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非自願離職公司通報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非自願離職公司通報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非自願離職公司通報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非自願離職公司通報產品中有9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678的網紅Sunny 律師,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自從疫情升級以後,法院的庭期也延期了很多次,我也從本來外出行程滿檔,變成宅在家裡防疫居家辦公(突然有種回歸非訟律師的錯覺😂) 最近因為法院也慢慢改採視訊開庭,才比較常到事務所上班!前幾天中午,很開心的跑去很愛的一家韓式飯捲店,發現竟然停業了(嗚不…) 這次疫情真的影響到很多商家的生意,除了禁止內...

非自願離職公司通報 在 Sunny / 律師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1-08-18 12:17:20

自從疫情升級以後,法院的庭期也延期了很多次,我也從本來外出行程滿檔,變成宅在家裡防疫居家辦公(突然有種回歸非訟律師的錯覺😂) 最近因為法院也慢慢改採視訊開庭,才比較常到事務所上班!前幾天中午,很開心的跑去很愛的一家韓式飯捲店,發現竟然停業了(嗚不…) 這次疫情真的影響到很多商家的生意,除了禁止內...

  • 非自願離職公司通報 在 Sunny 律師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6-30 22:35:05
    有 71 人按讚

    自從疫情升級以後,法院的庭期也延期了很多次,我也從本來外出行程滿檔,變成宅在家裡防疫居家辦公(突然有種回歸非訟律師的錯覺😂)

    最近因為法院也慢慢改採視訊開庭,才比較常到事務所上班!前幾天中午,很開心的跑去很愛的一家韓式飯捲店,發現竟然停業了(嗚不…)

    這次疫情真的影響到很多商家的生意,除了禁止內用的政策,居家辦公也讓原本商業區的人潮變少,龐大的租金壓力,讓有些店家甚至決定停業😭

    這讓我想到可以跟大家分享:
    「雇主如果因為本次疫情而停業,還需要發勞工薪水嗎?因疫情可否放無薪假、或解僱勞工呢?」
    💡看看下面的 #法律小解析吧!

    📍公司停業是否仍需發薪水💰?
    ▪️因應政府政策而停業➡️可不支薪
    屬於「#不可歸責於勞雇任一方」之情形,白話來說就是「不能怪勞工也不能怪老闆」,所以停業期間的工資可以由勞雇雙方協商約定。
    若無法協商,雇主可主張 #不支薪。
    ▪️若為商家自主停業➡️應依法支薪
    因為是老闆因營運考量而自行停業,雇主仍應照付約定之工資。

    📍雇主可與勞工協商實施無薪假(減班休息),但須符合通報及最低工資要求
    ▪️ 依據:「因應景氣影響勞雇雙方協商減少工時應行注意事項」
    ▪️需徵求個別員工之「#書面同意」,並#通報 地方勞動局。
    ▪️對於按月計酬之全時勞工,約定之每月工資#不得低於法定基本工資(即24,000元)
    ▪️減班休息之勞工可申請之補助:「安心就業計畫」、「充電再出發訓練計畫」等。

    📍可否因疫情解僱勞工?
    ▪️雇主可能得主張之法定事由:
    1. 勞基法第11條第2款「虧損或業務緊縮時」
    2. 勞基法第11條第3款「不可抗力暫停工作在一個月以上時」
    ▪️ 仍須符合「#最後手段原則」
    如:業務緊縮或虧損之狀態已持續一段時間,且無其他方法可資使用等
    ▪️雇主應盡義務:
    1. #預告期 或給予預告期間工資
    2. #謀職假:預告期內每7天有2天之帶薪謀職假。
    3. 提供 #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很重要✨:供勞工申請失業給付)
    4. 給付 #資遣費(新制勞工:每滿一年發給二分之一個月之平均工資)
    5. #資遣通報:勞工離職10日前應通報主管機關。

    這次疫情,使得讓很多業者營運困難,不得不與勞工協商減班休息或資遣勞工,但仍須注意相關法定要件,才能避免後續勞資爭議。
    而勞工也應注意相關勞動權益及知識,若雇主有非法之調整或變動,也才能捍衛自身權益喔!
    #新冠肺炎 #疫情 #三級警戒 #法律 #sunny律師 #律師 #國考 #法律知識 #武漢肺炎⚠️ #防疫

  • 非自願離職公司通報 在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5-14 23:03:43
    有 10 人按讚

    最近疫情大爆發,大家要小心謹慎,口罩消毒不可少喔☝🏻疫情的時間拖得很長,難免會有鬆懈的時候,我們就一起加強防疫提高警覺,我們一起當個不互相責怪的小天使👼🏻​

    這邊分享一個和疫情有🤏🏻關係的新聞​

    ━​

    去年就開始有許多公司的生計受到疫情影響,在高雄就有珠寶公司因為疫情的關係,要求員工只要在特定日期來上班還可以不要打卡(大概就是就想放無薪假還不想留證據的意思吧?不過無薪假要公司取得 #勞工個別書面同意 才可以,而且還要通報勞工局才行不是公司想放就可以放!)​
    (高雄珠寶公司確實受疫情影響蠻嚴重,但之前其實就已經少賺很多,畢竟主要高雄珠寶業很多主要收入來源是陸客)​
    但反正那珠寶公司就跟林暐哲一樣出爾反爾,明明說這幾天來上班就好,卻用曠職多日當理由fired員工,明明是月薪制那個月卻只付有上班那5天的薪水,員工當然很生氣😡就一狀告上法院順便要回沒休的特休假!​
    -​
    法院審理後發現員工說的是真的(line截圖的功能很好用好嗎),就說:​
    公司自己叫員工在特定日期來上班就好,你們自己明確拒絕員工的勞務,員工並沒有曠職,而你們勞動契約上約定的是月薪制,所以你們就應該付給員工整個月份的薪水!至於特休假沒休也要依法換成工資給員工!​還有資遣費也得付!
    然後你們沒依勞動契約付工資給員工、違反勞動契約跟勞基法,這個狀況符合非自願離職,所以你們也要提供 #非自願離職證明書 給員工!(這樣就可以領失業補助耶在這時節好像還不錯(威)​

    ━​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學會截圖功能很重要,啊不是啦,是 #保存證據 很重要喔!​

    ▪️新聞連結在這兒↯​
      https://reurl.cc/kVDMGr​
    ▪️想看判決來這兒↯(會有人想嗎🤔​
      https://reurl.cc/6yrjWd​

    ————————————​

    #勞動基準法 ​
    ◦第14條第1項第5、6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勞工得不經預告終止契約:​
      五、雇主不依勞動契約給付工作報酬,或對於按件計酬之勞工不供給充分之工作者。​
      六、雇主違反勞動契約或勞工法令,致有損害勞工權益之虞者。​
    -
    ◦第14條第5項​
     第十七條規定於本條終止契約準用之。​
    (第17條是勞退舊制的資遣費算法,新制的話是用勞工退休金條例第12條)​

    #就業保險法​
    ◦第11條第3項​
     本法所稱 #非自願離職,指被保險人因投保單位關廠、遷廠、休業、解散、破產宣告離職;或因勞動基準法第十一條、第十三條但書、第十四條及第二十條規定各款情事之一離職。​

    ————————————​
    #吳啟瑞律師 #劉雅雲律師 #翁毓琦律師 #hugowulaw​
    #law #法律 #無聊的法律 #法律新聞 #時事​ #News
    #新冠肺炎 #covid_19 #武漢肺炎 #曠職 #資遣費拿來 #勞工 #勞工權益 #勞資糾紛 #周星馳 #常歡 #家有囍事 #會太復古嗎
    -​
    ◤𝗙𝗢𝗟𝗟𝗢𝗪 𝗨𝗦 ◢​
    ▸𝗙𝗕 ⇨ #司法劉聲機x法律老司機​
    ▸𝗜𝗚 ⇨ @hugowulaw​
    ▸𝗟𝗜𝗡𝗘 ⇨@hugowulaw

  • 非自願離職公司通報 在 Workforce勞動力量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1-11 19:43:04
    有 68 人按讚

    嗨嗨大家,前兩天突然看到群組有人提問:「員工因個人因素要自請離職,但希望公司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給他,這樣可以嗎?」,今天我們想要就這個問題,來做個小小簡單的回答🙂

    先帶大家瞭解一下雇主因法定事由要資遣員工時,必定要注意的事項:
    ❶依據勞動基準法第16條按員工年資預告資遣
    ❷依據就業服務法第33條,在資遣前10日向當地勞工局處及就業服務機構辦理資遣通報
    ❸依照年資給予資遣費
    ❹折算特休未休完的工資
    ❺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與服務證明書

    看完以上幾點之後,大家應該都會明白雇主要資遣員工,必須得付出相當的條件😅若是有任何一點未完成,都可能會面臨主管機關的行政處分,甚至員工也可依法再回頭來爭取自身權益。尤其是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書」,可讓員工到公立就業服務機構去辦理求職登記、申請失業給付或報名職業訓練,這時候主管機關就會一併稽核雇主是否有依法資遣通報了。

    💡員工想申請失業給付,雇主就開立非自願離職證明給他,會有問題嗎?

    若是雇主開立不實證明,讓員工詐領失業給付,則會涉及偽造文書及詐欺罪。員工的部分,除了依法撤銷或拒絕受理其申請,另外也會依照就業保險法第36條的規定,以詐欺或其他不正當行為領取保險給付或為虛偽之證明、報告、陳述者,按其領取之保險給付處以2倍罰鍰,並可依民法請求損害賠償,其涉及刑責者,移送司法機關辦理。勞資雙方都要特別留意,別為了申領給付或是想省相關費用而違法😣

    追蹤Workforce勞動力量
    獲取更多勞動法令小知識

    #Workforce勞動力量 #勞動力量 #資遣 #員工 #勞工 #同事 #上班 #職場 #雇主 #老闆 #人資 #工作 #失業給付 #權益 #就業 #給付 #錢 #法律 #法令 #法規 #違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