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香港男女司機比例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香港男女司機比例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香港男女司機比例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香港男女司機比例產品中有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萬的網紅香港作家王迪詩,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昨晚8.31太子港鐵車廂內,從多條新聞影片目睹警暴的可怕。但也有人稱警察到場之前,「暴徒連老人家都打」,「暴徒先在車廂內打阿伯,警察才到場平亂」。我多次翻看了不同影片,嘗試整理出一些facts,然後基於這些facts去提出我的看法,供大家參考,有獨立思考的人自然能作判斷。 為方便理解,稱作「上下」...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80萬的網紅果籽,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馬拉搜奇去喇沙發源地跟古晉的士佬搵食 唔落咖喱落蝦膏先叫正宗?#籽想旅行 果籽 Apple Daily 出了多次Trip,一直有個旅行實驗很想試一試,就是在當地隨意上一輛的士,邀請司機帶我們去他平日常吃的餐廳,來一場地膽帶路搵食。這一次來到馬來西亞古晉,真的讓我們碰上友善又可愛的的士司機Harris...

香港男女司機比例 在 ????? ??? ™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0-05-03 03:51:18

- 韓國自遊行教學(夜蒲篇)😏😏男女必讀 好有心機寫真心有用(用左成程機寫)😂😂 👏🏻👏🏻 - 韓國Clubbing⭕️⭕️⭕️⭕️⭕️ 會介紹下兩間比大家 *全首爾最正最正個間係江南 不過冇介紹 期待你地自己發掘😂 - 👱🏻男生 首先如想溝女神您可以唔洗睇落去 除非你有金宇彬甘高💂🏻 李敏鎬甘靚仔...

  • 香港男女司機比例 在 香港作家王迪詩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19-09-01 20:32:51
    有 13,218 人按讚

    昨晚8.31太子港鐵車廂內,從多條新聞影片目睹警暴的可怕。但也有人稱警察到場之前,「暴徒連老人家都打」,「暴徒先在車廂內打阿伯,警察才到場平亂」。我多次翻看了不同影片,嘗試整理出一些facts,然後基於這些facts去提出我的看法,供大家參考,有獨立思考的人自然能作判斷。

    為方便理解,稱作「上下」兩集。下集是警察在港鐵太子站月台及車廂的行為,影片很多,這條清楚反映過程:
    ♦️下集:https://www.facebook.com/Pakkin.Cousin/videos/652549298568774/
    ♦️我在9月2日凌晨1:46看見立場新聞post了一位醫生拍到的影片,我寫這篇文章時仍未看到的,影片很清楚看見警察的暴戾:https://m.facebook.com/story/graphql_permalink/?graphql_id=UzpfSTcxMDQ3Njc5NTcwNDYxMDoyNDE5MzkyNzUxNDc5NjY0

    上集則是警察到場之前車廂內藍絲跟黑衣人衝突的情況:
    ♦️上集:https://www.facebook.com/LostDutch/videos/1232159630319881/

    我從以上兩條及其他影片整理出以下facts:

    1. 衝突起初是幾個藍絲大叔跟黑衣人發生口角。雙方不斷問候對方娘親,並且用長遮互相篤下篤下,偶爾互擲雜物 (如水樽),但基本上只是「互拋」,雙方都沒有真的作出肢體上嚴重攻擊。當然,也可能有些畫面是眾多新聞片都沒有一條拍到的,我只能基於我從影片所見去歸納事實,我看了上集多次,發現這場衝突並沒有導致乘客或藍絲大叔受傷,到上集尾段,那幾個藍絲大叔仍龍精虎猛,其中光頭穿短袖灰衣那位大叔臉上掛著一個勝利者的微笑,泰然自若在車廂內行來行去,有網民甚至嘲笑成班黑衣人唔夠幾個大叔打。至於黑衣人,從影片也不見他們有嚴重受傷,可能個別人士會被藍衫大叔用鐵鎚擊傷,但從影片並沒有看見有人頭破血流。多人嚴重受傷是警察到場之後才出現的,場面之血腥我不想重複了,相信大家已在社交媒體看到。

    2. 從照片看見車廂內煙霧彌漫,那是示威者噴滅火筒所致,並非由於警察施放催淚彈。

    3. 很多人傳一張藍衫大叔向黑衣人揮動鐵鎚的照片,這是真的,並非改圖,可在上集4:47看見他揮鎚近距離襲擊黑衣人,他並一直手握這個鎚直至影片尾段 (上集8:30)。同時,站在車門外的黑衣人當中也有人持鎚 (上集6:19)。從影片所見,一名黑衣人曾在月台上向身處車廂內的大叔揮鎚,但沒有近距離用鎚擊向任何人。同樣,從影片也看見一名站在月台上的人拉恆一個丫义 (上集3:26),但沒有發射。我個人觀察是他們欲作勢拋窒藍絲大叔,從影片並沒有看見他們作實質攻擊。

    4. 情緒起伏關鍵點發生在上集2:35,白衫大叔突然撲向一名記者 (梳著長辮子,從背影推斷是女記者),用雙手推撞記者,使她往後跌出車廂外 (月台上多人扶著她,並沒有跌倒在地),黑衣人開始大罵:「你打記者!」雙方繼續口角,但除了擲水樽並無動手。直至4:49,藍衫阿叔突然手握鐵鎚向黑衣人砍下去,激起了黑衣人的怒火,朝大叔一擁而上,這時一個示威者擋在大叔前(7:02)試圖勸黑衣人不要動武,但阿叔也不用幫忙,(7:13)藍衫阿叔瘋狂揮鎚砍向黑衣人,令黑衣人退到車廂外。在這裡提出兩點可以思考:第一、阿叔揮鎚砍擊黑衣人算不算「自衛」?他自衛所用的暴力是否合乎比例?如果他身上除了鐵鎚就沒有其他可以保護自己的武器,那他以此砍擊示威者是否合理?第二、黑衣人當中也有人持有鐵鎚,但即使被阿叔用鎚砍揮也沒有以鎚還擊阿叔,這是我觀察到的。人數:十幾個黑衣人,阿叔三至四人。

    5. 很多藍絲說,沒有上集,就不會有警察拉人的下集,示威者在被捕過程中嚴重受傷是抵死。「抵死」是什麼意思?一個人為了名利而出賣家人,跟江湖人士夾計來打劫自己屋企,連孕婦也不放過,完事後卻不守信用,拒絕按原定協議分錢給有份賣力者,然後祖先山墓遭到破壞,這叫抵死。在沒有受到安全威脅下,一個人純粹為了自high或發洩而去將另一個人打至重傷,最後經獨立調查委員會查明屬實,受法律制裁,這叫抵死。三個已經沒有抵抗力、惶恐地瑟縮在車廂一角的男女,警察還向他們射胡椒水,誰抵死?多個已經被警察亂棍打至頭破血流按在地上的示威者,警察還不肯停手繼續亂棍毆打他們,誰抵死?警察有權使用的暴力,只限於合乎比例的暴力。對毫無抵抗力的人,警察繼續亂棍毆打、兜面射胡椒水,這叫濫用私刑。太子站內並非所有人都是示威者,但任何人只要看來年輕、「貌似」反對警黑勾結,不問情由立即已被警察無差別亂棍毆打。

    6. 多條影片顯示警察禁止救護員入站內搶救傷者,有救護員在一個半小時後才能進內救人,藍絲話「抵死!自己攞嚟!(意思:活該!自找的!)」。讓我解釋一下「自己攞嚟」是什麼意思:到現在仍稱讚警察開槍打盲示威者的人,有天心臟病發但警察覺得不要緊啊39分鐘後才到場,這叫自己攞嚟。聲大大喊「我行得正企得正怕咩送中」的人,上大陸工作變「被嫖娼」,這叫自己攞嚟。有那麼難懂嗎?

    7. 警方稱,警察有權在港鐵站內執法,這個當然,我等著看警察拘捕8.31在太子站用鐵鎚砍人的藍衫阿叔,我等著看警察拘捕7.21在元朗站無差別襲擊市民那幾百個白衣人。

    8. 黑衣人當中有沒有人揮舞鐵鎚?有。黑衣人有沒有使用鐵鎚去進行攻擊?從影片沒有見到,但看見藍衫阿叔多次拿鎚向黑衣人砍擊。那我是偏幫黑衣人,認為他們都是對的嗎?不是。如果狗吠你,你會蹲下來吠回牠嗎?這三個月來,喪盡天良、邏輯錯亂、無知智障的野蠻言論充斥香港大街小巷,跟這種水平的生物作口舌之爭是浪費生命。就算在口舌上贏了這幾個連自己都唔知自己做緊乜嘅阿叔,對爭取五大訴求有幫助嗎?「咩呀!條氣唔順呀!」我知道。但世上還有比「條氣唔順」更重要的事情,比如有黑衣人仍保持理性,不斷努力去勸,有人說「唔好理佢啦!阻住架車下個站啲手足走唔到呀!」請記住我們正在爭取什麼,牢牢記住,除此以外,不要被情緒或任何東西成為我們的絆腳石。良知是我們最強大的力量。

    9. 最後,想澄清一個在影片中顯而易見的fact:請不要說「示威者連老人家都打」,在影片中沒看見「老人家」,只看見幾個強悍壯碩、聲如洪鐘的大叔,其中一人被起底是全職巴士司機,還未到65歲退休之齡。不要自恃有幾根白髮、頂著個大肚腩就抬出「全世界都要遷就我」的老人免罪金牌。73歲的陳伯為了守護香港而絕食,一群公公婆婆穿上寫著「守護孩子」的衣服,年輕人說「頭先伯伯一路上gear一路叫我走先」(圖:https://www.facebook.com/FixingHK/photos/a.608452522619273/1695370873927427/?type=3&theater ) 他們才擔當得起「老人家」這象徵智慧和福氣的三個字。在惡人橫行的世代,我們仍有榜樣,仍有值得我們尊敬仰望、擁有高尚人格的守護者。所以,不要絕望,耐心點,我們一定可以一起挺過去。

  • 香港男女司機比例 在 八鄉朱凱廸 Chu Hoi Dick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9-08-07 11:04:20
    有 1,322 人按讚


    立場記者8.5荃灣觀察。她提出了一個很嚴重的問題:如果紮根在你的社區的黑社會和親北京打手,以愛國護旗之名伏擊他們口中的賣國賊(實際上是無差別襲擊),我們應如何應對?

    首先,我想就算黑社會之間,都不會長期處於戰鬥狀態,因為人力成本很高,又搞到社區人心惶惶,娛樂事業和飲食業都不會好,基本上是倒自己米。因此,他們的邏輯是,以一次高調襲擊在社區裏散播恐怖氣氛,在一段時間內維持震懾力(元朗目前的狀況)。

    第二,黑社會和親北京打手也看重風險,因此襲擊發生的地點都在舊區地頭(元朗打到西鐵站是極不尋常的),新區的風險較低。他們在社區內有很多生意和線眼,茶餐廳,報紙檔,公園仔,每一個角落都是,傳遞消息極靈通,而且熟悉地形又有實戰經驗。有名有姓的人物,很容易成為目標,唯有自己小心,舊區少去為妙。一般舊區街坊而言,反制之道是建立自己的社區消息網和據點,包括街舖和住家,平時互相提醒,有事時可迅速聚頭應變。

    第三,加強整理元朗721襲擊的犯罪證據,令政府必須正視,以儆效尤。社區襲擊之所以發生,就是施襲者覺得有警察的通行證,打完人沒後果。廉署目前正調查警官不作為是否涉及公職人員行為失當,需要知情者爆料;另外,警察明明有O記點晒啲黑社會相,有晒指模,我們可根據網上現存資料進行民間認人,整理一套襲擊者資料,以增加警察辦案拘捕的壓力。傳媒也有身位。記得當年電台日日數日子,要求警察嚴辦七警和朱經緯,最後將他們繩之於法。元朗施襲者和包庇者付的法律責任愈高,其他區域仿效的機會就相對降低。

    以上幾點意見。立場記者文中重點描述的社區勇武抵抗應否及如何系統化,要靠各區自行評估思量。

    【關於「『示威者』鐵通當街圍毆白衫」的場面】

    一個 8月5日晚在荃灣市中心的真實畫面:你住的市中心鬧市街頭每一個街口,5分鐘內突然出現大批黑衫口罩人,係每個街口都有;個個都手持一枝至少一米長、材質各異的棍棒招搖過市,鐵通拖住地行的聲響令人毛骨悚然,動不動就對途人呼喝「咪撚影相啊屌你!」。然後這群人還動手、動武器,圍毆白衫男子。

    是咪好可怕,覺得啲後生示威又掟磚又放火,而家仲要變到好似黑社會咁?

    OK, 然後再想像呢個場境:你喺屋企食緊飯,你老公/仔/囡/阿哥/細妹突然走入厠所,七手八腳拆咗個地拖頭,拎住枝地拖棍,換件黑衫就著鞋。你問佢做咩,佢話:隔離條屋邨有堆藍衫人打到人爆頭,我要去同班黑社會死過。然後佢冇再理你,頭也不回就落咗街。

    這個場境是筆者作出來的。但不知道昨晚在荃灣,此情此境在幾多家庭裏真實發生?

    也許此時此刻,戰術比較重要,出路比較重要,警暴比較重要,筆者同意,但還是想展開多一個討論。睇到「示威者擊退白衫人」的影片,如果大圍反應是「多謝義士」、「嘩,睇完好治癒」,咁會不會是因為大圍還未意識到,而家香港地係任何時候、任何地區,都會有疑似黑社會週街打人、斬人,男女老幼都照打,而警隊是不會出現。721元朗、85北角、荃灣過後,上述情況是個客.觀.事.實。

    They take it seriously. Do you?

    回到文首的畫面。當我們看到示威青年在一個警察也沒有的街頭拿起鐵通,要討論的不是他們「會嚇親街坊」、「令運動扣幾多分」、「點解要咁」。要討論的時,原來香港真係有千計以上的人,為了不讓自己生活的地方淪為元朗西鐵站,真係 Ready擸架生,走到疑似黑勢力面前,還手。

    他們不斷彼此提點「千祈唔好落單」、「救到人好走啦」,轉身又走去用街邊執的膠雪糕筒,抵擋、還擊疑似黑勢力的粗木棍。

    當政府、警隊無力控制局面,疑似黑社會空群而出,首先是元朗,之後是荃灣、北角,再之後呢?脫下口罩就是平常學生、MK仔與藍領阿叔的示威青年,為了保護社區,選擇直面這種程度的暴力。他們真的勇到見到刀都唔走,他們真的會衝上去,再這樣下去,他們真的會斷手斷腳,會死。

    經過荃灣一役,筆者所看到的、決定運動發展的關鍵時刻,已經唔係「究竟係警察打死示威者先,定示威者打死警察先」,而係「究竟係警察打死人先,定係疑似黑社會打死人先」。

    或者你覺得,吓,諒解完佢哋掟磚還不夠,仲要諒解佢哋隨街打人?

    都係嗰句,個解決方法不是叫青年冷靜、叫青年收手、或純粹讚他們好勇,而係要進入佢哋的恐懼,觀其所觀、感其所感:請直面他們所見到的香港,請不要僅覺得「做咩咁激啊」,「而家咁亂真係唔知點好」,而是直面疑似黑勢力真係會周街打人而警察不會理的現實。

    (其實睇到呢到,你已經睇晒全文重點,下面是以荃灣全日見聞為基礎、冗長複雜的論證,冇時間可飛)

    * * *

    頭盔:

    1) 筆者只在 721元朗、85荃灣有在現場,下文提到「示威者」,請自行理解為「8月5日在荃灣出現的示威者」,「民眾」/「青手」同樣,未必有普及性 ;其他區咩情況唔知道,請其他行家 / 目擊者補足。

    2) 無意討論前線應該做咩,對於抗爭的行動層面,作為記者沒有親身經驗、沒有身位也沒有見解。本 post想討論的,還是應如何理解與呈現(或報導、討論、言說、what7ever)行動。行動弊病已有人開 Post:
    https://lih.kg/1417502

    3) 該如何稱呼行動者,正是本文要討論的一大問題。講到 85荃灣 8點後,就不能用「示威者」(下詳),但又不想用「黑衫人」(他們跟「白衫人」、「藍衫人」是不同的,不想以任何形式相提並論),用「勇武派」又不準確,他們不全部是荃灣居民,也不全是年輕人……姑且以「青年」稱之。

    * * *

    【1. 】

    首先,關於「打人」。

    在前線聽過很多「撚狗」、想「保護狗隻」、「黑警死全家」之類的言論,網上主張「邊個差佬落單就打柒邊個」的聲音也不少;但昨日荃灣頭半場,示威者人身傷害警員的意慾非常低,令筆者很驚訝。

    先說兩個片段:

    a) 破壞警車

    楊屋道街市外,落單的警車被破壞時,車內是有兩名軍裝交通警員。筆者的觀察位置是車頭助手位附近:示威者破壞警車時,是攞棍隊入車廂(當時車門已經開咗),喺車廂中排座位隊入去隊對面車門的車窗,交警全程企喺後排座位。另有示威者用棍扑前排玻璃窗,但只扑了助手位,沒有扑(有警員坐著的)司機位,連司機位車窗的鐵網也沒拆。
    兩個交通警沒有防暴裝備,現場不斷有示威者喊「打鳩佢」,但就筆者所見,沒有人付諸行動,另有示威者勸說警員棄車離去。及後有數名警員護送兩警離開,有零星示威者掟物(包括一張椅子),但追到眾安街位置就沒有再追。現場所見,兩名警員沒有受傷。

    b) 破壞警署

    包圍荃景圍警署時,現場人數二、三百,動手掟石者比例上很少(40 都好似畀多...?),大部份集中掟警署的窗,掟有警員在內的車閘者就更少。拆警署招牌、噴口號,則有很多人參與。

    有示威者提議大家不要再掟棟警署,而是應該掟(車閘內)的警員,但大部份人無興趣理繼續掟窗,僅三數人轉向掟車閘。
    大家可以想像,警車一幕,要打警是非常容易,示威者好多都拎住棍棒,兼群情極洶湧;咁多要打警察、想警察死的言論煲咗咁耐,當時兩名警員竟然可以全身而退,其實係好神奇的現像。(重申:有十數名示威者在警署是有掟磚入車閘、是瞄著入面的警察,筆者冇話「示威者冇打警察」,只係講就筆者所見,至少在荃灣現場,個比例係極小,講緊少於 5%。)

    相信對於示威者的破壞行為,大部份港人(以及大部份直播觀眾)的觀感都是「究竟做緊咩」、「年輕人只求發洩」、「仇警」。但這兩幕就顯示此說法(至少在荃灣)並非全部事實(即 Main Point第二點)。

    如果示威者無意人身傷害警員,只是破壞警隊財物及建築,那社會應如何理解此行為?抗爭的「同路人」能否將此行為接納為抗爭的一部份?在荃景圍現場目睹示威者拆警署招牌,筆者感覺很強烈:這是否一個與衝擊立法會同理、具正當性的政治行動?

    先不談刑責上的分別。警署作為警權、警隊尊嚴的體現,當警隊不再履行其社會職能、侵害人民的各種權利,警權不受制約甚至干預政府管治,而所有制約渠道皆已斷絕……除非警隊覺得自己其實係香港政府的軍隊,否則人民難道無權宣示對警隊(as一個整體)的制約權?

    (但當然,做到這一點的前提是,荃灣警相對上是非常、非常克制)

    筆者冇讀過政治理論,其實唔是好識吹呢啲政治意義的問題,請有心有力者繼續討論。但這段時期示威者的行動,與後段有明顯對比,因此稍作展開。

    BTW, 在此時段,絕大部份示威者都沒有拎棍。

    【2. 】

    以 8半為分水嶺,筆者會將 85荃灣發生的事明確分成兩部份,前半是「抗爭」,後半是「守護社區」。在不同的時段,同一群人所作的行為與自我要求,有非常清晰的區別。

    事緣於 8時許,網上突然傳出有「藍衫人」在兆和街隨機爆頭、藍衫人在路德圍聚集的消息,TG廣傳一張藍衣人路經力生的相,以及一張地上血跡相,沒有受傷者照片。這個消息流出後,即有大批荃灣居民主動落街搜括藍衣人,並互相提點必須 full gear。

    當時筆者從朋友所住的屋苑落樓,與幾名街坊(中年、拖鞋、佬)同 lift,他們正在討論點行去路德圍最快。落到地面後一取出反光衣,即有其他街坊(中年、拖鞋、佬)上前詢問路德圍係咪有人打人,說自己準備前往。

    會合同事後從天橋望向路德圍附近,見到一大群人走來走去,是數十個戴著黃頭盔的黑衣年輕人。走向兆和街,沿途經過的幾乎每個街角、每條小巷,都有少則 5-6人、多則20-30人巡行。在區內出名為黑勢力聚集地的德華公園門外,有二、三百人聚集。

    沒錯,TG上的兩、三張相,可以迅即 call到近千人 full gear走勻荃灣街頭。

    為甚麼說不稱呼他們為「示威者」?用片段答你:

    1) 筆者在人群中亂捉青年來問,十幾人中,只有三個不是荃灣居民,約三分二人是全日夢遊到嗰時,三分一人本來已歸家,見消息又落樓。荃灣堵路到近七點,示者其實轉了去葵芳,之後再想去長沙灣,但幾乎所有人知道藍衫人消息後即放棄前往,搭對頭車返荃灣。

    聚集青年的目標是尋找藍衫人,而非針對任何政府部門或警察有所行動。

    2) 九點前,青年話佔路就佔路,幾條友就築路障阻交通,完全沒有猶豫;九點後,人多很容易逼出馬路,不斷有人提「上返行人路啊」、「畀車過啊喂」。

    3) 完成搜索後部份青年商討,不斷稱「荃灣冇嘢搞啦,兩間狗屋已經搞完」,熱烈討論轉向荃灣地鐵沿綫哪一間警署

    因為幾百近千人走勻全個荃灣都找不到一個藍衫人,又沒有關於那灘血的傷者的資訊,不少人開始質疑 TG幾張相的真實性。到九時許,現場小圈商討得出共識,分頭去荃灣、荃灣西兩個港鐵站守住,10點半 be water散水。一過 10點,青年陸續搭車離開。

    當晚 9-10,整個荃灣是處於近千人四處遊走搜刮,但一個藍衫人也見不到的狀態(當時TG圖片已廣傳兩小時,但街上完全不見警察)。11點稍過,青年的人數已大幅減少,某些勢力就嚟料,有人被斬到見骨。

    【3. 】

    見到荃灣真的出現刀手斬人的新聞,筆者第一時間想到的,是警方在下午的克制表現。

    在大窩口新界南總區警署,示威者不停向警署內掟磚、用棍棒隊入鐵欄內擊打警署外牆,但只有少數警員站在門口(與鐵欄中間隔了數米),沒有行動,約 20分鐘後舉黑旗,發了三粒催淚。示威者純粹應對,銻盤伺候,短暫散開,之後又回來再掟,門外警再舉黑旗,再小放三粒,示威者再滅催淚+短暫退開,又回來,繼續掟。到第三輪,才有數十警在斜坡最上方一字排開,向下方推動,沿途連放。示威者分別往葵芳、荃灣方向退散,警在十字路口 form check line十零分鐘,沒有街坊指罵,已自己先收隊回警署。

    一整日的堵路行動,防暴警員幾乎只出現過一次(據筆者所見,初期在楊屋道),但很快就退走,之前沒怎麼介入堵路行動,予人的感覺是,警方唯一 care的就是守住警署(荃景圍警署外被掟磚半小時,警方完全沒有任何行動),其他一概不理,路障完全不attempt去清咁濟(即使示威者已轉去葵芳等地),連與示威者口角也很少。。筆者星期日在西環,剛目睹完警方如何在民居放催淚彈、在示威者已全數轉場銅鑼灣後在西環各處佈重兵對空氣 set防,如何放任個別情緒激動的警員與踢拖街坊互罵;85荃灣,警隊對示威者之克制、冷靜,與此前各區所見、警隊對街坊的兇限,形成強烈對比。

    或者是因為,至少就目前而言,催淚彈對「街坊」仍然有效?但示威者就不同了。85 荃灣的示威者人數非常,非常,非常多,示威者應對警察的防具裝備、分工、敏捷度、靈活性,高到一個點,如果警方選擇硬清,戰況一定非常激烈,甚至幾激烈都清不了。

    在此提出一個無從證實的大膽假設:荃灣晚上會有藍衫人出動,荃灣警區事前有沒有相關情報呢?

    結果論去看,至少就荃灣一役而言,警方除了再次的不作為,沒有太負面的迴響(反正不作為從元朗就開始罵了,其實不算甚麼);但「示威者」追打、圍毆白衫人的畫面,則成為了焦點。

    【4. 】

    8時許開始聚集的青年有「架生」,包括鐵通,包括搭棚竹,但更多是掃帚與地拖棍,以及在路邊水馬抽出、連接水馬用的膠棒。長遮唔少得。

    點解他們覺得這些東西可以擊退疑似黑勢力呢?

    9點幾青年往兩個鐵路站方向散開時,我問一對沒有帶「架生」的荃灣居民,情侶:如果真係見到藍衫人,你哋會唔會郁手?男生說,唔會。女生說,我哋只係覺得,人越多,大家就越安全。人群中見一無裝備黑衣五旬女士(同樣住荃灣),smartphone都唔太識用嗰種,完全唔知示威者咩時間巡過咩街有咩共識幾時撤,就話,我支持年輕人,我跟住佢哋大隊就得。

    為甚麼筆者堅持,同一批人,9點前是示威者,9點後只能以「青年」稱之?因為,一旦對手不是警察而是疑似黑勢力無差別攻擊,民眾一方就不應稱為「示威者」,而是「市民」甚至「居民」。面對、抵抗疑似黑勢力的舉動不是政治行動,不能視之為政治抗議,也不應用政治行動的邏輯去思考、用抗爭的標準去要求。

    青年的聚集,最原先是因為憂慮荃灣出現無差別攻擊,而要靠自己去揪出藍衫人。要討論,絕不可以抽空 721元朗警黑懷疑合作、警方不作為的前因;因為社區隨時變無差別屍殺列車(aka 元朗西鐵站),而警察幾可肯定不會阻止,咁可以點?這與「抗爭應否傷害他人身體」完全不是同一個問題。

    青年者當然也有值得商榷的舉動,譬如德華公園對出住宅有人望出窗,馬上有 laser狂射;但同場更多人狂叫「照乜撚啊」、「細路嚟架,咪照啦」。荃灣夢遊完場後有的士高速衝到路障前,有兩名示威者衝前扑車身,而裏面有乘客;但立即被拉開,後面的人狂叫「喂停手」、「打乜鳩啊」。

    不過去到後段,這種平衡可能會失去。不在事態平靜時搭車走、留到 11點後的,也是動起手來最「勇武」的一批,毋庸置疑。但兩者之間的關係究竟是怎樣?

    約10點半,筆者在荃灣地鐵站目送大量青年離開,一個右臂上用封箱膠紙綁了半塊浮板當護甲的男生問我:啲人呢?我說,有共識說 10半 be water,之後又有說留多陣到11,不過很多都搭車走了。他說:吓?話守到11點,點解咁快走?咁叫守咗?路德圍嗰邊仲有冇手足啊?然後他離站返去市中心,說要去叫啲人上來,要守住地鐵站。

    筆者當時心諗,大家都走了,點解佢仲會覺得會出事呢;然後一到 11點,就出事了。佢會不會是有份圍毆白衫的其中一個,不得而知。

    有人出動一晚後見不到藍衫人,就覺得單嘢係流嘅,唔使咁緊張,呼,返屋企瞓覺;有人同樣出動一晚後見不到藍衫人,仍然非常緊張,覺得荃灣仲係好危險,覺得唔可以走。最後動手的,是相信疑似黑勢力真係會周街斬人的那一群。

    講少少鳩嘢。我會咁樣理解:在外界看起來特別「癲」、特別「失控」,或者有死志的那些青年,都是特別較真、特別善感的人。他們比其他人更認真看待「香港會冧」的可能性,更願意直面對家的邪惡沒有底線的事實,更能夠感知那些寫在文宣上的危機,是真的會發生。

    重申,筆者沒有能力接觸當日所有示威者、當晚所有青年,能力所限,抽樣很細,或者筆者抽樣以外的所有人都是暴徒,maybe。或者要攞埋刀手回應先係客觀持平。我盡力做,有事實錯漏我會認衰,有其他觀察請指正,謝謝。

    【5. 】

    721後,曾有前輩行家評論,大意是:記者有責任監察有權者,警察開槍都要繼續影,但如果去到黑色勢力呢,其實真係唔係記者可以處理嘅範圍。記者尚且如此,本身是一般市民的抗爭者呢?

    械鬥已經出現,這一點毋須否認或掩飾;但那不是「屌,民意逆轉啦」或「爽片」,而是重要的警醒。

    威權政府利用 thugs來打擊示威,不是新鮮事,但通常是針對異見者;這種在全城不同平民居住區出現,無差別攻擊示威者或平民的做法,香港人應該如何應對?

    一係就唔好講,如果要講,就不要停留在「示威者擸鐵通週街走是否扣分」或「手足圍毆黑社會睇得人好爽」,個重點唔係班荃灣居民點對啲疑似黑勢力,而係荃灣居民以至全香港人,面對緊乜嘢威脅……但難道要去到一個地步,等啲連登仔自己開 post討論「武力升級到咩地步先砌得贏黑勢力」、「擋鐵通防具研究:浮板正評 IKEA燙衫版負評」、「[新地圖]福來村及123坡坊地形分析」、「要人!人多就會贏!」?

    政權動用疑似黑勢力打擊運動,不等於應對黑勢力是政治運動的一部份;這是一個全香港 18區、不分藍黃全部香港人一同面對的生命安全威脅;這不是抗爭,我們唔係要討論應否自衞,而係要討論點樣自衞,這個討論一定不可以只有暴力還擊的面向。如果不想這樣的場面再出現或惡化,就一定要更快找到其他方法。

    (唔好問我「你提出問題咁畀埋個方案先得架」,唔知啊,和理非寫個 App確保到一出疑出黑勢力,當區全部有小朋友的居民會即時收到警告,唔會出街之類?721真係可以白衫喺大堂打咗半個鐘、月台打人打咗10分鐘,乜台都報晒,仲有爸爸唔知頭唔知路,拖三個小朋友走入嚟搭西鐵......)

    全香港人一齊面對的威脅,不可能只係少部份人選擇搏命硬頂就可以當冇件事,而這些人也不應承受有冇扣運動分的罵名。

    PS 如果有曾經罵過元朗西鐵跪地市民「點解唔還手?」、「嗱,怯咪就係咁嘅下場」的人,覺得荃灣的畫面好扣分,咁就......呵呵。

    圖:Joey Kwok Photography

  • 香港男女司機比例 在 李卓人 Lee Cheuk Yan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8-06-28 20:46:49
    有 65 人按讚


    【威權橫行,社會不公,香港人頂住!】

    主權移交二十一年,地產霸權、官商權貴、一黨專政,入侵我們生活每吋的空間,蠶食我們抵抗逼迫的意志。

    我們問,該如何頂下去?

    政治🇭🇰️✊
    政制崩壞,一國兩制名存實亡。港府對北京阿諛奉承,配合維穩工作打壓反對聲音,由DQ議員、將關心社會的社運人士、政治人物、市民都送進監牢,及至最近建制派在立法會粗暴通過高鐵割地兩檢立法,以及快將展開本地立法工作的《國歌法》,都反映北京對香港的箝制益發加劇。香港人誠惶誠恐,我們活在有形及無形的牢籠之中。

    寧願站著死,不要跪著活。

    我們要求港府停止一切政治打壓,停止剝奪公民行使示威權利和議員議政權利;堅拒北京政治干預,堅持一國兩制,結束一黨專政;成立獨立調查委員會調查旺角騷亂案,研究案件起因。

    我們不要讓威權支配生活。

    房屋🏢🌲
    為期五個月的「土地大辯論」,政府示範如何用公關手法去包裝假諮詢︰篩走收回軍營用地選項;誇大所需開發土地;拒絕交代公私營房屋面積比例;借長者及殘疾人士過橋,聲稱覓地建院舍或社福設施,但原來沒有相關規劃數字。

    土地歸於人民,房屋不是商品。

    我們要求政府收回粉嶺高球場興建大量公營房屋和社福設施;以《收回土地條例》收回私人發展商囤積的農地;引入資產增值稅;重設租務管制;居屋定價與市價脫鈎;丁權截龍釋放土地。

    我們不要讓租金和樓價支配生活。

    長期護理及醫療🏥👴
    香港是全球男女最長壽地區,女性平均壽命87歲,男性則81歲;而香港人口將持續老化,未來10年會最為急劇,適切而足夠的長期護理服務刻不容緩。惟香港的安老政策落後,院舍及日間照顧服務嚴重不足,政府對興建相關社福設施毫無承擔,更將長者及殘疾人士推向劣質私營院舍,虐待事件不斷重演。

    此外,假如患有罕見病,或患上癌症,病人則有藥無錢醫。醫管局在藥物名冊上設有種種行政限制,以成本凌駕效益。不少人因經濟困難,或因「安全網」(即撒瑪利亞基金及關愛基金的入息及資產審查制度)的荒謬,只能無奈等死。

    弱勢群體並非二等公民,我們要活得有尊嚴。

    我們要求《院舍條例》修例,新院舍人均面積上調至16平方米(8平方米寢室、8平方米共用空間),現有院舍則以十年過渡期將人均面積上調至9.5平方米;在市區閒置用地及新發展區大量興建公營社福設施;盡快在規劃署《香港規劃標準與準則》加入社福設施的規劃標準;設立200億癌症及罕有病藥物基金;長遠而言,盡快推行公營的全民醫療保險計劃,分散個人的健康風險。

    我們不要讓官僚和運氣支配生活。

    工作🛠️💻
    香港,全球工時最長,每周平均工時達50小時。基層員工如巴士司機被要求每天工作14小時,疲勞駕駛危及安全;專業人士也不見得可逃過長工時厄運,部分公立醫院醫生每周工作長達80小時,遇上「on call」,則連續工作最少30小時,睡眠不足增加醫療事故風險,最後還是市民埋單。

    至於身在香港的數十萬名外傭和外勞,常遇到無良僱主剋扣工資及無理解僱,甚至受到身體虐待,但人在異鄉又不懂發聲。有建制派議員更認為外傭一星期一天的休息日,在街上與同鄉聚會是「阻街」,無視外傭勞動價值和休息權利。

    工人撐工人,我們不會割席。

    我們要求立法標準工時;最低工資一年一檢,並引入生活工資水平作參考;政府帶頭取消外判制;恢復集體談判權;落實強制復職令;勞工假增至17天,全薪產假不少於14週,侍產假增至一個月;廢除外傭「僱傭同住」條例;監管及重罰無良僱主,確保所有勞動者享有應得的工人權益。

    我們不要讓剝削和過勞支配生活。

    團結就是力量,就讓我們一起頂硬上。

  • 香港男女司機比例 在 果籽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9-02 22:30:09

    馬拉搜奇去喇沙發源地跟古晉的士佬搵食 唔落咖喱落蝦膏先叫正宗?#籽想旅行 果籽 Apple Daily
    出了多次Trip,一直有個旅行實驗很想試一試,就是在當地隨意上一輛的士,邀請司機帶我們去他平日常吃的餐廳,來一場地膽帶路搵食。這一次來到馬來西亞古晉,真的讓我們碰上友善又可愛的的士司機Harris,在這被人稱為「貓城」的小城,即興展開一日美食之旅。

    泉春茶室出產馳名的三色奶茶,本地人以福建語稱這為「Teh Si Bing」,Teh是茶、Si是牛奶、Bing是冰。香甜濃滑,茶奶冰比例剛剛好,Harris看我喝得滋味,笑說:「其他地方的奶茶只有奶和茶而已,喝起來普通,這裏奶茶會加黑糖,配以淡奶和香濃茶底,拌在一起就是完美的味道了。」

    果籽 :http://as.appledaily.com
    籽想旅行:http://travelseed.hk
    健康蘋台: http://applehealth.com.hk
    動物蘋台: http://applepetform.com

    相關影片:
    【香港職人】手袋神醫甩皮甩骨都救翻生 改短皮帶收$700:世上無嘢整唔到!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JlYWNeg5Vxw)
    【採耳師】25歲港女採耳師棄教職赴台灣讀採耳課程 記者實試:「第一次清晒耳屎的感覺,好爽」 (果籽 Apple Daily) (https://youtu.be/8uvIzhfy3hI)
    【重案解密】前G4長七洪立明任李澤楷「小小超」保鑣逾十年 暗戰張子強 :隨時冇命收工 (壹週刊 Next) (https://youtu.be/tBNL8NP5-H4)
    【6億身家奉獻徐濠縈】Eason停工侍妻女 幫阿徐抹鼻做跑腿 疫市賺少半億(壹週刊 Next)(https://youtu.be/EYsm9v8VSvc)
    【灣仔燒味老字號】17歲做大廚 自立門戶35年 油雞酒味濃 老闆:好做嘅食物唔會好食(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svAF8pKszw0)
    【深水埗兩餸飯】59歲大叔賣$32兩餸飯 月派100份送長者 由台灣派到香港:受過港人恩惠想回饋 (飲食男女 Appledaily) (https://youtu.be/kyvNU86ntio)
    【再現幕前零走樣】鄧上文生3個囝囝未夠數 計劃領養變六口之家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umTq9XNR6sA)
    【頭條動新聞】Ep.4 林鄭月娥一個星期被放棄兩次有咩感受 (蘋果日報 Appledaily) (https://youtu.be/TulvTCk2ZQ4)

    #果籽 #喇沙 #奶茶 #馬來西亞 #砂勞越州 #StayHome #WithMe #跟我一樣 #宅在家

  • 香港男女司機比例 在 飲食男女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5-02 17:00:00

    噓……
    天空墨黑,厚雲沒星。手錶上指針是凌晨二時,大部分人已熟睡就寢,街上一片寂靜,黑暗滿佈街角,昏黃街燈,照得人睡意濃濃。

    嗞嗞……
    機器的轉動聲卻在深水埗福華街,一排關閉的鐵皮小排檔叢後,一間鋪頂上書「坤記士多」四個大字,在鐵閘縫中透出幾扇白光,聲音就從這製糕工場發出,訴說着眾人皆睡我獨醒,明碼實價的起早摸黑,辛勤的一天就從這嗞嗞作響揭開序幕。

    「由晚到朝,由早到夜,循環不息,兩三點鐘起身開工磨米,做埋洗埋嘢賣埋,兩更人,收埋鋪夜晚八點幾,年中冇息休㗎!不過唔緊要,慣㗎啦!」半頭白髮的傳永祥一口沙啞地說。

    傳永祥是坤記老闆和掌舵人,64歲,對這數十年如一日的辛勞已司空見慣。還有弟弟傅永康,三個協力的阿哥阿姐夥計,同時在凌晨開工,默默無語。守在四五十度高溫的火爐邊,人人揮汗如雨,各佔各崗位的忙着磨米、抽出抽入竹筲簊、提上提落重甸甸的石頭壓漿,誰也沒注意到這百忙的街外上一絲靜態。


    咔嚓……
    一手拉開了店面的鐵閘。時為早上七時許,深水埗地鐡站B2出口旁,這不過百呎,80年代士多的舊模樣,汽水、香煙、啤酒、土炮……,老士多的產品。然而主角是陸續放到店門當眼處的各式老糕,白糖糕砵仔糕芝麻糕紅豆糕……琳瑯滿目,吸引途人。連銷售也數十年不變。現時外面的糕都早已包裝好,這裏卻依舊即切即放磅上秤重量,再入小袋給客,這樣的動作常惹客人投訴慢。

    「件糕幾重就收幾多,冇呃秤,夠均真!幾廿年都係咁,冇變過,舊時啲人冇投訴㗎!」

    隨時代變遷,深水埗生活改變了,舊的事物正在消失,他仍竭力保留這裏的一點一滴。分毫不動,緊握着舊。

    「我都後生過,輕佻過,試過變新,錯咗一次,唔可以再錯!」像他的白糖糕,水靈模樣,心眼兒透亮,會有點調皮。他也曾稚氣未脫,違反父旨,背叛自己,陷於迷惘,卻終歸是貼心的。還不忘父訓:「做人做生意要對得住天地良心。」


    一度無心之心,使他念茲在茲,謹遵此宗旨,勤懇守着,天荒地老。縱使父已逝,精神卻長存。

    父技藝恭謹以待

    嗯……
    閉目沉思的他,想起父親,思緒如泉湧。他祖籍順德,鄉下作為魚米之鄉,河澤廣佈,水域通達,適於稻米生長。賦予了製作米糕的創造力。選粘米、糖、水這些家常材料製成的白糖糕、砵仔糕等,是稻米變身的傑作。

    看來簡單,實際上製作十分繁瑣。父親傳承的技藝,他不怠慢,淘米、浸米、磨粉、壓水、和餡、發酵、灌籠、水蒸,做足八道工序,糕才爽香可口。

    滴噠滴噠……
    磨米的滴水聲,回應着石頭壓印米漿滴出的米水聲,格外清脆。他將用半新舊的泰國粘米按比例混合,浸泡一晚軟了的米放進磨機,扭動水喉,米粒漸研磨成漿,奶白的水柱細細流進布袋。紮好裝滿米漿的布袋,然後抬塊大石把米漿重重壓着,待水分全部流走,壓成半乾濕的米粉糰。以壓乾的米粉糰上秤,斤両才準確。

    「用磨米壓出嘅米漿嚟蒸糕,啲糕有一種膠質,特別煙韌。」他一時忙着調校不同糕點的糖水米漿,這個要加黑芝麻漿,那個要放紅豆……一時又要磨糯米粉,做煎堆、包茶果。磨米機在一邊動,他也像機器一樣,沒有一刻停下來,多磨人!

    最不容易是順德獨有的白糖糕,壓成的米粉糰,加入糖水搓勻,擺放到晚上,粉糰不停發酵,晚上變「老種」,又配搭新加了糖的米粉糰去,再發酵到第二日才蒸,往而復來,日日如是。白糖糕好不好吃?還是靠發酵。米與糖水的比例怎樣?發酵時溫度如何?全靠他拌和米漿時,一雙巧手去感應。

    將發了酵的米漿倒在竹箕上,拿去蒸。「蒸起咗啦!蒸起咗啦!」隨着他揭開蒸鍋,熱氣上升,夾著帶酒味的甜米香,一股複合香氣撲面而來。剛蒸好的白糖糕白嫩蓬鬆,密密的小氣孔如同蜂巢一般,光滑剔透。嘗一口,軟滑爽口,甜甜的滋味帶着剛出爐的暖意在舌尖化開,口感綿密帶韌勁,微微似米酒的香氣,意想不到的清新吸引。

    家傳秘方不易來

    呼……
    他大力地呼出一口煙圈。這個做糕的家傳秘方,是寶貴的經驗及睿智,都是他的父輩,順德人一代代口耳相傳下來的結晶。最初,也與一口煙有關。

    「我老竇叫傅坤信,戰前喺順德嘅茶樓打工學整糕,佢個師傅做嘅白糖糕爽彈細膩,點樣整?佢就教啲唔教啲。不過呢個師傅係食大煙嘅!」

    食大煙,即抽鴉片,當年是合法的,很平常,但價格高昂,普通打工的吃幾遍可花掉一個月人工。他父親知師傅有煙癮,出錢請食,期望師傅上足電,會過招教他。這樣的討好非一推即就,師傅一次不教、兩次不教,直到第八次才教少許。之後不斷請食,師傅才像擠牙膏般逐少逐少地教。

    「請佢食個大煙,嗰份糧畀晒佢㗎啦!老竇先慢慢學到做糕竅門!」到他父親成功獲知箇中秘訣,幾已傾盡家財,可謂得來不易。和平後,他父親就帶着這秘方,到香港打工。

    做米糕養家餬口

    依呀﹗依呀﹗
    石磨在轉動,轉一圈就依呀一聲,昔時就是用石磨磨米做糕。「我老竇嗰時喺香港嘅油器白粥大牌檔做糕,用石磨磨米,憑學番嚟嘅秘方整出好食嘅糕,其他師傅都冇佢整得咁好,啲客咪叫我老竇不如自己出嚟做生意!」

    1965年,他家住唐九樓,在十樓的天台自立做糕,山寨原始,做批發生意。「點知攞貨買嗰啲商戶客,好生意就嚟攞,唔好生意就唔攞,落雨唔嚟攞又唔找數,啲糕剩喺度唔通倒咗佢,我阿媽咪拎出街賣囉!」山不轉路轉,他母親挑起擔挑,秤兩隻竹籮,糕點放在籮上,到福華街、北河街沿街擺賣。那時小小的傅永祥,已跟着媽媽一起上街。

    「老竇真係好勤力,佢一個人,用手磨米、石頭壓水、米漿溝糖水、發酵、入爐蒸,嗰時仲用燒柴,乜都一腳踢!」父親就靠這糕養活一家九口,逐漸做到有生意,坤記的雛形就是這樣形成。

    窮人孩子早當家

    鈴鈴鈴鈴……
    鬧鐘響起,早上六點,傳永祥兒時最痛恨這聲音,他不情不願的起床來。「起身幫老竇開檔,之後七點幾返學,到下晝三四點放學返嚟,又磨米、搓糕,整呢樣整嗰樣,到夜晚九點,先去做功課……」

    對一個小孩,體力及精神都往做糕去,上學沒精神,成績也越來越差。「整整下無心機讀書,升唔到班,咪冇讀,一路跟住老竇去做糕。」中二就輟學,這遺憾一度令他無法釋懷。

    「人哋放學就去玩去踢波,禮拜六禮拜日去露營、去旅行。我禮拜六禮拜日都要開工,好辛苦架!做糕有咩樂趣?」他很矛盾,對做糕,嘴裏說着嫌棄,實則卻又留有美好回憶。「當年冇咁多電子產品,我細個陪老竇開檔有得食,又同其他檔口嘅細路玩,賣出啲糕,老竇賞我零用錢,幾開心㗎!」多年後憶起與父親一起賣糕的時光,苦中有樂,很寶貴,他特別珍惜!

    他與父母漸漸做到生意,從街頭做上排檔,他的工資也多了。「嗰時未識諗,冇儲低!啲錢淨係愛嚟行街睇戲食飯,唔夠咪問阿爸攞囉!」

    人迹渺意興闌珊

    轟隆轟隆……
    地鐵行走聲音劃破寧靜的深水埗,時為79年起地鐵。坤記被迫搬到南昌街的大牌檔。「因為唔就腳,完全冇生意,做糕生意差,搵唔到錢。」同期麥當勞又進軍香港,市民多了選擇,坤記漸被擠到邊緣去。生意不佳,令傅永祥更加意興闌珊。

    「我都要支人工,飲茶食飯都要錢。做糕冇前景,都諗轉吓行啦!由細對住呢行咁耐真係厭㗎,邊至想做?當然唔想做!」常言做那行,厭那行。他放下了做糕,離開父母和弟弟。當時他考到的士牌,就去揸的士搵食。

    當了的士司機,他才發現爭食的士愈來愈多。「的士多,分薄咗,難搵食,我覺得揸的士已經唔合時宜。」他只好回家再做糕去。

    人心之花散落時

    哎呀﹗
    這痛楚的嘶喊,如被一拳激中喚醒做糕的初心。他離去而再回來,父親沒有責怪,但最終也要靠父母,他感覺像欠了一個情。這時父親年事已高,還交付給他打理。他有感傳統磨米、壓漿、發酵,花工夫又費時,生產能力低。適逢工場拆樓,沒地方磨米,他打出如意算盤來。「新時代講求快,可以用現成嘅粘米粉,節省咗磨米艱辛嘅過程,慳番唔少成本。」

    有不待風吹而自行散落者,人心之花是也。人心搖蕩、人性明暗,有跡可循卻難以理解。他騙得了自己,卻瞞不到客人,有些熟客吃過,覺得不是死實實,便是散收收,味道不同了。當他面前,把糕丟進垃圾桶,這恍如大力地摑了他一記耳光﹗「我好唔開心!」

    客人騙不了,一個個離去,不單虧本,父親打下來的江山招牌也搖搖欲墜。他痛過,才領會,才醒覺。「老竇曾經同我講,做生意最緊要老實,對得住啲客,如果啲嘢唔得賣畀人,等於呃人。」

    痛定思痛,自此,他堅持用傳統方法,磨米蒸糕,慢慢把客挽回來。

    兵戎相見終告捷

    傾哐!傾哐……
    電視機傳來武俠劇的刀劍聲,短兵相接,仿如與同行舞刀弄劍的惡鬥……八十年代,大牌檔人稀少,父母接受他的提議,到較多人流的福華街租鋪,他可以邊看着電視邊賣糕。

    如今他不辭勞苦,店仍維持磨米做糕,果然吸客,生意滔滔。那時深水埗有不少經營糕點的行家,見其客人川流不息,不免見獵心喜。某行家到來請教,叫他傳授做糕訣竅。「老竇當年都千辛萬苦先學識,而家問一問就要教你,有冇咁便宜嘅事?況且你又喺深水埗做糕,教咗你,咪搶自己嘅生意?傻㗎!」

    他拒絕了,於是行家心生一計,急遽地將其租鋪買下。「佢買咗間舖,繼續租畀我哋,遲遲唔收,等我做旺咗佢先至要返,到時接收晒我啲客,賣佢嘅糕。」

    他被擺了一道,但對方有鋪佔了優勢。他覺得租鋪不是長遠計,立意要父親買鋪。機緣下他們買到隔鄰的店,即現址的角落鋪,於是搬到鄰店繼續賣糕。行家業主收回原店,賣同樣的糕品,兩家並列打對台。「大家爭,佢鬥平,佢賣五蚊三件,我一件三個半。啲客嚟買,話我貴,但一樣幫襯,因為我嘅糕好食過佢。」

    對家乏人光顧,大拍烏蠅,結果結了業。「以前一直覺得老竇嘅手藝好平常,而家我知道係寶。」他深深感到做糕秘方的強悍和魅惑力,亦全憑這贏了漂亮一仗。

    仍不敢須臾或忘

    啪啪啪啪……
    掌聲響起,在百般磨難過後﹗97年金融風暴後生意轉淡,他想到增加產品提升銷售。「試過加整老婆餅、合桃酥,同芝麻糕、紅豆糕、馬蹄糕。啲客都係鍾意食用磨米做嘅糕,麵粉做嘅老婆餅冇得留低,磨米嘅紅豆糕同芝麻糕都賣得,就繼續賣到而家。」

    他將芝麻磨粉混合米漿倒進盤內,先蒸熟第一層,然後第二層、第三層,如此類推,蒸到第九層,做出芝麻糕。入口綿細軟滑,慢慢化開,不甜膩,飄散出芝麻香氣,細嚼還能感覺到點點的黑芝麻末,滿嘴生香。內裏沿用父親的磨米米漿,糕身特別柔韌有米香。

    03年,《飲食男女》報道坤記,指明香港製造。「由嗰時開始旺,生意幾倍咁升。到15年攞米芝蓮推介,多咗好多外國遊客慕名嚟幫襯。」

    店子紅了,親友都建議他擴大工場、增加產量。「要快就要機器生產,就冇咗手做嘅味道。」用手做糕,時間有所局限,快不得,產量不多,如白糖糕一天最多二十多底,砵仔糕一天只一千幾百碗。他斷然回絕。

    「唔會大量生產!我一定唔會再犯錯!」他絕不容犯下些許錯,縱使別人不追究,自己卻不敢須臾或忘。堅持遵循父法,不粗製濫造。09年父親因年邁身故。「我會盡自己能力細心做糕。咁樣做係為咗品質,亦係為咗啲客。更大嘅意義,係為咗阿爸。」他回憶中的父親,為人正直,扛起家庭和事業,勤懇堅忍,從未埋怨過辛苦。做人忠誠,對客童叟無欺,因而儲落大批熟客。

    入夜,他開啟門口射燈,照着坤記的招牌,淡淡的糕香,歷五十年而不散,讓人念念不忘,有燈就有人,延續父親的精神。

    撰文:孟惠良
    攝影:關永浩

    坤記糕品專家
    地址:深水埗福華街115-117號北河商場地下十號鋪
    電話:2360 0328
    營業時間:7:30am-8pm
    詳情: http://bit.ly/2QLfzL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