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離職主管不簽名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離職主管不簽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離職主管不簽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離職主管不簽名產品中有30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9萬的網紅換日線 Crossing,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來自前雇主的一封信】 #說話的藝術 在德國,離職證明屬於正式文件,主要是雇主針對工作表現給予評分和評語。法律規定,離職證明裡面不能夠寫負面評價,所以導致離職證明裡面有很多「摩斯密碼」。 大部分時候,主管給予的評價都不會太差,80% 以上的評級都是 sehr gut(最好)或 gut(好),...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5萬的網紅港。故 kongguhk,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持續十天的海麗邨工潮本月5日結束。在各方壓力下,原屋邨外判清潔商向20多位工友歸還大部分遣散費,並答應加薪訴求。 在這場工潮之中,我們發現一個頭戴漁夫帽、相信是最大年紀的工友-78歲的鄧英標(鄧伯)。十天抗爭裡,總會見到他瘦弱的身影。他不是走在最前,但永遠都出現在集會中;他未必會高叫口號,但他無聲...

離職主管不簽名 在 倉庫的女人Claire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5-26 20:10:33

謝謝老闆,謝謝各位! 我前老闆莉莉教會我很多事 給我機會讓我當主管,學習如何管理 學習如何面對組織內的衝突 今天你們喜歡的Claire,有堅強、有智慧、有自律、有幽默 一定有一部分要謝謝她 我可以跟在她身邊學習這麼多年,真的是我的福氣🧡🧡 明天是母親節我也祝我老闆母親節快樂(雖然她沒小孩🤣) 我老闆...

離職主管不簽名 在 文科太太的日常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4-04 20:25:12

: 可樂餅佐蘆筍培根彩椒時蔬。 天氣時好時壞忽晴忽雨,我好像有點under the weather,身體微恙。 身體有點傷風感冒、頭疼腦熱,除了I caught a cold,或是I am not feeling well,也可以用under the weather來表示。 在天氣之下受影響,...

離職主管不簽名 在 港。故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0-04-29 03:12:19

【港故:唔畀報工傷?晚年無依「傷膝」工友誓爭賠償】 持續十天的海麗邨工潮本月5日結束。在各方壓力下,原屋邨外判清潔商向20多位工友歸還大部分遣散費,並答應加薪訴求。 . 在這場工潮之中,我們發現一個頭戴漁夫帽、相信是最大年紀的工友-78歲的鄧英標(鄧伯)。十天抗爭裡,總會見到他瘦弱的身影。他不是走在...

  • 離職主管不簽名 在 換日線 Crossing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5-12 19:00:56
    有 149 人按讚

    【來自前雇主的一封信】 #說話的藝術
     
    在德國,離職證明屬於正式文件,主要是雇主針對工作表現給予評分和評語。法律規定,離職證明裡面不能夠寫負面評價,所以導致離職證明裡面有很多「摩斯密碼」。
     
    大部分時候,主管給予的評價都不會太差,80% 以上的評級都是 sehr gut(最好)或 gut(好),但每一間公司的風格不同,有的給分標準比較嚴謹,而且字詞上也有很多種變化。不好的評語都會寫得非常隱晦,不過專業的人就會明白。

    舉一個經典的例子:「他一直很了解他的工作項目。」看似不褒不貶的一句話,其實卻代表……?

    ▍生存指南傳送門→
    德國社畜生存指南(一):在德國工作每月「實際能領」多少錢?要繳多少稅?:https://bit.ly/34HfEsh
    德國社畜生存指南(二):哪個城市、哪個產業最高薪?新鮮人的起薪行情如何?一次告訴你:https://bit.ly/392mvPB
    德國社畜生存指南(三):哪些科系最有「錢景」?熱門的柏林真的那麼好嗎?:https://bit.ly/39SQOHx
    德國社畜生存指南(四):年假 30 天,育嬰假可以休 3 年!?德國休假知多少:https://bit.ly/3sp8mDo

    ▍Email 訂閱《全球事件簿》每週接收世界消息 >> bit.ly/2PfOGnb
    ▍春季刊《世界人才在台灣》>> bit.ly/3pQtPE7
    ▍2021 全年份季刊一次訂 >> bit.ly/3bfZJEW

  • 離職主管不簽名 在 S編的風格思維圈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1-01-30 18:52:20
    有 22 人按讚

    #你值得更好的夢想
    超級感謝人妻的推薦🥰💗
    對人生迷惘?打開這本書
    對主管不滿?打開這本書
    求職不順利?打開這本書
    想開始斜槓?打開這本書
    不離職創業?打開這本書

    明天1/31,下午三點在信義誠品3F
    歡迎大家帶書來簽名🥰🥰🥰💗

  • 離職主管不簽名 在 職來直往Miss 莫莉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1-03 00:34:47
    有 111 人按讚

    離職態度惡劣,其實你已經葬送自己前程!

    迫於無奈,其實我上週帶著資遣合約去找了一位同事簽字,主管各種交代我,要我使出渾身解數把他送走!速戰速決,沒有兒女私情。

    基於主管的偶包,不願自己出手,於是派出了小妹我,帶著合約,找員工簽字,殊不知員工態度惡劣,說我跟主管有意為難,一直不給他離職證明書。

    於是,我立刻叫他簽名,給我滾出公司,立刻通報他主管,說他對我態度很惡劣,我還好心說,需要找工作,我願意幫履歷跟推薦信,結果好心沒好報😵

    後來,他主管這幾天跑來跟全部經手離職程序的同事道歉,說他的下屬情緒管理有問題,他也很無奈,最精彩的是這個神經質的同事,他的主管就是他的大學同學。

    公司其他部門主管跟我說,時常看他在偷懶,其實我也早就發現他被同事講自己的份內工作不做,丟給其他兩個女生,仗著主管是自己同學、脾氣又好,得寸進尺⋯⋯

    只好跟大家講,不要以為你的朋友、同學、學長姐幫你介紹工作,你就給我耍無賴,想要偷懶,其實你早就被盯上!職場本來就是無論你是誰,誰沒產值,公司就是叫你滾!🤨

  • 離職主管不簽名 在 港。故 kongguhk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8-01-16 16:12:01

    持續十天的海麗邨工潮本月5日結束。在各方壓力下,原屋邨外判清潔商向20多位工友歸還大部分遣散費,並答應加薪訴求。

    在這場工潮之中,我們發現一個頭戴漁夫帽、相信是最大年紀的工友-78歲的鄧英標(鄧伯)。十天抗爭裡,總會見到他瘦弱的身影。他不是走在最前,但永遠都出現在集會中;他未必會高叫口號,但他無聲卻有力地抗爭。記者走進人堆中與他攀談,他有條不紊地道出自己的故事。

    「兩個子女『讀書唔成三大害』,無辦法啦!」鄧伯無奈地說。

    鄧伯並非獨居老人,他一家四口住在海麗邨,可惜膝下一對兒女未能照顧老人家,有時還要他「倒貼」生活開支,令鄧伯近80歲高齡仍要打工維生。為了節省交通費用,他選擇在自己居住的屋邨做清潔工,至今已超過三年。每天工作八小時,每星期工作六天,不但要打掃邨內公共地方和清理花槽垃圾,還要在大型垃圾站內「打點」,換來的是每月八千多元的收入。

    屋邨的大型垃圾站,除了有來自邨內的垃圾,附近屋苑的大型傢俱亦會被「有意」地丟棄在此,當中包括床褥、沙發和衣櫃等。鄧伯每日的工作,就是要將這些大型垃圾整齊地疊高,以免因阻礙居民而被投訴。對一個將近80歲的長者來說,這無疑是一份苦差:「我肯定要用好多力,無力點搬得郁?辛唔辛苦大家都知,唔使我多講。」

    除了花力氣,搬抬大型傢俱亦有很高危險性。去年十月初,他如常整理這些雜物時,便被一個放在約四尺高位置的座廁弄傷了左腳:「唔知點解有人丟咗個馬桶喺上面,又用床單遮住,我一扯張床單,『砰』一聲個馬桶就跌咗落嚟,撞到左腳膝頭,洗傷口時醫護人員話見到骨,要縫兩針。」

    然而,當鄧伯拿醫生紙給主管請假時,對方卻要求他不要報工傷,只放了十多天病假給他,支付他兩次去看急症所花的360元與幾十元的的士費用。但傷口的情況嚴重,至今仍未完全康復,鄧伯仍要自掏腰包看跌打:「依家行路都係趷吓趷吓,所以我自己畀錢睇醫生,因為仲好痛。」

    縱然腳仍痛,工作仍得繼續,休息十多天後,鄧伯在11月初就復工。但一復工主管就要求他簽署一堆文件。目不識丁的鄧伯,不知道當中包括了舊公司民順的「自願」離職信,和新公司工商的入職文件,而這堆文件,正正是「海麗工潮」的導火線。

    「主管話『阿鄧,你喺度簽名』,到底果份是咩,我都唔知,一共簽咗十幾、二十個名,一向要簽名時都係咁,佢地唔會講清楚。」就這樣,鄧伯和其他工友一樣變相確認自願放棄約17000元的遣散費。

    罷工歷時十天,起初資方只肯發放以年資計算每年100元的「利是」,來補償工友損失的遣散費,後來一度增加到200元。直至本月5日,民順答應向罷工工友,發放以年資計算每年1200元的「獎金」補償,並再加薪172元至8800元,罷工才終告結束。

    取得階段性勝利,但之前被座廁弄傷左腳的鄧伯還有一個卑微心願:「希望能夠賠多少少畀我,日後我再痛時都有錢幫補睇醫生,唔使自己掏荷包。」

    海麗邨清潔工的故事,鄧伯的故事,在香港肯定不是個別例子。一眾長者晚年無依,被迫以僅餘的氣力去換取微薄的收入。他們被剝削、被欺負,甚至已被社會漸漸遺忘。今集《港。故》會帶大家看看,鄧伯如何被剝削,如何被迫成為了「逆權清潔工」。

    -------------
    《港。故》:東網每周專題習作,講故事、講香港人的故事,請關注《港。故》fb:https://goo.gl/YJXtc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