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focus水塞事件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focus水塞事件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focus水塞事件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focus水塞事件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146╱活動見聞 肢體與岩壁的交流 || 始祖鳥加拿大攀岩學院 || 始祖鳥攀岩學院一連四天的盛會,聚集了職業嚮導、始祖鳥長年贊助的運動員,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攀登者。精彩的演講、詳細的示範,以及前輩的啟發,讓參與者收穫良多。 8月22日,我抵達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的...

  • focus水塞事件 在 Taiwan Mountain 台灣山岳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9-11-22 10:00:01
    有 53 人按讚

    146╱活動見聞
    肢體與岩壁的交流

    || 始祖鳥加拿大攀岩學院 ||

    始祖鳥攀岩學院一連四天的盛會,聚集了職業嚮導、始祖鳥長年贊助的運動員,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攀登者。精彩的演講、詳細的示範,以及前輩的啟發,讓參與者收穫良多。

    8月22日,我抵達加拿大卑詩省(British Columbia)的斯闊米什(Squamish)參與始祖鳥攀岩學院(Climbing Academy)的活動。日間有豐富多樣的課程,無論何種程度的攀岩者皆能找到適合的進修課題,讓肢體與岩壁交流。夜間目不暇給的演講、攝影展、影片首映、樂團演出,則是動人的心靈饗宴。硬是要讓每位與會者從內到外都浸淫在攀岩的氛圍中。

    斯闊米什世界知名,岩壁和路線的質量優良,平易近人,一向是攀岩者留連忘返、經常舊地重遊的勝地。早期以伐木起家,現在則以戶外休閒為主要經濟支柱。面海背山,陡直的鐵灰花崗岩壁伴隨著鬱鬱蔥蔥的森林。可健行林蔭處享受瀑布的沁涼,攀爬蜿蜒漫長的路線眺望海景,也能揚帆於汪洋大海悠哉遨遊。小鎮氣氛悠閒,距離大城市溫哥華不過半小時,盛夏時節北美各處日頭熱辣氣溫能融化人的時候,海洋氣候的斯闊米什依舊涼爽,更讓人趨之若鶩。

    優化與創意
    身為台灣始祖鳥特派員,攀岩學院開鑼前一天我得以參觀溫哥華郊區的Arc'One工廠和設計中心,一窺產品從原料到成品的過程。始祖鳥對其精緻工藝和品質控管相當自豪。走進Arc'One,「導遊」David從架上拿出Alpha SV的資料夾為例,說明產品的流程經過多次優化,每個階段需要的時間都清清楚楚,經典產品若繼續優化,能減少的時間已經不是用分鐘而是用秒來計算。

    始祖鳥本身不製造面料,但所有進來的原料都會再經過檢驗,確保品質在源頭就不出錯,而每個環節更有多次的品質測試。David最自豪的恐怕是始祖鳥在製作裝備的過程,若找不到適當工具處理原料或產程,那麼就自己發明工具。比如說Gore-Tex貼縫線的膠布,硬是被始祖鳥發明的技術和工具證明能夠大為縮窄,讓Gore-Tex也大吃一驚。如此一來Gore-Tex面料的防水透氣性得以減少犧牲,衣著也更加專業了。

    始祖鳥的設計簡單俐落,我也極喜歡他們的剪裁,但最佩服的還是始祖鳥在創意上不斷的挑戰。創新的風險是很高的,耗費心思的巧思,很有可能被譏為「過度設計」,也有可能因為太前衛而不受市場買單。鼓勵研發的公司都知道,就算創新後的產品未能獲益,過程中學到的經驗是無價的,許多也能用在別的產品線上,成為精益求精的原料。

    在設計中心,處處可以看到「動腦」的例子,導領人也會讓參觀的團體選擇一人量身,用紙片剪裁,合作拼湊成能上身的外套,體驗從發想到實物的過程。更有意思的是,設計中心存有足夠的原料和工具,簡直就是具體而微的Arc'One,設計師的構想,馬上就變成原型產品,當地離野外不遠,立即能到真實的戶外環境測試,得到即時的回饋。他們驕傲的說,始祖鳥的裝備,伴隨許多人完成夢想,設計師當然也不是只會紙上談兵,個個都是戶外玩家。而近年始祖鳥的創意,更遠征蒙古首都烏蘭巴托,改善傳統蒙古包大門的隔溫度,讓冬日的家庭能少燒點煤炭,減低烏蘭巴托的空氣污染,改善孩童氣管相關疾病的比例。

    情侶雙人舞
    8月22日與8月23晚間,都是運動員分享會和影片放映。行前我就充滿期待,許多講者早已如雷貫耳。身為女性攀登者,更對名單上的眾多優秀的女性攀登者感到興奮,包括Nina Caprez、Lynn Hill和Ines Papert。

    22日Ines Papert和搭檔Luka Lindic的演講精彩絕倫。光是這場演講,這一趟就值得了。整個演講以兩人的數趟遠征為主,穿插兩人從結識、熟稔到攀登與共的花絮,在體會技術攀山(alpine climbing)的驚險之外,兩人的幽默讓人莞爾。演講最終以兩人與Brett Harrington成功攀登當初Lindic與Marc-Andre Leclerc未完成的路線來紀念已故的Leclerc,既恰當又令人感動。Leclerc是斯闊米什當地的攀登者,始祖鳥運動員,他在巴塔哥尼亞山區的幾次獨攀,展現了高超的膽識與技術,可惜英年早逝。

    Lindic非常幽默,他的玩笑多處讓我噴飯,比如敘述他與Ines開始戀愛的遠征,他說「居然兩人還能專注在攀登(somehow we both managed to focus on climbing)」。而他老老實實道出心底話:以往都是和其他男性攀登者搭檔,不是不相信Papert的能力,但和女友一道爬風險這麼高的alpine line,整個心情就是不一樣。讓一樣是和枕邊人搭檔的我,感受很深。

    兩人去喜馬拉雅山區的希夏邦馬遠征,睡夢中遭遇雪崩,Papert說睡夢中感覺到雪從帳棚外頭擠著腰部,兩人幸運沒被埋住,但是兩人的裝備都被埋住了。影片中,Lindic挖掘了好久,當他終於找到繩子,他鬆了一口氣,我也鬆了一口氣。Papert說當時自然喪失繼續攀登的心情,只想下去,但也不停的思索,「這次到底做了什麼不一樣的決定,風險控管哪裡出了問題?」這樣的態度讓人激賞。不愧是職業的攀登者。

    女性攀登史上的傳奇人物
    23日晚上的壓軸Lynn Hill,是個幾乎不用介紹的人物。已經有40年攀登資歷的她,是活生生的攀岩歷史書。從約書亞樹開始攀岩的她,正逢美國自由攀登抬頭的年代,她說自由攀登相當適合熱愛「身體與岩壁交流」的她。

    記得前日晚上Nina Caprez提及,她開始攀岩的時候,受到許多支持,少見排擠。但Hill的時代很不一樣,現在的她談笑風生,態度親切,當年的她可是很懂得站起來為自己和為女性爭權益。比如說,成長於南加Orange County的她,曾經參加許多好萊塢節目來賺取攀岩及讀大學的經費。某個比賽,男性冠軍的獎金是女性冠軍的三倍(15000 USD versus 5000),抗議後,隔年女性比賽的獎金就按照比賽項目的總數依比例調升為10000。

    Hill還說,她的偶像Bev Johnson,與Sibylle Hechtel在1973年搭檔以Triple Direct完成酋長岩女性首登,完成後寫了一篇文章命題為〈Walls Without Balls〉,卻遭編輯否決,最後居然以「無題」刊登。1993年Hill成為史上第一人成功自由攀登The Nose路線,隔年並在24小時內完成該條路線。是相當重要的歷史事件,也讓她成為攀岩史上永遠的傳奇。聆聽演講如沐春風的我,不由得遐想接下來想要完成的攀登目標,在心底暗暗為自己打氣。

    訣竅藏在細微處
    24日和25日,我針對攀岩技巧來挑選課程。攀岩技巧上每人的領悟都會很不同,在與他人的互動間,總能學到許多新東西,有時候還能在談話間觸機而改善原有的技巧。

    24日的課程我選擇不擅長的戶外抱石。主持人是Alannah Yip和JJ Mah。到了集合地點,驚喜得發現美國國手Drew Ruana也在那兒。JJ Mah曾經在競賽圈子很活躍了一陣子,現在則在始祖鳥擔任設計師。Alannah Yip(加拿大)和Drew Ruana(美國)都是現役選手,才剛從日本的IFSC World Championships回來,目前兩人都尚未取得進奧資格。但Alannah頗有希望代表加拿大,Drew則比較不明朗,光是美國就還有Nathaniel Coleman這位競爭對手。

    一群人在斯闊米什的地標Chief底下的森林裡爬路線,三個人就解說、示範、並且看大家攀爬的動作來指點一二。大多數都是很細微的東西,比如說就算大家都知道的heel hook、mental、toe hook等,他們著重的面向都在怎麼施力、髖部轉動的角度、鞋子接觸岩壁的角度、產生對抗的方式等。然後就要憑自己反覆的操作去抓身體的感覺。Alannah也多次建議平日在暖身的時候練技巧。就算一次只有十五分鐘,日積月累也多了。

    週六在Chief抱石的人相當多,每一塊大石周遭都圍了許多人,大家互相分享共用抱石墊,依序一個接著一個上。抱石路線短,休息時間也久,輪流的節奏倒不讓人有擁擠的感覺。反而爬上攀時,只要有另一組人馬在等,壓力就開始大了。因為是攀岩學院的課程,眾人一早就到了Chief,Alannah還說難得到停車場還這麼多車位,因為哪有抱石者早起的。這點也很不錯,戶外抱石就少了alpine start,摸黑接近的痛苦了。

    裂隙精靈的啟發
    25日則是選了個人較擅長的裂隙攀登,主持人是Will Stanhope,我是Stanhope的粉絲,希望能親眼看到有「裂隙精靈」之稱的他攀爬,更希望偷學些技巧放到自己的課程裡。可惜Stanhope的手指受傷了,只能分享己身的經驗。以下兩點是我覺得特別有感覺的地方。

    第一,他建議盡量thumbs-up。我早期爬裂隙的時候,的確過份使用thumbs-down,因為thumbs-down有扭轉的力道,會比較有安全感,但缺點是移動範圍受限。我之後讀了Crack Climber’s Technique Manual,從書中獲益最大的也是擴展thumbs-up的使用時機。

    第二,他對於foot jam的看法是夠好就行,不一定非得塞緊塞滿,寧願能快放快用,以保持順暢移動。我以往教學生,曾告訴他們foot jam愈深愈穩固,但學生反映,看我爬,並沒有真的將腳插入很深。我思考很久,現在也比較偏向Stanhope的說法。除非路線是典型的砂岩小手綻縫(thin crack splitter),才真需要想辦法將已經不容易塞進的腳前端再擠進一些。

    常有人說,攀岩是個孤獨的運動,參與這類盛會的好處,就是享受不管是初學者還是頂尖運動員,大家都熱愛這項運動,那種努力想要變好變強的心情。回到家鄉之後,攀岩起來就更有拼勁了。

    文/易思婷(小PO)
    圖╱David Anderson

  • focus水塞事件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02-28 17:21:38
    有 124 人按讚


    前提連結
    https://www.facebook.com/New27Brigade/posts/1874616059278514

    1947年3月6日,二七部隊正式成立,也同時建置台中地區所有的民間自衛隊防衛功能,據鍾逸人的回憶指出,當時在台中由幾名學生軍成立保安隊維持台中秩序避免有宵小趁機作亂,當時也有台中女學生自組後勤隊提供糧食給予市民

    二七部隊的基本隊伍,包含黃信卿的埔里隊、何集淮與蔡伯勳的中商隊(台中商業學校學生隊)、呂煥章的中師隊(台中師範學校學生隊)、黃金島的警備隊(獨立治安隊)、李炳崑的建國工藝學校學生隊、林大宜從農村招募當過日軍的農民、延平學院學生、吳振武的民主保衛隊離隊隊員,以及包含霧社地區泰雅族原住民青年的陳明忠的突襲隊等等。職務分配以鍾逸人為隊長、古瑞雲為副官、蔡鐵城為宣傳部長、黃信卿為參謀長、石朝耀為聯絡官、何集淮負責祕書處、吳崇雄為救護軍醫,部隊總人數多達約400人

    已故的黃金島先生由於曾經在海南島作戰過,又是當時日本海軍陸戰隊士兵,因此有作戰經驗,戰後幾經波折返台,遇到二二八事件加入抗暴戰爭,以及曾經在南洋作戰,也當過中華民國海軍陸戰隊軍官的吳振武,也作治安維持總隊長,都教導學生軍和地方鄉勇使用槍枝和戰術

    鍾逸人原為作家,但看到國府接收台灣後各種亂象和不平(如新營事件、布袋事件等),開始宣傳各種當時對於國府的貪贓枉法,也被國府軍警單位盯上,直到二二八事件爆發,在台中師範學校號召部分師生成立「民主保衛隊」,擔任參謀,3月6日,二七部隊成立後身為部隊長,但攻下台中干城營區的是埔里隊隊長黃信卿,只是若要統整一個部隊成員需要一定的地方人脈和熟悉當地,因此才讓鍾逸人擔任部隊長,黃信卿才擔任參謀長,鍾逸人高舉「要求愛爾蘭模式最高自治」旗幟開始建軍、搜集武器、整合各地隊伍,並遊說仕紳

    3月8日起,支援嘉義水上機場、虎尾機場戰爭,以及支援南投民眾抗暴作戰,3月10日時,得到情報稱國府軍隊將調派重兵來台灣,當時在台北的行政長官陳儀對於台灣出現「武裝勢力」時提心吊膽,誇大稱台灣的叛亂部隊高達3萬人以上,要求南京政府支援,因為3月1日起,桃園、中壢一帶有林元枝的「公安隊」等地方部隊執行反抗游擊戰,讓大園基地一度失守,中壢地區被民兵「全面接管」,加上中南部一帶紛紛成立民間保安隊是否為叛亂,也無心去了解民情憤恨的原因,故誇大情勢暗地要求支援

    據過去的國府軍的單位紀錄來看,當時負責調派至台灣進行鎮壓的第21師,原為川軍第2軍,1926年響應國民革命軍北伐,被國民政府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21軍,劉湘擔任師長,對日戰爭期間多次改編單位,並且獲得美製武器對抗日軍,1946年後再度編制為「第21師」,同年對付解放軍時,轄下兩個團被殲滅,被迫縮編,當時就已經配備美製戰車、步槍和機槍,負責淞滬地區防衛,在二二八事件爆發後,改隸台灣警備總司令部,劉雨卿時任該單位,負責對台「清鄉鎮壓」

    據當時的紀錄,陳儀為了鞏固自身在台灣的仕途利益,組織「忠義服務隊」暗中策反台灣民眾,製造「毆打外省人」等對立問題,並從中逮捕「莫須有」的滋事份子,從《臺灣二二八事變反間工作報告書》當中,可以詳盡說明透露當時情治單位利用地方勢力、地痞流氓製造混亂的內幕,使得從中藉口二二八事件被定調為「叛亂行為」,而也因為這樣,盡管台灣各地方人士組織自衛隊、保安隊等勢力,用來維持治安,讓有力人士努力調停衝突問題,但陳儀的「陽奉陰違」,以及任職台灣警備總司令的參謀長柯遠芬、擔任高雄要塞中將司令彭孟緝,兩人協助陳儀「狼狽為奸」等種種惡劣行,造成基隆港、八堵車站和高雄事件等屠殺悲劇產生,產生不可抹滅的歷史「後遺症」

    (待續)
    -------------------------------------------------------------------
    參閱:
    中部共生青年組合
    https://www.facebook.com/taichung228/posts/1768582093392359:0

    開放歷史-斌山一角:27部隊部隊長鍾逸人
    http://old.rti.org.tw/m/program/focus/?recordId=4668&p=140

    開放歷史-斌山一角:黃金島
    http://old.rti.org.tw/m/program/focus/?recordId=4799&p=139

    二二八事件60週年特別報導─台北市
    https://archive.is/…/…/topic/2007/228-60/map-taipeicity.aspx#

    檔案管理局-國家檔案資訊網
    https://aa.archives.gov.tw/archivesData.aspx…

    228 屠台川軍指揮官-劉雨卿
    https://wtfm.exblog.jp/20128132/

    國民革命軍部史-第二十一軍
    http://blog.udn.com/0936331038/109062074

    本站照片考察,版權所有

  • focus水塞事件 在 畢明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6-01-09 15:41:11
    有 153 人按讚


    內奸,通常毒過外敵。
    「宏觀一點諗,香港有咩出路先?旅遊又唔掂,仍然靠金融、專業服務,經濟點再起飛?誠信對香港好重要,但依家連香港人都呃香港人,好似你去電訊公司續約,十間有九間呃你,無買的產品又硬塞給你,優惠過期又唔通知就每月繼續收你錢,以前香港做生意邊係咁。」人必自毀而後人毀之。

    蘇民峰﹕把握香港最後十年

    剛過去的2015年,雖然沒有重大動盪事件發生,但很多民生、政治議題都困擾著港人,以至近期銅鑼灣書店股東及店員相繼失蹤事件,書店東主李波更懷疑在香港被擄回大陸調查,人心惶惶,大家都驚覺香港變得不再香港。

    一齣講述10年後香港的電影《十年》,預言黑幫政治、紅衛兵文化、取締廣東話等相繼出現,電影引起社會廣泛討論,無獨有偶,蘇師傅替香港把脈時,亦經常提起香港的「最後十年」。

    他所說的是堪輿學上,香港由2014年開始,只剩下10年地運。10年後,即2024年,香港的運氣將會停下來,面臨發展停滯的階段,情況就像歐美和日本一樣。而由於香港與中國行同一地運,所以中國也將面臨相同狀況。

    「每個城市總有起有跌,10年後我都唔知會發生咩事,要到時先計,所以大家叻就搵埋呢10年錢,勤力一些。」他強調香港增長減慢,不代表會完全衰落,基本的謀生能力仍有,但像過去的高速發展就未必會再出現。

    「宏觀一點諗,香港有咩出路先?旅遊又唔掂,仍然靠金融、專業服務,經濟點再起飛?誠信對香港好重要,但依家連香港人都呃香港人,好似你去電訊公司續約,十間有九間呃你,無買的產品又硬塞給你,優惠過期又唔通知就每月繼續收你錢,以前香港做生意邊係咁。」蘇師傅對於近年科網創業潮亦大潑冷水,認為香港沒有工廠、市場又細,期望寫App發達的人根本在發夢,「成日話北上發展,連我本書都入唔到大陸,你點入呢?你唔鍾意大陸人,佢哋一樣唔會啋你。」

    2013年習近平上台後,蘇民峰的運程書便因被指鼓吹迷信,而禁止於內地出版,他亦接受不了內地文化,已十年沒有回內地睇風水,「我已百分之百同李嘉誠一樣(不靠攏內地),我已無返大陸10年,唔做佢哋生意,除非香港有一日變成大陸一樣,咁我就無辦法了。」

    他覺得近幾年香港變化最大是政治環境變得很差,「我最敢大聲鬧嘅係董建華,連曾蔭權都唔好鬧啦,現在呢個更加千祈唔好講,我已經唔出聲啦,任何政治嘢千祈唔好訪問我。」明年特首選舉他亦沒有心水,因為香港由2016年至2021年將踏入經濟活躍期,基本上任何人上台都無問題,「經濟好就邊個做都好,邊個當選就關佢好唔好運事囉!」

    詳情請留意第429期《iMoney Focus》蘇民峰專訪。

    相關文章﹕
    -【蘇民峰2016年大市預測】 https://goo.gl/SXKbcs

    ◆◆◆◆◆◆◆◆◆◆◆◆◆◆◆◆◆◆
    《iMoney智富雜誌》
    訂閱:http://imoney.hket.com/im/subscription
    ◆◆◆◆◆◆◆◆◆◆◆◆◆◆◆◆◆◆

    #封面故事 #蘇民峰 #政治環境 #政治議題 #香港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