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產品中有10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0萬的網紅羅致政粉絲團,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一則台灣駐德代表處Taiwan in Deutschland的小故事。 2018年6月,我前往德國柏林出席「國際自由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的會議,利用空檔專程到代表處拜會謝志偉粉絲頁大使,同時也以外交委員會委員的身分跟駐處同仁座談。 由於跟謝大使是東吳大學的老同事,...

 同時也有16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23萬的網紅2分之一強,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來賓:楊皓如、五熊、張芯瑜 外國型男:馬丁、法比歐、賀少俠、舞陽、佩德羅、安卓、宋讚養 電視首播: 20161010 外...

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 在 藍橘子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6-21 11:19:47

當遇上家寶,阿公先瞭解整個人物關係圖,動機亦好自然咁浮上水面,更加能夠確定阿公嘅推測係正確嘅,潘叔唔知喺邊度學識半桶水嘅道術,能夠見到小鬼,喺鬼屋畫符咒,將周圍嘅小鬼養喺鬼屋入面,等待復仇嘅一日來臨。 家寶、婷婷、小鈞三個小朋友一齊嚟到荔園,絕對唔可能係巧合,而係潘叔嘅精心安排。 佢哋嘅父母...

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 在 阿榮大叔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9-16 10:39:09

5月5號那天阿榮大叔跟阿麗妹來到位於台中大坑日光溫泉後方的新月傳說景觀餐廳, 經過蜿蜒的山路,還有陡峭的爬坡,好不容易來到後山的秘密景點耶,哈。 四月是柚子跟橘子開花的季節,但是我們來訪的時候還沒看到滿山的橘子,所以沒有橘子可以採,只好怒吃景觀餐廳的美食啦。 到訪的那天微風吹吹,感覺坐在餐廳外頭...

  • 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 在 羅致政粉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9-15 10:15:43
    有 618 人按讚

    一則台灣駐德代表處Taiwan in Deutschland的小故事。

    2018年6月,我前往德國柏林出席「國際自由聯盟」(Liberal International)的會議,利用空檔專程到代表處拜會謝志偉粉絲頁大使,同時也以外交委員會委員的身分跟駐處同仁座談。

    由於跟謝大使是東吳大學的老同事,也是多年的好朋友,他特別請我中午到代表處附近的餐廳用個便餐!

    一進餐廳,服務生用德文問訂位大名,只見謝大使稍微拉高了音量用英文說:Taiwan embassy (台灣大使舘)。只見服務生親切的稱呼:Yes, Mr. ambassador!

    坐定後,我好奇的問他剛才的對話情況。大使微笑地向我說明:

    他說,由於在德國尤其柏林,中國對台灣的打壓無所不用其極,在很多正式或公開的場合,我們不能用Taiwan更無法稱embassy,因此他要求代表處同仁,只要有機會就要突顯台灣、突顯大使舘的地位。

    所以,在外面餐廳訂位的時候,一定是用Taiwan embassy的名義,這樣中共總沒法打壓了吧!

    我又好奇追問,做為德文系教授、外語學院院長,明明可以德文對答如流,為什麼要用英文回答Taiwan embassy?

    他得意的說,柏林是國際都市,很多國際觀光客未必懂德文,所以他用英文回答,不只是要講給服務生聽,更要把握機會讓更多人聽到Taiwan!

    頓時間,我了解到為什麼理應輕聲細語的外交官,要拉高音量說出Taiwan embassy了!

    外交經常就是在這種細膩操作下的點點滴滴累積,這恐怕是某些人永遠無法理解的工作內容。而對外交人員潑冷水甚至潑髒水,只會更凸顯自己的無知!

    感謝第一線外交人員的勞心勞力,讓台灣在世界被聽到、被看到!謝大使加油!駐處同仁加油!

  • 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8-29 21:30:07
    有 200 人按讚

    解憂關鍵:放下執著 💪

    有天粿和三個朋友約聚餐、聊近況,在聚會之前…

    我看過朋友A多次的PO文,都透露著她想盡快和男友步入禮堂、發展至下個階段,但對方不肯;

    而朋友B是因為和家人關係不睦,她經常在和父母大吵後、打給我訴苦;

    至於朋友C,他則因為遲遲未獲主管重視、在待了八年的公司盼不到升遷機會,經常在生著悶氣、感到懷才不遇時,多次想約我小酌消愁。

    到了見面當天,原先粿猜想,他們可能都懷著煩惱和苦悶,若是今天這場聚會壟罩在揮之不散的愁雲底下,可能也要點個小酒讓他們好好紓壓才行。

    但結果,和我想得截然不同!



    朋友A穿著一襲水藍色波紋短洋裝,踩著白色球鞋輕快地走進約好的餐廳,我倆四目相對時,她滿臉笑意地給我一個愉快的擁抱,毫無一絲鬱悶和不快樂。

    我們各自到櫃檯點好飲料、回到座位時,朋友B也到了,但她走近座位時戴著耳機正在和人講電話,我聽見她說,「媽,那妳晚上可以做獅子頭滷白菜嗎?妳知道我最愛吃妳那一道,晚上回去要不要幫妳買件新外套?我今天出門看妳穿的那件太舊了。」

    聽得出來她不僅已搬回家和爸媽同住,先前和父母猶如火山般、時刻要爆發的緊張氛圍也已散去。

    又過了十分鐘,朋友C撥著被風吹亂的瀏海、姍姍來遲找到我們這桌坐了下來,他則說,「抱歉抱歉,剛剛新公司的人資打給我討論要補的資料,在停車場講太久了。」

    服務生彬彬有禮地為我們都把飲料端上桌後,我實在再也按耐不住好奇心,眼神像滾動的彈珠球般、輪替和朋友A B C各相視兩秒後,我統一著問他們,

    「你們,感覺都沒事了呀!看起來都開心,眉頭都沒有像之前皺得緊緊,說話就像黃鸝鳥唱歌一樣快樂。」

    「真是太好了!看到你們開心,就太好了!」我這麼說的時候,他們也都莞爾一笑,看來真的是先前的煩惱都解決了。

    接續,他們各自訴說了鬱悶和憂愁消除的原因、為我解答…



    朋友A說,「其實雙方冷戰了很長一段時間,他真的還不敢結婚,而我就是想結,彼此吵再兇都沒一個交集、沒答案。後來我想,一直堅持自己的想法,對這段感情一點幫助也沒有,萬一再僵持不下,說不定還可能要分手了,多年感情因為其中一個觀念不同分手,想來也是可惜。」

    「後來我們說好,結婚先緩,但是我們一起立了一個新目標,就是先買房和車,因為現在住的還是租的,他說先再存多一點錢買好一點的房子,有自己的房子就結婚也不是不行。」
    --
    朋友B的事情,她則是這樣說,「有一個晚上吧,我爸媽問我說,是不是以為他們就是整天想干涉我、限制我,我說對。」

    「但我爸媽解釋了,他們說一直以來過問我的生活細節,其實都只是因為對我的人生感到擔心、不了解和好奇而已,他們一直問也會累,同時也感受到我的不悅。」

    「所以後來我把以前不愛接他們電話、不常跟他們聯繫的模式改掉了,現在常跟他們聊生活和工作的事情,如果看天氣不好,或是看到什麼好吃的,我就會想到他們、直接打給他們。」

    「反而不再像之前那樣一直想避開他們,我現在主動多找機會和他們相處了,他們也就沒再像之前那樣給我壓力,有時候還變成是我很愛跟他們處在一起。」
    --
    至於朋友C,他開頭說的第一句話,差點嚇壞我了。

    「主管一直不升我,我還曾偷偷寫內部信到上級去。」

    「好險事情是沒有演變得太複雜啦,但主管後來很誠懇地跟我解釋,說升遷的事,她其實幫我呈報了好多次,她還給我看過公文,但應該是上面下了人力縮編、職位凍結暫不要變動的指示,她其實壓力也很大。」

    「因為她跟我講得時候還哭了,我才發現,是我誤會她了,後來就決定不要再糾結升遷的事情,我就想在那間公司待得也很久了,就開始找新工作,結果我離職那天去收東西,主管的桌子已經先空了,我才知道她其實早就在資遣名單裡。」

    「想想…她好像那段時間承受了比我更多,她還有兩個女兒要養,相較起來,我這個單身男沒家庭壓力也沒小孩要養,真的沒什麼好太鬱悶或生氣的了。」



    那天的聚餐到了尾聲,聽著朋友們時而感嘆生活變動多,時而又笑談彼此都挺過了低潮、找回快樂,

    粿在心裡默默看出、他們化解鬱悶和憂愁的共同作法,就是

    :放下執著

    和另一伴相愛、共度日子時,總會有無數「觀念磨合」的交火時刻,在彼此都沒有犯下明確錯誤時,其實可能大多是面子之爭,又或是先後之戰。

    有時會急於想把自己的主張灌輸給對方,有時也會希望對方已自己的立場為優先考量,但若總是堅持如此,便是消耗戰了,鬧得彼此長期不愉快,甚至最後也理不出個結果,無濟於事。

    因此,像朋友A這般,能暫放原先堅持的意見,並理性地和男友再創全新的共同目標、找到備案一起努力,便是很好的做法。
    --
    而像朋友B,他原先執著於「得靠自己過獨立生活」,還把父母家人的過問和關心都片面地視為干涉和限制,但如今她理解了那些皆為「愛」的展現後,反而做出更柔軟、更為彈性的改變。

    順利改善了親子關係。
    --
    至於朋友C,他則明白了,職場上、與外人共事的場合,在複雜的制度和層級之下,許多難為之處真的不是拚了命去要、去大聲爭取就能擁有的。

    在確定自己能力足夠的前提下,他鼓起勇氣決定另覓更好的出路,不再眷戀原先、希望渺茫的位置上。



    在分享了以上粿與三位朋友的這場聚會後,粿另外想和各位分享一位《哈芬登郵報》的專欄作家Shashi Chamling,她亦擅長著墨生活方法和心理議題,

    Shashi Chamling曾以
    「不再執著這13件事,你便能感到快樂。(13 Things To Let Go Of To Be Happy)」為題發表文章

    內容如下…

    1.別什麼事都要自我檢討和反省

    2.別試圖討好所有的人

    3.別什麼都跟人比較,比昨天的自己更進步一點就好

    4.別老是自我懷疑,請真切地信任自己

    5.別執著於前一秒的事情,得學會時時放下和釋懷

    6.錯誤的事情或犯了錯,別經常拿出來傷心和糾結

    7.別輕易遷怒他人

    8.別過度擔憂「不確定的未來」

    9.別老是想和他人打成一片、無須過度在意人際關係

    10.別執著於不對的人、不適合的戀情

    11.別被「否定自己」的想法綁架

    12.不能習慣拖延,切勿逃避

    13.別對自己以外的人或事懷有過多、不切實際的期望



    在Shashi Chamling提醒我們的13件事當中,你看出端倪了嗎?

    其實在「不過度執著」之後,反而能把生活的主導權握回自己手中,能避免讓自己經常深陷在外在的、不確定性的、難以預料的窘境裡頭!

    倘若你這陣子也執著於某事、憂愁焦慮,希望今天這篇文能為你尋得方向、迎來解答。💛

    (完)
    -----
    幫大家算過囉,本篇 #2450 字 嘿嘿

    💜更多心理議題圖卡,都在粿的IG
    https://instagram.com/healingquei
    ●如您想讓身邊更多人看見本文內容,請於文首標明出處來源、亦或是直接轉發本文原連結,勿擅自片段抄改寫、截圖,感謝您。

  • 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30 16:25:15
    有 719 人按讚

    【香港國安法第一案重判9年;國安法庭現「四不像狀態」;「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口號極可能從此成禁語】

    香港《國安法》正式落地生效一年後,香港今(7月30日)出現第一宗《國安法》的判決。判決對象是香港24歲青年唐英傑,在高等法院經歷審訊,早前被判「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及「恐怖活動罪」兩罪成立,香港高等法院於今天下午3時宣判監禁9年的刑期。

    法庭指出唐英傑的罪名有二,其中「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的量刑起點為6年半,「恐怖活動」罪量刑起點為8年,當中兩年半分期執行,終判處9年監禁,同時吊銷駕駛執照10年。唐英傑代表律師隨後表示,將會提出上訴。

    此事件起源2020年的7月1日,當天香港《國安法》落地生效,儘管警方拒絕七一遊行申請,大量市民仍自發上街抗議;唐英傑騎著插有「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旗幟(下稱光時旗)的重型機車,涉及未按警方指示停車並衝向防線,造成3名警察受傷。唐英傑隨後被捕,成為香港第一名以《國安法》被起訴的被告。被捕後唐英傑一直被收押,直到今年6月23日正式於法庭接受審訊。

    24歲的唐英傑是餐廳的服務生,他在此案中選擇不自辯,交由資深大律師郭兆銘、大律師劉偉聰代理,劉偉聰此前參選區議員、亦在民主派初選47人案中被控違反《國安法》,目前保釋在外。罪成之後,郭兆銘在求情階段表示,被告在七一當日做了非常非常愚蠢的事,但被告曾經嘗試煞車避免意外發生,並非嘗試去撞死一名警員;被告單身,與父親及妹妹同住在公屋,被捕後他在收押所中修讀英文及管理學,希望出獄後能找到工作維生,現已真誠地為其行為感到後悔。

    但法庭不接納所有求情,指出認為此案沒有減刑因素,雖然被告有悔意,但沒有認罪,法庭知道唐英傑是家庭經濟支柱,過往良好品格,但品格和家庭背景不可以用作求情因素。

    自27日判決成立後,香港包括律師、學者、媒體都在討論未來「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這一口號從此是否將成為禁語,是否在任何場合,以任何方式展示均違反香港《國安法》,目前各方只能猜測,結論仍是未知數。

    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委員、香港大學法律學院教授陳弘毅對《明報》表示,日後如有市民公開呼叫「光時」口號或展示光時標語,「有相當可能構成煽動分裂國家」。

    而香港法律學者、民間法律團體法夢成員阿腸(化名)表示,這次判刑相當具體和技術性,法庭沒有就《基本法》中所保障的人權進行辯論,也沒有針對「煽動」及「分裂國家」等控罪元素提出抽象的、一般原則性的總結,而是根據唐英傑揮動光時旗是在七一移交紀念日等具體情境,判決有罪。他預計在司法層面,這次判例不一定成為日後案件的直接參考,但由於法庭沒有就紅線畫出具體界線,反而未來可能讓市民進一步加強自我審查。

    ​​■ 有別其他法律的審判過程,國安法庭不設陪審團,唐英傑案為香港先例

    這一次審訊,是香港高等法院對高刑期的案件,首次不設陪審團。

    在15天的長期審訊中,控辯雙方的一大爭議點為「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八字口號是否指向香港獨立的政治倡議,最終由3位《國安法》指定法官裁決,在本案語境中,這個過去兩年於港人口中朗朗上口的口號,帶有分裂中國的意思。

    在香港法庭過往的高刑期案件中,事實裁決和是否罪成由陪審團做出。針對高等法院初審刑期達7年以上的刑事案件,香港法院過往會組成7~9位市民組成的陪審團,負責裁定不同的控罪元素成立與否,罪成之後,再由法官進行量刑。

    從制定過程到執行方式,《國安法》均有別於香港現時法律。它沒有經過本地諮詢、立法會通過,完全由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制訂。整部法案從消息傳出到正式生效僅僅花了41天,立法過程從未對外公開。

    根據港府最新數字,自去年6月30日深夜生效以來,至今年6月底,香港已有117人被以《國安法》拘捕,當中64人被檢控,包括傳媒大亨黎智英、《蘋果日報》多名高層、主筆,不同光譜的民主派政治人物、學者如黃之鋒、朱凱迪、何桂藍、戴耀廷等。另外,包括《蘋果日報》在內的3家公司也因《國安法》遭檢控。

    作為《國安法》第一名被告人,唐英傑被法庭宣布不得保釋,在開審之前已遭還押356天。唐英傑後,絕大部分被控《國安法》的嫌疑人均不得保釋。

    阿腸指出,除不准保釋外,綜觀《國安法》第一案的審判過程,可見香港國安法庭出現了一種新型態,一種介於「普通法和大陸法之間的四不像狀態」,例如在討論「煽動」等控罪元素時仍沿用香港過往普通法的概念,但此次國安法庭不設陪審團,法官的角色在審訊中極大轉變,從原本中立的裁判員,變為經常親自下場、與控辯雙方討論、盤問雙方證人的角色。

    對於《國安法》第一案,律政司一方此前稱旨在「保護陪審員的安全」,指示香港高等法院不設陪審團,改由3名指定法官審理。唐英傑一方曾就此提出司法覆核(指要向行政機關提出合憲性的審查),但申請未被接納。

    香港法庭指出,《國安法》創立了「一種全新的刑事審訊模式」,律政司司長的指示屬於強制性質;法庭認為按照《國安法》特殊的法律地位及立法原意,涉及危害國家安全罪行的刑事程序中,即使被告擁有陪審團審訊的權利存在,亦應被廢除。

    ​​■ 「光時」定義歷經兩方辯論,但香港法庭一錘定音

    香港反修例運動中後期,「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這一口號經常在香港民眾聚集的時候被高呼。此次案件的審訊焦點之一,在於上述八字口號是否倡議香港獨立,從而指向「分裂國家」。

    控方找來香港嶺南大學歷史系教授劉智鵬作為專家證人。劉智鵬從中國歷史上的字詞使用切入,「光復香港」意指香港淪陷敵人手中,須奪回香港,包含不承認香港是中國的一部分的意思,並視中國為香港的敵人;「時代革命」則指利用不同方法改變政權和社會系統,借此改變時代,故包括拒絶中港政府的管治。

    劉智鵬認為,光時口號有著「穩定的意思」(意為此口號代表著固定的意義)、「沒有其他條件或因素影響時,我認為一般人都會這樣理解」。

    與之相對,辯方邀請了香港大學公共行政學系教授李詠怡與香港中文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院長、教授李立峯作證。兩人從「光復」和「革命」二字的歷史淵源分析,同時採用社會科學的實證研究方法,共同撰寫專家報告。

    李詠怡和李立峯的報告採用焦點小組與抽樣訪問等方式進行研究,訪問了超過400個市民的意見,分析超過2,500萬條網上帖文。數據顯示,「光復香港」、「時代革命」兩句與「香港獨立」的相關係數分別僅為+0.295到+0.353,代表兩個詞組之間的相關性是「中等(moderate)」。在7月13日至15日的庭審中,李立峯在約兩天半的作證時間中,以大篇幅向3位《國安法》指定法官介紹統計學的基礎原理,以及社會科學視角看社會的複雜性。

    李詠怡指,民眾對「光時」字眼有不同理解,不一定指推翻政權,亦可指「恢復舊有秩序,及團結熱愛自由的不同年齡人士,為時代帶來改變。」儘管李詠怡強調口號在不同脈絡會有不同意義,而控方則連番追問李詠怡,「光復香港」的其中一種解讀是否為「香港特區落入敵人手中」,李詠怡最終回答:「如果答案只能是或者不是,那我說是吧。」

    3位《國安法》指定法官在27日最終裁決,辯方專家的方式未能協助法庭理解「光時」口號意思。判詞中,法官指出兩位專家在報告表明接納「香港獨立」是其中一個與口號相關的概念;判決內容也強調,李詠怡作證時雖說並非必然,但也有承認「光復」一詞能指恢復失去的主權,而「革命」也能指推翻政權,強調他們不反對口號可帶港獨含義。

    ​​■ 法庭擴大了「煽動」與「恐怖活動」的定義

    針對唐英傑被裁定「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及「恐怖活動罪」兩罪成立,法庭認為,案發當天是中央對香港恢復主權統治的紀念日,也是港版《國安法》實施首日,並有反《國安法》示威發生,被告插着「光時」旗騎駛重機,在繁忙街道上來回巡遊展示背上的旗幟並故意違反警方指示,顯示他想吸引公眾注意力。法庭認為,所謂煽動屬「廣泛面向大眾」,「形式不管文章、廣告、演說亦成」。

    法庭最終裁決,在當天情境中,旗上光時口號有煽動的「自然及合理效果」,是能夠帶有把香港從中國分裂的意思,也能夠煽動他人干犯分裂的行為;唐英傑理解口號有港獨含義,並故意展示口號與他人溝通,煽動他人分裂國家。

    至於唐英傑另一項成立的罪名是「恐怖活動罪」,法官的判決指出,被告蓄意騎重機撞向警員,符合「針對人的嚴重暴力」的定義;而且被告公然挑戰「象徵香港法律與秩序」的警方,無疑會引起守法市民對自身安全的恐懼,並擔心香港的公共安全,尤其會令他們覺得一個安全和平的社會將淪為無法無天,「必然會對社會造成嚴重危害」。

    法官再提到,涉案口號不論是如上述裁定有分裂國家的意思,或者採用辯方的解讀,都屬於一個「政治主張」,因此,被告的行為構成威嚇公眾以圖實現政治主張,因而罪名成立。

    ​​■ 商人、新聞學者:對判決感無所適從

    曾在店內展示「民主女神像」、店鋪曾被警員以涉嫌違反《國安法》搜查的童裝連鎖店老闆周小龍知道判決後,向媒體表示認為判決仍有很多不清晰的地方。周小龍說他們只是把標語放在自己店內,沒有插在機車上衝向警察,希望法庭政府清晰解釋什麼「不可以做」。

    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則反映,判詞顯示,法庭採納「光時」口號只要其中一個含意涉及港獨,已足夠構成違法。他指出法官可以憑環境裁定被告人犯案時的動機,情況會令新聞界擔心,以致損害言論自由。

    (判決全文連結:https://bit.ly/3C66Dbx

    (文/李智賢、溫艾鋒 發自香港 )

    #延伸閱讀
    【評論/打造三位一體的巨獸:香港國安法制的演化與擴張】https://bit.ly/3j2WbIV
    【「愛國者治港」為民主上鎖:47位泛民派被控顛覆政權,中國人大改變香港選制】https://bit.ly/3BTrr5L
    【香港反送中兩週年:運動窮途下的消音與抵抗】https://bit.ly/3krrgbI

    #香港 #國安法 #光復香港時代革命 #唐英傑 #言論自由 #報導者

  • 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 在 2分之一強 Youtube 的最佳貼文

    2020-01-06 12:00:00

    最新【2分之一強】節目收看►►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8Y5MFFSlMiUi4hSAUjVCl
    來賓:楊皓如、五熊、張芯瑜
    外國型男:馬丁、法比歐、賀少俠、舞陽、佩德羅、安卓、宋讚養
    電視首播: 20161010

    外國人天生敢爭取,想要的事物超積極?!台灣人遇到相同的事情,卻等著別人主動給?!楊皓如在英國留學,靠同學與老師吵架因禍得福?!法比歐認為應徵服務生很專業,台灣人找工作卻準備不足?!小禎超困惑,台灣家長竟為了爭著當導護媽媽,在班上大發飆?!外國型男搞不懂,以退為進的台灣朋友,竟為搶停車位積極過頭?!到底台灣人哪方面愛爭取?又有哪方面太消極,讓外國型男大喊可惜?精彩內容請鎖定晚間11:00《二分之一強》!

    ★訂閱【2分之一強】Youtube►►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rRJRIIH_ku2rd8Ne6nR4cQ?sub_confirmation=1
    ★YouTube限定獨家【2分之一強網路版】►►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yi-Ztspx3aklCPyt4y5uGioPwPZvU7m7
    ★打工換宿遊台灣【請問 今晚住誰家】►►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Sbc11qZgT1-EsK2A-Zxbzk9jlPsvQujN
    ★女性必看寶典【媽媽好神之俗女家務事】►►https://www.youtube.com/watch?v=hiVG3f5dwcU&list=PLf4Dzm4zX_nVns1du43OHmjP4XBxU15FL
    ★健康醫療知識【醫師好辣】►►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L4ugceG1iyeMfbLvWecAs3re_dOBHR9f
    ★和曾國城一起動動腦【全民星攻略】►►https://www.youtube.com/playlist?list=PLktxyvtfjgOO3q9B8C2dkcad5m0Z89pQD
    ★關注【2分之一強】粉絲團►►http://bit.ly/2mrp432
    ★官方 IG 追起來(@ebchalf_n_half)►► https://pse.is/GE7WW

  • 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 在 井上一宏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9-08-15 07:15:01

    【今日上課內容】
    大家到了日本有想去的餐廳嗎?今天的觀光日語主題是預約餐廳囉!!用日文預約餐廳的確有難度,但把五個重點好好告訴對方就OK囉!!①日期②時間③幾個人④名字⑤聯絡方式。那麼我們實際聽看看我跟我跟服務生的對話喔!!
    講義PDF → http://ilovejp-blog.com/tel

    【LINE日語相談室 ID】▶@mcf9691k
    【YOTTA基本語法總整理課程】▶https://bit.ly/2I33vVm
    【YOTTA旅遊日語課程】▶ https://goo.gl/we29uw

    【工作信件 請至】taipeitaiwan55@gmail.com

    【BLOG】 http://www.ilovejp-blog.com
    【FB】 https://www.facebook.com/Japanese.project

    【井上老師簡介】
    1981年 日本神戶出生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 政治學研究所 碩士畢業
    國立台灣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博士班 (未畢業)

    ★DEAR 學日語的大家★
    希望"井上老師的日語教學頻道對學日語或對日本文化有興趣的朋友們一些幫助!!如果有甚麼意見,請給我留言,我會慢慢改善的(^◇^)

    【free music】
    BGMフリー音楽素材 Senses Circuit
    URL:http://www.senses-circuit.com/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wiUIs9I9EM #日文 #日本語 #跟著井上老師學日文

  • 餐廳服務生工作內容 在 啟點文化 Youtube 的最讚貼文

    2019-08-01 19:00:02

    【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除了熱情,你更需要知道的事
    讓你建立迎向未來的思維與能力!
    課程連結:https://pse.is/H8JXH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EHOn0UxMys

    【哈克獨門心法工作坊】~穿越迷霧,懂一個人真正的樣子~2019/10/19開課
    課程連結: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4022

    【人際維基】桌遊體驗會~讓你一玩就懂別人的在乎~8/3(六)14:00
    活動資訊課程:https://www.koob.com.tw/contents/3072

    【線上課程】《時間駕訓班》~
    學會提升效率,擺脫瞎忙人生,做自己時間的主人
    課程連結:https://pse.is/DDDHB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flfm52T6lE8

    【線上課程】《人際斷捨離》~
    讓你留下怦然心動的關係,活出輕盈自在的人生!
    課程連結:https://pse.is/E5MW5
    第一講免費試聽:https://youtu.be/YyLvd1cNcDw

    歡迎加入「啟點文化Line@」:https://line.me/R/ti/p/%40teb0498p

    線上課程【不用開口,就讓你擁有人際好感】
    啟動人際溝通的關鍵影響力 https://goo.gl/v3ojdo

    桌遊【人際維基】~一玩就懂得別人的在乎:https://goo.gl/Ej4hjQ
    到蝦皮購買【人際維基】:https://goo.gl/ASruqR
    =============================
    以下為本段內容文稿:

    這是我們談Csikszentmihalyi的《心流》的第三集。

    在這裡呢,我跟你分享一個名詞,叫做「本體焦慮」,也叫做「存在焦慮」。

    你可能聽不懂這是什麼意思,簡單來說,就是我們在人生裡,任何時刻,我們可能都會問自己:「我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這是一種呢,我們對於自身存在的恐懼感。我們會擔心自己的生命沒有意義、擔心自己的存在,對自己跟他人是沒有價值的。

    其實在整個生命歷程當中,我們從狂放的青少年時期,一直到相對冷靜的成人階段;我們這個問題,其實是會不斷發生的。

    然而你回顧一下自己的人生,在童年階段的時候,這樣的痛苦其實不會太影響你;因為童年嘛!你很清楚知道,未來還有大把的時間。

    可是呢,到了青少年時期,這樣的困惑會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取得你的注意;因為你很清楚知道,接下來你就成年了!

    可是在這樣的階段裡,大部分的人都會有一個期待,這個期待就叫做「長大以後就會漸入佳境、長大以後就會有答案」。

    然而可怕就在於,等你真的長大了,到了成人的階段,或許在初期你還是充滿希望,抱持所有的目標,都有機會達成。

    可是終究有一天,你會意識到,在鏡子裡面的自己有了白頭髮,不止是如此,你會感覺到自己的體重控制,越來越困難。

    而且你可能也會發現,自己有了老花眼,視力沒有像以前這麼的好;隨時在你不預期的狀況底下,你會發現到自己身體有發生了一些小毛病。

    那種感覺就好像是哦,你在餐廳裡用餐,你的晚餐的主餐哦,都還沒有吃完;服務生就把隔天的早餐端上來,是一樣的感覺。

    這些訊號都在告訴我們,我們的時間到了!「時間」已經不站在我們自己的這一邊。可是當這樣的意識,其實往往也是來自於,我們恐慌跟焦慮的來源。

    在這個時候,你會更加無法逃避的,去問自己這個問題,叫做:「我這輩子只能這樣嗎?」

    其實這是所有心智正常的人,都會面臨的階段。但是每一個人,面對這樣的階段,會有的反應都不太一樣。

    有些人呢,會忽略掉這樣的感受跟問題,他把力氣花在追求其他,讓他自己覺得可以讓自己變得更美好的事物上。比如說,更好的車子、更大的房子、 更高的權位,或者是更光鮮亮麗的生活形態。

    在現在這個時代呢,還有一些人會去追求醫美,用盡各種手段,去維持一個年輕的外貌,讓自己「感覺」時間還站在自己的這一邊。

    可是這樣的追求,好像短期都能夠達到一些安慰的效果;然而你會很快的發現,這一切的追求都沒有用。

    那種「幻滅感」,就像是錢再多都不會快樂,或者是追求更高的職位,心裡也不會有平靜。

    當照著鏡子看自己,用盡醫美的手段,讓自己看起來年輕;可是你都無法逃避,在這個表皮背後的那個靈魂的焦慮。

    這個時候你會感受到,所有的證據都在告訴你,這樣的努力是沒有用的,方向可能錯了!

    然而當你還不醒悟的話,就好像是我在【過好人生學】裡面,一直談到的一個現象,叫做「堅持症候群」。

    有太多人抱著一個信念,叫做「戲棚下坐久了,就是自己的。」;按照過去的信念跟想法,一路堅持下去,就可以過上一個好人生!

    然而呢,我必須很真實的告訴你,戲棚底下坐久了,並不會是你的,你只會得到滿身灰塵。

    因為你可能沒有真正搞清楚,會讓你生命變得更好、 會讓你的人生過得更好,的核心關鍵究竟是什麼?

    那當然了,也有些人會選擇直接攻擊這些焦慮感。比如說,當他發現自己變胖了,就開始節食。

    或者是當他覺得自己沒有得到應該有的重視,他就去讀那些可能是成功、勵志的書籍;或者是,去學「怎麼樣跟任何人都能夠聊得來」?

    然而這樣的努力,在經過一段時間之後,你可能也會發現,這樣子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其實也沒有什麼效果。

    因為有一個是我們無法逃避的事實,就是不管你怎麼樣照顧自己的身體,它終究會老去。

    如果你擁有了更多的自信,可能會因為這樣子,跟朋友發生了摩擦;如果你花時間在經營朋友的關係,你可能就會忽略了,自己的另一半跟家人。

    你會感覺到自己喔,越努力越挫折。然而這樣的現象,就很像是我在【過好人生學】裡面談到的,叫做「熱情症候群」。

    當你把你的生命,不斷的去「追求熱情」,很快的你會發現,到最後你不會在任何事情上,得到深刻的累積,你只是在不斷的「追求」而已。

    那麼就在此刻,當很多的嘗試,都發現沒有什麼效果之後;有些人就會選擇放棄對這個世界的努力。他們把這些事情、這些想望,甚至於這些疑問,全部都遺忘;把自己關在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裡。

    表面上他看起來,好像是他找到了一個鄉下的地方,開了一間農舍,或者是呢,他開始培養自己個人的興趣。然而有些人比較糟糕的,就是選擇用酒精或藥物來麻醉自己。

    其實像這樣子昂貴的興趣,或者是另類的消遣,或許可以暫時轉移我們的注意力;但是關於「自己的人生只能這樣嗎?」這個問題還是沒有回答。

    所以其實當你聽到這裡,假設你感覺到人生怎麼那麼絕望。事實上,我想要跟你分享的,跟Csikszentmihalyi談的《心流》,並不是要創造你的絕望;反而是更直指核心的,讓你去回答:「這輩子只能這樣嗎?」這個問題。

    不是企圖用忽略的,也不是企圖用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更不是用一種「放棄」的姿態,去看待這個問題。

    多數時候,當我們心中升起「這輩子只能這樣嗎?」,當這個問題一生起的時候,第一時間,你有真實的回到自己的生命裡?

    還是你活在一種虛妄的想像,你總覺得只要得到什麼、只要有了什麼,或者是只要把什麼你不要的拿掉,你就可以快樂跟幸福。

    其實只要你有這個想法,基本上你就已經注定了,你跳脫不出這樣的焦慮感。

    其實每當有人問我:「要怎樣過出一個好人生?」我說這個問題很大、很難回答;但是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說明的話,我會說:「要過一個好人生,那麼你就要去找出那個,回到世俗卻又超越世俗的努力。」

    「回到世俗」,意味著你不要跟你的真實生命脫鈎,也不要企圖想找別的東西來取代,這叫「回到世俗」;但是又超越世俗,什麼叫做「超越世俗」呢?

    那就是不管這個世俗、這個生命,給你什麼樣的任務、挑戰跟問題;你都要靜下心來問自己,你自己在乎的是什麼?究竟自己要的是什麼?

    今天這樣的問題,之所以會吸引你的注意力,到底引起了你心中的什麼部分?只有你能夠去找到那個「回到世俗」,卻又「超越世俗」的努力,你才能夠真正活出一個有意義的人生。

    那如果你再問我,怎麼樣用一句話,來說明【過好人生學】能夠帶給你的幫助?我會說:「這一門課是讓你學會,怎麼樣讓時間變成是你的朋友。」

    我們都知道在生命裡,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內在的焦慮會越來越大、越來越多;因為我們會懷疑自己的定位跟價值。

    然而你只要能夠找到那些有意義、值得你努力的事情,並且用正確的方法,這就是在我課程裡面,談到的「四個重要的能力」。

    那麼我想「時間」會成為你最好的朋友,因為時間會把你人生的意義,去做倍數的累積。

    希望今天的分享,能夠帶給你一些啟發與幫助,我是凱宇。

    如果你喜歡我製作的內容,請在影片裡按個喜歡,並且訂閱我們的頻道。別忘了在訂閱旁邊有一個小鈴鐺,按下去;這樣子你就不會錯過我們所製作的內容。

    那麼如果你對於我們的線上課程【過好人生學】有興趣的話,在我們的影片說明裡,都有相關的連結。

    我很期待能夠跟你一起學習,一起過出一個更好的人生;謝謝你的收聽,我們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