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Callable bond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Callable bond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Callable bond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callable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6萬的網紅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มอร์ไทย Thai programmer,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Runnable กับ Callable” ใน Java ต่างกันอย่างไร สำหรับงาน Multi-thread https://phayao.medium.com/%E0%B8%A7%E0%B9%88%E0%B8%B2%E0%B8%94%E0%B9%89%E0%B8%A...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萬的網紅紙片模型,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你夢想中的中世紀冒險體驗,是怎樣的感覺?揮動武器時手臂會與身體一同發力,然後刺向敵人。除了劍之外,武器上你多了更多的選擇,包含長槍、大劍、甚至是投擲斧。騎馬也變得更加的硬核,你需要精細調控馬匹的運動方向,才能夠精準地用長槍,一擊刺死敵人。 核心: 00:55 Epic Fight Mod 史詩戰...

  • callable 在 โปรแกรมเมอร์ไทย Thai programmer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3-18 11:35:29
    有 11 人按讚

    “Runnable กับ Callable” ใน Java ต่างกันอย่างไร
    สำหรับงาน Multi-thread

    https://phayao.medium.com/%E0%B8%A7%E0%B9%88%E0%B8%B2%E0%B8%94%E0%B9%89%E0%B8%A7%E0%B8%A2%E0%B9%80%E0%B8%A3%E0%B8%B7%E0%B9%88%E0%B8%AD%E0%B8%87-runnable-%E0%B8%81%E0%B8%B1%E0%B8%9A-callable-%E0%B9%83%E0%B8%99-java-1a4a03933163

    เครดิต Phayao Boonon

  • callable 在 綠角財經筆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8-12-12 07:39:28
    有 293 人按讚

    (關於ETD,交易所買賣債券,更完整的討論請見今天的文章:https://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18/12/exchange-traded-debtetd.html)

    有些投資朋友會考慮買進ETD來追求比較高的配息,但這麼做需要體認以下幾點:

    首先,較高的配息是有代價的。ETD配息之所以比較高,兩大理由是它的資本順位落後傳統債券以及它的到期年限很長。投資人是承擔較高的信用與利率風險來換取這些較高的配息。

    而風險的意思就是,假如風險事件顯現出來,投資人反而會拿到較差的報酬。譬如公司倒債、30年間公司債殖利率升高。

    第二,ETD可以有延後付息條款。一般債券只要發行者一發不出利息,就會形成違約事件。ETD可以設定條款,允許發行者延後幾年再支付這些利息。以為買進ETD就會有穩定的配息,實情恐怕是未必如此。

    第三,ETD常可以提前贖回(Callable)。投資人可能受到ETD發行當時較高的配息率吸引而買進,等到日後公司財務狀況變得更好,或是公司債殖利率變的更低,在這支ETD剛好變更值錢時,發行公司就會提前贖回了。

    第四,以債券投資來看,只持有一或兩家公司的債券,都是高風險投資行為。就算這支債券是投資級債券也一樣。因為高評等,只是倒債風險比較低,不是不會倒債。把低機率事件誤以為是不會發生的事件,是不少債券投資人事後最後悔的錯誤。

    可能的確會有些投資朋友,持有交易所買賣債券這幾十年期間,發行公司財務狀況都很正常、公司債市場殖利率也沒有攀升、發行公司也沒有將債券Call回。他很完整的拿到高配息。

    但假如事情不如預期呢?30年實在可以發生很多事情。

    投資是要靠這些事情全部都對了,我就會有好報酬。還是萬一有什麼事情不對,我還是有餘裕,不會對我造成太大的損傷。何者才是投資應有的態度呢?

    而且,在金融市場中,比較高的配息也不代表比較高的整體獲利。以持平的態度,同時透過資本利得與配息來賺取獲利,會是比較單純與有效的做法。

    所以,找尋單一交易所買賣債券買進,然後取得較高的配息,表面上看起來似乎很厲害。

    但恐怕是一種沒必要,也往往承擔過多風險的行為。

    債券應是投資組合中的穩定部位,不是用於追求高報酬的部位。

    追求報酬,我們直接投入風險更大,期望報酬更高的普通股,就可以了。

  • callable 在 李雪雯的健康財富百寶箱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12-01 08:00:00
    有 5 人按讚

    「國際板債券規模很快爆量,到今年9月底,壽險業投資國際板債券累計餘額還有4.14兆台幣。但幾年下來,市場發現,國際板發行條件『吃盡台灣投資人豆腐』;除多檔債券發行利率都低於國際行情外,將近8成國際板債券都『可提前贖回(callable)』。只要利率有上升跡象,國外發行人立馬贖回,1年提前贖回金額高達3000億台幣,保險業想藉國際板鎖住長年固定收益夢想也落空。

    保險局自去年起,先限制國際板債券發行後『5年內』不得提前贖回。但台灣市場缺投資工具、利率又太低,壽險業投資國際板金額仍跟流水一樣往外淌。為確保壽險資金『投資台灣』,金管會再出手,今年11月起,要求保險業海外投資加計國際板投資金額,不得超過可運用資金的65.25%。」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