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fb自動回覆訊息範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fb自動回覆訊息範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fb自動回覆訊息範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fb自動回覆訊息範例產品中有1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萬的網紅ChuWa Kids 正韓童裝,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九月韓國連線行事曆🔔 🔴系統網址:HTTPS://STORE.FBBUY.COM.TW/CHUWAKIDS 親愛的登入系統務必註冊會員並成功授權系統,下單商品才能入單,系統發送的提醒訊息也不會遺漏喔 📌 童裝雜貨連線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huw...

  • fb自動回覆訊息範例 在 ChuWa Kids 正韓童裝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03 12:00:03
    有 59 人按讚

    🔔九月韓國連線行事曆🔔

    🔴系統網址:HTTPS://STORE.FBBUY.COM.TW/CHUWAKIDS
    親愛的登入系統務必註冊會員並成功授權系統,下單商品才能入單,系統發送的提醒訊息也不會遺漏喔

    📌 童裝雜貨連線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huwa.kids/
    📌 女裝美妝連線社團: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chuwa.womengroup/
    新社團公告➡️https://reurl.cc/e8m7YK

    ⭕第一次購買請先詳閱,社團規範說明👉https://reurl.cc/arLNoZ
    ⭕不小心下錯單莫慌張請參考(僅限正價商品,斷貨款、限價款不予取消),下單取消範例說明👉https://reurl.cc/GVoGgy

    9/6~9/12 童裝雜貨連線期👶
    9/13~9/19 女裝美妝連線期👗
    9/14~9/20 童裝團填單付款期🛒
    9/21~9/27 九月連線(&女裝團)填單付款期🛒
    10/21 童裝團 拆單出貨日📦
    10/28 九月連線 拆單出貨日📦

    這個月開始我們將社團做區分囉😊
    從9月連線開始,女裝連線和美妝保養都在這裡了唷
    傳送門➡️https://reurl.cc/EzZnqA

    這次連線我自己跟親愛的們一樣超期待der
    而且#韓國秋裝最適合台灣冬天
    但韓國秋裝的時間都不會太長
    這幾天在家閒著滑滑手機
    看著歐膩傳給我的照片整個燃起熊熊大火🔥
    所以要趁這波好好囤貨來迎接冬天是不是
    (七八月都沒買九月大爆買很合理😂)

    先簡單列出常見問題~如果有其他問題也可以私訊小幫協助確認喔❤️

    🙋‍♀️請問兩個社團可以合併結單嗎?
    A:不建議哦~會拉長追加等候時間,滿2000免運就可以結一單,這樣會減少等候到貨時間喔,如需兩團併單的話,請記得於付款回報時備註喔
    ❶童裝團併女裝團,請於童裝團訂單備註【併單+併女裝團】
    ❷女裝團併童裝團,請於女裝團訂單備註【併單+要併單的童裝團訂單編號】
    需要併單的兩團訂單皆須留言備註缺一不可,如有其中一團未備註導致訂單被寄出,需自行負擔寄出運費,備註併單後若符合免運資格,會將溢收運費退購物金,若是要併單的訂單的狀態已經是【待出貨】則無法併單處理喔

    🙋‍♀請問訂單的配貨順序是依據哪呢?
    訂單是依照付款先後順序配貨喔
    1️⃣選擇刷卡,刷卡完成後系統會自動審核訂單,記錄付款當下的日期
    2️⃣選擇匯款,匯款完成務必要先去系統填單,因為配貨順序是依照匯款填單的日期,即使很早去匯款但是忘了填單或是延後填單都會影響配貨順序喔

    🙋‍♀️請問兩個社團VIP是合併計算的嗎?
    是的~無論是在童裝社團還是在女裝社團,只要【當月連線】實際出貨金額滿萬元(不含斷貨及運費),即可升級為VIP,但要注意僅限於期限內準時付款的訂單才會升級唷,如有符合資格的話,小幫手會在下次連線前將您升等為VIP喔

    🙋‍♀VIP或是商品買很多,剩幾樣東西還沒到貨,可以提前拆單出貨嗎?
    匯款截止日後20個工作天是商品追加期,超過追加期將會主動拆單喔,若親愛的真的有急需的話,想要提前收到貨,再麻煩負擔運費80元,匯款後私訊這邊為您對帳並拆單,這邊也建議親愛的若訂單想要分兩張單寄出,以降低等貨期,可以在填單開始時就私訊這邊為您拆為兩單或三張單後再行付款喔

    💬LINE客服👉@chuwakids(要記得加小老鼠喔)
    私訊請先提供您的【訂單編號】、【FB名字】及【需要協助問題】小幫會於客服回訊時間依序為您處理唷~
    請不要重複敲訊息,這樣才能快快回覆您喔❤️

    📢Telegram頻道👉https://t.me/chuwa_kids
    最新消息、直播提醒與小花絮通通在這兒

  • fb自動回覆訊息範例 在 閱讀前哨站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8-15 12:31:41
    有 94 人按讚

    【🎁抽獎贈書活動】《#深度數位大掃除》x3本
    🚀你或許有聽過「#數位極簡主義」或「#數位斷捨離」之類的運動,這是一種將數位科技的使用降到最低程度,奪回人生主導權的生活理念
    🙋但是,你知道該怎麼做嗎?瓦基想與你分享具體的實踐步驟和我的心得收穫
    ✍️圖文心得、下載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 https://readingoutpost.com/digital-minimalism/
     
    【這本書在說什麼?】
     
    《深度數位大掃除》的作者是喬治城大學資工系的副教授卡爾.紐波特(Cal Newport),他的著作還有其他「深度」系列的書籍:《深度工作力》、《深度學習力》和《深度職場力》。不難看出是一位對生產力有深刻研究的作家。

    在這本書裡,他提倡一種「數位極簡主義」的理念,強調我們要審慎應用科技,並且重新思考市面上繽紛炫目的科技到底為我們帶來什麼價值。如果這些科技只提供廉價的娛樂和低劣的資訊,那麼寧可捨棄不用。

    此外,他也提供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方法與步驟,說明如何利用30天的「暫停時間」,停止接觸非必要的數位科技,細心體會和品味生活,最後才重新導入(或放棄)這些科技,並且詳細定義「如何」和「何時」使用這些科技。

    整本書引用許多對於社群媒體和數位科技的評論文章,互相辯證不同的論點,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終究,我們要以自己的生活目標為主,科技只是輔助,不該讓它反客為主。
     
    【我為什麼想讀這本書?】
     
    自從我從去年開始經營〈閱讀前哨站〉的部落格和臉書粉專之後,我跟數位科技就一直處於一種拔河的狀態。一方面我需要靜下心來閱讀和寫作,一方面也需要處理網站技術方面的事情,編輯網頁和美工設計,也都脫離不了數位科技。

    尤其平日下班之後,一天的時間已經所剩不多。原本我遵循去年讀完《原子習慣》和《為什麼我們這樣生活,那樣工作?》之後,限制自己使用社群媒體和網路科技的時間,錶定每天30~60分鐘,但總會不小心逛到超過時間。

    再加上,由於經營部落格的緣故,需要涉略很多的數位工具,因此我訂閱了許多APP服務的電子報。這些電子報都會夾帶吸引人的標題和內容,只要一個不注意,就很容易迷失在一個又一個的連結裡面,到最後總是耽誤了原本想做的事情:閱讀和寫作。

    因此,我開始自問:「我戒斷的數位科技還不夠多?」、「我使用這些數位科技的心態要調整嗎?」、「有什麼方法可以再幫我更進一步?」直到我偶然間看到《深度數位大掃除》這本書,終於,「賓果」!
     
    【我如何使用這本書?】
     
    閱讀的過程中,我一直想起作者的這句話:「你需要一套成熟的科技使用理念,以自己的深度價值觀為基礎,問自己:你該使用什麼工具;你如何使用他們;你為什麼一定要使用他們?」腦中便開始浮現出,關於目前使用數位科技的許多省思。

    接著,讀完這本書之後,我試著把書中的流程轉化成具體的步驟,也參考了網路上其他讀者的實作方式。最後,我用子彈筆記的方法,規劃出一套「數位斷捨離的準備方法和執行步驟」,並且透過寫日誌的方式,記錄自己在這段過程中的想法。

    然後,從7/1到7/30之間的三十天裡,我進行了一次數位斷捨離的流程,重新打造一套我自己運用數位科技的方式。我回顧了這段過程,並且把這套方法做成一份「數位斷捨離實踐模板」,底下分享我的詳細實踐心得,文章底部附有這個模板檔案的下載方式。
     
    【1.數位極簡主義:先問自己三個問題】
     
    數位極簡主義的定義是:「一種運用科技的理念,指的是你把連線的時間,放在少數幾個精心挑選的最適活動上,那些活動強力地支持你重視的事物,你也樂於錯過其他的一切活動。」不要被科技牽著走,在這個充滿誘惑裝置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仔細想想,我總共使用了哪些科技?

    雜亂是代價高昂的。太多的裝置、app、服務佔用的時間和注意力,使我們付出很大的代價,那可能抵銷單一物件所帶來的效益。找個時間,完整地列出來你正在使用的科技,可能連自己都會大吃一驚。

    前Google工程師崔斯頓.哈瑞斯曾經出面爆料:「科技公司希望你以特定的方式,長期使用他們的產品,因為那是他們營利的方式」。他繼續說道:「菸草公司只想要你的肺,APP商店想要你的靈魂」。利用這個練習,看看自己的靈魂都放在那些APP上頭。

    我使用的3C產品不多,只有桌電、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常使用的軟體則有 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Spotify、Brain.fm、Audible、Scribd。

    ✅你現在如何使用這些科技為自己帶來好處?

    優化很重要。判斷某個科技是否支持你重視的東西,只是第一步。為了充分獲得那個科技的潛在效益,它必須仔細思考如何使用那項科技。你如何使用它們?

    帶來哪些好處?我使用桌電、筆電維護網站、經營社群、撰寫文章。使用智慧型手機跟朋友連絡、即時收看新聞資訊和網路影片。使用電子閱讀器、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在我移動通勤和外出在外的時候,閱聽不同的書籍。

    我使用Evernote撰寫文章、紀錄網路文章摘要,用Trello管理部落格待辦事項。我使用Email、FB、IG、PTT、LinkedIn與社群互動、回答讀者問題。我使用YouTube觀看網路影片。我使用Brain.fm聽專注音樂、用Spotify聽休閒音樂。

    ✅但放棄這些科技會帶來哪些不便利?

    有意識的作為令人滿足。這種滿足感和我們做的具體決策無關。之所以讓我們覺得意義非凡,主要是因為握有自主權的滿足感。主動放棄這些科技,帶來些微的不方便?還是巨大的不方便?

    放棄使用電腦,會導致無法經營部落格和社群媒體。放棄使用智慧型手機,就無法即時與人通訊,也無法收聽有聲書。放棄社群媒體,會失去許多與部落格讀者互動的機會。放棄數位管理工具,會失去以後「搜尋」專案紀錄的便利性。
     
    【2.數位斷捨離 :30天實踐步驟範例】
     
    騰出30天時間,在這段時間裡,暫停使用生活中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
    利用30天的暫停期,探索及重新發現讓你有成就感又有意義的活動和行為。
    暫停期結束後,將那些可有可無的科技重新導入生活中,從零開始。針對每項重新導入的科技,判斷它為你的生活帶來什麼價值,規劃日後的具體用法。

    ✅我曾經使用哪些數位工具?

    我使用的硬體:「桌上型電腦、筆電、智慧型手機、電子書閱讀器」。我使用的軟體:「Email、Line、Messenger、Evernote、Trello、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Spotify、Audible、Scribd」。

    ✅有哪些是可有可無的?暫停使用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試著暫停與移除的APP有:FB、IG、PTT、LinkedIn、YouTube、Brain.fm,必要的功能我只允許自己在電腦上面使用,而且在限制的時段內使用。更進一步,我降低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

    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使用自動回覆,通知親友與讀者我的數位斷捨離時間,替自己保留一段緩衝時間。

    ✅我在30天裡,採取了哪些休閒?嘗試了哪些興趣?

    作者提到:「如果你從生活中淘汰那些數位的干擾之前,沒有先填補那些數位干擾幫你忽略的空白,你會覺得數位斷捨離後的體驗很難受,因為你不知道斷網後要做什麼,反而難受。」因此,重拾自己曾經喜歡的非數位休閒,就非常的重要。

    我試著在空出來的時間裡,讀了更多的書。最近讀了《人生給的答案》之後,對「靜坐冥想」產生強烈興趣,趁著這段時間,每天撥出10分鐘的冥想時間。此外,在用電腦寫作的時候,把網路中斷,專心於純文字的輸出。

    休閒娛樂方面,在假日安排了更固定、更多的時段,和女友一起練習國標舞。假日出門買早餐時,不騎機車,改用散步的方式,在這段悠閒的時間與自己對話。也終於,把訂閱很久卻沒認真讀的〈哈佛商業評論〉雜誌拿出來讀。

    ✅哪些工具支持我的價值觀?

    需要經營部落格和社群粉專,桌電和筆電仍然必要。將智慧型手機簡化成通訊為主的目的,搭配移動通勤時可以收聽有聲書為輔。電子書閱讀器仍然是外出時的好搭檔,方便攜帶的特性仍讓我愛不釋手。

    社群軟體是與讀者接觸和交流的重要管道,保留,但是限制自己只能在電腦上使用,而且只能在固定的時段使用。調整Evernote和Trello的使用方式,與手寫的子彈筆記做出功能區隔,主軸目標寫在子彈筆記裡,輔助記憶、紀錄的資訊則放在數位工具裡。

    ✅具體規劃,我會如何使用它?

    區分清楚自己每天的「數位時間」,以我自己為例,早晨醒來之後採取晨間習慣,偶爾閱讀、偶爾使用30~60分鐘的電腦,中斷網路並且以「自由書寫」撰寫讀書心得文章。我在網頁瀏覽器安裝 LeechBlock NG 套件,這個套件可以把你需要隔離的「時段」和「網域」設定上去,在那段時間內你就無法使用這些網頁。

    平日下班後,我只有在星期二、四,允許自己22:00~23:00接觸數位科技和社群媒體,保留星期一、三、五的時間給自己享受「離線狀態」。在假日,才允許自己擁有比較多的數位時間,放在上午和傍晚使用,下午時段則保留給離線狀態。

    ✅哪些工具已經變成非必要?

    所有智慧型手機APP的「通知」,包含鈴聲和畫面橫幅,我認為只要留下最重要的來電鈴聲就可以。我取消了Brain.fm的訂閱費,改以Spotify裡面的歌單取代,找關鍵字「Focus、Reading、Piano」的歌單都是很好的選項。我刪除了手機上的LinkedIn和YouTube,只在電腦上使用。加上我原本就已經刪除了FB、IG、PTT的手機APP。
     
    【3.數位極簡生活30天:我的四個感想】
     
    經過30天的實踐之後,我有什麼感想和收獲?那就是「這一切的重點不是使用了什麼科技,而是為了讓自己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不要讓科技來選擇你,你可以選擇使用哪些科技,我們有能力主導自己的人生。

    在《湖濱散記》中,梭羅寫道:「大部分的人過著沉默絕望的生活。」然而,比較少人引用的是下一段他樂觀地反駁:「他們確實以為自己別無選擇,但機靈健康的人都知道,太陽升起又是新的一天,一切煥然一新。拋棄成見,永不嫌晚。」我們確實有能力扭轉這種狀態。

    ✅獨處的感覺是什麼?

    作者引用許多的文章和文獻說明「獨處很重要」。他對獨處的定義是:「你對他人創造的資訊毫無反應,專注於你自己的想法與體驗上,無論你身在何處。」而且,獨處時的思考,會帶來一種「從容的反思所衍生出來的洞察力和情感平衡」。

    我很欣賞的美國開國元勳班傑明.富蘭克林曾經在日記裡寫道:「獨處是令人精神煥發的愉悅消遣」。在這30天裡安排的「離線時段」,是與自己內心對話的最好時趕。我本來已經是個很容易享受獨處的人,減少了數位資訊的刺激後,更容易感受到思緒的活躍,以及內心的平靜。

    ✅別按讚,對我有什麼改變?

    作者不鼓勵你到處「按讚」,因為按讚提供的互動太少。以至於,除了淪為社群公司優化演算法的資訊之外,你跟貼文者之間的互動關係,其實並沒有太多的提升。這類互動流於淺薄,也沒有深度。

    我的做法是,雖然不按到處讚,但是看到想要互動的文章,就直接在底下留言。當然,如果因為我這麼說,可以讓這篇文章的按讚數大減、留言數增加,那我也會感到無比的欣慰(誤)。

    最後,作者也對例如FB和IG之類的APP提出建議,如果你真的要用社群媒體的服務,最好離手機版本遠一點,因為那對你的時間和注意力是巨大的威脅。因此,我在數位斷捨離的步驟中,刪除了大部分的手機APP。

    ✅我重拾休閒的收穫是?

    其實,大家都高估了休息時「什麼都不做」的放鬆效果。在繁忙的工作日之間,或是一大早為了孩子搞得人仰馬翻之後,我們很容易渴望「無所事事」的解脫感。但是,根據書中引用的許多研究指出,耗費精力的休閒活動,反而會提升休閒之後的心靈感受。

    作者說道:「這類減壓活動有其價值,但收穫有限,因為無所事事的時候,往往會使人轉向劣質的休閒活動,例如盲目地滑手機、心不在焉地追劇。把精力投注在困難但有價值的事情上,收穫總是豐厚許多。」

    由於減少了使用數位科技的時間,把多出來的時間拿來閱讀跟寫作,讓我能更從容地體會書中的文字,也能更專注地寫下我想說的話。另一個收穫是,我開始培養起睡前「靜坐冥想」的習慣,每天10分鐘採取正念呼吸的方式,把當天的雜念跟煩惱重新歸零。

    ✅我做了哪些注意力抵抗運動?

    《注意力商人》的作者吳修銘,在書中評論媒體的某一種商業模式:「你聚集人群,不是因為你想賺他們的錢。而是因為你可以把他們轉賣給想獲得那群人關注的其他人」。Google和臉書的主要資源是「眼球關注時間」,如今獲得眼球關注比開採石油更有利可圖。

    1830年第一份廉價報紙《紐約太陽報》的創辦人意識到他可以把讀者變成商品,把廣告變成顧客。用盡全力把讀者的注意力賣給廣告商,推出許多爭搶眼球注意力的新聞報導。對於新聞的內容品質要求,反而不是他們關心的重點。

    以前的我接觸新聞的管道,不外乎Yahoo新聞、社群推播的新聞。但是作者提倡「慢媒體」,他認為:「吸收少量優質的東西,通常比吸收大量劣質的東西更好。」我們要以一種緩慢的思維模式來吸收新聞媒體,只關注品質最高的新聞來源。

    因此,我開始嘗試閱讀〈華爾街日報〉的新聞報導(需要訂閱費),比起那些標題聳動、內容空泛的新聞,〈華爾街日報〉對於世界的財經趨勢和政治局勢,都有更深入和精準的解讀。我也試著體驗以「付費讀者」為服務對象的媒體,與那些以吸睛文章「賣廣告」的媒體究竟有什麼不同。
     
    【總結:我的數位斷捨離10個行動】
     
    如果你直接跳到這裡看結論,想知道我實踐上採取了那些行動,那麼以下這些就是這30天來,我的10項行動清單:

    1. 刪除數位斷捨離30天之後不必要的APP,我原本已經刪除了FB、IG、PTT,現在進一步刪除手機上的Youtube、LinkedIn、Brain.fm,只留下方便移動時收聽的有聲書Audible和Scribd,以及音樂服務Spotify。

    2. 關掉智慧手機的所有通知,包含鈴聲、畫面橫幅,只留下「電話通知」和「簡訊」。有意識地在固定時段,才查看重要APP的資訊。

    3. 在固定時段批次處理所有的數位科技產品(硬體、軟體、網頁、APP),不要讓這些東西佔據全部的注意力。一口氣回信、回訊息,總是比零散時間處理來的有效率。

    4. 規劃固定的生活作息,最有效率、最不容易受阻礙的時段是起床後的黃金一小時。雖然下班作息一樣需要規劃,但效果都比不上晨間作息。

    5. 限制自己接觸社群媒體的時間,我從原先的工作日每天一個小時、假日無限制,縮減到星期二、星期四半各小時,星期六、日各兩小時。

    6. 安排自由的網路漫遊時間,但不宜太久。我避免在平常的五個工作日網路漫遊,只安排在每週六、日晚上時間,允許自己愛逛什麼就逛什麼。

    7. 關閉網路、設定鬧鐘,替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間做出隔離網路的環境。我開始習慣在閱讀跟寫作的時候,把網路完全切斷,設定45分鐘的鬧鐘提醒自己休息。

    8. 取消訂閱不必要的Email電子報,尤其是跟我現在專注的目標無關的項目,電子報雖然提供了很多資訊,但還是要輔助自己的目標才有價值。我曾經喜歡到處訂閱,但現在我取消了80%的電子報。

    9. 開始閱讀慢媒體,捨棄低品質的劣質媒體和社群新聞,在固定的時間才靜下心來閱讀慢媒體。我開始喜歡上〈華爾街日報〉、〈報導者〉這類的優質新聞。

    10. 讓親友和讀者知道自己的數位斷捨離時段,給自己緩衝空間又不失禮貌,又能在心情最沉澱和平靜的時候,再認真回覆訊息,或撥通電話親口聊天。
     
    【後記:最重要的事就是…】
     
    《深度數位大掃除》讓我透過這三十天的數位斷捨離練習,重新檢視、設計了一套屬於自己的數位極簡生活模式。讓我回想起之前讀了《極度專注力》這本書,烙印在心底的這句話:「注意力太過寶貴以至於你得非常自私地只留給自己使用」。

    隨時提醒自己,要跟這些APP和網站保持一定的距離,這些服務不是「想要打造更美好世界的宅神」送給大家的禮物,而是刻意設計成放進我們口袋的吃角子老虎機。總是注意自己如何使用科技,而不是反過來被科技主宰了生活的步調。

    最後,我想跟你分享一句我很喜歡的話:「最重要的事,就是把你自己最重要的事,當成是最重要的事。」邀請你一起加入數位斷捨離的練習,也歡迎你在三十天的練習之後,留言分享你的收穫和體會。

    讓我們在這個充滿數位誘惑的年代,塑造一種值得享受的生活。
     
    重點不是使用科技,而是為了獲得更好的生活品質。
     
    【抽獎辦法】感謝 時報出版
    1、抽出「3本」《深度數位大掃除》送給閱讀前哨站的粉絲們!有興趣的朋友請在底下「按讚留言」,「公開分享」本則動態參加抽獎。
    2、留言請寫下:你覺得執行數位斷捨離最難的是什麼?例如:「我覺得要關閉手機的通知很難,朋友會很難找到我」
    3、活動時間:即日起至2020/08/18(二)晚上十點截止,隔天在留言中公布名單,隨機抽出3名正取,2名備取。
    4、請正取得獎者於2020/08/20(四)晚上十點前,私訊回覆寄件姓名、地址、電話,超過期限未認領由備取遞補,寄送僅限台澎金馬。

  • fb自動回覆訊息範例 在 食尚玩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11-04 17:00:01
    有 92 人按讚


    TVBS56頻道 #地球黃金線
    正式滿2000集了!(歡呼) 🎉🎉🎉

    🎊【《地球黃金線》”2000”達成 你說我在聽】抽獎活動🎊

    TVBS56頻道《#地球黃金線》伴著各位觀眾10個年頭
    今天正式滿2000集啦! (灑花!!!)
    這可是幕前跟幕後團隊們血淚換來der(拭淚)

    為了感謝地球鐵粉們10年來的相伴 我們很希望聽聽大家的心聲!!

    所以-\-\噹噹噹! 參加🎊【你說我在聽!】🎊活動,
    提供你寶貴的意見,就有機會抽獎!
    讓我們手牽手一起朝更優質節目邁進吧
    -\-\-\-\-\-\-\-\-\-\-\-\-\-\-\-\-\-\-\-\-\-\-\-\-\-\-\-\-\-\-\-\-\-\-\-\-\-\-\-\-\-\-\-\-\-\-\-\-\-\-\-\-\-\-\-\-\-\-\-\-\-\
    🔘活動方法:
    1.按讚🌟TVBS Media 粉絲團🌟並公開分享此則貼文
    2.Tag一位你想一起看電影/開卡丁車的朋友
    3.留言回答以下問題:
    Q1:你最想看到台灣最懂車的長腿歐逆”蘇宗怡”和誰搭檔主持外景?
    Q2:哪個名人的私房車是你最想在節目上看到的?(僅限住台灣名人)

    📌留言範例:
    @劉大氣 我最想看蘇宗怡跟”安迪老爹”一起出外景啊! ”陳建州”的私房車可以到節目中嗎?!

    🔘活動日期:
    即日起至11月8日12:00止

    🔘活動獎項:
    威秀電影券2張(共5名)
    台中麗寶國際賽車場卡丁車單人體驗券(共4名)
    台中麗寶國際賽車場卡丁車雙人體驗券+VR體驗券 (共2名)

    🔘獎項公佈時間: 2019/11/8 19:00
    -\-\-\-\-\-\-\-\-\-\-\-\-\-\-\-\-\-\-\-\-\-\-\-\-\-\-\-\-\-\-\-\-\-\-\-\-\-\-\-\-\-\-\-\-\-\-\-\-\-\-\-\-\-\-\-\-\-\-\-\-\-\-\-\-
    ❗活動注意事項❗
    1.要完整完成以上「3個步驟」才有抽獎資格
    2.得獎者名單將於本粉絲頁公告,名單公佈後還請得獎者私訊小編,如公佈後3日內未私訊回覆,則視為自動放棄中獎資格。
    3.主辦單位將根據得獎者提供資料將獎項送予得獎者,參加者需保證所有填寫或提出之資料均為真實且正確,如有不實或不正確之情事,將被取消參加資格,且如有致損害於主辦單位或其他任何第三人,參加者應負一切民刑事責任。
    4.主辦單位保留活動更正、獎項更換、臨時取消或修正活動辦法的權利,修改訊息將於FB公佈,不另行通知。
    5.獎品寄送範圍僅限台灣,每名參加者僅有一次中獎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