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為各種研究唸書都沒有空靜下來寫些東西
上個星期在影像醫學部當路障,這裡的醫師是放射科醫師,跟核子醫學科和放射腫瘤科是不同的哦!
放射科的業務主要是診斷跟介入治療,又稱為Diagnostic Radiology跟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前者就是看Plain fi...
最近因為各種研究唸書都沒有空靜下來寫些東西
上個星期在影像醫學部當路障,這裡的醫師是放射科醫師,跟核子醫學科和放射腫瘤科是不同的哦!
放射科的業務主要是診斷跟介入治療,又稱為Diagnostic Radiology跟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前者就是看Plain film (就是一般的X光)、CT、MRI,然後打報告告訴臨床醫師哪裡有問題、可能的診斷是什麼。後者是用Fluoroscopy,其實就是持續的X光攝影,做像是放導管(PTCD、PCN)或是塞血管(TAE、TACE)之類的治療,有的時候也會用CT導引來做精準的切片(叫做CT guided biopsy),所以其實生活也滿像外科!
在這邊可以感受到滿滿的影像知識,而且可以從頭到尾觀摩一個影像跟報告的產生,我們同學還自己拍了一張CXR自己看,其實相當有趣XD 放射科的生活與值班內容跟其他臨床科相當不同,通常沒有自己的病人,但總是一直在接照會~
放射科目前最潮的東西有像是PET/MR、Gemstone Spectral Imaging之類的,聽名字就覺得很厲害,但我其實還是不知道箇中奧妙XD 至於核醫跟放腫又更特別了,未來如果有選修到再跟大家分享!
最近跟一個友校畢業的住院醫師聊到寫病歷,他對於台大有很多病歷寫作課嘖嘖稱奇,似乎只有這裡非常重視寫病歷... 說到病歷就會連想到
我同學最近講的一個不好笑的梗
通常在照會其他科的時候,會有些暱稱
比如說心臟科叫CV man (原文是Cardiologist)、腸胃科叫GI man (不是GI Joe 要叫Gastroenterologist)、感染科叫ID man (有沒有人知道他全名是什麼XD)等等
神經科就是牛肉麵(Neuro man)
至於放射科呢...
#radiology #medicine #medicalschool #medstudent #醫學 #放射科 #醫學系 #醫學生 #台大 #醫院 #doctor #physician #學習 #大學 #實習
叫做CT guy (guide)
哈哈 哈哈哈
tae神經 在 Sabrina. 吳怡德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能夠被選入 外交部105年NGO國際事務人才培訓班 真的好開心!
能夠與不同職務的專家像是NGO/NPO以以及學術單位、社會企業等代表一起參加研習,探討SDGs的可行方案。
為期兩天的研習課程一開始最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杜永光教授即便已經成為世界神經外科的翹楚仍然保有懸壺濟世不分疆界的愛心,WFNS的成立造福了很多資源落後地區的病患
韓國學者Kim Jeong Tae 講解如何進一步貫徹SDGs在生活之中更是精闢,最重要的應該是以人為本,將關懷與同理心根植在自身的價值觀念中,企業也應該學習如何做到CSR,盡可能追求創造社會經濟與環境的平衡關係。
王金英女士則是Taiwan Aid 台灣海外援助發展聯盟的理事長同時也是羅慧夫顱顏基金會的執行長,今天聽完她解說夥伴關係還有來自巴基斯坦Bibi的影片故事我真的偷偷落淚... 好感人!社會上有這樣無私奉獻的醫療團隊與NGO真的很讓人動容!
第二天的分組研討會則是環繞SDGs這17項遠大目標來實現,有別於MDGs,SDGs更著重在企業的影響,彈性也更為大些。
簡而言之,無論做什麼事真的要以人為本,從心出發,這點真的很重要,我也一直提醒著自己,如果有能力可以為這個世界做一點什麼,我不會吝嗇給予,但在這樣的前提之下要努力的培養自己,有實力才有能力帶動整個世界往更美好的方向走!!!
tae神經 在 Amy韓國代購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人生可以很簡單,今天在咖啡廳等三星的客人,二個小時還沒到,最近訂單的數量銳減,剩下的訂單只是還沒砍,不代表會存在,公司所有內部員工遇到業務第一件事是"什麼時候會下單,這個案子有沒有量".....
當世界的經濟成長率停擺時,我們可以放下嗎?多多陪伴自己的家人丶多多做一些自己有興趣的事丶把成就與金錢放一邊,和韓國人體驗一下一無所有的感覺⋯⋯
😱😱韓國出奇招 先假死一次 你可以不用自殺
南韓自殺率是已開發國家當中最高,有些南韓公司採取創新手法來防治自殺,例如要員工體驗自己的模擬葬禮。
首爾的Hyowon醫療中心安排模擬葬禮,讓參加的人反思生命的意義。
這趟流程包括讓一群員工親自寫道別信給摯愛,接著躺進棺材,抱著自己的照片,綴上黑色緞帶。
代表死亡天使的人會身穿黑衣戴高帽,關上每一具棺材,讓裡面的人好好思考自己是如何度過這一生。
經營這間醫療中心的Jeong Yong-mun告訴英國廣播公司,這不尋常的體驗是為了幫助大家跨過自己內心的障礙,也希望能讓每天有40人自殺的南韓人民找到生命的解答。
韓國神經精神病學會調查發現,1/4受訪者承受龐大壓力,工作相關的焦慮是壓力最大來源。
Park Chun-woong的人力資源公司就委託這家醫療中心替員工辦葬禮體驗營,他說:「本公司向來鼓勵員工改變舊有的思考方式,但很難奏效。」
「我想,躺進棺材裡是很震撼的體驗,會讓他們的心靈徹底重開機,以截然不同的態度重新開始。」
這次令人毛骨悚然的體驗,是為了教員工珍惜擁有的一切,還會播放影片,讓他們知道不幸的人如何克服挑戰,例如癌末病患的最後時日,以及天生沒有四肢的人學習游泳。
1名員工Cho Yong-tae說:「經過棺材體驗,我希望能對自己的工作更有熱忱,花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健全的活著,真好。」source: 天下
tae神經 在 甲狀腺醫者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甲狀腺門診也會遇到洋蔥~
今天的門診是抱病上陣,昨晚頭昏腦脹加上眼窩脹痛,打噴嚏連連,就知道感冒了,戴著口罩希望今天的門診別太難熬,電腦上掛到七十幾號,看著名單有幾個新病友,慣例由助理心如先幫忙篩選問個簡單病史(上次有個孝順的兒子推著輪椅帶著半身癱瘓的老父親從早等到下午4:00才看到我,結果掛錯號,原來是攝護腺癌,很不號意思讓老人家等了一天卻沒能幫上忙,所以從那次之後我都先找助理把初診的病友挑出來先問一下),今天掛到3號的病友病歷過程的複雜度,卻讓助理傷透神,也讓我心中淌淚。
C女士,5年級後段班的,只比內人大幾天,她先生悲傷地坐在診間娓娓訴說他妻子的甲狀腺癌故事,C女士因為下半身癱瘓人在新竹居家照護中所以並沒出現在診間,原本她大學畢業服務公職,但從2004年自行觸摸到頸部腫塊開始,先在最大的私立財團醫學中心的台北分院診療,起初診斷是濾泡瘤(follicular neoplasia or adenoma),所以只接受右側單葉甲狀腺切除(lobectomy),到了2008年發現兩側頸肩腫塊才再度穿刺重新診斷發現是濾泡癌 (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轉移,更不可思議的是她接著治療放射碘30毫居里(2008年8月),這時候再開第二刀切除左葉已經真的太晚了,然後轉到關渡另一家腫瘤著稱的財團醫院,從該院病歷摘要上記載著
46- year-old woman has follicular thyroid cancer since 2004 with multiple bone metastases found in 2008, s/p ……意即2004年就有甲狀腺癌但2008年才發現
難怪轉移病灶已轉移到多處脊椎,胸椎開刀加上電療,從2008年到現今已在追加至少四次大劑量的治療(累積830毫居里),另外還有腫瘤栓塞(TAE)和射頻燒灼(RFA),但仍擋不住原本被告知只是『良性』濾泡腫瘤(轉移後才知道是濾泡癌)的節節進逼,C女士起初是下背和坐骨神經痛,接著下肢無力麻痺然後,現在是萎縮加上失禁….
讀著密密麻麻的病歷資料,眼前這位孤單男人是照顧被甲狀腺癌病魔纏上的妻子,知道他家中還有近成年的一對子女,真的於心何忍!
這位先生直問我標靶藥物對他仍在病榻臥床的妻子是否有效,我沒法子回答,但我想問蒼天如果一切能夠重來,這一切是否能夠避免?至少在2004~2005那些日子,我們能不能好好追蹤別讓原本惡性的濾泡腫瘤披著羊皮肆虐,至少在 大規模轉移前就遏止這樣的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