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pos系統缺點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pos系統缺點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pos系統缺點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pos系統缺點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50的網紅矽谷牛的耕田筆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原文在這邊: https://www.teamblind.com/post/50-Reasons-Kubernetes-Sucks-S77O8VZ8 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麼想法 我個人認真看完後其實覺得真的是幹樵而已,可以單純當作幹話發洩文就好。有些理由沒什麼前後文,不知道想要表達什麼,有些感覺就...

  • pos系統缺點 在 矽谷牛的耕田筆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2 13:19:59
    有 35 人按讚

    原文在這邊: https://www.teamblind.com/post/50-Reasons-Kubernetes-Sucks-S77O8VZ8

    不知道大家看完有什麼想法

    我個人認真看完後其實覺得真的是幹樵而已,可以單純當作幹話發洩文就好。有些理由沒什麼前後文,不知道想要表達什麼,有些感覺就是剛好自己踩到通點,基本上任何的軟體架構都可以有類似的議題

    稍微看了一下
    1. 難道你跑 openstack 就沒有這個感覺嗎? 我自己經驗是更痛苦
    2. API 不相容這點我倒覺得還好,沒有遇到特別嚴重的,基本上 k8s 都會給予4-5個版本要使用者替換 apiVersion, 不看警告訊息無腦使用不能怪人
    3. charts的問題應該是 Helm Charts 的問題,我倒覺得不是 k8s 自己的問題,不喜歡 charts 何不考慮 kustomize.
    4,5 兩個應該是軟體發展一定會遇到的問題,任何系統遇到環境升級都是膽戰心驚吧?
    9. 不確定是不是 kubectl 輸入到手酸XD,可以考慮 k9s?
    10,11 最後談
    13. 為什麼你會有一個兩年不升級的k8s叢集才是一個問題? 不如反過來問,如果你覺得兩年不升級沒問題,為什麼會突然想要升級
    14. golang 中槍
    19. 我覺得還是可以慢慢看,openstack 等VM為主題的 orchestration 實在是太不平易近人,學習曲線太高
    ...
    32(a). 不太能理解 pause container 的問題是什麼XD,除非最小單位變成 Container 而不是 Pod,不然 Pause 的用途我還沒想到要怎麼取代
    32(b). 完全同意, secret 帶來的好處只有透過編碼讓文件內容好處理,可以避掉一堆雙引號,分號等問題

    10 跟 11 分別幹瞧了 overlay network 與 service mesh 兩個解決方案的痛點,我覺得很有趣的是這兩個點分別是從不同層面來解決問題。

    早期大家碰到 Kubernetes 時都可能使用過 Flannel 這套 CNI,大部分情況下都是急於 VXLAN 來建置 overlay network,透過 UDP 標頭來重新包裝封包並且利用 Layer2,3,4 來重新搭建整個架構網路,是一個專注於底層網路L2-L4的解決方案

    目前的 Service Mesh 的則是專注於 L7 的網路傳輸,期望能夠打造出一個串連不同 L7 應用程式的服務,譬如 HTTP,gRPC 等,讓這些應用程式的流量會根據不同 L7 的設定而有不同走法與走向。
    只是為了轉發這些不同容器間的封包,最快速的做法就是大量利用已知的架構(iptables,route)等機制來控制各別網路連線,我覺得帶來的缺點就是架構非常龐大,規則非常複雜,大家除錯方式就是不停 restart/reboot,很少人真的能夠講清楚到底每個封包是怎麼被修改的

    網路的世界真的非常有趣!

  • pos系統缺點 在 Taipei Ethereum Meetup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3-02 02:44:09
    有 9 人按讚

    📜 [專欄新文章] 區塊鏈權益證明(PoS)的去中心化難題:主觀性與遠程攻擊
    ✍️ Ping Chen
    📥 歡迎投稿: https://medium.com/taipei-ethereum-meetup #徵技術分享文 #使用心得 #教學文 #medium

    相較於工作量證明(PoW)的客觀、直覺、易於驗證,權益證明因為仰賴過去的狀態做為共識基礎,存在「正確性」環環相扣的問題。

    工作量證明 vs 權益證明

    工作量證明做為比特幣發明之初就存在的共識機制,最大的優點就是簡單:礦工需要算一百兆次,驗證只需要驗算正確的那一次,易守難攻,但缺點也很明顯,挖礦的無意義運算很浪費資源。

    權益證明捨棄低效率的挖礦猜數字遊戲,改用投票表決的方式產生共識,任何持幣超過一定數量的人都可以參與投票,票多者勝。

    易驗證的安全性沈澱

    相較於權益證明,驗證需要有「過去每個人的持幣量」的先備知識,工作量證明簡單粗暴,你不需要知道幣的分佈、全局狀態、過去的任何一筆交易,只要看區塊頭就知道合法,所以如果你有天不小心在路邊撿到兩條鏈,沒什麼好猶豫的,更長、累積工作量更多的鏈就是對。

    基於物理法則,工作量證明區塊鏈上的交易,在被礦工打包後,不只安全,隨著未來有更多區塊接在後面,這個區塊被回溯的機率就越來越低,也就是交易「沈澱」到更深、更安全的地方。所以我們常看到交易所和商家會有「n 個區塊」的確認等待設計,就是要等款項變得更像是不會跑掉。

    區塊鏈的最終性

    權益證明區塊鏈不存在安全沈澱的效應,因為「區塊 X 的正確性」仰賴「區塊 X-1 的正確性」,又仰賴 X-2, X-3, …,所以如果你對整條區塊鏈的狀態(誰有多少幣)一無所知,那往前給你再多證據也未必能說服你,畢竟偽造區塊,也就是狀態轉移,的成本非常非常低。

    然而,權益證明的支持者會告訴你,我們有最終性(finality)這個工作量證明沒有的超讚的東西。也就是說,如果你確信區塊 X-1 是對的,那當區塊 X 產生的瞬間,它對你而言就永遠是對的,根本不需要等什麼沈澱。

    理由很簡單,因為工作量證明的潛在礦工是未知、是無限多的,很難知道現在世界上有多少能挖礦的設備,這甚至超越時間跨度,也就是未來的算力也可能回來挖現在的區塊,所以僅管越來越安全,卻永遠不可能確信 100% 不被反轉。如果有外星人掏出一台異次元電腦,瞬間做了超越全地球電腦運算力的工作量,那區塊鏈上的任何交易,都是有可能被逆轉的。

    這時候,權益證明的有限礦工就顯得很重要了。對於「區塊 X 是否正確」問題,有投票權的母體僅是「所有在區塊 X-1 有持幣的人」,而當這群人當中的 2/3 已經投票(且保證不會跑票),那區塊 X 就永遠地敲定了。

    主觀性

    回到「你有天不小心在路邊撿到兩條鏈」的情境,這對專業節點/礦工來說當然不是問題,他們隨時都在同步新區塊,總是能根據共識規則選邊站。但業餘使用者難免會離線一段很長的時間再回來。有天當你連上網,卻發現有兩組人傳給你兩條完全不同的鏈,在權益證明的情境下,你是沒辦法馬上知道該選哪一邊的,甚至可以說,即便你補足了離線期間的每個區塊,這兩條鏈誰好誰壞仍然是憑感覺,看你相信誰,也就是「主觀」的。

    要克服主觀性對業餘節點近用區塊鏈的威脅,唯一的辦法是每個區塊產出時都立刻達到最終性(不可分叉),但這等同於要求「每一個礦工」都「永遠活躍在線上」且「知道狀態和每一筆交易」並「隨時投票表態」,這樣的標準太嚴苛,很容易讓新區塊難產,甚至整個鏈停滯,實務上不可行。

    遠程攻擊

    共識演算法的設計中,最重要的指標就是「抗惡意行為」的程度。工作量證明的術語「51% 攻擊」指的是:這個區塊鏈能容忍一些壞人存在,只要他們掌握的算力不超過整個系統的一半就沒關係。

    對於攻擊發起者,我們只能假設他不要太強;對於其他誠實中立(共識系統中不存在善良的概念)的參與者,我們則希望透過經濟機制的設計,引導他們做出促進共識收斂的行為。

    在工作量證明系統分叉時,礦工選擇在較短鏈上挖礦是不划算的,因為挖礦獎勵可能會消失,平白浪費算力。而權益證明的礦工因為不用真的用設備耗很多電做運算,同時在兩個分叉上押寶理論上是可行的,但如果每個礦工都這樣做,分叉就永遠不會收斂。為了強迫礦工選擇,我們會懲罰在同個區塊高度的不同區塊都投票的人,減少挖礦獎勵,甚至沒收資金。

    可以說,權益證明在處理分叉上更強而有力。工作量證明的礦工如果兩邊挖礦,頂多沒賺到錢;權益證明礦工兩邊挖的話非但不會賺,甚至會損失本金,嚇阻力顯然大上許多。但是當攻擊目標是遙遠的過去時,權益證明卻比工作量證明脆弱,甚至可以說是束手無策。

    如前所述,工作量證明的區塊鏈擁有不斷沈澱的安全性,惡意攻擊最近的區塊或許可行,但要惡意攻擊一年前的區塊,必須要重做一年份的工作量,成本超級高,也很容易被發現。相較之下,權益證明區塊鏈的記帳不需要物理性的消耗設備和電力,攻擊一分鐘的區塊和一年前的區塊的成本相差無幾。

    想像某人在一年前秘密地掌握了大多數的幣(投票權),並且在一年間表現正常,從不作惡,然後慢慢的賣幣退場。但就在完全脫手後,他忽然從一年前那個他佔有過半投票權的時間點,瞬間偽造了整年份的歷史,一個完全由他一手偽造的分叉鏈。對不知情的節點而言,這條鏈完全合法,對其他節點而言,就算想懲罰他(他確實有重複投票),他在主鏈上也已經沒有幣可以被罰了,這就是所謂的遠程攻擊(long range attack)。

    看啊,是ICBM! Photo by Maciej Ruminkiewicz on Unsplash

    緩解主觀性與遠程攻擊的方案

    對工作量證明鏈而言,礦工和持幣者是脫鉤的,權益證明則否。權益證明的問題,基本上就是共識機制和區塊鏈狀態高度耦合的後遺症,衍生出的包括共識有效性、活性、輕節點實作等等的問題得靠額外的機制處理。

    鏈外共識

    一種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定期發布區塊鏈的里程碑(milestone),這種方法對工作量證明和權益證明都適用。比方說,聖人明君,偉大全能的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可以固定在他的 Twitter 上發布整數區塊的 block hash,告訴大家第九百萬塊就是 0x388f34dd9....d8e142960e3不會錯,甚至直接更新節點實作,把里程碑寫死在程式碼裡面,就可以有效引導新加入的節點不會走到壞人的鏈上,可以稱作 PoS + PoR (reputation) 的共識機制。

    合併工作量證明

    另一種方法是合併使用兩種共識機制,比方說原本 2018 要上線但忽然被整組砍掉的 Casper FFG,就計畫要在原有的 ETH 1.0 鏈上疊加一層由智慧合約實作的權益證明。也就是出塊仍然由原本的礦工負責,再讓持幣者投票做雙重驗證,礦工不再只跟隨最長鏈,而是要同時考慮這個鏈是否違反投票結果。既可以享有最終性,也能累積工作量避免遠程攻擊。

    不過後來以太坊開發者的大頭們決定放棄上這版,改直接推出一步到位的 PoS + sharding 的真・ETH 2.0。在這個版本中預計也有合併工作量證明,但不是本來的雙軌制,而是用一種叫 VDF 的特殊演算法 + 專用硬體,同時提供工作量和重要的鏈上隨機數產生器(RNG)。

    VDF (verifiable delay function) 和本來的挖礦有些許不同,它雖然也有計算困難驗證容易的特性,但並不能靠堆疊礦機來平行加速,而是要用由某幾家硬體廠商聯合開發的可信機器,保證計算的耗時總是在某個範圍內,從而提供近似工作量證明的客觀性和安全沈澱。

    中心化

    這題會考,旁邊畫五顆星星

    回到權益證明高度耦合區塊鏈狀態的問題,這本質上是「自己證明自己對」的困境。實務上為了能運作,為了避免來自一年前礦工的超時空打擊,勢必得比工作量證明多出更多需要信任的環節:要相信節點實作給的信任根(像是 genesis block)、要相信別的節點提供的狀態、要相信驗證者和出塊礦工不會作惡或聯合審查。

    實務上,為了確保可用性和活性,接受一些程度不一的中心化妥協方案在所難免,差別只在於你更願意相信社群大神的信譽還是硬體廠商不會偷做改良設備的職業操守。但話說回來,工作量證明也有自己的中心化議題,大礦池、ASIC 廠商壟斷等等,不會有系統能保證完全的去中心化,只能在已知可用的幾個方案裡面,盡量挑選比較好的,穩定中求進步了。

    最近大手筆用了好多錢註冊更短的 ENS

    ping.eth

    歡迎順手抖內幫補血😢

    區塊鏈權益證明(PoS)的去中心化難題:主觀性與遠程攻擊 was originally published in Taipei Ethereum Meetup on Medium, where people are continuing the conversation by highlighting and responding to this story.

    👏 歡迎轉載分享鼓掌

  • pos系統缺點 在 快樂投資 馬明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6-06-26 08:36:46
    有 2 人按讚


    【大咖連載】搞定付費金流,荷包滿滿夢裡也會笑!/林一泓老師 - Part 3
     
    http://tesa.today/article/1110
     
    作者:林一泓,歐付寶董事長。
    (林一泓老師的付費金流主題連載 PART 1 & Part 2。本篇是林老師個人完結篇喲><)
     
    4. CRM客戶分析管理系統
     
    歐付寶提供給商家,包含網路EC交易以及實體行動支付後的去識別化會員消費狀況、頻次、累積金額⋯⋯等等資訊,讓商家可以清楚從圖表當中得知,自己的客戶族群為何、以及影響銷售及獲利的可能因素等等,進而用科學方式的各種數字分析,來改善營運狀況,並且增加客戶的滿意度以及提高獲利。
     
    5. 客戶忠誠度管理系統
     
    歐付寶提供給商家整套可以靈活運用的忠誠度管理系統,其中包含可以讓商家自行設定累積消費回饋方式及點數,節省商家為了舉辦活動的行銷、印製集點卡、貼紙、刻章及管理等費用,商店僅須於系統中設定相關的回饋方式及規則即可。
     
    6. 免費POS系統
     
    歐付寶將會提供給商家免費的POS系統使用,以便賣家可以更快速的結帳,並且做好庫存管理,商家只要透過簡單的設定,就可以完成餐桌之點餐系統、廚房後場之出菜系統等等。過去店家可能需要印出點菜單、在桌邊提供紙筆,或者由服務人員點餐,但透過歐付寶的POS系統,店家可以在系統上設定菜單、金額,不管是消費者還是服務人員點餐,都可以統一傳送到店家主機,更可即時轉拋至後場廚房,在完成訂餐後,立即備餐,在分秒必爭的用餐時間,可以更有效率且花費更少服務人員完成點餐、出菜、結帳等動作,當然消費者也可以透過手機,遠端預定餐點。
     
    7. 免費排隊叫號系統
     
    不論是餐飲店或是服務業等等的實體店面,經常會碰到因為店面滿員、服務人員均在服務客人的狀況下,消費者因為不知道要等多久,而選擇離開,傳統的方式最多只能讓消費者留下姓名及電話,在快要到號的時候,打電話通知消費者,但到處留下自己姓名與手機的下場常常演變為個資外洩的主因。透過歐付寶的排隊叫號系統,會員只需讓商店服務人員輕鬆掃描條碼,即可先行離開優雅逛街,這過程當中會員可以隨時查看排隊叫號狀況,非常便利。透過此系統店家可以主動讓客人知道大約需等候的時間,店家更可以透過此系統知道後續所需的服務量能,以便人員的調度,充分的提升消費者與店家之間的溝通程度,減少客戶流失率。
     
    醫療院所也可以使用此便利的功能,從掛號、診間報到叫號、批價領藥一次完成,甚至在醫院時,如醫生要求須要做其他的檢查(例如醫生診斷時要照X光,要求病患至放射科檢查),此時系統就自動將排程中插入檢查室排隊號碼,使用者僅需攜帶手機到檢查室報到即可,完全無紙化作業。
     
    8. 免費電子發票系統
     
    歐付寶為提供用戶完整一站式的服務,除了金流外,更率先於其他金流業者,成立電子發票加值服務中心,並持續與政府稅務相關單位溝通,期望提供給使用者最簡單的操作設定,就可以完成所有的電子發票取號、開立、折讓⋯⋯,並且滿足B2C及B2B等不同的需求,均可在歐付寶提供的電子發票作業系統上完成無紙化、無寄送的作業。
     
    系統提供二十四小時隨時查詢電子發票明細、電子發票管理及明細下載功能,並支援E-mail或簡訊寄送發票通知(電子郵件免費,簡訊則需額外付費),並主動寄送中獎通知信,若中獎人為歐付寶會員,則歐付寶可將中獎金額直接撥入其擁有的歐付寶帳戶。E-mail的部分,客戶可以自行客製化信件樣式與文字內容,以充分展現其企業的特色。
     
    除此之外,針對需要申請電子發票的金流客戶,歐付寶提供專業的客服人員,全程提供免費的協助,從應該具備的資格、文件填寫、流程諮詢,到後續上線,目前為全國少數開放使用者自由申請的電子發票加值服務中心之一,更率先提供免費的電子發票服務。
     
    9. 導客系統
     
      近年來不論是EC或實體商店,行銷宣傳的費用越來越高,導客必須花費相當大的費用,尤其是對實體小商店來說難上加難且不即時,每個訂單所耗費的行銷成本(CPA)越來越高,廣告的投資報酬率越來越小,舉例而言,過去可能透過社群網站的廣告僅需要花二十元就可以換到一張訂單,現在因為太多人使用,導致可能要花兩百元才有機會成立一張訂單。歐付寶將會提供一套導客系統,幫助商家找到最正確的目標消費族群,提高實體店家的來客率與電子商務的到訪人數。因此不管店家的規模大小、線上EC或線下實體商店,均可透過歐付寶的導客系統,做最精準且即時的媒合。
     
    10. 完整直覺的地圖導購系統
     
      歐付寶的會員只要打開地圖,即可看到地圖上所有支援歐付寶支付的賣家資訊,除了可以到店消費之外,亦可直接進行線上購物的消費動作,不管食衣住行育樂各個領域,會員都可以對其關心的店家或服務加以關注,並隨時留意其優惠動向,並在商家第一時間發出優惠訊息時,搶得購物先機。
     
    外國支付工具對台灣的影響
     
    已故的國學大師南懷瑾說過:「觀今宜鑑古,無古不成今」,電子支付究竟是利還是弊?台灣電子支付目前尚落後其他國家該如何趕上?由於電子支付所帶來的優勢已日益明顯,除了減少製幣印鈔的成本、防止假鈔的流通與損失、減少儲存運送成本、降低搶劫提升治安、支付便利提升經濟、交易透明防範洗錢等等因素,故北歐的瑞典、丹麥等國家都已漸漸走入了無現金的社會,全世界各國政府均亦積極推動電子支付等貨幣數位化的社會工程,並朝著國家數位貨幣的長期目標前進。
     
    國外的各項電子支付起步較台灣早許多已是事實,但台灣可透過了解各國法令之優缺點,以及過程當中曾經遭遇過的弊端等等來看,調整成為一套適合台灣國情的專法,然後急起直追則是利大於弊,如果再不快馬加鞭的話,則有可能落入永遠都追不上的窘境。大陸俗稱的「第三方支付」,其法源依據為「非金融機構支付服務管理辦法」,顧名思義其乃非為金融機構所提供之支付服務,與台灣的「電子支付機構管理條例」管理專營的業者及兼營的銀行相較起來,台灣的法令似乎有期望電子支付業者能有更高格局類似網路銀行的觀點出發,這未嘗不是後發先至的美意。
     
    然而較先進的法令,大多採取負面表列的作法,故能使其產業擁有較高的自由度,以利更多創新事業之發展,台灣因為過去三、四十年來需要安定,故大多數法令多採用正面表列的授權方式,也曾因此造就出台灣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然而時空變革甚快,創新與效率才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不變的方法,故除了金融相關法令必須要適時的檢討修正外,所有的法令條文亦有定期重新討論的必要,才能讓台灣走入下一個輝煌盛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