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陳彥升 PTT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陳彥升 PTT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陳彥升產品中有44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3萬的網紅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火箭發射倒數12小時,飛鼠一號(Hapith I)已就位,陳彥升董事長也在現場...
同時也有2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4萬的網紅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再探南田試射火箭 :政府掩護非法?》 ~高金素梅 2020.2.19 2月13日清晨六點,一枚叫做「飛鼠一號」的民間自製火箭,在台東縣達仁鄉原住民的南田部落試射,這次失敗的試射,嚴重地違反了政府法令,是一次非法的試射;這家民間公司當初對部落居民的說明,更是一次欺騙。 45年前,政府在蘭嶼核...
陳彥升 在 INCEPTION 啟藝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4:59:55
【 唱 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常設展 歷經四年籌備,國內第一個紀錄華語流行音樂展覽【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MUSIC, ISLAND, STORIES:POP MUSIC IN TAIWAN 】,正式登場。 由策展人梁浩軒與三位共同策展人:李明道( Akibo ...
陳彥升 在 INCEPTION 啟藝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9-17 14:59:55
【 唱 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常設展 歷經四年籌備,國內第一個紀錄華語流行音樂展覽【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MUSIC, ISLAND, STORIES:POP MUSIC IN TAIWAN 】,正式登場。 由策展人梁浩軒與三位共同策展人:李明道( Akibo ...
陳彥升 在 INCEPTION 啟藝 Instagram 的最佳解答
2021-09-17 14:59:55
【 唱 我們的歌:流行音樂故事展 】臺北流行音樂中心常設展 歷經四年籌備,國內第一個紀錄華語流行音樂展覽【 唱 我們的歌 流行音樂故事展 MUSIC, ISLAND, STORIES:POP MUSIC IN TAIWAN 】,正式登場。 由策展人梁浩軒與三位共同策展人:李明道( Akibo ...
-
陳彥升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19 17:49:45《再探南田試射火箭 :政府掩護非法?》
~高金素梅 2020.2.19
2月13日清晨六點,一枚叫做「飛鼠一號」的民間自製火箭,在台東縣達仁鄉原住民的南田部落試射,這次失敗的試射,嚴重地違反了政府法令,是一次非法的試射;這家民間公司當初對部落居民的說明,更是一次欺騙。
45年前,政府在蘭嶼核定興建核廢料貯存場的時候,它欺騙蘭嶼的達悟族人說:要興建罐頭工廠。1978年,第一桶核廢料開始運到蘭嶼島上。達悟族人到了1982年才發現,這個工廠不是罐頭工廠,而是核廢料貯存場。這場欺騙,使得核廢料的惡靈從此就賴在蘭嶼不走了。
2019年,一家叫做晉陞的太空科技公司,在台東縣達仁鄉的原住民南田部落騙居民說:他們要在部落養殖「科技魚」,但最後,魚沒養出來,卻變成了火箭發射場!儘管台東縣政府連續罰款、三令五申,警告這家公司已經違反了當初「養殖魚蝦」的使用申請,但是,這個由前任太空中心主任陳彥升所成立的民間公司,卻能在「總統科技政策新願景」的大旗掩護之下,一再藐視警告和制止,繼續違法地準備試射!
當2月13日,鄭天財委員和我聯合要求科技部和台東縣政府必須停止晉陞公司的非法行為之後,這家公司馬上在16日和南田部落的部份代表,擬出一份聲明說:「同意在有前提及中央政府核准之下,讓晉陞在三月中完成第一次火箭試射」,聲明故意不提晉陞公司在農牧林業用地建火箭發射場、這樣公然違犯法律的事實!是誰給這家科技公司撐腰,讓他竟然可以挾持民意,繼續違法和欺騙呢?中央政府要核准這家公司公然犯法繼續試射嗎?
這次試射失敗的違法事件吸引了許多媒體用同情肯定的口吻大幅報導。這些報導,讓我覺得難以置信:為什麼非法的試射事件,媒體如此肯定呢?難道只要符合科技部所謂的:「持續配合台灣太空技術之發展,並積極支持衛星技術開發、太空人才培育及促進產業發展等政策推動」,就能政治正確,為所欲為嗎?媒體在配合政府迷惑大眾嗎?區區五千多萬的標案,竟然可以動員空軍基地配合空域管制,交通部配合公告修改民航空域航道、配合海域航船公告?為什麼成立16年、開銷數百億的太空中心不能自行研究試射?反而要交給一個民間公司來執行?這中間還有多少不為人知的細節,是我們所不知道的呢?
這次違法的火箭試射,和當年蘭嶼核廢料場的興建,都有一個相似的處理手法:那就是欺騙~違法~政府解套,三部曲。這種手段,讓不正義的核廢料長年留在蘭嶼。這次的非法試射事件,會不會是不正義正在持續地發生呢?如果接下來中央政府要為晉陞公司解套,那我們大家就有捍衛正義的責任和義務了。 -
陳彥升 在 高金素梅 吉娃斯 阿麗 Youtube 的最佳解答
2020-02-13 16:45:38《是政府失能?還是政府縱容?》
~高金素梅2020.02.13
今天清晨七時,晉陞太空科技公司在台東縣達仁鄉南田村試射火箭失敗。
此事已在媒體喧擾一陣子了,我有一些質疑:
一、晉陞公司在南田村使用的兩筆土地分屬「農牧用地」與「林業用地」,而是以「養殖魚蝦」申請使用。從「養殖魚蝦」變成「火箭發射場」,這是公然違法犯法,而且是在衆多媒體關注下公然犯法。
二、台東縣政府自108年5月起,以「違反非都市土地使用管制規定」連續裁罰晉陞公司兩次計40萬元,並勒令於109年1月31日前改善。晉陞公司竟然逾期不改善,繼續違法試射火箭。
三、晉陞公司的火箭發射係承接「科技部國家太空中心」的標案,標案金額5480萬元。今天太空中心主任明確說明:「政府的標案必須以合法的過程取得結果,如果不是合法的過程,結果也不予承認。」 而且,太空中心主任曾行文請晉陞公司停止試射火箭,2/11、12日更兩度與晉陞董事長陳彥升通電話,促其暫停試射。但,晉陞公司還是在今天試射了。
四、今天的試射火箭是以冒煙失敗收場,萬一是爆炸失敗呢?違法試射造成重大公安事件,誰負責?
「南田發射火箭事件」,到底是政府失能?還是政府縱容?鄭天財委員與我會追查到底。
陳彥升 在 新‧二七部隊 軍事雜談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火箭發射倒數12小時,飛鼠一號(Hapith I)已就位,陳彥升董事長也在現場
陳彥升 在 The News Lens 關鍵評論網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想留在台灣發射的「飛鼠一號」,最後移師南澳洲】#溫故知新
台灣首枚民間自製火箭飛鼠一號獲准將於南澳洲發射。而這顆由晉陞太空科技公司打造的火箭,原先規劃是想「留在台灣」。
晉陞太空科技公司原本計畫在台東南田部落興建火箭發射場,但因未充分和當地居民溝通,引發爭議,之後又因土地問題卡關……
❙有話想說,你可以直接於文章之中提供更多想法: https://bit.ly/2VtklER
#晉陞太空科技公司 #火箭 #飛鼠一號 #台東 #南田
陳彥升 在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火箭大叔八月要當太空中心主任了。以下是五年前的訪問。
《田庄阿伯上太空/吳宗信》
五十二歲的吳宗信自嘲國語講不輪轉,捲舌音ㄓㄔㄕㄖ分不清楚,在TED演講索性全程講台語,用的是鄉土的語言,講的卻是科技的未來,他主持的前瞻火箭研究中心這個夏天將試射HTTP-3火箭,火箭採用的是混合性燃料,射程預計一百公里,這樣的射程,這樣的技術,若成功,將是世界第一。
不滿於火箭中心只是學校的研究單位,他上集資網站募款,是學界首創,更企圖將火箭中心企業化,預計在五年內發射火箭,運載個人衛星上太空。「阮做的物件拿得出去,假使說預算不夠就放棄真正莫彩,學生來來去去的,若不產業化,攏無效,」他說:「台灣不能只是做代工,以後就是太空經濟了。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發射小衛星,我不是全球化,我這個叫做宇宙化。」
在YOUTUBE輸入「TED XTaipei演講」和「吳宗信」,電腦螢幕會跳出一段名為「台灣本土火箭,要讓太空旅行夢想成真」的影片。演講者是交大機械工程系教授吳宗信,他是該校「前瞻火箭研究中心」 (Advanced Rocket Research Center,簡稱ARRC)創辦人。ARRC今年一月底在新竹香山濕地成功試射雙節小火箭,材料和技術台灣製造,火箭升空一公里,將台灣和太空的距離拉進了一大步,「阮使用欸是混合式燃料火箭,和美國VIRGIN GALACRIC太空旅行同款,伊飛上宇宙一張門票七百五十萬台幣,阮這俗閣大碗。」大演說家談的是科技未來,用的卻是鄉土語言,若不細細分辨演講內容,乍聽聲音起伏和熱情,以為是百貨公司賣菜刀的推銷員。
站在大演說家辦公室門口,影片中男人朝我們走來。「歹勢,歹勢,」他自口袋掏出鑰匙開門:「啊!你要飲水否?抵遐訪問嗎?」未等我們回答,他一個箭步向前,逕自把腳踏車挪到陽台,轉身又從架上拿餅乾招待,五十二歲的男人步調明快,像按了加速鍵一樣。找到縫隙,劈頭便問他為什麼要用台語演講?「為了報仇啦,替自己說的台語出一口氣。」
台語的復仇
課堂上課多半說國語,但他心想TED演講面對全世界,機會難得,可以表達對母語的愛,「所有的語言是平等的,只要好好栽培,菜市場和灶腳的語言,也可以正式演講,表達像火箭太空工程這種複雜的事物。」
他一九六四年出生台南安南區農村,五○年代的台灣農村生活幸福各自不同,但貧困極其類似:上面兩個兄哥、三個姐姐,母親四十歲生他,沒有母奶,也買不起奶粉,僅能餵他喝黑糖水,「散赤到被鬼走抓,呷番薯籤呷到驚」。庄腳老父老母不識字,在家講台語,上小學第一天,老師講啥攏聽嘸,考試成績倒數,二年級某天,課堂上突然懂老師講什麼,那次段考,他是全班第二名。
科學家實事求是,半生經歷整理成投影片,求學、成長,無非一段又一段power point:台南一中、台大機械系,「讀冊對我來說,簡單簡單,逐日攏咧(台語玩耍之意),不是打球,就是肖想交女朋友。」高中踢足球,每天抱著一顆足球搭公車上學。因為射球準,可以四、五十米射球,爆發力快,個頭不高,還是入選台大橄欖球隊。
老婆是在台大校園認識,外省家庭長大的中文系女生,「結婚至今,我說我的河洛話,伊講伊的國語,互相尊重。」他說大腦用台語思考最為靈活,其次是英語。出國GRE考字彙,滿分八百他考六百多,當年全台最高,上國中前不知道ABC狗咬豬,但天性善於歸納和分析,很輕易就掌握英語文法的邏輯和秩序。
剝削的農會
在校園裡講台語並不代表具備本土意識。一九八六年,台大學生李文忠推動校園輔選遭退學,於傅鐘下絕食抗議,他的觀感是「那群人呷飽盈盈」。當兵退伍後,他到美國密西根大學念航太博士,在台灣同學會裡讀到彭明敏《自由的滋味》,腦筋才像爆炸一樣。
雪夜裡讀史明讀到哭,應驗成長過程,原來書中講台灣人的苦難都是真的,「農會真正剝削農民,伊攏放重利欸。細漢時陣,家裡起厝,偕農會借錢,還款到我大學畢業,都未及借的一半,都沒還到本金。彼一時陣,肥料無法自由買賣,比如阮爸爸種稻一百袋,要拿五十袋到農會換肥料,等於抽稅五十趴。」他的思想在此真正轉了彎。
一九九五年才回國,入太空中心服務,隔年便迫不及待展開「5%台譯計劃」,他號召二、三十名同好,每月捐5%的時間或薪水,以漢字和羅馬拼音將《動物農莊》《無花果》等經典翻譯成台語和客語文,每本書首頁下方寫著他們的心願:「ho台灣──新ê獨立ê進步ê文化空間(獻給台灣新的、獨立的、進步的文化空間)」。
一邊忙著開拓文化新鄉土,一邊做著宇宙大夢。他念太空工程,專業是紊流、航太燃燒,「一九九八年入交大,為了生存,走岔了去做電漿」,但他沒忘本,二○○四年,陳水扁政府籌畫「哈比特計劃」(哈比特即賽夏族飛鼠之意),研發載送衛星到太空的火箭,他知道消息,便把擁有火箭專才的好友陳彥升騙回來。
「我們有太空中心,但一直沒有做火箭,以航太來講,若沒有做火箭,就是玩假的,發射火箭才是太空實力的重點,」陳彥升是國家太空中心探空火箭計畫總主持人,早年任職NASA(美國太空總署),他說:「當時吳宗信、林明璋(第二十三屆中研院院士)他們跟我說,台灣要發展火箭,要我回來試試看。」這個傻子放棄一千兩百萬年薪,被吳宗信騙回來,領著一份吃不飽、餓不死的研究員薪水,卻也把吳宗信一群好友拉入火箭領域。
非法的夢想
一枚火箭結合推進、燃燒、導控、電機電池、傳輸技術等相關領域,「發展火箭最大的意義,是提升各領域的技術,是火車頭產業」,吳宗信說當年中科院設計與測試的火箭,由他們來模擬分析,提供給太空中心做參考,「台灣乎阮這群中年阿伯做夢欸機會,我們也要給少年仔做夢的機會。」中年阿伯心中激情燃燒,然而二○○八年,馬英九上任,「哈比特計劃」不了了之。中年阿伯不甘心,索性自己跳下來玩。
那一年,他在交大開設「類蔗糖火箭」(sugar rocket)實作課程,把糖磨成粉結合氧化劑,做成固態燃料,再用大塑膠管等低成本材料,做成小火箭,「我跟學生在學校用烤肉架當發射架,乒乒乓乓,校園的樹都燒掉了。第一次帶學生去新竹香山濕地試射,透早四五點,還被保育員抓到,差一點罰六萬塊。」
二○一二年,他和交大陳宗麟、成大何明字、屏科大胡惠文、北科大林信標,銘傳余仁朋,海大黃俊誠等老師成立ARRC,立志台灣製造的火箭。ARRC今年夏天將射發長八‧八公尺、直徑○‧四五公尺,總重六百公斤的HTTP-3火箭。火箭採混合式推進燃料,預計升空一百公里,這樣的射程,這樣的技術,若成功,將是世界創舉,「火箭推進技術,可分為液態燃料、固態燃料、混合式燃料,液態燃料性能最好,但工程複雜,固態火箭成本低,但也最危險,混合式火箭居中,但安全性、低成本,有機會讓發射火箭的成本由十億,一舉至少掉一位數。」火箭取名HTTP,是北科大、新竹交大、台南成大,屏科大四校縮寫,也是HTTP(超文本傳輸協定)的雙關聯想,象徵該系列火箭的想像空間如網路一樣無遠弗屆。
衛星的戰爭
火箭試射成本估計一千六百萬,他上「貝殼放大」集資網站,募九百多萬,是學界首創,雖至今有六百萬資金缺口,但他老神在在,「捐兩百,捐一百萬都沒關係啦,隨人心意。」不甘心只是掛在學校的研究單位,他企圖將ARRC企業化,「我們做的東西也很拿得出去,但是經費有時陣有,有時陣無,持續七、八年很不容易,假使說預算不夠就放棄真正可惜,學生來來去去的,若不產業化,都沒用。」他說:「危機就是轉機,假使當年政府給我錢,我就會惦惦,不會出來募款,可是出來接觸社會大眾,發現這個市場這樣大,之前待在學院,見樹不見林,可好像小鳥沒東西吃,飛上天空找出路,才發現這個林子這麼美。」
這市場有多大?商業上的小衛星是未來趨勢,從影像到通訊、從農業到環境監控、甚至商業投資都開始運用衛星來管理,SpaceX、Amazon、維珍航空(Virgin Group)等國外企業莫不磨刀霍霍,台灣高科技要轉型、擺脫代工包袱,航太是很好的選擇,而混合性火箭和個人衛星的結合正是台灣下一個機會。他預計在五年內發射自製火箭,運載個人衛星上太空,「全世界的大公司都在發射小衛星,我不是全球化,我這個叫做宇宙化。」
激情的演說
理工科教授講學不扮高深,問我日劇《下町火箭》看了沒?「你緊看,伊做的代誌就跟我們一樣,不過伊欸故事沒我精彩啦,哈哈!」ARRC故事有沒有日劇戲劇化見仁見智,但男主角阿部寬講話肯定沒有眼前的中年阿伯蕩氣迴腸:「人活到一定的檻站後,會想這世人目標是啥,最開始當然是為了升等,拚命寫期刊論文,但那個不一定跟社會有連結。還好碰到這群好朋友,大家有不同的能力,對台灣有共同的想像。什麼樣的想像?台灣要成為一個國家,一定要有東西。一個政府不管富裕或貧窮,一定要提供一趴仙(1%)比例,乎少年從小時候開始作夢,作夢猶有出路,這是一個基本國家該有格局。」
他的目光如炬,彷彿火箭即將升空,五四三二一,發射。演說又華麗又草根,但那並不衝突,我們的想像力隨著那枚火箭衝向天際,看見台灣、看見東北亞、看見亞洲、隨即掙脫地心引力,衝破大氣層,衝上宇宙。中年阿伯說:「我們絕對不會放棄要離開地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