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體適能標準立定跳遠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體適能標準立定跳遠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體適能標準立定跳遠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體適能標準立定跳遠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783的網紅李宗翰,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 意外地獲得很多關注 = 今天很多朋友告訴我在電視上看到質詢畫面 覺得有趣也認為市長願意配合很不簡單! 而我們在議場做運動自然有其脈絡 首先為了說服市長獻身,我們做很多功課 #最下面我們有把各議題的時段分好 #方便大家挑喜歡的點選來看 ====== 其實最早關注的是體適能 ====== 台...

  • 體適能標準立定跳遠 在 李宗翰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0-10-26 21:23:28
    有 170 人按讚

    = 意外地獲得很多關注 =

    今天很多朋友告訴我在電視上看到質詢畫面
    覺得有趣也認為市長願意配合很不簡單!
    而我們在議場做運動自然有其脈絡

    首先為了說服市長獻身,我們做很多功課
    #最下面我們有把各議題的時段分好
    #方便大家挑喜歡的點選來看

    ====== 其實最早關注的是體適能 ======

    台南市國中升學標準有體適能項目
    分別有6、8、10分可以爭取
    如果要爭取到10分的滿分
    必須要在坐姿體前彎、立定跳遠、長跑及仰臥起坐
    以上的項目挑2樣特別訓練達到PR85以上的水準

    仰臥起坐是屬於肌耐力的訓練
    要達到標準相當於要在一分鐘內做到47下
    達標卻要周邊的肌肉骨骼協力爆發才能完成
    為了拚速度,代償的問題就會發生
    也因為這樣容易受傷

    #補充爆發力是透過立定跳遠來測定

    ====== 下一步是年長者的重量訓練 ======

    在美國有一位91歲的老奶奶
    因為重訓而不再需要柺杖

    在台灣目前屏東、嘉義等地方都有人在執行
    透過讓長輩進行重量訓練找回他們失去的肌肉量

    未來台南一定會成為超高齡的地區
    我們應該是延長能夠自由活動的時間
    甚至是以強壯的身體來面對可能需要的慢性病治療
    對長輩本身好,對下一代照顧的人更好

    所以我們強調
    未來應該走進社區協助長輩們訓練
    目前柳營也將開始有單位進駐

    ====== 最後是找市長來做運動 ======

    我們要反駁仰臥起坐
    自然也要丟出我們認為比較好一點的方案

    我們要鼓勵長者出來運動
    相對也要證明我們也願意出來運動

    雖然市長是犧牲了一點
    但今天許多電視台的轉播是有價值的
    #但沒有提到體適能跟長者重訓還是有點可惜

    我們相信台南會往更好的方向前進
    #總質詢結束終於能休息一下下了

    ====== 快速連結 ======

    議題一:針對汙染提供方案,守護台南好米品牌
    https://youtu.be/FxQp2TJZlk8?t=5

    議題二:請高公局真正接地氣,改善新營交流道工程
    https://youtu.be/FxQp2TJZlk8?t=262

    議題三:精神疾病資源不足,現行制度權責不清
    https://youtu.be/FxQp2TJZlk8?t=642

    議題四:仰臥起坐是否適合小朋友測驗體適能
    https://youtu.be/FxQp2TJZlk8?t=1610

    議題五:長者健身正流行,台南應逐步追起
    https://youtu.be/FxQp2TJZlk8?t=1783

    影片內容:邀請市長體驗棒式運動,一起鼓勵運動
    https://youtu.be/FxQp2TJZlk8?t=2190

    議題六:溪北空污問題,推動畜牧自治條例
    https://youtu.be/FxQp2TJZlk8?t=2466

  • 體適能標準立定跳遠 在 李宗翰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05 23:43:30
    有 432 人按讚

    = 仰臥起坐,怎麼做? =

    今天很高興可以趁著教育局的質詢談這個議題
    我們開始影響著教育局跟體育處
    相信會慢慢延伸到教育現場

    ====== 從小到大會不會都做錯了? ======

    仰臥起坐,做的太快是會有很大的風險
    因為我們的腹肌並沒有那麼強壯可以快速收放身軀
    取而待之的可能是脊椎不斷的彎曲延伸
    但脊椎並不適合這樣運動

    仰臥起坐,慢慢做才能感受到腹部的發力
    不管是引體向上感受腹部越來越緊
    或是緩慢躺下所逐步感受的張力
    都會感覺很難把這個過程做快

    但我們曾經都為了追求更高的體育表現
    冒著受傷的風險也要在一分鐘內拚出成績

    ====== 體適能還有另外三項考試 ======

    其實光看到考生
    分別在男女生要在一分鐘各做到47跟36下
    我個人真的會建議把訓練投資在其他相對安全的項目

    800與1600公尺是花些時間就能培養
    立定跳遠跟坐姿體前彎就需要一些天分
    但這些項目基本上都比仰臥起坐來得更加安全

    畢竟在台南市真的有學生
    為了爭取關鍵的1.2分
    而刻意去補習訓練體適能

    ====== 制定標準很困難,批評標準很簡單 ======

    我們相信體育署正是知道體適能有進步的空間
    才會進一步開始研究如何改善體適能這個項目

    作為一個體制外的議員
    我們今天透過質詢想傳達的
    是仰臥起坐應該是特別要思考的項目
    不論是老師的指導是否落實
    或是有其他替代可行的方案

    體育終歸是要建立國民基本運動的能力
    而不是為了測驗的體育

    也謝謝教育局承諾
    對台南的學校將會更注重相關的安全
    並感謝這次體育處同仁同時示範正確與有些危險的動作

    ====== 新聞連結

    學子仰臥起坐過快恐傷身
    http://www.secjie.com.tw/newsview_4686.html

    仰臥起坐過快恐傷學子 南市官員議場上示範動作
    https://www.watchmedia01.com/fnews-20201006014718.html

    議會質詢直播:https://youtu.be/V2IYLybqdjc?t=7878

  • 體適能標準立定跳遠 在 Ingay Tali 穎艾達利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3-14 08:00:00
    有 37 人按讚


    【適能還是全能?】
      
    今天中途離開札哈木部大的記者會,真的很抱歉。也在開場的致詞時先向老師們報告,因為要趕著開一個攸關包含族人的所有學生重要升學權益的記者會:《適能還是全能?別讓體適能阻礙多元發展》
      
    這個記者會是由同事 沈震東 翻轉舊思想,城市新模Young近兩週前發起,召集了『真放心連線』的 鄭佳欣 Jenny議員與 嗨~哇是沈家鳳~議員,也邀請Ingay一起(所以說是「因為愛。真放心」XD),於是早早的就跟團隊們一起做了功課。
      
    在記者會上,家鳳議員提到測考點分布不足與城鄉差距的測驗前提;佳欣議員特別提及了測考項目的侷限性,阻礙了學生的多元可能;震東議員則特別指出過份側重體適能標準,反而扭曲多元發展的初衷。
      
    Ingay則是列舉各縣市的(超額)加分比序規定、評比項目順序,以及測考內容及標準,說明臺南市的超額比序評比中,「體適能」被多次重複評價的妥適性。並且,把身心障礙或重大傷病的孩子,直接給了個最低分(4分)的評價,似乎隱含了「懲罰」的限制性。而且在各縣市評分標準不一的狀況下,臺南市(所謂)「過份嚴苛」的標準,反而讓學生家長忙著帶孩子南征北討到其他縣市去「搶分」(報載2018年在高雄市路竹區的體適能檢測,399人報名中竟然只有6個不是台南學生)的『體適能長征』。
      
    並且,要能得到外地檢測資訊、假日帶孩子遠征的家長,是不是相對於其他孩子的家庭更有「社經」高位階?這個政策到底是讓孩子比多元可能、還是在比家長的優勢?
      
    家鳳議員還補充建議來廣設檢測點、甚至鼓勵學校都能有完成檢測考核的老師,讓孩子直接在熟悉的場地測驗。Ingay覺得這個建議超棒,根本就是「#原地考照」的概念呀!
     
    列席的教育局代表則在我們建議下,強調近期會有政策調整,但是堅持不能事先透露,說要由市長公布說明。但是他提到「國際賽」的加分比序,當場就引發Ingay長期盯著的「原住民籍學生權益排擠」議題,因為:
     
    『科長,請問您有聽過國際阿美族語朗讀比賽嗎?』
     
    是的。說的很好聽,有縣市級、全國級與國際級的賽事加分,問題是,在原住民學生的世界中,高階競賽項目相對來說真的少之又少。
     
    除此之外,要能參與國際賽的,多半是取得全國賽佳績者,而能參與全國賽者,必然又是縣市級前茅者。如此,根本是分數一把抓,其實對其他學生來說也不算什麼公平的可能。
     
    其實要擬定一個「多元學習」的鼓勵政策不容易,教育單位的評測設計初衷是值得肯定。但是實作起來的窒礙難行處也該斟酌修正。
     
    單就體適能方面,四項(左姿體前彎、屈膝仰臥起坐、立定跳遠、800/1600公尺跑走)取二的設計,是不是足以評測柔軟度、肌耐力、瞬發力與心肺耐力?現實中就有國手級的孩子因為柔軟度較差而「無法通過」測驗的例子。有沒有必要增加測考選項?也許是個可以斟酌的方向。
     
    而,關於施測的評比標準,Ingay並非主張要鬆綁嚴謹性,而是建議教育局應該向上級機關(教育部)建議要有全國一致性的標準,否則那種「長征」的現實不會停止。此外,臺南市的體育總會中也有體適能委員會,如果檢測分數不理想者,是不是可以研議還可以從本市體適能委員會設計複測的制度,而不是讓孩子南征北討。
     
    既然教育局這麼堅持,那,我們就期待下週『只能從市長的嘴巴說出來』的政策修改,會是怎麼樣對孩子利多的發展吧?

    #補
    市政府3/18記者會後的紀錄在這裡:https://goo.gl/SPQBqi
     
    #因為愛 #真放心
    #體適能記者會
    #調降門檻落實發展
    #減輕障礙升學無礙
    #拉近城鄉差距修繕多元比序
    #停止重複評價落實多元發展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