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這篇長者申請公屋資產限額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長者申請公屋資產限額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長者申請公屋資產限額產品中有5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626的網紅小北斗的夜空,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給老友記👵🏻👴🏻的一點金💰 💵】 最近收到幾位朋友查詢福利金,希望以下資訊可以幫到大家! 首先有兩點大家必須知道: 1)長者→係指65歲或以上人士! 2)每位長者只可攞一種金!意思即係: →攞得綜援金就唔會同步攞生果金! →攞得長者生活津貼就唔會同步攞傷殘津貼! →攞得傷殘津貼就唔會同步攞生果...
長者申請公屋資產限額 在 小北斗的夜空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給老友記👵🏻👴🏻的一點金💰 💵】
最近收到幾位朋友查詢福利金,希望以下資訊可以幫到大家!
首先有兩點大家必須知道:
1)長者→係指65歲或以上人士!
2)每位長者只可攞一種金!意思即係:
→攞得綜援金就唔會同步攞生果金!
→攞得長者生活津貼就唔會同步攞傷殘津貼!
→攞得傷殘津貼就唔會同步攞生果金!
→唯獨如果有經濟困難(合乎攞綜援金)又有傷殘程度嘅話,綜援金額會有所提昇!
★常見幾種👴🏻👵🏻福利金💰💵★
1)綜援金(CSSA)
★獨居個人資產唔過$50,000 (雙老家庭唔過$75,000)
→可以申請綜援金
內容:
每月基本金額$3,585 (雙老家庭$3,375 x 2 = $6,750);
公屋免租、租私樓有津貼(但設上限);
睇政府醫生免費;
整假牙、買尿片、買醫療用品(如:血糖機)或復康用具(如:輪椅)有醫生或治療師推薦可申請津助;
固網電話同平安鐘費用都可申請資助;
殮葬津貼$15,540!
2)高額長者生活津貼(HOALA)
★獨居個人資產唔過$155,000 (雙老家庭唔過$235,000) +
獨居個人每月入息唔過$7,970 (雙老家庭唔過$13,050)
→ 可以申請高額長者生活津貼
內容:
每月基本金額$3,585 (雙老家庭$3,585 × 2 = $7,170);
75歲或以上睇政府醫生免費;
可申請《關愛基金》免費整一次假牙!
3)普通長者生活津貼(OALA)
★獨居個人資產唔過$355,000 (雙老家庭唔過$539,000) +
獨居個人每月入息唔過$7,970 (雙老家庭唔過$13,050)
→可以申請普通長者生活津貼
內容:
每月基本金額$2 ,675 (雙老家庭$2,675 × 2 = $5,350);
可申請《關愛基金》免費整一次假牙!
生果金(OA)
★只需年滿70歲,無任何資產限制!
內容:
每月基本金額$1,385
4)普通傷殘津貼(DA) & 5)高額傷殘津貼(HDA)
★無任何年齡和資產限制
★但必須有政府醫院醫生證明其有傷殘,分兩種金額:
普通傷殘程度:每月基本金額$1,770
高額傷殘程度:每月基本金額$3,540
☆歡迎分享!抱歉未能盡錄!
☆另請留意:政府每年也會因應通脹調整資產限額和津貼金額(通常在2月,但今年至今尚未調整),以上資料乃根據2020年4月6日的社署網頁所提供!
☆如有查詢,可留言或inbox(我會盡量解答)或致電各區社會保障辦事處!謝謝!
#我必須振作做更多好事!
#將肥媽熱心助人的精神延續下去!
長者申請公屋資產限額 在 黃浩銘 Raphael Wong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尋日保皇黨先喺立法會話要求政府擱置收緊長者綜援合資格年齡,今日林鄭補爛鑊,保皇黨立即撲出嚟附和,全部都係欺騙長者嘅狗奴才!唔可以放過佢哋!
2019年1月16日立法會大會討論<檢討綜合社會保障援助計劃>已獲通過的議案措辭 :
https://www.legco.gov.hk/…/m…/cm20190116m-skc-wordings-c.pdf
【補錢當補鑊?林鄭新方案繼續剝削老人!🤬🤬】
林鄭早前收緊長者綜援年齡的舉動遭受全城怒罵,在輿論壓力下終於在今日中午提出「補鑊」方案,方案雖然表面上補回60-64歲長者在失去長者綜援的一千多元,但實際上仍是繼續剝削老人!此話何解?立即同大家拆解林鄭補鑊方案真面目!🤬
————————————
補鑊方案對60至64歲長者的影響:
▪縱然標準金額變相一樣,但60至64歲長者失去原有津貼(參考以下);
▪由於成人及長者資產限額不同,提高60至64歲申請人士門檻。
在補鑊方案下,60至64歲將失去原有的長者綜援津貼:
▪長期個案補助金:2180元至4360元,領取長者綜援長達12個月或以上
▪租金按金津貼:最高租金津貼金額的兩倍
▪公共房屋的水、電及煤氣/石油氣按金津貼:實際所需費用
▪搬遷津貼:
*入住公共屋邨或中轉屋: $5,365元至20,251元(包括搬遷費、基本裝修費及電話安裝費)
*入住私人樓宇: $1,943元至5,198元
*入住長者住屋: $ 5,365(單身人士)、$12,005(夫婦)
已包括搬遷費、電話安裝費及與搬遷有關的基本家居用品費用
*入住安老院舍或殘疾人士院舍:$972
▪電話安裝費津貼:標準電話的實際所需費用
▪電話費:住宅電話線及標準電話的實際所需費用或流動電話服務費,最高每月$110
▪老人緊急召援系統津貼:一次過 : 安裝費最高金額$2,500 / 每月服務費:最高金額每月$100
▪更換家居電線:實際所需費用
▪往返醫院交通費:實際所需費用
▪特別膳食津貼:
高額每月$1,095(貧血、惡性腫瘤、糖尿病、結核病(在治療中)的病人,或需要進食流質食物、處於手術後休養期及造口病人)
低額每月$580(肝病、腎病、播散紅斑狼瘡或需進食適合潰瘍食物的病人)
▪醫療復康及衛生用品:實際所需費用
▪眼鏡津貼:最高$500(通常24個月內只獲發一次)
▪牙科治療津貼(脫牙、假牙、牙冠、牙橋、刮除牙石、鑲補及根管治療):實際所需費用或本署所訂該項牙科治療項目的最高金額
▪特別護理費津貼:實際所需費用,但必須提供醫療證明及由社工推薦
▪暫時服務費用津貼:實際所需費用減去標準金額一部份
▪入住受資助院舍所需身體檢查費用津貼:實際所需費用
▪住在安老院舍或殘疾人士院舍的老人每年所需的身體查費用津貼:最高金額200元
▪長者社區支援服務費用津貼:實際所需費用
▪殘疾人士社區支援服務費用津貼:實際所需費用
▪物理/職業治療服務費用津貼(長者社區支援服務):實際所需費用
————————————
【無懼政治檢控,拒與威權同行!請支持社民連!】
💵銀行過戶捐款:匯豐銀行 (004) 172-5-055782
💳網上信用卡月捐: lsd.org.hk/donate
👫成為社民連義工: lsd.org.hk/join
👕購買T-shirt產品: lsd.org.hk/shop
長者申請公屋資產限額 在 譚凱邦 Roy Tam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就說單程證之弊》
人口政策關注組 譚凱邦
.
讀過何喜華一篇題為「萬惡之源?單程證的迷思」的報章投稿文章,當中批評「有些社會人士」提出「源頭減人」,要求減少單程證數字不當云云。本來何君的論點既非新談,只是想到本年9月時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進行過的民意調查中,逾8成人認為香港現時人口已超出承載力,近7成人贊成削減單程證配額,心中實不願這股強烈的主流民意一再被無視,不得不再次和大家說清楚單程證為香港社會增加負擔的道理。
【單程證本身也在老年化】
一直以來支持單程證政策的一方以單程證可增加本港勞動人口、有助解決人口老化、一旦減少更會損害社會利益等,堅持制度不容挑戰檢討。事實是否如此,簡單分析政府公佈的單程證年齡分佈數字即一清二楚。
筆者整理了由2007年至2016年,45歲以上(即十至廿年內會變成長者)的單程證「年長群」於不同年份佔總單程證數字的比例[數據來源:「立法會十九題:持單程證來港人士的數目」]。10年間雖有上落,但大趨勢為上升,由2007年時的9.5%,不斷提高至最新2016年的22.8%;換句話說,即由10年前每10個單程證不足1人為年長人士,大增至最新差不多每4人有1人為年長人士。單程證本身也正在「老年化」中,這點不容忽視。
而這批單程證年長人士,在來港後不久就自然加入香港年長層的一分子,亦是社會非小心考慮不可的地方。當香港自顧不暇,仍為訂立「全民退休保障」與否而爭議,單程證輸入的人口原來未能舒緩香港人口高齡化,更倒過來大機會於未來為社會福利添加壓力,香港人有所憂慮,要求取回審批權及檢討來港門檻,不正常不合理嗎?
【實際問題是每年五萬個,廿年近百萬個單程證!】
經常用來作支持單程證的論點「配額未用盡」亦不過是偽命題。因為只要小心反思,這個所謂的配額數目,不只未經市民同意,也未有依據任何城市規劃、社會服務的承載力來訂定,加上港府自我向大陸政府放棄提出意見,討論過去限額有否被用盡實際並無意義,也無法回應香港人對單程證的反感。
社會真正應該注目的單程證數字,應該是「每年約5萬個,過去廿年間累計超過94萬」。單說每年5萬個移民人口其實已是等如約兩個區議會選區選民;累積方面來說,對比香港的總人口730多萬,這20年近百萬計單程證,亦已充分改變了社會結構。香港人亦被迫在生活習慣、語言用字多番遷就忍讓,也是近年引起港人捍衛本土意志愈益堅實的主因之一。
這種規模的外來人口湧入對香港各方面的衝擊,也不難從愈來愈多新聞事件與單程證相關而見端倪,相信專門服務新移民的何君無法否認。而針對目前最備受關注土地及城市規劃來說,更沒有迴避討論的空間:如計算一下著名的元朗橫州公屋發展,最初計劃佔地34公頃,千辛萬苦也只能容納5萬人左右,亦即與一年份單程證數字相約;即香港社會單單為抵銷因單程證帶來的人均居住面積,每年竟至少要發展同樣大小的地方!不要忘記公屋已是相常基本的居住水平,而還未包括我們要提供房屋予今天已在公屋輪候冊上等候已久的人。人口增加而帶來的巨大開發壓力,年年持續,化為港人頭上揮之不去的夢魘,社會長期默默承受就可視而不見了嗎?
【單程證只要不領綜援就可以不理死活來港生活?】
領取綜援與否的確是其中一個家庭社福需求指標,但單以個別年份的單程證申請綜援數字高低來為支持單程證立論,則未免有所偏頗。何君強調2016年單程證「不足1%」人申請綜援,其實無法證明單程證已盡力自力更生,因為該年單程證不少居港未足1年,根本未符合申請資格,數字本身並不完整。而單論那「不足1%」的申請者的話,則原來是來港「一等夠鐘」隨即申請綜援!那樣背後是否代表有更多單程證正在「等夠鐘」?之前多年的單程證又多少人已「等夠鐘」已申請綜援?
除此之外,「即使3成新移民收入低於貧窮線,不申請綜援,自力更生,不應反對」這種無情說法,出自擁抱大愛的何君之口,實在叫人驚訝。在香港基層生活甚苦,貧窮的新移民不申請綜援,絕不等於來港後不會墮入悲慘的命運。相比大陸的生活消費水平較低,生活空間大;年中多少個來港之後,因生活高壓又感人情冷淡,要麼無法自顧,要麼工時過長、壓力過大,衍生出來的新移民倫常悲劇?真正的大愛關懷,絕不應以貧窮單程證「不領綜援」為喜,而是確保香港社會有能力承受之後才容許入港為先!
【國際公約反映單程證的歧視本質】
十分有趣的是,何君主動提到《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中保障香港人在中國或其他國家配偶來港團聚的權利,但偏偏不提「單程證」不設限的特權,正是對「其他國家」配偶團聚赤裸裸的歧視。
現時政策下,如果是外藉人士,即便是台灣、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黃皮膚黑頭髮」華人的港人配偶來港團聚,並不享有「單程證」這種超然制度,而須經要通過資產和收入、合適居所等審查,亦受簽證可因無業、離婚等原因被取消的條件約束,以確保其可融入本地社會生活,財政自顧獨立而不為社會帶來負擔,否認不容留港。如真正大愛,擁戴《公約》的團聚權,為何又容許政策厚此薄彼,使外藉人士的團聚權被「歧視」?
事實是根本無人不尊重或反對踐行香港對人權的承諾,但現實歸現實,社會必須考慮承受能力,不能離地將單程證的團聚光環提升到無限高,又刻意無視單程證歧視「非大陸人」的本質。筆者認為社會中最為接受的團聚平衝點,應在於無論任何人申請,都經公正一致的制度審查,配合香港社會形勢來收緊放寬。「單程證」不應例外。
【「源頭減人」是理性提議】
良好的城市規劃,當地必須對人口結構及數目有一定程度的可靠預測,可是單程證制度完全封閉不透明,不單影響社會服務規劃,對城市規劃也是莫大隱憂。
每年5萬新增單程證中,只消約4分1人申請公屋,另外4分1人有意購買房屋或租新居所,香港社會每年就得相應地提供新單位應付需求。當過去多年累積的房屋需求仍需努力處理,每年增添的大量移民人口,只令房屋問題愈難解決,致使盲搶地、開發郊野公園等等鋪天蓋地而來。然而,被改劃作住宅的綠化地帶、郊野公園本身均不是「閒置地」,而有重要規劃作用,保障香港的環境及可持續發展,每一次改劃其實都是廣大社會福祉的犧牲。筆者眼見單程證施壓於社會,最近連代價巨大的「開發郊野公園」也要被研究之時,指出要及時在問題的本源作「源頭減人」,不才是更理性的提議嗎?
.
縱使與何君分歧甚大,在單程證審批制度不合理,要求香港重掌審批權上,竟有難得的一點共識。在欣喜見到何君主動撰文提出同樣訴求之際,誠懇期望可更上一層,認清楚高舉大愛人權,慨港人之慨,卻對目前大眾的水深火熱視而不見,才是香港社會矛盾不斷的根源。
//回應明報於12月8日所刊出何喜華一篇題為「萬惡之源?單程證的迷思」的投稿
更正:圖片的字應為慷港人之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