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不適任教師處理案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不適任教師處理案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不適任教師處理案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不適任教師處理案例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今天的一則地方教育新聞,教育部裁定中原大學不當對待解聘教師,教育部除了處份中原大學,並要求予以復聘。 這是辦公室和中原大學及教育部搏鬥一年多的陳情,現在中原大學還有其他不當對待教師的陳情在處理中,教育部還在程序鄉愿。我必須要說,中原大學身為傳統名校、教育部身為主管機關,兩者都很要覺得慚愧。 這幾...

  • 不適任教師處理案例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3-26 20:03:20
    有 226 人按讚

    今天的一則地方教育新聞,教育部裁定中原大學不當對待解聘教師,教育部除了處份中原大學,並要求予以復聘。

    這是辦公室和中原大學及教育部搏鬥一年多的陳情,現在中原大學還有其他不當對待教師的陳情在處理中,教育部還在程序鄉愿。我必須要說,中原大學身為傳統名校、教育部身為主管機關,兩者都很要覺得慚愧。

    這幾位教授的案子是連續事件,中原大學不知為何,長期霸凌自己學校的多位教師,教師們過去向教育部及其它立委陳情都石沉大海。

    有一個案例是,校方利用教評會機制用莫須有的罪名指控教授,依照法規「編制內」教師要解聘必須要送教育部核准,因不適任理由薄弱,教育部雖未核准,也沒有否決,等於放著教師繼續被欺負。

    另一個案例是把教授「冷凍」起來不讓他排課,結果教授想去找新的學校也沒辦法,因為新的學校看到他長期無課,當然認為是「問題教授」,不想冒險自找麻煩。

    教育部早就接受陳情,卻長期卡在自以為是的認定程序,等於配合中原大學的作為。處理了一年多,開了多次會議,教育部才依據教師法要求學校應予暫時繼續聘任。這一年多的時間,何必呢?

    #自由時報新聞連結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3479756

  • 不適任教師處理案例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04-15 13:20:50
    有 2,680 人按讚

    教師法修法凸顯教育部無能!

    我過去曾為家長,也同樣是老師,自己的很多學生也是老師和校長,今天審「教師法」真是百味雜陳,尤看到教師和家長團體在街頭對立,如火車對撞,搞成今天這種場面,真的要說教育部實在無能!

    不少團體把狼師及不適任怪罪「師師相護」,事實上,任何校園發生性侵性騷擾事件,一律由學校組成性平會調查,且2009年修改「教師法」,只要性平會確認屬實就解聘,不必再經過教評會同意,因此教評會教師比例與解聘狼師根本兩回事,今天以此理由,未經溝通,硬要修改教評會比例,實在是岳飛打張飛!

    院版草案以「加速處理不適任老師」為理由,在教師法條文上擴充許多不合理的嚴苛規定,猶如撒下天羅地網,目的就是要老師服膺於行政管控,否則即有可能被提報為不適任教師,這實是開民主倒車,製造老師的恐慌以及校園的不安!

    例如,增加「違反教師職務之尊嚴」,即可解聘。(草案第14條第1項第13款、第15條第1項第7款)。請問何謂「損害教師職務之尊嚴」?又如,罵元首小孬孬算不算?上政論批評教育部政策或批評部長?參加反課綱陳抗過於衝動,衝到部長室"佔領"?或上課說笑話被錄音檢舉算不算?燒毀國旗算不算?

    再者,原本教師法第14條第1項第1款明定,「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緩刑宣告」方構成解聘、不續聘之事由。如今,雖獲緩刑宣告,亦得解聘,或雖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同樣構成解聘事由。例如,批評政治人物「垃圾」,構成刑法305條公然侮辱罪,只要被害人提起告訴,就會判三百元以下罰金,也構成草案第15條第1項第1款的解聘事由。

    最常見的,檢舉學校弊案被視同毀損校譽,或老師戶頭帳號被詐騙集團盜用,被認定是詐欺共犯,此於司改會和法扶中心皆有不少案例。換言之,未來教師最好是聖人,平日言行都必須小心翼翼,否則連輕微的不當行為、不小心或過失都將構成解聘,等同要求教師的道德必須近乎完美。且這一條款也將限制教師從事社會運動或街頭陳情活動,教師因上街陳抗,違反集會遊行法時,或上臉書留言都可構成第14條第1款,或同條第13款違反「教師職務尊嚴」;即便判處罰金,也構成解聘事由,等於限制教師進行社會運動及表達言論自由。

    不適任老師確實要汰除,但如何避免製造冤錯假案,或避免連輕微的不當行為、不小心或過失構成解聘及終身不得聘任的要件,或讓老師有被檢舉為「減損教師職務之尊嚴」的風險,於修法時必須審慎。

    教育部該好好檢討,為何搞成各團體之對立,建立一個尊重及友善的教學環境,有那麼困難嗎?

    🔷質詢回顧:
    教師法修法,凸顯教育部無能!
    https://reurl.cc/Zl7rg

    🔶相關連結:
    教師法修法 立委憂教師不適任定義被擴大解讀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4150047.aspx
    教師法草案定義未清 上街抗議、批評政策恐成解聘因素
    https://is.gd/B6h2ja

    👉成為柯志恩的好友:
    https://line.me/R/ti/p/%40dzq9154n
    👉政治以外的柯志恩:
    https://www.instagram.com/prof.kochihen/
    👉用心質詢的柯志恩:
    https://reurl.cc/z6Zxp

  • 不適任教師處理案例 在 柯志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4-14 08:00:00
    有 2,700 人按讚


    教師法修法凸顯教育部無能!

    我過去曾為家長,也同樣是老師,自己的很多學生也是老師和校長,今天審「教師法」真是百味雜陳,尤看到教師和家長團體在街頭對立,如火車對撞,搞成今天這種場面,真的要說教育部實在無能!

    不少團體把狼師及不適任怪罪「師師相護」,事實上,任何校園發生性侵性騷擾事件,一律由學校組成性平會調查,且2009年修改「教師法」,只要性平會確認屬實就解聘,不必再經過教評會同意,因此教評會教師比例與解聘狼師根本兩回事,今天以此理由,未經溝通,硬要修改教評會比例,實在是岳飛打張飛!

    院版草案以「加速處理不適任老師」為理由,在教師法條文上擴充許多不合理的嚴苛規定,猶如撒下天羅地網,目的就是要老師服膺於行政管控,否則即有可能被提報為不適任教師,這實是開民主倒車,製造老師的恐慌以及校園的不安!

    例如,增加「違反教師職務之尊嚴」,即可解聘。(草案第14條第1項第13款、第15條第1項第7款)。請問何謂「損害教師職務之尊嚴」?又如,罵元首小孬孬算不算?上政論批評教育部政策或批評部長?參加反課綱陳抗過於衝動,衝到部長室"佔領"?或上課說笑話被錄音檢舉算不算?燒毀國旗算不算?

    再者,原本教師法第14條第1項第1款明定,「受有期徒刑一年以上判決確定,未獲緩刑宣告」方構成解聘、不續聘之事由。如今,雖獲緩刑宣告,亦得解聘,或雖在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罰金,同樣構成解聘事由。例如,批評政治人物「垃圾」,構成刑法305條公然侮辱罪,只要被害人提起告訴,就會判三百元以下罰金,也構成草案第15條第1項第1款的解聘事由。

    最常見的,檢舉學校弊案被視同毀損校譽,或老師戶頭帳號被詐騙集團盜用,被認定是詐欺共犯,此於司改會和法扶中心皆有不少案例。換言之,未來教師最好是聖人,平日言行都必須小心翼翼,否則連輕微的不當行為、不小心或過失都將構成解聘,等同要求教師的道德必須近乎完美。且這一條款也將限制教師從事社會運動或街頭陳情活動,教師因上街陳抗,違反集會遊行法時,或上臉書留言都可構成第14條第1款,或同條第13款違反「教師職務尊嚴」;即便判處罰金,也構成解聘事由,等於限制教師進行社會運動及表達言論自由。

    不適任老師確實要汰除,但如何避免製造冤錯假案,或避免連輕微的不當行為、不小心或過失構成解聘及終身不得聘任的要件,或讓老師有被檢舉為「減損教師職務之尊嚴」的風險,於修法時必須審慎。

    教育部該好好檢討,為何搞成各團體之對立,建立一個尊重及友善的教學環境,有那麼困難嗎?

    🔷質詢回顧:
    教師法修法,凸顯教育部無能!
    https://reurl.cc/Zl7rg

    🔶相關連結:
    教師法修法 立委憂教師不適任定義被擴大解讀
    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1904150047.aspx
    教師法草案定義未清 上街抗議、批評政策恐成解聘因素
    https://is.gd/B6h2ja

    👉成為柯志恩的好友:
    https://line.me/R/ti/p/%40dzq9154n
    👉政治以外的柯志恩:
    https://www.instagram.com/prof.kochihen/
    👉用心質詢的柯志恩:
    https://reurl.cc/z6Zx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