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70年代台灣文學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70年代台灣文學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70年代台灣文學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70年代台灣文學產品中有29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2萬的網紅轉角國際 udn Global,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轉角國際podcast:🇳🇴 科幻小說的愛之逆襲】 「科幻小說裡的女性視角...?」隨著近期《沙丘》、《駭客任務:復活》陸續將登上大銀幕,科幻作品顯而易見地已成為大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過往纏繞著「科幻文本」(Sci-Fi)的文學批評中,有一種說法指出,早期的科幻文本往往被認為擁有強...

 同時也有4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50的網紅偽學術,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偽小編被爸媽從淡水領回家,所以,蒐集土地公的原地小旅行,就順便擴大地圖,把爸媽騙去看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啊。當然,我們要去的十八王公廟並不奇怪,這是北部重要的民間信仰場所,從信仰成型的形式來看,屬於「有應公」一類的陰廟,以祭祀亡者為主。練美雪(2013)的《#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有完整...

70年代台灣文學 在 偽學術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3 19:55:33

偽小編被爸媽從淡水領回家,所以,蒐集土地公的原地小旅行,就順便擴大地圖,把爸媽騙去看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啊。當然,我們要去的十八王公廟並不奇怪,這是北部重要的民間信仰場所,從信仰成型的形式來看,屬於「有應公」一類的陰廟,以祭祀亡者為主。練美雪(2013)的《#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有完整...

70年代台灣文學 在 CUP 媒體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6-03 02:14:21

【關於香港,我說的其實是...】⁣ ⁣ 說起香港,你會聯想到甚麼?這裡曾經是經濟繁榮、璀璨夜景、購物天堂的代名詞,過百年間,不少地方以「小香港」自居,反映這座城市的形象多變,當中你又認識幾多個?⁣ ⁣ 最有名的「小香港」,必定是馬來西亞的山打根。據稱 19 世紀起,當地開始有香港及廣東移民,後來多受...

70年代台灣文學 在 每天為你讀一首詩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7-11 08:51:39

地下詩到朦朧派(1960~1970年代末) 責編文/柄富 台灣讀者較熟悉的中國當代詩流變之起,應是70年代末發生的「朦朧詩」運動。說是運動其實更像是一連串激烈的論爭,朦朧詩的命名來自1980年《詩刊》第八期刊出章明的〈令人氣悶的朦朧〉一文。 章明指稱「有少數作者大概是受了『矯枉必須過正...

  • 70年代台灣文學 在 轉角國際 udn Global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9-25 21:30:23
    有 1,883 人按讚

    【#轉角國際podcast:🇳🇴 科幻小說的愛之逆襲】
      
    「科幻小說裡的女性視角...?」隨著近期《沙丘》、《駭客任務:復活》陸續將登上大銀幕,科幻作品顯而易見地已成為大眾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過往纏繞著「科幻文本」(Sci-Fi)的文學批評中,有一種說法指出,早期的科幻文本往往被認為擁有強烈的陽剛性。
    .
    其中一派說法認為,過往預設科幻文本的讀者都是男性、作者也大都是男性,因此作品大多出自男性視角;也有一派說法指出,在不少經典科幻作品中,女性角色的性格與設定依然相對男性更扁平。然而,事實上從70年代的第二波女性主義思潮之後,曾開始了一股「女性主義科幻小說」的書寫熱潮。
    .
    除了愛特伍、勒瑰恩、安潔拉卡特等人之外,還有一本來自挪威的科幻小說《伊加利亞的女兒們》(Egalia's Daughters,1977)描繪了一個「女強男弱」的反烏托邦世界,透過諷刺手法,投射出種種男人遭受的性騷擾、性暴力、職場不公等困境......本集除了故事內容,也會討論書中參照的時代背景「第二波女性主義」運動、以及當今的科幻小說樣貌,在女性主義的加入後,又多補充了哪些長年被忽略的觀點?
    .
    ※ 本篇為轉角國際 重磅廣播 單元系列 #重磅一頁書,由轉角編輯挑選一本台灣沒有出版的書籍,帶讀者一同閱讀的同時,也從書本延伸各種國際新聞議題和歷史文化。(完整內容請點入收聽 轉角國際 podcast)

    #有神秘嘉賓 #挪威 #伊加利亞的女兒們 #女性主義 #科幻 #反烏托邦 #EgaliasDaughters

  • 70年代台灣文學 在 夾腳拖劇團 Flip Flops Theatre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9-04 17:17:54
    有 52 人按讚

    感謝今天來台灣文學基地聽故事的大小朋友,這是今年疫情大爆發後的第一場活動,雖然人數限制,但大家的支持讓我們很感動。

    今天的故事是《鞋匠馬丁》,原本是托爾斯泰的小說,玉山社出版社則是改編為繪本,由兩位童書前輩盧千惠、曹俊彥老師創作,並把為台灣民主人權努力的梅心怡先生的身影,畫進了這個故事。梅心怡在70年代,做了許多政治犯的救援工作,甚至在後來也被列入黑名單,是台灣的鞋匠馬丁。

    台灣文學基地在疫情下,營運也面臨很多考驗,大家的參與對我們是最棒的鼓勵,希望我們能繼續在這裡為孩子們說這些有意義的故事,一起用故事陪伴大家。我們下次再見喔!

    #台語故事劇場 #母語寶寶
    #鞋匠馬丁 #梅心怡
    #台灣文學基地 #玉山社 #夾腳拖劇團

  • 70年代台灣文學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8-10 15:00:51
    有 146 人按讚

    今時今日要在華人社會「出櫃」,都仲係一件難事,但至少電視會播《大叔的愛》,社會肯討論同性婚姻。但原來70年代嘅台灣,唔少同志就係因為「出櫃」,而被學校、家庭同社會放逐。白先勇經典作品《孽子》就係從一個被逐出門嘅同志故事開始,講述一班被邊緣化嘅同志的經歷,與他們「新公園」的世界。聽晚11點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有小野同大家講一個「只有黑夜,沒有白天」嘅故事。

    #已讀不回 #香港文學館 #虛詞無形 #小野 #盧鎮業 #孽子 #白先勇 #新公園 #同志 #李青 #安樂鄉 #傅祟山 #二二八和平公園 #同性婚姻 #Literature #文學 #藝術 #導讀

    訂閱虛詞無形YouTube Channel︰https://bit.ly/3dicXyY
    讚好虛詞無形Facebook專頁:https://bit.ly/3dAe6BX
    ➤「已讀不回」獲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藝能發展資助計劃」資助

  • 70年代台灣文學 在 偽學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7-17 18:04:18

    偽小編被爸媽從淡水領回家,所以,蒐集土地公的原地小旅行,就順便擴大地圖,把爸媽騙去看一些奇奇怪怪的東西啊。當然,我們要去的十八王公廟並不奇怪,這是北部重要的民間信仰場所,從信仰成型的形式來看,屬於「有應公」一類的陰廟,以祭祀亡者為主。練美雪(2013)的《#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有完整的考究與紀錄,我們稍後再談。
    .
    ▓ #十八王公廟的舊時記憶
    .
    到了十八王公。對,我就是想要來拍神秘可怕的「犬塚」(其實應該就是一個合葬的無主墳),但大廟新建,少了風味。三十多年前,我姑姑商人本色,偶而帶我來此,王公廟是要晚上祭拜,所以廟前橋下熱熱鬧鬧地聚集成夜市,肉粽是一絕。兒時膽小不敢入地下室墳穴,現在墳穴已移往平地,略失神聖感。
    .
    回到肉粽。廟旁一排小攤販仍有販售。爸爸說:「要吃林家的肉粽,什麼都沒包的那種,小小顆的那種,一個阿姨賣的,才夠懷念」。這家肉粽攤販,居然還在,阿姨已經變成老嬤,粽子依然是舊時的味道。
    .
    ▓ #十八王公探源
    .
    大家對於十七具水流屍與一隻殉葬義犬的故事應該不陌生,這也是大眾傳播最盛的源起。不過,根據練美雪的研究,十八王公的傳說多由口耳,而版本也不一定。她從新聞媒體、《練氏祖譜》、《石門鄉誌》等文本與地方人士訪談,逐步分析推敲出十八王公的真正樣貌。
    .
    在文獻中,我看見一個有趣的有應公分類:野墓、水流、戰亡、成仁、殉職、車禍、田頭、囝仔、女娘、外人、發財、畜牲、縹緲等13類型(黃文博,1991,轉引自練美雪)。可以作為日後我們蒐集有應公的準則。所以十八王公廟供奉義犬算是畜牲有應公,似乎也不被列入因安撫流水屍的水流有應公。
    .
    ▓ #十八王公與台灣發展
    .
    收埋無主水流屍是台灣的移民傳統,最初十八王公只是地方一個埋葬流水屍與狗的無主墳。因靈驗而聲名傳開,在70年代後香火極盛,80年代聚集攤販蔚為問題,甚至,還因為靈驗而形成宗教行為與社會風氣上的「功利主義」討論。而後往地方文化特色的轉向,可以說是台灣從經濟本土性轉向文化本土性的象徵(林富士,1995;練美雪,2013)。
    .
    ▓ #十八王公的故事版本
    .
    練美雪(2013)這本論文,可謂是十八王公的民俗學,有機會一定要去下載閱讀,寫得極好,資料完備。她總共搜得39個十八王公的故事版本,其間互有脈絡,並非眾說紛紜(這個就跟網路上談得非常不一樣),有「#漁民罹難說」、「#宗親罹難說」、「#鉅紳罹難說」、「#義士罹難說」、「#商人罹難說」。這些故事各自呼應著「漁業」、「移民」、「反共」、「商業」的文化邏輯,有著類似的敘事主軸,但在詮釋時得以各取所需。
    .
    ▓ #各種故事所以各種靈驗
    .
    也因為上述故事的文化邏輯,十八王公沿此發展出不同的靈驗現象,與不同的群體、場域、事件相關聯。當然,靈驗故事是信仰的重要實踐,靈驗的有效性與敘事性,會反饋加強神威,也形成規範,例如我小時候就常被警告「拜十八王公要還願,不然會遭受厄運」。
    .
    相關的靈驗傳說有:
    .
    1. #守護系列:地方守護神、練氏家族守護神、漁民守護神;
    .
    2. #風塵系列:庇佑風塵女子、後演變庇佑演藝人員、庇佑百貨從業人員;
    .
    3. #盜賭系列:庇佑盜賭者、庇佑黑道兄弟;
    .
    4. #商賈系列:庇佑商人;
    .
    相信大家,一定聽過上面所有的十八王公靈驗傳說,其他還有「拜香菸」、「要夜間參拜」等,原本我也是聽聽笑笑,但經練美雪(2013)整理後,才驚覺這樣的「有求必應」,背後有鮮明、清楚、豐富的脈絡。
    .
    ▓ #台灣狗神信仰
    .
    十八王公最重要的一個信仰特色,就是「狗神」。對於義犬的描繪,共有五種,包含「#殉死船上」、「#跳入墓中合葬」、「#墳前殉死在合葬」、「#投海殉主」、「#無殉死情節」。整個十八王公的故事,因為「狗」的角色,而轉換了無主孤墳陰暗的氣質,更顯得信仰帶了些正向忠義。(練美雪,2013)
    .
    從小我就在想,這隻狗到底是十八王公的本體?還是吉祥物?練美雪也幫我們查完了!可以分為「#作為十七人神的同伴」、「#作為十八王公整體的代表」、「#作為十七人神的部將」、「#作為一個獨立的狗神」,狗的地位與象徵,隨著神威與靈驗而轉變。近年,信仰「規劃」有轉向以「狗」為中心的企圖,但似乎沒有很大的認同效果。
    .
    ▓ #閱讀十八王公廟傳說
    .
    從一趟北海岸十八王公小旅行,不小心讓我看到這本好論文,從自己的練氏家族展開追尋,勘查有應公信仰,貫穿十八王公的整體資料,呼應台灣社會環境變遷,文筆詳實流暢。而且原來已經出版成《#十八王公廟傳說》(2014),我讀到半夜久久不能自己啊~

    |

    📚 #參考文獻
    .
    1. 林富士(1995)。孤魂與鬼雄的世界: 北臺灣的厲鬼信仰。台北縣立文化中心。
    2. 練美雪(2013)。新北市石門區乾華十八王公廟傳說研究。國立東華大學中國語文學系。

  • 70年代台灣文學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1-04-13 22:00:17

    |真文青x偽文青 |90後文青帶70年代老詩人體驗大南街一日文青生活:當年文藝青年這詞彙是拿來嘲笑人
    文藝青年,簡稱文青,這個詞彙現時可作形容詞或名詞,文青可以是咖啡店、可以是好去處、可以是穿搭。究竟甚麼是文青?以前與現在的文青又有沒有分別?我們找來一位七十年代的老文青,帶他逛現時文青聚集地大南街,體驗一日現代文青的生活。

    「文藝青年,其實(七十年代)多數都是用來嘲笑人,意思是『你唔好咁文藝』,因為當時台灣的文藝電影說的對白很肉麻,即忸怩作態。」今年70歲的Michael Cheung笑道。文藝青年這個字眼早在1928年出現,當時有左派文人批評具資產階級的意識;香港的青年文藝運動則從五十年代初「文藝新潮」談起,六七十年代興起以寫作或文藝交流為主的文社,當中參與的大部份都是中學生。七十年代的文藝青年積極出版各類刊物,重文藝色彩的有《素葉文學》、《大拇指》等,亦有激進政治的《70年代雙週刊》。

    https://hk.appledaily.com/lifestyle/20210410/OYRRSYJ7ZFBR7ADQ4PIOTXIJJQ/

    影片:
    【我是南丫島人】23歲仔獲cafe免費借位擺一人咖啡檔 $6,000租住350呎村屋:愛這裏互助關係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XSugNPyaXFQ)
    【香港蠔 足本版】流浮山白蠔收成要等三年半 天然生曬肥美金蠔日產僅50斤 即撈即食中環名人坊蜜餞金蠔 西貢六福酥炸生蠔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Fw653R1aQ6s)
    【這夜給惡人基一封信】大佬茅躉華日夜思念 回憶從8歲開始:兄弟有今生沒來世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06qjQbRIpY)
    【太子餃子店】新移民唔怕蝕底自薦包餃子 粗重功夫一腳踢 老闆刮目相看邀開店:呢個女人唔係女人(飲食男女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7CUTg7LXQ4M)
    【娛樂人物】情願市民留家唔好出街聚餐 鄧一君兩麵舖執笠蝕200萬 (蘋果日報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e3agbTOdfoY)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文青 #深水埗 #大南街 #村上春樹 #Cafe
    #果籽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70年代台灣文學 在 李基銘漢聲廣播電台-節目主持人-影音頻道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1-01-14 07:56:55

    本集主題:「大師致敬詩歌」新專輯介紹

    訪問:黃安祖

    本張專輯改編的台灣大師詩人包括:余光中、鄭愁予、周夢蝶、陳義芝及陳克華。為了擴大視野並增加驚喜度,安祖跳出華語現代文學的範疇,選擇中國古代詩仙李白、民初浪漫詩人徐志摩,及十七世紀義大利歌劇大師賈科莫·普契尼(Giacomo Puccini)的詠嘆調。並跟隨英語音樂市場的做法,將四首歌製作成remix版本,讓大家能欣賞同一首歌的不同風格詮釋。

    首推單曲改編自余光中大師的詩作《與永恆拔河》,安祖以70年代民歌的飄逸脫俗風格為此詩譜曲,並以他獨特的溫暖風格,注入略帶滄桑的低沉磁嗓音,詮釋演唱此曲,此單曲於2018初發行時,首週進入中國QQ音樂榜第34名,成功將現代詩打入流行音樂市場,廣受好評,受人間衛視新聞報導為:「將文學打入流行音樂市場的傑作。」

    單曲《為了下一次的重逢》改編自陳義芝大師的同名散文作品,由安祖同時掛名作詞人,一起創作本曲的歌詞。此曲敘述陳義芝之子去加拿大求學,不幸車禍喪生,陳所歷經的精神掙扎旅程。黃安祖將此散文之文字改編為歌詞,譜成一首旋律優美又充滿惆悵的深情之歌,並以誠懇及情感飽滿的歌聲來詮釋此曲,獨立音樂人龍奇弘擔任編曲及製作,他採用優雅的鋼琴彈奏與戲劇性的大提琴間奏,凸顯歌曲中澎博洶湧的感情。

    單曲《沉淪》改編自前衛風格及性愛題材享譽的詩人陳克華,將一首關於生存意義的哲學詩作,改編為歐風電音曲,風格黑暗、科幻、瘋狂、迷惘。大師陳克華並獻聲加入合唱。本單曲的製作人為新生代鬼才音樂人郭冠鑫 ,為此曲打造一首風格截然不同,抒情氛圍的「雨滴」 remix,由安祖獨唱。此單曲於今年初發行時,以前衛、歐洲電音風格獲得聽眾讚譽,成功將「以詩入歌」從民歌帶到2020年電音風格。

    壓軸曲《妳給予我所有》,安祖大膽地挑選十七世紀義大利歌劇大師普契尼(Puccini)的詠嘆調《親愛的爸爸》(O mio babbino caro),重新填中文歌詞,翻唱成一首優美動人的華語情歌,證明優美的旋律是不受時空語言限制的。安祖邀請音樂夥伴Syat為此曲進行鋼琴及旋樂的編制,花很多心力,思考需如何改編,才能讓這首歌劇詠嘆調銳變為現代華語歌曲。安祖呈現的,是一首旋律極為優美,歌詞很有故事性,歌聲充滿感情的情歌。

    粉絲頁: 吟唱詩人黃安祖




    YouTube頻道,可以收看
    https://goo.gl/IQXvzd

    podcast平台,可以收聽
    SoundOn https://bit.ly/3oXSlmF
    Spotify https://spoti.fi/2TXxH7V
    Apple https://apple.co/2I7NYVc
    Google https://bit.ly/2GykvmH
    KKBOX https://bit.ly/2JlI3wC
    Firstory https://bit.ly/3lCHDPi

    請支持六個粉絲頁
    李基銘主持人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ee
    李基銘新聞報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twnews
    李基銘的影音頻道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ideo
    漢聲廣播電台「fb新鮮事」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vhbn
    漢聲廣播電台「快樂玩童軍」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scout
    漢聲廣播電台「生活有意思」節目粉絲頁:https://www.facebook.com/voh.lif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