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65歲強制退休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65歲強制退休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65歲強制退休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65歲強制退休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261的網紅羅文好公民,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年金改革後遺症爆發ing 所有軍公教都想做到65歲強制退休 那未來年輕人還有希望嗎?...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782的網紅Fernando Chiu-hung Cheung,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張超雄:點解我支持全民退休保障?(二)--強積金有何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DwXd2nehc 張超雄:點解我支持全民退休保障?(三)--政府沒有資源實行全民退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k8...

65歲強制退休 在 DaisyWong王迪詩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4:32:40

當時一個九唔搭八的大叔跟我說:「23歲?都未起步!」我心想,廢話,23歲還未起步,難道要待53歲才驚覺自己一事無成嗎?這位大叔是承接裝修工程的,經他手的房子連門都關不上來,這種差不多先生本來就不應該做裝修 (或不應做任何事),他甚至試過收了客人的錢然後走佬。人家用血汗錢想裝修好一個安樂窩,就被這種人...

  • 65歲強制退休 在 羅文好公民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2-22 17:28:18
    有 22 人按讚

    年金改革後遺症爆發ing 所有軍公教都想做到65歲強制退休 那未來年輕人還有希望嗎?

  • 65歲強制退休 在 李開復 Kai-Fu Lee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9-10-15 18:21:27
    有 1,721 人按讚

    30歲轉行是失敗者?97歲諾獎得主的一生

    誰說改變世界的都是年輕人?

    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John B. Goodenough以他的傳奇經歷給出了答案。30歲入行,年過半百才正式研究電池材料,97歲時收穫諾獎,依舊活躍在科研一線。

    今天與大家分享他的勵志故事。

    來源丨量子位(ID:QbitAI)

    97歲,他還奮戰在科研一線。

    John B. Goodenough,人稱“足夠好”老爺爺,近日加冕諾貝爾獎。

    10月9日,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頒向鋰電池領域。

    Goodenough與M. Stanley Whittingham,以及日本科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共用了這一獎項。

    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作出的貢獻。

    諾貝爾評獎委員會稱,三人的研究使鋰電池的使用方式更加穩定,從而開啟了電子設備便攜化進程,為打造一個無線互聯的社會奠定基礎。

    引用果殼更科普化的解釋,如果沒有他們,我們每天形影不離的手機就是個隨時可能點燃的炸藥包。

    而且Goodenough今年加冕,也刷新諾貝爾獎新紀錄——以97歲高齡,成為最年長的諾貝爾獎得主。

    在此之外,他還是美國國家工程院、美國國家科學院、法國科學院、西班牙皇家科學院、英國皇家學會會員,撰寫了超過550篇文章、參與85本著作的編寫,是2009年費米獎得主、2017年威爾齊化學獎得主,還獲得了英國皇家學會的科普利獎章。

    但這還不是Goodenough令人稱奇、敬佩的全部。

    當他獲獎,外界關注他的履歷,才發現其充滿坎坷和跌宕的一生,簡直就是傳奇的一生、榜樣的一生,勵志的一生。

    很難想像,這位鋰電池之父患有閱讀障礙症,成長家庭並不和睦,大學歷經二戰,30歲才拿下博士學位,年過半百才正式研究電池材料。

    之後一路開掛,58歲發明鈷酸鋰電池改變世界,75歲以磷酸鐵鋰電池再度改變世界,90歲以後開始研究全固態電池。

    至今如此高齡,依舊每週上班5天,仍舊有新研究成果問世。

    如果你會有“現在做XX是不是太晚”的疑惑,一定要看看Goodenough這傳奇的一生。

    ┃如何成為鋰電池之父?

    我們先從Goodenough如今成名作說起,看看他的科研之路。

    Goodenough的博士本身讀的是固態物理,30歲從芝加哥大學博士畢業,之後去了MIT林肯實驗室,研究記憶體的材料物理和固態陶瓷。

    24年之後,Goodenough進行了人生第一次“跳槽”。

    那年,牛津大學需要一位能教無機化學,同時也能管實驗室的教授。

    Goodenough雖然研究的是物理,但他本科的時候為了湊學分學了兩門化學課,就因此意外的被選中了,進入牛津大學任教,並成為無機化學研究負責人。

    正是這一次跳槽,讓Goodenough終於在54歲的年紀開始了一項改變世界的研究。

    Goodenough在牛津主要研究的課題是可用於能量轉換的新材料。當時他初到英國,英國化學家、和他一起獲得諾獎的Stanley Whittingham發明了最早的可充電鋰電池,借助鋰能嵌入二硫化鈦層間這一特性,用二硫化鈦做正極,用鋰做負極。

    當時的消費電子產品只能使用不可充電的碳鋅電池,雖然已經有了可充電的鉛酸電池,但畢竟用在電動車上的鉛酸電池那麼笨重,是沒法拿來做消費電子產品的。

    而Whittingham的這項研究,不僅可以靠鋰離子的運動進行充電,還能用在小型設備上,並在室溫下運行,解決了兩種電池的痛點。

    但Whittingham的研究是沒法直接用的,因為有一個大bug:安全問題。

    正極,二硫化鈦,在空氣中是非常不穩定;

    負極,鋰,這種金屬是易燃;

    而且,在充放電過程中,鋰會快速沉積產生枝晶,這樣就容易讓電池短路,這也是現在電動車自燃的元兇之一。

    所以Whittingham發明的這種電池雖然原理可行,但容易爆炸,是個危險品,完全沒法應用,需要把正負極的材料都換掉才行。

    這個時候,學了30年物理的Goodenough有了一個大膽的想法:把鋰換成氧化物吧。

    他判斷,氧化物可以讓電池在更高的電壓下進行充電和放電,根據物理學原理,這種電池會產生更多的電量,並且揮發性會更小。

    於是他測試了各種氧化物,發現如果把鈷這種元素放進去會比較穩定。

    終於,在Goodenough到達牛津的四年後的1980年,57歲的他和水島公一、Philip Jones、Philip Wiseman共同發現了鈷酸鋰這種物質,讓Whittingham的鋰電池變得穩定多了。

    在他的實驗室外面,英國皇家化學學會樹立了這塊藍色的牌子,紀念鈷酸鋰的發現。

    不過,鈷酸鋰中的鋰和金屬鋰的化合價是不同的,鈷酸鋰在電池裡是一種正極材料,為了湊成一塊電池,還需要找一種負極材料。

    這個時候,日本的索尼出現了,他們發現了石墨可以拿來做負極材料。

    然而在英國,因為此前發生過爆炸事故,大家聞鋰電池色變,甚至Goodenough工作的牛津都不願意幫忙申請專利,而是讓英國原子能研究機構申請到了這個專利,後來被索尼買走。

    於是,索尼成功接下了這個“燙手山芋”,並和自己研發的負極材料放在一起,創造了新的電池,並將之商業化,用在了各種各樣的電子產品中。

    而Goodenough,甚至沒有從如今這價值350億美元的鋰電池市場中賺到錢。不過他本人後來在接受c&en採訪的時候反而很淡定:“我當時並不知道它會值這麼多錢。”

    雖然在57歲才發現了讓他名聲大噪的鈷酸鋰,但Goodenough似乎就是一個耐久型選手,後來還發現了許多種電池材料:1983年,61歲的他發現錳尖晶石正極材料;1997年,75歲的他發現磷酸鐵鋰正極材料,這些都是電池正極的升級替代品。

    甚至,為了持續做研究,他還打了牛津退休政策的擦邊球。

    本來,牛津大學要求65歲強制退休的,但Goodenough不想退休,於是他在64歲的時候又跳槽了。

    這次,他回到了美國,在德州大學奧斯丁分校當機械工程和材料科學教授,繼續做研究。


    ┃閱讀障礙症患者,文學少年讀物理PhD

    Goodenough出生於1922年,這是一個科學蓬勃發展的時代。

    在這一年,法國醫生卡雷爾發現白血球,加拿大科學家班廷製成人造胰島素。

    波爾因關於原子結構以及原子輻射的研究獲得諾貝爾獎。

    之後,費米、薛定諤等量子物理領域的大佬開始展露鋒芒。

    兒時的Goodenough,雖然家就在耶魯附近,不過出生在了一個學文科的家庭,似乎離這些自然科學家們有些距離。

    但數十年後,他也將成為他們中的一員。

    當時,擺在他面前的,是怎麼克服自己的閱讀障礙症。因為閱讀障礙症,在小學和中學時代,他受到了不少同學的戲弄。

    但在求學過程中,他也慢慢從大自然,以及詩歌和宗教哲學中獲得了力量,贏得了學校的獎學金。

    1940年,18歲的Goodenough考入了耶魯大學。

    對於他來說,這種對家庭的逃離讓他松了口氣,因為他父母關係並不好。

    就在考入耶魯大學之前,他的父母離婚了。他父親(歷史教授)很快就與自己的研究助手成婚。

    這個環境讓他頗感壓抑,而且他與自己父親的關係並不怎麼好。

    他去耶魯讀書的時候,只從家裡拿到了35美元的資助,而耶魯的學費至少每年900美元。

    好在他有獎學金,校長還幫忙安排他去給有錢人家的孩子當家教,靠著半工半讀養活自己,他再也沒問家裡要一分錢。

    用Goodenough的原話說,就是“每週工作21個小時掙自己的21頓飯。”

    進入耶魯之後,Goodenough還是遵循著自己的興趣,先是選了古典文學,後來轉到了哲學,期間還學習過化學。

    之後,在一名教授的建議下選擇了數學專業,並堅持了下去。
    但這一路也頗為坎坷,就在讀大學的第二年,珍珠港事件爆發了。

    Goodenough選擇了主動申請服役,三年後才回到耶魯大學完成了學業。

    畢業之後,他再度返回戰場,加入了美國空軍。

    本打算和朋友一樣去報海軍陸戰隊,中途被數學老師叫去說“不要當大兵,我們需要懂數學的人做戰爭氣象預報”,於是沒有上前線,而是負責在一個太平洋的海島上收集資料。

    1946年,Goodenough迎來了命運的轉折。當時,美國政府出資,選派軍人去深造,獲得了耶魯大學教授推薦的Goodenough就在其列,他可以選擇在芝加哥大學或西北大學學習物理或數學。

    經過重重考慮,他決定前往芝加哥大學攻讀物理學博士。

    之前就想過考物理研究生,但被管學生註冊的人告知,物理學裡所有厲害的東西,人家在你這個年紀都已經搞完了,你現在才想著開始啊?

    最終,他還是考上了芝大物理系,當時是恩裡克·費米在管,據說費米一上來就給新生安排了一個32小時的超級大考試,每天8小時,連考4天。

    第一次考掛了,於是又考了第二次才過,總計64小時。

    其後師從著名物理學家齊納,他30歲時發明齊納二極體。

    在芝加哥這幾年,他主要的研究固態物理學,並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對於自己人生方向也有了新的思考。

    在他求學期間,齊納也給他提供了很大的幫助,他曾對Goodenough說:“你有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找到問題,第二個問題是解決問題……”

    這一理念,對Goodenough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30歲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之後,經過在MIT的工作以及自身的理解,在牛津大學他選定了自己的方向——電池材料,並一直堅持了下去。

    ┃還能再戰,不想退休等死

    直到現在,他還在科研一線繼續解決“問題”。

    2018年,Goodenough接受媒體採訪時也談到了自己的問題,他說:

    “我想解決汽車的問題,我想讓汽車尾氣從全世界的高速公路上消失。我希望死前能看到這一天,我今年 96 歲,還有時間。”

    而且,解決問題並不僅僅只是靠口號。

    Goodenough仍舊活躍在科研前線,就在最近,他和自己的團隊還發現了一種用於鈉離子電池的新型安全正極材料。

    並仍舊有作品發表,比如這篇:

    J.B. Goodenough, Personal journey into solid state chemistry, Journal of Solid State Chemistry 271 (2019) 387–392.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2459618305607

    就在幾個月前,他還在採訪中說:

    我不想退休等死,我想努力奮鬥,我相信我們正在做的事情是非常重要的。

    這些重要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他嘗試用自然界中存量更多的鈉代替鋰作為電池材料,以降低電池的成本。

    再比如,如何用金屬鋰做正極,製造出更強大的電池。

    還有電解質方面,Goodenough也在嘗試用玻璃固態電解質做出更安全的電池。

    據說,“足夠好”老先生現在依舊精力充沛,有人在知乎上回答說,整個走廊都能聽到他爽朗的笑聲。

    嗯,足夠好,還會更好。

  • 65歲強制退休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7-25 20:10:00
    有 53 人按讚

    「中高齡者及高齡者就業促進法草案」即將在行政院會通過,除了對年齡歧視有更細緻的規定外,更為重要的可能是以下兩點:
    1.該專法規範了雇主得與65歲以上勞工約定以定期契約方式僱用。
    2.雇主繼續聘僱符合65歲強制退休者達一定比例與期間,主管機關得予以補助。
    基於以上兩點,或許能稍微提升雇主聘僱高齡者的誘因,但實際效果為何,又或者是否會出現其他立法者沒顧慮到的情況,可能就得等該法令正式上路後才能知道了。

    #Workforce #勞動力量 #中高齡 #專法 #就業促進 #65歲以上勞工 #定期契約 #大家老了也不用怕了嗎 #感覺有些辛苦的老後啊

  • 65歲強制退休 在 Fernando Chiu-hung Cheung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4-08-20 18:30:08

    張超雄:點解我支持全民退休保障?(二)--強積金有何問題?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_CDwXd2nehc

    張超雄:點解我支持全民退休保障?(三)--政府沒有資源實行全民退保?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Ldk8aUGVQa0

    Facebook:http://facebook.com/fernandochiuhungcheung
    Youtube 頻道:http://youtube.com/cheungchiuhung
    張超雄個人網站:http://cheungchiuhung.org.hk/chi/
    Android 手機程式下載:http://goo.gl/MeQFrr
    工黨網站:http://www.labour.org.hk/




    內容:

    各位好,我是張超雄。我想跟大家談一談全民退休保障的問題。

    香港現在有三分之一,65歲以上的長者屬貧窮,這不是我編造的數字,而是政府的扶貧委員會劃定貧窮線後,發現香港有三分之一的老人生活在貧窮之中

    在任何的先進地區,都不會有這個貧窮問題,這是絕對不能接受的。

    我們見到街上有很多長者拾取紙皮和舊報紙去變賣維生,所以全民退休保障制度實在刻不容緩。

    政府會反駁現在已有很多制度保障老人,例如最近的長者生活津貼。
    我們現在就看看到底有什麼制度可以全面地讓長者退休後有合理的生活。

    世界銀行有個「五條支柱」的退休模式,這五條支柱當中,香港現時包含哪些支柱呢?

    第一部分是「零支柱」,就是給予貧窮長者最低入息保障的制度。那就是現在的綜援。眾所周知,不是所有貧窮長者都能夠取得綜援。很簡單,它要求「衰仔紙」,入息以整個家庭收入計算,所有同住的家庭成員的入息都計算在內。除非同住的家庭成員願意一同申請,否則基本上申請不會獲接納。即使不同住,子女亦要簽紙證明供養父母多少金錢,俗語稱為「衰仔紙」。
    很多長者不想因為申請綜援,與子女的關係破裂,要家人簽署「衰仔紙」,是很大的侮辱。所以這條支柱不太可行。
    大概有一半的貧窮長者現正領取綜援,其餘則沒有獲取這項支援。

    第一條支柱是公共退休保障金,這應該是全民退休保障制度,正是香港所缺乏的。

    第二條支柱,是強制性的職業或個人退休保障,這就是香港的強積金制度。有關強積金制度,相信不用多說,大家也知道這完全不能幫助貧窮長者。
    稍後我再跟大家分析。

    第三條支柱是自願的儲蓄制度,其實沒太大意義。如果真的每個人都能夠儲蓄,就不會有退休保障的討論。

    第四條支柱是非正式支援,現金以外的服務,例如是住屋,醫療等等。這些我們可以暫時不理。

    其實最重要的是前面三條支柱。這三條支柱以外,香港還有一條非驢非馬的制度,就是長者生活津貼。這介乎零支柱與第一支柱之間…根據世界銀行的說法。
    即使連同長者生活津貼,仍然有很多老人缺乏足夠的支援

    長者生活津貼的金額是二千多元,根本不足夠生活。

    長者生活津貼一樣需要資產審查,使很多生活有點艱難,又不符合資產審查的長者,到今時今日都沒有制度以保障他們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