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的文字》一國之君的義務與責任 (7.6/10)
⠀
#主頁新網站請多幫忙點擊 @looryfilmnotes
《王的文字》是一部韓國歷史劇情電影,由曹喆鉉執導,宋康昊、朴海日、全美善主演,故事講述在朝鮮時期文字與知識遭到壟斷,世宗大王發覺漢字對文化傳播的不便,開始尋找可以完整表達本國語音的文字...
《#王的文字》一國之君的義務與責任 (7.6/10)
⠀
#主頁新網站請多幫忙點擊 @looryfilmnotes
《王的文字》是一部韓國歷史劇情電影,由曹喆鉉執導,宋康昊、朴海日、全美善主演,故事講述在朝鮮時期文字與知識遭到壟斷,世宗大王發覺漢字對文化傳播的不便,開始尋找可以完整表達本國語音的文字,偶然機會下他遇見當時地位卑賤的佛僧申美,世宗不顧所有大臣反對,兩人聚精會神開始創造韓文,為國家日後的進步立下基礎。
⠀
就我個人而言,雖然目前把重心全放在電影影評,但大約在 6 年前,其實是相當關注韓國的流行歌曲、綜藝或其他影視消息,當然也看了不少朝鮮時代的戲劇作品,無論是《大長今》、《擁抱太陽的月亮》、《成均館緋聞》、《閣樓上的王子》都相當深得我心,不過在這些為數眾多的作品中,卻鮮少對當代文化或民間習俗信仰有深入的描寫和呈現,直到遇到這部由宋康昊主演的電影《王的文字》。
⠀
一直以來,我對歷史類題材都非常感興趣,其中不管是時代演變的脈絡,或者當權者在當下做出一點改變所對後世產生的影響和啟發都深深讓我著迷。許多現在看似稀鬆平常的小事,事實上要經過多少人的努力與多少時間的累積?《王的文字》把故事舞台設定在朝鮮國第 4 代國王的「世宗」時期,詳細描述當時世宗創造「諺文」的動機、背景和過程。
⠀
看到這邊,我們不妨思考一下文字對國家和眾多百姓的意義?究竟是身分地位的象徵?或者單純只是方便溝通、通訊,讓文化與歷史得以被清楚紀錄的媒介?《王的文字》所講述的,正是當時被中國儒家思想深深影響的朝鮮,只有語言、沒有屬於自己的文字,造成眾人口裡講的是韓文,手中卻是以漢字作為書寫工具,在兩者分屬不同語系,還有百姓多半不識漢字,資訊傳播與文化發展相當受限與不便的情況下,便成為世宗甚至跟朝廷官員針鋒相對,即便自己患有眼疾也要「造字」的主要原因。
⠀
《王的文字》揭開一段在當時不被接受的造字秘辛,透過非正規文書的記載,提出跟史實不相符的另一種猜想與假設,把一般認為跟世宗共同寫下《訓民正音》的儒官,轉換成在當時普遍不被尊重的佛僧,藉此讓世宗為了便民而造字,原本較為單調的故事題材變得更加豐富廣闊,甚至拉抬至整個國家進步與尊重多元文化的高度。
⠀
電影不僅整體呈現方式相當有意思,全片故事架構也非常符合邏輯,從世宗拘泥於像是漢字的「表意文字」,經由保管《八萬大藏經》的海印寺佛僧申美提點協助,把根本思維完全轉換至像是梵文的「表音文字」系統,根據人們口腔的發音方式來分門別類,建立一套具有系統性,且由許多母音和子音組成的書寫文字規則,都讓人不得不佩服《王的文字》等人的思維與智慧。
⠀
或許我對於韓文只是一知半解,也不清楚每個單詞的發音方法,但從電影裡角色們不斷嘗試,藉由發音模式來製造或挑選適合的字詞,還是能夠深深感受到韓國文化逐漸累積、發展、進步過程中所帶來的感動。某種程度上,《王的文字》從朝鮮人民識字的權利出發,把故事聚焦在世宗發覺王宮與百姓之間的隔閡而開始造字,並延伸到對「國家組成根本」的探討,不僅讓導演達成他拍攝這部電影的主要目的,也讓《王的文字》原本可信度較低的觀點更具說服力。
⠀
《王的文字》表面講的是韓文造字過程,實則講述朝鮮當時對中國的依賴、儒學與佛教思想的衝突,還有國家、君王、大臣(文人貴族)與百姓之間的關係。漢字艱澀難懂,並難以跟語言互相結合,宮內儒生和其他擁有社會地位的文人因而掌握權勢,造成階級固定、難以翻轉,還有整個朝鮮發展停滯的問題,便能明白知識的傳遞與普及對一個國家來說有多麼重要。
⠀
整體而言,或許《王的文字》在電影中段的節奏稍嫌混亂,不僅世宗對佛教與儒家的兩難掙扎過於冗長,某些可有可無的橋段也讓故事變得有些發散,但不得不說,看完電影確實激起我對韓國文化發展的興趣,無論是朝鮮時代興盛的儒學、被打壓的佛教、各個君王與大臣的關係,甚至是諺文之後的發展與為何在1970年代才真正取代漢字,成為韓國的官方文字,相信都實實在在地代表《王的文字》的成功。
⠀
就如同片中所說,諺文的創造理念在於讓全體國民都能使用,不光只是用來溝通,更能傳遞訊息、知識,或者是作者本身的思想,達成文字存在的根本價值,而「電影」不同樣也是如此嗎?這些由導演、編劇、演員和劇組一同辛苦拍攝製作的成品,除了是個使人放鬆的娛樂產物之外,背後是否有能夠激起觀眾的思考,帶給我們不同的思考方式或啟發,我認為才是一部電影最有價值的東西吧。
⠀
#나랏말싸미 #TheKingsLetters #송강호 #박해일 #전미선 #최덕문 #남문철 #조철현 #曹喆鉉 #宋康昊 #朴海日 #全美善 #電影 #影評 #如履影評 @caichang_film
韓文漢字轉換 在 台灣妞韓國媳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한류 #한파 #寒流不是韓流
我們説天氣突然變冷叫寒流來襲
韓文因為很多是漢字直接轉換
所以韓流發音其實跟寒流一樣
韓文的寒流》》》寒波한파
他們會說한파특보寒波特報
如果你跟韓國人説寒流한류他們會以為你在説韓流한류
台灣下禮拜會有寒流
韓國人耳裡“台灣下禮拜會有韓流?”
以及
是因為台灣媒體叫韓流
所以韓國拿來沿用包含kpop,kdrama,kbeauty統稱為韓流
所以韓國用的한류스타韓流明星這些
算是台灣發明沒錯唷XDDDDDD
韓國今天開始進入寒波特報!
會一直維持寒冷到週末唷!
這次是從北極直接擠壓下來的負50度寒流
在韓國會引起零下16度的低溫
並且請注意大量降雪
在韓國各地的台灣同胞們注意保暖唷🌞
#宅在家就不怕冷
韓文漢字轉換 在 酸酸時事鐵絲團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從現在開始,教育我們的下一代永遠來得及。
整理了自己為何主張用全白話字(教羅)書寫台語的原因,本來要回覆在Vivian Yen那邊的討論串,但太長了貼不下@@ 只好發到這邊,原討論串下收。
****文極長注意****
OOO 我想把我對於主張 #以全白話字aka教會羅馬字書寫台語文為目標 的脈絡整理出來給您參考。
1.
現在的台語以過去的閩南語(系)作為基底,而所謂閩南語(系)僅指漳州話、泉州話、潮州話(非台島脈絡的話還有廈門)。
連福州話都是屬於閩東語,以現代語言學家對古China通語的觀點來看,也只是一種「野雞半化外語言」。China帝國通常將閩南語(系)族群視為蠻(閩)番,而非其轄下的「百姓(民)」。
2.
現在的台島台語、客語分別以東亞閩、客語系為基底,而閩粵地區由於人種政治歷史語言文化風俗關係,一直不被China帝國(歷代朝代?)視為“百姓(民)”,而更像是蠻、夷、番之類的存在,也就不應屬於晚近所謂的“漢人”這種被創造出來的概念。
3.
閩粵地區後來近幾百年(大概四五百年)受到China帝國影響「漢化」,所以在上層階級要做官的人就要學漢字(考試咩)。但其實一般人幾乎不會漢字,太難了,所以只是在一些發音相似之處開始會以與其語言(而非華語)發音相符的簡單漢字表達,就有點類似現在大家不會寫台文(無論羅馬字或相對正確有考據的漢字)都用華語發音相近的中文字去亂湊一樣,因為一般人都在跑船啊誰沒事吃飽太閒去學漢字。
4.
也因為閩粵地區後來受到China帝國影響「漢化」的關係,原本被視作蠻番的他們為了不想當二等公民(百姓?)有些人開始會自稱「漢人」,即使依照歷史脈絡他們根本跟所謂漢人沾不上邊。
大概類似現在很多台島人會為了想站穩「台灣人」的位置,很愛自稱「我祖先也是平埔族」那樣,即使想當「台灣人」根本用不著審核祖先是不是平埔族。
5.
現在在本島的台語、客語就是當初在閩粵地區的那群人受到漢化影響後,到本島慢慢發展而成的。
(所以有漢字、有受漢文化影響,但不是漢語,語言早就出現)
6.
在本島荷西時期起,有傳教士來這個島上,開始使用羅馬字去記錄本土各個族群的語言。一開始只有新港文,也就是用羅馬字書寫所謂 SIRAYA 語。後來慢慢發展出各種教會聖經、公報、文獻也是很多用各族羅馬字書寫。
7.
在本島日本時期,日本官方也使用他們文字系統(日本漢字+假名)去記錄各族群語言,編寫了非常多的詞典、俚語、風俗、生態相關歷史文獻。
-----以上為歷史脈絡,接下來是為何主張全白話字-----
8.
是的,依據上述脈絡,現在的台語、客語在其發展而成的過程中,的確有在四五百年前開始使用漢字記錄的歷史,但為什麼我們就要因此「主張使用漢字」、(只)覺得「不用漢字很可惜」呢?
更進一步來說,為什麼是斷在「使用漢字」這個時間點?台語、客語也曾經被用羅馬字紀錄啊?也曾經被用日本假名記錄啊?
為什麼這條線不劃在「使用羅馬字」的時候?不劃在「使用日本假名」的時候?偏偏要劃在「使用漢字」的時候?
8-1.
而且說真的,一用「#文字為語言服務」的準則來說,用羅馬字或日本假名去記錄各族各地不同語音的精準度,都比漢字強多了,例如漢字一樣寫成「門」,宜蘭腔跟屏東腔的差異就無法看出來,而羅馬字跟日本假名可以。
8-2.
二用「#文化歷史資料量」來說羅馬字(傳教系統)、日本假名(日本官方力量)對台語、客語、本島歷史的紀錄是最多最詳細最貼近風土民情的,透過宗教、殖民系統對本島精緻而全面的了解始能達到傳教、統治的目的,所以資料真的非常的完整又詳細。
漢字的紀錄則多是清帝國前的現代官方紀錄⋯⋯對地方實在沒有什麼實質治理,更遑論了解進而紀錄了。
(2018補充:寫文當初了解不夠,漢字有用於許多民間歌仔冊等紀錄,惟那些漢字係民貫漢字,與當今中華民國教育部制定的華式標準漢字有相當程度的差異)
台語、客語族群是從過去東亞閩客語族形成,從來不是所謂「古漢語」下轄的族群,甚至一直被視為南方閩粵地區的蠻番,則根本沒道理是所謂的漢人啊。
漢字、羅馬字、日文字都曾經用來書寫紀錄現在的台語、客語,那為什麼您對漢字情有獨鍾?是否有可能基於對古China以來虛幻的認同與嚮往呢?
如果我們要建立一個真正歸屬、釘根於這個島嶼上的本土族群的新國家,這絕對是我們需要時刻警醒自己的。
9.
接著是本島如果要建立一個新國家,基於我們的歷史脈絡(直到現在還被ROChina統治),我們對過去的China帝國、現在的中國(包含中華民國)必須有政治上的防衛與區隔。
基於文字為語言服務,語言更是一個族群的歷史、思考邏輯、價值觀核心的呈現,又基於防衛理由,要搶「漢字代表權」的話本島絕對搶不贏中國,所以我主張以全羅馬字書寫作為台語文字的目標。
9-1.
建議您可以了解一下現在的越南、韓國的歷史,因為他們都曾經被China統治,(官方)也都曾經全面使用漢字,但是最後他們選擇「脫漢」就是因為他們跟本島一樣,在政治上想要獨立於China,而就實際情況而言,韓、越要爭「漢字」詮釋權、代表權是爭不過China的。
愈是無法跟China/中國硬碰硬的國家,愈是必須把自己的底線踩穩,甚至越南人後來的共識是「用漢字、法文書寫越南的東西,充其量只能算是 “文獻”,只有用越南白話字書寫的才有可能是“越南文學”」。
而日本之所以保留部分漢字,是因為:
(1)政治實力不同:日本現代化後變強,還打贏過China、
(2)歷史脈絡不同:沒有被China帝國直接統治過、
(3)地理上也有區隔:跟China有隔著海洋,
所以他們即便還有「和製漢字」,也依然保有自己對自己漢字的詮釋權,已經不會被認為是「中國的東西」了。
9-2.
韓國(朝鮮)直接透過官方造字(可以看韓劇樹大根深),越南則從法殖時期總督府開始推動越南文羅馬字化,到最後越南人確定選擇使用白話字(蔣為文老師有講到),這都不是漢字,甚至連日本如此國力也只有保留「部分漢字」。
因此我認為只要我們沒有日本那樣完備的歷史境遇(政治實力、歷史脈絡、地理區隔),就不應該(事實上是沒那個餘裕)去保留、甚至發展「我們自己的漢字」了。而我們確實也沒有那種境遇⋯⋯。
9-3.
而本島如果要建立真正屬於本土族群的新國家,我們就必須做出自己的選擇。
直到現在本島在中華民國統治之下,ROChina一直拿台語客語族群歷史發展上曾經使用漢字,所以跟中國人「同文同種」來呼攏大家。
所以我選擇用教會羅馬字(白話字)書寫台語,除了基於該書寫系統才真正貼近、詳實呈現我族的語言發音以外,也作為對ROChina與PROChina的抵抗,我們必須作出政治上的分野。
10.
不知道您有沒有注意到,「漢字」在過去的China帝國時代,在各地大都是所謂讀書人、要做官的才使用,所以漢字記錄多為官方紀錄或士大夫階級留下,一般人民則多在歷史中失語或只能被代言。這是很可怕的事。
直到我們阿公阿媽那代,除了地方世族會特地教育子女以外,也少有人會書寫漢字。以我本人而言,阿公阿媽都是做工、務農,都只講台湾話和會一點日語。
我阿公是因為常在村裡的廟裡幫忙所需,才會寫漢字,我阿媽本人連自己的漢字名字都不會寫,他在中華民國體制下成為「文盲」,但其實他有日本假名的能力。
真的很推薦您去看韓劇「樹大根深」,是在說他們歷史上的造字過程,那個皇帝當時要廢漢字、推行我們現在認知的韓文,也是受到各種阻撓,說什麼漢字才文明之類的理由,但追根究柢反對者其實是因為這樣做會撼動過去的官僚階級(以前懂漢字的人才能考上當官、不懂只能被統治呀),影響既得利益者,他們當然要阻止一般「百姓」用文字說話的機會,他們才能繼續為其代言。
文字即力量,文字即權力,漢字困難在於千萬種字形對字音的對應,沒看過沒學過就是不會念不知道意思,一翻兩瞪眼,幾乎一定要透過「教育系統」才能精通。
這種困難性就是在剝奪一般人民言說的權力,非常的封建而不健康,也間接影響了歐美與東亞在政治、歷史、哲學、社會價值觀⋯⋯發展上巨大的差異。
以拼音系統而成的文字,才是真正貼近一般人民的文字,一般人才得以藉此言說,甚至以文字為武器對抗統治中心。
因此除了羅馬字等拼音文字學習上快速,知道基本規則後會講就會寫,便於不同本土語言間學習、甚至與國際上其他語言接軌以外,背後的歷史脈絡也是我選擇主張拼音文字,希望漢字退居歷史或其他知識生產輔助地位的理由。
11.
另外,這個島嶼上台語、客語以外,還有眾多南島語系的各族語言,綜觀其歷史脈絡,因為教會的關係,他們的語言系統則以羅馬字書寫來呈現最為忠實,文獻紀錄不少,紀錄本身也最真正貼近一般人的生活。
基於這個考量,如果本島要建立以各個本土族群互為主體、平等、多元的國家,不同語言間的交流轉換相互學習相當重要,則當然就以教會羅馬字(白話字)系統最為合適,也有助形成真正共同屬於各個族群的新Nation。
12.
當然在未來新國家(好奢侈的想像)一定還是會「有人去學習、書寫漢字」,但這是私領域的問題,我想大家想要討論應該是未來的真正屬於這個島嶼的新國家要用公領域的力量推行、使用什麼形式的文字。
我目前主張的是希望未來本島新國家應該讓漢字保留在「#歷史文獻」的位置,一樣會有學者去閱讀、研究,把那些內容消化後、透過教育媒體政治等等渠道傳給大家。
畢竟在過去China帝國影響力的時代,東亞各國針對台灣島的各種歷史文獻、研究,多是用漢字寫成的文言文,如果要穩穩的建立新國家,對於我們各個族群的「過去」絕對不能放掉,我們要有自我詮釋的機會,所以還是有人要去研讀過去的文獻,因此有學者專家去了解漢字是必要的,透過他們轉化後把這些歷史、民俗基層紀錄的「內容」讓大家知道。
因此漢字文獻就應該跟日文文獻的地位一樣,日本時代的對台島社會的研究文獻也必須要有看得懂日文的人去研究,把當時的歷史民俗知識紀錄吸收,一樣作為我們那個新的國家好好的了解自己的過去,才能好好的站穩現在,走向未來的養分。
而在那個新的、屬於我們各族群自己的Nation,我主張應該使用符合各族群歷史脈絡、忠實呈現各族群語言發音、有利本土各族群交流的教會羅馬字來書寫各族群語言。
韓文漢字轉換 在 貝爾達日韓范特西 - BearDa fantasy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這篇好實用,分享給大家,話說每次去韓國,就會忘記帶轉接頭~氣炸!!
為了跟飯店借N次,所以也學會轉接插頭的韓文是「플러그 어댑터」(plug adapter),或是你說「전환플러그」(전환是漢字的"轉換",後面就是plug),櫃檯也聽得懂。
所以說忘記帶還是有好處,可以學單字XD
Fion的韓國生活日常
韓國有事嗎
太咪瘋韓國
去韓國玩。說走就走! 首爾就該這樣慢慢玩
找我代訂考試院/下宿的人,我除了入住時會在旁協助翻譯,還會帶大家看一下附近環境。通常我最後都會把人帶到Daiso(大創),放大家去採買。
這邊列出第一天需要買的清單,給打算要搬到韓國的人參考。都是非常生活化的物品,如果你沒有要長住韓國的可以不用看XD
http://fion0502.pixnet.net/blog/post/315183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