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卦]道貌岸然貶義是什麼?優點缺點精華區懶人包

雖然這篇道貌岸然貶義鄉民發文沒有被收入到精華區:在道貌岸然貶義這個話題中,我們另外找到其它相關的精選爆讚文章

在 道貌岸然貶義產品中有3篇Facebook貼文,粉絲數超過28萬的網紅知史,也在其Facebook貼文中提到, 為甚麼鄭和之後再無下西洋?(一)|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鄭和下西洋是具有標誌意義的事件,也是一個極富爭議的話題。 大家都知道,明朝在當時擁有世界最強大艦隊的帝國,曾以巨大的熱情擁抱海洋。從1405年開始,鄭和在29年中先後七次下西洋,之後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漸終止,在鄭和最後一次航行回到國內(...

道貌岸然貶義 在 放映雞x放電影 Instagram 的最讚貼文

2021-08-18 20:30:43

《自殺突擊隊:集結》2021 📍92/100 清除第一集的所有記憶,這才是真正的「自殺突擊隊」 從故事核心、角色塑造到節奏、攝影、配樂等執行面,無一例外做到近乎完美呈現,黃鼠狼、鯊魚王、捕鼠人2等烏合之眾一同對抗外星生物海大星,加上血腥、髒話、顏色笑話滿天飛,根本B級電影素材大禮包,卻能成就一部充...

  • 道貌岸然貶義 在 知史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20-05-13 14:00:00
    有 575 人按讚

    為甚麼鄭和之後再無下西洋?(一)| 知史百家

    歷史春秋網

    鄭和下西洋是具有標誌意義的事件,也是一個極富爭議的話題。

    大家都知道,明朝在當時擁有世界最強大艦隊的帝國,曾以巨大的熱情擁抱海洋。從1405年開始,鄭和在29年中先後七次下西洋,之後明朝的海外航行逐漸終止,在鄭和最後一次航行回到國內(1435年)之後80年,葡萄牙人來到了澳門,原來行駛著三保船的海洋已經被歐洲人控制了。鄭和率領的明朝海軍在艦隊規模、航海技術和組織協調水平諸方面都是當時的最高水平。這是史學界公認的事實。但是為甚麼鄭和之後再無鄭和?為甚麼以巨大的熱情擁抱海洋的國家最後卻退縮起來而錯失了一個新的文明時代?

    看法很多。舉兩種有代表性的觀點。

    一是王賡武先生提出來的,他認為,之所以終止航行是因為鄭和太成功了,「他的海軍滿載榮譽勝利歸來,並確認帝國沒有來自海上的威脅」,因此「鄭和與他的隨從也可以說失去了繼續遠航的意義」(《王賡武自選集》:〈永樂年間中國的海上世界〉)。由於不再擔心來自海上的威脅,明朝帝國的安全戰略便轉向北方。

    二是中國航海史研究會提出的,他們認為明朝帝國出於財政上的考慮,停止了海上遠航。在明朝帝國內部,從一開始就存在著對遠航的不同意見。這是一項投入很大的事業,據統計,永樂年間,新建和改建約二千艘海船,每艘寶船造價約五六千銀兩,船上裝載的各種賞賜物品花費很大。到了明朝憲宗年間時,又打算下西洋,憲宗皇帝下令索取鄭和下西洋的檔案資料,但是這些材料卻被車駕郎中劉大夏藏匿起來,這位敢於抗上的官員的理由是:「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奇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切諫者也。舊案雖存,亦當毀之以拔其根,尚何追究其有無哉!」這位官員竟敢直指下西洋為「弊政」,可見內部反對之激烈。(以上摘編自張劍荊發表於《文史博覽》的文章)

    接下來,我們要給大家分享一篇從新的角度分析這個問題的文章,供大家參考。(〈鄭和下西洋終止的真正原因〉:杜車别,《大明王朝是被誰幹掉的》,世界知識出版社,2017年)

    鄭和下西洋停止的傳統解釋是因其耗費國力太大,得不償失。眾口一詞,幾成定論,但事實是否如此呢?

    萬明在《中國融入世界的步履》一書中對此的分析卻表明,這種傳統說法並不不符合事實。鄭和下西洋所進行的官營海外貿易使明王朝獲得高額利潤,以胡椒為例:

    將原產地價格、明前期鈔、銀的比價和胡椒在中國的官方價格及其與輸入蘇木折賞、折俸用途製成表格,洪武年間,明廷對海外各國朝貢附進貨物胡椒一項的給價,是原產地的20倍⋯⋯永樂五年鄭和第一次下西洋後,每斤胡椒在中國的市價是原產地的10倍。⋯⋯更有甚者,宣德九年,鄭和第七次下西洋後⋯⋯每斤胡椒100貫的折合比價大量折俸。⋯⋯統治者獲得了令人咋舌的高額利潤。

    許多事實都表明,鄭和下西洋不但沒造成國家財政困難,相反獲得了巨大的利益。萬明在該書中引用王世貞說:「所奉獻及互市採取未名之寶,以巨萬計。」尹守衡說:「所至國王納款朝貢,採取未名之寶以巨萬計。」

    鄭和七下西洋並未使國庫空虛,相反,在下西洋最頻繁的永樂時期,據記載,情況是「百姓充實,府藏衍溢」。停止下西洋後,國家財政反倒捉襟見肘。嚴從簡說:「又自永樂改元,遣使四出,招諭海番,貢獻畢至。奇貨重寶,前代所希,充溢庫市。貧民承令博買,或多致富,而國用亦羨矣裕。」

    明英宗天順二年(1458年),司禮監太監福安上奏:

    永樂、宣德間雲南、福建、浙江產有銀礦之所,悉令採辦煎銷,上納京庫,此誠國家大利。近年或採或止,國用不足。請如舊制,各遣內外官員開場煎辦。又永樂、宣德間屢下西洋收買黃金、珍珠、寶石諸物,今停止三十餘年,府藏虛竭。

    宣德五年四月工部尚書黃福說:

    永樂間,雖營建北京,南征交趾,北伐沙漠,而供給未嘗乏絕。近年以來,無大營造、征伐之費,當有數年之積,而倉糧每歲僅足,設有水旱之災,徵調之用,將何以給之?

    永樂年間下西洋,不僅國庫充實,且貧窮百姓按照命令轉賣貨物,也有許多人因此致富。黃福則用鮮明的事實作了一個對比,永樂時營建北京、北征蒙古、南討安南並未造成國家財政困難,而宣德五年,國家無大費,每年的財政卻只剛夠使用。黃福雖未直接建議再下西洋,但僅兩個月後,明宣宗就令鄭和重啟下西洋,未必不是受此觸動。

    從這些也能看出,所謂下西洋造成國家財政困難之說經不起推敲。萬明在該書中還列舉了下西洋所帶來的其他巨大好處,比如:

    鄭和下西洋不但沒有造成明朝的財政危機,還起到了補救國家鈔法危機的作用。

    鄭和遠航使得海外物品大量輸入,這些物品由奢侈品向日用品的轉化過程加速進行,輸入品的價格理所當然是在下降中。胡椒的大量輸入中國,使得其市場價格一再下跌。而直到兩個世紀之後,西方才出現了類似的現象。晚近兩個世紀,17世紀初英國東印度公司也把來自海外的大量胡椒配給股東,帶來市場價格的低落,而英國皇家也曾因積存胡椒太多而感到棘手。這說明伴隨海外貿易而來的衝擊,無論在中國還是在歐洲,都是同樣出現的。

    鄭和下西洋近三十年的遠航不僅將中國商品遠銷海外,開拓了海外市場,而且也擴大了海外商品在中國的銷售市場,刺激了國內外市場的需求。在海外各國「必資華物」而「慕貢猶農望歲」,而中國則「夷百貨皆中國不可缺者,夷必欲售,中國必欲得之」。

    下西洋也同時刺激了國內民間手工業的迅速發展。下西洋船隊攜往海外數量驚人的物品中採自民間的比例加大,對民間手工業的興起有著重要意義。而大量國內手工業產品的銷往海外,又不可能不刺激國內商品經濟的發展及市場的繁榮。

    明代廣東著名的冶鐵中心佛山,明初那裡只是「孤村鑄鐵」,永樂以後得到長足發展。「番舶始集,諸貨寶南北巨輸,此佛山為樞紐,商務益盛」⋯⋯宣德四年爐戶已「多建鑄造爐房」,火光沖天。

    可見,鄭和七下西洋於公於私,無論對國家中央政府還是對下層手工業者和貧民,在經濟上都有莫大好處,那為甚麼最後卻在一片反對聲中不得不終止呢?這就牽涉到明代文官集團的性質—通過科舉制度選拔出來的文官集團,代表的恰恰是部分商人資本家集團的利益。

    海外貿易是一塊巨大的肥肉,明代商業階級對這塊肥肉垂涎欲滴。但從永樂開始下西洋,海外貿易產生的超額利潤完全壟斷在國家手中,商人資本家們心裡如火燒爪撓一般,看得眼熱卻可望而不可即。憑藉他們的實力,無法和國家組織的超級大船隊進行商業競爭。

    作為商人資本家的利益代言人,文官集團自然意圖終止這種國家壟斷的海外貿易,更何況下西洋活動還最直接地觸犯了他們的經濟利益,比如用胡椒代發薪俸。明成祖生前,他們也知道無法蒙蔽皇帝終止鄭和航海,明成祖死後,他們就群起發動輿論攻勢,全力醜化下西洋活動,將其說得一無是處。這些文官炮製的輿論,甚至到現在還發揮效力,被當作貶低鄭和航海的論據。

    後繼的明朝皇帝處在文官集團包圍中,在日積月累、長年不斷的信息轟炸之下,就真認為下西洋勞民傷財,有害無益。只有少數文官和太監以及後代一些文人在無意中才洩露了真相。

    有這麼一則故事,不少人耳熟能詳。明憲宗希望重現下西洋壯舉,於是下詔索要檔案資料。但劉大夏等文官擺出一副道貌岸然的姿態,竭力醜化下西洋為大弊政,劉大夏還把相關檔案藏匿起來(這則故事的許多版本中,說是劉大夏銷毀了鄭和航海的檔案資料,這是不對的,真正銷毀鄭和檔案的應是清朝乾隆),還自詡是為民請命的壯舉。再下西洋一事終於作罷。

    耐人尋味的是,劉大夏為何要把檔案藏起來?按通常理解,似乎是因為看不到當年檔案就沒有技術下西洋,皇帝也只好罷休。但這解釋不通,真下決心,技術不是問題。鄭和航海時,也並沒有之前的一個鄭和航海檔案可以依賴,不照樣進行下去了嗎?

    關鍵不在於技術,而在其他原因。那麼,真正的原因是甚麼呢?
    (二之一,待續)

    (本文由「歷史春秋網」授權「知史」轉載繁體字版,特此鳴謝。)

    網站簡介:
    歷史春秋網(www.lishichunqiu.com)成立於2010年6月,是一個以歷史為核心的文化資訊門戶網站,提供中國古代歷史、政治軍事、經濟文化、中醫養生、書畫藝術、古董收藏、宗教哲學等內容。致力於傳承國學經典,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 道貌岸然貶義 在 作者 Facebook 的最讚貼文

    2016-08-07 10:00:46
    有 58 人按讚


    人不是死後才腐朽,腐朽是一進入社會便開始的:有為青年變老油條,敵視老油條變敵視有為青年,虛心學習變自命清高,追求理想變接受現實,爭取公義變急功近利,聰明變愚昧,熱情變冷漠,好奇變無知,開放變封閉,美變醜,善變惡。電影《蝙蝠俠》便說:You either die a hero, or live long enough to see yourself become the villain.

    所以,大部分人的生命都可總結為一部腐敗史,用光彩牙擦的表象掩蓋,甚至毫不掩飾,以差勁為榮,人無恥則無敵。把自我貶值成一堆糞土,腐敗得不能再腐敗,也算是另類的不朽吧。

    以前,我看見電視機上那些厚面皮的政客滿口歪理,死撐一些共惡是對,我會心諳人怎可以這麼無恥呢?後來我明白,無恥在殘酷中有競爭優勢。一個會受良心責備的人,會避免做不光彩的事,相反無恥是最強的自我防衛,可以無視一切差勁,能使自己成為差勁本身,容得下所有骯髒羞愧,即使被罵無恥也沒有感覺。

    那些無恥政客,年輕時不都義憤填膺地譴責中共屠城嗎?這麼的一個人要做了甚麼決定才會淪為奴才呢?我從這些人的存在史得到啟迪,每當我看見有青年在廣場上絕食、仗義執言,都彷彿看到一個無恥政客的前身,暗禱他們不要使自己變得可憎(好些學生政客幾年間已賣乖無恥)。背叛過去使人腐敗,今天被抬的高橋是墮落的潛能。

    同理,我能寫下如此多的大道理,我亦有極大潛力去背叛它們,我首先要忽略心底的厭惡感,在價值的對抗中承認自己敗陣,重覆的愧咎麻木自我,反追求墮落加速,為要盡快見底,一個爛人就此誕生。爛人可同時道貌岸然,他知道人們愛聽甚麼話,也不介意去說謊,他要模糊真假的界線,好讓自己做錯的事看起來是對的。

    我說,不朽其中一個特性是生命的故事性、戲劇性,但人生寫成悲劇容易勵志難,每個角色如何對抗腐朽,構成存在張力。

    作者

  • 道貌岸然貶義 在 CUP 媒體 Facebook 的最佳貼文

    2015-05-02 00:04:34
    有 12 人按讚


    Cover story
    天人之間的矛盾與和諧(文:唐明)

    法國導演尚積葵亞諾改編中國暢銷小說「狼圖騰」,籌備七年,終於搬上銀幕。但電影與原著題旨似有出入,據悉導演曾親自養狼三年,發現「狼性」一點也不醜惡,真正兇殘冷酷自私貪婪的,都是人。

    「狼圖騰」出版以來一直富於爭議,德國評論家認為是宣揚法西斯,蒙古作家也聲明「貶羊崇狼」從來都不是蒙古文化。從原著小說來看,人崇拜狼,也只是一種借題發揮,將自己的心理陰暗面都投射到狼身上,將之合理化而已,狼或許從來都沒有人所想像的那樣惡劣。

    狼的形象與寓意非常豐富,一般都視為窮兇極惡的象徵,也有善良溫情的一面,古羅馬傳說即由狼養大的兩兄弟建立,相比之下,母狼也比人遠為慈悲。類似的「狼孩」故事,直到二十世紀都有流傳。這截然相反的兩個角度,歸根究柢都是出於人的內心矛盾,對於人性與獸性之相對,永遠都感到困惑。

    從人類進化之始,人天對立有別之後,人力所做的一切,都是不斷馴化、征服、利用自然,其中尤其以人與動物的關係複雜多樣,動物供人驅使、勞役、食用、賞玩,予取予求,成為生存之必須。

    人類往往強調人性,自稱萬物之靈,以求有別於動物。但在心理深處,又為動物的原始天性而著迷,因為動物的許多特長,得天獨厚,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尤其是強壯迅猛的力量,靈巧優雅的姿態,以及入水飛天之天賦,為人類遠不能及。人類對於野生的動物,尤其猛獸悍禽,普遍有崇拜心理,珍異罕見者又令人神迷而好奇,人自以為萬物之靈,有別於其他動物,但面對自然的險惡環境,又非常希望自己擁有動物的特長,尤其「人力」愈來愈發達之後,又自覺與「天力」的關係斷裂而迷惑。

    但另一面,又由於動物的先天局限,遭人類捕獲、征服、奴役、屠宰,造成人對於馴養動物態度輕賤,只純粹從經濟價值角度考慮,稱為「牲畜」,這個概念,甚至有別於一般統稱的「動物」,譬如牧民養羊,對於初生羊犢心生憐愛的人或許很多,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們學會在必要時,毫不留情地割斷羊的喉嚨。

    人在動物身上尋找自己的影子:孔雀虛榮、獅子剛猛、狐狸狡猾、猴子苛索,豬的懶惰,禿鷲虎視眈眈,老實任欺如牛……無論是人之所欲還是人所不欲,動物一直是人性的代言:夏蟲不可以語冰,鱷魚掉下虛假的眼淚,蝎子不能克制放毒的天性,農夫被忘恩負義的蛇咬死,柴郡貓以優雅飄忽來掩飾內心膽怯,以動物為名諷刺人性之作,首屈一指要數奧威爾的「動物農莊」,其中豬、馬、驢、羊,狗、烏鴉,借代各類人物,尤其活靈活現,此一巨大的感染力,與寓言童話的傳統一脈相承——人類特別傾向在動物身上找到熟悉的特性,因為人的外表雖然相似,但骨子裡差異萬千,有如鯨魚與磷蝦之懸殊。「西遊記」裡每每寫到「原形畢露」,表面上道貌岸然,法力一消失,即打回原形,露出一條尾巴——這條尾巴,就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理還亂的心結:所謂的人,到底與動物的分別在哪裡?根據 DNA 解碼,人與樹也相差無幾,更不要說與哺乳動物、尤其靈長類之近似,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始出於一,那麼,到底,甚麼叫做「人」呢?

    關於這個問題,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裡寫有這樣一句話:「人最高尚的一種品德就是同情心:不僅同情其他人,而且延及最卑賤的動物。雖然人的智慧堪比神明,可知星系運轉——即使崇高如此,但人類的髮膚身體依然起源低微,此一印記永遠不能磨滅。」

    (見 CLIP#37 專題「動物文藝」)

    Cover story
    天人之間的矛盾與和諧(文:唐明)

    法國導演尚積葵亞諾改編中國暢銷小說「狼圖騰」,籌備七年,終於搬上銀幕。但電影與原著題旨似有出入,據悉導演曾親自養狼三年,發現「狼性」一點也不醜惡,真正兇殘冷酷自私貪婪的,都是人。

    「狼圖騰」出版以來一直富於爭議,德國評論家認為是宣揚法西斯,蒙古作家也聲明「貶羊崇狼」從來都不是蒙古文化。從原著小說來看,人崇拜狼,也只是一種借題發揮,將自己的心理陰暗面都投射到狼身上,將之合理化而已,狼或許從來都沒有人所想像的那樣惡劣。

    狼的形象與寓意非常豐富,一般都視為窮兇極惡的象徵,也有善良溫情的一面,古羅馬傳說即由狼養大的兩兄弟建立,相比之下,母狼也比人遠為慈悲。類似的「狼孩」故事,直到二十世紀都有流傳。這截然相反的兩個角度,歸根究柢都是出於人的內心矛盾,對於人性與獸性之相對,永遠都感到困惑。

    從人類進化之始,人天對立有別之後,人力所做的一切,都是不斷馴化、征服、利用自然,其中尤其以人與動物的關係複雜多樣,動物供人驅使、勞役、食用、賞玩,予取予求,成為生存之必須。

    人類往往強調人性,自稱萬物之靈,以求有別於動物。但在心理深處,又為動物的原始天性而著迷,因為動物的許多特長,得天獨厚,與自然環境融為一體,尤其是強壯迅猛的力量,靈巧優雅的姿態,以及入水飛天之天賦,為人類遠不能及。人類對於野生的動物,尤其猛獸悍禽,普遍有崇拜心理,珍異罕見者又令人神迷而好奇,人自以為萬物之靈,有別於其他動物,但面對自然的險惡環境,又非常希望自己擁有動物的特長,尤其「人力」愈來愈發達之後,又自覺與「天力」的關係斷裂而迷惑。

    但另一面,又由於動物的先天局限,遭人類捕獲、征服、奴役、屠宰,造成人對於馴養動物態度輕賤,只純粹從經濟價值角度考慮,稱為「牲畜」,這個概念,甚至有別於一般統稱的「動物」,譬如牧民養羊,對於初生羊犢心生憐愛的人或許很多,但這並不會妨礙他們學會在必要時,毫不留情地割斷羊的喉嚨。

    人在動物身上尋找自己的影子:孔雀虛榮、獅子剛猛、狐狸狡猾、猴子苛索,豬的懶惰,禿鷲虎視眈眈,老實任欺如牛……無論是人之所欲還是人所不欲,動物一直是人性的代言:夏蟲不可以語冰,鱷魚掉下虛假的眼淚,蝎子不能克制放毒的天性,農夫被忘恩負義的蛇咬死,柴郡貓以優雅飄忽來掩飾內心膽怯,以動物為名諷刺人性之作,首屈一指要數奧威爾的「動物農莊」,其中豬、馬、驢、羊,狗、烏鴉,借代各類人物,尤其活靈活現,此一巨大的感染力,與寓言童話的傳統一脈相承——人類特別傾向在動物身上找到熟悉的特性,因為人的外表雖然相似,但骨子裡差異萬千,有如鯨魚與磷蝦之懸殊。「西遊記」裡每每寫到「原形畢露」,表面上道貌岸然,法力一消失,即打回原形,露出一條尾巴——這條尾巴,就是一個永遠也解不開理還亂的心結:所謂的人,到底與動物的分別在哪裡?根據 DNA 解碼,人與樹也相差無幾,更不要說與哺乳動物、尤其靈長類之近似,地球上所有生命都始出於一,那麼,到底,甚麼叫做「人」呢?

    關於這個問題,達爾文在「物種起源」裡寫有這樣一句話:「人最高尚的一種品德就是同情心:不僅同情其他人,而且延及最卑賤的動物。雖然人的智慧堪比神明,可知星系運轉——即使崇高如此,但人類的髮膚身體依然起源低微,此一印記永遠不能磨滅。」

    (見 Clip#37 專題「動物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