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開三公分多久會生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開三公分多久會生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開三公分多久會生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開三公分多久會生產品中有112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0的網紅,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第一次聽到李國鼎的時候是 2018.02 和威宇去台中聽 Hank 演講 之後進公司不斷不斷聽 Hank 講李國鼎。過程中看了關於他的影片、公司也買了一堆李國鼎寫的書,但兩年過去,我沒有靜下來系統性地讀任何一本 這次的 trigger 點是讀台灣半導體早期的資料,想要把這個歷史拼圖拼起來,就先選...

開三公分多久會生 在 M A Y . S B ?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02 18:35:00

🍓🍙👨🏻 今天本來是我們這位小寶貝的預產期 但他提早在07/09平安順利出生了✨ ⁡ 我真的是一個很怕痛又惜皮的人 生產過程很順利 但有點鬧 所以我都可以妳們一定也可以的!! (握拳喊話 ⁡ #生產文 #極長 ⁡ 07/08 晚上發現落紅 決定先去醫院看要不要被收待產 結果果然被退貨(因為還沒有規律...

開三公分多久會生 在 革命開始的時候躺下來 Instagram 的最佳貼文

2021-08-18 20:36:52

#需要我的時候給個電話​ #通話記錄 (=´ᴥ`) 𝟙-𝟙​ ​ 🅐:妳為什麼一早去跑步?​ ​ (=´ᴥ`):做稿做太晚,我做完就去跑步,不然這幾天都在下雨。​ ​ 🅐:沒想到妳會愛上跑步!​ ​ (=´ᴥ`):人生真的充滿驚嚇⋯⋯我最近過著很自律的生活,可能我想要達到一定程度的體態,運動又有成效...

開三公分多久會生 在 習字帳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7-05 16:23:52

#卡歐陸的閱讀清單 過了今天,今年也過了一半, 照往例來分享這半年的閱讀清單, 編號前加了*的書籍是用電子書閱讀器閱讀, 在4月中入手kobo Libra H2O電子書閱讀器之後, 厚重及字體小再也不會成為閱讀的障礙, 畢竟年過40還是得對自己好一點!😆 除了下面的書籍之外, 還看了19本的金田一及...

  • 開三公分多久會生 在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1-07-20 19:58:20
    有 581 人按讚

    第一次聽到李國鼎的時候是 2018.02 和威宇去台中聽 Hank 演講

    之後進公司不斷不斷聽 Hank 講李國鼎。過程中看了關於他的影片、公司也買了一堆李國鼎寫的書,但兩年過去,我沒有靜下來系統性地讀任何一本

    這次的 trigger 點是讀台灣半導體早期的資料,想要把這個歷史拼圖拼起來,就先選了一本比較薄的、1987 年出版的 <工作與信仰> 讀起

    這本是整理李國鼎在不同場合的演講、投稿而成,涵蓋很多主題,光是我摘要的內容就超過 7000 字,所以打算分三篇來整理心得

    今天先講讀完李國鼎 1983 年在中央大學演講,主題 <求知的過程和經驗> 我非常喜歡這章,從李國鼎小時候講到他 70 歲

    曾經老闆問我:阿堯,如果今天要你幫台灣科技化,你會怎麼做?當年蔣中正可是丟了臺灣工業化的題目給李國鼎

    那時我完全沒有 idea,怎麼可能,太難了吧。但讀完這章,我覺得李國鼎有這樣的能力,完全不是因為他聰明。幾個 takeaway

    1.跟最厲害的人學
    2.保持初衷,一路保持初衷
    3.每一步都算數,每一件看似困難的事,對往後都會有極大幫助
    4.對現狀不抱怨,認真做事、隨遇而安
    5.讀萬券書,更要行萬里路。與頂尖人才交流,不要活在自我想象中

    -------底下內容摘自 <工作與信仰>-------

    - 1934 到劍橋去做研究,因為那裡是核子物理的聖城,1930 年代前後,許多新發現皆從那裡研究出來。做了兩年的核能物理研究,和一年的極低溫下面超傳導現象的研究,這個題目是當時中國學物理的人沒有去學的。大學教科書 Radiation from Radioactive Substance 的作者 Rutherford 就是這裡的主管,另一位實驗室教授兩度得到諾貝爾獎。很多優秀學生都在當高級研究員指導研究生研究,還有發明電子的 Sir J.J Thomson 和發明 Cloud chamber 的 Wilson 雖然退休,但仍到實驗室來,可以常常請益
    - 每天下午茶時間,做理論的人就會跟做實驗的人進行交流與辯論。不斷交互、修正,結果就帶來很多新發明。使得那時劍橋物理研究所成為世界物理學的聖地,全世界理論或實驗派的有名物理學家都常來演講訪問,這是他的黃金年代
    - 這些研究學問的方法和思路無形中給我很大的訓練和啟示,那就是對任何問題,要先有整個的了解,然後選定優先次序再著手推動進行。

    - 回國在還沒找到軍事工作以前,先到武漢大學教物理。第二年在長沙加入防空學校(月薪從 360 下降到 150)做照測總隊修理所的所長,招收了許多大學理工畢業生為技術員和一批機械生,所有後方主要城市的防空部隊都要我們派員工去大修,還要訓練軍隊技術人員的維護工作。因為當時沒電,就將磨米的磨子改成水力發電機。油不夠,就收購玉米和燒酒來練強力酒精,一面又做木炭汽車。這一段時間使我對技術問題和工廠工作,發生了很大的興趣

    - 過了三年被邀請到中央研究院,參加 1940 西北日全蝕觀測。做沒多久,覺得這份工作和當初回國的初心不一樣。第二年同學介紹去資源委員會的資渝煉鋼廠做工務組主任,當時後方缺鋼鐵,而四川有鐵、有煤,在技術人力方面,有一批資源委員會送到德國去實習、然後計畫去湘潭參加設計中央鋼鐵廠的年輕工程師。我就和這一群專家中三四位共同來籌畫資渝煉鋼廠。我參加該廠工作期間,得到非常有意義的經驗,管理和技術的

    - 在資渝做了三年,資源委員會調我到會本部工業處管理會數五六個鋼鐵事業,同時去戰時生產局也主管協調聯繫鋼鐵事業。因此對後方鋼鐵業的認識增加了解。勝利後,主動收集日本在東北所建設的鋼鐵工業資料。資源委員會擬在上海見一個有規模的造船廠,計畫用日本的賠償及美國的援助來辦,我就參加了籌備工作,技術人員延攬順利、碼頭已建好,但國共內戰,被調到基隆台灣造船公司。在此期間,曾以五十天的時間到日本實地考察其機械、造船等重工業。在台船約五年時間的磨練,最重要的使我對機械、造船工業也能略窺堂奧。

    - 1953 被尹仲容徵招到經濟安定委員會下新成立的工業委員會做專任委員,做他主要的助手。一方面設計經建四年計畫的工業部門,尋找可發展的工業與產品。另一方面把這些計畫做出來後,便申請美援支持款項來加以推動,使國家走上工業化的途徑。在這方面我管的範圍很廣泛,除化學、食品工業外,諸如電力、紡織、機械等都歸我主管。這一工作時期是非常有意義的,可以接觸到很廣的層面,每天都接觸到新的事物及新的知識,同時以能代替進口、節省外匯的產品為優先。這段期間也開始參加國際會議,從 1954 開始每年一度的聯合國亞洲暨遠東經濟委員會年會,和其會前的工業分組會議,討論各國工業化的問題。以前只有外交部派人參加,注意力放在代表權問題,對其他專門議程都沒有意見。但我很認真看完議程中工業化涵蓋範圍的每個項目,在每項議程中我也盡量設法將彎的情形介紹給與會各國代表,交換經驗。連續參加三年,得到很多知識,對於推動一個國家工業發展,有了廣泛和整體性的看法。對於其他國家工業發展的途徑和方法或若干措施有助於我們推動工業的,回來即像工業委員會和經濟安定委員會報告並建議。

    - 同時開始注意研究工業發展環境的問題。誰願意辦工廠?什麼情況下願意辦?什麼情況下能賺錢?政府哪些措施會影響工業生產?我最早有認識的是租稅問題對工業的影響。那時推動紡織外銷,發現進口的棉花有關稅,棉紗有貨物稅,賣出去有營業稅。我在經濟安定委員會先後建議關稅和貨物稅退稅制度,建議經採納就陸續實施了

    - 由科學轉到工程,再由工程轉到社會科學,接觸財稅、經濟許多方面,凡是有關聯的問題或頭痛的問題,只要給我學習機會,都不會放過。一面做、一面學、一面想辦法解決問題,一面探尋新的問題和新方法,在工業委員會做了五年學到很多

    - 1958 被派任美援會秘書長,因擔任幕僚長的關係,開始了我和財經首長接觸頻繁的時期。這時期我的三個身份,第一是美援會秘書長,第二是經濟部工礦計畫聯繫組召集人,第三是工業發展投資研究小組(IDIC)召集人。工業發展過程中研究投資環境的知識,當時尚無專門書籍可以參考,幸而隨顏靜波於 1957 參加舊金山世界第一次國際工業會議,會議中所收集的資料全有用處,徵選了十幾位同事,大家用科學的方法分析所謂投資環境有哪些

    - 發現第一買土地很難,有很多法綁住。第二影響資本累積和行程得稅法很多,譬如印花稅。因這兩個因素,我邀請稅務專家、土地專家和法律專家來參加我的工作

    - 我主持美援會最大信念是怎樣不依賴美援而可以生存,這是很少國家肯這樣做的。1960 提出財經發展 19 點措施

    - 同時我想如何把這些觀念、法律功能、時代需要以及經濟學家的許多知識、社會應有的認識等,讓一般人都能了解,唯一的辦法是辦展覽會。這個展覽會將許多經濟觀念介紹給大家,讓大家了解和自行解答這些問題(人口過剩、水庫不足)設計一套圖表,分析一塊地三公頃要生產農作物的話,可以得到多少錢養多少人?若要辦工廠的話,可以生產多少?養多少人?若要外銷,可以得到多少外匯?這個觀念介紹給大家,大家對土地利用觀念很快就由農業社會轉變到工業社會
    - 一個國家經濟的進步,同事也需要人民觀念的進步,來互相配合。我很快發現,今天我們所需要的是又懂法律、又懂經濟的人,我在美援會成立一個小組培養此種人才,並在台大及東吳大學設置獎學金鼓勵學經濟的去學法律,學法律的去學經濟,這樣對國家將有更大的用處。如果只懂法律而不懂經濟就會發生很多問題

    - 在這期間,我每年有五、六次出國開會的機會,參加國際會議或帶領友好訪問團加強雙邊關係。行萬里路中,結識很多朋友,至今還保持聯絡,尤其在亞洲地去的財經首長,多變成好友。同時藉著外國投資人可知道世界的經濟情況、產品的發展情況,各公司的經營哲學及策略,這些都是學校學不到的,這些只有從談話中、公司年報中得來。知識增加了,而且增加的多半是動態方面的知識,而不是書本中固定的、靜態的資料

    - 1969 由經濟部轉任財政部長,在我個人是極不願意的事,但當局既然一定要我做,也只能盡我的力量,仍抱著虛心學習的態度全力以赴。每一個銅幣拿到手中總有兩面,一面是人頭、一面是數字,我唯一可自傲的,看過數字,也看過人頭。我做過經濟部長,也做過財政部長,因此知道,同樣的一塊錢財經兩邊的看法,完全不同
    - 從經濟部長轉到財政部,我仍不斷了解農工業的發展,從而綜合財政與經濟的關係。我常常告訴財政部裡的同仁,不要做經濟發展的障礙,假如有就趕快告訴我,如果法律有瓶頸就修改法律,辦法有瓶頸就修改辦法,若是人的話,則人的觀念就要改變。如果不能改變,應該調開原來工作崗位,這是我做事的哲學

    - 1975.12 心臟病發,1976.06 請辭獲准,調任行政院政務委員

  • 開三公分多久會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3 22:13:26
    有 2,264 人按讚

    借宿了一宿大分山屋,離開時我們走沒多久,便在一處不顯眼的古道叉路口放下背包,輕裝右轉往一條自大分向南延伸的支線深入;它是賽珂支線,全長不到三公里,是八通關古道在1925年增建完成的一條路,通往闊闊斯溪畔的賽珂部落。

    起初沿途都是好走的松針鋪地,偶而一些坡度陡的邊坡會讓松針顯得滑溜,要小心控制每步重心以免滑落下方越來越遠的溪流。一小段路後,古道走出樹林,開始沿著垂直岩壁開鑿,煞是壯觀。

    不過,在這賽珂支線岩壁段上最特別的,莫過於一群猛然出現,正摩拳擦掌夾道歡迎我們的綠色刺蝟了。仙人掌絕大多數都是特產於美洲大陸的植物,台灣並沒有原生仙人掌科成員,不知道是誰手癢把這種受歡迎的多肉園藝植物帶來大分種,八成是駐在所某個酷愛多肉的警手吧?那可是1944年以前的事了呀!

    在遠離都市的深山裡忽然遇見這飄洋過海、又落地生根近百年的外國人,除了那夾道程度令人頭皮發麻外,也不免驚嘆於它們能在這地球另一端找到安身立命的小角落,打造賽珂支線絕無僅有的山中奇景。

    #八通關訪太魯那斯・賽珂支線名產:岩壁仙人掌

  • 開三公分多久會生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2021-07-01 12:52:18
    有 59 人按讚

    【從測試FSA新款功率計所延伸的期待】

    FSA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品牌,很多產品都用了十年還是一樣好用,今年三月初試用了他們自主研發的一款功率計FSA PowerBox SC,花了一個月的時間測試。原本擔心這種萬元以下的功率計會不穩定,但測了好幾次,品質出乎意料的好。雖然還是有些小問題,但在這個價格下面,已經可以造福許多功率訓練的入門車友和鐵人三項愛好者了……下面分享幾次測試的紀錄、心得、建議與對功率計的期待。優缺點都有整理出來,疫情過後有興趣入手功率計的人可以參考看看。下面是幾次測試的過程和數據:

    [測試課表一] 漸速騎50公里丘陵地,兩圈鯉魚山(一圈22.3公里),第一圈輕鬆騎不管強度,第二圈加快一點點,最後5公里再放鬆騎。

    ◎測試目的與過程:想知道穩定踩踏時功率計的穩定性,以及兩圈鯉魚山的時間跟NP與平均功率之間的關係。
    →第一圈盡量放鬆騎,不管轉速,也不看功率,以最輕鬆的方式騎完,時間是48分22秒,NP是165瓦。
    →第二圈略微加快,但以氣不喘腿不酸為原則騎完,最後快了三分鐘左右,騎45分06秒,NP是191瓦。
    (因為下坡有停踩,又有被紅綠燈影響,所以這邊只看NP)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22.3公里
    →單圈爬升:37公尺
    →平均溫度:29度
    →第一圈:NP 165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546w
    →第二圈:NP 191w / 5秒平均最大功率 647w

    ◎測試結果:功率的即時顯示與最終呈現的數據都很穩定,也符合實際的表現。但在5秒平均最大功率上有誤差,出現在下坡路段,已反饋給廠商。
    --

    [測試課表二] 爬坡間歇✕3,一趟比一趟快 (第一趟最慢,第三趟最快)

    Ⓞ測試目的與過程:因坡度的風阻影響最少,想在同樣騎姿下看「速度vs功率」是否成正比。一開始熱身騎三公里後,開始在熟悉的鯉魚山後山進行測試。為了使三趟的技術影響最小,所以皆沒有抽車,都是採坐姿爬坡。
    →第一趟盡量放輕鬆騎,雖然腿還是會酸,但還算輕輕鬆,平均功率是269瓦;

    →第二趟想騎得快一點就好,但沒控制好,快太多了,比第一趟快了近12秒,平均功率316瓦;
    
→第三趟超過九成力,雖還不到全力,但感覺上有比第二趟更用力,平均功率也達339瓦,的確是最高的一趟。

    ◎測試數據:
    →單趟距離:430公尺
    →單趟爬升:37公尺
    →坡度:8.6%
    →平均溫度:30度
    →第一趟:平均功率 269w
    →第一趟:平均功率316w
    →第一趟:平均功率339w

    ◎測試結果分析與提問:
    →平均功率跟費力程度的感覺一致,也跟實際的速度一致:同樣的坡度、在無風的狀況下,騎得愈快,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確愈高。
→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都是一趟比一趟高,跟實際騎乘感受和表現出來的速度很一致。想確認的問題是:「NP、平均功率、最大功率的數據是Garmin錶頭計算的?還是Garmin Connect計算的?」回覆:「都是錶頭做計算的,功率計只負責丟出數據讓Garmin接收端做處理。」
    
→從前一個問題所衍生的下個問題是:「Power Box SC 目前是多久傳輸一次數據給車錶的錶頭或鐵人錶?1秒傳一次數據?或2秒傳一次?……」回覆:「3秒傳一次」


    [測試課表三] 強度3區40分鐘(穩定騎乘,想像自己在半超鐵的自行車賽段上)


    ◎測試目的與過程:功率計的穩定性。先花三十分鐘做一些技術和三趟短程高強度爬坡間歇當作熱身後,騎往東華大學外環道,開始今天的測試。全程都以盡量穩定的轉速與功率進行騎乘,每圈按一次錶(紀錄分配平均數據)。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三十分鐘熱身):32分鐘


    ◎測試結果分析:從NP和平均功率來看,這四圈的功率都很穩定。但最大功率(尤其是第二圈)忽然飆高到411瓦,這個數據應是誤差,過程中沒有抽車,也沒忽然重踩。從幾次測試發現,「最大功率」這個數據有時比實際來得高。
    
—

    [測試課表四] 強度4區20分鐘(用接近FTP的強度騎東華大學外環道兩圈)


    ◎測試目的:功率計的穩定性


    ◎測試數據:

    →單圈距離:5.8公里,總計四圈東華外環道(前兩圈熱身)

    →總距離:23公里

    →總時間(不包含前二十分鐘熱身):43分鐘

    →第一圈:NP 122
    →第二圈:NP 159
    →第三圈:NP 236
    →第四圈:NP 239

    ◎測試過程與結果:

    →前兩圈熱身,主要是在第三與第四圈進行測試,結果很ok,第四圈有試著在同轉速與最小限度下再多輸出一些,功率計有反應出來。

    →此次最大功率飆高的情況沒有發生。
    
→經過這兩次測試,在強度3區與4區穩定騎乘時,實際成績與功率計的輸出關係是十分相符的,good!


    [優點]
    ● 價格親民,目前查到的網路售價是9000元。
    ● NP與平均功率都很穩定,就算是小幅改變輸出也能測量出來,多次測試都跟實際表現相符。
    ● 安裝與配對車錶與手錶的過程簡潔/方便,而且直接有轉數和功率,不用再另外黏貼磁鐵。
    ●「齒比」和「曲柄長」還有九種選擇,這點在許多同是大盤和屈柄功率計的產品上來看就個性化很多了,其他品牌比較少有這麼多元的選擇。

    [缺點]
    ●雖有模擬的兩腿平衡數據,但沒有實際的功率數據。
    ●瞬時最大功率的數據有時會有誤差(有時正常),已回饋,這應該可以透過韌體調整。

    [建議]
    下面是個人提供給廠商的建議:

    ●可以了解為了推廣,所以9000元只有單腿數據,雖然有模擬的平衡數據,但還是期望將來有另一版本是有雙腿的「實際數據」,會比較滿足一些進階的需求。尤其是若將來可以實際分別測出兩腳在不同位置所用的「力量」與「方向」,將能幫助運動員量化踩踏效率。

    ●因為FSA現在有自己的APP,食望之後FSA的APP能寫好方便給其他APP串接的「API」接口(使用者同意後可以把自己數據自動導出到使用者習慣使用的APP或網站),有助於使用者把功率數據匯整到自己慣用的平台上,但希望開放「API」後能讓更多平台授權取得使用者的原始數據,做更細緻且個人化的分析。

    ●期待將來可以跟「電子變速」的數據整合在一起,就可以「分析/交叉比對」在不同齒比與阻力、轉數的對應關係。可以了解選手在「不同阻力」下所偏好的齒比與轉數;或是反過來,在不同齒比下,偏好處理何種大小的阻力。然而,從功率和轉速只能換算出「總踩踏阻力」,要實際知道車手「每一圈踩踏所面對的實際阻力」,則需要有「踩踏力量向量化」技術的功率計才行。我也知道這個技術門檻很高,不容易做得出來。

    ●如果是自主研發,我更期待的是能把踩踏的「效率」在不同轉換階段計算出來。多數騎乘在加速時直覺會想著「更用力踩踏」的方式是「肌肉更用力」,但只想著肌肉用力反而會喪失效率,但其實「肌肉用力(Effort)」跟「運動表現(Performance)」之間還有很多環節會損失功率。

    Effort → Force → Torque → Power → Gross Power Released, GPR → Form and Wind Resistance → Performance

    每一個箭頭處所耗損的能量愈少,代表效率愈高。肌肉用力的程度(Effort)並不等於施加在踏板上的力(Force),例如在下坡時高轉速的踏板一直踩空,肌肉感到很緊張,或是肌肉不自覺繃緊、抽車的力道過猛使全身肌肉緊繃……等,只是空緊張,皆無助於踏板上施加更多的力。此外,對踏板所施加的力量不等於力矩;功率計上的總功率也不等於GPR,這裡是未來的功率計可以多加著墨的地方,若能把箭頭「Force(→)Toruqe」 以及「Power (→) GPR」中的兩個箭頭的「效率」計算出來,更有助於自行車訓練愛好者進行更精確的科學化訓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