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lucid電動車供應鏈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lucid電動車供應鏈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lucid電動車供應鏈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lucid電動車供應鏈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23萬的網紅商業周刊(商周.com),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熱潮下的黑馬股!和最多電動車新創交過手,貿聯這樣找出「下個特斯拉」】 全球正迎來電動車大潮,有人忙著追趕,也有人早就站在浪尖上,並且持續部署下一場產業潮流。貿聯,是特斯拉電池管理線束獨家供應商,旗下產品負責感測電池溫度和電壓。如果說電池是電動車的心臟,那貿聯做的線束,便是讓心臟得以正常運作的血管...

  • lucid電動車供應鏈 在 商業周刊(商周.com)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7-27 19:15:45
    有 22 人按讚

    【熱潮下的黑馬股!和最多電動車新創交過手,貿聯這樣找出「下個特斯拉」】

    全球正迎來電動車大潮,有人忙著追趕,也有人早就站在浪尖上,並且持續部署下一場產業潮流。貿聯,是特斯拉電池管理線束獨家供應商,旗下產品負責感測電池溫度和電壓。如果說電池是電動車的心臟,那貿聯做的線束,便是讓心臟得以正常運作的血管。

    2006年它打入特斯拉供應鏈,15年後的今天,仍是特斯拉電池管理線束獨家供應商,且被視為特斯拉最強大對手的美國豪華電動車新創Lucid、亞馬遜投資的電動皮卡新創Rivian等,也都是它的客戶。今年上半年,貿聯營收寫下歷史新高,關鍵正是...⬇️⬇️⬇️

  • lucid電動車供應鏈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21 14:56:58
    有 44 人按讚

    這幾年電動車和自動駕駛討論的很多,因為 $TSLA股價暴漲,交付過百萬,加上許多初創公司如FF、Lucid、Rivian獲得高額融資或者上市,中國三雄Nio、小鵬、理想快速崛起,另一方面,保時捷、VW、BMW、Mercedes-Benz、Nissan、Toyota、Hyundai、Kia等歐日韓系傳統巨頭紛紛發布電動化戰略、宣傳投入規模,並在市場推出一系列新款純電動產品…。當你連在餐廳排隊領外賣都能聽到有人在討論電動車或者特斯拉,看到政府大張旗鼓的宣佈相關政策和計畫,比如拜登的基建計畫,就知道這個趨勢已不可逆。

    電池、電控、電機(馬達)等三電技術相關以及光達(Lidar)、相機、傳感器、人工智慧、晶片等自動/輔助駕駛相關的供應鏈也受到極大矚目。我覺得對行業而言,這一定是好事,這意味著百年汽車工業終於迎來一次巨變,也迎來了一次難得的產業重構機會。汽車工業電動化的同時,也因互聯網、移動互聯網、物聯網掀起的一波波智慧化浪潮,快速和消費電子融合,不再只是傳統的機械和製造業。可以說整個行業在方方面面都進行了前所未有的升級。

    然而,基礎建設的迭代、政府政策的升級、市場模式和結構的變化以及消費者觀念更新的速度,決定了哪些品牌、哪些國家有機會搭上這波浪潮,也決定了誰會再次錯過新的增長契機,甚至被邊緣化。另一方面,我覺得人才的儲備和培養也是關鍵。當汽車行業不再只是機械,設計和製造,我們會看到傳統汽車人才正在快速的失去舞台,而其他領域無法跨界、無法沾上邊的人才,發展空間也正在縮小。企業如何打破航太、消費電子、互聯網和汽車製造人才之間的邊界,個人如何多方涉獵,成為通才,政府如何從基礎教育到高等教育做好未來人才培養的準備、政策如何配套,幾乎就是未來10-20年國家競爭力的關鍵。

    中國為例,過去在傳統燃油車的時代,可能沒有核心技術上的優勢,但當汽車行業電動化之後,情勢可能會有很大變化。三電領域、傳感器,算法、物聯網、互聯網、智能化等,中國幾乎都具備世界級領導地位的公司和供應鏈。政策的調整和力度,也都很好的順應了科技高速發展的潮流,也因此帶來了很多增長。

    即便我們再怎麼不願意承認,客觀來說,台灣的市場規模太小、某些政治敏感因素和較為低效的政策配套,可能是許多關鍵領域人才競爭力降低的潛在原因,或者未來較難以競爭的隱患,也是人才發展空間較為限縮的原因。這些方面我倒是覺得有很多可以和較為相似的鄰國學習,比如南韓。移動互聯網、互聯網金融、物聯網、智能家居等,我們可能都起步太晚,錯過了一些風口,電動車和自動駕駛,我們可能也晚了。但曾經輝煌的那些年,我們仍舊有一定的積累,也還有像台積電等具備核心技術和全球領導地位的公司存在,但想要再創輝煌。我認為關鍵還是政府、大企業的態度、教育和人才培養的的配套還有大家的意識,是不是能真的看得更遠、更為下一代的競爭力著想。

    看到某些台灣的大公司,也開始對電動車、自動駕駛表態,我衷心期盼,台灣能從培養人才和政策配套做起,不要再錯過這次難得的產業升級機會,能參與新的一波全球變革,而且長期扮演重要、關鍵的角色,不是只有研發、技術,而是整個產業鏈和生態中,各種環節和職能的人才,都能很好的被培養出來,更加的國際化。

    我們加油,啊,不對,一起加電⚡️ :-)

  • lucid電動車供應鏈 在 財經新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7 20:00:45
    有 26 人按讚

    Fisker 與鴻海的合作引爆了話題,但一家不會造車的品牌,跟一家沒有造車經驗的供應鏈合作,到底誰要負責造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