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一千萬房子頭期款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一千萬房子頭期款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一千萬房子頭期款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一千萬房子頭期款產品中有16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生活隨記 #關於購屋及改造這件事 昨晚睡前與先生一起滑著手機,最初笑著回顧照片中女兒的變化,接著看到去年整理房子的過程照片,太多讓我們感到幽默的過程,我們聊著笑著,甚至笑到流眼淚。 當時是酷熱夏天,沒有找設計師的我們,幾乎完全是靠自己處理,工作之餘就是騎著機車到處物色家俱、木地板、油漆與電器,...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3萬的網紅R&R的鳳花雪月,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6年前剛結婚的時候,我也幻想過若有一個自己的房子有多好,但拉著老公看沒幾間房子,很快就知道離「有自己房子」還有很大一段距離。還好當時我也沒有很失望,因為我知道跟他結婚會不會幸福,跟房子、車子都無關。 所以我們就繼續租房,繼續努力😄 5年過去了 我們有了二個孩子,開始有了一些存款,也想要給孩子一個更...

一千萬房子頭期款 在 鄒紀葳KRYSTALZ?日喬恩生技聯合創始♡︎菈莫生醫總代理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02:34:11

今年浮誇一點,送自己一棟會館級別墅當禮物 因為我比較注重隱私,就不發外觀跟建案名稱了♥︎ 包含設計裝潢,前後初估大概要花近3000萬 這真的是人生最貴、最衝動的一次決定 從看房到下訂付款,只花了5天的時間,很瘋狂 第一天自己去看,第二天親友去看 第三天爸媽去看,第四天約談價格 第五天約董事簽約...

一千萬房子頭期款 在 豬小妞不卷卷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6 09:38:35

#生活隨記 #關於購屋及改造這件事 昨晚睡前與先生一起滑著手機,最初笑著回顧照片中女兒的變化,接著看到去年整理房子的過程照片,太多讓我們感到幽默的過程,我們聊著笑著,甚至笑到流眼淚。 當時是酷熱夏天,沒有找設計師的我們,幾乎完全是靠自己處理,工作之餘就是騎著機車到處物色家俱、木地板、油漆與電器,...

  • 一千萬房子頭期款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8-31 13:49:33
    有 28 人按讚

    #生活隨記
    #關於購屋及改造這件事

    昨晚睡前與先生一起滑著手機,最初笑著回顧照片中女兒的變化,接著看到去年整理房子的過程照片,太多讓我們感到幽默的過程,我們聊著笑著,甚至笑到流眼淚。

    當時是酷熱夏天,沒有找設計師的我們,幾乎完全是靠自己處理,工作之餘就是騎著機車到處物色家俱、木地板、油漆與電器,接洽各方廠商,並上網賣掉及面交許多用不上的二手物品,進行一波斷捨離。

    「我們真是志同道合啊!應該很少人願意和我們一樣如此吃苦耐勞吧。」我笑著對先生說,也覺得這對我們兩人來說,真是場充滿革命情感的美好回憶。

    其實曾經的我是完全沒考慮要買房,或許是之前住在日本,多少受到些影響,覺得購屋並不是人生必要的一件事情(日本人與華人觀念不同,華人普遍認為有土斯有財,覺得人生就該買間房)。

    因此結婚後,我仍覺得住在舒適租屋處的生活也很美好,但為什麼我們突然決定購屋呢?

    ——————

    #決定購屋的原因
    當時因為想尋找其他租屋物件,因而發現購屋每月貸款怎麼只比租金多一些而已?再加上因為疫情降息,因此,就這麼熱血地展開一連串的看屋之旅。

    #挑選物件的條件
    當初我們是先統計兩人共有多少存款,評估能買得起多少錢的房,再前往房屋仲介門市聊聊,並持續不斷刷新591物件,主動聯繫各物件的仲介。

    我們並不想與父母拿錢,因此當時的我們只能負擔得起房價為一千萬以內的頭期款,再加上很喜歡《選擇住在小房子》此書的生活理念,外加曾經住在日本練得一身斷捨離及收納功力,之所以最後選到環境、社區及空間都讓我們很喜歡的小窩。

    #與房子的初次見面
    當初看到這間房子,便被客廳看出去的景色吸引,再加上全屋採光舒服,且屋主將房屋保持的不錯,因此在看完房子沒多久後,我們就決定下斡旋,從看屋到簽約只有短短3天。

    #開始裝修
    在短短不到一個月,我們就以超高效率完成房屋的裝修及傢俱家電的購買,也順利與房東解約,搬進我們的新家,一起展開新生活囉!

    我們能快速完成的原因,最主要是因為我們木工裝潢很少,是以拆除為主。一方面是預算問題,另一方面是我們當初與北歐老件傢俱店的老闆聊過,覺得以具有風格的傢俱裝飾屋內,比起滿滿的系統櫃,更能讓我們感到生活美學。

    ——————

    我們一直深信「福地福人居」、「房子會自己找主人」這個想法,只要不好高騖遠,務實地找到能在自己負擔之下的房子,那就是屬於你們的好房子!

    #備註
    強烈推薦可到Blog閱讀完整版,有之前租屋及整修前的照片喔:https://reurl.cc/a961pX

    #購屋 #裝潢 #房屋設計

  • 一千萬房子頭期款 在 大詩人的寂寞投資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17 18:47:09
    有 655 人按讚

    何時該買房?該怎麼買?投資最難的事情?

    何時該買房?

    第一個問題應該要反過來問,何時不該買房?或者何時買房會比較吃虧?

    貸款貸不下來的時候不該買房,買房很少有人不用貸款,成數多寡暫且不論,所以若是貸款很難成功,建議您還是先將工作穩定後,再來考慮買房的事情,所以工作不穩定,貸款不易,買房也困難。

    再來買房會吃虧,也是因為貸款利率差的關係,這個也是跟工作有關係,譬如業務獎金性質的工作,薪資收入起伏大,所以銀行核貸的條件可能會比較差,再來譬如是創業老闆,貸款條件可能也會比較差,因為銀行認定創業風險高,所以反而受雇人員的貸款條件會比較好,所以受僱醫師的貸款條件超好,反而創業的診所醫師老闆,貸款條件反而打折。

    所以若是短期內有工作變動,可以考慮在貸款條件好的時候買房,貸款條件比較好,比較不會吃虧。

    同樣的,若是短期內工作有變動,自住房產也是比較麻煩,畢竟買房賣房都是件不容易的事情,要花費不少時間精力,若是有簽約的工作,合約快要結束的時候,避免做出買賣重大決定,應該等工作稍微確定後,再來配合住房的事宜。

    該怎麼買?

    買房我們只先考慮自住的情況,買房怎麼買?做足功課。

    買手機要做多少功課?

    自助旅遊訂飯店要做多少功課?

    買房金額比買手機多十百千倍,買個手機都可以研究半天,買房認真研究實在不過分,市面上有不少書籍跟房屋有關,千萬不要懶惰讓爸媽、其他人決定,你買手機會讓你爸媽決定嗎?自己用的手機自己選,自己住的房子自己找。

    買房之前多出去旅遊幾次、多租幾次房,就會知道自己的喜好,旅遊喜歡住熱鬧的商店街?還是人少風景好的地方?喜歡住民宿?還是喜歡住飯店?需要飯店設施的?還是便宜可過夜的?

    買房也不要預備太遠,小倆口剛結婚,短期三五年內也沒有要生小孩,就不用準備小孩房間買太多房,將來等到小孩出生,也沒那麼快可以自己睡一間,周遭很多朋友小孩上了小學都還是跟父母一起睡,如果預算充足再來考慮其他房間配置,譬如書房、健身室、視聽室,只是現在房價都不便宜,小小一間房成本都要百萬,這些錢改放在0050,獲利拿去繳健身房會員都划算。

    買房地點距離工作不要太遠,單程交通時間在一個小時還可以接受,超過太多就有點花時間,所以買房地點會影響後續男女雙方的工作地點,交通方式也要再確認,有時候認為開車騎車很方便,結果停車很麻煩,大眾運輸也要事先確認路線。

    遠距工作算是疫情時代的少數美好收穫之一,不過我是覺得完全遠距還是滿困難的,人與人的互動是不可缺少的,所以地點的選擇還是滿重要的。再來若是有小孩之後,學區的考慮也是滿重要的,畢竟教育體系是需要足夠人數支撐的,小眾教育路線金錢與時間成本高,不是人人負擔得起。

    如果你對該地區不熟悉,可以暫時先用租房的,騎驢找馬,等到熟悉該地區,也覺得不錯後,再從附近找房買,比較不會買錯,至於很多人擔心買貴?整體房價上上下下很難預料,譬如最近幾個月疫情嚴重,房價也沒下跌多少,所以要等到整體房價波動比較困難,自己做好功課也不會買的比別人貴就好,買錯比買貴容易。

    買房預算也可以用租房租金回推,若是你目前租房條件很滿意,假設租金一個月2萬一年24萬,現在出租報酬率大約是3~5%左右,所以從3%反推回去約八百萬左右,假設貸款八成可以看總價約一千萬的房子,然後買房還要準備頭期款,償還貸款也盡量本金一起攤還,所以這樣每個月的負擔,還是會比單純租房高,但是也應該還可以負擔,房貸過了五年十年後,也可以考慮轉增貸,這樣之前還款的本金,又會重新回到手上。若是總價差距過大,譬如預算暴增到兩千萬,可能都是不小的負擔,需要再三考慮。

    房貸申請銀行也是門功課,重點是找額度高、利息低、年限長、沒有綁其他金融商品,薪轉戶銀行比較知道公司狀況,可能會有員工優惠方案,另外也可能有銀行做促銷活動,可以留意親朋好友跟哪家銀行貸款優惠,多多比較,比較重點還有一個,就是數字直接對比,最後搜集三家不錯的,再來做最後的徵信確認仔細數字,因為短時間銀行無法過度徵信,會引起懷疑。

    與銀行往來要視同正式往來,若是有申辦信用卡,盡量每期都是全額繳清,不要逾期,免年費的信用卡至少要辦一張使用,長期培養信用,申辦房貸銀行也可以辦張信用卡,給往來銀行理專做點業績,銀行是少數合法借貸管道,一定要跟銀行培養好關係,好好經營,至於推銷的其他金融商品,自己認真做點功課,至少跟指數投資做點比較。

    若是財務狀況極度保守的朋友,擁有半年到二年的週轉金,仍然有儲蓄(現金、定存、儲蓄險)超過十年租金,工作穩定,沒有其他金融商品、投資組合,而且沒有購買自住房屋,處於租屋狀態,我會積極建議開始考慮買房,期間可以拉長半年至一年,在這個資金寬鬆、通膨明顯的年代,持有過多的現金,改配置在自住房產,也是一個很穩定可靠的方式。

    最後買房跟結婚有點類似,沒有完美的,都是比較級的,可以設定一個目標,譬如看房三個月十二個週末,每週看五個案子,總共看六十個案子,初期先不做決定,等到過了一半,也就是六個週末三十個案子後,有比過去更好的案子出現,就可以下手準備斡旋了。

    最後的最後,買房跟結婚差不多,入住後跟婚後,與之前期待還是會有點落差,只要不要相差太多,能夠忍耐的請多包容,左右鄰居、樓上樓下鄰居、管理員、停車位...,很容易有摩擦,不是只有這個建案有問題,搬家換房子後還是會出現其他問題,人生就是如此xd。

    投資最難的事情?

    投資最難的事情就是本金

    大詩人常常笑說指數投資三大缺點:本金大、時間久、很無聊

    其實主動投資也需要本金,大詩人以前做產業分析師的時候,其他同事文組畢業沒幾年,薪水不高也存沒多少錢,所以投資只能買低價股,或者一兩檔股票套牢,就沒有其他錢投資了,講白了任何投資方法,都需要本金繳學費,初期的冤枉路走越多,需要的本金越多。

    再來是本金若是不夠,投資很容易想開槓桿,不論是貸款增加本金,或者使用期貨、選擇權,本質上都是開槓桿,開槓桿除了費用增加,利息、手續費都是費用,風險也增加很多,危機出現時很容易被迫清倉出場。

    增加本金最常見的方式就是增加薪資收入,可是台灣彌漫太多理所當然的氛圍,以我之前的工作台積電工程師為例子,怎麼會有人以為這是個正常上下班的工作呢?怎麼有辦法套用勞基法的工時呢?每個人都想要錢多事少離家近,問題就是你找不到這種工作,台積電在台灣是排名領先群的工作,對比美國像是在蘋果公司上班,你會誤以為蘋果上班很輕鬆嗎?很多人下班回家也都是在工作,壓力也都是很大的。

    很多事情是沒有辦法線性控制的,台積電三倍的薪水、三倍的累,我可以只要兩倍的薪水、兩倍的累就好嗎?

    今天分享買房的事情,還是自住而已,就要做很多功課,若是要做包租公、投資客,那要做的功課更多,買房不只要跟銀行經營關係,房子買了也要好好經營,不然在貴的傢俱也是掛衣服、在貴的豪宅也是垃圾屋,萬事起頭難,買房也需要頭期款,投資更需要本金,天底下沒有白吃的午餐,謝謝大家。

  • 一千萬房子頭期款 在 我是崴爺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23 21:13:29
    有 7,169 人按讚

    ■ 【還能買房投資嗎?】

    二十六歲,懵懵懂懂買下第一間房子。

    因為家裡缺乏投資理財的教育,我其實不懂買房的眉眉角角,只想在新北有個地方可以住。

    這已經是西元2000年的事了。

    當時買在汐止24坪的中古屋,房價300萬,房貸利率記得是7%左右;扣掉自備款80萬,我一個月負擔15,000元的房貸。

    那時候我正在創業,經營第一家火鍋店。

    /

    「投資買房」的啟蒙,是因為我第二家店的房東。

    2002年,我開了第二家火鍋店,這家店的房東大我二十歲,他是個創業的大叔。

    他和我說:「開餐廳,只能讓你賺小錢;想要有錢,一定要懂得投資房產!」

    大叔是經營五金門窗的生意,然後把本業賺到的錢拿去投資店面。

    他很熱心的算給我聽:

    “一千五百萬的店面,他和銀行貸款一千萬,租給我們一個月六萬;等於是房客在幫忙繳銀行的貸款和本金。”

    之前,他也是這樣的操作,用五百萬的自備款買了店面,租給別人做生意,四年後他把店面賣掉賺了五百萬,年化報酬率將近15%。

    大叔的眼光不錯,選到店面都增值不少;靠著店面的買賣,他賺了不少錢。

    聽到賺錢,金牛座青年的眼睛都亮了,開始對房產產生了興趣。

    /

    汐止那間房子,住了八、九年後我就賣掉了。

    那是第一次靠賣房賺到錢;我把這些錢,拿來當頭期款,買下台北市內湖的房子。

    隔年,我把開廣告公司賺到的錢,買了中原大學附近的兩間套房當包租公;每年的租金投報率有7%。

    兩年後,我把兩間套房賣了,賺了一倍。

    2014年左右,我又陸續買了汐止、桃園南崁、中壢平鎮的房子。

    不過,這兩、三年已經陸續把這些房子脫手了。

    26歲到現在,我買賣過九戶房子,菜鳥也熬成熟手了;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是把看房當成休閒娛樂之一。

    /

    有三十初頭的粉絲私訊我:

    「崴爺,我創業賺了一些錢考慮要投資房產,請問房產還可以投資嗎?」

    我想,我應該可以分享一些經驗值給他。

    /

    崴爺剛提到那些賺錢的往事,都發生在2014年前;現在房產投資的大環境,已經和2014年之前遍地是黃金的年代大大不同了。

    前面崴爺提到,房東大叔「買店面」的獲利模式,現在已經行不通了。

    在房東大叔那個年代,大部分的行業一定要有「實體店面」才能做生意;但現在的電商時代,對實體店面的需求大幅縮減,供過於求,到處都可以看到待租的店面。

    加上現在的「店面」也不知道在貴什麼,買店面的投報率根本划不來,也不好轉賣。

    我個人覺得,靠投資店面賺錢這件事,已經是北風北了。

    /

    那買個小套房、小宅當「包租公」呢?

    崴爺很愛做功課,查了很多北部「房價」和「租金」的行情,

    以西門町附近為例,五年左右的十多坪套房,每月租金在兩萬左右,房價落在八百萬左右;換算投報率大概3%左右。

    我之前中壢平鎮的房子,我的租金投報率大約也在3%左右。

    一般來說,現在當包租公每年的投報率大約是在2%~4%之間,只比銀行定存略高。
    (我省略了土地稅、房屋稅、租屋閒置期的費用)

    這樣的投報率水準,只能你抵銷通膨,說白了,只有「保值」的效果,並沒有高獲利的可能。

    /

    很多投資客,其實並沒有在care租金收益的;因為他們更在意「房價增值」。

    但是那種房價飆漲的時代紅利,早就沒了啊。

    2014年之前,沒有「實價登錄」機制,大家買房、賣房的價格有很大的灰色地帶。

    以前,你可能遇到一個菜鳥或不了解區域行情的買家,願意用高於實際行情的價格和你買房,讓你賺到很高的價差。

    但現在,實價登錄透明揭露中古屋交易的價格,讓投資者沒辦法偏離市場行情「賣太貴」,大大減少獲利的空間。

    最麻煩的就是「房地合一稅」了。

    2014年之前,你一買到房,看到市場價格不錯,就立刻脫手賺價差。

    但如果你是在2016年1月1日以後買入房子並賣出:

    持有房子未滿1年,獲利的部分要扣45%增值稅;
    持有期間1~2年,要扣35%增值稅;
    持有期間2~10年,稅率是20%;
    持有期間超過10年,稅率15%。

    例如:你用2000萬購入房子,持有一年半就用2100萬的價格脫手,雖然帳面上賺了100萬,但扣掉35%的房地合一稅,實際上只剩下65萬的獲利。

    這65萬還要扣除買、賣時的規費、手續費(十多萬跑不掉);還有銀行貸款的違約金、裝潢費;甚至如果你透過仲介賣房,還要支付仲介費用。

    扣除這些交易的隱性成本,你根本沒有獲利空間。
    (而且前提是房價要漲才行)

    /

    這樣一路看下了,是不是覺得投資房產真的沒那麼好賺。

    我們長輩們,年輕時只要買對了房子,就能一輩子不愁吃穿;但我們這個年代,已經沒有這樣的神話。

    現在把同樣的資本拿去投資股票或ETF,獲利可能都比買房還好。

    更何況買房之後,一大筆資金就被卡在那,要用錢時也沒那容易變現。
    (賣房之後,至少要一個半月以上才能拿到現金。)

    /

    「但是,崴爺你幹嘛還買房投資呢?」

    好,問到重點了。

    我這幾年在做投資的重新配置,把以前買在「蛋白區」的房子都賣了。

    把部分的資金配置在股市,把部分資金轉購入台北市的房子拿來出租。

    我當然知道,租金投報率頂多就是對抗通膨而已;但崴爺太了解自己的性格了!

    在投資上我蠻敢衝的,而且常常三心二意,缺乏長期投資的毅力;去年二月~六月的股災期間,我就發現自己這樣的投資缺陷。

    所以,我才決定把部分的錢,拿來買蛋黃區的房子。

    一、 因為蛋黃區的房子相對保值;我不用太擔心踩雷。

    二、 買了房子後,它沒那麼容易變現,還有實價登錄的緊箍咒,讓我不會短期就想賣房。

    這時候買房投資的「缺點」,對我而言變成了「優點」。

    /

    我買房的目的,是讓我「守成」和「保值」。
    (打從心裡已經放棄增值的可能)

    雖然股市投資更好玩刺激,也更有機會短期獲利;但股市如浮雲、看過很多過路財神的案例。

    另外,我的個性太浮動,所以買房投資是針對我自己個性缺失,所做的決定。

    所以,如果你想靠投資買房賺大錢,基本上很難啦;但如果你和我一樣,有點錢就手癢、愛亂投資,那就選一個蛋黃區的房子,好好地把錢鎖在那裡。

    #我寫太長了
    #看完的人真的太強了

  • 一千萬房子頭期款 在 R&R的鳳花雪月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21-02-03 20:00:01

    6年前剛結婚的時候,我也幻想過若有一個自己的房子有多好,但拉著老公看沒幾間房子,很快就知道離「有自己房子」還有很大一段距離。還好當時我也沒有很失望,因為我知道跟他結婚會不會幸福,跟房子、車子都無關。

    所以我們就繼續租房,繼續努力😄 5年過去了 我們有了二個孩子,開始有了一些存款,也想要給孩子一個更好的空間,所以我開始遊說老公來看房子🏠

    我老公是個很可愛的人,他從來台灣第一天到跟我結婚,都沒想過要在台灣買房子,首要原因當然是房價太高,第二是他不喜歡欠錢的感覺😂 他覺得他要等到他有足夠的存款,再用現金去買房子。他覺得跟銀行貸款就是欠人家錢😂

    所以當我覺得我們有足夠的頭期款買房子時,首先就是要先說服老公願意背房貸!因為我老公的數學很爛😂 所以我跟他解釋買房子付房貸不要當作是欠錢,可以看成是投資,而且現在利率很低。他好像似懂非懂,還好他最大的優點就是很願意聽我的話😆分享這個說服老公買房的過程給大家參考❤️

    Follow我
    IG:https://www.instagram.com/ekimkarlova/
    FB:https://www.facebook.com/RifatRynne

    #買房子 #說服老公 #吳鳳老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