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altis方向機總成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altis方向機總成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ltis方向機總成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ltis方向機總成產品中有7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768的網紅Maximiz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淺談長距離訓練(下) 首先綜合上、中兩篇當中,透過各種推論得知了以下幾點: 1.兩種訓練手段都可增加耐力型表現,並以不同機制對粒線體方面有積極性適應效果。 2.一類型訓練手段較為溫和,因此應該佔總練習比例較高。 3.二類型訓練手段較能短期見效,但同時也可能較快達到臨界,必須謹慎分配。 4.超過關鍵...

altis方向機總成 在 Jay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03 21:04:16

20210825 2021 Elantra試駕364公里。 #先說是不符合熱血的我不是他不好😂 #也可能很多人借來跑山所以操爛了 久聞Elantra很厲害這一年也看路上多很多, 所以在試了Altis跟Swift之後就試試他, 先說結論原本覺得有機會當家用車選項?! 現在直接從名單中淘汰😂😂 在不考慮...

  • altis方向機總成 在 Maximizer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5-19 09:30:35
    有 61 人按讚

    淺談長距離訓練(下)

    首先綜合上、中兩篇當中,透過各種推論得知了以下幾點:
    1.兩種訓練手段都可增加耐力型表現,並以不同機制對粒線體方面有積極性適應效果。
    2.一類型訓練手段較為溫和,因此應該佔總練習比例較高。
    3.二類型訓練手段較能短期見效,但同時也可能較快達到臨界,必須謹慎分配。
    4.超過關鍵速度時,身體用氧能力到達極限,當速度過快時,氧債開始積累(當然因個人能而異,可影響練習後24-48小時)。
    5.進行一類型的訓練時,強度必須夠低(當然因個人能力不同),重點放在長時間有氧適應,而非逐漸加快速度去提高體內乳酸量(因為乳酸量提高表示強度超過有氧系統負荷)。
    6.即使採穩定的速度持續跑動,因慢性物質的機制,疲勞慢慢產生、心跳率上升,同時逐漸偏離有氧區間,TypeII型肌纖維參與運動。

    再次展開今次討論前必須先聲明一些事:
    1.雖然本次的主題旨在探討長距離訓練,但本訓練概念適合身體成熟且有經驗的跑者。
    2.任何一個項目的選手、教練,都不應該在任何時期追求短暫且快速的表現提升方式,姑且不論其它運動,單就長距離、耐力型項目選手來說,有氧能力從20歲晚期甚至到35歲左右才會達到巔峰穩定,因此不應該在國、高中發育成長階段使用過多的高強度間歇訓練以及過量的耐力訓練,而應該採用多元運動的方式去多方面刺激、提升身體素質與各項能力,伴隨身體的逐漸成熟以及對身體的控制程度,運動表現會自然提升,過早專項、專業化訓練除了提早面臨撞牆期,也會導致過早退場。(Alits、USATFCCC、以及許多精英高中、職業教練都持相同觀點。)

    綜合各種資訊來源之後,在這裡針對長距離訓練概念給出一個可執行方向:
    1.75%的訓練於VT1或VT1以下的強度區間,也就是一類型訓練手段。(VT1=第一換氣閾值,約等於有氧閾值,或約為LT=乳酸產生點)
    2.10%的訓練於VT1~VT2的強度區間,也就是中強度的二類型訓練手段。(VT2=第二換氣閾值,約等於無氧閾值,或約為OBLA=乳酸大量堆積點)
    3.15%的訓練於VT2或VT2以上的強度區間,也就是高強度的二類型訓練手段。
    (Lausen, 2010)

    研究顯示:
    VT1強度約為最大心跳率(HRmax)的67%~82%。
    VT1~VT2約為最大心跳率的82%~87%。
    VT2以上約為最大心跳率87%~100%。
    (Pallares et al., 2016)

    關於最大心跳率(HRmax)有非常多算法,這裡快速提供幾種:
    1.HRmax=220-年齡
    2.HRmax=206.3 - (0.711 × 年齡)
    (Londeree and Moeschberger, 1982)
    3.HRmax = 217 - (0.85 x 年齡)
    (Miller et al., 1993)
    4.HRmax = 206.9 - (0.67 x 年齡)
    (Jackson et al., 2007)
    5.男性:HRmax = 202 - (0.55 x 年齡)
    女性:HRmax = 216 - (1.09 x 年齡)
    (Whyte et al., 2008)

    另外耐力型選手經常會關注自己的最大攝氧量(VO2max)是多少?而最大攝氧量的精確計算需要透過實驗室儀器的協助,在普遍沒有實驗室協助的情況下,最簡便的算法是:
    VO2 max = 15 x (最大心跳率/安靜心跳率)
    (Uth et al., 2004)

    另外提供一個最大攝氧量(VO2max)與最大心跳率(HRmax)之間的換算法:
    %HRmax=0.64*%VO2max+0.37
    (David Swain et al. 1994)
    舉例來說:想要跑在最大攝氧量80%,但不知道怎麼拿捏時,可用此公式得出:
    %HRmax=0.64*80%+0.37,得出0.882=88.2%HRmax,也就是最大心跳率的88.2%。
    有興趣可以練習用這個公式將以上各VT區間換算成最大攝氧量。

    如何徹底將這個75%、10%、15%比例,安排到訓練週期當中呢?
    有幾種可能用法:
    1.由訓練日做切割:假使從比賽日往前推算,扣除休息日之後還有100個訓練日,則當中75天會由各種不同模式的持續跑組成,專注在最大化有氧適應、10天進行中高強度間歇、15天進行最高強度間歇,當然這25天的間歇不是一口氣完成,而是平均分配到週訓練日當中。
    2.由訓練餐做切割:假使一週訓練5天,每天2餐,可練習日為100天,共有200個訓練餐,其中150餐會由會由各種不同模式的持續跑組成,20餐進行進行中高強度間歇、30餐進行最高強度間歇。
    3.由小週期訓練量做切割:如果小週期訓練量是100公里,則當中75K是低強度練習,10K中強度間歇、15K高強度間歇。

    第三種安排方式,隨著小週期訓練量的提高,中高強度間歇的訓練總量會提高到一個非常可怕的地步,因此需要交給對週期安排相當有經驗的教練來使用,因為各項訓練之間的休息、恢復,甚至加入肌力訓練之後,會使週期安排變得相當困難。而第一種第二種安排方式相對簡單許多,即使加入肌力訓練也不會使安排變得太過複雜。

    必須強調一點,這個概念與比例並非捏造的,而是研究結果與實際案例結合的建議,不管是馬拉松、腳踏車、划船…等許多的精英耐力型選手都是以類似的比例進行訓練,神奇的是Altis教練也說他從Mo Farah的教練身上得知Mo Farah的訓練大概也是這樣的分配,而前女子全馬紀錄保持人Paula Radcliffe也是以差不多的形式進行長期訓練。

    因為文章又過長了,快速總結一下...

    1.世界級耐力型選手,較多時候是以“關鍵速度”進行長時間跑動,因為他們有著驚人的最大攝氧量以及高度的“跑步經濟性”,因此他們的低強度持續跑很可能是普通人的中高強度間歇,Paula Radcliffe的日常持續跑訓練強度只有她馬拉松最佳的85%~95%配速,約5m/s~4.5m/s。
    2.練習長時間以“關鍵速度“進行有氧工作,才能讓身體轉而透過脂肪氧化當作供能途徑,也因爲減少乳酸系統的參與,體內乳酸堆積量會變得極低,隨著長期發展能夠使身體以更高比例的最大攝氧量強度跑動。
    3.過早使用高強度間歇,雖然對無氧閾值有正向推移效果,但可能不符合耐力型項目需要的長時間有氧供能模式,反而加強乳酸系統佔據主要供能來源,加上前面討論過的各種條件,應該僅使用最低劑量的高強度訓練去產生最大正向效果,而非過度使用它去產生負面效果。
    4.野外跑、持續跑、間歇跑都跑在乳酸區間可能是許多長跑選手成績無法突破的原因,而大量中等強度的練習是效果最差的訓練方式(Altis教練也提過相同觀點)。
    5.即使是世界級耐力選手,每週都有1~3次正規肌力訓練。
    6.在如此大量比例的有氧訓練計畫當中,如何讓原本已經所剩無幾的速度能力得到適當的關注不容忽視。
    7.從%HRmax跟%VO2max換算公式可以看出,不同的人以同樣的速度一起跑,勢必對其中某些人來說輕鬆,而對某些人來說可能過快。
    8.教練or培訓人員,應該要有完整的訓練、成績、各項素質紀錄,長期下來才有根源可以追蹤,以便進行調整、檢討。
    9.過早開始專項化訓練=葬送未來。

    P.S.本次結論保留關鍵速度以及跑步經濟性,留做以後有機會再討論。

  • altis方向機總成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8-07-09 22:31:44
    有 157 人按讚

    【試車報告】Toyota Auris 絕非世俗的豐田
    【4K UHD | https://youtu.be/xHJIr7DZ6wI】

    TCar IG追蹤:https://goo.gl/3W12iY

    時光倒回6月初,我們的工作信箱收到了封相當特別的邀情函,而特別的,可不是又有了大鵬灣試車的機會,卻是邀請廠商! 那封信來自於Toyota!

    老實說,提到Toyota能與賽道結合的車款,首先我們會想到86,其次,則是仍未揭露量產真面目的新Supra,可這天測試的車款,以上皆非,它是內行車迷期待已久,終於將在台灣亮相的Toyota中型掀背Auris!

    【剽悍貨色】

    什麼? 你對Auris有些陌生?
    事實上,在國外有些人會稱它為Corolla Hatchback,那麼,大家或許就能從Corolla這熟悉的名號了解它的血脈,可重點是,別把它和Corolla Altis混為一談了,他們之間可是有著天差地別的設計!

    就外觀來說,掀背車款本就更容易帶來動感、精悍的樣貌,而Auris呢?
    你不見得知道原廠所謂Keen Look的全新家族設計風貌,但要稱它是扮相凶狠,可一點也不為過,看看它造型鋒利宛如死神鐮刀的LED頭燈、誇張的車頭氣壩、靈感同樣像是出自鋼彈武器的尾燈、複雜的車尾線條,甚至,不僅引擎蓋折線明顯,就連輪拱也略為鼓出,對想找輛造型剽悍的掀背車買家而言,我想Auris能被挑剔的地方應該不多。

    當然,若你希望將車輛維持原廠,那麼頂規配備超帥18吋輪圈的版本,肯定是最佳選擇,可倘若你在意的是價格、不排除改裝,和追隨文後我們將提到的感受,購買初階版本,倒也不是件壞事的。

    【熱血內在】

    而在內裝部分,我也先把兩車型的差異提出,高階版多了具備雙模式切換的數位儀錶、加了抬頭顯示器,空調也改為雙區域版本;然而,令人稍嫌可惜的,莫過於國外車型配備的,具Apple CarPlay連結等功能的中控大螢幕,現階段看來並不會導入國內!

    至於空間,Auris車內稱不上小,不論是成人坐在後座、車尾置物空間皆沒有太大問題,只是若真得跟Corolla Altis相比,Auris車後略被雙A臂懸吊吃掉的空間,也是不爭的事實,但客觀來說,這輛車對於大多的生活時間,也都還是夠用的!

    再說…等你實際看到、坐上Auris那造型極為厚實,且與高貴的AMG跑車椅神似的麂皮座椅,不僅包覆與支撐感,心理的滿足,更是Toyota車款少能提供的!

    【無慮安心】

    再論到安全,開門見山的說法,便是Auris全車系都標配了TSS 2.0安全系統,故包含七氣囊、自動遠光燈、ACC、前方行人偵測、主動煞車這些配備都是無需加價的,此外,別忘了在TNGA設計架構下(對,不只底盤,而是全車TNGA設計,本次原廠特意強調!),也為這輛日製掀背帶來了有別於國產Altis更新世代,也更強悍的車體剛性,當然安全,也更上了層樓!

    不過就現場展示車款發現,頂規的旗艦車型還額外多了盲點偵測系統,這則是值得準買家們做為參考的!

    【全面性能】

    好,說了長長一串,也好開始準備上正餐了!
    究竟為何Toyota膽敢在大鵬灣給眾多媒體激試Auris?

    動力來說,導入台灣全車系的Auris皆採2.0L自然進氣四缸引擎,進排氣連續可變汽門或許大家聽膩了,但你要知道,這引擎的壓縮比高達13:1,同時,再配合增長衝程、縮小缸徑、導入雙噴射技術來強化低轉扭力輸出,以及眾多熱效率工程優化,也讓這具引擎既可帶來171匹最大馬力、20.9kgm已達水準的輸出,還能兼具節能巡航時超過16km/L的油耗表現!

    此外,全新的Direct Shift-CVT變速箱也和你想的不一樣,透過改善傳動效率之外,Toyota更加入了世界首創的Launch Gear齒輪,當起步與低速行駛時,將直接由齒輪進行驅動,這也代表起步反應將更為直接,而這,我們也在原廠特別安排的直線加速體驗中感受到,Auris確實可說在油門踏下後隨即反應,並無多數CVT車款那般需多等待超過半秒的遲鈍。 沒錯,當然Auris不是0~100km/h只需5秒的鋼炮,但在節能與性能同步提升的狀態下,也確實值得讚賞了!

    【凌厲過人】

    而當開著Auris衝進彎角,光在我們遇上的第二個彎,心底便已明白,這輛車的表現不僅遠遠超越了想像,And YES! 我們已不打算留情,決定用力逼出這輛車的極限!

    靜止時,你或許注意到的是Auris車後空間不算大,但入彎的剎那,便可明瞭雙A臂後懸吊可帶來的本領,這輛車的懸吊阻尼並不算過硬,事實上,在賽道上甚至恰恰可讓人帶點舒適,卻也能享受駕馭的樂趣,當帶點煞車高速衝入彎角,車尾竟會淘氣地略微撇出,一方面降低了推頭的狀態,也讓駕駛得以更精準的對正預期路線,同時,在動態穩定系統開啟狀態下,車尾也不至於神經質到讓人需反打方向盤,易上手度超高!

    而當來到髮夾彎前,就算以略高出車輛極限的速度入彎,Auris肯定會先推頭的,但車尾卻同樣會隨即滑出,推頭便被限制在可接受的定量中,原先對這款車的懷疑,早已轉換為滿滿的自信,且倘若你也對車輛駕駛技巧熟悉,透過不同的方向盤操控速度與舵角、油門/煞車兩者間的搭配進行重心移轉,甚至還能隨心所欲地時而將車尾強力拋出,時而透過動態破壞來達到失誤修正,這些,你怎麼會預料能在一輛Toyota前驅車上見到? 但沒錯,Toyota Auris做到了!

    【TCar短評】

    在消費者心中,或許很多人惋惜的是為何Auris還是搭載2.0L NA引擎,或是車輛中控系統仍較為基礎,然而,這輛9月即將上市的Toyota掀背,已無疑深深擄獲了我的心,因為換個角度想,它的安全配備充足,且總代理正式售價預期可望壓在90萬出頭,在這級距中,論動態反應靈活度,可就連許多主打性能的車款、許多歐系車款都望塵莫及的阿…

    至於頂規與初階車款間的抉擇,我想大多人都會選擇一次攻頂,可若你是選擇入門的朋友,有個有趣的實際體驗值得參考,配備較小輪圈可是會擁有更好一些的加速性,同時,彎道支撐力雖少了些,但車尾卻會更靈活一些哦!

    【Toyota Auris】

    引擎型式 1987c.c. 直列四缸自然進氣引擎
    最大馬力 171ps/6600rpm
    最大扭力 20.9kgm/4800rpm
    變速系統 Direct Shift-CVT無段變速系統搭配起步齒輪
    驅動模式 FF
    長x寬x高 4375x1790x1435mm
    軸距 2640mm
    車重 1390kg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雙A臂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輪胎規格 前後225/40 R18(旗艦版)
    台灣售價 約92萬元(預估值)

    TOYOTA Taiwan
    #toyota #auris #tcar #新車試駕

  • altis方向機總成 在 TCar 試車頻道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7-10-10 21:04:44
    有 189 人按讚

    【試車報告】 2017 Toyota Corolla Altis X 自信魅力
    【4K UHD | https://youtu.be/usIOgDkozQw】

    對於許多年輕朋友來說,就算尚未有能力入手昂貴的跑車、百萬夢想車款,不過,獨特的個性,卻是愛車不可少的! 然而,許多愛車的年輕朋友們也了解,若一輛車僅空有兇悍的外貌,本質卻與其他車款無異地軟腳,那麼,似乎還是略顯浮誇了些!

    正因如此,這回,Toyota推出了全新Corolla Altis X作為了解答,而就我們看來,以它77.9萬的身價而言,這輛車的升級,已可說是誠意十足了! 至於這話怎麼說,大家就聽我們娓娓道來!

    【活力武裝】

    若第一眼只遠遠看到車頭下氣壩,老實說,Altis X的ㄇ字大口真還要令人誤認為它是Camry,呈現出了與普通Altis完全不同的威悍面容,而在車頭側邊,Altis X就像是電影X戰警中配戴了頭盔萬磁王一般,也擁有著自身專屬的霸氣武裝。

    當然,Altis X也並不只有在車頭部份張力十足,無論是車輛側裙、與車頭同樣呼應著[X]設計概念的車尾、透明燈殼搭配黑澤燈組、車頂的鯊魚鰭設計,到腳踩17吋雙色輪圈,皆無不展現著與[普通] Altis迥異的動感個性。

    【熱力加持】

    當然,若身為一輛與眾不凡的車款,卻總要讓人在下車後才猛然回憶起它的身分,那麼可要算上設計不周了! 因此,在維持Altis的內裝架構之下,Toyota大膽地將車內飾版採用了與車色呼應的豔紅,無論前後座都能感受到Altis X的四射熱力! 而且,別認為Toyota只有拿紅色飾板這樣簡單的裝飾來敷衍消費者,因為不只前後座椅、排檔防塵套,以及方向盤上的車縫線,無不採用專屬的紅線來提升戰鬥感,更重要的是,既然Altis X是個更重視運動表現的車款,除了全新Altis就擁有的Sport模式之外,原廠還替它加裝了便利的換檔撥片在方向盤後,可大大提升檔位切換的便利與即時性!

    不過,若要說到這輛車不讓我們非常中意之處,那大概就是它的中控音響界面了,除了英文標示不夠直覺,就連顯示亮度也不甚足夠,在艷陽環境下使用,若再受到反光影響,有時真需讓人多看兩眼才能辨別其中內容。

    【升級安全】

    而在年輕朋友享受駕馭樂趣之於,車輛的安全當然也是相當重要的,因此,Altis X除了BOS煞車優先系統、BAS煞車輔助系統、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皆備,另也有著WIL頸椎傷害緩和前座,和ISO-FIX兒童座椅固定機構,且安全配備也比照最高規車款,不論是VSC車輛穩定系統、TRC循跡防滑,和充足的六氣囊防護也未缺少。

    同時,因應新年式的升級,Altis X也再增設了BSM盲點偵測系統,而且,雖然相較於其他車廠車型有著更大且明顯的警示器,相形之下Toyota車款的顯示燈號確實偏小,但由於警示燈號就設於A柱之上,對於駕車生手來說,若能在轉彎、切換車道前確實查看後視鏡,並確認警示燈號,相信還是能大幅減低潛在危險的發生!

    【輕快樂趣】

    在車款動力部份,雖然Altis X與普通Altis無異,同樣搭載名為2ZR─FE的1.8L自然進氣四缸引擎,在Dual VVT─i雙連續可變汽門正時,與ACIS可變進氣系統的助益下,可提供140hp/17.6kgm的動力輸出,搭配Super CVT-i無段變速系統後,不論是Sport模式開啟與否,其實都能提供相當輕快的加速表現,以我們在超過攝氏30度的高溫中的實測,它依舊能在10.4秒完成0~100km/h加速,已無愧對未達80萬的身價!

    同時,也因為增配了換檔撥片,不論是在山路或公路上想更換檔位,換取更多的引擎煞車或動力輸出,都將更為便利,不再需單手放開方向盤,操作傳統排檔桿;且縱使因受限於CVT變速箱的保護,Altis X未能如同性能車款一般,完全依照駕駛意念,強制切入近所有檔位,來令引擎轉速瞬間拔升,但我們認為這樣的設計已絕對足敷大多數的使用者需求,可為駕駛自主性與樂趣增色不少!

    【更勝預期】

    呼應文前所述,既然Altis X並未在動力上多加著墨,那除了內外觀的[視覺系]升級,這輛車又何來的特殊呢?

    事實上,雖然X版車型車高未與普通Altis有異,然而,我們卻很喜歡Toyota這回的車款升級之處,那就是對操控有著第一手影響的底盤! 在換上強化14%張力的彈簧,配合強化多達三成的避震器阻尼,光是在市區道路中,便能明顯地感受到這輛車有著更為扎實的路感,在乘坐舒適感一點也未被犧牲的前提下,大幅增進了車輛於彎中的支撐性,讓人可更加自信地駕馭這輛車。

    再配合會自動隨車速調整輔助力道的方向盤、介入程度細膩的VSC車輛穩定系統,若說Altis X的內外觀進化表現亮眼,這輛車的操控昇華,更會讓人對它耳目一新!

    【TCar短評】

    在維持同樣的動力下,全新Corolla Altis X的進化並未讓這輛車晉升為車系性能款,不過在改頭換面後,的確已顯露出與眾不同的個性,且原廠願意針對底盤進行升級調教,直接地優化車款操控本領,更絕對是消費者的一大福音! 當然,若原廠能另推出好比短彈簧、大輪圈等部品供消費者做為選配,必可擄獲更多年輕買家芳心,但若綜合其車輛售價,我們仍認為全新Corolla Altis X已擊出一支漂亮打擊!

    【Toyota Corolla Altis X】

    引擎型式 1798c.c. L4 DOHC
    最大馬力 140hp/6400rpm
    最大扭力 17.6kgm/4000rpm
    長寬高 4640x1775x1460mm
    軸距 2700mm
    車重 1275kg
    驅動模式 FF
    煞車結構 四輪碟煞
    懸吊結構 前麥花臣 後扭力樑
    輪胎規格 前後215/45R17
    國內售價 77.9萬元

    【主要配備】

    Bi Bean LED頭燈(具光感應啟閉功能)
    LED日行燈、尾燈、後霧燈
    鍍鉻水箱護罩
    側窗框鍍鉻飾條
    前後保桿擾流套件
    車頂鯊魚鰭
    雙色17吋鋁圈
    前後上下可調式EPS電動輔助方向盤(附換檔撥片)
    藍光大型儀錶板附亮度可調功能
    MID多功能資訊顯示幕
    1CD音響主機
    豪華透氣皮質座椅
    六四分離可倒後座椅
    ISO-FIX兒童座椅固定機構
    SPORT運動駕駛模式
    ECO節能駕駛輔助系統
    定速巡航系統
    倒車雷達
    BSM盲點偵測警示系統
    VSC車輛穩定控制系統
    TRC循跡防滑控制系統
    TPMS胎壓偵測警示系統
    BOS煞車優先系統
    BAS煞車輔助系統
    EBD電子煞車力道分配系統
    ABS防鎖定煞車系統
    WIL頸椎傷害緩和前座椅
    雙前座SRS 氣囊
    雙前座車側SRS氣囊
    車側簾式SRS氣囊

    TOYOTA Taiwan | TCar 葉明德
    #toyota #corolla #altis #x #tcar #新車試駕 #葉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