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醫療機構設置標準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醫療機構設置標準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產品中有28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萬的網紅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原來我們禁不起社區大流行:揭開台灣醫護床人口比】-地區醫院一位護理師要照顧15位病人!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於2020年4月初就曾公開提醒,台灣應注意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三月底公布的報告。該報告分析OECD會員國醫療體系對新冠肺炎疫情之...

 同時也有1部Youtube影片,追蹤數超過18萬的網紅公視新聞網,也在其Youtube影片中提到,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

  • 醫療機構設置標準 在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10-09 07:30:00
    有 101 人按讚

    【原來我們禁不起社區大流行:揭開台灣醫護床人口比】-地區醫院一位護理師要照顧15位病人!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群體健康研究所助研究員級主治醫師林煜軒,於2020年4月初就曾公開提醒,台灣應注意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三月底公布的報告。該報告分析OECD會員國醫療體系對新冠肺炎疫情之反應。
      
    報告中特別提到,擁有較高醫師人口比、護理人員人口比的國家,有較好能力可因應大流行。報告也指出,在一些長期醫護人力不足、高佔床率的國家,平常醫療人力和業務都已緊繃,當疫情來臨時醫療需求爆發,能用於因應這種突發需求的能量是比較受限的。
      
    ■台灣「醫護比」
    根據行政院、衛福部、健保署資料,台灣2018年每千人口的醫師數是2人,護理人員是6人,與OECD國家相比,是屬於醫護雙雙偏低的類別,只比土耳其、墨西哥、智利、波蘭好一點點。
      
    ■台灣「佔床率」
    台灣2018年醫院一般病床占床率是72%,包括加護、隔離等醫院特殊病床佔床率為66%,與OECD國家相比算是中等密度,但細看健保資料可發現,區域及以上醫院就有超過10間佔床率超過80%到90%以上。
      
    台灣全日平均護病比也很高,醫院每個護理人員要照顧7到10個病人,地區醫院護病比甚至高達15,而且這是所有班別平均的結果,在病人較多或人力較不足的科別,單班護病比很可能更高。(資料來源:【註1】)
      
    ■台灣「高離職率後的血淚」
    台灣每年的護理畢業生約1.5萬,取得執照進入職場的約7千人,但是在離職率上卻居高不下。「護理師的抗議就是離職」台灣基層護理產業工會理事梁秀眉這麼說,儘管她知道離職不能解決問題,但是對於護理師們而言,這是已經用了二十年的唯一方法。
      
    而高離職率的背後是因為惡劣的工作環境。在國際標準下,護病比的最佳比例應處在「1:4」至「1:6」,然而在台灣,衛福部規定的護病比規範,為醫學中心「1:9」、區域醫院「1:12」、地區醫院「1:15」。不過這也僅僅是政府規定的標準,在許多地區,大夜班的護病比甚至高達「1:25」。
      
    「美國研究指出,理想護病比為『1:4』,每多照顧一位病患,多7%的死亡風險」。在不健康的護病比背後,不只無視了病患的健康風險,更是將護理師的身心健康置之不顧,大量的工作要負荷,護理師的日常是手搖杯代替正餐、隨身備著止痛藥。(資料來源:【註2】)
      
    ■到了2024年護理缺口更將達到1萬5千人至2萬4千人
    國衛院以護理相關人力監測與供需評估指標,推估未來護理人力情況後發現,到了2024年,護理人力需求將增加至17萬,護理缺口更將達到1萬5千人至2萬4千人。
      
    對此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表示,將從職場環境改善、增加護理人員考照率、留任率、開創居家護理服務等措施,縮小護理人力缺口。(資料來源:【註3】)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108年研議議題【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根據衛生福利部醫事管理系統資料顯示,截至2017年12月底領有護理人員證書人數計27萬7,321人,執業人數僅16萬3,736人,執業率為59.04%,尚有4成之護理人力未執業;另依現行護理人員法規定,所稱護理人員係指護士、護理師及專科護理師,又護士考試已於2013年取消,未來將無此類別。
      
    另為改善醫院護理人員執業環境及減輕工作負荷,衛生福利部自2015年起透過將護病比納入醫院評鑑正式項目與連動住院保險診療報酬、2016年護病比資訊公開、2017年擴大護病比連動加成級距,由3級(9-11%)變為5級(3-14%),自2018年12月1日調整為2%-20%;2018年預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第12條之1修正草案,訂定醫院護病比規範,惟現行並無我國護病比與照護結果之相關實證成果。
      
    為提升強化護理專業發展,提升護理人力之有效應用,現行護理制度與人力發展之影響有其檢視分析之必要。針對我國護病比照護品質監測、護理人力系統、護理人力進階制度及業務範疇之可行模式進行研析,各類專業團體溝通及共識,並具體就政策與法規的可行性研議,以提供政策制定參考。(資料來源: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108年研議議題【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https://bit.ly/3kbFR7A )
      
      
    【Reference】
    1. 來源
    ➤➤資料
    ∎【註1】:
    健康遠見 - 對身體好! - 「地區醫院一位護理師要照顧15位病人!原來我們禁不起社區大流行」:https://bit.ly/3bXoPak

    ∎【註2】:
    udn.com 聯合新聞網 - 倡議家「對醫護說「辛苦!」後,台灣有給醫護喘息空間嗎?」:https://bit.ly/2E6sOoM

    ∎【註3】:
    蘋果新聞網-2018/05/08「護理師6年後缺2.4萬 衛福部將改善護病比」:https://bit.ly/35B9lYx

    ➤➤照片
    ∎ (聯合報)【揭開台灣醫護床人口比 原來我們禁不起社區大流行】:https://bit.ly/33tfgw7
    圖說:經濟合作暨發展組織(OECD)三月底公布的報告顯示,擁有較高醫師人口比、護理人員人口比的國家,有較好能力可因應大流行。圖為OECD國家醫護人力人口比,台灣落在左下方的雙低區;擷取自OECD報告。

    ∎(自由時報「護理人力 6年後恐缺2.4萬人」:https://bit.ly/33raizW )

    2. 【國衛院論壇出版品 免費閱覽】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出版品-電子書(PDF)-線上閱覽: https://forum.nhri.org.tw/publications/

    3. 【國衛院論壇學術活動】
    https://forum.nhri.org.tw/events/

    #國家衛生研究院 #國衛院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國衛院論壇 #衛生福利部 #五南圖書 #國家書店 #五南網路書店

    #台灣護理人力發展之前瞻策略規劃 #護理人力 #醫護比

    台灣護理學會 / 衛福部護理及健康照護司 / 衛生福利部 / 財團法人國家衛生研究院 / 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

  • 醫療機構設置標準 在 林靜儀醫師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10-03 16:45:51
    有 4,422 人按讚

    [我要發長文囉慎入]

    趁大家在討論健保改革的同時,想要聊聊我對於我國醫療服務輸出體系模式改革的意見。這是我在立院四年,逐漸形成的想法,可惜有許多許多必須同時改革,無法短期就改,也真的需要政府啟動全面規劃才能進行。

    簡單來說,國家必須讓公立醫療體系的給付與資源,脫離齊頭平等的健保業績制模式,讓公、軍、私體系的醫療責任和業務分工,平衡城鄉需求,並發展各自的專業任務。

    目前健保給付的方式,是以疾病或醫療處置項目,同一層級醫療機構同一標準給付。

    意思就是,同樣一個處置,不論資深或資淺,不論偏鄉或都會,一口價;而在醫學中心,給付最高,因為假設了這是「經過分級轉診」來到醫學中心的,所以是「比較複雜或困難的處置」;事實上,因為前20年根本沒有落實醫療分級,這個假設的結果,變成不論難症輕症,只要進了醫學中心就是較高給付;而因為健保總額給付有上限,因此原本是以「醫療品質」為評估的醫院評鑑制度,實質上變成醫院能夠拿到多少給付的競爭,理應全數「通過品質核定」的評鑑制度(全數醫療品質達標不是很好嗎)變成「只有這些錢能分配所以要分高下」的變態競爭,衛福部每次都說「評鑑沒有規定到那些細項」,但是當評鑑降級會使醫院得到的給付大縮水的時候,評鑑內容和醫院因應評鑑的各種做法就會變得非常變態。

    因此,要嘛就設定時程目標,真正落實分級醫療制度;要嘛脫鉤醫院評鑑等級和健保給付之間的關聯。(2016年蔡政府是真正有開始動分級醫療的。)

    我一直認為,台灣不大,北中南東都醫學中心,同一個區域還好幾家,根本是不合理的事;也因為醫學中心評鑑與給付,以及醫療機構設置標準的關係,所有最頂尖或最終端的次專科全數集中在「每一間醫學中心」,這不是不行,但是也變成醫院間的互相競爭廝殺,卻無法真正讓各特定專科次專科獨立出來;什麼意思呢?醫學中心必須要有「所有的次專科」,這些因為健保給付方式與資源的不均,全部會集中在大都市。如果將特定專科獨立作為某些專科的醫院,例如骨外傷復健醫院、心血管治療醫院、高風險婦幼醫院,依照地區需求分散設置,這能打破因為醫學中心設置標準與給付模式所造成的全數集中在都會特定某依家醫院的情況,均衡發展且平衡地方需求。

    #讓評鑑回到醫療品質而非給付基準
    #讓應有的急重難症給付提升到應有的條件

    全台灣百分之九十九的醫療院所都是健保簽約院所,給付方式也都以一樣的齊頭平等,把私立醫療院所和(衛生福利)部(附)屬醫院、退輔醫院、軍醫院通通用同樣的遊戲規則,長期以來,變成部屬醫院的城鄉間資源和品質差距甚大,偏鄉軍醫院萎縮甚至關閉,退撫醫院也出現都會塞爆偏鄉拱手給私立醫療體系醫院作為擴充健保額度使用的現象。然後,大者恆大,弱者恆弱,醫療資源失衡。

    很多年輕學生考醫學系的時候把「去偏鄉服務」掛在嘴上,偏鄉醫療的人力和資源不足也是許多報導和民代永恆的課題,問題是,為什麼偏鄉沒人要去?撇除偏鄉交通與生活相關資源與城市的差距,在健保給付模式不變的情況下,在都會一節門診的病人數與收入數,在偏鄉可能一個星期都比不上,這時候,一樣醫術、一樣能力,在偏鄉的醫師收入怎麼算都不如在都會,這還不考慮藥師、護理師、檢驗機構在偏鄉的人力聘任困難;長久以來,只能靠「熱血」、「熱情」、「奉獻」,要怎麽支撐?在不願意大改又急就章的「補足需求」的情況下,衛福部長期以「醫學中心支援」的模式,作為「偏鄉醫療」的解藥。如前段提過,醫學中心評鑑牽涉到給付,只要想通過評鑑的,掛入醫學中心評鑑條文中,醫學中心必定乖乖配合,因此可以永遠「生」出「醫學中心級醫師支援偏鄉」的服務,但是誰都知道,這樣不會常久,甚至有醫院通過評鑑後,直接不聘支援醫師了,反正補助不拿沒關係,只是為了評鑑通過。

    這個國家原本就有至少三種醫療服務提供系統,就是我前面提到的部屬醫院、軍醫院(包括退撫醫院)及私立醫療機構(包括財團法人、教育部體系的學校附設和宗教醫院等),我一直認為,解決所謂偏鄉醫療資源不足的方法,是強化軍醫院與部屬醫院的資源,將資源直接挹注給支撐偏鄉醫療機構的公立醫院,而不是用「醫中計畫」等補助,輸送到私立醫學中心去。

    全台27家的部屬醫院,一直都是各自經費獨立、聘任與分科業務獨立的;齊頭的平等之下,都會的部屬醫院病人多,當然資源與經費就豐沛,而其實在這些都會的部屬醫院周邊,還有許多私立醫療院所,彼此之間還有互相競爭的關係;偏鄉的部署醫院,因為年輕人口流失、偏老人與慢性病人需求,但是整個來說,有醫療需求,但病人少,資源與收入經費「養不活」這些部屬醫院,醫師靠健保收入也完全比不上都會,真的多數若不是因為理念或為家鄉服務,或公務身份派任,其實很難留下來,這也是公費醫師在還完公費之後通常不會留下來的原因之一。惡性循環之下,偏鄉的部屬醫院連舉債蓋新建築或買新設備的能力都沒有(屏東旅遊醫院支撐了台灣南端業務,卻是長期爭取之後獲得行政院經費支持才能改建超破敗的建築),民眾對這些醫院的信任度流失、醫療人員也留不住,民眾依然迷信都會的大醫院,怎麼樣都無法建立受肯定的偏鄉醫療服務。

    衛福部與其不斷「補助」醫中計畫,不如盤點部屬醫院所需人力,以定薪聘任醫師的方式,讓偏鄉部屬醫院的醫師不需以「業績制」計薪,業務量相對都會少,但是收入反映業務量有其正面誘因,不要讓醫師只能抱著「奉獻」的心到偏鄉;而全國部屬醫院資源整併,讓都會醫院的收入來支持偏鄉醫院,類似所有部屬醫院「都是衛福部的分院」的概念,也同時解決人力流動支援、薪資差距過大、院間軟硬體藥品採購成本壓力差距的問題。

    #讓部屬醫院體質健康起來承擔普遍醫療照護服務的部分

    我一直認為,軍醫院和退撫醫院體系,與私立醫療機構齊頭競爭健保收入,是非常不正常的事,更是對於軍陣醫學的長期忽視。
    重大創傷的培訓與研究、災難醫療的訓練與整合、核生化救災、犯罪心理學和精神醫學、航空潛水醫學的專業,不該靠私立醫療機構「行有餘力」或專科醫學家「有興趣」才去發展,國家應該把這類專業的訓練、研究、整合和國際連結,交給軍醫和退撫醫療體系。這些都是隨時因應重大災害甚至戰爭醫學與國際災難支援所需的專業,據我所知,三總和國防醫有相關的研發,然而,再怎麼有專家研發,當醫院必須跟一般私立醫療院所一樣,靠健保和專案補助活的時候,怎麼樣都無法好好發展。

    我相信國家有資源,或者,國家不是無法整併出相關資源,挹注軍陣醫療的研究與臨床服務和訓練,作為國家特殊醫療專業的統整和發展;只是,必須提供資源和整合,以及訓練合作的模式(特定專業由軍系醫院培訓,再到地方提供醫療服務,並定期回來訓練),並且把四散的創傷與重大外傷醫學服務,收攏成一個系統。這不只是讓重大傷害醫療和特定專業醫療成為有系統的研究發展訓練,整合台灣內部因應重大傷害或災難相關資源,更是接軌國際的需求,包括參與國際救災、戰爭前線支援等。

    現在地方的軍醫院已經因為健保收入的不敷成本,萎縮到一一面臨關院的危機,這是重大危機!

    #讓軍系醫院發展軍陣醫療支撐國家重要醫療專業發展與國際連結

    寫太多沒人會看,我要草草收尾(喂)。
    1. 讓部屬醫院體質健康起來承擔普遍醫療照護服務的部分。
    2. 讓軍系醫院發展軍陣醫療支撐國家重要醫療專業發展與國際連結。
    3. 當部屬醫院和軍系醫院由國家支撐並均衡發展時,國家應鬆綁私立醫療院所在高科技與新技術的發展和收費,讓大型私立醫療機構專心發展全球最新最好的醫療。

  • 醫療機構設置標準 在 時代力量 New Power Party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20-05-12 12:06:35
    有 881 人按讚

    今天是國際護師節,時代力量感謝醫護人員這段時間的付出,替我們守在防疫最前線。我們知道,台灣今天的歲月靜好,是因為有護理師們替台灣負重前行。謝謝您們!
     
    「承平時期」就已經非常嚴重的「超時加班」和「過高護病比」的情況,在疫情發生後都變本加厲,醫護人員同時還要面對「禁假禁休」、「危險跨科支援」、「非自願待命」及「醫療防護設備不足」等問題,明明是救人的工作,「卻可能賠上自己的健康跟生活。」
     
    時代力量自從上屆立院會期便長期戮力守護醫護人員的勞工權益,儘管衛福部在2019年修訂「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規範各級醫療單位的護病比,但時代力量未來將與醫護公會持續討論,在務實人力配置的基礎上朝「提高修法位階」及「優化護病比數字」兩大方向努力,妥善照顧一線護理人員的工作保障。
     
    另一方面,護理師的薪資一直未能公平反映護理行業的過長工時及高職場風險。時代力量呼籲,疫情期間衛福部應該落實補助津貼,讓每位照顧武漢肺炎患者的護理師都能比照醫師待遇,確實領到1萬元津貼;同時也應該提高護理師常態工作薪酬,以更好的待遇提高醫護人員留任的意願,降低基層的照護壓力。
     
    我們感謝醫護人員的付出,但我們認為不能只停留在口頭上的感謝。時代力量是堅持勞權的政黨,醫護人員的工作環境也是我們努力的範圍,未來我們會持續關心醫護人員的勞動權益、努力保護這些保護我們的醫療人員!

  • 醫療機構設置標準 在 公視新聞網 Youtube 的精選貼文

    2011-05-01 21:47:47

    更多新聞與互動請上:
    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 ( http://pnn.pts.org.tw/ )
    PNN 粉絲專頁 ( http://www.facebook.com/pnnpts.fanpage )
    PNN Youtube頻道 ( http://www.youtube.com/user/PNNPTS )
    PNN Justin.tv頻道 ( http://zh-tw.justin.tv/pnnpts )
    公視新聞網 ( http://news.pts.org.tw )
    "五一反貧困大遊行 六千民眾上街頭

    今天是五一勞動節,有超過六千人今天在台北市舉行五一反貧困大遊行,遊行隊伍走到仁愛路的時候,還躺在帝寶豪宅前面睡午覺,最後他們到了總統府前的凱道上對馬總統舉牌警告表達不滿。

    一聲長哨音哀悼過勞的勞工,五一反貧困大遊行有超過六千人走上街頭,年輕人拖著沉重的包袱,因為現在的勞工不是窮忙族就是工作過勞。

    大大的鈔票上要求企業要加薪5%,基本工資要調漲到22115元,遊行隊伍行經仁愛路來到豪宅帝寶前面,躺在馬路上睡午覺。

    不滿國內貧富差距越拉越大,也感受不到馬英九總統所說的居住正義,遊行隊伍最後來到總統府前對馬總統舉牌警告。

    遊行團體也提出四大主張,包括勞動條件要保障、貧富差距要縮短、經濟弱勢要救助、生活品質要提升,以及14項改革訴求要馬政府提出具體對策,否則明年總統大選,人民將用選票讓政黨再次輪替。

    抗議人力緊工時長 護士也上街頭

    在今天走上街頭的勞工團體中,有一群人也非常受到注意。就是每天照顧病人的白衣天使。她們為了爭取合理的勞動條件,今天也首度挺身而出和勞工團體一起上街遊行。

    舉著標語,大聲喊著口號,為了捍衛自身的勞動人權,一群白衣天使也在勞動節走上街頭,呼籲醫院要以實際行動改善護理人員的工作條件。

    近年來因為健保給付減少,醫院縮減人力,也導致護病比例拉距愈來愈大,根據中華民國護理師護士公會全聯會的統計,因為工作愈來愈繁重,有七成醫院招募不到足額的護士,在惡性循環下,國內大夜班護士平均要照顧16到30位病人,是先進國家的三到六倍。

    醫院護理人員不足,不但護士辛苦,也讓病患獲得照顧的品質受影響,衛生署表示,將修訂醫療機構設置標準,而且應該在年底就會完成。

    衛生署長邱文達也對醫院發表公開信,他說今年護理人員缺額現象特別嚴重,九成醫院都遇到招不足護理人員,衛生署已經編列10億元,做為護理人員聘用等經費,對於醫護人員普遍反應工時過長,邱文達也呼籲醫院能限制醫事人員工時,避免過勞也影響到醫療品質。"

你可能也想看看

搜尋相關網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