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sandra老師幾歲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sandra老師幾歲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sandra老師幾歲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sandra老師幾歲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咪兔 | 這個星期北方寒流來襲,巴黎市中心氣溫零下-4度。雪下得不大但溫度不高,所以地上的雪不融化,反而結成了冰,很容易導致滑倒。 女兒在天黑中出門上學,她很高興地穿上滑雪時的防滑雪靴,難得戴上手套,覺得已經在為今年的滑雪假期暖身準備。 我早餐搭配的新聞,則是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 p...

  • sandra老師幾歲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10 19:11:21
    有 965 人按讚

    | 咪兔 |

    這個星期北方寒流來襲,巴黎市中心氣溫零下-4度。雪下得不大但溫度不高,所以地上的雪不融化,反而結成了冰,很容易導致滑倒。

    女兒在天黑中出門上學,她很高興地穿上滑雪時的防滑雪靴,難得戴上手套,覺得已經在為今年的滑雪假期暖身準備。

    我早餐搭配的新聞,則是巴黎政治學院science po近日來興起的me too運動。法國me too運動不叫咪兔,叫balance ton porc。這個slogan是法國記者Sandra Muller發明的,法語中balancer的隱喻是揭露,而porc是豬的意思,意指那些無法抑制自己性本能的男人。綜合以上,聰明的science po學生就把他們的咪兔運動成為「science porc」。

    咪兔運動在歐美這幾年非常盛行,是女性總算能勇敢站出來對抗父權社會的表現。雖然網路的過份自由很容易造成未審先判的情況,但也總是讓某些男人們開始小心注意他們的言行舉止。

    巴黎政治學院開始他們校內的咪兔運動,我相信法國高等校園內這種性騷擾的情況絕對不會少。而性騷擾一定要脫下褲子進行活塞運動才能稱為性騷擾?不,那已經構成強姦罪了,性騷擾最可惡的無非是言語和一些看似無關緊要的,我們俗稱「吃豆腐」的行為。

    我自己在法東唸書的時候,曾經有一位男老師對我不錯,我在執行論文作品時,雖然他對數位這個領域完全不懂(這個領域十幾年前在法國的藝術學院根本離經叛道),但卻很支持我的研究。某次因為3D列印的事情,他邀請我去他家參觀他的3D列印機。

    老師年紀不小,六十多歲白髮蒼蒼卻十分帥氣,身材外表都保養得宜。去他家參觀的時候,因為他太太不在,所以我更是小心保持距離。女人的第六感很準,當一個男人對妳獻慇勤的時候,妳絕對是有感。

    但也有可能是我們自己誤會了?因為西方有些男士的紳士作派和肢體接觸和我們不一樣。好吧,廢話不多說,我沒有被老師怎樣,不過我記得那位老師當時跟我說:「我很喜歡生蠔,我覺得生蠔就像女人的陰唇一樣。」媽呀,他這句話,我當時真的覺得被冒犯到,而且這輩子吃生蠔時,都會想到這句話。

    廢話這麼多,我想說的是性騷擾這件事情並不是證據、影片等等才能指控或被稱之為性騷擾的。就像我的生蠔事件,當妳感覺被冒犯時,它就是一種騷擾。不要跟我說這只是一種黃色笑話,黃色笑話冒犯到別人時,就是性騷擾。

    前陣子有個台灣好友在她臉書上分享,在一個專業的研討會中,男性學者介紹某位女性學者時,還稱讚了她的外表一番。台灣世俗的眼光看來,學霸很厲害,美女學霸就更厲害了,拿出來在嘴邊說也沒什麼。不過這樣的情況如果出現在法國的學術研討會上,大家對這位男學者公開不遮掩的「豬」行為,是會感到不專業與唾棄的。

    在台灣,或說在亞洲,當一個漂亮的女孩子是不容易的。我們從小看著電視裡的男主持人吃女性的豆腐,胸大一點的、裙子穿短一點的,這些好像成了我們既定成俗的觀念,哎呀,就吃一下豆腐又不會怎樣。然後女性的姿態就是要低、要忍,最後遇到性侵還會被質疑:「誰叫妳裙子穿這麼短!」

    雞排妹鄭家純的事件我觀察了很久,我覺得她勇敢站出來是很了不起的事情。男女之間的尊重與平等並不是要嚴重到「性侵」,而是要從細小的「性騷擾」開始杜絕。而性騷擾如何界定?這完全是當事人的感受,就像我的生蠔事件一樣,是不足為外人道的。

    下圖:我家窗臺上的紅玫瑰,這個形狀還有上面的雪,讓我想起台灣的狀元糕。台灣快要過年了,我又陷入要不要過年的猶豫中。我今年有搶到凱倫的年菜,但是地方媽媽工作太忙,收到當天就開來吃了。現在又在想,到底要不要過年呢?這是一種住在國外很微妙的感覺,要不要在沒有氣氛的異鄉自己過年...

  • sandra老師幾歲 在 蔓媽咪與他的小跟班們 一起闖天下go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2-05 02:11:55
    有 48 人按讚

    今天是均均在華德福共學提前慶生的日子,均均一直很期待這天的到來,原本擔心禮拜二開始發高燒的他可能沒辦法出席,還好今天燒已經退,也沒什麼症狀。

    Sandra的華德福共學,一直都是帶得很有氣氛的,總是讓人有種平和安心的感覺,每次共學心總是會不自覺地慢了下來,在公園裡上課更感覺就像融入在自然中。前幾次看其他孩子們的慶生,都好喜歡這種人與人之間最自然、溫馨的互動,這次的慶生均均跟我也是第一次體驗。

    其他孩子跟媽媽們一起拉起各色手染布搭成的彩虹橋,為壽星今天的慶生拉開熱鬧序幕「叮叮咚咚叮叮叮~今天是特別的日子~叮叮咚咚叮叮叮~讓我們一起來慶祝~」
    戴上花圈後的均均整個很嗨,一直想變身成恐龍的他,在過彩虹橋時爆衝,還因此跌倒,顯得很不好意思,但隨後的慶祝又馬上讓他恢復自在~

    這次有兩個孩子一起慶生,壽星媽媽也要負責手作蛋糕、準備孩子的成長歷程照片與大家分享,最後再說說自己想給孩子的祝福。

    原本打算手作蛋糕的任務就丟給曾經學過烘焙的大跟班,沒想到他最近太忙只好自己來,上禮拜六請他做了一次給我看,禮拜四就在各種忙亂中硬是擠出了我人生中第一顆獨立完成的蛋糕,可惜在烘烤過程中因為要翻開鋁箔蓋就刮傷了表面😭😭 還好今天吃起來感覺還算成功(第一次手作蛋糕,也不能試吃就要帶出門跟大家分享,大家心臟真的都要很大顆🤣

    準備照片的過程中,又再次仔細的回顧了這三年的育兒時光,均均在前一天聽著自己的成長紀錄就像重新認識了自己一次,當我講到前陣子因為回去上班而平日跟他只能視訊的日子時,他也跟著回想起那時捨不得的心情,而說起那些我們一起出遊的日子,他也再次地回味、重拾了記憶。

    看著均均開心地從每個孩子們手上接過一份份大自然的祝福(華德福的慶生,生日禮物大多都是送自然物,所以他收到了落葉、阿勃勒種子、倒地鈴、石頭、桃花心木翅果、還有他最愛的桃花心木恐龍、老師的手勾毛線兔子等等),並露出滿足的笑容,覺得好美,不用太多的物質,就有滿滿的喜悅與收穫,得到最真誠也環保的祝福~

    能夠有這麼多人陪伴均均慶祝他的三歲生日,是一期一會的緣份,有幸跟一起長大的孩子們度過心靈富足的慶生真的很幸福,希望這些儀式也會在他的生命裡留下美好的印象與記憶❤️

    #均均三歲慶生
    #華德福共學
    #均均2y11m26d

  • sandra老師幾歲 在 Terry&Friends程天縱與朋友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10-27 13:11:23
    有 166 人按讚


    今天早上在臉書上看到我的粉絲朋友 Sandra 的臉書貼文和相片,秀出了她萬聖節的造型,充滿了年輕歡樂的氣氛。原來她參加了孩子學校的萬聖節party。

    在我們的對話中,勾起了我的回憶和感傷。無法經常陪伴渡過孩子的童年,是國際浪人似的,跨國企業專業經理人都會有的人生遺憾。

    我在2017年6月6日在臉書上寫的文章中提到過,我的二兒子Johnny 在 Accenture 工作9年,經過4次破格提拔(因為年資不夠),破紀錄的在最短時間內,於去年11月晉升成為 Partner。

    在晉升消息發布的當天晚上,我正好在洛杉磯Johnny家中,開了香檳酒和紅酒為他慶祝。

    在座的也有Johnny的大學同學,話題就聊到了同學會。我至今仍然定期參加同學會,和我的小學、初中、高中、大學同學相聚。

    但是,Johnny無意的一些話卻讓我在這個歡樂的party中,感到非常傷感。

    他說他從在台灣唸幼稚園開始,到研究所畢業,從來沒有參加過任何同學會。頂多只有十幾位同學偶爾會透過網路聯絡,很少見面。他根本就不記得有過些什麼同學。

    1988年中,我在台灣惠普服務, 首次派駐海外到香港工作。當時Johnny才五歲,就必須離開在台北的幼稚園,跟著全家搬到香港去。只會講國語,不會講英語和廣東話,在香港很難為他找到合適的幼稚園。

    記得第一天從幼稚園回來,Johnny告訴我他同學們給他取了一個新名字,叫做「拱苟魚A」。我們研究了老半天,才發現這就是廣東話「講國語的」的意思。

    Johnny 趁著酒意盤點了一下,從台北、香港、加州矽谷、北京、德州達拉斯、洛杉磯,從幼稚園到研究所碩士畢業,他總共換了12所學校。他還記得長相,叫的出名字的,大約就是十幾個同學。

    我們所熟悉的童年、學校同學、老師、畢業旅行、畢業紀念冊、同學會等等,對他來講幾乎都是陌生的,沒有感覺的。他唯一記得的,就是不斷的換學校,不斷的有陌生的新同學,求學階段的友誼回憶彷彿是一片空白。

    其他三個兒子的經歷也差不多,這些都是我永遠的心頭的痛。

    在光鮮亮麗的跨國企業專業經理人頭銜之下,派駐世界各地的風光經歷背後,付出代價的是我的孩子們,他們失去了童年朋友和同學友誼。

    還年輕的你們,做為父母應該要把握當下,每個孩子的童年只有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