構性的不平等也仍然存在。而許多自由派(liberal/progressive)價值觀的人們,為了減少歧視的現象,往往會比較要求「政治正確」,避免歧視用詞。在疫情期間有時就會主張要避免攻擊中國,他們的目的是要減少對「亞洲人」的歧視。林書豪的觀點就是其中的代表,而且不要忘記他是在加州這樣子自由派大本營長大的。反歧視是美國政治和社會的特別脈絡。他們反對攻擊中國不是出於國安和地緣政治上的理由,而是出於自身成長經驗。
      
    我們要再次強調,台灣的人們在資訊接收方面,總是很難避免掉中國因素,更複雜的是,現在各種中國大外宣和「資訊戰」之下,我們看美國的方式也常常會受到中國方面訊息傳播的影響。中共官媒或者中國支持者的論述方式往往是把攻擊中共直接等同於攻擊中國人、亞洲人,然後叫大家不要歧視、不要「辱華」,而的確有些天真的美國人相信了中共的大外宣這套。(現在的大外宣則是刻意把美國的族群不平等問題拿來攻擊民主政治,試圖用「一樣爛」來掩蓋極權國家侵害人權的事實。)
      
    然而,在美國訴求平權、反歧視,和所謂的親中與反中,根本沒有任何關聯。在美國的人們呼籲反歧視絕對是應該做的事,我們也必須要加入或者聲援這些反歧視的訴求。即使是覺得種族歧視問題離自己很遠的人們,也有必要去區分美國人的論述是在講什麼,以及要更加理解美國政治的走向。
      
    台灣議題目前仍然是兩大黨共同支持的議題,這點可從幾個台灣相關法案都獲得壓倒性支持而通過來看。然而,當美國政界菁英們因為族群平等這樣的深層問題而激化對立的時候,我們更需要小心平衡意見的表達,避免被歸類到「種族主義者」那一邊。
       
       
    ✨ 支持獨立內容,贊助觀測站:https://pse.is/MG557
       
       
    【 收聽 】
    ➤ SoundOn:https://pse.is/QSLXX
    ➤ Spotify:https://pse.is/RCQ2K
    ➤ Apple:https://pse.is/R2RXV
    ➤ Youtube:http://yt1.piee.pw/S43FG

  • 中英對照文章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7-07 16:00:01

    本集節目由 EZ TALK 贊助播出

    賓狗推薦的工具書:
    《英語字彙力:用 1400 個詞彙打造精準溝通力》

    ·最受歡迎的英語字彙書
    ·出版以來穩坐 Amazon 單字書榜第一
    · 進階但實用的英文單字
    ·《紐約時報》、《紐約客》雜誌文章中常見的用詞
    ·讓你的表達能力更到位

    很多平台都買得到唷!

    博客來:https://reurl.cc/mLrKLM
    誠品:https://reurl.cc/Nr4KZp
    金石堂:https://reurl.cc/W3RKG5
    讀冊:https://reurl.cc/vq0R6a
    灰熊愛讀書:https://reurl.cc/vq0R7a
    MOMO:https://reurl.cc/zeqplV
    敦煌:https://reurl.cc/9rD6v8


    1 【wanderlust 旅遊慾】 - 名詞
    Felix spent his twenties trying to satisfy his wanderlust, visiting no fewer than 50 countries on four continents.

    · the strong and constant desire to travel
    · he desire for wandering
    · lust 很強烈的性慾
    · 英國雜誌 Wanderlust Travel Magazine



    2 【tantalize 撩撥;吊人胃口】- 動詞
    The photos of white sand beaches he hung in his office merely tantalized Robert; he never could find time fo a vacation.

    · To torment someone with something they want without ever giving it to them
    · Tantalus 神話人物



    3【restive 躁動不安的】 - 形容詞
    The citizens became restive in the wake of the earthquake, their supplies dwindling and little relief on the horizon.

    · restless, agitated
    · restful: that makes you feel relaxed and peaceful
    · This music is very restful.
    · 人覺得 restive:人躁動不安
    · 事物 restful:事物讓人放鬆


    單字書, 工具書, 背單字, 英文單字, 字彙量, 不死背, Vocabulary Builder Workbook, 亞馬遜, 排行榜, Amazon


    賓狗誠心徵求廠商乾媽乾爹!!
    歡迎來信:weeklybingoenglish@gmail.com
    口播案例:https://bingobilingual.firstory.io/playlists/ckmm0e1of9zai08974rfszzfh


    現在抖內賓狗,有好康回饋啦!
    https://pay.firstory.me/user/bingobilingual

    你英文想變更好嗎?快來 PressPlay 訂閱賓狗:
    https://www.pressplay.cc/bingobilingual

    · 免費試用 3 天
    · 搭配本集 Podcast 的詳細講義
    · 手機背景播放,善用零碎時間學習
    · 一次掌握頂尖學習資源:文法、發音、口說及更多


    想跟賓狗一起不死背、「玩單字」嗎?
    歡迎加入臉書私密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83689222203801/


    賓狗的 IG @bingobilingual_bb
    https://www.instagram.com/bingobilingual_bb

    賓狗的 FB
    https://www.facebook.com/bingobilingual

    陪賓狗錄 podcast:
    https://www.youtube.com/c/BingoBilingual
    (側錄影片)


    【Podcast的廣告效益 - 學生問卷】
    5-10 分鐘,幫學生一個忙,還可以抽獎喔!

    學術單位:國立臺北商業大學 企業管理系 研究所與大學部學生
    抽獎資格:只要有在 Podcast 節目中聽過廣告內容的經驗,填寫問卷並留下Email,都有機會參加抽獎!
    抽獎禮物:7-11百元禮券*10位
    問卷連結:https://forms.gle/ZZAfiwotkmQRbpiaA
    *問卷皆採匿名方式,請安心填寫


    你想要高品質中英對照新聞嗎?訂閱《風傳媒》,就能隨意暢讀華爾街日報的新聞,中英對照喔!原價一年一萬四,立刻降到三千九,趕快透過賓狗的專屬連結訂閱吧: https://events.storm.mg/member/BGWSJ/


    跟賓狗 Line 聊天:
    https://line.me/ti/g2/AnkujGhzM4qHqycKmUd9Nw?utm_source=invitation&utm_medium=link_copy&utm_campaign=default


    在 KKBOX 收聽賓狗: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4tuXnkLJpEDF7ypC6S?lang=tc

  • 中英對照文章 在 賓狗單字Bingo Bilingual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4-14 21:00:18

    賓狗的 Podcast 每天更新
    這集的連結在這,記得來訂閱 podcast 喔:

    https://open.firstory.me/story/cknfs2w6i8ymg08230wcq0bdt/platforms

    (YouTube 頻道目前只不定期更新唷)

    英文教學 Podcaster & YouTuber 來抬槓!

    【賓狗 & 阿滴聊創作】

    阿滴為什麼還沒有出 podcast?當初的 YouTube 環境,跟現在的 podcast 竟然這麼相像!

    阿滴身為台灣頂尖創作者,竟然曾經質疑自己有沒有價值?

    而創作者又該怎麼照顧自己的心理健康呢?

    【賓狗 & 阿滴聊自學】

    阿滴還大方分享,他怎麼自學英文,怎麼保持對語言的興趣與信心:

    ·曾經硬背單字、默寫文章的阿滴,是怎麼打通英文的「任督二脈」呢?

    · 篩選英文自學素材,原來有三個指標?

    · 阿滴現在如何自學,維持英文能力呢?


    @阿滴英文 https://www.youtube.com/c/RayDuEnglish/featured

    @阿滴日常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L--AnIMxQQdbcH4ESEK0Iw


    【賓狗 & 阿滴教單字】

    I have my hands full.
    我已經很忙了(工作量很多了)

    mental hygiene 心理衛生

    Social media 社群媒體

    toxic 有毒的;有害的(比如說惡意批評的留言)

    mindfulness 專心觀察自己的需求與狀況,目前常翻譯成「正念」

    lenient 寬容的;不嚴格的

    motto 座右銘

    celebrate your small victories 小勝利也要慶祝

    live broadcast 現場直播

    critical period 關鍵期

    shadowing 影子跟讀法

    have more experiences in English 累積更多用英文生活的經驗

    reflex action 反射動作

    Under my control vs. out of control
    在掌控中 vs. 失控

    stay on your toes 隨時備戰、隨時緊覺

    anchor 錨

    --------------------

    賓狗誠心徵求廠商乾媽乾爹!!
    歡迎來信:weeklybingoenglish@gmail.com
    口播案例:https://bingobilingual.firstory.io/playlists/ckmm0e1of9zai08974rfszzfh


    想跟賓狗一起不死背、「玩單字」嗎?
    歡迎加入臉書私密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883689222203801/


    賓狗的 IG @bingobilingual_bb
    https://www.instagram.com/bingobilingual_bb


    你想要高品質中英對照新聞嗎?訂閱《風傳媒》,就能隨意暢讀華爾街日報的新聞,中英對照喔!原價一年一萬四,立刻降到三千九,趕快透過賓狗的專屬連結訂閱吧: https://events.storm.mg/member/BGWSJ/


    賓狗的 Telegram:
    https://t.me/joinchat/Rq_MDn8QaS1IkvQR


    在 KKBOX 收聽賓狗:
    https://podcast.kkbox.com/channel/4tuXnkLJpEDF7ypC6S?lang=tc


    抖內賓狗:
    https://pay.firstory.me/user/bingobilingual

  • 中英對照文章 在 WiN Poker Couple撲克夫妻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7-17 16:20:35

    🔥交流撲克撲克交流群 ⏩ https://linktr.ee/pokercouple
    🔥免費加入撲克夫妻N8戰隊輸入⏩「 WEIWEI22」
    多樣撲克免費教學資源、線下活動等等多樣福利

    點選時間跳到指定位置
    1:26 打德州必認識的撲克位置Position
    5:00 翻牌前翻牌後中英文怎麼說
    5:11 翻牌後下注跟注的說法
    8:57 一打一與多人底池
    11:02 底池期望值
    12:23 所有德州撲克起手牌介紹
    14:03 德州撲克玩家選手類型介紹(fish到底是什麼)
    15:06 牌型介紹
    25:32 其他撲克常用名詞

    本德州撲克必會術語 名詞,是從我自行撰寫的這篇文章而來 https://win.pokercouple.com/pokerName
    影片幫大家統整順序,由weiwei分類用PS一個個作圖、PR剪輯,盡量給大家看到最完整而且有順序的內容,現在要在線上找到看起來畫面一目瞭然的專有名詞,我們朋友都說我們這影片是第一名XD

    但我們不是撲克名詞達人,只是以玩家角度,單純幫助新手用我們了解的撲克名詞意思來翻譯,如有不足或錯誤之處,可以留言跟我們說

    📍認識我們
    Nevan&Weiwei 撲克夫妻|職業撲克牌手/教練 Nevan豫忠 ♠️ Weiwei薇薇的撲克生活 🇹🇼
    ⏩ 訂閱Youtube|https://win.pokercouple.com/subscribe
    ⏩ 撲克夫妻粉絲團| https://www.facebook.com/WiNPokerCouple
    ⏩ 撲克夫妻IG|https://www.instagram.com/wnpokercouple/
    ⏩ 撲克夫妻Twitch|https://www.twitch.tv/wnpokercoup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