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電容容量計算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電容容量計算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電容容量計算產品中有3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15萬的網紅綠黨,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巡田編:拒絕填海造陸,珍惜絢麗珊瑚】 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協和電廠改建計畫7/16第二次環評會議,並未因為疫情取消,改採線上會議。民間團體及在地議員,苦求台電饒過基隆海岸海域,保留這片美麗的海洋和珊瑚。所幸本屆環評委員任期將滿,環評並未作成決議,將留待下屆委員續審。 協和發電廠位在基隆...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6,660的網紅I'M JOE,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哈囉大家好,我是Joe。 我是一位部落客,主要分享有關於3C方面的使用資訊及提供細節,以及分享我的生活日常。 【社群資訊】 Facebook:https://goo.gl/xJ3nBK Instagram:https://ppt.cc/f9Ng7x Twitter:https://ppt.cc/f...
電容容量計算 在 papaya. 108 讀書帳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2-03 19:16:27
還有一篇gaston luga 的貼文還沒發 除了美麗包包之外 決定來介紹我出去外面讀書時包裡面的內容物 以下列出品牌是因為常常有人問 所以乾脆一起講 開始巴! ❤️必需品類 錢包👉Kate spade 長夾 因為我有的沒的證件很多所以用長夾 我常常懶得折鈔票所以長夾很方便嗯嗯 耳機👉sud...
電容容量計算 在 ? ? ? ? ? ? ? ? ?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0-07-04 19:29:44
自己當老闆是一個一直on the go的工作。不管是去開會還是在趕concall我常常覺得我手機一直都是快要沒電的狀態。不管用什麼充電寶都感覺很不夠。最近體驗sagegoo小智谷台灣製造的智慧行動電源真的是一個life saver!不但有精準的電容量及充電次數的計算也可以搭配智慧型手機app來看見充...
電容容量計算 在 ? 鮭魚貓咪? ?.? ? Instagram 的精選貼文
2020-09-21 13:32:13
很少介紹3C產品 📱 雖然本人是資訊相關畢業哈哈!👩🏻💻 大學、研究所的時候 總是要開發一些神奇的APP~ 大家應該不會想聽我介紹 Beacon 和 VR 哈哈🤣🤣🤣 我今天就介紹比較平易近人的行動店員 ...阿不是 是行動電源~🔌💗 這個是 《 sagegoo小智谷智慧行動電源 》 出門在外都...
-
電容容量計算 在 I'M JOE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11-01 12:51:35哈囉大家好,我是Joe。
我是一位部落客,主要分享有關於3C方面的使用資訊及提供細節,以及分享我的生活日常。
【社群資訊】
Facebook:https://goo.gl/xJ3nBK
Instagram:https://ppt.cc/f9Ng7x
Twitter:https://ppt.cc/fOIxrx
=============================================
【使用設備】
Gopro Hero 7 Black
Apple iPhone X
Sony Z3
=============================================
【合作邀約】
鐵克Nology 工作室 INC.
聯絡人:楊先生
E-mail:yan85512@icloud.com
Phone:0910-624-679
電容容量計算 在 綠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巡田編:拒絕填海造陸,珍惜絢麗珊瑚】
文/綠黨副秘書長 李春祥
協和電廠改建計畫7/16第二次環評會議,並未因為疫情取消,改採線上會議。民間團體及在地議員,苦求台電饒過基隆海岸海域,保留這片美麗的海洋和珊瑚。所幸本屆環評委員任期將滿,環評並未作成決議,將留待下屆委員續審。
協和發電廠位在基隆和平島與外木山之間海岸線上,原來是台灣唯一的燃燒重油發電廠,將拆除原來機組,改建燃氣機組,以配合能源轉型需要。設計發電容量達2,600MW,約為大潭電廠的1/2。
燃氣機組爭議不大,但是台電要同時建造「第四天然氣接受站」,計畫填海造地達18.6公頃,建造港口、碼頭及儲槽,並建造1,000公尺海堤及浚深海域,嚴重威脅環境生態,更是景觀的大災難。
基隆市王醒之議員指出,全基隆市民都贊同燃油改為燃氣的計畫,但是這個能源轉型的計劃,還沒有對綠能有任何貢獻,就因為填海造陸,形成對環境的重大傷害。18.6公頃相當於440個籃球場,預估填方達350萬立方公尺,以工程7年,每日平均計算,未來7年中山區每天將有100輛砂石車奔馳,居民未來根本是苦不堪言。
根據「減碳期程」,2050年台灣應達到零碳排,因此犧牲珍貴美麗的海洋環境,建造天然氣接收站之後,#恐怕只能使用18年,划得來嗎?
#協和電廠改採替代方案
天然氣在來源國家冷凍為液態,再以槽船運到進口國的接收港。許多國家已經改建造 #浮動式接收站(FSRU)來取代永久的陸上接收站。
FSRU就像一艘載著化工廠的巨大船舶,可以儲藏以及將液化天然氣還原為汽態,工期及造價不到永久式接收站的一半,環境衝擊比較小。
台電的四接計畫是同時建造陸上接收站及FSRU(小咖才做選擇,台電兩個都要),但FSRU僅為7年暫時使用。以颱風威脅為由,仍要建造永久接收站。
民間團體盼望以FSRU為永久用途,既然依照台電計畫FSRU要單獨使用7年,為何不能永久使用?
台電除解釋台灣緯度多颱風外,並稱按照法規,天然氣應有24天以上的用量,FSRU的儲槽僅7萬噸,並不足夠。
民間團體則指出,協和電廠有5座儲油槽,改建廠區設置儲氣槽,即可增加儲存容量。何況所謂24天的規定難道不能修改嗎?
研究珊瑚的學者陳昭倫老師和潛水教練王銘祥(活塞教練)都呼籲,海底的珍貴美麗不要輕率破壞。活塞教練的美照,讓大家看見寧謐海底,美的令人屏息。粗暴的工程施作,是對大自然巨大的褻瀆。
環境影響評估過程最重要是要有合理可行的替代方案,而非橫柴入灶,一味蠻幹。然而台電的態度卻非常傲慢老大,不管是藍或是綠執政都是一樣,不顧對環境的衝擊,竟以填海造陸為唯一方案。因此,綠黨呼籲台電認真看待提交替代方案的責任,研議以浮動式接收站(FSRU)做為永久式使用,保留美麗的海洋景觀及生態,才是永續經營之道。
__
加入志工》 t.ly/actW
成為黨員》 t.ly/b00g
線上捐款》 t.ly/QXY5
#捐款綠黨可以抵稅
電容容量計算 在 3Q 陳柏惟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N-1原則做不到 台電電力配置破大洞!】
今天再度發生發區限電事件,讓很多人在家中防疫的民眾大吐苦水,電力是民眾宅在家中之所需,不僅是產業問題、民生問題,更是疫情壓力中的重要生活品質,但台電的電力管理顯然出了很大問題。
最重要的,台電沒有做到應有的「N-1原則」,也就是電力系統N個元件中任一獨立元件,例如:發電機、輸電線路、變壓器.....若故障不能用,系統穩定性還是可以不被破壞,系統不會崩潰停電。
附註:N-1原則不是N+1的筆誤,這原則又稱為單一故障安全準則,查詢查N-1 criteria ,或N-1 principle,就有很多英文文獻。
#台電電網改善過慢 電力需求估算錯誤
上次台電因變電所人為操作失誤,導致四部機組一次跳脫,系統頻率瞬間下降,只能開始在下游卸載分區限電。這樣的事故還能理解,但今天僅一部機組故障重啟,就造成電力不足,不論是歲修排程有問題,電力需求計算錯誤......台電都難辭其咎。
而雖說興達一號機是燃煤機組,升載較慢要大概6小時,但本次從2點29分重新升載併聯發電,應該晚間差不多要能接近滿載,為何晚間卻出現停電狀態,是否機組還有其他狀況?台電需要解釋清楚。
通常應對電網機組跳脫事故,有四個應對方式:需量反應、儲能系統、發電機組及自用發電設備,台電雖進行應對,但能掌握的 「快速型需量反應」 過少,缺乏儲能系統(大電池或電容)的建置,目前燃氣與水力等快速應變機組,很遺憾地均沒有餘裕或是足夠的建置,加上社區型微電網目前也不普及,就會出現大型機組事故時需要限電的窘況。
#北台灣很缺電 中南部不缺電
能源政策大家都很會說,但要兩年之內要能夠解決台灣電力的危機,唯有北中南三大燃氣電廠建設案要完成,北部三接送大潭、中部中火換燃氣、南部興達換燃氣。讓北中南都能確保電力供應無慮。
唯一能完成的方式,是儘速完成三接,讓大潭新機組能投入運作(+3100MW);另外就是興達(+3900MW)與台中燃氣機組(+2600MW)都完成,煤電備而不用逐漸汰除,這才是最快速安全的作法。同時,增加需量反應調度餘裕,提升儲能系統建置,改善台電內部管理與防錯機制,都是較短時間內能改善電網的作為。
相對的,若要用核能提升基載,至少要再多七年,加以核四有斷層危機,零組件老舊,而核廢料地方政府又不接受,這個方案就很危險又矛盾,整體來看核能目前佔台灣發電量約一成左右的比例,並非高比例。
再生能源建設動得很快,2025離岸風電陸續接上來會有機會拼到裝置容量20%,可是問題在於發電量不均,需要儲電設施,甚至虛擬電廠等概念,這需要儘速建置。持平來看,目前電力設備較偏在中南部,這樣的配置對區域發展來說也不甚平衡。
台灣這幾年用電大增,原因也是景氣優於預期,面對台灣數十年一遇的機運,基礎建設一定要做好,政策走向一定要明確!台灣因為美中貿易戰、世界抗中趨勢、第一島鏈戰略位置,被世界矚目,有許多台商回流,台灣正在歷史的節點,把握住,經濟起飛、產業轉型、能源轉型,當能換來台灣下一代的百年安穩。
電容容量計算 在 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三接不如期興建對備用容量的影響是6%還是2.4%?
文:Tony Yen (顏東白) / 德國弗萊德堡大學再生能源工程與管理碩士、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特約撰述
筆者前幾天在媽媽監督核電廠聯盟的文章〈三接在桃園興建與否對能源轉型的影響〉得到一些迴響。其中,因為文中說明三接替代方案的代價主要是減煤期程而非供電裕度,和目前官方論述不盡相同,自有一些讀者前來詢問,故筆者撰本文做一些觀念澄清。
三接不建影響備用容量6%立論的(不)合理性
經濟部「三接不如期興建將影響備用容量6%」的說法,係假設大潭燃氣電廠的供氣有輸氣等等限制,使2024後新增機組無氣可用,因此計算備用容量時其將這些機組排除,故得6%之數字。
但興建完成、可正常運作的機組,在計算備用容量時為何可以完全排除,是筆者觀看此一論點的一大困惑。畢竟就算假設經濟部所言的輸氣限制為真,只要事先知道大潭電廠無法所有機組同時上線此一資訊,一個正常運作的台電就不可能主動製造出「大潭電廠所有機組必須滿載」此種情境;透過歲修排程本就能讓機組的故障發生機率下降、下線的時程錯開,有了新的燃氣機組應該只會使這樣的排程裕度增加,很難想像這些機組對備用容量會完全沒有貢獻。
當我們聚焦在經濟調度的時間尺度裡,這些燃氣機組顯然仍可有備轉容量價值。即使在經濟部所言的輸氣限制底下,真要提升備轉容量也會有「大潭電廠既有機組不滿載發電,分配一些燃氣給新機組中的氣渦輪機組,使其隨時待命」之類的調度方式可選擇;很難想像台電會因為沒有三接就決定把新蓋好的燃氣機組完全晾在一旁。而所謂的輸氣量限制也極有可能是動態限制式,如果夏季殘載尖峰發生的夜間7點前後有一定程度的裕度可以額外供氣給大潭電廠的新機組,電力系統調度上當然就會有額外的彈性。
本次爭議可看出學界檢討備用容量計算方式的緣由
從前一段的說明,筆者推測「三接不如期興建對備用容量影響2.4%」可能是台電內部經過比較嚴謹評估後得出的數字,較為合理(但詳情為何,仍需還原當時語境,才能知曉)。不過如果要問筆者個人的學術意見,這6%還是2.4%的爭論,反映的是定律、單項加減式的備用容量計算,在討論供電可靠度時的不合理性。
雖然說這樣的不合理性在討論再生能源的容量價值時最明顯(注1),在這一案例中還是可以看出:如果重點是負載損失的機率和程度,為什麼要執著於個別機組容量價值的加加減減,而不直接以全系統預期負載損失(loss of load expectation)之類的序率型指標衡量我們電力系統的可靠度呢?這是一勞永逸避開永遠吵不完但卻總是隔靴搔癢的「15%備用容量」的直接方式之一(注2)。
(注1:比如一座綠能電廠和一座儲能系統同時在線上的容量價值會大於各自單獨在線上的容量價值的加總,但現行的備用容量計算上顯然只能用後者處理。)
(注2:很顯然地使用序率型供電可靠度指標不會使缺電與否的相關爭論停止,但至少自此以後我們的討論可以真正聚焦在「是否會缺電」這件事情上。另外學界檢討備用容量計算的聲音中其實有其他方法學的提案,但序率型指標是筆者個人較為支持的方案。)
以過時能源論述辯護政策 只會在擁核公投中適得其反
如同筆者前一篇文章所言,此次藻礁公投結果確實可能牽動到台灣能源轉型的短期減煤進程;這是公投支持者在假設公投通過、提出相關替代方案時,所應認知到的可能代價,也需要認真討論應對之道。
但相對地,反對公投者如欲替既定政策辯護,也應避免重製反對能源轉型者常見的傳統電力系統論述;除了本文提及的過時供電可靠度指標以外,將公投視為核四與三接、核能與燃氣之間的抉擇,顯也不妥。畢竟藻礁公投能否順利連署達標,仍有變數,要求核四續建的擁核公投卻是千真萬確會發生的,現在試圖將缺電、核電和藻礁公投綁在一起討論,未來只會適得其反,在擁核公投中反過來被利用;從而,反對藻礁公投而支持能源轉型者複述這些論點前,亦當慎思。
PS. 編按:備轉容量率 VS. 備用容量率:
在計算備轉容量率時,算的是電力公司當天實際可以發電的機組發電容量,所以會扣除歲修、故障或因其他原因不能發電的機組容量,這才是系統運轉淨尖峰供電能力。 「備用容量」則是以年為單位,表達全年電力供需的關係,用來衡量電力系統發電端每年的供電可靠度(供電充裕度)。
提供讀者們做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