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thout Miss Wong, my Chinese teacher in primary school, there would be no me. This is an article in Chinese dedicated to the first mentor in my life....
Without Miss Wong, my Chinese teacher in primary school, there would be no me. This is an article in Chinese dedicated to the first mentor in my life.
·
世仇 • 中文 • 實木尺
(圖文:林一峰)
•
我肯定,在所有她這生教過的學生之中,王老師最討厭的就是我。
•
小二開始,同學們已經對王老師聞風喪膽。她有著名的八字腳,走路神速,手中半寸厚的實木間尺一路整裝待發,一有不守規矩的學生就會重磅出擊,落在他們手掌上,每一次我也很驚訝,為何人體可以發出這麼震撼的聲響。「打手板」本身只是一兩秒的事,事前的恐懼與事後的劇痛才是戲肉,高班的同學們好像全部都試過一樣;我們總會有不守規矩的時候,被殃及池魚的機會則更難避免。
•
小三時,我跟王老師第一次交手,就是上課駁嘴。她放聲的罵,我自以爲聰明伶俐,不甘認輸,從此我就是她的眼中釘,整個學期我也沒有好日子過。
•
小四,惡夢成真,她成為我的班主任。所有同學第一天上課噤若寒蟬,完全守紀律,跟著幾個月一有不守規矩的同學出現,她就用實木間尺招呼,我聽到某些同學倒抽一口氣,有些在顫抖,甚至哭泣。有時下課後,有些同學表達對她的憤恨,甚至密謀到校長那裡告狀,但從來沒有人真正行動。
•
幾個月過去,事情竟然開始戲劇性地好轉。王老師教的是中文,我們全都留心聽著她講解課本以外的故事,文字背後的意義。有一次她談到《聊齋誌異》,不知哪來的勇氣和感應,我舉手回答她問的關於文言文的問題,王老師似乎嘴角顯出一點笑意;有時候我們還會全班一起大笑,一起屏著氣息聽她說故事,我開始覺得,中文課原來並不如想像中的沈悶。
•
只是,她還是特別針對我:我執筆的方法不對,她就命令我一定要用執筆矯正膠:把膠套在鉛筆上,手指放在特定凹位,萬分不舒服,我寫的字也沒有進步,我卻偏偏坐在第一排,只要她一看到我寫字時沒有把執筆矯正器套在鉛筆上,她和實木尺就會~~
•
轉眼就到六年級。
•
請你地唱歌嘅聲音可唔可以停止呀?」王老師忽然停下講課,一個字比一個字大聲的說,我才意識到,原來我忽然魂遊太虛,哼起歌來;我立即閉嘴,然後肅然起敬,繼續認真聽書,王老師也繼續講課。如果這件發生在四五年級,王老師的反應一定是拍檯大罵打手板,然後罰站,但六年級,她對我們(尤其是對我)已經從容很多,很可能是她已經清楚,我們很用功,真正在吸收她教的東西,然後漸漸從建立的互相信任裡培養出感情。
•
小學六年級,那位曾經讓全校學生聞風喪膽的王老師,已經變成我們每天上課最期待看到的一位老師。她熟悉的中國文字由來典故,歷史課本以外的野史故事,對執筆寫字的執著,一切都從壓力變成有趣的知識;用來打手板的實木尺還是每天跟著她,但同學們已經不再害怕。 「中國造字全部都是有意思的」,「做學問就是這樣子做的了」是她最常說到的兩句話。王老師不再是大眾世仇,我也一早不是她的世仇:她仍然對一切都一絲不苟,還會中氣十足的罵人,但學期越近尾聲,她展露的仁慈越多;預備升中讓所有人都緊張至極,但我只希望中文課不要那麼快結束,還是我希望聽她講課,多一課就一課吧。
•
最後一兩課中文課,有同學哭泣,只是原因已經從懼怕實木尺,變成不想離開這個班房和這位中文老師。很久之後,我才知道那種感覺叫做不捨。
•
離開小學,升上中學,時間過得特別快。高中的時候,賺到一點點替小學生補習的錢,我就主動邀請王老師出去吃飯,於是一個週末下午,我特意跑到她獨居的牛頭角公寓樓下跟她吃餛吞麵;全程我們沒有說太多話,她常常微笑看著我;我堅持要結帳,她也成全我,還笑說:你仍然是這麼純品。純品嗎?到現在我也不明白為何她對我有這樣的形容,我只記得,那半小時應該是我記憶中她笑得最久的一次。
•
之後,時間過得更快。聽說,有學生跟家長聯署投訴王老師的過分嚴厲;聽說,體罰已經被禁止;聽說,王老師退休了,身體不怎麼好... 然後,有一天,我接到她的死訊,她就在牛頭角的家倒下,幾天後才有人發現。然後,我到靈堂出席王老師的喪禮,出席的學生主要是我們那一屆的畢業生,聽說,她最疼的就是我們。
•
我生命裡第一位恩師,我最敬愛的王雁飛老師,對不起,最後我還是沒有養成正確的執筆姿勢,但希望我們再聚的時候,你對我的形容,還是純品。
•
我很掛念你。
•
學生林一峰上
一絲不苟意思中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交易•生意......]
......九哥長得這麼美,又是個大好人,她真心不希望他變成中年油膩大叔,氣質也太不搭了。
狐九強押著山上土包子小寶圓進了蘋果旗艦店,硬是給她搭配了手機、平板、筆電三件式。
寶圓看著上頭資費方案和價格,覺得自己的靈魂都快驚得昇天了。
接近二十萬台幣……賣了她,不,是恐怕賣了整座道觀的土地也還不起啊!
「九哥,不不不用了。」她心驚肉跳,小身子拼命往後縮,只差沒伺機奪門而出了。「我我我真的不需要……我也買不起……」
「就當妳預支薪水。」
「我不要預支薪水。」她欲哭無淚,缺錢的窮鬼總算找到了反抗『強權』的勇氣,手努力抓著玻璃櫃台邊緣,抵死不從。
──只要她不拿出雙證件,她就不必欠下巨債!
「妳能不能有點出息?」
「不能!」
唷!居然長出膽子來跟他唧唧歪歪了?
狐九今天就非跟她耗上了,修長指尖輕輕點了點她的眉心,寶圓一時間自己居然被點了穴一樣動彈不得,只能眼睜睜看著他慢條斯理地探手入她的手工揹袋,拿出她用到褪色的菜市場小皮夾,嘖了一聲……這才抽出她的身分證和健保卡。
然後連同自己的黑卡一同遞到電信櫃台小姐手中。
「刷我的卡。」
「好的。」電信櫃台小姐紅著臉,笑得格外嬌媚。
半個小時後,寶圓頭上滿是憂鬱的蘑菇雲……垂頭喪氣腳步沉重地走出了旗艦店。
短短不到四十五分鐘,她就揹上了二十萬的債務,還有每個月1999元加上網吃到飽的電信資費。
人生何其艱難,她道行淺薄,現在還物慾纏身(?)……眼看著距離得道之日已經越來越遙遠了嗚。
狐九高大修長的身子緩慢慵懶地走在她身後,憋笑得肚子有些痛。
──天快黑了,晚霞在高樓林立的繁華台中市被大廈們遮擋了大半,取而代之的璀璨是滿市燈火如繁星鋪地。
寶圓卻沒有看夜景的心情,她只想龜縮回她山上的道觀裡抱著祖師爺的金身好好嚎啕懺悔一頓……
狐九惡趣味地一點也不想提前告訴她,今天所有的3C產品是自己送她這個『小輩』的見面禮,反正以這丫頭憨厚駑鈍老實固執的性子,恐怕還是堅持要還債。
──且先讓她再自己提心吊膽、如芒在背一陣子,最後再讓她清楚感受到,什麼叫『跟著九哥有肉吃』!
「別苦著張臉,本來臉都夠小夠圓,再皺下去要從肉包變成小籠包了。」他長腿兩步就追上了她,大手在她頭上一陣亂搓。
寶圓頭上圓圓的可愛髮髻被他手掌揉得東倒西歪,還鬆鬆垮垮炸出了幾根呆毛。
「喔。」她已經自暴自棄地接收下這筆巨債了,嘆氣。
「想開點,要得道豈有那麼輕鬆?偷雞也要蝕把米,妳想上網查資料幫那小男孩,難道不需要付出點代價?」
「……」
不知道為什麼,聽他這樣說,寶圓突然受到激勵了,灰撲撲的小臉頓時亮了起來。
「那……」她有點扭捏,肉痛地小小聲道:「還是太貴了,我可以不用買到蘋果的,而且我看那XX品牌學生方案上網吃到飽只要499也挺好……」
「妳是學生嗎?考上大學了嗎?」
寶圓當場又被捅刀,啞口無言。
「不然……好像……也有上班族優惠方案。」她還想做最後徒勞無功的垂死掙扎。
「妳有企業員工證?」
「……嘸。」
狐九俊美妖嬈的臉龐高高昂起,愉悅勝利地拎著小跟班的後領,又將之塞進了超跑。
寶圓又被狐九載去吃了一頓美味至極但看著就很昂貴的餐廳,她已經破罐子破摔了,埋頭把港式百菇炒伊麵扒進嘴裡,鼓著腮幫子一嚼一嚼,就像要過冬的倉鼠在幫自己屯糧。
狐九修長如玉的大手優雅地夾著蝦球吃著,見她專心賣力地近乎虔誠地把每根金黃捲曲麵條和每一只香菇蘑菇草菇片,一絲不苟半點不漏地全塞嘴裡,還珍惜地用湯匙刮起盤底剩下的一點點醬汁,心滿意足地舔掉。
他瞧著興味濃厚,忍不住招手請服務生又點了兩道素食港點和一盅藥燉猴頭菇湯。
「吃。」他簡短地命令。
她一呆,看著香噴噴的港點和燉湯。
「別看了,這頓我請。」
寶圓心一鬆,可又很不好意思地囁嚅。「那、那等我賺錢了,換我請九哥您吧!」
「嗯。」他高傲地應允了。
「謝謝九哥。」她開開心心地又吃將起來。
狐九沒有察覺當自己注視著她吃飯的模樣時,眼神竟有著異樣的溫柔和……熟悉懷念感。
& & &
台北 某大樓最高層
一個銀髮胖胖美國大叔笑吟吟地坐在真皮沙發上,身後的數名高大壯碩白人保鑣殺氣騰騰地護守在他身後。
坐在他對面的是個瘦削優雅的東方老人,身後是一對美麗的雙胞胎姊妹花,身著藍色唐衫和黑寬褲,頸項帶著神秘古樸的銀項圈,彷彿兩只精緻的彩瓷娃娃。
「陳老,那些資料都看過了吧?」胖胖美國大叔笑容親切,用著彆扭的中文問。「你考慮得如何?」
陳老端起了茶,目光低垂。「史密斯先生,你該知道,令祖父和我父親之間的契約,在當年履約後就失效了。」
「我知道,但我們今日不談舊日長輩情誼,我們單純只談生意。」史密斯先生微笑。
陳老蒼眉抬也未抬,只注視著手中這碗名家所造的釉裡紅茶碗。
剔透薄如紅玉的茶碗裝盛著最上等的烏龍茶湯……
紅艷相映,恍若朱血。
一絲不苟意思中文 在 焦糖哥哥-陳嘉行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我是不是我的我》
據說李登輝每逢身體有恙開刀前,必要幕僚拿鏡子給他端詳自己的容貌。二○一五年《壹週刊》同事鄭進耀曾到翠山莊訪問他,進耀向他求證這個消息真偽,他說彼時是心臟血管塞住,赴日本九州開刀,手術過程中,血管被刺破,痛得快支撐不了,得開第二次刀,「我照鏡是欲看家己的ê面容,彼一時陣面色真正歹看,心內想袂完蛋了,彼時陣八十餘歲啊,想欲看家己最後一面到底是安怎。」
一九六八年,李登輝自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回農復會工作,因被懷疑與海外台獨分子結交,數次遭警備總部約談,第一次約談時間長達十七個小時,再來是七天。親信說,他離家去警總前,站在鏡子前凝視自己,檢查自己有無失態,儀表是否良好。此後,他面對茫茫未知,必得照鏡子。
我們訪問他的那一年,他已經九十三歲了,卸任國家元首住外雙溪翠山莊,寓所裝潢雅緻如同博物館,玄關擺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送來的蘭花。九十幾歲的老人,雖聽力有些退化,得在他耳邊大聲說話、慢慢說話,但白眉銀髮梳得一絲不苟,西裝畢挺,猶有紳士派頭。他面對外界,無論儀態和內在,都打理得無懈可擊,「日記攏係豪洨(嘐潲hau-siâu)欸,大家抵日記攏誇耀自己,愛說好話乎自己聽,我自二十歲就不寫日記了。」不像兩蔣留有大量日記,詳述內心百轉千迴,可是他面對訪問,已經建立脈絡清晰的思想體系。
他一下拿出桌上的資料為其論述佐證,一下要幕僚去書房找出哪本書,唸給我們聽,證明自己說法無誤。說是訪問,其實更像是讀書會,開出來的書單都是「李登輝學」的欽定文獻:影響他深刻的一本書是湯瑪斯‧卡萊爾的《衣裳哲學》跟歌德《浮士德》,自己的核心價值都在旅日作家黃文雄的《李登輝的原点》(中文譯本《哲人政治家:李登輝之「我」》),「這本書交代我的生死觀、歷史觀,第四章〈超越〉,係從尼采的超越理論來欸,做為一個領導者,這是必要的。要寫我的代誌,這本冊真重要。」
「阮老父之前當刑事,汐止三芝南港,我讀冊學校隨著伊的職務搬來搬去,沒朋友,只好看冊,看小說、雜誌。有一擺,我跟老父要四塊錢買一本《兒童百科全書》,裡面知識真豐富,我猶擱記著彼一本書有紅色封面、大大本,彼一本讀完喔,厚…親像全世界的事情攏總知影啦,彼時,我就體會增加知識是人的願望。開始讀冊的時候,自我意識變強,覺得代誌樣樣知道,感覺老師講的不對,看不起朋友。」
閱讀讓他自我強大,故而少年時代在乎的就二件大事:一則是克服強大自我,二則開始想人為何會死、死了又如何,「阮大兄去菲律賓打戰,日本撤退,伊抵馬尼拉過身,我兄嫂講伊在蚊帳外看到阮阿兄,血肉模糊。彼一時陣,我自日本倒轉來,有一個多月,暗時不願睏,目睭晶晶看,看伊會不會倒轉來,乎我看。彼一時陣,我申請東京大學轉學台大(應為京都帝國大學轉台大),七十公斤真大箍,瘦到剩六十公斤。」他說:「為著超越自我,我去坐禪,自我克服之後,就欲追求更大的物件。二、三十歲之後,想欲知影世上有無神的存在,台北所有欸教會行五年,一個禮拜有五天攏抵教會,因為不相信。不相信的理由真簡單,因為人的科學意識跟心靈意識,科學欸意識是啥物siánn-mih?有沒有合理化、普遍化和實證主義。有存在才相信,就親像耶穌的學生多馬同款,你看到了,你才要去信神。」
他因為妻子曾文惠的緣故受洗,起初半信半疑,後來當省主席時,兒子李憲文鼻咽癌過世,初任總統時,面對李煥、郝伯村等國民黨外省派系逼宮,支撐他的還是信仰。一九九四年,他接受日本小說家司馬遼太郎訪問,自比《舊約》中將紅海劈成兩半,帶領猶太人返回以色列的摩西,他把從政當成他人生的《出埃及記》。
他引述了《衣裳哲學》的話,說書中教授失戀、失業,陷入一種「永遠的否定」,可當他理解人世間的一切是怎麼回事,又來到「永遠的肯定」階段,那種超越是一種「無關心的中心」狀態,唯有歷經這樣的過程,人才能擺脫虛無迷障而獲得自由。「每一個人欸一生,攏愛反省家己,歷經自我,才有自由,國家也是這樣。」老去的元首受訪,回憶過往,不談豐功偉業,反倒像是來幫我們上哲學課,那簡直是柏拉圖的「哲學家皇帝」了。
「我是不是我的我,在『我』之外,還有一個更高的自我實現。」老總統卸任後,大抵是不用跟老國民黨員周旋了,華語講得期期艾艾,受訪中,他多半以台語夾雜著日文應答,語言的流轉即台灣四百年紛亂的殖民史,從岩里政男到李登輝,我是不是我的我。他當過日本軍官,打過二次世界大戰;他也是台灣人,經歷過二二八事件;他參加共產黨讀書會、嘗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滋味;卻又加入國民黨,當台北市長、省主席、副總統,直至中華民國總統。
從美國《時代》雜誌報導中的「民主先生」到民間的「阿輝伯」,主政十二年,完成台灣的民主化,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政黨政治架構的建立、軍隊國家化與嚴守中立,以及言論、集會等基本自由,使得人民免於白色恐怖與高壓威權。但李登輝對台灣的貢獻,也正是招謗之處。老國民黨員斥責他黑金濫權、國安密帳牽扯不清,他主張「釣魚臺是日本的」,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胡文琦羞辱他「四不一沒有」:「不忠、不孝、不節、不義,沒有禮義廉恥」。
李登輝是不是李登輝的李登輝,他用一生為少年時的疑惑找到答案,完成了更高的自我實踐,而台灣四百年史何嘗不是在歷史面前問「我是誰」。一九四九年後,台灣是蔣介石「據台獨裁」、蔣經國「革新保台」、李登輝「中華民國台灣化」、陳水扁「一台一中」、馬英九「聯共制台」和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他說「脫古革新」,主政十二年,李登輝不是李登輝的李登輝,在他的寧靜革命下,台灣是不是台灣的台灣。
訪問尾聲,幕僚頻頻在他身後向我們使眼色,說讓老先生休息了,但他話匣子一開,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眼神有些迷茫,不與我們對望,已然是一種獨白了,他說:「我想過,可能再活個四、五年就差不多了,這件事我不怕,都有心理準備。」那話有一種夕陽餘暉的傷感,但過了這一年,身體真勇健,他仍表態支持蔡英文,賴清德、柯文哲都要來拜會,沾沾民主先生的光環。
二○一六年,高齡九十四歲的他仍赴日本石垣島考察,投身養牛事業,培育台灣和牛「源興牛」,他的侍衛官王燕軍說:「台灣的養豬業,是學農的李前總統一手規劃和建立起來的,所以李前總統還有一個養牛夢,希望能培育出屬於台灣自己的肉牛牛種,為台灣畜牧業經濟版圖,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少年自我意識強大的人,終生意志強大,我想到那次我們問他生死大事,家人應該會很不捨,「我若要死,我不會哭,我家人也不會哭。我隨時都準備著。不要想這麼嚴重,莫問太太會艱苦否,恁少年郎講的話跟我們的生活都不同款,荏荏(軟弱)。」老總統的話言猶在耳,「太太流目屎有啥米!愛面對現實,愛勇敢,這個很重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226pol001/
進耀的採訪: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20395234…
圖片來源:中央社
一絲不苟意思中文 在 肯腦濕的人生相談室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我是不是我的我》
據說李登輝每逢身體有恙開刀前,必要幕僚拿鏡子給他端詳自己的容貌。二○一五年《壹週刊》同事鄭進耀曾到翠山莊訪問他,進耀向他求證這個消息真偽,他說彼時是心臟血管塞住,赴日本九州開刀,手術過程中,血管被刺破,痛得快支撐不了,得開第二次刀,「我照鏡是欲看家己的ê面容,彼一時陣面色真正歹看,心內想袂完蛋了,彼時陣八十餘歲啊,想欲看家己最後一面到底是安怎。」
一九六八年,李登輝自康乃爾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回農復會工作,因被懷疑與海外台獨分子結交,數次遭警備總部約談,第一次約談時間長達十七個小時,再來是七天。親信說,他離家去警總前,站在鏡子前凝視自己,檢查自己有無失態,儀表是否良好。此後,他面對茫茫未知,必得照鏡子。
我們訪問他的那一年,他已經九十三歲了,卸任國家元首住外雙溪翠山莊,寓所裝潢雅緻如同博物館,玄關擺著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送來的蘭花。九十幾歲的老人,雖聽力有些退化,得在他耳邊大聲說話、慢慢說話,但白眉銀髮梳得一絲不苟,西裝畢挺,猶有紳士派頭。他面對外界,無論儀態和內在,都打理得無懈可擊,「日記攏係豪洨(嘐潲hau-siâu)欸,大家抵日記攏誇耀自己,愛說好話乎自己聽,我自二十歲就不寫日記了。」不像兩蔣留有大量日記,詳述內心百轉千迴,可是他面對訪問,已經建立脈絡清晰的思想體系。
他一下拿出桌上的資料為其論述佐證,一下要幕僚去書房找出哪本書,唸給我們聽,證明自己說法無誤。說是訪問,其實更像是讀書會,開出來的書單都是「李登輝學」的欽定文獻:影響他深刻的一本書是湯瑪斯‧卡萊爾的《衣裳哲學》跟歌德《浮士德》,自己的核心價值都在旅日作家黃文雄的《李登輝的原点》(中文譯本《哲人政治家:李登輝之「我」》),「這本書交代我的生死觀、歷史觀,第四章〈超越〉,係從尼采的超越理論來欸,做為一個領導者,這是必要的。要寫我的代誌,這本冊真重要。」
「阮老父之前當刑事,汐止三芝南港,我讀冊學校隨著伊的職務搬來搬去,沒朋友,只好看冊,看小說、雜誌。有一擺,我跟老父要四塊錢買一本《兒童百科全書》,裡面知識真豐富,我猶擱記著彼一本書有紅色封面、大大本,彼一本讀完喔,厚…親像全世界的事情攏總知影啦,彼時,我就體會增加知識是人的願望。開始讀冊的時候,自我意識變強,覺得代誌樣樣知道,感覺老師講的不對,看不起朋友。」
閱讀讓他自我強大,故而少年時代在乎的就二件大事:一則是克服強大自我,二則開始想人為何會死、死了又如何,「阮大兄去菲律賓打戰,日本撤退,伊抵馬尼拉過身,我兄嫂講伊在蚊帳外看到阮阿兄,血肉模糊。彼一時陣,我自日本倒轉來,有一個多月,暗時不願睏,目睭晶晶看,看伊會不會倒轉來,乎我看。彼一時陣,我申請東京大學轉學台大(應為京都帝國大學轉台大),七十公斤真大箍,瘦到剩六十公斤。」他說:「為著超越自我,我去坐禪,自我克服之後,就欲追求更大的物件。二、三十歲之後,想欲知影世上有無神的存在,台北所有欸教會行五年,一個禮拜有五天攏抵教會,因為不相信。不相信的理由真簡單,因為人的科學意識跟心靈意識,科學欸意識是啥物siánn-mih?有沒有合理化、普遍化和實證主義。有存在才相信,就親像耶穌的學生多馬同款,你看到了,你才要去信神。」
他因為妻子曾文惠的緣故受洗,起初半信半疑,後來當省主席時,兒子李憲文鼻咽癌過世,初任總統時,面對李煥、郝伯村等國民黨外省派系逼宮,支撐他的還是信仰。一九九四年,他接受日本小說家司馬遼太郎訪問,自比《舊約》中將紅海劈成兩半,帶領猶太人返回以色列的摩西,他把從政當成他人生的《出埃及記》。
他引述了《衣裳哲學》的話,說書中教授失戀、失業,陷入一種「永遠的否定」,可當他理解人世間的一切是怎麼回事,又來到「永遠的肯定」階段,那種超越是一種「無關心的中心」狀態,唯有歷經這樣的過程,人才能擺脫虛無迷障而獲得自由。「每一個人欸一生,攏愛反省家己,歷經自我,才有自由,國家也是這樣。」老去的元首受訪,回憶過往,不談豐功偉業,反倒像是來幫我們上哲學課,那簡直是柏拉圖的「哲學家皇帝」了。
「我是不是我的我,在『我』之外,還有一個更高的自我實現。」老總統卸任後,大抵是不用跟老國民黨員周旋了,華語講得期期艾艾,受訪中,他多半以台語夾雜著日文應答,語言的流轉即台灣四百年紛亂的殖民史,從岩里政男到李登輝,我是不是我的我。他當過日本軍官,打過二次世界大戰;他也是台灣人,經歷過二二八事件;他參加共產黨讀書會、嘗過國民黨白色恐怖的滋味;卻又加入國民黨,當台北市長、省主席、副總統,直至中華民國總統。
從美國《時代》雜誌報導中的「民主先生」到民間的「阿輝伯」,主政十二年,完成台灣的民主化,國會全面改選、總統直選、政黨政治架構的建立、軍隊國家化與嚴守中立,以及言論、集會等基本自由,使得人民免於白色恐怖與高壓威權。但李登輝對台灣的貢獻,也正是招謗之處。老國民黨員斥責他黑金濫權、國安密帳牽扯不清,他主張「釣魚臺是日本的」,國民黨文傳會副主委胡文琦羞辱他「四不一沒有」:「不忠、不孝、不節、不義,沒有禮義廉恥」。
李登輝是不是李登輝的李登輝,他用一生為少年時的疑惑找到答案,完成了更高的自我實踐,而台灣四百年史何嘗不是在歷史面前問「我是誰」。一九四九年後,台灣是蔣介石「據台獨裁」、蔣經國「革新保台」、李登輝「中華民國台灣化」、陳水扁「一台一中」、馬英九「聯共制台」和蔡英文的「中華民國台灣」,他說「脫古革新」,主政十二年,李登輝不是李登輝的李登輝,在他的寧靜革命下,台灣是不是台灣的台灣。
訪問尾聲,幕僚頻頻在他身後向我們使眼色,說讓老先生休息了,但他話匣子一開,似乎沒有停下來的意思,眼神有些迷茫,不與我們對望,已然是一種獨白了,他說:「我想過,可能再活個四、五年就差不多了,這件事我不怕,都有心理準備。」那話有一種夕陽餘暉的傷感,但過了這一年,身體真勇健,他仍表態支持蔡英文,賴清德、柯文哲都要來拜會,沾沾民主先生的光環。
二○一六年,高齡九十四歲的他仍赴日本石垣島考察,投身養牛事業,培育台灣和牛「源興牛」,他的侍衛官王燕軍說:「台灣的養豬業,是學農的李前總統一手規劃和建立起來的,所以李前總統還有一個養牛夢,希望能培育出屬於台灣自己的肉牛牛種,為台灣畜牧業經濟版圖,完成最後一塊拼圖。」
少年自我意識強大的人,終生意志強大,我想到那次我們問他生死大事,家人應該會很不捨,「我若要死,我不會哭,我家人也不會哭。我隨時都準備著。不要想這麼嚴重,莫問太太會艱苦否,恁少年郎講的話跟我們的生活都不同款,荏荏(軟弱)。」老總統的話言猶在耳,「太太流目屎有啥米!愛面對現實,愛勇敢,這個很重要。」
https://www.mirrormedia.mg/story/20200226pol001/
進耀的採訪:https://tw.nextmgz.com/realtimenews/news/20395234…
圖片來源:中央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