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hart病歷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hart病歷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hart病歷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hart病歷產品中有1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833的網紅偽文女生英國札記 Hong Kong Girl in UK,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醫學生日常:裝備篇(一)》 踏入Clinical Year,紙上談兵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導修課暫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真實的病例討論。 除了課程安排的臨床教學(Bedside Teaching),醫學生也會趁課餘時間走上病房,到處找病人聊聊天,練習問...

  • chart病歷 在 偽文女生英國札記 Hong Kong Girl in UK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15-11-23 20:20:11
    有 181 人按讚


    《醫學生日常:裝備篇(一)》

    踏入Clinical Year,紙上談兵的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導修課暫告一段落,取而代之的,是真實的病例討論。

    除了課程安排的臨床教學(Bedside Teaching),醫學生也會趁課餘時間走上病房,到處找病人聊聊天,練習問症與檢查的技巧,再對照一下病歷紀錄,這個「望聞問切」的過程,我們稱之為Clerk Case。

    一來是為了印證書本上的知識,以加深自己對各種疾病的理解與記憶,二來是為了應付每兩個月一次的臨床考試,有些經驗總要靠平日待在病房才能慢慢累積回來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醫學生的Clerk Case裝備也不能馬虎,以下是我們經常用到的工具套裝。

    1. 白袍

    皺巴巴的白袍是醫學生的象徵,全靠它,我們才能順利越過各個病房的關卡。窄小的口袋總是塞滿了筆記與檢查工具,飄逸的下襬則是藏污納垢的溫床,套用張愛玲式的描述,就是「白衣是一襲華美的袍,爬滿了細菌」。

    2. 名牌

    早在一年級的時候,醫學院就為我們每人訂製了一小塊學生名牌,扣在袍子上以資識別。但它總是太跳脫,一不小心把它丟失了,我們只好自行造出各式各樣的仿製品來。

    3. 紙筆

    從前曾用上一個A5尺寸的木製「牌板」抄寫病歷,課後就把散亂的紙張收集到文件夾裡。後來我發現自己根本不會重看這疊筆記,就改用可以放進口袋裡的小型記事簿,隨身攜帶,隨時翻揭,也減低了遺失筆記的機會。

    4. 手錶

    要準確計算出病人的脈搏與呼吸率,醫學生的手錶不需要花巧奪目,只講求精準實用。

    5. 電筒

    主要用於測試瞳孔反射,檢查口腔時也方便照明。

    6. 間尺

    要是發現病人的頸靜脈壓(JVP)偏高,或是肝臟、脾臟異常地大,就要拔出間尺來量度一下。

    7. 聽診器

    劇集裡的醫生最愛將聽筒掛在頸上,但它除了是用來裝酷的道具,也能把最微弱的心雜音與呼吸聲傳到你耳邊,助你判斷病人的狀況。

    8. Snellen Chart

    逐行遞減的數字大小,東歪西倒的英文字母,這個大家都見慣見熟,就是用來測試視力的圖表。

    9. Tendon Hammer

    要檢查神經系統的反射動作,我們會用到這個「鎚子」來輕輕敲打病人膝蓋等位置,也有醫生只利用聽筒甚至徒手就敲下去,各顯神通。

    10. Orange Stick

    沒有考究過Orange Stick的名稱由來,我只知道它是一枝平凡的木籤,神奇之處,卻在於要先把它俐落地折斷成兩截,取其較尖銳的一端進行感覺(Pinprick Sensation)檢查。

    這裡只列舉了最常用的十種裝備,當然每一科的要求也略有不同,例如婦產科會用到計算懷孕週數的旋轉月曆和軟尺,上精神科病房的時候要帶備紙巾,為了討好兒科的小孩子,白袍的口袋還要隨時變出布偶、貼紙與小玩具呢!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