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strain單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strain單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strain單位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793的網紅英國的另類日常,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2,4,10 點 特別有用。 (節錄其中幾點,我稍為加了點bullets和分段,方便睇d) //2. 傳染力較高? 之前某家新聞訪問某個中研院資深研究員, 說SARS-CoV-2比當年SARS傳染力還要高, 基本上有嚴重的誤導, 很難想像他會犯這樣的錯誤, 不知是否是記者見獵心喜然後有誤解...
strain單位 在 英國的另類日常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第2,4,10 點 特別有用。
(節錄其中幾點,我稍為加了點bullets和分段,方便睇d)
//2. 傳染力較高?
之前某家新聞訪問某個中研院資深研究員, 說SARS-CoV-2比當年SARS傳染力還要高, 基本上有嚴重的誤導, 很難想像他會犯這樣的錯誤, 不知是否是記者見獵心喜然後有誤解, 新聞裡說SARS-CoV-2的傳染力指數為2.5, 而當年SARS為0.4
🔴Basic Reproduction Number (R0) (https://www.livescience.com/how-far-will-coronavirus-spread.html):
指的是假設在一個族群 (population) 裡所有的人都能被感染的情況下, 單一患者能傳染給其他人的人數。
R0=2.5, 代表一個患者可以傳給2.5人。
當年SARS在疫情早期的R0值為2.9, 到晚期才為0.4, 而原因就是因為有控制疫情(隔離還有SARS在宿主死亡後難以生存, 等等), 疫病早期在無藥可用也沒有疫苗時隔離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為了要把R0值壓到小於1, 代表一個患者只能傳染給不到一個人, 疫情才算控制, Kate Winslet 在電影Contagion解釋得很清楚
看看其他病毒有多可怕
SARS-CoV-2 R0= 2.2-2.5
HIV R0= 2-4
Ebola 伊波拉 R0= ~ 1.5-2.5
MERS 中東呼吸道症候群 R0= ~0.5-1
Seasonal Influenza 季節性流感 R0= 2-3
1918 H1N1 Influenza 西班牙流感 R0=1.8-2
Smallpox 天花 R0=5-7
Polio 小兒麻痹 R0=5.5-6
Measles 麻疹 R0=15-17 (美國在一堆人不打麻疹疫苗呀~)
另外, 所有的R0值都是用不同模型預估的, 也會隨著輸入的數據量或不是完全客觀的參數 (如人口密度或病毒估計的潛伏期等等) 有差, “傳染力“在科學上不見得精確
3. 要增強免疫力?
不見得也無法。
2003年SARS的經驗發現許多重症病人的病理特徵或死因是因為病毒感染引起過強的免疫反應, 免疫細胞不斷釋放細胞激素造成細胞激素風暴 (cytokine storm), 攻擊肺泡細胞而使肺纖維化 (pulmonary fibrosis), 肺吸不到氧氣, 而這肺纖維化是不可逆的, 很多患者就算後來康復其肺依舊有損傷肺活量下降。
根據目前病人的免疫反應, SARS-CoV-2也有類似的現象, 台灣目前只有案1有肺纖維化問題, 可能一方面是輕症較多, 不過data還不夠多, 有待觀察
另外, 人類基本上針對特定疾病能直接增強免疫力的方法只有疫苗或是現在熱門的癌症免疫療法, 其他都是旁門左道
4. 致死率。
不論是台灣或是國際上的新聞常誤用 “致死率 (mortality)”, 中文翻譯的也不準確, 許多科學家也常搞錯
🔴Morbidity: 一個族群 (population) 裡得到此疾病的人數 (以每 100,000人為單位), morbidity在除了流感外的疾病很少用了
🔴Mortality: 一個族群 (population) 裡因為得到此疾病而死亡的人數
🔴Case-Fatality: 在所有得到此疾病的人裡死亡的人數
也就是說, 假設台灣有100,000人, 100人得到COVID-19, 其中有10人死亡
Morbidity= 0.1% (比較正確的講法應該為每十萬人有100人, 這裡用百分比比較直觀)
Mortality= 0.01%
Case-Fatality= 10%
目前一般新聞所指的應該是Case-Fatality Ratio, 但似乎都搞混這幾個差異或是誤用為Mortality
Case-Fatality Ratio (CFR)(患者致死率)
SARS-CoV-2 CFR= 2%
SARS-CoV CFR= 9-11% (2003年SARS)
MERS-CoV CFR= 36% (2012年 中東呼吸道症候群)
Ebola virus CFR= 45-50% (伊波拉病毒, 某個strain的Ebola virus可到70%)
❗致死率看起來雖然比其他的冠狀病毒家族都還來得小, 但不要忘記一般季節性流感(seasonal Influenza virus) 的CFR = 0.1%, 也就是說SARS-CoV-2的CFR為季節性流感的20倍, 最近美國新聞上常提到今年冬季美國流感所造成的10,000多人死亡的CFR估計為0.05%, 加上上述肺纖維化的問題, 任何新聞認為SARS-CoV-2只不過是比較嚴重的流感病毒是太低估這病毒。
❗❗
另外, 病毒需要宿主才能活, SARS-CoV, MERS-CoV, Ebola都在感染後迅速地殺光了人類宿主, 所以早期的隔離患者才相對重要也有效, SARS-CoV-2反而因為它的低CFR再加上大部分患者沒有症狀, 而很有可能會繼續在人類社會流行
目前看來是65歲以上和本身已患有慢性病的病人的CFR比較高 5-15%, 一般40以下包含兒童和青少年的CFR小於0.5%, 這也可能是日本和義大利這兩個世界上老年人口比例佔前二的國家出現疫情爆發後死亡人數急速增加的原因之一,
❗❗❗
如果SARS-CoV-2最後真的像流感一樣繼續每年流行, 台灣可能要採取像新加坡的策略, 把醫療資源集中放在治療重症患者
5. 大流行(Pandemic)?
台灣新聞上不斷靠腰WHO不願宣布所謂的“大流行”(pandemic), 同樣是個中文翻譯上過於簡單的詞 (https://www.cdc.gov/csels/dsepd/ss1978/lesson1/section11.html)
🔴Outbreak: 在某個族群 (population) 或較小的區域裡突然發生比預期上還多的某種疾病, 通常發生的區域較小, 也可視為較有限的 Epidemic, 如2014-15加州迪士尼樂園的131例麻疹 Measles outbreak.
-demic是從希臘文”demos”來的, 意思為”people”
🔴Epidemic: epi- = upon, on the people, 為某種疾病在特定時間迅速且廣泛的擴散到較大的地區, 通常為一個國家或是洲 (continent), 例如2003 中國為主的SARS-CoV, 2013-2016 在西非的Ebola virus伊波拉病毒
🔴Pandemic: pan- = all, all peoples, 擴散到其他國家或其他洲影響到全球人的疾病, 可視為全球性的Epidemic, 例如1918 年造成人類史上最慘烈五千萬人死亡的H1N1 Influenza 西班牙流感就是Pandemic
🔴Endemic: En- = within, within the people, 指某個疾病固定且持續地出現在某個族群或地區, 如季節性流感, HIV, 或是台灣的B型肝炎(HBV)在台灣也算是Endemic
以下科普網站也解釋得很好
(https://www.technologynetworks.com/immunology/articles/epidemic-vs-pandemic-323471)
所以對目前SARS-CoV-2/COVID-19較精確地敘述應該為, 去年底在武漢地區開始有COVID-19 outbreak, 從今年一月初到二月演變成Epidemic, 而依據目前各國的狀態和趨勢, 還不到Pandemic, 但離Pandemic可能只有一步之遙, 而依據上述幾項原因, 在疫情趨緩之後COVID-19很有機會會成為Endemic, 像是流感一樣, 每年都來攪和一下
10.抗病毒藥。
新病毒一出現, 病毒學家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分離病毒, 定序基因, 然後依據它的結構推論或設計抗病毒藥, 弄出一個新藥耗日費時。
最快的方法是看過去有沒有藥已經被用來治療跟新病毒結構相近的病毒, SARV-CoV-2是RNA冠狀病毒, 所以最直接的想法是把過去拿來試過RNA病毒 (Ebola, HIV) 或是冠狀病毒 (SARS-CoV, MERS-CoV) 的藥全部拿來試試看, 目前有幾個候選藥, 包括最熱門的Remdesivir
(https://www.sciencenews.org/article/coronavirus-covid19-repurposed-treatments-drugs)
🔴Remdesivir: 為RNA病毒設計的藥, 是RNA複製酶抑制劑, RNA病毒需要這複製酶才能複製自己, 當初對Ebola似乎沒用, 但後來發現在動物實驗對MERS-CoV有效, 試在少數幾個COVID-19的病人也發現有改善, 美國做這個藥的藥廠 (Gilead, 現在全世界的股票大跌, 只有這家逆勢大漲就是這原因) 已經在中國開始400-700人的臨床試驗已經要一個月了, 有沒有效很快就能見真章
(https://www.nejm.org/doi/full/10.1056/NEJMoa2001191)
(https://www.nih.gov/news-events/news-releases/nih-clinical-trial-remdesivir-treat-covid-19-begins)
🔴Lopinavir/ritonavir: 為了RNA病毒HIV設計的藥, 作用是抑制M 蛋白酶讓病毒無法有效複製病毒需要的蛋白, SARV-CoV-2 的結構也有同樣的 M 蛋白酶, 所以也被拿來試, 但由於HIV和SARV-CoV-2的 M 蛋白酶結構的差異剛好在藥作用的地方, 猜測可能沒用
🔴Hydroxychloroquine/chloroquine 奎寧: 對這就是 Jude Law 在電影 Contagion 裡用來治療自己的藥, 被廣泛用在治療瘧疾, 目前有data 說可以抑制COVID-19的複製還有抑制病毒和細胞上ACE2受體的結合, 但目前實驗都是在體外細胞株, 放到人類上有沒有用非常難說 (https://virologyj.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1743-422X-2-69)
🔴ACE2受體抑制劑:
SARV-CoV和SARV-CoV-2會和人類細胞上表現的ACE2受體結合而感染人體 (但非常有可能還有其他受體), 在動物和人體上似乎都有某種程度的效果, 某個針對ACE2的藥已經在臨床過了臨床一二期, 代表現階段這藥對人體是安全的, 對COVID-19有沒有顯著效果還有待觀察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nature03712) //
strain單位 在 中央研究院 Academia Sinica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考你們二句繞口令🥚🥚🥚
蛋雞疫苗失效雞蛋荒,
雞蛋強化疫苗流感慌。
------
流感疫苗強化版!
本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翁啟惠特聘研究員與馬徹副研究員帶領的研究團隊用「雞蛋」🥚製造出可抗異株(cross strain)流感病毒感染的單醣流感疫苗,防禦效果較傳統流感疫苗提升三至四倍。
研究發現,流感病毒上的HA抗原蛋白負責幫病毒抓住宿主細胞,其上佈滿各種多醣分子。因此,他們先去除H1N1流感病毒表面蛋白上成串的醣分子,只留下一個醣分子以維持結構穩定,之後將此單醣病毒製成流感疫苗。
實驗結果顯示,經施打疫苗的小鼠體內產生廣效的免疫反應,可對抗異株流感病毒的感染。因為去除病毒表面蛋白的醣分子,如同脫去病毒的偽裝,使其在免疫系統下無所遁形。
為了實現最新解方,研究團隊打造疫苗製造生產平台,用約受精十天的胚胎雞蛋,在一周內製造出無跨亞型限制的單醣流感疫苗。
本技術已由本院相關單位簽屬技轉合約予跨國藥廠。論文第一作者為基因體中心曾勇傑博士後研究人員,實驗室成員包括:翁啟惠特聘研究員、馬徹副研究員、林國儀研究員及詹家琮研究技師。
---
For almost a decade, the research team’s searching for an ideal influenza vaccine has been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research aims in GRC. Now, they have come one step closer to achieve the dream, a whopping three to four times more effectiveness against conventional vaccines has been observed.
---
期刊論文連結:
An egg-based influenza split virus vaccine with monoglycosylation induces cross-strain protection against influenza virus infections
(https://www.pnas.org/content/early/2019/02/12/1819197116…)
---
新聞稿
➡用雞蛋作強化版流感疫苗 病毒突變也不怕
https://www.sinica.edu.tw/ch/news/6156
➡Hassle Free Influenza Vaccine Close to Reality
https://www.sinica.edu.tw/en/news/6156
strain單位 在 消防員戰術肌力與體能訓練週記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肌力與體能訓練兩三事
小編這兩週因為桃園消防戰術肌力與體能指導員開訓,心力都放在訓練上,所以沒有上來分享。上週又遇到永安木料回收廠火警,連燒五天,真是累壞桃園消防的弟兄了。
今天就和大家分享開訓時,怪獸訓練何博士與學員們分享的肌力與體能訓練的故事吧!
早期美國人的想法很簡單,提升人體運動表現,鍛鍊心臟,所以許多資深或退休的體育系學者與教練,專長幾乎都是心肺相關,學的訓練學都是跑步。但是當時,前蘇聯尚未解體,蘇聯雖然是鐵幕國家,但他們發現,有計劃性、漸進式的提升肌力,可以讓運動員不易受傷、得到高水準競技表現,甚至讓年紀較大的運動員仍然在場上有高水準表現。
到了國際賽場合,傳統美國訓練法的運動員,遭遇前蘇聯往往是吃虧、苦戰,輸多勝少。美國人當時攻擊前蘇聯大量使用禁藥,但其實美國人並沒有吃的比較少。
直到蘇聯解體,許多較人道、有目的性、合理、漸進式的訓練法漸漸被解密,美國人才發現,原來蘇聯的訓練法還比主張自由民主的美國更為人道。
大量的蘇聯訓練法影響美國後,在1978年NSCA國家肌力與體能訓練協會成立。集結各方肌力與體能訓練專家與教練,聚在一起交流訓練法與心得。一開始交流的內容在現代看來是非常不合理且效率差的。但因為NSCA與學界大規模的合作,不停嘗試、實驗、交流,累積大量的科學實證與經驗。原本只是一群學者躲在象牙塔內打高空的NSCA,漸漸累積出不但具有科學證據、還能實際訓練、並且取得實際成果的訓練科學與系統。
早年美國體適能,往往操作身材議題,用不具功能的人體特徵、操弄不必要的羞恥心,來打造健身市場。加上當年幾位電影男明星極為強壯的身材,讓大眾發現,不止女性的身體,男性極為強壯的身體也能吸引大眾目光。
但是體適能的訓練缺乏足夠的科學實證,身材操作也無法真正的強壯,真正的強壯是要能提升運動表現的。所以在競技場上體適能漸漸式微,肌力與體能訓練取而代之。(BTW,後來被淘汰的體適能跑來台灣變成顯學了)
成為職業運動與競技場顯學的肌力與體能訓練,不斷累積能量,在後來被發現其實還有另外兩面,那就是一般大眾的公共衛生議題。
醫學對於健康基準線以下的大眾,能夠幫助他們恢復健康,但在健康基準線以上的大眾,是沒有任何操作空間的。
但是訓練學,能夠讓一般健康的人變成十分強壯。比如說骨質,骨質疏鬆的病人需要醫學協助,但一般骨質正常的人如何提升骨質密度呢?
答案是肌力訓練。造成骨頭骨折的力量叫做骨折應力。最小骨折應力的10%叫做最小有效應力(minimal essential strain;MES),MES會讓造骨細胞發現骨頭有骨折風險,進而活化,抓取鈣離子等形成骨頭的原料,附著在骨頭上,增加骨質密度。那麼MES是多大的力量呢?難道我們要打斷自己的骨頭做實驗計算嗎?肌力與體能訓練的科學家已經幫大家算好了,大概85%自身最大負重的重量壓在身上就是了。這個重量大概就是做了6下就沒辦法做第7下的重量。
除了骨質,尚有許許多多對健康人體影響的層面,有興趣者可以閱讀肌力與體能訓練一書,關於訓練的人體適應變化。
所以除了競技運動員,要能夠抗老、更健康強壯,肌力與體能訓練能夠幫助大家。所以一般大眾公共衛生議題,是肌力與體能訓練的另一面向。那麼還有一個面向,就是戰術執行者,軍隊、執法單位、消防人員。
戰術執行者具備一般大眾所無法想像或學會的戰術技術。他們就像職業場上的運動員,只是他們沒有休賽季,隨時都有勤務,每次勤務就像競賽一樣,只是競賽是勝利與失敗,戰術活動是生與死的差別。NSCA十分重視戰術執行員,所以在2005年成立戰術肌力與體能訓練TSAC,並且開始與美軍、消防、警察單位尋求合作。
另一方面,有位前健力運動員Matt Wenning,他年幼時曾因車禍大腿斷三節,自尊心強的他,發現肌力訓練能夠幫助自己恢復,不停的找尋健身房並且大量訓練,他高中時就能臥推215公斤,大腿也恢復成十分強壯。他非常喜歡美式足球,因為他在場上十分精彩的表現,出色的爆發力,被轉往健力比賽,他也曾加入西岸槓鈴,他硬舉也是破1000磅的有名運動員。後來他也成為肌力與體能教練。
他在雜誌上不斷的宣傳肌力與體能訓練對一般大眾及戰術執行者的好處。有天遊騎兵部隊兩位高階將官,在餐廳用餐時無意間看到他的文章,產生濃厚的興趣,便邀請Matt Wenning到部隊內訓練士兵。
Matt帶著他女友就前往遊騎兵部隊訓練了。
先介紹一下遊騎兵部隊,那是一個7000人的部隊,有非常光榮的歷史與強大的自尊心和向心力。電影天龍特攻隊就是在說游騎兵部隊Ranger。
Matt將槓鈴放在地板上,請每一位士兵不管用何種姿勢,將槓鈴抬離地面,只要不受傷就好。
後來部隊測驗完畢,士兵們能夠舉起的重量在80-120公斤之間,超過120公斤無人可以舉起。
此時Matt心中無限感慨與不解,一個有良好實戰歷史的部隊,成績如此,那在戰場上背負40-60公斤裝備的部隊,倒地時至少需要2個人才能將他救起,實在不像是遊騎兵部隊該有的表現。
此時一名部隊高階將官,一位老先生走去試探Matt,詢問他關於部隊的表現他覺得如何。平常說話較不修飾,把F開頭k當發語詞形容詞語介詞的他,自然脫口而出,「爛的跟Sh*t一樣。」
Matt把槓鈴加到180公斤,告訴在場所有士兵與軍官:「我自己是運動員,舉起180公斤不代表什麼,所以我請只是一般大眾的女友來示範。」Matt的女友輕鬆的將180公斤的槓鈴硬舉起來。
遭到如此羞辱的遊騎兵部隊不但沒有因此不再聘請Matt,反而將所有部隊都交給了他。
突然收到一大筆訂單的Matt,非常驚訝也繁忙,一時忙不過來的他就鎖定三大目標:
1.培養種子教官
2.訓練目的以提升最大肌力為主。
3.停止測驗肌耐力高反覆的動作,停止仰臥起坐。
在第一年時,在部隊醫療保險支出部分得到一個非常可觀的回饋,部隊當年醫療保險整體支出下降30%,部分部隊甚至下降70%!
遊騎兵部隊的經驗十分珍貴。
現在大眾體重平均數值不斷提高,對於消防人員而言,以前傷病患的體重男性大概70公斤,女性45公斤,現代男性約80公斤,女性50公斤甚至更重。消防人員在搜救救援時難度更為提高。在醫療方面,美國消防人員代謝性疾病的醫療支出最高,火場最常見死因是心肌梗塞。肌力與體能訓練在這方面可以幫助消防人員,有強壯肌力的消防人員,面對現代較重的傷病患,更易於搜救脫困。經常訓練的消防人員,身體也較為強壯健康,而且強壯的身體能夠影響心理,也比較正向。
我們應該要努力,將肌力與體能訓練,引進消防人員的訓練系統內。
小編玉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