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不是盲目憑空幻想。
希望,是用勇氣堅守而來。 【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奪得總冠軍】
【為了這個目標,我會戰到最後一刻】
2008年,年僅22歲的Chirs Paul就擁有遠大的夢並且讓人感受到這年輕人可以實踐它,而何以見得? .
那一年在CP3的帶領下,紐奧良黃蜂繳出讓人讚嘆的競爭力,其56...
希望,不是盲目憑空幻想。
希望,是用勇氣堅守而來。 【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奪得總冠軍】
【為了這個目標,我會戰到最後一刻】
2008年,年僅22歲的Chirs Paul就擁有遠大的夢並且讓人感受到這年輕人可以實踐它,而何以見得? .
那一年在CP3的帶領下,紐奧良黃蜂繳出讓人讚嘆的競爭力,其56勝26敗的戰績在被人稱為西區死亡西南組排在第一名,你很難想像三年前只有18勝的球隊如今將德州三雄馬刺、小牛與火箭都壓到腳下。 .
而原因,每個人都再清楚不過,三年級生的Chris Paul有著呼風喚雨的影響力,早熟的球風、頂級的籃球技術和天生非凡的領導能力,紐奧良猶如天降神兵,迎來了一個真正的救世主到來。 . 《他改變了一切,紐奧良將因他風起雲湧》
如此斗大的標題壓印在報紙上,在新人年CP3就已經展現他非凡能力,他可以改變比賽,能夠讓隊友進化,David West與Tyson Chandler就因他的存在開發出自身的潛力。 .
一個從平均得6.2分進步到17.1分;一個從棄子變成聯盟中興的防守大將,兩人都努力想證明自己,而CP3成為促使他們極速成長的幕後推手,讓黃鋒短短三年已經擁有西區絕佳的鋒線戰力。 .
曾經經歷過普林斯頓進攻,身處在國王最盛世時代的老將Bobby Jackson與一代射手Peja Stojakovic都對於這位只有三年職業歷練的小子相當服氣,願意以他馬首是瞻。 . 『有些人,擁有天生的領導力,他就是其中一位!』 如何引領團隊?將所有人凝聚在一起並且讓每個人打得輕鬆,並且還能贏得比賽,讓個人與團隊都向前進,這一直是一名頂尖控衛最難的考驗,然而只有22歲,就能打出這樣主宰力,就連Peja都被他魅力臣服的說道。 .
那一年年度MVP最後頒給Kobe Bryant,湖人在Pau Gasol加入後,彷彿拼起冠軍拼圖,一發不可收拾,橫掃整個聯盟,瞬間建立霸主地位,而Kobe成熟的蛻變是關鍵,得到MVP確實沒問題,但老實講,CP3也有相同的資格。 .
22歲,就有MVP的實質影響力,那時所有人都認為CP3的夢想已經開始在萌芽,擁有他的球隊崛起是必然的,其心中描繪的冠軍夢,很有機會變成現實,這想法絕對不會不切實際。 【#我有一個夢想,那就是奪得總冠軍】 .
只是誰也料想不到,九年過去了,當年年僅22歲的少年如今已經是快32歲的老將,當時的那個冠軍夢還沒有達到,甚至連分區冠軍賽的舞台都未曾踏進過,那夢,那畫面,已經不再那麼清晰,歲月的殘酷、命運的阻礙,正在扼殺吞食夢想。 .
轉眼間,在洛杉磯已經待了六年,CP3把自己顛峰的歲月都奉獻給了快艇,而一樣,領袖魅力依舊,影響力不變,他又一次把一支14年僅進一次季後賽的球隊連續五年拿到季後賽門票,並且年年勝率維持在六成以上。 .
可是這不夠,遠不到當初夢想的門檻裡,季後賽對於CP3只是一個基本的墊腳石,是一個垂手可得,讓自己追逐夢想的必經之路,所有的挑戰都始於那,真正的戰場,他的偉大舞台。 .
不過快艇這航道的末路已近,今年很可能是最後一次啟航駛向挑戰的洪流裡,季初,快艇打出隊史最佳開局,14勝2敗,加上聯盟最高效的防守,讓人一度又對快艇燃起信心,深信今年不會再是雷聲大雨點小的一季,是真的有奪冠,衝進西冠、衝出夢想的時刻到來。 .
但高興的日子不到一個月,亂流又來了,接下來的25場比賽,快艇只繳出13勝12敗,一支要進季後賽球隊的基本盤戰績,傷兵的問題又再度襲捲而來,BG的膝蓋,這三年的傷病史讓他聲勢逐漸下滑,你很難不去懷疑,是否他已經回不去。 .
就連CP3自己都陷入傷病糾纏,沒有他的快艇只能打出2勝5敗的成績,即使他回歸馬上幫助球隊贏得比賽,但在西區如狼似虎的競爭下,被打回原形的快艇想衝出一片天,似乎已經蒙上一層陰影。 . 【那個初衷,一直不變!再惡劣的情況都會堅持下去!】 在同區死敵金州勇士補進Kevin Durant建立聯盟最恐怖的進攻陣線下,快艇在冠軍之路顯得更加坎坷與顛簸,只是在築夢者CP3眼裡,不管任何巨浪迎來,沒有任何喪志的情緒,就咬緊牙關往前衝就對了,見招拆招,戰到最後一刻。 .
最近在受訪時,CP3仍舊選擇相信球隊說道:
"我永遠相信我們團隊"
"我們有不錯的天賦"
"並且有足夠的人手"
"球隊會繼續贏得比賽"
"我可以認真的表示"
"我們可以拿下50勝"
"這對於我們一點都不難"
"我們的目標在更遠處"
"這點勝利不能滿足我們"
"有更重要的目標等我們完成" .
.
這目標為何? 當然就是總冠軍!
那快艇有希望嗎? 我相信CP3不會去想思考這問題,因為希望不是盲目的樂觀主義,希望也不是你能預測定義的,唯有懷抱希望、堅守希望,告訴自己不論經歷多少磨難,不管眼前埋伏多少障礙,都帶著勇氣去爭取,願意努力克服,那希望就是存在的。 . 【為了這個目標,#我會戰到最後一刻】
這就是Chris Paul,這一點從未因歲月而改變,是他打不倒的領袖風範、巨星的情操和築夢者絕不屈服的態度。 .
. ✏️ HBK
過去病史定義 在 唐子涵兒科醫師的吃貨日記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前幾天先生在台北門診看了一個 74歲男性無慢性病史👨🏻🦳
主訴右側喉嚨痛兩天,甚至無法好好進食~
就診當天開始上段頸部疼痛,聲音像含滷蛋講話
理學檢查發現「右側扁桃腺腫大合併軟顎紅腫鼓起及懸雍垂偏移至左側」
內視鏡則可看到「咽壁腫脹範圍從口咽至下咽」
因為擔心是 #右側扁桃周圍膿瘍合併潛在上呼吸道阻塞😰
擔心病人可能因為疾病快速的進展導致呼吸困難而有生命危險⚠️
趕緊轉診病人至鄰近醫中做後續處理(因先生一周只有支援台北分院一天門診無法收病人住院)
病人一開始還以為自己只是感冒,拒絕接受轉診
經過勸說後終於願意接受,後續追蹤病人,發現短短不到幾小時病人已經是‘’插完管準備要手術了‼‘’️所幸後來手術完順利出院~
喉嚨痛大部分的人可能都以為是小感冒忍一忍就過了,但其實魔鬼藏在細節裡喔~尤其疫情期間很多時候大家都去藥局買個止痛藥忍一忍就過去了~但其實止痛藥治標不治本,甚至常常會影響到醫師的判斷~
今天來聊聊✨#扁桃腺周圍膿瘍(ℙ𝕖𝕣𝕚𝕥𝕠𝕟𝕤𝕚𝕝𝕝𝕒𝕣 𝕒𝕓𝕤𝕔𝕖𝕤𝕤) ✨
👉🏻定義:因為扁桃腺炎有續發性的細菌感染而產生的併發症,常見細菌為A型鏈球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或口腔內的厭氧菌…等等。
👉🏻症狀:
🔹扁桃腺腫脹、懸雍垂偏移
🔹發燒或寒顫
🔹牙關緊閉、無法完全將嘴巴張開
🔹吞嚥困難
🔹說話時含糊不清含滷蛋(Hot potato voice)
🔹可能合併單側耳朵痛
🔹口臭
🔹臉、嘴或頸部發紅腫脹
🔹頸部淋巴結壓痛且腫大
⚠️也可能有嚴重的併發症:
🔺呼吸道阻塞
🔺深頸部感染
🔺後咽膿瘍(尤其超過3-4歲的小孩要小心)
🔺Ludwig's 咽峽炎
🔺敗血症
🔺縱膈腔炎。
👉🏻怎樣的人是高風險?
✔️牙周病
✔️牙齦炎
✔️慢性扁桃腺炎
✔️抽菸
✔️慢性淋巴性白血病
✔️扁桃腺鈣化或結石
👉🏻診斷:
✔️理學檢查
✔️鼻咽內視鏡
✔️血液檢查
✔️X光檢查
✔️電腦斷層掃描
👉🏻治療:
▫️抗生素(口服或靜脈注射、看病人嚴重度)
▫️膿瘍抽吸(抗生素合併膿瘍引流效果較佳)
▫️手術清創(若合併深頸部感染)、或是扁桃腺切除手術~
平常如何保健可以減少扁桃腺膿瘍的發生呢?
🔸請不要抽菸
🔸保持口腔清潔
🔸避免刺激性食物
🔸充分休息
所以有時候不要輕忽一些小病痛,基本上還是要給醫生親自診視後較為準確喔☺️
(以下圖片取自Advanced Family Dentistry )
#佳鴻診所
過去病史定義 在 報導者 The Reporter Facebook 的最佳解答
#今日疫情重點【新增39例本土、9死,桃園0確診後新增11例;華航倉儲員工確診,未直接接觸疫苗 ;12日是否解封仍在討論中,中職復賽有望;自購62.6萬劑AZ疫苗抵台 ;陳時中澄清:疫苗平台登記後不會刪除資料 】
台灣今(7)日新增39例本土COVID-19(又稱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確診個案,1例境外移入,以及9例死亡個案。染疫縣市仍以台北市與新北市最多,各有14例,三級警戒後昨天首度0確診的桃園市,今天一口氣出現11例。今天新增的案例中,1人為華航倉儲員工,另有3名同住家人也確診,華儲公司正在展開大規模篩檢,預計篩檢897人,2天內完成。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衛福部部長陳時中表示,這名華儲員工不是專門負責疫苗載運業務,不至於直接接觸到疫苗。
外界關心7月12日是否會解除三級警戒,陳時中今天再度重申,各行各業的指引仍在討論,「先準備起來,還是要看疫情做最後決定」,之前三級警戒降級的標準是每天少於10例不明感染源病例,每週小於3起社區感染,但若只有單一這樣的標準,很容易因為突發事件升降級,對社會安定不好,指揮中心正在研究相關判別標準。
■華儲1人染疫,目前還不知道傳染源,897人篩檢
陳時中表示,今日新增的39例本土病例,其中21例為居家隔離期間或期滿檢驗陽性者,總計有21例男性、18例女性,年齡介於未滿10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6月26日至7月6日。個案集中在3個縣市,分別為台北市與新北市各14例,以及桃園市11例;其中23例為已知感染源、4例關聯不明、12例調查中,相關疫情調查持續進行中。
桃園在5月28日全國三級警戒以後,昨天首度0確診,今天卻一口氣新增11例,不過今天確診的華儲員工居住地是新北市,未納進桃園確診案例。桃園市政府表示,新增的11人中有8人是匡列解隔離前PCR核酸採檢,陰性轉陽性確診,包括國軍桃園總醫院染疫的匡列者、北農確診家屬及中壢確診接觸者,另有1人是在居家隔離期間發病採檢,2例是在台北就醫或同病房接觸確診。
陳時中表示,目前華儲公司只有1位確診,一家6人同住,共4人確診,確診者不是專門負責對外業務,所以沒有打疫苗,也沒有直接接觸到運送來台的疫苗;目前還不知道傳染源,公司同一組工作者都已經匡列,華儲也針對同樓層所有工作者採檢,相關疫調、匡列已經完成,下午起會做大規模採檢,預計規模900人左右,2天內完成。
桃園市長鄭文燦今天也召開記者會表示,從0確診到增加11例,「連我自己都嚇一跳。」他表示,華儲員工工作地點在桃園,居住地在新北,昨(6)日晚間6點,他就和新北市長侯友宜通過電話,由兩邊衛生局合作疫調,建好社區安全網,目前判斷是家庭群聚感染。這名華儲員工的爸爸、媽媽、老婆都染疫,老婆在7月2日有症狀去診所就醫,7月5日4人都去採檢呈陽性,下午起針對華儲4樓層各單位的員工,共897人全面採檢。
今天另新增9例死亡個案,分別為4例男性、5例女性,年齡介於40多歲至90多歲,發病日介於5月13日至6月27日,確診日介於5月18日至6月29日,死亡日介於7月3日至7月5日,皆有慢性病史。其中1名女性死者僅40多歲,感染源不明,指揮中心醫療應變組副組長羅一鈞表示,她有洗腎、糖尿病、癌症等慢性病史,在6月6日開始有發燒、嘔吐相關症狀,6月11日採檢,13日住院,肺部右側的X光片就顯示肺炎跡象,住到加護病房就使用呼吸器,15日確診,住院期間病況沒有恢復,住院約3週後,在7月5日過世。
另1名同樣較年輕的死者為50多歲女性,有慢性精神疾病史,5月底因為骨折住院,後續因為該醫院有確診案例,列為相關接觸者,有乾咳3天,篩檢後確診;後續住院時因為肺炎併發呼吸衰竭,7月3日過世。
■台北三市場明天起再度篩檢
台北市第一果菜市場、第二果菜市場、環南市場,明(8)日起再度進行大規模PCR篩檢,7月10日後必須持7月8日的陰性報告證明才能進入市場。陳時中表示,目前這三個市場看起來比較穩定,但還是要經過明天大規模篩檢,才能知道前幾天環南市場驗出的41名確診者,是否有沒被匡列到的對象或其他染疫者。
陳時中表示,預計環南市場須篩檢3,000人,7月6日起也已在環南市場周遭的雙園國中設置篩檢站,已篩檢附近里民380人,皆為陰性。目前仍會持續篩檢,希望透過大範圍篩檢、匡列,把傳播鏈阻絕住。
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天在記者會表示,希望PCR結果能在1天內出來,最慢到9日全出來,目前環南市場雖然造冊3,300人,不過可能還是會有別人跑進來做篩檢,所以準備4,000人份篩檢。
許多非法移工會到菜市場工作,昨天柯文哲在記者會上提到,要思考對5萬名非法移工打疫苗,今天柯文哲前往萬大指揮所和衛福部醫福會執行長、環南市場前進指揮所指揮官王必勝討論。王必勝受訪時表示,希望這些移工出來篩檢,甚至接種疫苗,但有難度,要系統性思考如何處理,會和指揮中心再研究,「這是實務上要面對的問題。」
■張上淳對用詞不精確致歉
指揮中心專家諮詢小組召集人張上淳,7月5日在記者會上分析了5月11日以來675名確診死亡的案例。在解釋台灣死亡率偏高的說法時,張上淳指出,統計中有簽署DNR(註:Do Not Resuscitate縮寫,指的是病人或家屬簽署同意書, 在病人臨終前不施予心肺復甦術急救)拒絕急救的死亡個案將近20%,這之中有「相當比例可以救得回來」。此說法遭到醫護人員反彈,張上淳在今天記者會上,對前幾天用詞不夠精確造成傷害二度表示歉意。
他表示,在整理病例過程中,注意到簽署DNR的人很多,感到有點驚訝,因此想把狀況整理出來給大家知道。去年國內病例不多時,許多醫護在很困難的情況下,努力將病情嚴重的個案救治康復,對比之下,想到或許其中一部分人在適當情況下可以避免死亡,因此提到相關用語。
張上淳表示,醫療有很多不確定性,即使插管也可能無法救治,且對病人和家屬都是長時間身心煎熬。簽署DNR是很嚴謹的過程,都是醫療團隊與家人充分討論後的決定,要予以尊重,「前天用詞不恰當,抱歉,絕對沒有要指責或傷害任何人的意思。」他強調所有醫護團隊過去都非常辛勞,自己在SARS期間也在第一線,深知第一線煎熬,也知道家屬身心壓力,醫護已經盡了最大努力,「大家都該給予最大的感謝和肯定。」
■下週是否解封仍在討論中,中職復賽有望
全台確診人數七天平均值,近兩週穩定下降,今天七天平均值為44,創下三級警戒以來新低。陳時中這兩天都被問到7月12日後能否解封,不過他今天再度重申,各行各業的指引仍在討論,「先準備起來,還是要看疫情做最後決定。」他也表示,三級警戒標準降級是每天少於10例不明感染源病例,每週小於3起社區感染,但若只有單一這樣的標準,很容易因為突發事件升降級,對社會安定不好,指揮中心正在研究相關判別標準。
中華職棒5月18日起就停賽,先前指揮中心曾和中華職棒討論不開放球迷進場的相關措施,原訂6月29日復賽,後因屏東Delta變異株群聚事件而延宕,至今仍停賽。媒體詢問7月12日後能否解封,陳時中透露,「慎重考慮中」,正和中職密切聯繫,檢視最後防疫計畫。
健身房在三級警戒也被列為第一波停業對象,許多業者爭取解封,陳時中今天表示,現在分兩大面向,第一是防疫準備,第二個是有疫情時候的應變,目前各行各業還是有難以控制的情況,盡量都以這樣的方向來做規劃,大家如果可以執行好,相對會開放得比較早,但還要以疫情控制為前提。
■陳時中澄清,疫苗平台登記後不會刪除資料
昨天行政院政務委員唐鳳宣布,第九類、第十類民眾可以先輸入「公費疫苗預約平台」進行意願登記,指揮中心會按照疫苗的存量,依據簡訊通知符合預約資格的民眾,接獲通知者就能去接種疫苗,目前登記人數已超過百萬,但網路上也出現許多訊息指出,這些登記會取消,將來才正式開放。對此,陳時中澄清,系統已經上線了,「登記成功就有紀錄,不會刪除」,民眾可以上網修改施打的疫苗、地點、時間。
今天下午3點40分,台灣自行購買的62.6萬劑AZ疫苗抵台,陳時中表示,這批有效日期到10月30日,一樣會先進行封緘檢驗。媒體詢問台積電和永齡採購BNT疫苗的進度,陳時中仍舊沒有鬆口,只回應要大家稍微等一等,「讓大家有餘裕空間好好談判,有好消息跟大家報告。」
疾管署副署長、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昨天疫苗接種96,720人次,其中莫德納89,273人次,AZ有7,447人次,累計接種274萬540人,全國疫苗接種人口涵蓋率11.45%。昨天疫苗接種不良反應新增12例死亡個案,1例危及生命死亡個案,都是接種AZ疫苗,死亡年齡為46歲至90歲間,75歲以上9人,3人住機構,4人洗腎,7人有慢性病史。
(文/林慧貞;設計與資料整理/江世民、戴淨妍;攝影/余志偉、陳曉威、林彥廷、楊子磊、中央社)
#延伸閱讀
【COVID-19風暴的醫療倫理撞擊:「沒有呼吸器、也沒病房了,你去問問病人要不要簽DNR?」】https://bit.ly/3whU7S0
【投書:「善終」定義在疫情下的新挑戰】https://bit.ly/3AzpPNT
【COVID-19病毒變身全解析:從Alpha到Delta,19個月內4大重要變異怎麼發生?疫苗保護力追得上嗎?】https://bit.ly/2UsxWeK
#報導者 #COVID19 #本土案例 #確診 #死亡個案 #三級警戒 #疫苗 #疫苗預約系統 #AZ #BNT #Delta變異株 #DNR #中職 #環南市場 #華儲 #群聚感染
過去病史定義 在 宅媽花花 Facebook 的精選貼文
那麼,今天就來聊聊為什麼我會開始寫心理學相關文章吧?(本篇只講重點所以字數很少,可放心閱讀🤣)
1.我本身是有十多年病史的精神病患(躁鬱、思覺失調)
2.我曾經怨天怨地怨父母怨社會為什麼對我這麼殘忍(性侵、家暴、劫財騙色)
3.我發現越是怨天尤人我的病情就會越嚴重(只要一直怪罪他人就可以不用改變自己)
4.我想要自己變好不只是想要討拍(我想要的是發自內心的快樂)
5.我只想要幫助跟我一樣的病友變好,但並沒有要變成精神病友保護邪會;我們都有獨一無二的創傷,不需要互相比較誰的經歷比較慘。
假如真的想讓自己變好,第一件事情就是要能夠接受過去的傷害是改變不了的,殺了傷害我們的人也改變不了我們經歷的過去,唯有將過去的經歷從新定義,那麼創傷才能夠變成不再只是創傷。
於是,我開始分享個體心理學帶給我的影響,也努力推廣個體心理學讓大眾更加認識。
假如只有國中學歷,而且國中三年有三成時間翹課、三成時間都在睡覺,平均成績從未超過三十分的我,都能夠透過自學領悟到一些道理,我相信絕大多數學歷遠高過我的讀者們一定看得懂我所撰寫的文字。
我自小家境就是在貧困邊緣,會說邊緣是因為至少我家有祖先留下的房子跟鳳梨田,所以即使家庭年收入遠低於中低收入的標準也無法被歸類在弱勢家庭。
所以我一不是高知識份子,二不是富二代或者至少有不虞匱乏的物質生活,打從我國中畢業後就開始打工賺錢,直到現在三十一歲了都是靠自己雙手打拼養活自己。(期間也有窮到需要借錢度日的階段,但我都是有借有還)
我的物慾都是靠自己賺來的錢去滿足,我想學的知識,例如健身、文學、心理學,不是找專業的講師報名課程,就是自己購買相關書籍自學。
因為我很清楚,這些慾望都是我得自行想辦法滿足自己的;精神疾病也是,我如果想要自己能夠康復,那就得靠自己努力而非總是等待著別人來幫我。
身邊的人能做的永遠只有陪伴而已,患者如果不願意改變自己,永遠就只會在原地打轉、時好時壞,偶爾看似回到正軌,當遇到某件不想面對的困難時,又會讓自己躲回精神疾病的堡壘中。
只要讓自己保持著有精神疾病的問題,給自己貼上精神病患的標籤,永遠都會有同溫層來跟自己說:「沒事、妳很棒的!」
這不是我想要的,三十一歲的人了,還不能負責自己人生嗎?
這就是個體心理學的理論,也就是我昨天說的 #自覺身心健全的人都不見得能接受了 ,何況我的讀者是設定給跟我一樣有心理問題的族群看的🤣
#花花的心情隨筆