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要塌陷時還好總有人能夠攙扶,直到那時候總認為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今天去看了精神科,與其這麼說還不如說是身心科或快樂門診還比較好聽一點。原因是在前一天感到憂鬱,無論是工作上也好、待人處事也好,情緒上的波動總是少不了漣漪,一秒一分一時,我想承認我很難受;該說是什麼感覺呢?明明自己也沒什麼能...
快要塌陷時還好總有人能夠攙扶,直到那時候總認為這個世界沒有所謂的感同身受。
今天去看了精神科,與其這麼說還不如說是身心科或快樂門診還比較好聽一點。原因是在前一天感到憂鬱,無論是工作上也好、待人處事也好,情緒上的波動總是少不了漣漪,一秒一分一時,我想承認我很難受;該說是什麼感覺呢?明明自己也沒什麼能力應付自己的工作、興趣、想學的事物。可是我還是很認真很努力的在生活著,相信你也是一樣,也備受其擾著。
在看醫生之前,我想了很久,蠻好笑的是查了藥物名稱共有7種,每個副作用都非常多;所以還是與內心交戰著,更何況那些藥是自己第一次嘗試,所以老實說很害怕,卻又得到一種:「我終於還是跨出第一步了。」的想法。所以還是覺得自己蠻勇敢的。
進入診間,雖然是在雲林的首都—斗六,不過還是覺得診間有點簡陋。填寫著第一次看診的看診基本單,護士小姐(應該算是阿姨)為我量血壓、量體重;雖然不知道這個用意是什麼還是任人宰割著,「我有75公斤呢,好胖。」看著體重機的數字與護士阿姨說著,護士阿姨尷尬且不失禮貌的笑著說「正確來說應該是74公斤唷,扣掉你身上的衣物來說的話啦。」我與他笑著,並且同時進入診間。
見到醫生後說著自己的情況,「在夜晚的時候總會非常憂鬱,或許沒有任何原因;只是症狀總會讓我很難受,感覺每一天都有心悸在攪擾,沒有地方抒發的時候我總會不知所措。」在那之前說著自己的無奈,只見醫生輕輕翻開他的那一本全英文圖文解釋書,上面我只看到一個腦袋、一個人臉附加腦袋圖、一個憂鬱到不快樂到快樂的人,還有醫生解釋說一個被紅杏出牆一樣夾雜著哭得醜到不行的人圖。
醫生像是已經看過了成千上萬個憂鬱症患者似的跟我說,「你這個就是失眠不足啦。」頓時恍然大悟,「幹。」我們根本就不是同個世代出來的憂鬱症吧(至少你他媽也給我一個病狀的名義吧!!!)內心崩潰著,我們根本就不是同個頻率在對話吧?直到醫生以那個看似專業,又講話有點不清晰(本身猜測醫生已有75-80歲)的概念與我解釋,人腦需要太多內分泌、需要消化、代謝,沒錯就是當時的20分鐘以一老一少模式討論著自己對於憂鬱症的看法。
本身是容易被影響改變的,當時當然選擇妥協;內心想法:「好吧我就信你一次,持續吃藥看看能不能改善自己的狀況,畢竟還是要相信專業.....」所以第一次的看診就是在一個很不相信醫生的情況下結束,也希望我能吃著醫生說的藥效非安眠如此強的’’舒眠藥’’來改善我的睡眠;還有醫生說著治療人腦的藥物(結果藥單上面寫的是抗焦慮症狀)。也希望自己能夠好起來,而不是往後精神越來越好而已,我愛老醫生。
-
#莊寓 #文字 #心靈雞湯 #勵志語錄 #感情語錄 #心情語錄 #語錄分享 #人生 #正能量 #情商 #共勉之 #分享 #散文 #短文 #語錄 #勵志 #文字的溫度 #給那個誰 #你知道嗎 #心情 #寫溫柔的話 #詩 #新詩 #現代詩 #poem #i #love #hurt #simple #instagood
門診診間英文 在 關心羚 獸醫師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幼犬幼貓季
#熟悉的黃衫客
#身為學姊一定要好好照顧
#想到我小時候帶貓狗去醫院看病的樣子
今天最後一個門診是一隻小幼幼打疫苗
帶進診間的是一對父女
一看到穿著制服來的妹妹
我實在忍不住跟她說:
「哇~是學妹耶~」
她帶著才兩個月大的小小狗
我就問她:「有沒有做功課啊?」
看來很害羞的學妹
我就說沒關係我們先從吃飯講起
重新講了一下餵食建議還有社會化的觀念
想到去年有一隻小幼幼餓到亂吞耳塞的事
用講的怕太多資訊
剛好醫院一直有一個幼犬禮盒
就趕快拿來給學妹一起開箱
趁剛開學還不會很多考試
希望她能多吸收照顧狗狗的知識🥰
💡簡易的餵食次數建議
2-3個月:每天餵4次
4-6個月:每天餵2-3次
6個月以上:每天餵2次
💡幼年動物營養建議衛教網址(英文)
https://todaysveterinarynurse.com/articles/starting-strong-puppy-and-kitten-nutrition/
最後還是想在睡前跟大家說⋯
「懇請惠賜一票!」👩🏻⚕️👩🏻⚕️👩🏻⚕️👩🏻⚕️
雖然說每天好像跟沒投票一樣😂
https://health.businessweekly.com.tw/event/2021/veterinary/
搜尋醫生:
關心羚
加碼真心推薦系列:
前愛屋動物醫院好夥伴
現在在小王子動物醫院任職的
謝豐義醫師&林哲宇醫師
投起來!
門診診間英文 在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未來的女兒
住院醫師時期,若有病人需要安排超音波檢查,我常跟超音波技術員Eva分工,一方面分擔工作量,一方面也跟有多年臨床經驗的Eva學習,而且遇到特殊病例時,也可以一起檢查討論。
「這個產科病人我先照(超音波)囉。」前一個巧克力囊腫合併子宮肌瘤的檢查報告有點費時,我還在超音波檢查報告上一一填上檢查數字,想辦法畫出不要被G醫師退件的報告圖。Eva 已拿著下一張檢查單,開門喚病人進來。我們都是急性子。
聽到叫喚,進來檢查的孕婦懷孕十八週,第一胎。老公陪著來,白天門診可以陪同的老公並不多。兩個都打扮普通,很一般的新手父母。
產科超音波檢查多數是例行項目,孕期二十週後的基本檢查包含頭寬、大腿骨長、腹圍,週數再大一些之後,會確認手指頭和嘴唇。大家很關心的生殖器性別,其實不在例行檢查項目之內,例如印度等某些國家,因可能牽涉到特定性別偏好,法律規定不能告知胎兒性別。白話來說,就是一定週數前不能告訴孕婦胎兒性別,以免重男輕女的情況下導致女胎兒被墮胎。臺灣比較沒有這類問題,但倒是遇過幾個外籍孕婦家庭,特別要求我們不能透露胎兒性別,「以免出生當天的驚喜被提前揭穿。」這倒跟大部分臺灣家庭不太一樣。
「媽媽你今天是第三次產檢,醫師有跟你說會做唐氏症血清篩檢吧?」Eva不只是收檢驗單做檢查的技術員,她已經很熟悉婦產科門診的各種程序。主治醫師和資深熟練的護理師和技術員一起工作,其實比跟實習醫師一起工作順手得多。
「那個可以不做嗎?」先生問。
「唐氏症風險一般大概是八百分之一,除非有特殊宗教信仰,多數媽媽都有驗。」Eva回他們,「你們等一下可以再跟醫師討論看看。」
Eva一如例行檢查的程序,一一檢查了胎兒的姿勢、羊水量、頭寬、腹圍。「這邊是寶寶的手指頭,有沒有看到?一、二、三、四、五,五根手指頭喔。」胎兒在子宮內通常是握拳的姿勢,有時候會張開手掌,再握起來。手掌打開時,是數算手指頭和確認手掌發育的最好時機。
「黑黑的部分是羊水,胎兒泡在羊水裡,會喝羊水,然後尿出來。」Eva邊檢查邊解釋,超音波探頭掃過胎兒的身體,確認胃和膀胱內的羊水。我的檢查報告寫完了,站到Eva身後看她檢查。孕婦和她的先生盯著超音波檢查螢幕,十分開心的表情。
「在裡面會喝羊水喔?」先生問。
「是啊,所以出生的時候,小寶寶肚子裡是飽飽的喔。」Eva說。
「手腳都正常嗎?」先生又問。新手爸爸果然比較興奮。
「對啊,剛剛算給你看那個是右手,這邊是左手。」Eva熟練地把探頭轉到另一側,「左手握著拳頭,不過還是可以算一下手指,你看,一、二、三、四、五,也是五根手指。」
孕婦的笑容帶著滿足和愛意。準備要當媽媽的人,好像都特別溫柔。是啊,那螢幕上看到的生命,正被她餵養著,被她的子宮以羊水包覆著,被她用身體保護著。
「那是男生還是女生?」先生問。
「我看看喔。」Eva的超音波探頭在孕婦微凸的肚子上滑動,超音波螢幕上,胎兒腿稍微張開,胯下三條細線,女性外生殖器的影像,十分清晰。「是女生。」Eva給了確定的答案。
先生一句話都沒說,直接走到檢查室門口,甩門而出。
「碰」的一聲,門自動闔上。
躺在床上的孕婦,兩行眼淚「唰」地流下來。
我和Eva 嚇到一句話都說不出來,前一刻溫暖幸福的空氣,好像突然被抽空了。
===========
這孕婦有很甜的笑容,皮膚白皙,齊眉瀏海,過肩直長髮。老公是個外國人,又高又瘦,一頭捲捲的金髮。
「林醫師你好。」先生會說中文。呼,我稍微鬆一口氣。之前遇過一對女生不會說英文、男生不會說中文的準爸媽,產檢過程我得中文說一次,英文再一次,可累的。
一樣是異國通婚,歐美籍的男性配偶有些會中文,有些則是醫師與太太配合他們一起用英文溝通;若是臺籍男性和東南亞籍女性結婚,先生卻幾乎都不會東南亞太太的語言,總是年輕的東南亞裔孕婦,睜著大眼看著先生和醫護人員溝通,偶爾應答幾個單字,或者她們說著帶腔調的中文,即使有一些名詞不懂,也咬牙試著弄清楚每個醫囑。
「我先生來臺灣教書,已經很多年了。」太太溫柔地笑著介紹,甜蜜地輕拍老公放在她肩上的手,先生看著懷孕的太太,滿眼愛意。
「好的,如果中文解釋有聽不懂的地方隨時跟我說喔。」對於要一起迎接家中新成員的佳偶,我總是衷心祝福。能夠陪伴他們在人生中的重要時刻,是婦產科醫師的福分。
「醫師,確定是女孩嗎?」在三十二週產檢時,她突然很認真地問。
「確定啊。」我把檢查探頭滑到她子宮底,「你看,小朋友屁股在上面,大腿中間可以看見外陰唇,是女生。」
「好。」先生認真地點頭。
「怎麼了嗎?」我有點疑惑。很少遇到這麼在乎胎兒性別的歐美人。
「我先生家,三代都沒有女兒。兄弟的孩子也都是男孩。」太太仔細跟我說明。
「這樣喔。」我鬆了一口氣,原來是好事,「那這是家族中的寶貝公主喔。」
「對啊。」太太笑得很燦爛。
先生倒是帶著嚴肅的神情。當爸爸這件事,一開始興奮,再來就感到沉重的責任了吧。
「要注意胎動,有任何不舒服,隨時來產房喔。」這是接近足月前的例行叮嚀。
她又突然問,「醫師,我的預產期確定嗎?」
「咦,我們在第三次產檢的時候,已經確定預產期囉。」我對她突然一一再次確認覺得疑惑。
「那我什麼時候會生?」她再問。
「預產期前三週,到預產期後兩週,都有可能。」我露出疑惑的表情。
「是這樣啦,」她還是那甜甜的笑,又有幾分承擔著特別任務的神情,「我公公在問我什麼時候會生。」
咦?公公這麼在意?
「這是家族中第一個女孩,他要從美國飛過來迎接他的第一個孫女。」她接著說。
「你公公要抓準時間,不錯過出生那天嗎?」我很訝異,眼睛瞪大看著他們倆。
「對啊。」她和老公笑著大力點頭,「他要第一時間迎接他的孫女。」
「好寶貝啊!」我和跟診護理師異口同聲感嘆。
「呵呵。」先生從她背後環抱著她的肚子,裡面是一個全家族期待的寶貝。
行醫十多年,我忘不了這個特別大老遠飛一趟,就為了第一時間迎接孫女的家庭。
如果每個女嬰,都是這樣被期待,有多好。
.
本文摘自《#診間裡的女人2》
不再害怕失去,婦產科女醫師陪妳找尋被遺忘的自己
作者:林靜儀
... ... ... ... ... ... ... ... ... ... ... ... ... ... ...
各位朋友好:
在傳統上,孩子是父母的財產,生命像是物品可以被評價,這是重男輕女的重要前提。所以在我們傳統上很難談愛,成績不好也可以被講成是壞孩子,更不認為一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有價值。
有時候想著,被傳統思考制約的人,實在很可憐。但如果這樣的人是握有資源的長輩,那晚輩更可憐。
還好,現在資訊發達,不同文化的價值觀有機會流通,我們可以看到其他文化對人的尊重。我們可以重新選擇適合我們的價值觀,學著愛自己,不把生命當成物品評價,相信生命成熟之後有能力可以成就他自己。
當我們能相信自己,可以時時刻刻看見自己的價值。那麼,我們便願意相信,另一個生命也能展現獨特的價值,不論這生命是男是女。
祝願您,能試著暫時放開自己的價值觀,體會這個世界的廣闊,而不是把對世界的認識侷限在自己的期待,把自己活得如此狹窄!
.
歡迎參與贈書活動
連結請見留言處
門診診間英文 在 泰泰有四寶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2020.10.19
泰泰今天依然是行程滿檔,
而且是很~很~很~很滿!
滿到中間都沒有空檔能喘息一下的那種滿!
一早咱們先搭公車到林口看親子成長科的回診,
這次經過各種數據的檢驗評估,
醫生說哥哥這四個月裡長高了2.5公分,
因此現在預估他能長高到177公分(上次判定175公分)!
而且應該是在這一、兩年裡就會開始發育,
提醒了泰泰之後觀察哪幾個地方就可判定哥哥已經開始登大人嚕!
而大姊姊這次則是被預估能長高到166公分(上次判定170公分),
這樣就和媽媽我一樣身高,
咱們母女以後就能像現在泰泰和阿母一樣,
衣褲、鞋子都能共穿啊! ( ̄▽ ̄)V
接著咱們第一次搭機場捷運去台北,
趕緊在火車站吃過午餐之後,
便馬不停蹄地再趕往大醫院,
因為今天是哥哥眼睛的最後一次回診呀!
哥哥做了幾項檢查後又等了許久,
等到老嬰都睡過一輪午覺起來了,
好不容易終於輪到哥哥進去看診,
因為先前有捧油建議泰泰要返泰之前,
務必請醫生開立英文版的病歷摘要或是診斷書,
之後如果要在泰國繼續追蹤治療哥哥的眼睛,
泰國的醫生一看到這資料,
便能比較快了解哥哥的眼角膜損傷狀況及程度如何,
如此可以省下一段摸索/溝通的時間,
也能讓醫生直接對症下藥!
只是當泰泰提出這個請求時,
擔任哥哥這八個月以來的主治醫師直接回:「我門診不開診斷書!」
讓泰泰聽了一整個大傻眼啊!
主治醫師:「我門診不開診斷書!」
泰泰:「蛤?那...那請問我們診斷書該怎麼辦?」
主治醫師:「去叫住院醫師開,就這樣!」
泰泰:「那請問我應該去找哪位住院醫師開?」
主治醫師:「妳先出去外面等,等一下護士再帶妳去找醫師,就這樣!」
咱們被護士帶到另一個治療室,
然後等待叫號之後,
A醫師知道泰泰要開立英文版診斷書後,
面有難色地請泰泰稍等,
然後去了主治醫師的診間應該是了解了一下後,
再回來和泰泰說主治醫師現在在看診很忙,
要等她過來講了A醫師她才知道要寫什麼!
旁邊有一位患者家屬聽到這些對話後,
湊過來問泰泰為什麼要開立英文版的診斷書,
然後聽完內容後直接說:「主治醫師是直接負責妳孩子的醫師,當然是她要開診斷書啊!住院醫師又沒接觸過妳小孩,怎麼知道妳小孩是什麼情況!」
泰泰說自己沒有過這種經驗,
但也覺得咱們似乎被當成人球了!
再約莫過了一會兒,
泰泰聽到相隔一段距離的其中一個診間門外,
有一位B醫師在喊著哥哥的名字,
咱們便趕緊衝過去報到,
B醫師很親切的請我們進診間坐下,
詢問了我們為什麼要開立英文版的診斷書後,
便開啟哥哥的就診資料電子檔查看,
同時也問泰泰哥哥從頭到尾來就醫的狀況與治療方式,
然後他說要再將這份他打好的診斷書交回給主治醫師看過才行,
便讓咱們再到診間外面等候!
就這樣等阿等了不知道多久,
看著B醫師來回穿梭於主治醫師的診間,
幾次咱們有對上眼時,
泰泰一臉表示感激,
他則是害羞地點頭微笑!
好不容易從護士手中接過文件時,
泰泰這還不趕緊拿去繳費、領藥還有蓋章,
誰知道在交辦櫃台時,
細心的工作人員發現文件的姓名欄居然是空白,
又趕緊要泰泰拿回去診間給主治醫師修改,
這一來一回間不只四寶們很不耐煩,
而拖著小姊妹們來回穿梭於醫院,
也讓泰泰精疲力盡啊!
雖然最後還是由主治醫師定稿完成了英文版的診斷書,
泰泰心中還是覺得感激、感謝!
但想想其實主治醫師應該是想藉機磨練底下的徒弟,
這也是應該的!
只是說真的妳大可不必在診間裡直接說出那幾句否定/負面的話吧!
哥哥等待時還脫口說出覺得主治醫師一直都很不喜歡我們的話語哩!
最後的文件到手後,
咱們又趕緊搭捷運飛奔至台北車站樓上哥哥最愛的火鍋店啊!
和家人相聚一堂用餐,
幫婆婆和大姊姊兩位十月的壽星一同慶生,
五大六小的組合自然很是熱鬧,
爺爺、奶奶還發給四寶們零用錢,
哥姊們眼睛瞬間都睜大、嘴角都咧開快到耳朵哩!
只可惜因為咱們後來趕著搭車,
因此沒能久聊啊!
泰泰捧著今天因為奔波而微微頭疼的腦袋,
再因為下午的事而感到心中有點鬱悶,
帶著四寶們搭上火車、再轉UBER回到家中,
看著孩子們彷彿像是出門遊玩般,
開心的和阿嬤報告今天的行程點滴,
自己只想著雖然中間的過程有些波折,
但好歹也完成了To-Do-List清單中的幾樣事項啦!
接下來搭機的前三天,
天天也都有工作在等著我,
這幾天我要繼續撐下去啊!
至少撐到抵達隔離旅館吧!
進了隔離旅館後,
我肯定要先耍廢個幾天啦!
反正要在裡面和四寶們一起關上16天15夜,
前幾天就先讓他們適應一下環境,
也讓自己好好休息一下吧!
#這星期的交通工具裡最後應該只差沒有搭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