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adhd情緒失控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adhd情緒失控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adhd情緒失控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adhd情緒失控產品中有2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萬的網紅宅媽花花,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花花本身並非醫療相關人員,僅以同為患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昨晚花花收到了一封網友的來信,內文主要詢問我現在是否還有在服藥,並且想了解思覺失調是否有遺傳的可能,因為網友與他的家人都有同樣的疾病。 ======= 就我目前所吸收到的資訊來看,精神疾病有沒有直接遺傳的可能還不能夠肯定,...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相信正在等待放榜的DSE考生,心情定必非常緊張,不如花點時間看看楊東霖的故事。 「我讀咗幾個月中一,就被踢出校。」東霖本來是舊校老師眼中的壞學生,直至他被轉介入讀位於深水埗的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一所為有情緒及行為問題學生而設的群育學校,他才感受到愛和包容。 「許校係一間好有愛嘅學校,即使我...

  • adhd情緒失控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3-07 15:53:46
    有 427 人按讚

    ⚠️ 花花本身並非醫療相關人員,僅以同為患者的角度跟大家分享我的經驗。

    昨晚花花收到了一封網友的來信,內文主要詢問我現在是否還有在服藥,並且想了解思覺失調是否有遺傳的可能,因為網友與他的家人都有同樣的疾病。

    =======

    就我目前所吸收到的資訊來看,精神疾病有沒有直接遺傳的可能還不能夠肯定,可以知道的是家族中若有人出現精神疾病,其他家人罹患精神疾病的機率也會比較高,且越近親罹患的機率就越高。

    但,並非有精神疾病的患者就一定會生下有精神疾病的子女,有研究指出,有精神疾病的父母生下的同卵雙胞胎,其中一人有發病另一名則沒有,因此精神疾病不能夠完全用基因來解釋。

    我在十八、九歲時被診斷出罹患思覺失調與憂鬱症(後來演變成躁鬱症),直到我二十八歲的這十年間,陸陸續續都有為了治療疾病而尋求醫療的協助,從精神科到腦神經內科皆有我的就診記錄。

    不論是哪一位醫師給我的說明與解方都大同小異,大概都是血清素濃度太低、多巴胺無法正常分泌因此我會容易感覺情緒低落,前額葉的功能異常因此會出現幻聽、幻覺等思覺失調的症狀。

    :「醫師,這個藥我得吃多久病才會好?」

    :「這些藥是用來控制妳的症狀的,什麼時候能停藥得看妳的反應;但也有很多患者停藥之後症狀又惡化,所以通常都還是建議一直吃下去避免復發。」

    跟許多人一樣,我也曾經以為精神疾病就如同感冒,只要投藥把病毒殺光後就會痊癒並且產生抗體;結果精神疾病就跟唇皰疹一樣難纏,平常看似沒事了,但某天醒來時就發現嘴角又出現潰瘍。

    "殺不死妳,但也不會放過妳。"

    =======

    看過自傳的讀者們都知道,使我對生存感到絕望的並非我的精神疾病,而是我一整個荒謬的人生;我多次嘗試自殺並不是想結束疾病帶給我的困擾,而是想停止我這場名為人生的鬧劇。

    在多次嘗試自殺最終卻都失敗之下,我才正式接觸了改變我生命風格的 #個體心理學 (又稱 #阿德勒心理學) ,廣為人知的代表作品就是暢銷書《被討厭的勇氣》。

    當然,並不是看完書後我的病就好了這麼戲劇化,看書是一回事,吸收內容並且實踐又是另一回事了。實踐個體心理學的過程並不輕鬆,也很難堅持下去,不過這不是今天要跟大家分享的內容,改天有機會再講。

    針對來信網友的問題“思覺失調會不會遺傳”以及"停藥後會不會復發",我以停藥並且實踐三年個體心理學的角度來回答。

    一、精神疾病是後天造成的。
    二、停藥後確實還是會復發。

    =======

    由於我本身是生父母不詳出生後被領養的小孩,因此我無法得知我的親生父母是否有精神疾病,不過我本身有生育兩名孩子,在他們身上也確實都有精神疾病的影子,他們兩個同時也都被確診ADHD。

    在長子還很年幼的時候,我就能夠感覺到他是個多愁善感的孩子,我曾經很自責自己將精神疾病遺傳給他,直到我開始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明白,長子是被我一手帶大的(直到離婚之前),因此在他身上會看見我的影子非常正常。

    "錯誤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在這種家庭中變成模範和榜樣的作用,孩子從小在這種環境下長大,自然而然就把這些卑劣的行徑,比如竊盜,當成一種謀生手段。"(談犯罪性格是否與生俱來)《走出孤獨——阿爾弗雷德·阿德勒》

    個體心理學非常重視兒童的教育,阿德勒認為個體大約在四五歲大的時候,他的性格就已經成型,而往後的人生也會遵循他的性格走出對應的人生型態。

    在缺乏適當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一但性格往“不安”、“多疑”等方向發展,長大後將會比其他孩子更容易發展出精神疾病。而孩子的主要照顧者正是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重要關鍵,若照顧者本身很情緒化,孩子也很難發展出正面樂觀的性格。

    =======

    與其說我把精神疾病的基因遺傳給我的孩子們,更合理的說法是,我把精神病患的生活型態,教給了我的孩子們,使他們習得這樣的生存模式,並且發展出會被社會認定為 #精神病患 的性格。

    因此,即便罹患精神疾病,只要能夠提供給孩子穩定、安心且正向的成長環境,患者的孩子也可能終生都不會出現精神疾病。

    或許有些人會認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就是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與行為才會被診斷為精神病患,既然如此又怎麼能夠在教養孩子上,做到完全不情緒化呢?

    當然不可能完全不情緒化,正是因為有不同的情緒變化才能稱為人,不然跟機器又有什麼不同呢?

    不論父母有無精神疾病,許多家庭的教養只會停留在情緒失控打罵孩子就結束;孩子犯錯是一回事,但父母打罵孩子也同樣不該發生。在這樣的環境下,孩子只會習得避免在父母面前犯錯,同時也會變得無法認同自己。

    在還沒有獨力生存的能力之前,孩子必須仰賴照顧者才能夠得以活下去,因此照顧者對自己的評價會變成一種影響一生的自我認同。

    經常被父母嘲笑、批評、否定或忽略的孩子,長大就容易變成缺乏自信、沒有主見以及疑心病重的大人,嚴重者就會演變成精神疾病,不論家族是否有出現過病史都一樣。

    在教養孩子上難免會有沮喪無力、憤怒痛心的情況,與孩子間的爭執也在所難免,但只要在每一次的失控後,誠心地為自己的情緒失控向孩子道歉,並且跟對方說明自己為什麼會為此抓狂,孩子會明白是人都會有犯錯與失控的時候。

    重點在於是否能夠從中獲得讓彼此變得更好的經驗。

    =======

    接下來,說說關於停藥後又復發的問題吧。

    精神疾病是後天所造成的,在個體心理學中更是一針見血的指出「精神疾病是個體自己所選擇的生存模式」,也就是說我會患病是我自己所選的,既冷血又荒謬是吧?改天再跟大家分享我是如何接受這個理論的。

    雖然是自己選擇患病,但患病之後對生理上造成的傷害也是真實且不可逆的;醫療研究證實缺乏適當生長環境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發展會遠低於同齡的孩子,甚至會出現萎縮的情形。

    大多數的生物都是在發育得差不多了才會出生,黑猩猩出生後不久就有活動能力,可以靠自己的力量抓住母猩猩,以及尋找奶頭自主進食;人類大概是所有生物當中最脆弱的一種,出生後不僅沒有任何生存能力,連大腦都只有成人的三成不到。

    五歲大的孩子性格已經成型,這個理論並非阿德勒瞎掰出來的;剛出生的寶寶大腦雖然小,但是發展卻非常的快速,也因此出生後頭幾年的環境對大腦發展的影響才會如此大。

    缺乏適當環境成長的孩子,他們的大腦無法得以健康的發展,甚至會停止發展造成一些永久性的傷害,這也是為什麼精神病患停藥後又會容易再復發的原因。

    如果可以選擇,相信大家都會想要有個健康的腦袋,不過我相信在現今的世界上,不論哪個國家的人,沒有一個人是「完全健康」的。

    這些年來研究個體心理學後,我已經不會再執著於自己到底有沒有康復的一天這樣的念頭;正常或健康與否,都是人自己訂出來的標準,但這個標準的依據又是從何而來?

    =======

    與其稱之為「精神疾病」,我偏向於認為這是「個人特質」。認為是疾病就會想要去治療、去消滅;但若是個人特質,那就是怎麼去接受與面對的問題了。

    停藥後的我,經常還是會出現情緒低落,或是躁症期間過度亢奮,去年剛接回兒子們後,暴漲的壓力也讓我的幻聽又多次重新出現;我明白服藥並不是為了治療這個病,而是像麻醉藥一樣,讓這個症狀暫時變得不活躍,但那不表示症狀已經不存在了。

    學習個體心理學後也讓我明白,情緒的變化是我難以靠自己控制的,因為我的大腦負責控制情緒的部分,早在成長期間就已經受到不可逆的傷害;但大腦控制行為的部分顯然還算健康,因為我不會出現身體不聽大腦使喚的情形。

    我指的並不是什麼情緒失控而打人這種不聽使喚,而是像妥瑞氏症那樣,因為大腦不正常放電而出現無法控制的肢體行為;情緒失控而出現的行為,實際上仍舊還是自己能控制的。

    因此我能夠做到情緒歸情緒;行為歸行為。

    當下的情緒低落是真的,也確實讓我很難受,但那並不會影響我去做該做的事情;如果我因為情緒低落而無法做任何事,在個體心理學的說法會是:

    「為了不做某某事而不斷放大自己情緒低落的問題。」

    在情緒低落的情況下,或許處理事情的效率與品質都會比較差,但我們也只是生存在一大群同物種間,在不傷害他人同時也不傷害自己為前提,讓自己過得好好的這樣就夠了,何必一定要達到完美才肯做?

    所以,我的精神疾病從來就沒有真的康復過,我只是找到了和平共處的方式罷了。

    ⚠️補充說明:開始鑽研個體心理學時我還在服藥期間,當時我是在醫師的許可下漸進式停藥,身心狀況嚴重者切勿擅自停藥。

  • adhd情緒失控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2-28 10:21:13
    有 527 人按讚

    【用知識更好去愛】

    有一群孩子敏感而善良,他們有自己的邏輯,卻沒辦法一下子就和世界接合,他們固著的時候讓身邊的人也跟著不安,但只要瞭解,就能幫助他們從自己的星球走出來,他們是亞斯。

    有一群孩子他們是ADHD,他們被稱為過動,如果他們無法被理解,就會被用錯誤對待,甚至貼上一堆標籤,讓他們更焦躁難耐。

    還有各種不同情緒障礙的孩子,他們各有自己的生命課題,有不同的辨識方法,但更重要的是,他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愛,還有同理後的對待。

    愛有時是不夠的,因為除了愛這個孩子,我們還要幫助他面對他的課題,幫助他更好融入這個世界,活得更開心精彩。我覺得這才是愛最好的發揮。

    所以,我們需要知識,需要學習,唯有透過學習,才能更有效,而不是漫無目的把愛和耐心消耗。

    這是我的特殊生學生教會我的事:老師的愛是幫你走向世界,老師也謝謝你,幫我更謙卑,更寬懷,更努力學習。

    在陪伴特殊學生的過程中,王意中老師一直是我長期追蹤學習的典範,他是我目前見到能把特殊生狀況說得最清楚有條理,並且同時帶著光和愛,讓老師、家長讀著讀著放寬心、不焦慮的專家。

    我常在意中老師的分享中,發現自己因為無知而有的盲點,進而修正自己,去更有效幫助別人,也減輕了自我的懷疑和無謂的擔憂。

    意中老師樂於分享,他的粉絲頁不僅有他的專業,還常常有他的足跡,以及看待世間萬物的視角,那些純淨美好的景色,都像他的心,那麼動人,那麼真誠。

    老師真的是非常真誠的人,他不僅分享我的書,還同步將資訊分享在他所有相關的粉絲頁與社團王意中作品讀書俱樂部,讓素昧平生的我,在螢幕這一頭,感到暖暖的鼓勵。

    老師著作好多,不論是特殊孩子的陪伴,還有更多所有孩子們會遇到的狀況分享,每一本都有案例、有方法,讓人在輕鬆吸收之際,也能獲得許多知識和力量。

    謝謝意中老師努力將這些好知識傳達出來,讓我們藉由每天追蹤就能獲得提醒,也與大家分享這樣一位專業溫暖又真誠的好老師,希望每個孩子或大人都能被好好對待。

    🤓王意中老師的著作等身,作品涵蓋範圍很廣,是解決孩子問題的專家:
    ✅《覺察孩子的焦慮危機》:https://reurl.cc/v1rbNa
    ✅《化解孩子的「對立反抗」》:https://reurl.cc/xgLok4
    ✅《陪伴孩子的情緒行為障礙》:https://reurl.cc/mqr7NA
    ✅《為什麼孩子要說謊?:心理師親授的210個誠實力指南》:https://reurl.cc/a5LR7D
    ✅《你被孩子3C勒索嗎?》:https://reurl.cc/5o4VZ6
    ✅《資優生教養的頭痛問題》:https://reurl.cc/0D9QlY
    ✅《孩子不專心,媽媽怎麼辦?》:https://reurl.cc/1g3MqQ
    ✅《誰讓孩子變成失控小惡魔?:從情緒管理開始,教出講理好孩子》:https://reurl.cc/l0gl4j

    💖感謝意中老師分享《最難的一堂課》
    https://www.facebook.com/WYCClinicalPsychologist/posts/265647128263131

  • adhd情緒失控 在 劉宗翰中醫小天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09-27 11:46:49
    有 51 人按讚

    #2020更新_再復習

    #訓練孩子的專注力,也可以落實在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天,除了陪孩子讀睡前故事(是的,睡前故事很重要😃👍),我們來看看還可以做的有:

    一、「正向」注意力訓練:

    與其漫無目的地整天陪著孩子,做這個,做那個,搞得自己也快累掛,每每瀕臨情緒崩潰邊緣,專家建議,從具體的小工作做起,#每天花15分鐘 讓孩子專注在一件工作上,不一定跟學業有關,也可以是興趣,例如:益智積木,桌遊,甚至揉麵團、做烘培。注意力不足的孩子,會傾向不斷「尋找刺激」,這時大人更要設定好一項增進「正向」專注的工作,如此,和運動的道理一樣,日積月累,孩子就會進步。

    二、使用更 #明確的引導和指令

    與其說:「請你去把房間收拾乾淨」。不如說:「請你去把床上的衣服摺好收進抽屜裡」。然後呢,如果他做完了,再進行下一個指令,例如:「請你自己拿吸塵器把地板吸一遍」。指示愈明確愈好,而且要避免一次說了「多重指令」。

    另外,指令可以明確,但請不要「帶著情緒」。大人的語氣越「平淡」,越能夠進入孩子的「理智腦」。相反地,如果以暴怒語氣說出一句明確的指令,這句話通常會先激發孩子的「情緒腦」,等於是挖一個陷阱給孩子跳,他要如何冷靜地去執行這項眼前的任務?

    三、具體地讚美他在的行為

    當孩子努力做到了,大人應該不止是讚美說:「今天很棒!」。而應該「具體」他表現很棒的行為,例如:「你今天晚上幫忙洗碗,又快又乾淨喔!」、「你剛剛寫的國字,筆畫很整齊耶!看得出來有用心寫喔!」

    增加這樣 #具體的回饋,對於孩子的大腦,一定能夠產生正向的影響。

    四,巧適地使用「#Timeout」冷靜時間

    所謂冷靜時間,很多家長應該都用過,只是,使用時,並不需要帶著憤怒的語氣甚至動作,例如:「你給我到那邊去冷靜一下!」

    其實,愈 #和緩的語氣,正在失控的孩子愈能夠聽進去,例如:「我發現你太興奮了,你需要到那邊去自己一個人坐下來休息一下。」

    五、適度地允許小出錯

    小出錯,小暴走,誰不會偶爾如此?(即使身為大人的我們也有偶爾脫線的時候啊😉)。適度地允許,不是縱放,而是在「示範」#寬容。

    對於六歲以上的孩子,「示範寬容」更加重要。孩子在小學、中學會遇到更多壓力,更多社交情境,大人之前示範的寬容,在孩子的關鍵時刻,他對別人或環境,就也可能表現較寬容大方。

    六、讓孩子體驗「自然後果」

    忘了帶蠟筆,於是上美術課就會體驗到跟同學借或共用的「不方便」。粗心漏題了,即使會寫的題目也無法拿到分數。諸如此類,#自然的後果 只要不是太誇張,家長應該讓孩子去體會,以便「促進」下一次的「改進」。

    七、建立精確適當的獎勵制度

    大部分的專家都建議用「#代幣制度」。不過代幣有很多種運用方式,怎麼積分,集點,獎勵又該是什麼?與其家長想破頭,不如 #找孩子一起討論制定規則。

    八,和孩子的老師/心理師/醫師一起合作。

    尊重專業,協同合作,基於對孩子的愛,開心地,努力地走下去。前方會是 #美好的風景。

    #ADHD

    #過動症

    #對一般孩子也適用

    Source: 8 Discipline Strategies for Kids with ADHD. By Amy Morin, LCSW Updated January 07, 2018

  • adhd情緒失控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5-20 13:54:36

    相信正在等待放榜的DSE考生,心情定必非常緊張,不如花點時間看看楊東霖的故事。

    「我讀咗幾個月中一,就被踢出校。」東霖本來是舊校老師眼中的壞學生,直至他被轉介入讀位於深水埗的香港扶幼會許仲繩紀念學校,一所為有情緒及行為問題學生而設的群育學校,他才感受到愛和包容。

    「許校係一間好有愛嘅學校,即使我發脾氣掟櫈都唔會要我退學。」青春期的孩子也許較叛逆和「火爆」,東霖自言因成績欠佳,屢次失敗的感覺令他情緒失控,做出攻擊性的行為,例如用粗口辱罵老師及破壞物件等。

    中四才發現有讀寫障礙

    「好多人覺得我係一件垃圾。」東霖並不是沒有用功讀書,惟他感到力不從心,看着文字會感到頭暈,閱讀則會不停跳行。這個情況由他小時候已開始,但直到中四才知道「真相」。

    那是在一次玩《三國殺》遊戲期間,姐夫發現東霖不能讀出正音,遂着他回校檢查。最後發現,原來東霖有讀寫障礙及專注力不足!

    花八至九年時間接受自己

    「喺考DSE前先知自己有學習障礙,我完全崩潰。」東霖與家人痛哭一場,明白到以往走了很多冤枉路,而未來的路亦叫人擔心。

    不過,東霖並沒有放棄,他加倍努力溫習:「邊個話讀寫障礙唔能夠讀好書,盡過力至少我會無悔。」

    放榜那天,東霖得到一張只有六分的成績通知書,老師們都擔心他不能承受打擊,豈料他卻份外樂觀:「我幾勁啊,有六分!」

    雖然只得六分,但東霖沒有放棄學業,最終順利升讀高級文憑課程,他多年的努力亦得到肯定,獲香港知專設計學院頒發奬學金。「喺人生裏,終於有件事令我自豪,有一種成功感。」東霖滿足地說。

    由昔日脾氣暴躁的「壞學生」,到心態改變並真真正正接受自己,並以自己為傲,東霖共花了八至九年時間:「真係要靠自己行出嚟,接受呢個就係我,唯有嘗試去做其他嘢啦。」

    今年24歲的東霖,現已成為一名攝影師,決意在社會闖出一片天下:「如果人生有Take Two(第二次),我會好堅定同開心咁講,我寧願呢個情況重新做一次,因為呢個人生代表我自己。」

    今集《港。故》講一個學障生如何面對失敗,請花6分半鐘收看,或許會令你明白到,只要轉變心態,前路並不如你所想般難行。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bit.ly/oncckongguf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