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陽明交大課務組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陽明交大課務組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陽明交大課務組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陽明交大課務組產品中有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8,126的網紅梅竹黑客松,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Key To A Safe Distance 系列講座 X 蔡一郎】 #第二場講座報名開始 #抽獎 第一場講座於昨日順利結束!聽完台灣人權促進協會會長的分享,相信大家對資安問題的嚴重性已有初步的認識。 緊接而來的第二場講座🏃 將帶領大家深入探討要如何透過數據分析,找出潛在的資安漏洞! ----...

陽明交大課務組 在 Jen English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4-04 15:50:41

#選系派預告文#明天還有完整版 「台大神人多」是選校派的一大原因,但選系派的康傑學長雖然不是台大人,卻是很多台大人心中的神人。  大學期間他不只修到台大管院最難申請的兩門課,還成為助教;Jen跟Jason一起當台大夯課CTPS「解決問題理論與實務」助教時(第二頁)就非常敬佩他的思維、精神、各...

  • 陽明交大課務組 在 梅竹黑客松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8 20:33:27
    有 31 人按讚

    【Key To A Safe Distance 系列講座 X 蔡一郎】
    #第二場講座報名開始 #抽獎

    第一場講座於昨日順利結束!聽完台灣人權促進協會會長的分享,相信大家對資安問題的嚴重性已有初步的認識。
    緊接而來的第二場講座🏃
    將帶領大家深入探討要如何透過數據分析,找出潛在的資安漏洞!
    ---------------------------------------------------------
    資訊技術的快速發展,促使網路攻擊成為常態,愈趨複雜多變的威脅經由不同途徑侵入個人、企業及政府的重要資料。而疫情導致的困境,加速數位化的進行,無疑是在資安防禦上增添隱憂。如何在第一時間找出可疑的活動以因應駭客的行動,成了提升資安防護力的關鍵💪
    這次,我們邀請到在國內資安領域深耕多年的 #蔡一郎 研究員,談談台灣長期面臨的資安威脅,以及如何在龐大的數據海中發掘潛在的攻擊。
    ---------------------------------------------------------
    |Key To A Safe Distance EP2|
    講者:蔡一郎
    講題:攻防思維下的資安數據應用

    ▌講者介紹

    📌 現任
    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 研究員
    台灣數位安全聯盟與台灣網際空間與安全策略發展協會理事長
    The Honeynet Project、Cloud Security Alliance、OWASP三大國際資安組織台灣分會會長
    CSCIS Greater China 與東亞區副總裁
    中華民國資料保護協會監事
    台灣科技化服務協會理事
    台灣資安聯合發展協會常務監事
    台灣數位鑑識發展協會理事
    於產官學研界擔任相關資訊安全教育 訓練課程講師

    📌 證照
    擁有RHCE、CCNA、CCAI、CEH、 CHFI、 ACIA、ITIL Foundation、ISO 27001 LAC、ISO 20000 LAC、BS10012 LAC、CSA STAR Auditing、CCSK等多項國際證照

    📌著作
    《5G大奇航》、《資訊安全》等35本電腦資訊圖書著作

    講者的經驗豐富到不勝枚舉
    想知道更多嗎?歡迎點進部落格了解講者長期在資安領域的貢獻吧!
    👉https://blog.yilang.org/

    ▌講座大綱
    網路世界中資安攻防成為數位時代中的新戰場,從資安數據出發,發展可視化的資安偵測、分析以及事件應變處理。
    面對大量的數據,該如何抽絲剝繭從數據海中找出關鍵指標,成為數位戰爭中是否可以存活的重要關鍵。
    此次將由台灣長久以來所面臨的資安威脅談起,透過所收集的資安數據進行各個層面的分析,從駭客的思維重新審視資安數據所潛在的重要線索。

    ▌場次資訊
    時間|5/14 (五) 19:00 ~ 21:00 (18:40 開放入場)
    地點|清華大學 蒙民偉樓 102 演講廳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o9jdkQ
    ⚠ 報名截止於 5/13 (四) 中午 12:00 ,名額有限,趕緊報名吧!

    ▌注意事項
    1️⃣ 18:40 開放入場,請盡量提早報到
    2️⃣ 本系列演講與清大服學、交大藝文護照合作,詳情請看粉專說明文

    ✨聽講座之外,還有機會帶走大獎 ✨
    👉 新天鵝堡桌遊 一套 (市值 $1650)
    凡報名講座者,皆享有抽獎資格喔😍
    (註: 以當日現場簽到簽退單為主)
    ⚠中獎名單將於系列講座結束後一併公布
    ---------------------------------------------------------
    主辦單位:梅竹黑客松
    協辦單位:清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陽明交通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清華書院 載物書院

    #KeyˍToˍAˍSafeˍDistance
    #資訊安全與資訊監控 #疫情影響的科技發展

  • 陽明交大課務組 在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電子工程學系及電子研究所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1-05-07 10:51:32
    有 1 人按讚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校長林奇宏:透過教育創新培育人才 重視博雅教育提升學子視野
    訊息來源 https://udn.com/news/story/6928/5429747

    ——教育體系是讓你從學習,到真實的世界、到就業,然後再回來學習、體驗、貢獻,任何時間你都會在這個學習圈當中。未來就是要去培養學生有這樣的概念,你永遠沒有學習完成的一天,在此循環中個人會有成就感,然後在這中間會願意持續做這樣的循環。

    問:
    請問您覺得現今臺灣高等教育有哪些問題?
    答:除了大家都在談的少子化。高等教育已經不再是傳統的師徒傳授,所謂的「專業」正受到挑戰。這現象在網路興起後更加明顯,傳播速度越來越快,面向越來越廣,過去很多事情都必須要重新顛覆、重新調整。
    大學根據專業分成工學院、理學院、文學院、醫學院等不同系所,希望用專業紮根。以現在的時代來看,高教發展光靠專業還不夠,還需要跨領域。如果真的跨域,那原來的專業其實反而會變成阻礙。所以高教發展現在要換另外一個方式去解決原來領域造成跨領域的阻礙。
    這牽涉高等教育到底想要培養什麼樣人才的問題?我認為這是面對現在這個快速變遷的世界,我們對於臺灣下一代人才必需注重的面向。
    教育4.0是創新驅動(Innovation-Driven)的教育,需要能夠以創意、創造、創新為教育目的,所謂的人才必須是碰到問題,可以想到解決方式的人。這時除了需要本身的專業,還要一些創意、創造、創新的概念。在談高等教育的時候,必須要思考如何把這個概念融入到我們的教育體系中。因此,我認為臺灣高等教育在未來,如果真正想要超前部署時,其實應該是從這個面向出發。
    透過博雅教育提高年輕學子的視野
    問:
    那您認為現在臺灣對於人才培育有看到這個方向嗎?往這個方向在走了嗎?
    答:臺灣的人才培育過程,顯然被社會上的一些想法,甚至報章雜誌對於就業趨勢、薪資等因素所限制。所以理工學院的學生不是思考他要做什麼,而是要進台積電。如果我們的人才看到的是就業市場和就業薪資,是從這個角度看他個人的職涯發展,那我認為國家的前景可慮。
    當我們在談護國神山的同時,要稍微思考一下,所謂的護國神山到底是什麼?真正的護國神山應該是擁有一群創新的人才,而不是去注重一個單一產業的股價、市佔率。如果下一世代的人才菁英普遍都這麼想,這是令人憂慮的發展。
    臺灣在人才培育上,蠻大的課題就是所謂的博雅教育,是一個廣度很廣,然後能夠面對整個社會脈動所必須要具備的能力。在大學教育中,讓年輕學子在博雅認知和訓練方面有一個更高的視野,我相信我們周邊的人就比較不會陷入既有的窠臼。
    在談高等教育的時候,一定會想到線性的學習模式,從幼稚園、小學、中學、高中、大學到研究所。線性要變成一個循環。教育體系是讓你從學習,到真實的世界、到就業,然後再回來學習、體驗、貢獻,任何時間你都會在這個學習圈當中。未來就是要去培養學生有這樣的概念,你永遠沒有學習完成的一天,在此循環中個人會有成就感,然後在這中間會願意持續做這樣的循環。
    這些養成都是在進入大學的這幾年,尤其剛開始這段時間,要能有這樣的體認。陽明交大現在正在盤點跟規劃博雅教育的課程,希望把對於高等教育未來這樣的概念,能夠不只灌輸,也能夠在未來學生的學習歷程當中,能夠有所體認、有所實踐。
    體察文化差異 抓對統整時機
    問:
    請問您對國立陽明交通大學合併的看法?為什麼要合併?合併要考慮哪些問題?
    答:陽明交大合校起源大概要往前推到過去20年,今年合校成功,一定是過去大家無數努力。陽明交大是2月1日掛牌,其實對師生來說今年9月才會面對新的學年。目前急需面臨的是兩校有各自的文化。就像陽明大學過去創校的宗旨就是講醫療平權、對於偏鄉的醫療服務、人本關懷等;交通大學就是有非常勇敢的創業精神、能面對失敗。相對的陽明大學大部分都是證照系所,學生畢業後比較有就業保障(job security)。所以兩個學校有著完全不一樣的認知,一個冒險進取,較有創造性;另外一個就是胸懷博愛、人格高超,但相對保守。可以想像中間的文化差異很大,包含衍生出來學校的各種體制、辦法規定等。
    老實講合併新設比真的新設還難,因為是合併新設,沒有誰大誰小的問題,要尊重兩邊舊有的東西、要體察兩邊原有的文化差異,中間經過很多的討論折衷,最後產出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方案,過程的確是相當困難的。
    兩校合校談了20年最後能夠水到渠成,第一是時間可以解決一切;第二是能夠找到折衷的點;第三個,我覺得最重要,有時候要抓對時機。我個人認為時機其實是整個大勢,也包括那時的主事者是誰,這些都要全部到位,才能水到渠成。
    合校後很多真實的挑戰要一一面對,各種問題都要找到解決的辦法。像現在兩校區已經有交通車兩邊對開,2小時一班,公文傳遞、師生往返大概4小時就能解決。其實事情都有一些轉圜的方式,大家不應該去爭論一些很小的事情。像校徽短時間無法決定,就先沿用舊的,也有一個暫行校徽。又像校慶就是2月1日為揭牌日,但兩校區一樣保留原來的校慶日分別叫做陽明日與交大日。人的生日有國曆、農曆,我們學校過三個生日有何不可?另外也因此趁合校的機會,進行組織再造,讓行政單位、學院、系所與研究中心,未來能夠更有效率運作。
    打造淬鍊成為一所「偉大大學」
    問:
    您對合併後的國立陽明交通大學的規劃和期許為何?
    答:「偉大大學」的期許是白紙黑字寫在合校計畫書中的。我對「偉大大學」的定義是:締造創新,樹立價值;激發潛能,培育領袖;勇於調適,面對挑戰;引領轉變,發明未來。我當時遴選校長的一個小口號是「Inventing the future」,我們要去創造改變,而不只是改變來了我們能夠生存。
    另外的期許就是,創造、培養出各個領域的領袖人才。我特別強調各個領域,不是原來在醫學或在高科技領域的人才,那已經有了,是要全方位,有足夠的寬度,可以看到各個廣泛的面向。在多變的環境內有很好的應變能力。甚至要去引領改變,而不是在後面追著說有改變了,我能夠生存、能夠解決它給我的問題。
    目前正在進行規劃幾件重要事情,除了剛提的博雅教育;第二個,我希望能產出新的產學共創路徑;第三個,成立國際學院,其他學院一定會有一些合作整合。未來校內應該有產學創新學院,以因應現在還在立法院等待三讀通過的國家重點領域產學合作及人才培育創新條例(簡稱創新條例)。當國家或教育部鬆綁時,學校要提出一套能夠接續的規則。所以我認為把創新條例解構後要有人去重新把它建起來,應該要從執行者的觀點開始做再造的工作,這當然是很大的一個任務之一。
    至於在組織文化上找出大家對新學校的認同感。首要做的是不強迫認同。所以為什麼我留下舊的校徽、留下舊的校歌、留下舊的校旗;甚至還發起了交大博愛校區風華再造,就是希望留存過去的記憶跟緬懷。甚至可以把交大的竹銘館改造成會館或招待所,展示臺灣整個半導體的發跡,讓老校友能夠帶著他的家人,可以在那住幾天。懷念過去,不是留念,而是要在過去的歷史中開創新未來。因此,在還沒有共識前,不要強迫大家對新學校的認同。要展現新學校對過去的記憶,而不是抹滅,持續讓大家有這樣的感受,我相信看到過去,就可以看到現在、未來站的位置跟未來的投射。至於未來有什麼大的方向,應該讓各種聲音能夠出來,要大家有共識才能做。
    法規鬆綁 行政流程減量
    問:
    請問校長覺得現在國立大學合併的法規或一些支持系統足不足夠?有沒有要給政府一些建議?
    答:首先要感謝教育部尊重兩校的決定,例如首任校長應是官派還是遴選,最後也尊重採用遴選的方式。此外,還有經費上的支持。
    現在中央政府在法規上已經大幅鬆綁,我覺得在行政流程上可以簡化報部存查。其次就是資源分配常常又會回到政治因素,這是比較大的問題。或是有些政策在試辦初期可以集中在一兩間學校而非全部學校,給予足夠資源,再考慮未來到底適不適合全面推廣。如果試辦等同於全面推廣,那試辦有什麼意義?
    以終為始 莫忘初衷
    問:
    除了這些之外,您對想要合併的學校還有哪些建議?
    答:我覺得要「以終為始」。先看看想要達到什麼樣的終點或目的,而不是為合併而合併。所以簡單講就是以終為始,已經在做的,就要「莫忘初衷」。提出這兩句建議給想要合併的學校。

  • 陽明交大課務組 在 梅竹黑客松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4-30 20:40:26
    有 37 人按讚

    【Key To A Safe Distance 系列講座 X 周宇修】

    #第一場講座報名開始 #抽獎
    Key To A Safe Distance系列講座的第一場即將要跟大家見面了!
    我們將透過四位講者,聚焦 #資訊安全與資訊監控 和 #疫情影響的科技發展,兩大主題,與大家一起思索疫情與資安之間的關係。
    ---------------------------------------------------------
    疫情肆虐下,藉由資訊科技,國家得以取得人民的隱私資料與足跡,進而達成防疫目標。但與此同時,你我的個人資料卻也因此暴露在危機之中。由此衍伸出來的人權課題,成為後疫情時代的我們必須面對的挑戰。然而,人權與防疫當真是非此即彼的關係嗎?這次講座,我們邀請到 周宇修律師,從法律人的立場為我們分享,我們要如何在疫情肆虐下保護個人資料。
    ---------------------------------------------------------
    |Key To A Safe Distance ep1|
    ➡️ 講者:周宇修(台灣人權促進會 會長)⬅️
    講題:指紋、晶片身分證、人臉辨識與防疫:個人資料如何保護?

    ▌講者介紹
    📌 職務
    執業律師
    台灣人權促進會會長(2019~迄今)
    臺北律師公會監事(2020~迄今)
    文化部法規會委員(2016~2018, 2020~2022)
    臺北市政府國家賠償審議委員會委員(2017~迄今)

    📌 執業領域
    一般民刑事、行政訴訟、競爭法、稅務與金融科技法規,此外仍與其他社運團體保持聯絡

    📌 經歷
    1️⃣ 政治大學法律學院學士、碩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法學院訪問學人
    2️⃣ ‎迄今已成功獲得多次大法官之全部或部分違憲宣告解釋(司法院釋字670、718、725、755、756、796、799,分別包含冤獄賠償、集會遊行與人民訴訟權),同時亦協辦年金改革、黨產條例釋憲案。此外在我國代理多起反歧視訴訟,如國防大學退學HIV學生、快樂山都市原住民、身心障礙、難民營救等案。‬
    3️⃣ 2014 年 8 月受美國PILnet邀請參加該組織之公益律師培訓計畫
    4️⃣ 2019 年 7 月起於謙眾國際法律事務所擔任律師/資深顧問,以與公法、跨國之相關非訟及訴訟案件為主要執業領域。

    ▌場次資訊
    時間|5/7 (五) 19:00 ~ 21:00 (18:50 開放入場)
    地點|清華大學 蒙民偉樓 102 演講廳
    報名連結|https://reurl.cc/e9YQz7
    ⚠ 報名截止於 5/6 (四) 中午 12:00 ,名額有限,趕緊報名吧!

    ▌注意事項
    1️⃣ 18:50 開放入場,請盡量提早 10 分鐘報到
    2️⃣ 本系列演講與清大服學、交大藝文護照合作,詳情請看粉專說明文


    聽講座之外,還有機會帶走大獎 ✨✨
    👉 森寫真機店 – 富士即可拍 (名額 5 位)
    讓你隨手記錄珍貴的日常!
    凡報名講座者,皆享有抽獎資格喔😍 (註: 以當日現場簽到簽退單為主)
    ⚠中獎名單將於系列講座結束後一併公布
    ---------------------------------------------------------
    主辦單位:梅竹黑客松
    協辦單位:清華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陽明交通大學 資訊工程學系、清華書院 載物書院

    #KeyˍToˍAˍSafeˍDistance
    #資訊安全與資訊監控 #疫情影響的科技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